十九世纪伟大的数学家--高斯
- 格式:ppt
- 大小:728.50 KB
- 文档页数:17
⾼斯是19世纪德国杰出的数学家和物理、天⽂学家。
有⼈说⾼斯是绝顶聪明的天才,⾼斯却说:“我的知识和成功,全是靠勤奋学习取得的。
”在⼩⾼斯三岁时,有⼀天,当⼩包⼯头的⽗亲正在结算⼏个⼯⼈的⼯资,算了半天,累得满头是汗。
“唉,终于算出来了!”⽗亲站起⾝⼦伸了伸懒腰说。
“爸爸,您算得不对!”站在⼀边的⼩⾼斯低声地说,“总数应该是……”“你怎么知道的?”⽗亲不以为然地问了⼀句。
“我是⼼⾥算出来的呀!”⾼斯天真地说,“不信您再算⼀遍。
”⽗亲⼜仔细核算了⼀遍,发现果真算错了,⽽⼉⼦说的总数是对的。
他⼜惊⼜喜,兴奋地说:“聪明的孩⼦,过⼏天爸爸就送你上学。
”⾼斯⼋岁时进⼊乡村⼩学读书。
教数学的教师是⼀个从城⾥来的⼈,觉得在⼀个穷乡僻壤教⼏个⼩孩⼦读书,真是⼤材⼩⽤。
⽽他⼜有些偏见:认为穷⼈的孩⼦天⽣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念书⽤不着太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给⾃⼰在这枯燥的⽣活⾥添⼀些乐趣。
这⼀天正是数学教师很不⾼兴的⼀天。
同学们看到⽼师那阴沉的脸⾊,⼼⾥畏惧起来,知道⽼师⼜会在今天处罚学⽣了。
“你们今天算⼀道题,从1加2加3⼀直到100,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饭。
⽼师只说了这么⼀句话后,就⼀⾔不发地拿起⼀本⼩说坐在椅⼦上看去了。
于是,教室⾥的⼩朋友们拿起⽯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些⼩朋友加到⼀个数后就擦掉⽯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很不好算。
有些孩⼦的⼩脸⼉涨红了,有些孩⼦的⼿⼼、额上渗出了汗来。
还不到半个⼩时,⼩⾼斯就拿起了他的⽯板⾛上前去:“⽼师,答案是不是这样?”⽼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说:“去,回去再算!错了。
”他想,⼩孩⼦们不可能这么快就算出答案了。
可是⾼斯却站着不动,把⽯板伸到⽼师⾯前:“⽼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看⽯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
他惊奇起来,因为他⾃⼰曾经算过,得到的数就是5050,这个8岁的⼩孩⼦怎么这样快就算出了得数呢?⾼斯就向⽼师解释说:“如果把从1到100这100个数⾸尾相加,1+100=101,2+99=101,3+98=101……这样,每两个数的和都是101,100个数两两相加,就会有50个结果,⽽每个结果都是101,那么50个101加起来就等于5050。
关于高斯的800字演讲稿作文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关于高斯”。
高斯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在数学领域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对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我的演讲,希望可以让大家更加了解这位伟大的数学家,以及他对数学所做出的贡献。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高斯的生平。
高斯出生于1777年,是德国的一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
他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数学天赋,年仅21岁时便解决了著名的梅森素数问题,成为了当时数学界的一颗耀眼的新星。
在随后的数十年里,高斯在代数、几何、概率论等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成就,被誉为“数学皇帝”。
其次,我们来谈谈高斯的成就。
高斯是一个十分多产的数学家,他在数学领域涉猎广泛,几乎所有数学领域都能见到他的身影。
他对代数的贡献尤为突出,他创立了高斯整数理论,提出了二次亏格尔理论,这两个理论对数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高斯还在几何学、力学、电磁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贡献,他的许多成就至今仍然是数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高斯对数学发展的影响。
高斯的成就不仅在于他的伟大发现,更在于他对数学的影响。
他提出的概率统计理论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现代统计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他的许多成就也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他的工作为数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可以说,高斯是一位开创性的数学家,他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思路。
总而言之,高斯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成就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通过我的演讲,希望可以让大家更加了解高斯这位伟大的数学家,以及他对数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让我们一起向高斯致敬,让我们继承和发扬他的数学精神,共同推动数学的发展,为人类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4篇小编导语:名人故事有哪些?大家知道高斯吗?他可是数学天才,很多的数学成就都是高斯发现的,接下来我就来了解一下高斯吧。
高斯简介: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享有“数学王子”之称。
高斯和阿基米德、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
一生成就极为丰硕,以他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达110个,属数学家中之最。
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1796年的一天,德国歌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很有数学天赋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
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
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
青年做着做着,感到越来越吃力。
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见我每天的题目都做的很顺利,这次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
但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
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寻求答案。
终于,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
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导师接过青年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
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当然,但是,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做出来。
”导师请青年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的面做一个正17边形。
青年很快地做出了一个正17边形。
导师激动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高斯高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袁向东高斯,C.F.(Gauss,Carl Friedrich) 1777年4月30日生于德国不伦瑞克;1855年2月23日卒于格丁根.数学、天文、物理、大地测量.高斯出生在一个普通城市工人家庭.其父格布哈德·迪特里希·高斯(Gebhard Dietrich Gauss)受教育不多,但能写会算,为人勤奋,靠手艺维持家庭生计,做过园林工人、运河工人、街道小贩,还出任过丧葬机构的会计.据说迪特里希·高斯虽忠厚却性情暴躁,在家尤为专制.小高斯是他第二个妻子的独子.高斯的母亲多罗西娅·本茨(Dorothea Benze)出身石匠家庭,聪慧而善良,能读但不会写,婚前在一个贵族家当女仆,在其夫去世后长期随高斯生活,母子相伴,直至96岁谢世.多罗西娅的弟弟天份颇高,是高斯长辈中智力最突出的一位,他靠自己钻研成为艺术锦缎的著名织匠.高斯幼年时的生活跟当时一般市民家的孩子雷同.有一个故事说因父母为生计奔波,小高斯有时无人照料,大约在3或4岁时,曾堕入离家不远的运河,几乎溺死.另一个故事说高斯自幼对数字有特殊的敏感,在3岁时就发现过父亲算账时的计算错误。
这些故事大都是高斯晚年对人谈起的.高斯成年后还常对人说,他在学会说话前就会计算了.高斯接受教育的状况受制于当时德国的社会背景.他出生的城市不伦瑞克是座古城,在17世纪初仍是能跟汉堡和阿姆斯特丹相媲美的贸易中心.后因城市民众暴动和欧洲30年战争的破坏而衰落.1671年它失去政治独立地位,并入不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现德国下萨克森州)公爵领地;1673年成为该领地的首府.在18世纪,它像其他德国城邦一样,经济政治状况落后于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中的英国和法国.高斯降生时不伦瑞克的统治者是C.W.费迪南德(Carl Wilhelm Ferdinand)公爵,一位久经沙场的贵族;他按传统的封建方式管理他的领地:典型的特征是以农业为其财政的主要来源,并保护组织起来的个体织匠抵制纺织机械的使用.他在教育方面虽未实行义务教育,但他的大多数臣民都能识字并掌握一些初等算术知识.至于社会下层有天赋的儿童要想获得较高等的教育,则非有贵族、富商或其他有影响的保护人的资助不可.1784年,高斯像普通市民的孩子一样入小学读书.他进的圣·凯瑟琳小学给他带来了好运.该校教师J.G.比特纳(Büttner)称职而热心,他教的班由50多名年龄各异、原有知识参差不齐的学生组成;比特纳发现高斯才智出众,特意从汉堡弄来一本算术教科书给高斯读.一个故事说,一次高斯在班上几乎不加思索就算出了1+2+3+…+100的和,令比特纳惊讶不已.当时任比特纳助手的M.巴特尔斯(Bartels)只比高斯大8岁,酷爱数学(后到俄国喀山大学任教授,是非欧几何创立者之一罗巴切夫斯基的老师),对高斯的数学才能特别器重,他们常在一起讨论算术和代数问题.高斯的父亲不希望儿子继续升中学读书.让子女多读书并非当地工人阶层的风尚;读小学时,高斯晚上经常秉父命上织机织布.经老师们的帮助,高斯于1788年进入预科学校(相当于现在的中学),这里班级的编排较正规,但课程颇显陈旧,而且过份强调古典语言特别是拉丁语的教学.高斯的目标是学术上的深造,当时的人文学科特别是科学经典都是拉丁文写的,于是他充分利用学校的条件攻读拉丁语,不久成绩就名列前茅.他还学会了使用高地德语(路德翻译圣经用的那种德语,即现在的标准德语),高斯原来只会使用本地方言.至于他的数学程度,教师在看了他的第一次数学作业后便认为,高斯已没有必要上该校的数学课了.1791年,位于不伦瑞克的卡洛琳学院的教授E.A.W.齐默尔曼(Zimmermann)向费迪南德公爵引介了14岁的天才少年高斯.公爵接见高斯时为他的朴实和腼腆所动,欣然应允资助高斯的全部学业.此后,高斯在经济上便独立于父母,父亲也不再反对儿子的继续深造.1792年,高斯入家乡的卡洛琳学院(BrunswickCollegium Carolinum)学习,开始脱离家庭的独立生活.这所学校不同于普通的大学,它由政府直接兴办和管理,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官吏和军人,在德国各城邦的类似学校中属于最优秀之列,其教学强调科学方面的科目.高斯在校的三年间,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思考,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发现:入学前他就研究算术-几何平均(1791),此时发现了它和其他许多幂级数的联系(1794);发现最小二乘法(1794);考虑了几何基础问题,即平行公设在欧几里得几何中的地位(1792);由归纳发现数论中关于二次剩余的基本定理,即二次互反律(1795);研究素数分布,猜想出素数定理(1792).在这一时期,贯穿高斯一生的研究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已趋成熟:不停地观察和进行实例剖析,从经验性质的研究中获得灵感和猜想.高斯在学院学习期间还开始了对数学经典著作的钻研,阅读了I.牛顿(Newton)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L.欧拉(Euler)的代数与分析著作和J.L.拉格朗日(Lagrange)的若干论著,以及雅格布·伯努利(Jacob Bernoulli)的《猜度术》(Ars conjectandi)等.高斯的志向不是谋取官吏的职位,而在于他最喜好的两门学问:数学和语言.1795年,他离开费迪南德公爵管辖的领地,到格丁根大学就读.格丁根大学的办学方式追随英国的牛津和剑桥大学,资金较其他德国大学充裕,较少受政府和教会的管理和干涉.高斯选中这所大学另有两个原因.一是它有藏书(尤其是数学书)极丰的图书馆;二是它有注重改革、侧重科学的好名声.当时的格丁根对学生可谓是个“四无世界”:无必修科目,无指导教师,无考试和课堂的约束,无学生社团.高斯完全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成长,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完全由他自己抉择.入学初期,语言学家G.海涅(Heyne)对高斯作数学家还是语言学家可能曾在高斯脑际徘徊.有两个支持这种看法的旁证:高斯到校第一年所借阅的25本书中,仅有5本科学著作,其余皆属人文学科,而且高斯终其一生始终未改对语言和文学的爱好;那个时代以数学为职业者收入不丰,高斯当时仍在靠公爵的补贴生活,寻找有较高收入的职业是高斯一生中经常考虑的问题.1796年是高斯学术生涯中的第一个转折点:他敲开了自欧几里得时代起就搅扰着数学家的尺规作图这一难题的大门,证明了正十七边形可用欧几里得型的圆规和直尺作图.这一成功最终决定了他走科学之路而非文学之路,高斯真正认识了自己的能力之所在.在注明3月30日的“科学日记”中,高斯写道:“圆的分割定律,如何以几何方法将圆分成十七等分”.所谓“科学日记”是1898年偶然在高斯的孙子的财产中发现的一本笔记;高斯在上面记录他的众多科学发现,并称之为Notizen journal(日志录).日记中简要记载着他自1796年至1814年间的共146条新发现或定理的证明.由于高斯的许多发现终身没有正式发表,这本日记成了判定高斯学术成就的重要依据.在格丁根学习期间,高斯在日记中记录了许多重要信息:1796年4月8日,得到数论中重要定理二次互反律的第一个严格证明;1797年1月7日,开始研究双纽线;1797年3月19日,认识到在复数域中,双纽线积分具有双周期;1797年5月,由实例计算得到算术-几何平均和双纽线长度间的一些关系(双纽线函数是椭圆函数的一种);1797年10月,证明了代数基本定理.1798年秋,高斯突然离开格丁根回到故乡,原因不详,很可能是费迪南德公爵不愿由他资助的学生在他所辖的领地之外的大学获取文凭.正是在公爵的要求下,高斯于1799年接受了海尔姆斯台特(Helmstedt)大学的博士学位,名义上的导师是J.F.普法夫(Pfaff),当时德国最负盛名的数学家,高斯在格丁根求学期间曾访问过他,但尚不知他们之间有无学术上的联系.[有一则故事表明他们二人在数学界的地位.在高斯成名后,他的好友A.洪堡(Humboldt)曾询问法国大数学家、力学家P.S.M.拉普拉斯(Laplace)谁是德国最伟大的数学家.拉普拉斯答是普法夫,洪堡惊鄂之余追问道:那么高斯呢?拉普拉斯戏谑地说:高斯是全世界最伟大的数学家!]高斯博士论文的题目很长:“单变量有理整代数函数皆可分解为一次或二次式的定理的新证明”(Demo-nstratio nova theorematis omnem functionem algelraicam rati-onalem integram unius variabilis in factores reals primi vel secundi gradus resolvi posse,1799年8月在公爵资助下出版).高斯在给他大学时的同学W.波尔约(Bolyai)的信(1799年12月16日)中说:“题目相当清楚地讲明了文章的主要目的,虽然它只占篇幅的三分之一,其余是讲述历史和对其他数学家[J.R.达朗倍尔(d’Alembert)、L.A.de 布干维尔(Bougainville)、欧拉、拉格朗日等]相应工作的批判,以及关于当代数学之浮浅的各种评论.”此文反映了高斯研究风格的另一个方面:强调严密的逻辑推理,这是区别于18世纪大部分数学家的高斯风格的主要特征.在此论文中,他并未具体构造出代数方程的解,而是一种纯粹的存在性证明.这类证明此后便在数学中大量涌现.还应指出,他的证明虽然必须依赖复数,但因当时的数学家仍在为虚数的本质争论不休,所以高斯尽量避免直接使用虚数.他预先假定了直角座标平面上的点与复数的一一对应。
数学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与成就数学作为一门古老而重要的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杰出的数学家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介绍几位数学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以及他们的成就。
一. 古希腊时期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时期的一位著名数学家和哲学家,他创建了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毕达哥拉斯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概念和定理,其中最著名的是毕达哥拉斯定理,即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和。
这一定理被广泛应用于几何学和物理学中,至今仍然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
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家——勒内·笛卡尔勒内·笛卡尔是17世纪法国的一位重要数学家和哲学家,被誉为现代数学的奠基者之一。
他发明了解析几何,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并建立了坐标系统,将几何图形与代数方程相联系。
这一创新为后来的数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也为之后的微积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 18世纪的数学家——欧拉欧拉是18世纪欧洲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也是数学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之一。
他对数学的贡献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分析数论、代数学、几何学等。
欧拉提出了欧拉公式,即e^ix = cosx + isinx,这一公式是数学中最重要的等式之一,将指数函数、三角函数和虚数统一起来,为数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四. 19世纪的数学家——高斯高斯是19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被誉为数学天才。
他在数学领域的贡献广泛而深远,包括数论、代数学、几何学、物理学等。
高斯提出了高斯消元法,这一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线性代数中,解决了线性方程组的问题。
他还在数论领域做出了许多突出的成就,如高斯整数定理、二次互反律等。
五. 20世纪的数学家——图灵图灵是20世纪英国的一位重要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被誉为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了图灵机的概念,该概念为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灵还在密码学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破解了纳粹德国的“恩尼格玛”密码,对二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优秀6篇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1777—1855年)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
高斯不到20岁时,在许多学科上就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对于高斯接二连三的成功,邻居的几个小伙子很不服气,决心要为难他一下。
小伙子们聚到一起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道难题。
他们用一根细棉线系上一块银币,然后再找来一个非常薄的玻璃瓶,把银币悬空垂放在瓶中,瓶口用瓶塞塞住,棉线的另一头也系在瓶塞上。
准备好以后,他们小心翼翼地捧着瓶子,在大街上拦住高斯,用挑衅的口吻说道:“你一天到晚捧着书本,拿着放大镜东游西逛,一副蛮有学问的样子,你那么有本事,能不打破瓶子,不去掉瓶塞,把瓶中的棉线弄断吗?”高斯对他们这种无聊的挑衅很生气,本不想理他们,可当他看了瓶子后,又觉得这道难题还的确有些意思,于是认真地想起解题的办法来。
繁华的大街商店林立,人流如织。
在小伙子们为能难倒高斯而得意之时,大街上的围观者也越来越多。
大家兴趣甚浓,都在想着法子,但无济于事,只好把希冀的目光投向高斯。
高斯呢,眉头紧皱,一声不吭不受围观者嘈杂吵嚷的影响而冷静思考。
他无意地看了看明媚的阳光,又望了望那个瓶子,忽然高兴地叫道:“有办法了。
”说着从口袋里拿出一面放大镜,对着瓶子里的棉线照着,一分钟、两分钟……人们好奇地睁大了眼,随着钱币“当”的一声掉落瓶底,大家发现棉线被烧断了。
高斯高声说道:“我是借了太阳的光!”人们不由发出一阵欢呼声。
高斯(Gauss1777~1855)生于Brunswick,位于此刻德国中北部。
他的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泥水匠,母亲是一个石匠的女儿,有一个很聪明的弟弟,高斯这位舅舅,对小高斯很照顾,偶而会给他一些指导,而父亲能够说是一名「大老粗」,认为只有力气能挣钱,学问这种劳什子对穷人是没有用的。
高斯很早就展现过人才华,三岁时就能指出父亲帐册上的错误。
七岁时进了小学,在破旧的教室里上课,老师对学生并不好,常认为自己在穷乡僻壤教书是怀才不遇。
关于高斯的故事
高斯,全名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
学家。
他出生于1777年,是德国的一位杰出科学家,被誉为“数学之王”。
高斯的故事始于他的童年。
据说,他在三岁时就能够计算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题,而且在五岁时就已经掌握了加法和乘法。
他的天赋引起了他的父亲的注意,于是他父亲开始教他更高级的数学知识。
在学校里,高斯也表现出色,老师们都对他的天赋刮目相看。
高斯在数学方面的成就令人惊叹。
他在20岁之前就发表了一些重要的数学论文,其中包括《二次剩余的解法》和《复数的研究》等。
这些成就使他成为了当时数学界的一颗新星,备受瞩目。
除了数学方面的成就,高斯在物理学和天文学方面也有很多突出的成就。
他在
天文学上的贡献包括提出了高斯定理和高斯分布等,这些成就使他成为了当时天文学界的领军人物。
高斯的一生都在探索数学和科学的边界,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数学定理和公式,其中最著名的是高斯定理和高斯公式。
这些成就使他成为了世界数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
高斯在数学上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学术论文中,还体现在他的数学教育上。
他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曾经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学生,他们在数学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总的来说,高斯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在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方面都取得
了很多成就,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部伟大的科学史,更是一部激励人们不断探索、追求科学真理的故事。
第1篇一、高斯简介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高斯是数学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被誉为“数学王子”。
他的研究成果涵盖了数学的各个分支,对现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高斯的主要事迹1. 数论领域的贡献(1)证明了代数基本定理:高斯在1801年发表的论文《算术研究》中,证明了代数基本定理,即每一个非零的复系数多项式都有至少一个复根。
这一成果为复数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提出了高斯整数:高斯在1801年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高斯整数的概念,即形如a+bi的数,其中a、b为整数,i为虚数单位。
高斯整数在数论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3)解决了二次互反律:高斯在1801年发现了二次互反律,即对于任意的两个整数m和n,当n不等于0且m的奇偶性与n的奇偶性相同时,存在整数x和y,使得m^2 = nx^2 + ny^2。
这一成果为解决丢番图方程奠定了基础。
2. 几何学领域的贡献(1)非欧几何的萌芽:高斯在1827年发表了论文《关于曲面的一般研究》,提出了非欧几何的基本思想。
他认为,几何学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平面,还包括曲面。
这一观点为后来的非欧几何发展奠定了基础。
(2)最小二乘法:高斯在1795年提出了最小二乘法,这是一种处理数据误差和不确定性问题的数学方法。
最小二乘法在统计学、物理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3. 天文学领域的贡献(1)高斯-塞德尔迭代法:高斯在1809年提出了高斯-塞德尔迭代法,这是一种求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方法。
该方法在数值计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地球椭球形的计算:高斯在1821年计算出了地球椭球形的参数,为后来的地球物理研究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
4. 物理学领域的贡献(1)电磁学:高斯在电磁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为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高斯被誉为“数学王子”德国大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王天文学家,1979年4月30日是德国大数学家高斯(Carl Fredrich Gauss 1777-1855)诞生202周年。
在去年这个时候,德国政府准备发行新的五马克纪念盾币,上面就有高斯的像,以纪念这位18-19世纪德国最伟大、最杰出的科学家。
如果单纯以他的数学成就来说,很少在一门数学的分支里没有用到他的一些研究成果。
贫寒家庭出身高斯的祖父是农民,父亲除了从事园艺的工作外,也当过各色各样的杂工,如护堤员,建筑工等等。
父亲由于贫穷,本身没有受过什么教育。
母亲在34岁时才结婚,35岁生下了高斯。
她是一名石匠的女儿,有一个很聪明的弟弟,他手巧心灵是当地出我的织绸能手。
高斯的这位舅舅,对小高斯很照顾,有机会就教育他,把他所知道的一些知识传授给他。
而父亲可以是一名“大老粗”,认识只有力气能挣钱,学问这种捞什子对穷人是没有用的。
高斯在晚年喜欢对自己的小孙儿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他说他还不会讲话的时候,就已经学会计算了。
他还不到三岁的时候,有一天他观看父亲在计算受他管辖的工人们的周薪。
父亲在喃喃的计数,最后长叹的一声表示总算把钱算出来。
父亲念出钱数,准备写下时。
身边传来微小的声音:“爸爸!算错了。
钱应该是这样……”父亲惊异地再算一次,果然小高斯讲的数是正确的。
奇物的地方是没有人教过高斯怎么样计算,而小高斯平日靠观察,在大人不知不觉时,他自己学会了计算。
另外一个著名的故事亦可以说明高斯很小时就有很快的计算能力。
当他还在小学读书时,有一天,算术老师要求全班同学算出以下的算式:1+2+3+4+…+98+99+100=?在老师把问题讲完不久,高斯就在他的小石板上端端正正地写下答案5050,而其他孩子算到头昏脑胀,还是算不出来。
最后只有高斯的答案是正确无误。
高斯的家里很穷,在冬天晚上吃完饭后,父亲就要高斯上床睡觉,这样可以节省燃料和灯油。
高斯很喜欢读书,他往往带一棵芜菁(Turnip)上他的顶楼去。
数学家高斯简介
高斯(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又名卡尔·费希特·高斯,是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他是古典数学的伟大先驱,也是19世纪贝叶斯统计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深刻的思维和理论的
构建,他在微积分学上的突出贡献,表现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影响的许多
定理之中,包括高斯分布、高斯定理和微积分的数学原理,他的主要成就
使他被称为数学之父。
他的主要贡献有:微积分、集合论、统计学、概率
论等,微积分、集合论是数学基础,统计学、概率论应用广泛,在金融、
经济和政治、社会学等。
高斯的创新思想不仅得到现代科学界的广泛认可,而且在人类知识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上间或出现神童。
神童常常出现在数学、音乐、棋艺等方面。
卡尔·弗雷德里希·高斯,一位数学神童,是各式各样的天才里最出色的一个。
就像狮子号称万兽之王,高斯在数学家之林中称王,他有一个美号——数学王子。
高斯不仅被公认为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并且与阿基米德、牛顿并称为历史上三个最伟大的数学家。
现在阿基米德和牛顿的名字早已进入了中学的教科书,他们的工作或多或少成为大众的常识,而高斯和他的数学仍遥不可及,甚至于在大学的基础课程中也不出现。
但高斯的肖像印在德国流通最广泛的10马克纸币上,相应地出现在美元和英镑上的分别是乔治·华盛顿和伊丽莎白二世。
德国人将高斯视为本民族最伟大的人物之一1777年4月30日,高斯出生在德国下萨克森洲的不伦瑞克(Braunscheig),他的祖先里没有一个人可以说明为什么会产生高斯这样的天才。
高斯的父亲是个普通的劳动者,做过石匠、纤夫、花农,母亲是他父亲的第二个妻子,当过女仆,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她聪明善良,有幽默感,并且个性很强,她以97岁高寿仙逝,高斯是她的独养儿子。
据说高斯3岁时就发现父亲帐簿上的一处错误。
高斯9岁那年在公立小学读书,一次他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们有事干,叫他们把从1到100这些数加起来,高斯几乎立刻就把写好结果的石板面朝下放在自己的桌子上,当所有的石板最终被翻过时,这位老师惊讶地发现只有高斯得出了正确的答案:5050,但是没有演算过程。
高斯已经在脑子里对这个算术级数求了和,他注意到了1+100=101,2+99=101,3+98=101……这么一来,就等于50个101相加,从而答案是5050。
高斯在晚年常幽默地宣称,在他会说话之前就会计算,还说他问了大人字母如何发音,就自己学着读起书来。
高斯的早熟引起了不伦瑞克公爵的注意,这位公爵是个热心肠的赞助人。
高斯14岁进不伦瑞克学院,18岁入哥廷根大学。
当时的哥廷根仍默默无闻,由于高斯的到来,才使得这所日后享誉世界的大学变得重要起来。
数学家简介摘抄
数学家是一群致力于研究数学领域的人,他们的工作涵盖了几何、代数、微积分、概率论、数论等多个方面,对于推动数学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下是几位著名的数学家的简介摘抄:
1. 欧拉:欧拉是 18 世纪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他的数学才华
在多方面得到展现,包括微积分、代数学、几何学等。
他研究了数论、微积分、代数学、几何学等多个领域,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数学成果。
2. 高斯:高斯是 19 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的贡献对于
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研究了几何学、代数学、微积分等多个领域,并且发明了高斯消元法、高斯分布等重要的数学方法。
3. 牛顿:牛顿是近代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一位杰出
的数学家。
他在微积分、几何学、代数学等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发明了微积分法,即我们现在所称的牛顿 - 莱布尼茨公式。
4. 费马:费马是 17 世纪著名的数学家,他的数学才华在数论、几何学、微积分等领域得到展现。
他提出了费马大定理,这是数论中的一个经典问题,至今仍未被解决。
数学家们通过自己的研究,推动了数学的发展和应用,为人类的知识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仅仅是他们,所有的数学家都应该受到我们的尊重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