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
- 格式:docx
- 大小:25.38 KB
- 文档页数:5
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正文:----------------------------------------------------------------------------------------------------------------------------------------------------国家档案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令第15号《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已经国家档案局局长办公会议、科学技术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公布,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国家档案局局长陆国强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2020年9月11日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加强科学技术研究档案(以下简称科研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科研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和国家科学技术管理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科研工作和档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承担科研项目(包括科研课题,下同)研究、计划管理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开展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科研档案是指科研项目在立项论证、研究实施及过程管理、结题验收及绩效评价、成果管理等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以及标本、样本等实物。
第四条科研档案工作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科研活动的重要环节,各单位应当把科研档案工作要求纳入科研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与科研项目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将科研档案管理列入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并予以考核。
第五条科研项目结题验收时,各单位应当按照分类分级管理的原则,按照有关规定对科研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进行审查或验收。
第六条各单位应当按照集中统一管理原则,建立健全科研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在人员、库房、设备、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保证科研档案工作顺利开展,确保科研档案完整、准确、可用、安全。
一、总则为了加强科技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部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档案管理目标1. 确保科技部门所有文件和记录得到有效管理、保存和利用。
2. 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3. 保障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三、档案管理职责1. 档案管理部门职责:- 负责科技部门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
- 制定档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 定期对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其他部门职责:- 遵守档案管理制度,积极配合档案管理部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
- 及时向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应归档的文件和资料。
3. 全体员工职责:- 认真学习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 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四、档案管理流程1. 档案的收集和归档:- 根据档案管理要求,对科技部门的各类文件和资料进行收集。
- 按照时间顺序、类别进行分类、归档,并存放在指定的位置。
2. 档案的查阅和利用:- 查阅档案需经档案管理部门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
- 查阅档案应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和单位商业秘密。
3. 档案的销毁和转移:- 对已不具备保存价值或需要销毁的档案,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销毁。
- 对需要长期保存的档案,进行转移存储。
五、档案管理的安全保密1. 档案管理部门应采取备份、加密等安全措施,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
2. 档案管理应遵守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对涉密档案进行特殊管理。
3. 对可能存在泄露风险的档案,应采取措施进行隔离。
六、档案管理的监督与评估1. 档案管理部门应建立档案管理评估机制,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并及时跟进改进。
2. 定期开展档案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档案管理意识。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科技部门负责解释。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科技人员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科技人员的档案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基本信息、工作经历、成果业绩、培训记录、考核评价等内容。
第三条科技人员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执行,确保档案的合法性;(二)集中统一: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明确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确保档案的完整性;(三)科学规范: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四)安全保密:加强档案安全管理,确保档案的保密性;(五)方便利用:优化档案查询服务,提高档案利用率。
第二章档案管理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本单位设立档案管理部门,负责科技人员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
第五条档案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一)制定科技人员档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负责科技人员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三)负责科技人员档案的保管和保密工作;(四)负责科技人员档案的查询、借阅和利用工作;(五)负责科技人员档案的销毁工作;(六)定期对科技人员档案进行整理、检查和更新。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六条科技人员档案的收集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个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学历、学位、职称、职务等;(二)工作经历:工作单位、岗位、工作年限、主要职责等;(三)成果业绩:科技成果、论文发表、专利申请、获奖情况等;(四)培训记录:参加的培训课程、时间、内容、考核结果等;(五)考核评价:年度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
第七条科技人员档案的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分类清晰:按照档案内容进行分类,确保档案的有序性;(二)编号规范:采用统一编号,方便查阅和归档;(三)装订整齐:档案装订整齐,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四)目录完整:编制档案目录,方便查阅。
第四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八条科技人员档案的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库房管理:配备必要的档案保管设备,确保档案的物理安全;(二)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档案受损;(三)保密管理:严格保密制度,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科技档案管理,确保科技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提高科技档案的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涉及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鉴定和销毁等工作。
第三条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科技档案管理;(二)完整准确原则:确保科技档案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三)安全保密原则:加强科技档案的安全保护,防止档案失密、泄密;(四)高效利用原则:提高科技档案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档案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本单位设立科技档案管理部门,负责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鉴定和销毁等工作。
第五条科技档案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一)制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负责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三)负责科技档案的鉴定、销毁和统计工作;(四)负责科技档案的利用和咨询服务;(五)负责科技档案的安全保卫工作;(六)负责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
第六条科技档案管理部门应配备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负责科技档案的具体工作。
第三章科技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第七条科技档案的收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全面收集本单位科技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档案;(二)及时、准确地收集科技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三)对重要科技项目、重大科技成果等档案,应进行重点收集。
第八条科技档案的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按照档案的分类标准,对科技档案进行分类、编号和编制目录;(二)确保科技档案的系统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三)对科技档案进行规范化整理,便于检索和利用。
第四章科技档案的保管与利用第九条科技档案的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按照国家档案局规定的库房标准,建立科技档案库房;(二)保持库房通风、防潮、防虫、防霉、防尘、防火、防盗等措施;(三)定期对科技档案进行检查、清点,确保档案安全。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民口)档案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保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重大专项)档案的安全性、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促进国家科技信息资源长期保存和有效共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工作规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民口)管理规定》、《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民口)资金管理办法》和国家相关保密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重大专项档案是指在重大专项的规划、论证、组织实施、监督评估、考核验收等全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重大专项档案是国家的重要科技资源和知识资产,重大专项档案管理工作是重大专项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重大专项的规划、论证、组织实施、监督评估、考核验收等全过程。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民口)的档案管理。
第二章组织领导及职责第五条重大专项档案管理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各级重大专项组织实施管理部门要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重大专项整体工作,切实加强对重大专项档案的领导和管理。
第六条科技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下简称三部门)负责对重大专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和指导监督。
主要职责是:(一)制定重大专项档案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和工作指南等。
(二)负责重大专项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评估及总体验收等工作。
(三)协调解决重大专项档案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以下简称重大办)具体落实三部门的决策。
主要职责是:(一)组织实施重大专项档案的收集整理、监督检查、评估验收等工作,督查重大专项档案及其数据的及时移交与集中管理情况。
(二)组织建设统一的重大专项档案管理服务平台,推动重大专项档案的长期保存和授权利用。
(三)负责重大专项档案管理工作的协调、沟通和联络。
(四)组织开展重大专项档案业务培训和交流活动。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科技档案的管理,确保科技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充分发挥科技档案在学校科技、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中的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及教职工在开展科技、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形成的科技档案。
第三条学校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二)集中管理,分散收集;(三)规范整理,确保质量;(四)方便利用,服务教学;(五)依法保护,确保安全。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学校成立科技档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科技档案工作的全面领导,其主要职责如下:(一)制定学校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审查、批准学校科技档案的归档、销毁等工作;(三)协调解决学校科技档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四)定期检查、评估学校科技档案工作。
第五条学校设立科技档案室,负责学校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一)贯彻执行国家档案法律法规和学校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二)制定学校科技档案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三)负责学校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鉴定、销毁等工作;(四)开展科技档案的检索、编研、展示等工作;(五)提供科技档案的咨询服务。
第六条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一)贯彻执行国家档案法律法规和学校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二)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科技档案收集、整理、归档、保管、鉴定、销毁等工作;(三)协助科技档案室开展科技档案的检索、编研、展示等工作;(四)提供科技档案的咨询服务。
第三章收集与整理第七条学校科技档案的收集范围包括:(一)学校发展规划、重要会议记录、领导讲话、政策法规等;(二)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培训、竞赛、奖励、荣誉等材料;(三)学校设备、仪器、设施、技术改造、项目验收等资料;(四)学校知识产权、专利、软件等;(五)学校内部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后勤保障等资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科技项目档案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科技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开展的科技项目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条科技项目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二)归档及时,整理规范;(三)安全保密,便于利用;(四)科学分类,便于检索。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科技项目档案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各级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的科技项目档案管理工作。
第五条项目单位应设立档案管理人员,负责科技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
第六条项目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科技项目档案管理工作负总责。
第三章科技项目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第七条科技项目档案的收集范围包括:(一)项目立项、申报、审批、实施、验收等过程中的各类文件、资料;(二)项目研究、试验、生产、销售、服务等过程中的各类文件、资料;(三)项目相关会议、活动、培训等记录;(四)项目成果鉴定、获奖、推广应用等材料;(五)其他与项目相关的文件、资料。
第八条科技项目档案的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按照档案分类标准,对收集到的档案进行分类、编目;(二)档案整理应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三)档案整理应遵循统一、规范、实用的原则,便于检索和利用。
第四章科技项目档案的归档与保管第九条科技项目档案应在项目验收合格后30日内完成归档工作。
第十条归档的科技项目档案应按照档案分类标准进行编目、分类、排列,并填写归档目录。
第十一条归档的科技项目档案应按照档案保管期限进行分类存放,确保档案的安全。
第十二条科技项目档案的保管应采取以下措施:(一)确保档案库房安全,防止火灾、水灾、盗窃等事故;(二)保持档案库房环境适宜,防止档案霉变、虫蛀等损害;(三)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四)对电子档案采取加密、备份等措施,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科技馆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科技馆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科技馆所有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鉴定和销毁等工作。
第三条科技馆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原则:确保档案收集齐全,无缺失;2. 准确性原则:档案内容真实、可靠,记录准确;3. 安全性原则: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防止档案损坏、丢失和泄密;4. 有效性原则:提高档案利用效率,为科技馆各项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第二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四条档案收集范围:1. 科技馆建设、运行、维护过程中的各类文件、资料、图片、录音、录像等;2. 科技馆举办的各类展览、活动、讲座、培训等资料;3. 科技馆与其他单位、个人合作、交流的文件、资料;4. 科技馆工作人员的任免、考核、培训等资料;5. 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
第五条档案整理要求:1. 按照档案类别、时间顺序、内容性质等进行分类;2. 编制档案目录,方便查阅;3. 对档案进行编号、装订,确保档案整洁、有序。
第三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六条档案保管要求:1. 选择适宜的档案库房,确保库房安全、通风、干燥;2. 对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发现破损、霉变等情况及时处理;3. 对重要档案进行备份,防止档案丢失;4. 对档案进行防盗、防火、防潮、防虫等措施,确保档案安全。
第七条档案利用要求:1. 档案查阅需经相关部门或负责人批准;2. 查阅档案时,需遵守档案保管规定,不得随意翻阅、涂改、损毁档案;3. 查阅档案需填写查阅登记表,详细记录查阅内容;4. 档案不得擅自外借,确需外借的,需经馆长批准。
第四章档案鉴定与销毁第八条档案鉴定要求:1. 定期对档案进行鉴定,确定档案保存价值;2. 对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经鉴定后予以销毁。
第九条档案销毁要求:1. 销毁档案前,需进行登记,并经相关部门或负责人批准;2. 销毁档案时,应采取安全、环保的方式,防止档案泄露和环境污染。
####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科学技术档案(以下简称“科技档案”)的管理,确保科技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涉及科学技术活动的档案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档案。
第三条科技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原则:确保科技档案的完整性,不得遗失、损毁或篡改。
2. 准确性原则:确保科技档案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安全性原则:确保科技档案的安全,防止火灾、水灾、盗窃等事故的发生。
4. 可用性原则:确保科技档案的方便检索和利用。
5. 法规性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
####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第四条公司设立科技档案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公司科技档案管理的全面工作。
第五条科技档案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 制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
2. 组织实施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归档、保管和利用工作。
3. 指导各部门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
4. 负责科技档案的鉴定、销毁和上报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职责:1. 研发部门:负责研发项目的档案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2.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文件、工艺文件、质量记录等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3. 经营部门:负责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合同、协议、市场调研等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4. 管理部门:负责公司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文件、报表、会议记录等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七条科技档案的收集范围包括:1. 科技项目文件、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技术合同等。
2. 研发过程中的实验记录、测试报告、技术分析报告等。
3. 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文件、操作规程、质量记录等。
4. 经营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文件、报表、会议记录等。
第八条档案收集要求:1. 档案收集应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和时效性原则。
2. 档案收集应与项目进展同步进行,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附件信息科技档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以下简称“本行”)信息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建立综合科技档案管理体系,有效保护和利用全行信息科技档案资源,为本行科技管理和业务发展提供高效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等法规,结合本行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息科技档案,是指本行在从事科技生产、研发、环境建设及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反映科技工作全过程的各种文字、报表、声像、特殊介质资料等不同形式的记录,主要包括:管理档案、项目档案、设备档案、系统网络档案、生产运行档案和环境设施档案等。
第三条应按照集中统一管理信息科技档案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信息科技档案工作,每一个项目应完整、准确、系统地归档保存相关资料,以达到信息科技档案完整、准确、安全、有效利用的要求。
第二章机构设置与职责第四条信息科技部负责本行信息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工作,以及其部门形成的科技档案的保管、使用和销毁等管理工作。
信息科技部应设置专门的信息科技档案室,存储所有项目的信息科技档案,并保证归档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信息科技部负责人为信息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主要责任人,信息科技部需设置档案管理专员。
第五条信息科技档案室设立条件(一)档案室应具备相当数量的信息科技档案文件实体。
(二)档案室内应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并具有相关安全措施,以达到防水、防火、防潮、防霉、防虫、防光、防尘、防盗等“八防”要求。
温度须控制在14-24℃,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65%。
(三)档案室应具备档案安全保管的条件,新扩建或租赁档案室严禁设在地下室、负楼。
档案柜架应统一规范,满足档案发展需要。
(四)应定期清点及检查档案室及档案保管状况,定期检查信息科技档案的保管状况。
对破损或变质的档案要及时修补、复制或做其他技术处理。
发现问题应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的安全。
第六条信息科技档案室职责(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本行档案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向全行档案管理工作的牵头部门综合管理部汇报、反映信息科技档案室的工作情况。
科技档案管理规定实施细则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档案管理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档案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和保存重要信息,以便日后进行查询和使用。
这项任务在科技领域中尤为重要,因为科技产业的资料通常非常复杂,需要采取一系列专业管理措施。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出台了《科技档案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以规范科技档案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
《科技档案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主要针对科技领域的档案进行了规定和管理措施。
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建设科技档案管理平台。
科技档案管理平台是指建立一套用于科技档案管理的电子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进行科技档案的数字化、存储、整理、管理和安全保障等工作。
这样的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操作性,方便对档案的管理。
二、加强档案的依法规范管理。
科技档案是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需要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管理。
要求科技档案管理人员严格遵照国家关于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三、加强档案安全保护。
科技档案的安全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避免档案信息的遗失或泄漏,需要加强档案的保密工作。
主要包括档案的存储环境的控制、档案备份和档案安全检查等方面,以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四、增加科技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了档案管理的一种趋势。
在科技档案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中,要求加强档案数字化管理,便于对档案的检索和管理,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
五、运用现代技术加强档案的管理。
现代科技技术的进步,可以有效地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比如,运用AI 技术进行档案分类和整理,用卫星技术监控档案存储情况等,都将会大大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
六、规范档案使用人员的行为。
科技档案的使用仅限于允许访问和使用的人员使用,并且必须遵守各项规定。
要求科技机构建立科技档案使用管理办法,明确档案的使用规范,防止档案滥用或泄漏,确保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科技档案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的出台,有助于规范科技领域档案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有效地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实际效果。
国家科委、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正文:---------------------------------------------------------------------------------------------------------------------------------------------------- 国家科委、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档发[1987]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城市科委、档案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办公厅(室)、科技局(处):现将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国家档案局、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联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档案工作会议上讨论修订的《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报告国家档案局和国家科委。
科研档案是科研活动的真实记载,是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和知识宝库,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科研档案工作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积极开发利用科研档案资源,为领导决策和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及时提供信息和科学依据。
最近,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要放活科研机构,促进科研生产联合,推进科技与经济更紧密结合,放宽放活对科技人员的政策,加速技术成果商品化,这对科研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级科委和各级档案管理部门要发挥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作用,切实做好科研档案工作的管理,积极开发科研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国家科委国家档案局一九八七年三月二十日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科学技术研究档案(以下简称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科研档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科研档案是指在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载体的文件材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科技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确保科技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馆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科技馆内部所有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科技项目档案、科研成果档案、设备档案、技术资料档案等。
第三条科技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二)集中保管,分散利用;(三)依法管理,确保安全;(四)科学整理,便于检索;(五)持续改进,提高效益。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科技馆馆长对本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负总责,分管馆长负责协调、督促、检查科技档案管理工作。
第五条科技馆档案管理部门负责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和统计工作。
第六条科技馆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产生的科技档案负直接管理责任,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和安全。
第七条科技馆工作人员应遵守本制度,积极配合档案管理部门做好科技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八条科技档案的收集范围包括:(一)科技项目档案:项目申报、立项、实施、验收、总结等文件;(二)科研成果档案:项目成果、专利、技术标准、技术报告等;(三)设备档案:设备购置、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文件;(四)技术资料档案:技术规范、操作手册、维护保养等资料。
第九条档案收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及时收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二)分类整理,便于检索和利用;(三)归档前进行鉴定,剔除无保存价值的档案;(四)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档案,应采取保密措施。
第十条科技档案的整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按照档案的来源、内容、形式等进行分类;(二)编制档案目录,便于检索;(三)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装订、编号、编目;(四)定期进行档案整理和归档。
第四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十一条科技档案的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档案库房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虫、防霉、防尘;(二)档案柜架应整齐、牢固、安全;(三)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档案保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四)严格执行档案借阅、归还制度。
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加强科学技术研究档案(以下简称科研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科研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和国家科学技术管理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科研工作和档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承担科研项目(包括科研课题,下同)研究、计划管理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开展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科研档案是指科研项目在立项论证、研究实施及过程管理、结题验收及绩效评价、成果管理等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以及标本、样本等实物。
第四条科研档案工作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科研活动的重要环节,各单位应当把科研档案工作要求纳入科研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与科研项目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将科研档案管理列入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并予以考核。
第五条科研项目结题验收时,各单位应当按照分类分级管理的原则,按照有关规定对科研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进行审查或验收。
第六条各单位应当按照集中统一管理原则,建立健全科研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在人员、库房、设备、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保证科研档案工作顺利开展,确保科研档案完整、准确、可用、安全。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将应当归档的科研文件材料据为己有或拒绝归档。
第七条各单位应当把科研档案工作经费纳入本单位预算;科研档案工作产生的支出列入科研项目预算相关科目。
第八条按照国家档案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国家档案主管部门对全国科研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组织实施过程中加强科研档案工作的统筹协调。
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机构)应当把科研档案工作纳入本系统整体工作范畴,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
地方科技主管部门(机构)会同档案主管部门对本区域内科研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九条中央和地方各级科技主管部门(机构)会同档案主管部门,对本级财政支持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科研档案工作建立工作机制,并进行监督和指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1.12•【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72号•【施行日期】2024.03.01•【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档案管理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7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已经2023年12月29日国务院第2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强2024年1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档案机构及其职责第三章档案的管理第四章档案的利用和公布第五章档案信息化建设第六章监督检查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档案法》所称档案,其具体范围由国家档案主管部门或者国家档案主管部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确定。
反映地方文化习俗、民族风貌、历史人物、特色品牌等的档案,其具体范围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确定。
第三条档案工作应当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健全党领导档案工作的体制机制,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档案工作各方面和各环节。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档案工作,建立健全档案机构,提供档案长久安全保管场所和设施,并将档案事业发展经费列入本级预算。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加强本单位档案工作,履行档案工作主体责任,保障档案工作依法开展。
第五条国家档案馆馆藏的永久保管档案分一、二、三级管理,分级的具体标准和管理办法由国家档案主管部门制定。
第六条中央国家机关经国家档案主管部门同意,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国家机关经本级档案主管部门同意,可以制定本系统专业档案的具体管理制度和办法。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档案宣传教育工作,普及档案知识,传播档案文化,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
第八条国家加强档案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设立档案学等相关专业。
科技档案的规章制度包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确保科技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保护科技档案的合法权益,提高科技档案的利用价值,根据《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应当遵循便民利民、公开透明、规范高效、全面发展的原则,按照分类管理、整理汇编、数字化转化、提供应用的要求,实现科技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和信息化。
第三条科技档案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科技档案管理制度、管理规范、管理流程,保障科技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推动科技档案的利用和传承。
第二章科技档案管理制度第四条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以及科技档案管理规范来开展。
第五条科技档案管理单位应当建立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机构,并配备专门的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负责科技档案的归档、整理、保存、借阅等工作。
第六条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应当根据科技档案的特点和使用需求,制定科技档案分类、编码、标引、传递、检索、利用等管理规定,确保科技档案管理的顺畅。
第七条科技档案管理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对科技档案的整理、保存、借阅等环节建立标准化、程序化的规定。
第八条科技档案管理单位应当建立科技档案档案馆,并配备专门的保管人员,负责科技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
科技档案档案馆应当设有防火、防盗、防潮等设施,确保科技档案的安全保存。
第三章科技档案管理规范第九条科技档案管理单位应当建立科技档案管理规范,明确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利用等环节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流程。
第十条科技档案管理规范应当包括科技档案管理的基本概念、法律法规、工作职责、管理流程、应用范围等内容,为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第十一条科技档案管理规范应当明确科技档案的分类标准、编码方式、整理规范、保存期限、借阅流程等内容,为科技档案管理提供具体操作指导。
第十二条科技档案管理规范应当包含科技档案使用的范围、规定和程序,明确科技档案的借阅、复制、引证等使用规则,保障科技档案的严格管理。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文件中铁二院档〔2008〕264号关于印发《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公司所属各单位:为加强公司科技档案管理,更好地为生产服务,现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组织员工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附件:《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办法》二○○八年七月五日中铁二院档〔2008〕264号附件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办法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零零八年七月目录1、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办法 (1)2、科技文件纸介质材料整理细则 (9)3、科技档案纸介质编号方法 (17)4、科技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 (30)5、附件 (43)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科学技术档案(以下简称科技档案)管理,开发利用科技档案信息资源,依据《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档案管理办法》和《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档案管理规则》(中铁股份办[2007]158号),结合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档案是指我公司在基本建设、科学研究、技术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按照制度归档保存的,各种形式的科技文件材料。
其档案种类包括基本建设档案、科研档案、标准档案、设备档案、综合档案。
第三条科技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第二章职责第四条职责一、公司档案馆1、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的规定,制定公司科技档案管理办法和制度。
2、规划、指导、督促检查公司范围内开展的科技档案工作。
3、负责公司直管项目的科技档案管理。
二、公司所属单位档案资料室1、根据公司规定,制定本单位档案资料管理规章制度,规划、指导、督促检查本单位范围内开展的科技档案工作。
2、负责本单位自管项目的科技档案管理。
三、公司生产项目管理部负责向档案馆传递公司直管项目的阶段完成信息,并将档案馆返回的归档完成情况纳入产值清算。
四、公司技术中心负责向档案馆传递标准设计项目、科研项目的完成信息,并将档案馆返回的归档完成情况纳入产值(费用)清算。
总结:
1.我国科技档案工作得到国家科委,建委,经委,档案局的大力支持,其于
1980年联合召开的科技档案工作会议为我国科技档案工作的发展拉开序幕。
同年制定的科技档案工作条例,使我国科技档案工作顺利发展起来。
2.自1980年后,国家各科技工作部门档案意识有了显著提高。
国家铁道部、
建筑材料工业部、化工部、林业部、卫生部、农林渔业部、交通部、财政部、机电部、机械工业部、水利部、气象局、有色金属工业局、医药管理局、测绘局等部门纷纷制定相关科技档案工作的管理法规和办法,我国科技档案工作蓬勃发展起来。
3.从各科技档案工作法律法规的颁发年表来看,我国在1980—1990这个年度
段,颁发频率最为密集,但之后两个十年没有颁发频率不大。
一方面可以体现我国科技档案工作逐步走向成熟,一方面还是说明我国科技档案工作在普及全社会,全部门档案意识的紧迫性方面仍有所欠缺。
4.在各科技档案工作法律法规的颁发机关来看,除国家各科技工作部门,还有
不少省市颁发的相关法规,主要以江浙沪及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为主。
一反应了我国科技档案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重视这方面工作的地方省市仍然不多,有待加强。
--------------------------------------------------小组成员:
陈娟陈赛李蕊吴兴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