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新部编本 全册
- 格式:doc
- 大小:135.00 KB
- 文档页数:24
冀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案标题:冀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技能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学习和演唱一些简单的儿歌和歌曲。
3. 学习基本的节奏和节拍。
教学难点:1. 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技能和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冀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材。
2. 音乐播放设备和音乐录音。
3. 乐器(如小型打击乐器、手风琴等)。
4. 图片和图片卡片,用于辅助教学。
5.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术语1. 导入: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音乐的特点,引导学生提出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旋律、节奏、节拍等。
3. 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图片和图片卡片的展示,进一步讲解和巩固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第二课:学习和演唱儿歌和歌曲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音乐基本概念和术语。
2. 学习一首简单的儿歌或歌曲,教师先唱,学生跟唱。
3. 分组练习,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或歌曲,进行合唱练习。
4. 小组展示,学生轮流表演自己小组练习的歌曲。
第三课:学习基本的节奏和节拍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儿歌和歌曲。
2. 教师教授基本的节奏和节拍,通过敲打小型打击乐器或拍手等方式进行示范。
3. 学生模仿教师的节奏和节拍,进行练习。
4.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演奏,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进行演奏。
5. 小组展示,学生轮流表演自己小组的演奏。
第四课:音乐表演和合作精神培养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节奏和节拍。
2.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表演的准备,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表演。
3. 小组合作,分工合作,准备表演所需的音乐、舞蹈动作等。
4. 小组展示,学生轮流表演自己小组准备的音乐表演。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教案的研究,使学生能够了解三年级下册音乐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3. 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提高他们的节奏和唱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音乐和爱- 研究歌曲《我爱你中国》的歌词和旋律,了解歌曲背后的爱国主题。
- 研究简单的节拍和节奏,尝试自由说唱。
2. 第二单元:音乐和祝福- 研究歌曲《祝你生日快乐》的歌词和旋律,了解祝福的含义。
- 研究简单的音程和唱准,通过合唱展示自己的歌唱能力。
3. 第三单元:音乐和童心- 研究歌曲《小兔子乖乖》的歌词和旋律,感受童心的快乐。
- 研究简单的动作和舞蹈,通过身体语言表达音乐的感受。
4. 第四单元:音乐和友谊- 研究歌曲《朋友》的歌词和旋律,了解友谊的重要性。
- 研究简单的和声和合唱,感受合作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方法1. 听音乐:通过播放相关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欣赏和表达。
2. 唱歌: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练音准和表达能力。
3. 舞蹈:结合音乐,教学简单的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音乐感。
4. 创作: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作品,展示自己的才华。
四、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进行个别表扬和鼓励。
2. 通过学生的歌唱和舞蹈演出,评价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3. 通过学生参与音乐创作的过程和作品展示,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资源- 音乐教材: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音乐播放器或设备- 教师的指导和示范六、教学安排1. 第一单元:音乐和爱- 引导学生听歌曲《我爱你中国》- 研究歌曲歌词和旋律,进行跟唱和说唱练2. 第二单元:音乐和祝福- 引导学生听歌曲《祝你生日快乐》- 研究歌曲歌词和旋律,进行合唱练3. 第三单元:音乐和童心- 引导学生听歌曲《小兔子乖乖》- 研究歌曲歌词和旋律,进行舞蹈配合练4. 第四单元:音乐和友谊- 引导学生听歌曲《朋友》- 研究歌曲歌词和旋律,进行合唱和和声练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对三年级下册音乐的内容和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冀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唱歌:细雨纷纷》 (3)第一单元《唱歌:嘀哩嘀哩》 (7)第一单元《欣赏:春雨蒙蒙地下电影《绿色钱包》插曲》 (11)第一单元《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管弦乐曲》 (15)第一单元《活动:雨的故事》 (25)第一单元《演奏:口琴的中音区》 (28)第一单元《音乐知识:十六分音符》 (30)第二单元《欣赏:鸭子拌嘴民间打击乐曲》 (33)第二单元《欣赏:老虎磨牙民间打击乐曲》 (37)第二单元《唱歌:拥军花鼓》 (42)第三单元《欣赏:大海啊,故乡》 (46)第三单元《欣赏:小螺号童声独唱》 (51)第三单元《唱歌:贝壳之歌》 (55)第三单元《唱歌:海鸥》 (59)第三单元《活动:海滩拾贝》 (61)第三单元《音乐知识:人声的分类(二)》 (63)第四单元《欣赏:Do—Re—Mi 美国电影《音乐之声》》 (66)第四单元《唱歌:音阶歌》 (70)第四单元《活动:圆舞曲》 (75)第五单元《唱歌:成长在祖国的怀抱里》 (78)第五单元《唱歌:小松树》 (81)第五单元《欣赏:步步高广东音乐》 (84)第六单元《欣赏:我的小鸡童声合唱》 (88)第六单元《唱歌:两只小鸟》 (90)第六单元《唱歌:小鸟的音乐会》 (94)第七单元《学唱:报灯名京剧《打龙袍》选段》 (98)第七单元《戏曲知识:京剧常识》 (101)第八单元《唱歌:摘星星》 (104)第八单元《唱歌:星星和灯光》 (109)第八单元《活动:乘坐飞船去探宝》 (113)第一单元《唱歌:细雨纷纷》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聆听《春雨蒙蒙地下》,感受歌曲通过力度等不同的音乐要素的运用。
2用轻巧、自然的声音演唱《细雨纷纷》,能用打击乐器准确恰当地为歌曲伴奏。
过程与方法: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欣赏、讨论等实践活动在感受春雨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欣赏与演唱,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春天的气息,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与目标教学内容:了解本册音乐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明确音乐学习的目标和重点。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对课程有整体的了解。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学习的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步骤:1. 介绍本册音乐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2. 强调音乐学习的目标和重点。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学习,激发兴趣。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情况。
第二章:音阶与节奏教学内容:学习音阶的构成和识别。
学习节奏的划分和拍子的感知。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音阶和节奏的知识。
运用图表和乐器,帮助学生理解和实践。
教学步骤:1. 讲解音阶的构成和识别方法。
2. 示范音阶的演奏和唱名。
3. 讲解节奏的划分和拍子的感知。
4. 运用图表和乐器,让学生进行节奏练习。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掌握情况。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情况。
第三章:简单乐器介绍教学内容:学习不同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方法:介绍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分组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乐器演奏。
教学步骤:1. 介绍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2. 示范乐器的演奏。
3. 分组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乐器演奏。
4.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情况。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情况。
第四章:唱歌与表演教学内容:学习唱歌技巧和表演方法。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方法:讲解唱歌技巧和表演方法。
分组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唱歌和表演。
教学步骤:1. 讲解唱歌技巧和表演方法。
2. 示范唱歌和表演。
3. 分组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唱歌和表演。
4.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情况。
第五章:音乐欣赏与评价教学内容:学习欣赏音乐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冀教版三年级音乐教案全年第一学期1. 单元一:音乐的力量1.1 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以及音乐的特点;- 通过音乐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1.2 教学内容- 学生了解音乐的定义,包括音乐的来源和表现形式;- 学生研究简单的音乐动作和合唱;- 学生通过各类活动体验音乐的力量。
1.3 教学方法- 利用听、说、唱、做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单元二:音乐的语言2.1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辨认简单的音乐符号;- 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音乐符号进行音乐创作;-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表达情感和思想。
2.2 教学内容- 学生了解标准音符和休止符的基本知识;- 学生研究简单的音乐节奏;- 学生通过歌曲和创作活动,运用音乐语言表达情感。
2.3 教学方法- 利用视觉教具和投影仪展示音符和休止符;- 利用歌曲演唱和合奏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语言能力。
第二学期1. 单元三:音乐与生活1.1 教学目标- 学生了解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研究简单的乐器演奏;- 学生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1.2 教学内容- 学生了解不同场景中常见的音乐;- 学生研究简单的乐器演奏和合奏;- 学生通过合作演出,体验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1.3 教学方法- 利用实地参观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音乐的应用场景;- 利用合奏和合唱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单元四:音乐与创作2.1 教学目标- 学生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 学生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2 教学内容- 学生研究音乐创作的基本元素和技巧;- 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活动;- 学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3 教学方法- 利用创意活动和组合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利用演出和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总结通过本学期的音乐教学,学生能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语言和应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表演和创作。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021-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音乐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1、从音乐学科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览的原则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2、正确处理知识的逻辑顺序,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教学内容,并尝试处理内容的集中度和广度。
3、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协调关系,注重基础。
础知识和基本内容。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欣赏作品使学生学会必学的歌曲并能有感情唱歌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修养,使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演奏和演奏来学习,从而达到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3、教学要求:1、抓纲靠本,使学生进一步认清音乐过程,理解音乐概念。
2、分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目的去培养、提高学生适应自己的教学思路。
3.培养创新能力,增强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4、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全部掌握唱会必学的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学生能否提高欣赏水平,要求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搞好课堂纪律,在抓好特长生一培养的同时保证好每个学生的音乐水平。
五、教学进度安排计划:第一周是“春雨蒙蒙”、“雷电波尔卡”,第二周是“连绵细雨”第三周《嘀哩嘀哩》《雨的故事》第四周《学吹口琴》《青蛙合唱队》第五周《花蛤蟆》《小青蛙》第六周:小青蛙的一天,大海,故乡,第7周:小蜗牛,贝壳之歌,第8周:海鸥,在沙滩上拾贝壳,第9周:学习口琴,挪威舞蹈,第10周:木瓜茶,芦笛,第11周:纸牌游戏,我如何成长,第12周:不高,在祖国的怀抱中成长,第13周:音乐与我一起成长,第14周两只鸟“鸭嘴”和“鸡牙”第十七周《我们的演奏很棒》《我驾飞船上蓝天》第十八周《星空》《摘星星》在第19周的第20轮“星光”和“太空探索”结束时,回顾和测试。
2第一单元春雷细雨一、教学内容:听和欣赏《春雨》,唱《绵绵细雨》、《帝力帝力》,听和欣赏《雷霆闪电波尔卡》的《雨故事》活动,学习口琴演奏。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的接龙视唱。
4、学唱歌词。
在旋律与歌词都已熟悉的基础上,让学生跟着琴唱歌词,个别不够准确的地方在纠正。
二、听赏童声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1、认真聆听歌曲。
2、说一说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让学生画一画歌曲中“绿水映青山”、“绿叶捧红花”、“小鸟睡在绿树上”、“苗苗长在大地间”的景象。
4、在次听赏并轻声跟唱歌曲。
三、音乐活动:唱一唱v1、让学生说一说对“鱼”的种类和喜爱等。
2、引导学生掌握元音“v”的发声口型,要求声音集中、统一,逐步建立起高位置的歌唱意识。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明白了“祖国就象妈妈一样”的道理。
五、课后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很快就学会唱歌曲,并很自然地接受了“祖国就象妈妈一样”的道理。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吹竖笛,掌握“6、3、2”三个音的指法和伴奏练习。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吹奏“6、3、2”三个音教学难点熟练每个音的指法,并按好气孔,防止漏气造成变音。
教学过程一、复习吹奏“1、5”两个音二、指导学生吹奏“6、3、2”三个音1、听一听。
老师新吹了三个什么音?2、看一看。
每个音老师的手指按住了哪些孔?3、吹一吹。
学生试着吹这三个音。
4、说一说。
学生之间交流学吹这三个音的体会。
5、比一比。
分组进行比赛,看哪组音吹得最准,音色最好听。
6、课件游戏:一颗音乐苹果树,学生根据树上掉下的一个个音乐苹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学会演唱歌曲(春来了),感受牌子,舞曲的旋律特点。
过程与方法;能积极参与听,表歌曲;能用画的方式表春天的美。
情感价值观;在学会歌曲(春来了)同体会春天我来的快。
教学过程;一、找春天。
导入:给学生播放管弦乐《渴望春天》,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气氛,从而引出主题——春天。
通过欣赏教材中的“迎春花开”、“冰雪初融”、“南国春天”等摄影作品。
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引导学生寻找春天的足迹,描述一下歌曲中的春天。
部编版教科版三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统编教材】简介本文档是部编版教科版三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的汇总。
教案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年级音乐下册的内容,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艺术表达能力。
目标-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音乐知识和概念-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创造能力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儿歌和童谣- 单元目标:了解儿歌和童谣的特点,能够正确演唱- 教学活动:学唱常见的儿歌和童谣,了解它们的内容和意义,通过合唱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第二单元:民歌和民间音乐- 单元目标:了解民歌和民间音乐的来源和特点,能够正确演唱和伴奏- 教学活动:学唱常见的民歌和民间音乐,了解它们的故事和背景,研究简单的乐器伴奏技巧- 第三单元:音乐表演- 单元目标:研究基本的音乐表演技巧,能够参与小组表演- 教学活动:研究合唱、舞蹈和乐器演奏等基本表演形式,进行小组合作,展示自己的表演能力教学方法- 集体教学: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个别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多媒体辅助:使用多媒体设备和资源,增强研究的趣味性和效果教学评价-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研究态度进行评价- 作业完成:布置相应的音乐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考试测试:定期组织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的测试,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学生能够在三年级音乐学习中获得全面的发展,不仅提高音乐素养和艺术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音乐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乐趣,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冀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唱出碧海青天和映山红这两首歌曲。
2. 能了解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概念。
3. 能模仿老师的节奏打击垃圾桶。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碧海青天》和《映山红》的教学。
2. 顺逆时针的概念。
3. 打击垃圾桶。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歌曲的唱法。
2. 顺逆时针的概念理解。
3. 打击垃圾桶的节奏感掌握。
四、教学过程1. 调动情绪,唱歌热身,儿歌《小兔子乖乖》。
2. 歌曲《碧海青天》的教学:* 首先,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旋律和内容。
* 其次,老师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每个字的发音和整个句子的顿号。
* 最后,学生分组练唱歌。
3. 歌曲《映山红》的教学:* 首先,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旋律和内容。
* 其次,老师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每个字的发音和整个句子的顿号。
* 最后,学生分组练唱歌。
4. 顺逆时针的概念教学:* 抬起右手,拇指尽量张开,四指弯曲。
认真观察,可以发现拇指指向上,其他四指弯曲向下呈顺时针方向;若拇指指向上,其他四指弯曲向下呈逆时针方向。
反复练,让学生掌握该概念。
5. 打击垃圾桶的教学:* 首先,让学生观察垃圾桶表面的花纹,点出相同的位置。
* 其次,老师示范,打出有节奏感的声响。
比如,按下去、抽回来分别用不同的力度敲击垃圾桶,形成不同的声响。
* 最后,学生跟随老师的节奏感,一起击打垃圾桶。
五、教学后记通过本次音乐课学习,让学生掌握了《碧海青天》和《映山红》这两首歌曲的唱法,了解了顺逆时针的概念,掌握了打击垃圾桶的节奏感,能够更好地欣赏和表现音乐。
三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音乐学习,感受音乐的优美旋律,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加强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术语。
4.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春天的旋律1. 歌曲:《春天在哪里》、《小燕子》2. 欣赏:交响乐《春之歌》1. 歌曲:《童年回忆》、《我们的时光》2. 欣赏:民乐《月光下的凤尾竹》第三单元:快乐的节日1. 歌曲:《生日歌》、《圣诞颂》2. 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选段第四单元:动物狂欢节1. 歌曲:《小星星》、《小动物进行曲》2. 欣赏:交响乐《动物狂欢节》第五单元:祖国颂1. 歌曲:《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2. 欣赏:民乐《茉莉花》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术语。
难点:音乐术语的理解和运用,以及交响乐的欣赏。
四、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演唱、演奏、模仿、创作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歌曲演唱、音乐欣赏、乐理知识测试等方式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六、教学计划第一单元:春天的旋律1. 教学歌曲《春天在哪里》、《小燕子》,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欣赏交响乐《春之歌》,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
2. 欣赏民乐《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第三单元:快乐的节日1. 教学歌曲《生日歌》、《圣诞颂》,了解节日的意义。
2. 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选段,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第四单元:动物狂欢节1. 教学歌曲《小星星》、《小动物进行曲》,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动作。
2. 欣赏交响乐《动物狂欢节》,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
第五单元:祖国颂1. 教学歌曲《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欣赏民乐《茉莉花》,了解中国传统音乐。
七、教学活动1. 课堂演唱:每节课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演唱所学歌曲,提高演唱能力。
寿王坟镇中心校生本高效课堂单元导学案设计
第(一)单元第(一)课导学案
第(一)单元第(二)课导学案
寿王坟镇中心校生本高效课堂单元导学案设计
第(二)单元第(一)课导学案
第(二)单元第(二)课导学案
寿王坟镇中心校生本高效课堂单元导学案设计
第(三)单元第(一)课导学案
第(三)单元第(二)课导学案
寿王坟镇中心校生本高效课堂单元导学案设计
第(四)单元第(一)课导学案
第(四)单元第(二)课导学案
寿王坟镇中心校生本高效课堂单元导学案设计
第(五)单元第(一)课导学案
第(五)单元第(二)课导学案
寿王坟镇中心校生本高效课堂单元导学案设计
第(六)单元第(一)课导学案
第(六)单元第(二)课导学案
寿王坟镇中心校生本高效课堂单元导学案设计
第(七)单元第(一)课导学案
第(七)单元第(二)课导学案
寿王坟镇中心校生本高效课堂单元导学案设计
第(八)单元第(一)课导学案
第(八)单元第(二)课导学案。
(完整版)冀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对基本音乐知识的理解;
3.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音长、音速、音色;
2. 音乐的节奏感受与表现;
3. 音乐的情感表达与欣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音乐的基本元素的理解和运用;
2. 音乐的节奏感受和表现的培养;
3. 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欣赏的提升。
四、教学方法
1. 教师引导和示范;
2. 学生合作探究;
3. 教师和学生共同欣赏和表演。
五、教学流程
六、教学评价
1.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评价标准;
2. 定期进行课堂观察和学生作品评价;
3. 综合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合作精神、表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七、教学参考资源
1. 《冀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教材;
2. 音乐欣赏录音和视频资源;
3. 音乐乐器和相关实物。
八、教学安全注意事项
1. 使用乐器时要注意安全操作;
2. 遵守音乐室使用规则;
3. 确保学生参与活动时的安全。
以上为冀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的完整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了详细安排。
希望能够帮助您顺利开展教学工作。
冀教版三年级音乐教课设计【篇一: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课设计第六单元】【篇二:冀教版三年级上音乐教课设计】第一单元亲亲祖国本单元课程说明:本单元的主题是亲亲我的祖国,本单元采用的音乐作品都是以唱祖国、颂家乡为主要内容的,在本单元里经过赏识歌曲《彩色的中国》,感觉歌曲优美的旋律,激发爱国热忱和对祖国一致的期盼之情。
用和蔼、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爱我的家乡》,能够有感而发,歌唱自己的家乡。
经过演唱《在祖国的怀抱里》,激发学生对幸福生活的热爱。
能够采用适合的打击乐器为歌曲《颂祖国》伴奏,培育合作能力和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
在教课中鼓舞学生主动参加各项音乐活动,体验音乐特点和情味。
指导学生用自然的、富裕感情的声音和正确的节奏演唱歌曲。
指导学生各做创编多种游戏,加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第一课时教课内容:1、听赏《彩色的中国》2、唱歌《我爱我的家乡》教课目的:1、经过听赏《彩色的中国》,培育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能够用和蔼、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爱我的家乡》3、能够有感而发创编歌词,歌唱自己的家乡,培育创新能力。
教课过程:1、指引学生想象说出他们眼中的中国是如何的,并请学生依据教训创编的节奏持续创编。
引出〈彩色的中国〉2、初听。
使学生感觉歌曲的优美旋律,并鼓舞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听赏后的感觉。
3、再听。
指引学生存心识的倾听歌词,领会歌词的含义。
4、复听,指引学生联合书上的谱例认真听,分辨歌曲中与色块中的旋律相像的几句旋律,鼓舞须生听到后举手表示。
5、利用多媒体播放中国风光片,让学生身临其镜的赏识歌曲《彩色的中国》。
能够让学生边听边随音乐哼唱。
6、听后请同学谈感觉收获,进行思想教育。
7、教师:“我们伟大的祖国漂亮、辽阔,我们期盼着台湾能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除了歌曲《彩色的中国》中唱到的平原、荒漠、长江、黄河,我们伟大的祖国还背靠着世界最高的山岳、面对广阔的大海,请倾听歌曲《我爱我的家乡》8、初听。
指引学生感觉歌曲的基本情绪。
冀教版三年级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冀教版三年级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2. 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音高、节奏和音乐表达等。
3. 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表演能力。
4. 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
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对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和练习,学生将学习音高、节奏、音乐表达以及合作与交流。
教案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愉快地学习音乐。
教案内容和活动安排:1. 第一课:乐器的声音- 活动1:播放不同乐器的声音录音,学生猜测乐器的名称。
- 活动2:学生分组,每个小组从已准备好的乐器中选择一个进行演奏,其他学生猜测演奏的乐器。
- 活动3:学生观看乐器家族的图片和视频,并分享他们对每个乐器家族的感受和了解。
2. 第二课:节奏与手鼓- 活动1:教师演示不同的节奏,学生跟随拍打手鼓。
- 活动2:学生分组进行手鼓演奏,每个小组可以自由设计自己的节奏。
- 活动3:学生进行交流和表演,展示他们的手鼓表演。
3. 第三课:歌曲的表达- 活动1:教师教唱一首简单的歌曲,学生跟随合唱。
- 活动2:学生分组设计和编排自己的歌曲表演,包括动作和表情等。
- 活动3:学生进行表演和欣赏,互相评价和反思,提供建议和改进意见。
4. 第四课:声音和情感- 活动1:教师示范使用不同的音调和音量表达不同的情感,例如高兴、快乐、悲伤等。
- 活动2:学生分角色进行情感表达的小短剧表演,利用声音和肢体语言表现不同情感。
- 活动3:学生观看表演并共同讨论,分享他们对于不同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评估和反馈:在每节课结束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参与程度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表演,以促进学生之间的良好合作和交流。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简单的练习和小测验来检查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音乐伴我成长-冀少版三年级下教案前言音乐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培养学生情感、审美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教案是针对冀少版三年级下册的音乐课教学计划,旨在提供一套基本的教学框架和教学内容,以帮助教师顺利、高效地进行音乐授课。
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以下教学目标提高学生音乐素养:1.了解基础音乐理论概念,如音符、节拍、节奏等;2.掌握基本的唱歌技巧,如音高、节奏、音准等;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能够辨别不同的音乐风格和元素;4.提高学生的合作和创造能力,可以在小组中合作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5.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产生对音乐的深层次理解和表达。
教学内容第一课:五线谱与简谱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五线谱和简谱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2.让学生能够识别常用音符和休止符的符号和名称,能写出简单的乐谱。
教学重点1.了解五线谱和简谱的基础知识2.能在五线谱上准确地画出音符和休止符教学难点1.能够准确地写出用五线谱或者简谱书写的音乐谱表。
教学方法1.观察获得五线谱和简谱的基础知识2.观察和仿写范本教学过程1.五线谱的基础知识2.如何在五线谱上写出各种音符和休止符3.简谱的基础知识4.练习写出简单的乐谱。
第二课:音符的音高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符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出常用的音符。
2.可以准确地唱出指定的音符。
教学重点1.对音符的音高有清晰的认识。
2.准确地唱出给定的音符。
教学难点1.辨别不同音高的音符。
2.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方法1.示范和听觉端细分2.基本音阶的讲授和练习教学过程1.五线谱中不同位置和线米的音符代表的音高是什么?2.五线谱基础音阶的练习和唱歌。
第三课:简单的节奏与小节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节奏和小节的概念。
2.能够读懂和演唱简单的歌曲。
教学重点1.掌握基本的节拍和节奏的技巧。
2.能分辨不同的小节和重点,并且稳定地掌握学习内容。
教学难点1.意识到不同小节之间的特定节奏顺序。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一单元亲亲祖国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爱我的家乡》,能够有感而发,歌唱自己的家乡。
重点:指导学生合作创编多种游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4难点:1、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体验音乐特点和情绪。
达标过程:1 利用多媒体出示中国地图作为背景,教师在彩色的中国的伴奏下声情并茂的朗诵即兴创编的小诗,然后教师用诗的语句提问学生,引导学生想象并说出他们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并请学生按照教师创编的试的韵律继续创编,引出歌曲彩色的中国.2 、初听歌曲3 、复听歌曲指导学生结合书上的谱例仔细听,分辨歌曲中与色块中的旋律相似的几句旋律,鼓励学生听到后举手示意,用彩笔在书上画出来。
4 、听后请同学谈感受,谈收获。
进行思想教育。
5 、聆听歌曲我爱我的家乡6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7 、再听,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歌曲的意境8 、教师有感情的范唱。
9 、指导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歌曲乐句较长,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演唱歌曲时注意换气10 、歌曲处理:结合中国地图请学生说说祖国之最,并换词演唱11 、创编歌词12 、作者把家乡描绘的这么美,请你说说家乡的美丽,组织学生分组活动,并分组展示。
教师;生活中你们都是有心人。
请把你家乡的景色,特产编成歌词,在自己的小组里唱唱吧13 、师生评价14 、小结。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听赏歌曲.《彩色的中国》,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激发爱国热情和对祖国统一的期盼之情。
2、通过对音乐的简述,使学生了解旋律,节奏和速度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学习音乐的意义,建立正确的音乐观念和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学习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
三、达标过程1 总结归纳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2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讲解。
3 全班站立起来,练声。
4 导入新课(1)教师弹奏歌曲,全班同学静听。
(2)全班同学跟老师学唱歌曲。
(3)学会歌曲后,分组比赛,看那组唱得最好。
(4)全班同学跟老师学唱歌词。
(5)学会歌词后,分组比赛,看那组唱得最好,对唱得好的那组进行表扬,对唱得差的那组进行教导。
5 总结:教师进行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布置下节课要学的内容,同学们回去做好复习。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演唱歌曲《在祖国的怀抱》激发对幸福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自然,富有情感的声音准确的节奏演唱歌曲。
难点:歌曲乐句较长,指导学生掌握换气的歌唱技巧,使学生能准确的演唱歌曲。
达标过程:1 播放歌曲《在祖国的怀抱里》,组织学生拍手进教室。
初听。
使学生感受歌曲愉快的情绪。
2 引导学生认识反复记号教师:请你听听歌中哪些乐句唱了两遍,你发现了什么记号?3 再听,指导学生在每乐句的末尾处做捻指动作以便唱准节奏4 教师范唱,因带学生随音乐用脚轻轻点地5 指导学生随伴奏轻声哼唱旋律。
6教师伴奏,请学生演唱歌曲7 通过学唱歌曲,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其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共五十六个民族,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幸福生活。
8 在歌曲处理方面提醒学生注意强弱,旋律9 组织学生条集体舞10 小结,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边唱边跳走出教室。
第四课时教学目标:能够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颂祖国》伴奏,在歌舞等多种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合作能力和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重点:进行有趣的音乐活动难点:培养合作能力达标过程:1、播放音乐《颂祖国》的伴奏,教师身着维吾尔族服饰,随音乐跳舞2、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谈谈教师跳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引出课题维吾尔族民歌《颂祖国》3、初听歌曲4、复听歌曲5、看书听音乐,教师要提示学生用拍手来模仿书中小朋友的动作,并注意反复记号6、教师有感情的范唱7、教师伴奏,指导学生分别用噜啦轻声模唱歌曲旋律8、知道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9、大家乐器伴奏组织学生练习。
10、在唱,跳打击乐器伴奏等活动中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不同的歌曲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要有所不同,例如:一首曲调节奏非常简单的歌曲就适合进行视谱教学,而一首曲调优美节奏复杂的歌曲就不适合,而一首民歌小调要更多地发挥教师范唱作用。
重点在于用歌声去表现歌曲的风格特点。
本课教学中的巩固教学(即创编动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歌词内容很易理解,音乐形象鲜明,所以是个极佳的歌表演曲目。
值得思考的是:教师的演示往往会成为学生模仿的楷模,如果学生就按照老师的示范去表演,是否就是学生被动接受呢?而这个被动接受的过程是个快乐兴奋的话,是否还能说它是违背了新课标的过程?愉悦身心不正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吗?所以说:这样的被动接受能力认为还是有必要的第三单元可爱的动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仔细聆听、表演、歌唱、图谱等教学活动,正确把握乐曲的基本情绪,想象和观察能力得到提高。
2、通过聆听,身体动作学生能感受三拍子的节拍特点。
3、通过两首乐曲的比较,学生能辨别乐曲的速度、情绪的不同。
教学难点与重点: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感受圆舞曲的特点及乐曲中不同的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随歌曲《请你唱个歌吧》律动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表情,(老师做出灿烂的笑容)。
我送给你们一个美丽的笑容,我们每一位同学送给老师一个美丽又灿烂的笑脸好吗?好!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吧。
(播放《请你唱个歌吧》,感受三拍子的节奏)师:谁能告诉我这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它是几拍子的呢?生:是三拍子师:那三拍子我们用一个动作来表示谁会呢?生:表演三拍子的动作。
二、欣赏教学:初听《跳圆舞曲的小猫》(第一遍)师: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猜一猜她是谁呢?老师有个要求,请你静静的听,如果谁猜出来千万不要说出来,等音乐完了之后告诉大家。
生:初听乐曲,并做抢答。
师:原来这是一只可爱的小猫,你平时观察的小猫它有什么样的特点?生:可爱、走路轻轻。
复听乐曲师:这只小猫叫咪咪,美国有一位作曲家安德森就为小猫咪咪写了这一首曲子《跳圆舞曲的小猫》。
原来,这还不是一只普通的小猫,它是一只会跳圆舞曲的小猫。
接下来我们再来听一遍,当你听到乐曲有变化的时候,你想一想小猫是怎么样来跳圆舞曲的?你又能联想到什么呢?老师也和小朋友一起来欣赏。
复听乐曲,老师用图谱法诱发学生想象师:同学们你们在欣赏的时候,老师也和你们一起欣赏了一遍,我还画了一幅美丽的画,你们看:“”像什么?生:像小猫的脚印。
3、感受乐曲师:通过老师画得图形谱你们觉得乐曲有怎样的情绪变化?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生:小猫一开始是悠闲的跳舞师:乐曲在活泼的时候,小猫是怎样来跳舞的?乐曲在抒情的时候小猫是怎样来跳舞的?谁来表演?生:表演4、分段欣赏(1)唱一唱师:这么优美动听的乐曲是几拍子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乐曲的第一部分/生:三拍子师:好,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谱例)跟着老师的琴唱一唱。
生:跟琴哼唱师:老师给它加上了歌词,我们一起把歌词加进去唱一唱。
生:学生演唱。
(2)动一动师:小猫在跳舞的时候会印出许多不同样式的脚印,大家看“。
”表示什么?知道是怎么印上去的吗?生:好象掂脚尖师:好。
让我们也来学一学小猫,印一个漂亮的小脚印吧。
(提示学生用拍腿、拍肩的方法)(3)听一听1、教师:请大家注意听,这段音乐你们熟悉吗?和哪段相似?生:第一部分师:好的当你听到与第一段相同的乐曲时就用小猫最有特点的动作象大家示意。
2、听尾声乐曲结束的时候,出现了什么样的情况?谁能来说一说?生:小猫被主人叫走了。
教师总结:同学们刚才欣赏中,第一段和第二段是完全相同的,在音乐中我们用A+B+A来表现,结束部分称为尾声。
师:我们再完整的欣赏一遍第一段时候请你跟着乐曲演唱,第二段时跟着小猫一起印一下小脚印,第三段与第一段相同,边唱边做小猫典型的动作向大家示意。
,5、拓展、对比欣赏(1)、师:可爱的小猫的精彩表演引来了邻居家的小狗,这只小狗可顽皮了,请大家一起和老师欣赏一下这段《小狗的圆舞曲》,我有几个问题1、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这首乐曲的速度与《小猫圆舞曲》相比有什么不同?生:欣赏(2)、教师演奏《小狗圆舞曲》,想一想:这只可爱又活泼的小狗伴随着乐曲的情绪变化,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老师演奏时用表情、语言提示)三、小结师:今天我们欣赏了两首乐曲,都是关于小动物的,我们以前很学过很多关于动物的歌曲,谁能来说一说?(学生说或演唱)听《跳圆舞曲的小猫》出教室。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准确把握歌曲歌词的含义,从而用自然、柔美、明亮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感。
2、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游戏,使学生掌握附点节奏,熟悉唱准4561235这七个音;3、通过歌曲学唱,启发学生从小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歌曲中的画面,启发学生用自然、柔美、明亮的声音表现歌曲情感。
教学难点:1、对于附点节奏《老水牛角弯弯》的掌握,2、使学生熟悉唱准歌曲中出现的4 5 6 1 2 3 5这七个音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小精灵画面,学生用整齐的掌声欢迎二、音乐游戏(解决歌曲中的节奏与音准难点)1、导入:小朋友,今天让我们首先来玩一个音乐游戏吧!2、节奏游戏2/4小白|兔(跳跳)|耳.朵|长O||老水|牛(啰啰)|角.弯|弯O||师:请小朋友们一齐来读一读屏幕上第一句话。
小朋友们说得不错,但你们能按小兔子跳动的节奏来读吗?师:读得不错,但是老师觉得速度还快了点,你们想一想老水牛和小兔子谁的动作会快一些,谁的动作会慢一些呢?生:牛会慢一些师:让我们一齐来学学老水牛的读法。
3、听唱单音活动(课件三)1、导入:小朋友你们听听这是谁,也要和小朋友一齐游戏吗?(师点击问号,引出牛叫)老水牛出现师:老水牛邀请小朋友们一齐到它家去玩呢!让我们出发吧!水牛的家到了,啊,老水牛有这么多兄弟姐妹呀,让我们一齐来数一数有几头?生:7头水牛师:水牛看见小朋友们发生了高低不同的歌声,欢迎你们,你们听——4 5 6 1 2 3 5(师点击水牛)师:让我们和水牛一起唱歌吧!师点击一头牛,小朋友发一个音,依次把7个音领唱一次。
师:水牛还想考考小朋友的耳朵灵不灵呢?你们把眼睛闭上,仔细听听是哪些水牛唱了歌,并且把它们唱出来!a. 2 5b. 2 5c. 2 6d. 6 1e. 6 3f. 5 4师:小朋友们太棒了;你们看水牛约小主人都来了,要和小朋友一起唱歌呢!师点击,出现小牧童小牧童可爱劳动啦,每天都要带着老水牛去吃草,他每天都在牛背上唱着同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听吗?歌曲的名字就叫《老水牛角弯弯》三、歌曲教学:1、(师播放音乐课件四)师:歌曲好听吗?让我们和小牧童一起来唱好吗?2、分句学唱歌曲师边做手势边问:老水牛头上的牛角是什么形状的?生:弯弯的牛角(师点击按键,学生学唱第一句)老水牛(喽喽)角弯弯师:你们看,小牛头上两个弯弯的牛角围成了一个什么形状?生:圆师:对了,两个弯弯(喽喽)一个圆生:跟读(师点击按键,学唱第二句)师:小牧童骑在了水牛背上,他是什么心情呢?师:很神气,很高兴,你们听听小牧童是怎么唱的?(师点击按键,学生听第三句)师:让我们也来学着唱一唱!我们骑牛背多神气喽,好像握着方向盘喽!学唱第二段师:你们别看小牧童天天骑在牛背上,他也有着很远大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