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整式与因式分解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52.00 KB
- 文档页数:11
初中数学《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教案:乘法公式在整式计算中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理解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的基本概念及用法。
2.掌握整式的运算和应用技巧。
3.能够运用整式的乘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能够将整式因式分解。
二、教学内容1.整式基本概念和运算技巧。
2.整式乘法公式及其应用。
3.整式因式分解及其应用。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引入乘法公式,让学生掌握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技巧。
2.实际示范法: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整式乘法公式的应用。
3.课堂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运用整式乘法公式的技能。
4.互动探究法: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探究整式因式分解的方法及其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整式基本概念和运算技巧1.1 整式的定义:整式是由常数、变量、和它们的积和差所组成的有限和。
1.2 整式的运算法则:(1)同类项的合并。
(2)分配律。
(3)整式的加减法。
(4)整式的乘法。
(5)负数的乘法。
1.3 课堂练习:1)计算下列各式并合并同类项。
① 3x + 2x - 5x + 7② -4ab + 2a - 3b + 5ab2)计算下列各式。
① 4(3x - 2y)② -2a(3a + 4b) + 6ab③ (2b - 3)(4b + 5)二、整式乘法公式及其应用2.1 乘法公式的介绍:(1)平方公式:(a+b)^2 = a^2 + 2ab + b^2(a-b)^2 = a^2 - 2ab + b^2(2)乘积公式:(a+b)(a-b) = a^2 - b^2(a+b)(c+d) = ac + ad + bc + bd 2.2 课堂练习:1)计算下列各式。
① (3x + 4)(3x - 4)② (2a + 3)(2a - 3)2)练习考虑:有两种方案,A方案:一个工程队需要4辆拖拉机,每辆拖拉机的租金是150元;B方案:同一工程队需要2辆拖拉机和3辆摩托车,每辆拖拉机的租金是250元,每辆摩托车的租金是100元。
初中整式与因式分解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 学生能够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探索整式运算的规律和性质。
- 学生能够运用因式分解的方法,将多项式分解为几个整式的乘积形式。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 学生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内容:1. 整式的概念和运算:- 学生首先需要了解整式的定义,包括单项式和多项式。
- 学生需要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例如同类项的合并、系数的乘除等。
2. 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方法:- 学生需要了解因式分解的定义,即将一个多项式分解为几个整式的乘积形式。
- 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的因式分解方法,如提公因式法、十字相乘法、平方差法等。
教学过程: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问题,引出整式和因式分解的概念。
-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是否曾经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参与进来。
2. 整式的概念和运算:- 教师可以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巩固对整式的理解。
3. 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方法。
-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巩固对因式分解的理解。
4. 应用和拓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问题或综合题目,让学生运用整式和因式分解的知识进行解决。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更高级的因式分解方法,如差平方、完全平方等。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对整式和因式分解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互评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进步。
初中数学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教案:学生能力提升秘籍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整式乘法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整式乘法的运算方法;(3)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和技巧;(4)能够运用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2)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掌握因式分解的规律;(3)利用小组合作和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合作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整式乘法的概念和意义;2. 整式乘法的运算方法;3. 因式分解的方法和技巧;4. 因式分解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整式乘法的运算方法;(2)因式分解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整式乘法的运算规律;(2)因式分解的技巧和策略。
四、教学方法:1. 实例演示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方法;2. 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运算方法;3. 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总结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规律和方法;4.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和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整式乘法的概念和意义,整式乘法的运算方法;2. 第二课时:因式分解的方法和技巧;3. 第三课时:因式分解的应用;4. 第四课时:巩固练习,总结提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之前学过的整数乘法和分数乘法,引出整式乘法的重要性;2. 讲解:利用多媒体展示整式乘法的例子,讲解整式乘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手操作;3. 练习:布置一些简单的整式乘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进行个别指导;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整式乘法的运算规律,加深对整式乘法的理解。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因式分解的必要性;2. 讲解:讲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分析和解决问题;3. 练习:布置一些简单的因式分解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进行个别指导;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因式分解的规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弄懂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初中数学教案结构教案章节:一、整式乘法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整式的概念。
2. 掌握整式乘法的基本原理。
3. 能够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
教学内容:1. 整式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 整式乘法的概念及意义。
3. 整式乘法的基本原理。
教学步骤:1. 引入整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整式的表示方法。
2. 讲解整式乘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整式乘法的意义。
3. 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整式乘法的基本原理。
练习题:1. 判断下列表达式是否为整式,并说明理由。
2. 计算下列整式的乘积。
教案章节:二、整式乘法运算教学目标:1. 掌握整式乘法的运算规则。
2. 能够熟练进行整式乘法运算。
教学内容:1. 整式乘法的运算规则。
2. 整式乘法的运算步骤。
教学步骤:1. 讲解整式乘法的运算规则,让学生掌握整式乘法的运算方法。
2.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整式乘法的运算步骤。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整式乘法的运算技巧。
练习题:1. 计算下列整式的乘积。
2. 探索整式乘法的运算规律。
教案章节:三、因式分解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2. 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1. 因式分解的定义及意义。
2. 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入因式分解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
2. 讲解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技巧。
练习题:1. 判断下列表达式是否已经因式分解,并说明理由。
2. 对下列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教案章节:四、因式分解方法教学目标:1. 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
2. 能够熟练进行因式分解。
教学内容:1. 提取公因式法。
2. 完全平方公式法。
3. 十字相乘法。
教学步骤:1. 讲解提取公因式法,让学生掌握如何提取公因式。
2.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完全平方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3. 讲解十字相乘法,让学生掌握十字相乘法的运用技巧。
练习题:1. 使用提取公因式法对下列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初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式乘除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整式的乘除运算。
2. 让学生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能够对简单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整式的乘法: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
2. 整式的除法: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3. 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公式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式的乘除运算,因式分解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因式分解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整式乘除的运算方法和因式分解的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因式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3.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整式乘除的运算方法和因式分解的方法,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引导学生运用因式分解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和方法选择,评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相关章节。
2. 教学课件:展示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的运算方法和案例分析。
3. 练习题: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 教学视频:讲解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的运算方法和案例分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整式乘法,包括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
初中数学教案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初中数学教案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一、知识导入整式是由系数与字母的乘积通过加法与减法相连接而成的代数式。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整数、变量与字母的概念。
1. 整数:自然数、零和负整数的统称,用符号表示,例如-3,-2,0,1,2等。
2. 变量:用字母表示的数,表示一个未知数或可变化的数。
例如,x,y,a,b等。
3. 字母:用来表示数的符号。
二、整式的乘法整式的乘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整式通过乘法运算相乘得到的结果。
在乘法运算中,我们需要注意如下几点:1. 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相同,则幂相加,系数相乘。
例如:(2x^2)(3x^3) = 6x^(2+3) = 6x^52. 使用分配律:整式乘以整数时,可以将整数分别乘以整式的各项,再把乘积相加。
例如:3x(2x+5y) = 6x^2 + 15xy三、因式分解因式分解是将整式表示为若干个因式相乘的形式。
通过因式分解,可以简化整式的计算与运算,并深入理解整式的结构与特点。
1. 提取公因式:将整式中的公因式提取出来,从而简化整式。
例如:2x^2 + 4xy = 2x(x + 2y)2. 利用分配律:将整式中的公因式与剩余部分进行因式分解。
例如:2x(x + 2y) = 2x^2 + 4xy3. 完全平方公式:对于形如(a+b)^2或(a-b)^2的整式,可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例如:x^2 - 4 = (x+2)(x-2)4. 平方差公式:对于形如a^2 - b^2的整式,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例如:x^2 - 4 = (x+2)(x-2)四、练习与拓展请同学们根据以下问题进行练习与拓展,加深对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的理解:1. 计算以下整式的乘积:(2x+3y)(4x-5y)2. 计算以下整式的乘积:(a+b)^23. 将以下整式进行因式分解:3x^2 + 6xy4. 将以下整式进行因式分解:2x^2 - 185. 利用因式分解计算以下整式:6x(x+2y) - 3(x+2y)6. 将以下整式进行因式分解:x^2 + 10x + 25五、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全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熟练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
2. 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对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进行因式分解。
3. 能够应用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整式乘法的运算规则。
3. 因式分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因式分解的运算规则。
5. 应用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整式乘法的运算规则。
2. 因式分解的方法和技巧。
3. 应用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采用示范法,示范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运算过程。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应用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PPT等教学资源。
2. 练习题、测试题等教学资料。
3. 教学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4.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进程:1. 导入:通过复习整式的加减法,引出整式乘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重点讲解运算规则。
3. 示范:示范整式乘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规则。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整式乘法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题,巩固整式乘法的运算规则。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学习因式分解做准备。
八、课堂反馈: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整式乘法的掌握情况。
2. 练习批改:及时批改学生的练习题,指出错误并给予讲解。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调整教学方法。
九、课后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教案一、整式的乘法1.1 基本概念整式是由常数和变量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的代数式,例如3x2+2xy−5就是一个整式。
整式的乘法就是将两个或多个整式相乘的运算。
1.2 乘法法则整式的乘法法则有以下几种:1.2.1 乘法分配律对于任意的整数a,b,c,有a(b+c)=ab+ac。
例如:2(x+3)=2x+6。
1.2.2 乘法结合律对于任意的整数a,b,c,有(ab)c=a(bc)。
例如:(2x)(3y)=(2⋅3)(x⋅y)=6xy。
1.2.3 乘法交换律对于任意的整数a,b,有ab=ba。
例如:2x⋅3y=3y⋅2x。
1.3 例题解析例题1将(2x+3)(x−4)相乘。
解:按照乘法分配律展开,得到:(2x+3)(x−4)=2x⋅x+2x⋅(−4)+3⋅x+3⋅(−4)=2x2−5x−12例题2将(3x2−2xy+5)(x+2y)相乘。
解:按照乘法分配律展开,得到:(3x2−2xy+5)(x+2y)=3x2⋅x+3x2⋅(2y)−2xy⋅x−2xy⋅(2y)+5⋅x+5⋅(2y)=3x3+4xy2+5x−4y2x+10y二、整式的因式分解2.1 基本概念整式的因式分解就是将一个整式分解成若干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例如6x2+9x可以分解成3x(2x+3)的形式。
2.2 因式分解法则整式的因式分解法则有以下几种:2.2.1 公因式法如果一个整式的每一项都有一个公因式,那么可以将这个公因式提取出来,得到一个公因式和一个新的整式,再对新的整式进行因式分解。
例如:6x2+9x可以提取出3x,得到3x(2x+3)。
2.2.2 分组分解法如果一个整式中有两个或多个项可以分成一组,那么可以将这些项分成一组,然后将每组的公因式提取出来,得到一个公因式和一个新的整式,再对新的整式进行因式分解。
例如:3x2+5xy+2y2可以分成(3x2+3xy)+(2xy+2y2),然后提取出公因式得到3x(x+y)+2y(x+y),再将公因式(x+y)提取出来,得到(x+y)(3x+2y)。
整式和因式分解复习教案第一章:整式的概念与性质1.1 内容概述本节主要回顾整式的定义、分类及其基本性质。
1.2 教学目标(1) 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整式的分类;(2) 掌握整式的加减法、乘法运算规则;(3) 理解整式的系数、次数、度等基本性质。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整式的概念、分类、基本性质;难点:整式的运算规则及性质的灵活运用。
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例题解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1.5 教学过程(1) 复习整式的定义及分类;(2) 复习整式的加减法、乘法运算规则;(3) 复习整式的系数、次数、度等基本性质;(4) 进行典型例题讲解与分析;(5) 学生练习,教师点评。
第二章:因式分解的概念与方法2.1 内容概述本节主要回顾因式分解的定义、方法及其应用。
(1) 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2) 学会运用因式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2.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因式分解的概念、方法;难点:因式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例题解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2.5 教学过程(1) 复习因式分解的定义及方法;(2) 复习因式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进行典型例题讲解与分析;(4) 学生练习,教师点评。
第三章: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3.1 内容概述本节主要回顾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在因式分解中的应用。
3.2 教学目标(1) 掌握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运用;(2) 学会运用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解决实际问题。
3.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运用;难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采用讲授法、例题解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3.5 教学过程(1) 复习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定义及运用;(2) 复习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进行典型例题讲解与分析;(4) 学生练习,教师点评。
第四章:因式分解的应用4.1 内容概述本节主要回顾因式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2 教学目标(1) 学会运用因式分解解决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初中数学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课堂教案实例第一章:整式乘法概述1.1 整式的概念介绍整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整式的组成和表示方法1.2 整式乘法的意义解释整式乘法的概念和作用强调整式乘法在数学中的应用和重要性第二章:整式乘法的法则2.1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引导学生理解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法则通过例题展示如何进行计算和简化2.2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解释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给出具体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该法则2.3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介绍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计算和简化第三章:整式乘法的应用3.1 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利用整式乘法解决几何问题,如计算矩形的面积、立方体的体积等引导学生理解几何问题中的整式乘法关系3.2 物理问题的应用引入物理问题中的整式乘法,如计算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等让学生学会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整式乘法问题第四章:因式分解的概念与意义4.1 因式分解的定义解释因式分解的概念和作用强调因式分解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4.2 提取公因式引导学生理解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和规则通过例题展示如何提取公因式并进行简化第五章: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5.1 分解因式的方法介绍分解因式的常用方法,如提公因式法、交叉相乘法等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因式分解5.2 分组分解法解释分组分解法的概念和步骤通过例题展示如何将多项式进行分组并进行因式分解第六章:特殊整式乘法问题6.1 平方差公式介绍平方差公式的定义和应用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如何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整式乘法6.2 完全平方公式解释完全平方公式的概念和运用给出具体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完全平方公式简化乘法问题第七章:因式分解的进阶技巧7.1 公式法分解因式引导学生理解公式法分解因式的原理和方法通过例题展示如何利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7.2 构造法分解因式解释构造法分解因式的概念和步骤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构造法进行因式分解第八章:多项式的因式分解8.1 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方法介绍多项式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如提公因式法、交叉相乘法等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8.2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多项式因式分解,如解析几何中的曲线方程等引导学生理解多项式因式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第九章:因式分解的巩固练习9.1 因式分解练习题提供一系列因式分解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练习题中的问题,加深对因式分解的理解9.2 因式分解竞赛题提供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因式分解竞赛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挑战精神,提高因式分解的能力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总结对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强调这两个概念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10.2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拓展介绍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在一些高级数学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探索的动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整式的概念与表示方法需要重点关注的原因:整式是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基础,理解整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对后续学习至关重要。
八上数学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教案第一章:整式的乘法教学目标:1. 理解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法则。
2. 掌握整式乘法的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1. 整式乘法的定义和基本法则。
2.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
3.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
4. 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
教学步骤:1. 引入整式乘法的概念,解释整式乘法的意义和作用。
2. 通过示例讲解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法则,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3. 通过示例讲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4. 通过示例讲解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5. 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整式乘法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整式的除法教学目标:1. 理解整式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法则。
2. 掌握整式除法的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1. 整式除法的定义和基本法则。
2.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除法。
3. 多项式与多项式的除法。
教学步骤:1. 引入整式除法的概念,解释整式除法的意义和作用。
2. 通过示例讲解单项式与单项式的除法法则,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3. 通过示例讲解多项式与多项式的除法法则,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4. 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整式除法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因式分解教学目标:1. 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1. 因式分解的定义和意义。
2. 提取公因式法。
3. 公式法。
4. 十字相乘法。
教学步骤:1. 引入因式分解的概念,解释因式分解的意义和作用。
2. 通过示例讲解提取公因式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3. 通过示例讲解公式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4. 通过示例讲解十字相乘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5. 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因式分解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的应用教学目标:1. 掌握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九年级数学科教案
备课序号:第节
主备教师备课组长
执行教学上课时
间
2021年月日
教学内容第2讲:整式与因式分
解
课
型
复习课
复习目标1、在识记整式和因式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理解并能熟练的应用整式和因式分解知识点。
2、能结合具体情境创造性的综合应用因式分解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分解因式及利用因式分解法解决问题。
2、整式的合并及变形计算。
教学难点
1、分解因式及利用因式分解法解决问题。
2、整式的合并及变形计算。
教学过程个性思考整式的有关概念
单项式定义:数与字母的________的代数式
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________或一个
________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
________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式乘法的基本运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整式乘法运算。
2. 让学生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2. 因式分解的定义和基本方法。
3. 常见的因式分解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整式乘法的正确运算。
2. 因式分解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掌握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运算技巧。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练习题。
3. 黑板和粉笔。
教案内容:一、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1. 定义:整式乘法是指将两个整式相乘的运算。
2. 运算法则:(1) 相同字母相乘,指数相加。
(2) 不同字母相乘,直接相乘。
(3) 系数相乘。
二、因式分解的定义和基本方法1. 定义:因式分解是将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
2. 基本方法:(1) 提取公因式法。
(2) 公式法。
(3) 试错法。
三、常见的因式分解技巧1. 提取公因式法:找出多项式中的公因式,将其提取出来。
2. 公式法:运用已知的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3. 试错法:通过尝试不同的因式分解方法,找出正确的方法。
四、整式乘法的运算实例例1:计算(x+2)(x+3) 的结果。
解:根据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将两个整式相乘,得到x^2+5x+6。
五、因式分解的运算实例例2:对多项式x^2+5x+6 进行因式分解。
解:根据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提取公因式x+2,得到(x+2)(x+3)。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知识讲解:讲解因式分解的定义和基本方法,并通过具体的例题展示因式分解的过程。
3. 案例分析:分析常见的因式分解技巧,并通过例题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因式分解。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初中数学教案详解一、教学目标1.理解整式乘法的定义和性质,能熟练地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
2.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能够分解多项式为一次和二次因式的积。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代数计算能力,以便更好地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
二、教学重点1.整式乘法的定义和性质。
2.因式分解的方法和几何意义。
三、教学难点1.因式分解中一些特殊的情况。
2.多项式的乘法运算中的常见错误。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带着学生逐步学习和理解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方法。
2.以例子为中心,让学生逐渐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3.补充一些相关例题,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整式乘法的定义和性质整式:是由常数、变量和它们的乘积通过加、减、乘运算符号组成的代数式。
整式乘法的定义:将两个或多个整式相乘,得到的积仍是整式。
整式乘法的性质:(1) 乘法分配律:a(b+c)=ab+ac(2) 结合律:a(bc)=(ab)c(3) 交换律:ab=ba(4) 同底数幂相乘:am×an=am+n(5) 乘积的倒数:a×(1/a)=12.整式乘法的运算步骤以(a+b)(c+d)为例,整式的乘法运算步骤如下:(1) 将(a+b)和(c+d)用加号连接成一个式子,即ac+ad+bc+bd;(2) 化简式子,将同类项合并得到最简积,即ac+(ad+bc)+bd。
3.因式分解的定义和意义因式分解:将一多项式分解为若干个一次或二次因式之积的过程。
因式分解的意义:①检验多项式的正确性;②便于计算和推导;③计算解析式方便。
4.因式分解的方法因式分解的方法有分步进行和直接找规律两种。
①分步进行的方法给定一个二次多项式ax²+bx+c,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因式分解:(1) 先求出二次项系数a;(2) 把常数项c分解成两个数的积p×q,且p+q=b;(3) 写出分解式为(ax+p)(ax+q),并检验是否正确。
1对1个性化教案
2. a 2·a 3( )
A.a 5
B. a 6
C.a 8
D. a 9 3.若m ·23=26,则m=
A.2
B.4
C.6
D.8 4.计算(-a 3)2的结果是( )
A .-a 5
B .a 5
C .a 6
D .-a 6 5.计算2a 2·a 3的结果是
A .2a 6
B .2a 5
C .4a 5
D .4a 6 6.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a 2+a 2=a 5
B .a 2-a 2=a
C .a 2⋅a 2=a 6
D .(a 2)3=a 6
7.如图,从边长为(a +4)cm 的形纸片中剪去一个边长为()1a +cm 的形(0)a >,剩余部分沿虚线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则矩形的面积为( ). A .22(25)cm a a + B .2(315)cm a + C .2(69)cm a + D .2(615)cm a +
8.如果□×3ab =3a 2b ,则□应填的代数式是( )
A.ab
B.3ab
C.a
D.3a
9.若x ,y 为实数,且011=-++y x ,则2011)(y
x
的值是
A.0
B.1
C.-1
D.-2011
10.已知a - b =1,则代数式2a -2b -3的值是 A .-1
B .1
C .-5
D .5
11. 计算3a ⋅2a 的结果是
A.6a B.6a2 C. 5a D. 5a2
12.如图,边长为(m+3)的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m的形之后,剩余部分可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若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3,则另一边长是()
A.m+3 B.m+6 C.2m+3 D.2m+6 13.将代数式1
4
2-
+x
x化成q
p
x+
+2)
(的形式为
A.3
)2
(2+
-
x B.4
)2
(2-
+
x C.5
)2
(2-
+
x D.4
)2
(2+
+
x
14.如图,从边长为(a+4)cm的形纸片中剪去一个边长为()1
a+cm的形(0)
a>,剩余部分沿虚线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则矩形的面积为(). A.22
(25)cm
a a
+B.2
(315)cm
a+C.2
(69)cm
a+
D.2
(615)cm
a+
15.“x与y的差”用代数式可以表示为.
16.按下面程序计算:输入x=3,则输出的答案是__ _ .
17.某计算程序编辑如图所示,当输入x= 时,输出的y=3.
m+3 m
3
18.若代数式26x x b -+可化为2()1x a --,则b a -的值是 . 19.当7x =-时,代数式(2x +5)(x +1)-(x -3)(x +1)的值为 .
20.定义新运算“⊕”如下:当a ≥b 时,a ⊕b=ab +b ,当a <b 时,a ⊕b=ab-a ;若(2x -1)⊕(x +2)=0,则x = .
21.汛期来临前,滨海区决定实施“海堤加固”工程,某工程队承包了该项目,计划每天 加固60米.在施工前,得到气象部门的预报,近期有“台风”袭击滨海区,于是工程队改变计划,每天加固的海堤长度是原计划的1.5倍,这样赶在“台风”来临前完成加固任务.设滨海区要加固的海堤长为a 米,则完成整个任务的实际时间比原计划时间少用了 天(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22. “x 与y 的差”用代数式可以表示为
.
23.当x=10,y=9时,代数式x 2-y 2的值是 .
24.多项式 与m 2+m -2的和是m 2-2m . 25.定义新运算“⊗”,规定:a ⊗b =13a -4b ,则12⊗ (-1)= .
26.计算: a 4·a 2= . 27.计算:23a a ⋅=__________.
28.体育委员带了500元钱去买体育用品,已知一个足球a 元,一个篮球b 元。
则代数式500-3a-2b 表示的数为 。
29.某服装原价为a 元,降价10%后的价格为 ▲ 元. 30.多项式2235x x -+是 次 项式.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四、课后练习:
找规律
1.如图5所示,把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摆放在正多边形的边上,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则第n(n是大于0的整数)个图形需要黑色棋子的个数是.
2.将一些半径相同的小圆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摆放,请仔细观察,第n 个图形有个小圆.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第1个图形第 2 个图形第3个图形第 4 个图形
第18题图
.
教研部建议:
教研部签字:日期:年月日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