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解剖--睾丸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7
男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学男性生殖系统是指男性身体内负责生殖功能的器官和组织,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输精管结节、前列腺、尿道等。
这些器官和组织协同工作,完成睾丸产生精子、输送精子以及排尿等功能。
下面将逐一介绍男性生殖系统的每个部分。
1、睾丸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阴囊内。
睾丸呈卵圆形,由外层鞘膜包裹,鞘膜下方有着丰富的络腮组织。
睾丸内部由包裹着许多小管的网状组织构成,这些小管称为精索。
精索内运输着成熟的精子,以及作为能提供营养的液体。
2、附睾附睾是连接睾丸和输精管的结构,位于睾丸的后上方。
附睾内储存着未成熟的精子,具有保护和抗感染的作用。
在输送精子过程中,附睾会释放储存的精子进入输精管。
3、输精管输精管是一对细长的管道,从附睾开始延伸至尿道。
输精管的主要功能是将睾丸产生的精子和附睾中的成熟精子输送到尿道。
输精管的内腔非常狭窄,并覆盖着纤毛,这些纤毛的搏动帮助精子前进。
4、输精管结节输精管结节是指位于输精管近尿道的一段结构,通常被称为精囊。
精囊是一个储存精子的膨大部分,同时还能够产生精子所需的液体。
当精子被输送到尿道时,精囊的液体会与精子混合,形成精液。
5、前列腺前列腺位于输精管和尿道之间,是男性生殖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器官。
前列腺主要产生前列腺液,这种液体含有许多对精子有益的物质,如营养物质和碱性物质。
前列腺液有助于维持精子在尿道中的存活能力,并提供了浓缩的精子所需的环境。
6、尿道尿道是男性生殖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结构,起着输送尿液和精液的作用。
尿道位于阴茎的中央位置,一端连接着膀胱,另一端延伸至阴茎的尖端。
尿液从膀胱经过尿道排出体外,而精液则经由尿道流出体外。
男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学结构如上所述。
每个器官和组织都承担着特定的功能,共同完成生殖过程。
通过了解男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学,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男性生殖健康问题和疾病,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男性生殖器构造解析男性生殖器官是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睾丸、输精管、附睾、前列腺、尿道和阴茎等。
这些器官相互协作,完成了精子的生产、存储和排出等关键功能。
一、睾丸睾丸是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呈现椭圆形状,位于阴囊内。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生成精子和合成男性激素睾酮。
睾丸由类似于细长的小管组织结构,即精子母细胞经历分裂、成熟、存储等过程。
这些精子最终通过输精管进入附睾。
二、输精管输精管是连接睾丸和附睾的管道,有两条,分别位于阴囊内。
输精管的主要功能是将睾丸中成熟的精子输送到尿道内进行排出。
输精管内部有纤毛和精子移动所需的肌肉,协助精子前进。
三、附睾附睾是位于输精管尾端的小囊状结构,附睾的主要功能是储存精子。
当精子成熟后,它们将被输送到附睾中储存,等待排出体外。
附睾在射精时会发挥重要作用,协助精子的顺利排出。
四、前列腺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腺体,位于尿道下方。
前列腺产生和分泌称为前列腺液的液体,这种液体在射精过程中与精子混合,形成精液。
前列腺液提供了精子生存所需的营养和保护。
五、尿道尿道是连接膀胱和阴茎的管道,负责尿液和精液的排出。
尿道的长度不同,其中精道的长度较短,只用于排放精液。
六、阴茎阴茎是男性最外部的生殖器官,由海绵体和阴茎勃起所需的海瓜状体组成。
在阴茎头部有包皮覆盖,主要作用是保护敏感的阴茎头。
阴茎的主要功能是将精液输送到女性阴道内,在性行为过程中实现精子的释放。
男性生殖器构造是独特而复杂的,每个器官都承担着特定的功能。
通过这些器官的协调工作,男性能够实现生殖和繁衍后代的神奇过程。
了解男性生殖器构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男性生殖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健康问题。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临床)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通过男性腹股沟管的结构/器官有A、射精管B、精索C、精囊D、前列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腹股沟管是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的腹壁组织中的一个斜行裂隙,长约4-5 cm 。
腹股沟管与腹股沟韧带平行,由内、外口和上、下、前、后四壁组成。
腹股沟管外口,又称腹股沟管浅环,在耻骨联合的外上方;腹股沟管内口,又称腹股沟管深环,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上方。
男性管内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腹腔内容物从腹股沟管内口突出,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者称为腹股沟斜疝。
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2、肾门位于肾的A、前面B、后面C、内侧缘D、外侧缘E、下端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肾的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
3、肘关节A、由肱桡、肱尺两个关节组成B、关节囊两侧松驰,前后紧张C、可作内收和外展运动D、肱尺关节可作旋前、旋后运动E、可做屈、伸运动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肘关节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三个关节组成。
肘关节关节囊前后松驰,两侧紧张后壁最薄弱。
肘关节主要做屈伸运动。
4、肠腺的潘氏细胞分泌A、组胺酶B、溶菌酶C、盐酸D、粘液E、蛋白酶正确答案:B5、不成对的面颅骨是A、下颌骨B、上颌骨C、颧骨D、腭骨E、下鼻甲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成对的面颅骨包括鼻骨、泪骨、颧骨、上颌骨、颚骨和下鼻甲;不成对的有下颌骨、犁骨和舌骨。
6、下肢的浅静脉有A、腘静脉B、大隐静脉C、贵要静脉D、股静脉E、胫前静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小隐静脉为下肢的浅静脉,其余为深静脉7、构成神经组织的是A、神经细胞和神经原纤维B、神经细胞和细胞间质C、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D、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E、神经细胞和基质正确答案:C8、脊柱中运动辐度最大的部位是A、颈部、腰部B、胸部、腰部C、腰部、骶部D、骶部、尾部E、尾部、颈部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脊柱颈部和腰部的运动较灵活,幅度最大9、关于骺软骨的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骺的表面B、属于透明软骨C、成人的骺软骨呈线状D、属于纤维软骨E、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长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称为干骺端,幼年时保留一片软骨,称骺软骨,属于透明软骨,骺软骨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和骨化,可以使骨头不断加长,18岁以后骺软骨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其间遗留一骺线。
第一章上皮组织—被覆上皮单层柱状细胞:小肠上皮有纹状缘,扩大吸收面积;有杯形细胞,可分泌粘液,具有保护上皮的作用;主要分布于胃、肠、胆囊、子宫等假复状纤毛上皮:杯形细胞,柱状细胞到达上皮游离面锥形细胞,梭形细胞位于基底面杯形细胞分泌粘液,湿润上皮和吸入的空气,并黏着吸入的灰尘和细菌等异物;借住纤毛的节律摆动,将含有灰尘和细菌的粘液向咽部推送;主要分布于呼吸道内表面单层扁平上皮:内皮:分布在心脏、血管、淋巴管内表面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心外膜表面游离面湿润而光滑,便于内脏器官的活动和减少摩擦;其它:肺泡、肾小囊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滤泡、肾小管变移上皮:膀胱、输尿管※结构和功能的统一疏松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内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高尔基体,这些结构表明成纤维细胞合成蛋白质的机能旺盛;成纤维细胞可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生成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和弹性纤维等;巨噬细胞:表面有许多褶皱和小泡,含有吞噬体和吞饮小泡—1、具有吞噬作用,可以吞噬异物,细菌,衰老变性细胞;2、还有趋化性和定向运动性趋化性:指巨噬细胞可以沿着某些化学物质的浓度梯度进行定向移动3、可合成多种生物活性物质4、是一种递呈细胞,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电镜下区分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比成纤维细胞小,染色比成纤维细胞深胶原纤维: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纤维;H-E呈粉红色粗细不等;韧性大,抗拉力强,柔软易弯曲等特点;弹性纤维:新鲜时呈黄色,又称黄纤维弹性大,易拉长,除去外力后能复原;软骨同源细胞群:有着相同来源的一群细胞,之后可分化成不同的细胞,在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最初来源于同一个细胞,称同源细胞群;骨骨单位哈弗斯系统:骨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较多,呈圆筒状,与骨干长轴平行,每个骨单位由1个中央管和数层围绕它的骨单位骨板组成;血细胞红细胞:贫血:红细胞少于300万/mm3,血红蛋白少于100g/l三种肌肉组织比较: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神经组织神经元神经细胞:分为胞体和突起树突、轴突两部分胞体:细胞膜—接受刺激产生以及传到神经冲动胞质:有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尼氏体由粗面内质网组成主要功能合成蛋白质,包括复制细胞器和产生神经递质有关的蛋白质和酶,只存在于胞体和树突中,轴突中没有树突:有1个或多个树突扩大神经元接受刺激的表面积树突表面有大量的棘状短小突起,是形成突触的主要场所轴突:只有1个主要功能将神经冲动传离胞体至其他的神经元或胞器;突触:是指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一种传递信息的特化连接结构;由突触前部、突触间隙和突触后部三部分组成;突触前部:即突触小体,有突触小泡,内有神经递质突触后部,细胞膜增厚,表面有不同的受体;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时,使突触小泡贴附在突触前膜上,以胞吐的方式将神经递质释放出;※神经纤维特点:由神经元的长突起及包绕它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功能:传导神经冲动,电流的传导在有轴膜进行有髓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在郞飞结间呈跳跃式传导,故传导速度快;无髓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沿轴膜连续传导,故传导速度慢第二章运动系统骨形态: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构造:骨膜、骨质、骨髓以及神经和血管关节:两骨之间借膜性囊互相连结,其间具有腔隙,活动性较大;这种连结成滑膜关节,简称关节;每个关节都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椎间盘:是相邻两个椎体间的纤维软骨盘,坚韧富有弹性,由中央的髓核和周围的纤维环两部分组成;起着弹性垫的作用;第三章循环系统小循环右心室---左心房:全身返回心的含CO2的静脉血自右心室泵出,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到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个过程称小循环或肺循环;大循环左心室—右心房:含氧和营养物质较多的动脉血,自左心室泵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到全身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静脉血再汇入各级静脉,经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流回右心房;这个过程称大循环或者体循环;左肺动脉流静脉血,左肺静脉流动脉血微循环:指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循环,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单位;区分大动脉、中动脉和肌动脉大动脉:中膜厚,弹性膜和弹性纤维发达---能承受较大的血压和维持连续的血流中动脉:管壁平滑肌丰富,又称肌性动脉小动脉和微动脉又称外周阻力血管毛细血管连续毛细血管、有空毛细血管、血窦管径最细,分布最广,分支并且互相吻合成网状代谢旺盛处密集毛细血管的功能:选择性通透与物质交换合成和代谢活动抗血栓形成功能有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质部极薄,有内皮窗孔窗孔为物质交换的途径,一般有隔膜封闭,基膜完整分布于胃肠粘膜、一些内分泌腺和肾血管球等处;心位置:2/3身体中线左侧,1/3身体中线右侧;外形:如倒置的圆锥体,分为心底,心尖,胸肋面和膈面;左右心房以房中隔相隔,左右心室以室中隔相隔; 心房与心室以房室瓣相隔;心腔构造:右心房:3个入口上、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出口为右房室口; 有卵圆窝;右心室:右心室接受右心房来的血液,入口为右房室口三尖瓣,出口为肺动脉口;左心房:入口左、右静脉口,出口左房室口二尖瓣左心室:入口左房室口,出口主动脉口主动脉瓣脉瓣与脉壁之间的腔隙称主动脉窦;心的传导: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心外膜深面,呈狭长椭圆形,它发出节律的兴奋,是心脏的起搏点房室结、房室束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第四章免疫系统不考第五章消化系统口腔:味蕾:卵圆形的小体,是上皮细胞特化的结构,主要分布于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少数散在于软腭、会厌及咽部等位置;是味觉感受器;咽:咽淋巴环:咽扁桃体、舌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鄂扁桃体食管:三个狭窄处:食管与咽相续处,食管与左支气管交叉处,膈的食管裂空处;胃:入口贲门接食管、出口幽门接十二指肠;分为四个部分: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胃底腺:胃底腺分成3部,上端较短为颈部,与胃小凹相连,中断较长为体部,下端为底部;有5种细胞:壁细胞,主细胞,颈粘液细胞、干细胞、内分泌细胞壁细胞:分泌盐酸胃酸;位于腺体颈部和体部;H-E显红色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又称胃酶细胞位于腺体体部和底部;颈粘液细胞:多呈楔形夹于其他细胞之间;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皮:吸收细胞、杯形细胞、内分泌细胞十二指肠和空肠上端可以向肠腔分泌肠致活酶小肠绒毛是由黏膜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突出形成的,是小肠特有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小肠绒毛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1、小肠黏膜形成大量的绒毛,绒毛上皮含吸收细胞,吸收细胞的游离面有大量的微绒毛,扩大小肠的吸收面积;2、微绒毛上的细胞衣是糖、脂、蛋白质消化吸收的重要部位;3、吸收细胞内有丰富的滑面内质网,参与形成乳糜微粒;4、绒毛固有膜内有中央乳糜管,运输乳糜微粒;有孔毛细血管,运输水溶性物质;平滑肌,收缩是小肠绒毛变短,有利于淋巴和血的运输;大肠:三个特点:表面有三天与大肠纵轴平行的结肠带;由于结肠带短于肠管,使肠皱褶,形成结肠袋;结肠袋带附近有脂肪突起,称肠脂垂;消化腺:肝:肝的脏面有“H”形的三条沟,左右两天纵沟和一条横沟,横沟为肝门有肝管、肝门静脉、肝动脉、淋巴管和神经进出;肝门管区:肝小叶之间各种管道密集的区域,即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肝细胞:构成肝小叶的主要成分;多角形腺细胞;核大而圆,位于细胞中央,有一个至数个核仁,部分有双核;光镜下细胞内线粒体肝细胞进行活动的能量供应站,粗面内质网合成多种血浆蛋白,滑面内质网分布有许多酶,进行各种化学反应,如:糖原合成、脂类代谢、解毒作用等,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加工和胆汁排泌等细胞器发达;还富含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电镜下肝细胞按功能分成,细胞连接面,胆小管面,血窦面;细胞连结面油紧密连结、桥粒和缝隙连结等结构;胆小管面和血窦面有微绒毛,使细胞表面积增大,有利于肝功能活动的进行;第六章呼吸系统喉:不成对的甲状软骨、会厌软骨、环状软骨,成对的杓状软骨肺:右短左长肺的纵膈部中间有一凹陷称肺门,是主支气管、血管、淋巴管、神经进出的地方;传导部: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终末支气管再分支,管壁上有肺泡开口,称呼吸性细支气管呼吸部: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出现了肺泡,能够进行气体交换故称为呼吸部传导部变化趋势:肺泡上皮:有Ⅰ型肺泡细胞和Ⅱ型肺泡细胞组成;Ⅰ型肺泡细胞:形成连续性上皮,参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Ⅱ型肺泡细胞:少量嵌与Ⅰ型肺泡细胞之间,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张力稳定肺泡大小,可增殖分化Ⅰ型肺泡细胞;肺泡隔:相邻肺泡之间的结缔组织,含丰富的连续毛细血管、弹性纤维、肺巨噬细胞等,维持细胞弹性;纵膈:位于胸腔内纵膈胸膜气-血屏障: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包括:肺泡表面液体层、Ⅰ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在小部分区域内有、连续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第七章泌尿系统肾的大体结构: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组成;与集合小管共同行使泌尿功能;滤过屏障: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毛细血管时,由于较高的内压,血浆中的大部分物质经有孔内皮、基膜和裂孔隔膜滤入肾小囊腔中;这三层结构称为滤过屏障;滤入肾小囊腔的滤液称为原尿,经过肾小管形成终尿肾小管:近端小管曲部、直部、细段、远端小管曲部、直部;各种肾小管的比较:肾小球旁器:球旁复合体:球旁细胞:细胞大,内有丰富分泌颗粒,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多---分泌肾素,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可以促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进而促进远端小管吸收Na+,排除K+.同时伴有水的重吸收;致密斑:细胞排列紧密,基膜薄,基部有小分支突起伸长至球旁细胞和球外系膜细胞----化学感受器,感受远端小管Na+离子浓度,如果浓度低,则反馈给球旁细胞,促进其分泌肾素;球外系膜细胞:与球旁细胞和球内系膜细胞之间有缝隙连接---信息传递功能第七章生殖系统睾丸:产生精子;生精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管腔壁-----------------------------------------------------管腔中央卵巢:产生卵细胞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成熟卵泡-----排卵-----黄体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碰到精子----成熟卵细胞第八章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内有甲状腺滤泡和滤泡旁细胞滤泡上皮细胞:内含丰富粗面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把从血液吸收来的氨基酸合成为甲状腺球蛋白前体以及溶酶体分解重吸收回的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生成四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游离面有少量微绒毛和细胞基底部有质膜内褶扩大滤泡表面积,提高分泌甲状腺素的效率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分泌过多幼年呆小症成年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甲亢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盐皮质激素----调节水盐平衡束状带:糖皮质激素--- 调节糖代谢降低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网状带:主要分泌雄激素少量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髓质肾上腺素去甲状腺素两者的作用都是使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血压升高,但是前者对心脏作用大,后者对血液作用大垂体:生长素由远侧部的嗜色细胞中的嗜酸性细胞分泌的;刺激骺软骨生在缺乏过多幼年侏儒症巨人症成年肢端肥大症垂体门脉系统:由初级毛细血管、垂体门微静脉和次级毛细血管构成,是下丘脑和腺垂体功能的联系;下丘脑可分泌释放激素RH和释放抑制激素RIH;这些激素沿轴突输送到漏斗处,释放入初级毛细血管内,再经垂体门微静脉到远侧部的次级毛细血管放出,调节远侧部的各种腺细胞的分泌活动,从而构成了下丘脑腺垂体系统;腺垂体分泌的各种激素又可以调节相应的靶器官;下丘脑和垂体的相互关系:1、下丘脑、神经垂体、靶器官的联系下丘脑合成抗力尿素和催产素,沿下丘脑垂体束下行自神经部储存,在经血液到达靶器官调节肾远端小管和集合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乳腺分泌,子宫收缩;神经垂体只是储存和释放下丘脑分泌的激素的位置,两者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神经垂体是下丘脑的一部分;2、下丘脑、腺垂体、靶器官的联系下丘脑合成肽类激素抑制腺垂体细胞分泌激素,腺垂体释放的激素又控制靶器官的分泌功能;3、下丘脑和垂体反馈性调节靶器官分泌物或某种物质如血糖、血钙等的浓度变化,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内分泌腺与下丘脑的活动;第九章感觉视器:眼球:由前依次往后角膜—虹膜—睫状体—晶状体--视网膜—脉络膜—巩膜角膜+巩膜=纤维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血管膜角膜和巩膜交界—角膜缘角膜缘内侧有以巩膜静脉窦房水循环重要通路角膜和虹膜的夹角为前房角; 虹膜将房水分成前房和后房中间以瞳孔相连;视网膜分为视部和盲部虹膜部+睫状部视部和盲部的交界—锯齿缘视网膜后部中央有视神经盘视神经乳头,中间有一凹陷—视盘凹陷生理性盲点视神经盘往后有黄斑中央凹陷称中央凹视觉最敏锐视网膜细胞:由外向内色素上皮细胞—视杆细胞感受弱光刺激—视锥细胞感受强光和不同色光的视色素--双极细胞连结视细胞和节细胞的中央神经元--节细胞神经元此外还有米勒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房水来源:从睫状体血液中渗出和非色素上皮细胞分泌;含少量蛋白质和无机盐作用:屈光作用、供给角膜和睫状体营养、维持眼压;循环:从睫状体分泌出后,经瞳孔从后房流向前房,然后从巩膜静脉窦汇入眼静脉;耳前庭蜗器:内耳为复杂的弯曲管道,称迷路,分为骨迷路耳蜗、前庭、半规管和膜迷路;耳蜗内有螺旋器柯蒂氏器,是听觉感受器,由蜗管下方的上皮细胞特化形成,分为支持细胞和毛细胞;前庭前庭膜迷路内有两个膜性小囊称椭圆囊和球囊;在其壁上有局部黏膜增厚,分别称为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总称为位觉斑;由结缔组织、上皮和耳石膜组成;位觉斑是头部位置变动或机体作直线加速与减速运动的感受器;半规管内有壶腹嵴,是旋转变速运动的感受器;第十章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和树突常聚集在一起,在新鲜的标本上色泽灰暗,称灰质;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颜色苍白,称白质;在大脑和小脑中的白质在皮质深处又称髓质;纤维束:在白质中,凡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似的神经纤维聚集在一起称为纤维束;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灰质上有形态、大小各异的神经元,其胞体聚集在一起称为神经核;脊髓:位置:脊髓位于椎管内,表面有被膜和脑脊液包围;脊髓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变细,称为脊髓圆锥;在第一腰椎下缘L1~L2处续为无神经组织的细丝,称为终丝;成人脊髓约占椎管的2/3.形态:脊髓的表面有纵横的沟裂;在前正中线的纵裂宽而明显,称为前正中裂,在后正中线的纵沟浅而不明显,称为后正中沟;前正中裂和后正中沟将脊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半;脊髓两侧的前外侧有前外侧沟,有神经前根发出,后外侧有后外侧沟,有神经后根附着,前根含运动神经纤维,后根有膨大的脊神经节,含有感觉性的假单极神经元胞体;其中枢突形成后根进入脊髓,周围突和前根汇合为脊神经,由椎空穿出;脊髓全长有两个膨大点:颈膨大和腰骶膨大;脊髓共31个节段,颈8、胸12、腰5、骶5、尾1脊髓终止于第一腰椎下缘;功能:1、传导功能:脊髓的白质中的上行纤维束可以将来自身体各处的信息传递给脑,通过下行纤维束可以将脑发出的信息传递给脊髓灰质;白质起着连接脑与脊髓灰质的中间通路;2、反射功能:脊髓的灰质中有许多反射中枢,通过固有束、前根和后根共同完成一些反射活动;上行纤维束:由薄束和楔束传导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脊髓小脑后束传导躯干下部和下肢的反射性本体冲动感觉、脊髓小脑前束传导下肢的反射性本体冲动感觉、脊髓丘脑束传导温、痛和粗触觉薄束:传导躯体下部和下肢的感觉; 楔束:传导躯体上部和上肢的感觉;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束将大脑皮质的冲动传导给运动神经,以支配躯干和四肢的运动红核脊髓束调节肌张力和协调肌群运动脑干:中脑、脑桥、延髓;外形:腹侧面:1、延髓腹侧面有与脊髓相续的前正中裂;裂的两侧为一对纵行隆起,称锥体;在延髓和脊髓交叉处,大部分锥体内纤维交叉,形成锥体交叉;锥体外侧有一对椭圆隆起,称橄榄;橄榄和锥体之间有前外侧沟,舌下神经从这里发出;在橄榄后沟至上而下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2、脑桥腹侧面宽阔膨隆,称基底部,基底部正中有一宽而浅的沟称基底沟;基底部横行的纤维向两侧延伸并变宽,形成小脑中脚,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之间有三叉神经;在脑桥下缘有延髓脑桥沟;内侧部有展神经发出,两端依次有面神经和前庭窝神经发出;3、中脑腹侧面纵行的纤维隆起称大脑脚,大脑脚之间有动眼神经发出;背侧面:1、延髓背侧面分为上下两部,下部似脊髓,在正中沟的两侧,薄束和楔束向上延伸,分别隆起形成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楔束结节外上方有隆起的小脑下脚;2、中脑背侧部有两对隆起,上丘和下丘;下丘下方有滑车神经发出;绕大脑脚外侧伸向腹侧;内部结构:上行纤维束内侧丘系、外侧丘系、脊髓丘系、三叉丘系;上行纤维束与感觉有关,下行纤维束与运动有关;间脑:背侧丘脑:为一卵圆形灰质快,中间被第三脑室分隔,背侧为侧脑室底,外侧面与尾状核和内囊相接;腹侧前部接下丘脑;背侧丘脑前段隆起为丘脑前结节,后端膨大为丘脑枕;0 特异性中继核团:包括腹后核、腹中间核、腹前核、和部分丘脑前核;接受具有特定机能的上行纤维束,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质的特定区域,定位和机能均比较明确;端脑: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内囊:投射纤维出入大脑半球时,经过背侧丘脑和尾状核的外侧,豆状核的内侧;在此集中成一个宽厚的白质纤维板,成内囊;内囊是一侧半球投射纤维出入大脑门户,损伤后可导致对侧半身感觉伤失、对侧偏瘫和双眼对侧视野偏盲,即三偏综合征;内囊前肢:额桥束、丘脑前辐射;内囊后肢: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丘脑中央辐射、顶枕颞桥束、视辐射和听辐射束内囊膝:皮质核束;基底核:是大脑深部一系列神经核团组成的功能整体机能定位:语言中枢:位于大脑左半球少数位于右半球受损后产生“失语症”说话面肌运动区、听话听区、书写上肢肌运动区、阅读视区运动性语言中枢:也称说话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区此区受损,虽然说话的相关的肌肉未瘫痪,仍可发音,但并不会说话,称运动性失语症;听觉性语言中枢:也称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22区该区受损,听觉无障碍,但听不懂别人说的话,丧失对听觉性语言的理解能力,称感觉性失语症;视运动性语言中枢:也称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8区受损后,手的书写功能无障碍,但不能通过书写表达自己的意愿,称失写症;视觉性语言中枢:也称阅读中枢:位于角回39区此区受损,视觉正常,但不能理解文字符号的含义,丧失阅读能力,称失读症;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颈丛,臂丛,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颈丛:由C1~C4的前支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皮质: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肌支:膈神经臂丛:由C5~C8和T1前支组成从颈根部行于锁骨下动脉后上方,再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胸神经前支:初T1加入臂丛、T12加入腰丛其余不构成丛,单独行于相应的肋间隙中,沿;肋骨下缘与肋间血管伴行,称肋间神经;腰丛:由T12前支的一部分,L1~L3前支,L4前支的一部分组成位于腰大肌深面股神经、闭孔神经骶丛:由L4的剩余部分和L5的前支组成的腰骶干、全部骶神经及尾神经的前支构成盆骨后壁前面坐骨神经脑神经: 1嗅神经 2视神经 3动眼神经 4滑车神经 5三叉神经6展神经 7面神经 8前庭窝神经 9舌咽神经 10迷走神经11副神经 12舌下神经交感副交感的比较;P322--323。
动物解剖学、组织学及胚胎学-2(总分50,考试时间90分钟)A1型题1. ______的肾为有沟多乳头肾( )。
A. 猪B. 马C. 牛D. 羊E. 以上都是2. 睾丸的功能是( )。
A. 产生精子B. 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激素C. 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激素、雌激素D. 产生精子细胞和合成雄激素结合蛋白E. 产生精子细胞和支持细胞3. 回肠与盲肠的分界线标志是( )。
A. 十二指肠韧带B. 回盲韧带C. 盲结韧带D. 肠系膜E. 以上都不是4. 牛睾丸长轴与地面( )。
A. 平行B. 垂直C. 成一定角度D. 交叉E. 以上都不是5. 肾小管包括( )。
A. 近端小管曲部、髓袢、远端小管曲部B. 近端小管直部、细段、远端小管直部C. 近端小管曲部、细段、远端小管曲部D. 近端小管、髓袢、远端小管E. 以上均不对6. 肺的呼吸部包括( )。
A. 肺泡、肺泡囊、肺泡管、细支气管B. 肺泡、肺泡囊、肺泡管、呼吸性细支气管C. 肺泡、肺泡囊、呼吸性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D. 肺泡、肺泡囊、呼吸性细支气管、细支气管E. 肺泡、肺泡囊、肺泡管、终末细支气管7. 鼻腔内有四个鼻道,其中与鼻旁窦相通的是( )。
A. 上鼻道B. 中鼻道C. 下鼻道D. 总鼻道E. 鼻前庭8. 生长卵泡包括( )。
A. 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B. 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C. 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D. 初级卵泡和成熟卵泡E. 初级卵泡9. 下列动物小肠内不易见到潘氏细胞的是( )。
A. 马B. 牛C. 羊D. 猪E. 以上都不是10. 雄激素是由下列何种细胞分泌的( )。
A. 间质细胞B. 生精细胞C. 支持细胞D. 附睾管细胞E. 以上都不是11. 每个肝细胞至少有几个面与血窦相邻( )。
A. 一个B. 二个C. 三个D. 四个E. 五个12. 以下关于小肠绒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由单层柱状上皮组成B. 由单层柱状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突出而成C. 由黏膜和黏膜下层向肠腔突出而成D. 由黏膜下层向肠腔突出而成E. 与水、电解质转运相关13. 肺的导气部从肺内支气管起,到______止( )。
生殖解剖学了解生殖系统的结构和组织生殖解剖学是研究生殖系统的结构和组织的科学领域。
通过对生殖器官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体繁殖的机制和过程。
本文将介绍生殖系统的结构和组织,并简要探讨其功能和重要性。
一、男性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尿道和阴茎等器官组成。
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它负责生产精子和睾酮等性激素。
睾丸内含有许多小管腔,称为精子小管。
这些小管腔内产生和成熟的精子将通过输精管运输至射精管,最终排出体外。
附睾是位于睾丸的上方,其主要功能是保护和储存精子。
输精管连接睾丸和射精管,负责精子的运输。
射精管负责将精子排入尿道,以便进行射精。
阴茎是男性生殖系统的外部器官,它包含海绵体和海绵体静脉。
海绵体可以充血并变得坚硬,这使得阴茎能够进行插入性交。
尿道位于阴茎的中央,既是尿液排出的通道,也是精液排出的通道。
二、女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和外生殖器等器官。
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它负责产生卵子和女性激素,如雌激素和孕激素。
输卵管是连接卵巢和子宫的管道,其主要功能是将卵子从卵巢输送到子宫。
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胎儿发育的场所。
在子宫内膜受到荷尔蒙的刺激下,如果未受精,子宫内膜会剥脱并经阴道排出,形成月经。
阴道是连接子宫和外部的通道,它是女性性交的通道。
外生殖器包括阴蒂、大小阴唇和尿道口。
阴蒂是女性性快感的重要部位,它负责感受刺激并引起性高潮。
生殖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是人类繁殖的基础,它们的正常运作对于个体的生殖健康至关重要。
同时,生殖系统也与性别认同和性别特征有关。
不同的生殖系统结构和组织会导致性别的区别和差异。
总结:通过生殖解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组织以及其功能和重要性。
这对于理解人类的繁殖机制以及性别的形成和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维护生殖健康,提高人类繁育的质量和效率。
第一章男性生殖系统解剖学组织学及生殖生理一、男性生殖系统解剖学、组织学男性生殖系统分为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
内生殖器包括生殖腺(睾丸)、生殖管道(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和男性尿道)和附属腺(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腺)。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精子先贮存于附睾,当射精时经输精管、射精管和尿道排出体外。
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的分泌物参与精液的组成,有供给精子营养、有利于精子的活动及润滑尿道等作用。
外生殖器包括阴囊和阴茎。
(一)睾丸1.睾丸的位置和形态睾丸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
睾丸是稍扁的卵圆形器官,表面光滑,分为上、下端,内、外侧面和前、后缘。
睾丸上端被附睾头遮盖,下端游离;内侧面较平坦,与阴囊隔相贴,外侧面较隆凸,与阴囊壁相依;前缘游离,后缘有睾丸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并与附睾和输精管睾丸部相接触。
成人睾丸约 4.5 厘米×2.5 厘米×3 厘米大小,重约 12 克。
新生儿的睾丸体积相对较大,性成熟期以前发育较慢,随着性成熟迅速发育生长,老年人的睾丸随着性功能的衰退而萎缩变小。
2.睾丸的一般结构睾丸表面由睾丸被膜包裹,睾丸被膜由外向内包括鞘膜脏层、白膜和血管膜三层。
睾丸鞘膜为浆膜,覆盖在睾丸表面。
浆膜的深面是白膜,厚而坚韧,由富含弹性纤维的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白膜在睾丸后缘增厚形成睾丸纵隔,由睾丸纵隔发出许多放射状的睾丸小隔,伸入睾丸实质并与白膜相连,将睾丸实质分为许多锥体形的睾丸小叶,每个小叶内含有 1~4 条高度盘曲的精曲小管。
精曲小管在近睾丸纵隔处汇合成精直小管,精直小管进入睾丸纵隔内相互吻合形成睾丸网。
睾丸网集合成 10~15 条睾丸输出小管,出睾丸后缘上部进入附睾头。
血管膜位于白膜内面,薄而疏松,由睾丸动脉分支及与其伴行的静脉构成,与睾丸实质紧密相连,并深入到精曲小管间,血管膜内的血管是睾丸实质血液供应的主要来源。
精曲小管间的结缔组织为睾丸间质。
3.精曲小管的组织结构成人的精曲小管每条长 30~70 厘米,直径 150~250 微米,管壁由复层生精上皮构成。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与生殖过程人体的生殖系统是繁殖后代的关键系统,它包括男性和女性两个不同的解剖结构和生殖过程。
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为睾丸,而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则包含卵巢、输卵管和子宫。
以下将详细介绍人体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与生殖过程。
一、男性生殖系统1. 解剖结构男性生殖系统包括阴茎、睾丸和附属生殖器。
阴茎是男性外生殖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由海绵体、海绵体柱和尿道等组织构成。
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位于阴囊内,负责生产精子和男性激素。
附属生殖器包括输精管、前列腺和射精管等,它们在精子的储存、运输和射精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 生殖过程男性的生殖过程主要包括精子的生成、储存和运输,以及射精等过程。
精子的生成发生在睾丸内的精原细胞里,经过精子形成过程,最终形成成熟的精子。
成熟的精子进入附睾和输精管,储存至射精时期。
射精时,精子经过输精管和射精管的运输,最终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二、女性生殖系统1. 解剖结构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和外阴等部分。
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卵子的生成和女性激素的分泌。
输卵管将成熟的卵子从卵巢输送至子宫。
子宫是胚胎的生长和发育场所,同时也是月经的排出部位。
阴道是连接子宫和外界的通道,也是性交和分娩的通道。
2. 生殖过程女性的生殖过程主要包括月经周期、排卵和受孕等过程。
月经周期是女性身体经历的生理周期,周期大约为28天。
排卵是卵巢释放成熟卵子进入输卵管的过程,通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中期。
如果在排卵期进行性交并受精,受精卵会在输卵管内发育,然后进入子宫着床,形成胚胎。
如果受精卵没有着床,它将会随着月经的来临而排出体外。
总结:人体生殖系统是繁殖后代的重要系统,男性和女性拥有不同的解剖结构和生殖过程。
男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阴茎、睾丸和附属生殖器,生殖过程涉及精子的生成、储存和射精等。
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生殖过程则涉及月经周期、排卵和受孕等。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构成骨盆的结构是( )A、坐骨|髂骨|髋骨B、骶骨|髋骨C、耻骨|尾骨|左右髋骨D、骶骨|尾骨|左右髋骨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2、睾丸位于( )A、附睾的后内侧B、腹股沟管内C、阴囊内D、盆腔内E、输精管的后方正确答案:C3、气血屏障不包括( )A、肺泡上皮的基膜B、Ⅰ型肺泡细胞C、毛细血管内皮细胞D、Ⅱ型肺泡细胞E、毛细血管基膜正确答案:D4、紧贴肾实质表面的被膜是( )A、纤维囊B、肾筋膜后层C、脂肪囊D、肾筋膜前层E、脏腹膜正确答案:A5、不属于内脏学的是( )A、消化系B、生殖系C、脉管系D、泌尿系E、呼吸系正确答案:C6、一侧内囊损伤表现为( )A、对侧半身瘫痪|同侧半身感觉障碍B、对侧半身瘫痪C、同侧半身感觉障碍D、两侧上|下肢瘫痪E、对侧半身感觉|运动障碍正确答案:E7、螺旋器位于( )A、前庭膜B、基底膜C、卵圆窗膜D、盖膜E、耳石膜正确答案:B8、构成鼻中隔的是( )A、筛骨垂直板和犁骨( )B、鼻阈和犁骨C、鼻骨和筛骨D、鼻骨和鼻中隔软骨E、鼻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和犁骨正确答案:E9、下述激素中,哪一种是神经垂体释放的?( )A、催乳素B、生长激素C、促甲状腺素D、促性腺激素E、催产素正确答案:E10、若排出的卵受精,卵巢的黄体可维持( )A、28天B、1-4天C、3个月D、14天E、6个月正确答案:E11、冠状窦注入 ( )A、左心房B、左心室C、上腔静脉D、右心房E、右心室正确答案:D12、输卵管结扎术常选用的部位是( )A、输卵管馓B、输卵管漏斗部C、输卵管峡部D、输卵管子宫部E、输卵管壶腹部正确答案:C13、生精小管内的主要细胞有( )A、淋巴细胞B、生精细胞C、间质细胞D、支持细胞E、精原细胞正确答案:D14、下列关于表皮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角质层是重要的保护层B、基底层细胞的细胞质中常含有黑色素C、有丰富的游离神经末稍D、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E、为复层扁平上皮正确答案:D15、牙的形态包括( )A、釉质|牙骨质|牙质B、牙根|牙颈|牙冠C、牙腔|牙髓|牙槽D、牙槽骨|牙周膜|牙龈E、牙根|牙质|牙腔正确答案:B16、瞳孔散大是由于损伤了( )A、视神经B、迷走神经C、动眼神经D、三叉神经E、交感神经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瞳孔散大是指瞳孔的直径增大,通常是由于瞳孔括约肌失去了收缩能力,或者是瞳孔括约肌受到了抑制,不能正常收缩。
男性生殖器的生殖系统解剖学男性生殖器是指用于繁殖作用的器官,包括外生殖器和内生殖器。
本文将对男性生殖器的生殖系统解剖学进行探讨。
一、外生殖器1. 阴茎阴茎是男性最为显著的外生殖器之一。
它由海绵体和海绵体外背海绵体组成。
阴茎的主要功能是排尿和性交。
2. 阴囊阴囊是位于阴茎下方的袋状结构,内含睾丸和附睾。
它承担睾丸的保护和温度调节等重要功能。
二、内生殖器1. 睾丸睾丸是男性内生殖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们位于阴囊内,作为生精器官产生和储存精子。
同时,睾丸还产生睾丸激素,如睾酮。
2. 附睾附睾是睾丸的附属结构,位于睾丸的后上部。
它主要参与精子的储存和成熟等过程。
3. 输精管输精管是一对用于输送精子的管道。
它们起源于附睾,穿过腹腔,最终与尿道交汇。
输精管通过肌肉的收缩来推动精子进入尿道。
4. 前列腺前列腺是一种位于膀胱下方,环绕尿道的腺体。
它分泌前列腺液,为精子提供营养物质和润滑剂,并帮助维持精子在尿道中的活力。
5. 耻腺耻腺又称副射腺,位于尿道前方。
它分泌一种黏稠的、乳状的液体,与前列腺液和精液一同组成射精的一部分。
6. 前尿道腺前尿道腺是位于尿道附近的腺体,分泌清液。
这种清液能够清洁尿道,为精子提供较为理想的环境。
三、生殖系统其他组织1. 输尿管输尿管是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管道。
它负责将尿液从肾脏排出,并输送到膀胱。
2. 膀胱膀胱是负责储存尿液的器官。
它位于盆腔的底部,与尿道相连。
3. 腹股沟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是位于腹股沟区域的淋巴结群。
他们在排除感染和吸收废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男性生殖器的生殖系统解剖学是研究男性生殖器的组成和结构的学科。
通过了解男性生殖器的解剖,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男性生殖系统的功能和相互作用,进而为男性健康和生殖健康提供更好的保护。
组织学解剖--睾丸
睾丸(一) 一般结构 1. 被膜浆膜(睾丸鞘膜脏层):由间皮及少量结缔组织组成白膜(tunica albuginea):位于浆膜深层,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睾丸纵隔(mediastinum testis):白膜在睾丸后缘增厚形成睾丸纵隔,纵隔结缔组织呈放射状深入睾丸实质形成许多睾丸小隔 2. 实质由睾丸小隔分隔睾丸实质成250多个锥体形睾丸小叶。
每个睾丸小叶含1)1~4条弯曲的小管——生精小管生精小管在近睾丸纵隔处变为短而直的直精小管
直精小管在睾丸纵隔内相互吻合形成睾丸网
即生精小管→直精小管→睾丸网2)生精小管间的结缔组织为睾丸间质,内含睾丸间质细胞
(二) 生精小管(seminiferous tubule) 是睾丸产生精子的场所它为极度弯曲的上皮性管道成人的生精小管:长30~70cm
管径150~250um,中央为管腔
管壁厚60~80um
1.结构生精上皮基膜1)生精上皮(spermatogenic epithelium)组成:两种细胞支持细胞:支持细胞作单层排列生精细胞(spermatogenic cell)生精细
胞镶嵌在支持细胞侧面及腔面
由上皮基部到腔面作多层(5~8层)排列2)基膜较厚外周覆以胶原纤维和一些梭形的具有收缩功能的类肌细胞(myoid cell)肌样细胞收缩有助于精子排出
2.生精细胞与精子的发生生精细胞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精子青春期前,生精小管管腔很小或缺如,管壁中只有支持细胞和精原细胞青春期开始,在垂体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生精细胞不断增殖分化形成精子,生精小管壁内可见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精细胞。
1)精原细胞(spermatogonium)位置紧贴生精上皮基膜细胞形态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12um细胞结构细胞质内除核糖体外,细胞器不发达。
是各级生精细胞中最幼稚的细胞细胞分类精原细胞分A、B两型A型精原细胞是生精细胞中的干细胞,经过不断地分裂增殖,一部分A型精原细胞继续作为干细胞,另一部分分化为B型精原细胞B型精原细胞经过数次分裂后,分化为初级精母细胞
2)初级精母细胞(primary spermatocyte)位置位于精原细胞近腔侧细胞形态圆形,体积较大,直径约18um细胞结构核大而圆,染色质呈粗网状,染色体核型为46,XY细胞经过DNA复制后(4n DNA),进行第-次成熟分裂,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由于第一次成熟分裂的分裂前期历时较长,所以在生精小管的切面中常可见到处于不同增殖阶段的初级精母细胞
3)次级精母细胞(secondary spermatocyte)位置紧靠管腔细胞形态圆形,直径约12um细胞结构核圆形,染色较深,染色体核型为23,X或23,Y(2n DNA),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通过着丝粒相连次级精母细胞不进行DNA 复制,即进入第二次成熟分裂,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开,染色单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形成两个精子细胞由于次级精母细胞存在时间短,故在生精小管切面中不易见到
4)精子细胞(spermatid)位置紧靠管腔细胞形态圆形,体积更小,直径约8um细胞结构核圆,染色质致密。
精子细胞是单倍体,染色体核型为23,X或23,Y(1n DNA)细胞不再分裂,它经过复杂的变化,由圆形逐渐转变为蝌蚪形的精子
5)精子(spermatozoon)位置紧靠管腔细胞形态形似蝌蚪,长约60um分头、尾两部结构头部头部正面观呈卵圆形,侧面观呈梨形精子头部是精子的信息中心其内主要有一个
染色质高度浓缩的细胞核核的前2/3有顶体覆盖,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如顶体蛋白酶、透明质酸酶、酸性磷酸酶等,总称顶体酶。
在受精时,精子释放顶体酶,分解卵细胞外周的放射冠与透明带,使精子得以进入卵细胞内尾部精子尾部又称鞭毛,是精子的运动装置可分为颈段、中段、主段和末段四部分颈段短,其内主要是中心粒,由中心粒发出9+2组排列的微管,构成鞭毛中心的轴丝中段轴丝外侧有9根纵行外周致密纤维,其外侧再包有一圈线粒体鞘,为鞭毛摆动提供能量,使精子得以快速向前运动主段最长,轴丝外侧有7根外周致密纤维,其外侧无线粒体鞘,代之以纤维鞘末段短,仅有轴丝
3.基本概念1)精子形成精子细胞经过复杂的形态结构变化,由圆形逐渐转变为蝌蚪形的精子,这个过程称精子形成(spermiogenesis)精子形成的主要变化是①精子细胞核染色质极度浓缩,核变长并移向细胞的一侧,构成精子的头部②高尔基复合体形成顶体泡,它逐渐增大并凹陷为双层帽状覆盖在浓缩核的头端,成为顶体(acrosome)③中心粒迁移到细胞核的尾侧(顶体的相对侧),发出轴丝,随着轴
丝逐渐增长,精子细胞变长,形成尾部(或称鞭毛)④胞质内散在的线粒体从细胞边缘汇集到轴丝近段周围,围绕轴丝排列成螺旋状,形成线粒体鞘⑤在细胞核、顶体和轴丝的表面仅覆有细胞膜及薄层细胞质,多余的细胞质逐渐汇集于尾侧,形成残余胞质,最后脱落。
2)精子发生从精原细胞到形成精子的过程叫精子发生(spermatogenesis)可分三个阶段①精原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精母细胞②精母细胞成
熟分裂,形成精子细胞③精子细胞变态形成精子(精子形成)4. 支持细胞(sustentacular cell)
又称Sertoli细胞。
细胞呈单层排列1)光镜下支持细胞轮廓不清核常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染色浅,核仁明显,核长轴与生精小管管壁垂直胞质弱嗜酸性2)电镜下细胞体呈不规则高锥体状顶端:达管腔基底面:附着于基膜侧面及顶端:有许多不规则凹陷,其内镶嵌着各级生精细胞
细胞质内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线粒体、溶酶体和糖原丰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并有许多微丝和微管相邻支持细胞的基部有紧密连接将生精上皮分成基底室(basal compartment)和近腔室(abluminal compartment)两部分基底室位于生精上皮基膜和支持细胞紧密连接之间,内有精原细胞近腔室位于紧密连接上方,与生精小管管腔相通,内有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
3)功能①支持、
营养生精细胞②其微丝和微管的收缩可使不断成熟的生精细胞向腔面移动和释放③分泌少量液体有助于精子的运动,分泌物中含有一种抑制素(inhibin),它可抑制垂体前叶合成和分泌FSH④吞噬消化精子形成过程中脱落的残余胞质⑤在FSH和雄激素的作用下,合成和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ABP),ABP可与雄激素结合,以保持生精小管内雄激素的水平,促进精子发生⑥参与形成血-生精小管屏障(blood-seminiferous tubule barrier)血-生精小管屏障紧密连接是构成血-生精小管屏障的主要结构屏障结构组成睾丸间质的血管内皮及其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基膜支持细胞紧密连接功能维持精子发生的微环境防止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三) 睾丸间质 1.位置生精小管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富含血管和淋巴管 2.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又称Leydig细胞1)光镜下细胞成群分布于睾丸间质内体积较大,圆形或多边形,核圆居中胞质嗜酸性较强2)电镜下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3)功能分泌雄激素(androgen)促进精子发生促进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与分化
维持第二性征和性功能等
(四) 直精小管和睾丸网直精小管(tubulus rectus)生精
小管近睾丸纵隔处变成短而直的直精小管,管径较细管壁上皮为单层立方或矮柱状,无生精细胞睾丸网(rete testis)直精小管进入睾丸纵隔内分支吻合成网状的管道,为睾丸网由单层立方上皮组成管腔大而不规则生精小管产生的精子
经直精小管和睾丸网出睾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