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融资与企业供应链融资.ppt
- 格式:ppt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76
供应链金融和贸易融资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但它们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针对中小企业的新型融资模式,将资金流有效整合到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既为供应链各环节企业提供贸易资金服务,又为供应链弱势企业提供新型贷款融资服务,以核心客户为依托,以真实贸易背景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方式。
贸易融资是点对点、单对单通过贸易来进行融资的。
它实际上是基于对存货类动产作为担保的不得已的接受,仅从财务能力等传统视角审视用款主体,仍然是对用款主体的授信行为,对供应链中的广大中小企业并不友好,能获得金融支持的实属微乎其微。
简单来说,贸易融资和供应链金融都是与贸易相关的融资活动。
然而,传统的贸易融资主要关注于单一的交易或供应商,而供应链金融则更加关注整个供应链的运营和融资。
如需更多关于“供应链金融和贸易融资”的信息,建议阅读供应链金融相关书籍或请教该领域专家。
供应链金融与贸易融资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贸易融资和供应链金融已成为一些企业和银行的重要选择。
他们结合贸易融资的模式和供应链金融的手段,为企业的资金周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什么是贸易融资和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是指通过贸易活动,为企业融资。
企业在贸易活动中,往往需要资金来购买原材料、支付运输费用等,这就形成了贸易融资的需求。
贸易融资主要是指信用证、托收和保函等方式。
供应链金融是指通过优化供应链,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方式。
供应链金融是从供应链的视角出发,将融资、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整合到供应链中,从而通过金融手段优化供应链,提高效率和效益。
供应链金融主要是指应收账款保理、存货抵押贷款等方式。
二、贸易融资和供应链金融的区别与联系贸易融资和供应链金融虽然都是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方式,但是又有很大的不同。
贸易融资主要是从贸易活动出发,通过信用证、托收和保函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而供应链金融则是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通过整合融资、支付和结算等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贸易融资和供应链金融也有一些联系。
贸易融资是为贸易活动提供融资支持,而供应链金融则是在优化供应链过程中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贸易活动也常常是一个供应链的环节,供应链金融也可以通过优化供应链过程,为贸易活动提供支持。
三、供应链金融和贸易融资的优势1.优势供应链金融和贸易融资都有其优势。
贸易融资主要可以通过信用证、托收和保函等方式,为企业提供短期的融资支持。
信用证是银行所开出的保证,保证买卖双方在交易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得到正确执行。
托收则是指银行根据收款人的指示,收取汇票或其他原始单据,并把这些单据送交给付款人的银行。
保函是银行在收到保函申请后向受益人所开具的一种担保文件,保函的形式包括投标保函、履约保函等。
而供应链金融则是通过优化供应链,为企业提供更长期的融资支持。
企业在供应链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库存、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资金支持。
供应链金融与贸易融资的联系以及六大差异点供应链金融始于贸易融资,但又在贸易融资基础上结合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打通了供应链金融各方信息,使得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
如果将贸易融资放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历程中的话,可以视作供应链金融的1.0阶段。
贸易融资的原始阶段,是点对点、单对单通过贸易来进行融资的。
从依托核心企业的线下“1+N”模式开始,贸易融资就真正进入了供应链金融融资阶段。
如果将供应链金融与贸易融资进行比较,我们就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继承性和区别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信用评估的差异贸易融资可以基于企业间的上下游交易,依托核心企业信用,也可以基于流通中“物”的资产价值来进行融资。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从以核心企业信用为依托,逐渐趋向将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动态作为评估的主要目标。
(2)供应链稳定性的差异贸易融资是基于贸易产生的,信用评估大部分基于核心企业信用和“物权”,偶发性因素较高,对供应链稳定性较难评估。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方向基于稳定性的供应链数据,形成多维度、实时交互的大数据模型。
稳定性的供应链流动性补充是供应链金融应用的基础。
(3)真实流动性的差异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信息化数据作为支撑,贸易融资真实性的验证较为困难,对信用和物权的真实性验证难度较大。
供应链金融逐步打通多维度交易数据、物流数据、社会大数据,形成有效的流动性验证和主动性验证,将融资模型融于供应链中,以数据信息化为基础,形成有效的供应链信用体系。
(4)还款自偿性的差异贸易融资的自偿性于交易本身,这就对交易本身的评估带来了较高的难度。
虚假贸易、融资性贸易、物值和物权的不稳定,均会导致贸易融资自偿性大大下降。
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充分结合产业链特点和行业特色,形成结构化融资模型,不单独依赖交易本身,得以实现供应链自偿性的结构化。
(5)杠杆比例的差异金融降杠杆、影子银行降杠杆都是为了让金融脱虚入实,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银行业的供应链金融和贸易融资现代经济中,供应链金融和贸易融资作为银行业务的关键领域,为企业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提供了多种金融服务与支持。
本文将分析银行业供应链金融和贸易融资的概念、特点、作用以及发展趋势。
一、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通过对供应链各个环节企业或组织的信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并为其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模式。
通过对供应链各环节的企业进行信用评估,银行可以准确把握企业信用状况,进而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与融资服务。
供应链金融的实施有效缓解了供应链上各个环节之间的资金短缺问题,提高了供应链的运转效率。
供应链金融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控制:银行通过对供应链企业的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降低了金融风险,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
2. 灵活性:供应链金融将企业的信用与核心企业进行绑定,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增加了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的话语权。
3. 精细化管理:通过引入供应链金融理念,银行可以对供应链的每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二、贸易融资贸易融资是指银行根据企业的贸易需求,为其提供的各类融资服务。
贸易融资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满足企业在贸易活动中的资金需求,促进贸易的快速发展。
贸易融资的主要形式包括信用证、保函、汇票、票据融资等。
贸易融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解决资金短缺:贸易融资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
2. 降低交易风险:银行通过提供保证和担保,为贸易双方提供安全保障,降低交易的风险。
3. 促进国际贸易:贸易融资为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提供了条件与支持,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三、供应链金融与贸易融资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供应链金融和贸易融资正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电子化:银行通过引入电子化的管理手段,实现信息共享、流程优化和风险控制的提升。
2. 创新产品:银行业不断推出创新的供应链金融和贸易融资产品,满足多元化的企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