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发展史题库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6
一、选择题1.有关海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石油开采已具有相当规模②局限于浅海地区③建有海上钻井平台④技术难度大,适合国际招标⑤常利用卫星探矿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④⑤D。
③④⑤解析:对于海底油气的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现已有相当规模,已从浅海到深海勘探,通常利用地震波的方法寻找海底油气矿藏,因此此题的叙述中②⑤是错误的.答案:B2。
我国的四个邻海中,全部属于大陆架且拥有丰富的海洋水产和油、气资源的海域是()A.渤海B。
黄海C。
东海D.南海解析:我国四个临海,全部属于大陆架的海域只有渤海和黄海.渤海和黄海南部的油气资源丰富。
我国近海渔场以东海渔场和渤海湾渔场最著名.答案:A3.海水淡化厂主要分布地区是()①沿海湿润、半湿润地区②沿海干旱、半干旱地区③淡水供应困难的岛屿④沿海缺水城市A。
①②B.②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海水淡化是海洋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目前海水淡化因成本较高,尚未普及,但由于技术在不断成熟,不受降水季节变化,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滨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答案:B4.如果一艘油轮在美国阿拉斯加海域触礁,油轮泄漏,哪里可能受到污染()①夏威夷群岛附近②阿留申群岛附近③美国西部沿海④俄罗斯东北沿海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②④解析:由于受阿拉斯加暖流的影响,油轮泄露的污染物可影响到阿留申群岛附近和俄罗斯东北沿海,之后随着污染物的净化速度加快,影响程度减小。
答案:D5.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A。
大洋底部B.热带洋面C。
沿海大陆架海域D.高纬度大洋中部解析: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海域部分。
尽管大陆架水域只占海洋总面积的7.5%,渔获量却占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90%以上.这是因为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茂盛,这些浮游生物是鱼的饵料。
答案:C6.自1996年6月1日起,我国在南海海域实施为期60天的伏季休渔制度,休渔期间在南海海域不得有任何渔船作业.选择在6、7月两个月休渔的原因是()A.这一时段多发台风,确保渔民安全B.这一时段海水温度高,蒸发强,海水盐度大,鱼类少C。
1.在海洋石油勘探阶段,最重要的风险控制措施之一是:A.确保钻井平台符合国际安全标准B.提前预测并规避所有海底地质灾害C.依赖传统经验而非现代科技手段D.忽视环境影响评估,加速勘探进程2.海洋石油生产平台的设计中,关于防腐蚀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需特别处理,因为海水本身具有防腐作用B.只需在平台外部涂刷一层普通防锈漆C.应采用先进的防腐材料和涂层技术,结合定期维护D.只需在发现腐蚀迹象后再进行补救3.下列哪项不属于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内容?A.海水水质监测B.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估C.周边海域地震活动预测D.溢油风险预警系统4.在海洋石油管道铺设过程中,为避免对海底生态造成破坏,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精确规划管道路线,避开敏感生态区B.使用挖掘式铺设方法,减少对海底的扰动C.实施环境影响评估,采取生态补偿措施D.优先考虑成本效益,灵活调整铺设方案5.海洋石油应急响应计划中,关于溢油事故的处理,首要步骤是:A.立即启动溢油回收装置,减少环境污染B.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事故信息C.评估事故等级,启动相应应急预案D.追究事故责任,进行内部调查6.下列哪项技术不是用于提高海洋石油开采效率的关键技术?A.水平井钻井技术B.水下机器人作业技术C.陆地管道输送技术(非海洋专用)D.多相流计量与处理技术7.海洋石油平台的日常运营管理中,关于安全培训的要求是:A.每年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即可B.无需特殊培训,员工可自行学习安全规程C.定期(如每季度)进行全员安全培训,并进行实操演练D.仅在发生事故后进行针对性培训8.在海洋石油勘探和生产过程中,关于废弃物处理的说法错误的是:A.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减少海洋污染B.危险废弃物应严格按照国家法规处理C.可将非危险废弃物直接排放入海D.鼓励采用循环利用和减量化技术9.海洋石油平台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关于应急预案的制定,以下哪项表述不准确?A.应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制定详细预案B.预案需定期更新,以适应实际情况变化C.预案制定后无需演练,直接用于实际应对D.预案应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应急流程10.在选择海洋石油开采区域时,以下哪个因素通常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A.地质条件是否适合油气储存B.周边海域的航运交通状况C.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需求D.经济效益与资源储量评估。
全国海洋知识竞赛题库大全及答案1. 海洋的基本概念
1.1 什么是海洋?
1.2 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比重是多少?
1.3 为什么海水是咸的?
1.4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什么?
1.5 介绍海洋的地理位置和分布。
2. 海洋生物
2.1 海洋生物的种类有哪些?
2.2 介绍一种海洋哺乳动物。
2.3 介绍一种海洋鱼类。
2.4 海洋生物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3. 海洋环境
3.1 海洋中的气候和气象变化对生物有什么影响?
3.2 海洋中的污染物对生物和环境产生哪些危害?
3.3 介绍海洋保护的重点工作。
3.4 描述海洋环境中的珊瑚礁生态系统。
4. 海洋资源
4.1 海洋资源包括哪些方面?
4.2 描述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4.3 海洋石油资源的分布和储量情况。
4.4 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5. 海洋科技
5.1 介绍一种海洋科技装备或器材。
5.2 描述一项关于海洋科技领域的科研成果。
5.3 未来海洋科技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答案
1.1 海洋是指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区域,包括海洋、海湾、海峡、海河口等。
1.2 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比重约为70%。
1.3 海水是咸的主要是因为海洋地壳上的岩石中含有较多的盐类物质被冲刷进海洋。
1.4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
1.5 世界地图上主要的海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等。
…
以上是全国海洋知识竞赛题库大全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海洋石油安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石油和天然气是海洋上的重要资源之一,为了确保海洋石油开采的安全,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A. 以追求高产量为主要目标B. 实行集约化开发C.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D. 忽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答案:C2. 关于海洋石油开采中的环境管理,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海洋生态的损害B. 发现污染及时采取纠正措施C. 尽量减少原油泄漏事故D. 强制性规定企业必须隐瞒事故答案:D3. 对于海洋石油开采装备的安全要求,以下哪项不符合要求?A. 采用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设备B. 定期检查设备,并进行维护保养C. 严禁使用不合格、老化和损坏的设备D. 降低设备质量以节省成本答案:D二、填空题1. 海洋石油开采中,由于实施了先进的(1)技术,缩短了施工的(2)。
答案:(1)钻井 (2)周期2. 海洋石油开采中,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的(3),需加强对人员的(4)。
答案:(3)风险 (4)培训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海洋石油开采的主要安全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
答:海洋石油开采的主要安全风险包括油井爆炸、溢油、设备故障等。
为了防范这些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遵循作业规范和安全操作程序;(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3)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4)加强油井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应对。
四、论述题请结合实际案例,论述海洋石油开采的环境保护措施。
答: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至关重要。
以墨西哥湾油井泄漏事故为例,该事故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
因此,为了实施有效的环境保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环保型设备,减少对海洋生态的破坏;(2)建立健全的排放监测和处理机制,确保废水、废气等排放物的安全处理;(3)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4)加强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研究,及时了解生态系统的演变和石油开采对其的影响。
二、选择题1、三艘现代化军舰组成的首批护航编队( A )从海南岛亚龙湾出发,挺进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拉开了中国海军远洋护航序幕。
A.2008年12月26日B.2009年12月26日C.2007年12月26日D.2010年12月26日2、我国各海区海岛最多的是( D )。
A.南海海区B.渤海海区C.黄海海区D.东海海区3、我国已探明海洋石油天然气最多的海区是( A )。
A.南海海区B.渤海海区C.黄海海区D.东海海区4、我国海岛最多的省份是( D )。
A.海南省B.福建省C.山东省D.浙江省5、我国潮汐能最为丰富的海区是( C )。
A.广东沿海B.海南沿海C.浙闽沿海D.山东沿海6、我国最大的产盐省份是( A )。
A.山东省B.海南省C.浙江省D.福建省7、我国鱼种最多的海区是( A )。
A.南海海区B.渤海海区C.黄海海区D.东海海区8、中国的三沙市成立于( B )。
A.2011年B.2012年C.2013年D.2010年9、世界纪录协会于( B )发布了: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黄岩岛的人,中国政府是世界上最早对黄岩岛进行测量的政府两项世界记录。
A.2011年B.2012年C.2013年D.2010年10、2012年6月27日,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 C )米,再创中国载人深潜记录。
A.7050B.7060C.7062D.706511、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B )入列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进入"航母时代"。
A.瓦良格号B.辽宁号C.鞍山号D.长春号12、郑和( D )次下西洋。
A.8B.6C.5D.713、南京条约中我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B )。
A.广州、福州、大连、宁波、上海B.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C.青岛、福州、厦门、宁波、上海D.广州、天津、厦门、宁波、上海14、我国大陆海岸线、岛屿岸线总长度分别为( A )。
A.1.8万公里、1.4万公里B.1.6万公里、1.3万公里C.1.7万公里、1.3万公里D.1.8万公里、1.3万公里15、我国目前已建立了( C )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
海洋石油发展史题库1、目前世界石油产量约为 39 亿吨,海洋石油产量占总产量的35 %;世界天然气产量约为万亿方,海洋天然气产量占总产量的 30 %;2、世界四大油气富集区为中东、西西伯利亚、里海和玻利瓦尔;3、海洋石油金三角是指的墨西哥湾、西非和巴西三个地区构成的几何形状,三者的共有特点是具有丰富的深海油气资源,目前海洋勘探开发投资最多的地区是西非 ;4、世界上第一口陆上商业井是1859 年钻成,第一口海上商业井是1947 年钻成;5、深海油气勘探开始于 20世纪70 年代;6、目前世界上七大海洋石油产区为波斯湾、马拉开波湖、北海、里海、西非、巴西和墨西哥湾;7、1891年英国石油公司在波斯湾的伊朗国家钻了第一口井,而波斯湾最大的海上油田是 1951 年在沙特阿拉伯国家发现的; 8、 1964 年英国开始开发北海油田,1975年正式开采投产,1978年首次达到5000万吨产量,1982年产量达亿吨,次于苏联、美国、沙特阿拉伯和墨西哥,成为世界第五产油大国,1992年挪威产量也超过1亿吨,超过英国居欧洲第二石油生产国;9、20世纪70年代巴西首次在海洋发现石油资源;10、1917 年在马拉开波湖打出第一口生产井,1922 年起在马拉开波湖大规模开采石油,由此,在20世纪60年代委内瑞拉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到1971年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石油生产地区,目前马拉开波湖原油产量占委内瑞拉总产量的约75 %;11、1960年伊拉克、伊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委内瑞拉5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总部设在日内瓦,1965年迁到维也纳;12、中东地区探明原油储量约占世界总量的61%、探明天然气储量约占40%、原油产量约占40%、原油出口量约占2/3;13、西非海上油气开发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西非深海油气勘探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14、非洲海上油气主要集中在几内亚湾和苏伊士湾;15、西非海上油气产量主要集中在两个国家,即尼日利亚和安哥拉;16、埃及海洋油气构成中,主要产油海域在苏伊士湾,主要产气海域在地中海;17、美国曾一度控制着世界石油工业的生产与销售,最强盛时期被称为墨西哥湾时代,具体指的是从1859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间;18、2004年深水石油产量占全球石油产量的5%,2010预计可达到9%,其中57%是来自于巴西海域;19、美国国会1981年通过近海石油禁采法律,1990年老布什总统又签署了行政禁采令,使美国近海石油开采被完全冻结,2008年7月美国总统布什解除在美国近海开采石油的行政禁令,同年9月美国国会解除近海石油禁采令;近海石油禁采令主要是应对环境问题;20、有些地区由于油气资源丰富,被称为“第二个中东”或者“第二在波斯湾”,这样的地区有四个,分别是里海、北极、中国南海南部和中国东海;21、1922年,苏联在里海巴库油田附近用栈桥进行海上钻探成功,现在为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俄文含义是石油城;22、里海周边国家以1991年为界,之前是两个国家,但之后变为五个国家,五个国家中哈萨克斯坦石油产量最高,土库曼斯坦天然气产量最高,一直未在里海进行开发的国家是伊朗;23、里海地区第一条避开了俄罗斯的能源输出管线是2006年投产,输量为6000万吨;唯一一条从里海通往亚洲的运油通道为中哈石油管道,2006年投产,输量为2000万吨;于2008年开始建设的通往亚洲的天然气管线为中哈天然气管道,建成后,中国可从土库曼斯坦获得年输量300亿方的供给;24、据估计,北极石油储量约是世界总储量的25%、天然气储量约是45%;25、从1979年起,俄罗斯就已经在北极海域进行钻探和采油,并在2007年俄罗斯在4300米深的北极海域插旗,以此证明该地区为俄罗斯大陆架,由此引发了对北极的激烈争夺;26、2003年水深超过3000米的记录是由雪佛隆-德士古公司在墨西哥湾海域完成;27、1907年,在延长油田钻出中国陆地第一口现代油井,1967年,中国钻成第一口海洋井------海1井;28、目前,中国海洋石油年产量约为336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8%;海洋天然气年产量约为73亿方,占全国总产量的8%;29、目前,中国最大的海洋油田是1999年由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与康菲石油公司合作发现的蓬莱19-3油田;30、我国海洋石油探明率约为%,海洋天然气探明率约%,远低于世界石油73%和天然气%的平均水平;31、中国海洋第一个商业性油田是埕北油田,是在1972年通过海7井获得高产油流被发现,于1985年与日本国的某石油公司进行合作正式投产;32、1959年,石油部联合组建第一支海上地震队;1964年,石油部组建了渤海第一支浅海地震队;1965年,由第一批海军战士复员队伍组成了我国海上第一支钻井队伍----3206钻井队;1966年完成了我国第一座桩基式钻井平台;1973年,中国设计建造了第一条自升式钻井船---名称为渤海1号,而世界上第一条自升式钻井船是在1954年建造的“迪龙一号”;1997年,中国第一口大位移井南海西江24-3-A14井于1997年成功完井,创新了世界纪录;33、胜利油田第一个海上油田是1988年发现的埕岛油田;辽河油田发现了第一个海上油田是1991年发现的葵花岛油田;中石油第一个百万吨海上油田是2003年投产的大港滩海油田的赵东油田;冀东油田于2005年在滩海发现储量达10亿吨的南堡油田,为中国海洋石油的发展增强了信心;34、1966年,地质部第五物探大队最早涉及北黄海盆地,但经过一系列勘探没有商业发现,至今仍没有大的突破;南黄海虽然在几口探井上发现了油气显示,但商业价值很不小,至今也是没有大的突破;35、据估算,东海海域的石油储量约为250亿吨,天然气约为8万亿方,被一些石油人员称为“第二个中东”;36、1980年中国东海海域第一口探井即龙井一号井;中国东海海域第一个中型油气田为平湖油气田,它于1999投产,年产达到亿方;2003年,东海域春晓油气田投产,产量为19亿方;37、1974年,南海东部开始海洋石油物探作业;1976年,西沙群岛永兴岛钻探了南海第一口深探井西永1井;1996年,南海东部油田产量超过1000万吨,成为中国第四大油田;2005年发现的陆丰13-1油田成为南海东部第一个自营油田;38、1999年,在西沙海槽还发现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亦称为可燃冰,总资源量约达700多亿吨油当量,约相当于我国近海石油天然气总资源量的一半;39、南海南部海域水深在1000米-3000米,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300亿吨,约占我国总资源量的1/3,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目前,海域沿岸其它国家年产原油达6000万吨,我国反而未曾开发,因此,从多个角度出发,同海南部海域对中国的意义在于四个方面:聚宝盘、生命线、导火索、突破口;40、1982年成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之后开创了中国海域的大规模对外合作的盛大局面;41、1983年成立了南黄海石油公司,也是东海石油公司的前身;42、世界石油工业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未来的石油发展方向将有三个面向:面向深层、面向隐蔽、面向海洋;43、中东海洋石油产量在1971年超过马拉开波湖地区,然后一直位居海洋石油产量第一;44、1996年,在安哥拉海域发现了西非第一个大型深水油田——吉拉索尔油田;45、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任何国家均可把其海岸线200英里以内的水域当作专属经济区,而海岸线350英里以外的大陆架主权也归该国所有;大陆架交错的国家应该经过协商解决划界问题,如果不能达成协议,则依照中线原则划分;46、印尼国家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出口国,澳大利亚国家是第一个向中国提供液化天然气的国家;47、中国最大的海上自营油田,也是第二大海上油田是1993年投产的绥中36--1油田,也是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开发难度最大的稠油油田;48、中国自营的南海东部最大海上油田是2005年投产的陆丰13-1油田;49、中国最大的海上气田是1983年投产的崖13-1气田,称为“东方气龙”;中国自营的第一个海上气田是2003年投产的东方1-1气田;50、2006年中国海上第一口水深超千米的探井——荔湾3-1-1井获得成功,填补了中国深水海域油气发现的空白;。
海油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资源分布B. 技术可行性C. 环境保护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2. 下列哪个不是海洋石油开采的常用平台?A. 钻井平台B. 生产平台C. 浮动储存装置D. 风力发电平台答案:D3. 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钻井活动B. 运输过程中的泄漏C. 储存设施的泄漏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4. 海洋石油开发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B. 应急响应计划C. 污染物排放控制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5. 海洋石油开采中,海底管道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传输原油B. 储存原油C. 人员运输D. 物资供应答案:A二、填空题1. 海洋石油开采的主要风险之一是__________,这可能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
答案:油泄漏2. 为了确保海洋石油开采的安全性,需要对作业人员进行__________,以提高他们对潜在危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答案:安全培训3. 海洋石油平台的设计和建造需要符合__________标准,以确保其在恶劣海洋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答案:国际海事4. 在海洋石油开发过程中,__________是评估项目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重要工具。
答案:环境影响评估5. 海洋石油开采企业必须制定__________,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和人员的影响。
答案:应急预案三、简答题1. 简述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风险及其预防措施。
答案: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风险包括油泄漏、气体泄漏和噪音污染等。
预防措施包括使用先进的钻井技术和设备,实施严格的作业标准,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以及建立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
2. 阐述海洋石油开发对经济的贡献及其潜在的环境影响。
答案:海洋石油开发对经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提供能源、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然而,其潜在的环境影响包括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和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
世界海洋石油发展史调查报告调查人员姓名班级陈海宏储运09-5崔志鹏储运09-5龚翀储运09-5周亚洲储运09-5吴中尉储运09-5熊华兵储运09-3姚文奇储运09-3张洋储运09-3 日期:2011年9月18号目录第一章世界海洋石油的起源第二章中东地区海洋石油发展史第三章北海地区海洋石油发展史第四章墨西哥湾地区海洋石油发展史第五章西北地区的海洋石油发展史第六章马拉开波湖地区海洋石油发展史第七章里海地区海洋石油发展史第八章北极地区海洋石油发展史第九章未来油气产量增长主要来自海洋第一章世界海洋石油的起源海洋是人巨大的宝库,不仅能提供丰富的渔业资源、矿产资源,而且海底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石油资源。
据统计,海洋石油资源总量约占全世界石油资源总量的1/3.有专家估计,海洋石油资源量约占全世界总储量的45%。
世界上最早的海洋石油勘探要追溯到1887年。
在美国加里福利亚的圣·巴巴拉地区靠近海边的萨马兰得油田开发过程中,人们不断向海下追踪和开发油田,用木桩做基础建立了第一个海上钻井平台,从此开创了海洋石油工程和石油开发的历史。
1896年,美国以伐桥连接方式在加里福利亚距海岸200多米处打出了第一口海上油井,它标志着海洋石油工业的诞生。
从那时起的100多年来,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海洋石油工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世界上第一座近海石油平台出现于1947年,美国在墨西哥湾水深6米处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钢制石油平台。
1965年,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在南加利福利亚近岸海域用“卡斯-1号钻井装置打下了第一口深水井,水深为193米。
这口深水井的建造,吹响了人类海洋石油勘探“走向深海”的号角。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中石油天然气总储量为1000-2500亿吨,世界70多年来探明陆地总储量(约1200亿吨)的两倍。
全世界石油储量为3000多亿吨,而在大陆架海底占到 1/3。
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在开采大陆架海底石油。
中国海洋石油的主要产区不包括以下哪个海域?
A. 渤海湾
B. 东海
C. 南海
D. 黄海
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钻探技术?
A. 定向钻探
B. 水平钻探
C. 垂直钻探
D. 陆地钻探
关于海洋石油开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海洋石油开发需要高科技支持
B. 海洋石油开发对环境没有影响
C. 海洋石油是全球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D. 海洋石油开发需考虑海上安全因素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的英文简称是?
A. CNOOC
B. SOCO
C. PETROCHINA
D. SINOPEC
下列哪项不是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A. 海上天气变化
B. 石油泄漏
C. 地震活动
D. 空气污染
填空题
中国海洋石油的主要开采方式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海洋石油开发中,防止石油泄漏的关键技术是__________。
海洋石油钻井平台通常分为__________平台和__________平台两种类型。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海域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海洋石油开发需要遵守的国际法规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简述海洋石油开采的主要步骤。
分析海洋石油开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描述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主要功能。
讨论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在国际海洋石油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
提出你认为在海洋石油开发中应重视的几个安全和环境问题。
2021年海洋石油天然气开采主要负责人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单选题1.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4大类。
下列关于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湿滑”、“安全通道狭窄”、“料口围栏缺陷”属于环境因素,“岩体滑动”、“通风气流紊乱”属于物的因素B、“地面湿滑”、“安全通道狭窄”、“通风气流紊乱”属于物的因素,“岩体滑动”、“料口围栏缺陷”属于管理因素C、“地面滑湿”、“岩体滑动”、“通风气流紊乱”、“安全通道狭窄”、“料口围栏缺陷”属于物的因素答案:A2.安全监管总局设立()作为实施海洋石油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的执行机构。
A、负责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部门B、安监局分部C、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答案:C3.救生索长度应为从救生圈的存放位置至最低天文潮位水面高度的()并至少为30米长。
A、1.5倍B、3倍C、2.5倍D、2倍答案:A4.企业要将应急知识培训作为岗位从业人员的必修课并进行(),建立健全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应急培训与考核制度,确保应急培训和考核效果。
A、考核B、教育C、监督答案:A5.为保证安全,高度超过30米的塔吊、井字架等,必须在最高点设置()A、照明电灯B、可有可无C、红色信号灯答案:C6.某平台模块钻机连接调试项目,一焊工在切割作业时,正在使用的乙炔管线破裂着火,看火员立刻去关闭乙炔和氧气气瓶,由于500mm的火焰持续两秒,吹向焊工,导致焊工左侧脸部轻微烧伤(I度,面积1. 6%)。
该作业应该取得()作业许可证。
A、限制空间B、冷工C、热工D、机械隔离答案:C7.《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须的资金投入,由()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须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A、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B、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机构C、生产经营单位的财务部门答案:A8.用于尘、毒、辐射、噪声、高温等有害环境作业的起重机,应有保护()安全与健康必要的防护措施。
中国海洋石油发展史
中国海洋石油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
以下是中国海洋
石油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1. 1973年,中国开始探测和开发东海油气资源,首次发现东
海油气田。
2. 1980年代初,中国国家海洋局开始探索南海油气资源,并
组建南海油气勘探局。
3. 1987年,中国第一个海上油井——现代18-1油田油井投产,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开发进入工业化阶段。
4. 1990年代,中国开始在南海开展深水油气勘探,首次在南
海发现深水油气田。
5. 2002年,中国首次自主研发建造的深水海洋石油钻井平台“蓝鲸一号”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深水油气勘探能力的提升。
6. 2004年,中国深水油气生产实现突破,实现商业化生产。
7. 2011年,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深水钻井平台“蓝鲸二号”投
入使用,进一步提升中国在海洋石油领域的技术能力。
8. 2015年,中国开始在东海进行页岩气勘探和开发。
9. 2018年,中国首次在南海钻探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钻获
大规模天然气水合物。
10. 截至目前,中国海洋石油产业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从勘探、开发、生产到储运的完整产业链,并逐渐成为世界海洋石油开发领域的重要力量。
总体来说,中国海洋石油发展经历了从初期探测到商业化开发的不断演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中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版)海洋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含答案)单选题1.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须的资金投入,由()予以保证。
A、生产经营单位的财务部门B、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C、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答案:C2.《海洋石油安全管理细则》规定,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设施上的消防员装备。
A、氧气袋B、隔热防护服C、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答案:A3.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
A、18VB、15VC、12V答案:C4.以下关于拖航作业的说法错误的是()A、拖航过程中,不必再接收天气预报B、拖航的随船人数不应超过主管机关核准的额定人数C、拖航船舶应经常观察被拖物的情况,拖航船舶、被拖物、岸基之间应建立报告制度答案:A5.《海洋石油安全管理细则》规定,设施上配备()套消防员装备。
A、4B、2C、6答案:A6.1988年7月6日英国北海阿尔法平台爆炸事故震惊世界,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在进行事故原因分析中,作业许可制度被认为导致此次事故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下面关于作业许可证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作业许可证规定了工作范围B、作业许可证能够确保工作安全C、作业许可证将工作和别的相关操作联系起来D、作业许可证包括危害和风险识别,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答案:B7.《海洋石油安全管理细则》规定,设施的作业者或者承包者在进行动火、电工作业、受限空间作业、高空作业和舷(岛)外作业等所开具的作业通知单,在作业完成后应至少保存()年。
A、3年B、1年C、2年答案:B8.煤矿安全监察时需要考虑煤矿的特殊性、环境与生产管理的多样性。
选择不同的安全监察方式,对煤矿许可事项、安全组织保障的监察方式属于()。
A、定期监察B、专项监察C、重点监察答案:C9.根据本质安全的概念,()是从本质安全角度出发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海洋石油发展史题库
1、目前世界石油产量约为(39 )亿吨,海洋石油产量占总产量的(35 )%;世界天然气产量约为( 2.8 )万亿方,海洋天然气产量占总产量的(30 )%。
2、世界四大油气富集区为(中东)、(西西伯利亚)、(里海)和(玻利瓦尔)。
3、海洋石油金三角是指的(墨西哥湾)、(西非)和(巴西)三个地区构成的几何形状,三者的共有特点是(具有丰富的深海油气资源),目前海洋勘探开发投资最多的地区是(西非)。
4、世界上第一口陆上商业井是(1859)年钻成,第一口海上商业井是(1947 )年钻成。
5、深海油气勘探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
6、目前世界上七大海洋石油产区为(波斯湾)、(马拉开波湖)、(XX )、(里海)、(西非)、(巴西)和(墨西哥湾)。
7、(1891)年英国石油公司在波斯湾的(伊朗)国家钻了第一口井,而波斯湾最大的海上油田是(1951 )年在(沙特阿拉伯)国家发现的。
8、(1964)年英国开始开发XX油田,(1975)年正式开采投产,(1978)年首次达到5000万吨产量,(1982)年产量达1.03亿吨,次于苏联、美国、沙特阿拉伯和墨西哥,成为世界第五产油大国,(1992)年挪威产量也超过1亿吨,超过英国居欧洲第二石油生产国。
9、(20世纪70)年代巴西首次在海洋发现石油资源。
10、(1917 )年在马拉开波湖打出第一口生产井,(1922 )年起在马
拉开波湖大规模开采石油,由此,在(20世纪60)年代委内瑞拉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到(1971)年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石油生产地区,目前马拉开波湖原油产量占委内瑞拉总产量的约(75 )%。
11、(1960)年伊拉克、伊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委内瑞拉5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总部设在(日内瓦),1965年迁到维也纳。
12、中东地区探明原油储量约占世界总量的(61)%、探明天然气储量约占(40)%、原油产量约占(40)%、原油出口量约占(2/3)。
13、西非海上油气开发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西非深海油气勘探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14、非洲海上油气主要集中在(几内亚)湾和(苏伊士)湾。
15、西非海上油气产量主要集中在两个国家,即(尼日利亚)和(安哥拉)。
16、埃及海洋油气构成中,主要产油海域在(苏伊士湾),主要产气海域在(地中海)。
17、美国曾一度控制着世界石油工业的生产与销售,最强盛时期被称为(墨西哥湾)时代,具体指的是从(1859)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间。
18、2004年深水石油产量占全球石油产量的(5)%,2010预计可达到(9)%,其中57%是来自于(巴西)海域。
19、美国国会(1981)年通过近海石油禁采法律,(1990)年老布什总统又签署了行政禁采令,使美国近海石油开采被完全冻结,(2008)年
(7)月美国总统布什解除在美国近海开采石油的行政禁令,同年(9)月美国国会解除近海石油禁采令。
近海石油禁采令主要是应对(环境)问题。
20、有些地区由于油气资源丰富,被称为“第二个中东”或者“第二在波斯湾”,这样的地区有四个,分别是(里海)、(北极)、(中国南XX部)和(中国东海)。
21、(1922)年,苏联在里海巴库油田附近用栈桥进行海上钻探成功,现在为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俄文含义是(石油城)。
22、里海周边国家以(1991)年为界,之前是两个国家,但之后变为五个国家,五个国家中(哈萨克斯坦)石油产量最高,(土库曼斯坦)天然气产量最高,一直未在里海进行开发的国家是(伊朗)。
23、里海地区第一条避开了俄罗斯的能源输出管线是(2006)年投产,输量为(6000)万吨;唯一一条从里海通往亚洲的运油通道为(中哈石油管道),(2006)年投产,输量为(2000)万吨;于2008年开始建设的通往亚洲的天然气管线为(中哈天然气管道),建成后,中国可从土库曼斯坦获得年输量(300)亿方的供给。
24、据估计,北极石油储量约是世界总储量的(25)%、天然气储量约是(45)%。
25、从(1979)年起,俄罗斯就已经在北极海域进行钻探和采油,并在(2007)年俄罗斯在4300米深的北极海域插旗,以此证明该地区为俄罗斯大陆架,由此引发了对北极的激烈争夺。
26、(2003)年水深超过3000米的记录是由(雪佛隆-德士古)公司在(墨西哥湾)海域完成。
27、(1907)年,在(延长)油田钻出中国陆地第一口现代油井,(1967)年,中国钻成第一口海洋井------(海1井)。
28、目前,中国海洋石油年产量约为(336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8)%;海洋天然气年产量约为(73)亿方,占全国总产量的(8)%。
29、目前,中国最大的海洋油田是(1999)年由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与(康菲)石油公司合作发现的(蓬莱19-3)油田。
30、我国海洋石油探明率约为(12.3)%,海洋天然气探明率约(10.9)%,远低于世界石油73%和天然气60.5%的平均水平。
31、中国海洋第一个商业性油田是(埕北)油田,是在(1972)年通过(海7)井获得高产油流被发现,于(1985)年与(日本)国的某石油公司进行合作正式投产。
32、(1959)年,石油部联合组建第一支海上地震队;(1964)年,石油部组建了渤海第一支浅海地震队;(1965)年,由第一批海军战士复员队伍组成了我国海上第一支钻井队伍----(3206)钻井队;(1966)年完成了我国第一座桩基式钻井平台;(1973)年,中国设计建造了第一条自升式钻井船---名称为(渤海1号),而世界上第一条自升式钻井船是在(1954)年建造的“迪龙一号”;(1997)年,中国第一口大位移井南海西江24-3-A14井于1997年成功完井,创新了世界纪录。
33、胜利油田第一个海上油田是1988年发现的(埕岛)油田;辽河油田发现了第一个海上油田是1991年发现的(葵花岛)油田;中石油第一个百万吨海上油田是2003年投产的大港滩海油田的(赵东)油田;冀东油田于2005年在滩海发现储量达10亿吨的(南堡)油田,为中国海洋石油的发展增强了信心。
34、(1966)年,地质部第五物探大队最早涉及北黄海盆地,但经过一系列勘探没有商业发现,至今仍没有大的突破;南黄海虽然在几口探井上发现了油气显示,但商业价值很不小,至今也是没有大的突破。
35、据估算,东海海域的石油储量约为(250)亿吨,天然气约为(8)万亿方,被一些石油人员称为“第二个中东”。
36、(1980)年中国东海海域第一口探井(即龙井一号井);中国东海海域第一个中型油气田为(平湖)油气田,它于(1999)投产,年产达到4.5亿方;(2003)年,东海域春晓油气田投产,产量为19亿方。
37、(1974)年,南XX部开始海洋石油物探作业;(1976)年,西沙群岛永兴岛钻探了南海第一口深探井(西永1井);(1996)年,南XX 部油田产量超过1000万吨,成为中国第四大油田;2005年发现的(陆丰13-1)油田成为南XX部第一个自营油田。
38、1999年,在西沙海槽还发现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亦称为(可燃冰),总资源量约达(700多)亿吨油当量,约相当于我国近海石油天然气总资源量的一半。
39、南XX部海域水深在(1000米-3000米),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300)亿吨,约占我国总资源量的1/3,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目前,海域沿岸其它国家年产原油达(6000)万吨,我国反而未曾开发,因此,从多个角度出发,同XX部海域对中国的意义在于四个方面:(聚宝盘)、(生命线)、(导火索)、(突破口)。
40、(1982)年成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之后开创了中国海域的大规模对外合作的盛大局面。
41、(1983)年成立了南黄海石油公司,也是(东海石油)公司的前身。
42、世界石油工业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未来的石油发展方向将有三个面向:(面向深层)、(面向隐蔽)、(面向海洋)。
43、中东海洋石油产量在(1971)年超过(马拉开波湖)地区,然后一直位居海洋石油产量第一。
44、1996年,在安哥拉海域发现了西非第一个大型深水油田——(吉拉索尔)油田。
45、(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任何国家均可把其海岸线(200)英里以内的水域当作专属经济区,而海岸线350英里以外的大陆架主权也归该国所有。
大陆架交错的国家应该经过协商解决划界问题,如果不能达成协议,则依照(中线)原则划分。
46、(印尼)国家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出口国,(澳大利亚)国家是第一个向中国提供液化天然气的国家。
47、中国最大的海上自营油田,也是第二大海上油田是(1993)年投产的(绥中36--1)油田,也是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开发难度最大的(稠油)油田。
48、中国自营的南XX部最大海上油田是(2005)年投产的(陆丰13-1)油田;
49、中国最大的海上气田是(1983)年投产的(崖13-1)气田,称为“东方气龙”;中国自营的第一个海上气田是(2003)年投产的(东方1-1)气田。
50、2006年中国海上第一口水深超千米的探井——(荔湾3-1-1)井获得成功,填补了中国(深水)海域油气发现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