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范文3篇
- 格式:doc
- 大小:34.04 KB
- 文档页数:33
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了解抒情的常用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2.学会选择并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培养感悟身边的美好事物的习惯,丰富自己的情感,锻炼表达情感的能力。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写作学习抒情》培养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善于发现自身、人类、社会及自然的美,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感受幸福。
语言运用与思维能力︰在阅读中体会抒情语句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作用,在写作实践中学会使用抒情的方法。
审美创造:善于发现美,学习寄情于物,物以牵情的抒情方式。
【课时安排】共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赏析下面两个片段:《散步》片段一: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各种事物都充满春天的勃勃生机,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片段二: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赏析下面两个片段:《秋天的怀念》片段一:这时,母亲就会躲起来。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进来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片段二:这时,母亲就会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活……"你觉得哪一个片段写得好?说说理由。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范文3篇抒情是人类进行创作的缘由之一,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范文一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学目标:1.了解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
2.在写作实践中,能够采用多种抒情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3.善于发现自身、人类、社会及自然的美;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感受幸福。
教学方法:写作--修改--点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没有无心之文”,写作离不开情感的抒发,无论记叙、议论甚至在说明事物时,作者的笔法都带着自己的感情,情感就是文字的灵魂。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写作时怎样抒情。
二、写作指导1.在写作中,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
2.除了直接抒情以外,还可以将情感渗透在叙述和描写中,即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法: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2)间接抒情①借景抒情法: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
②触景生情法:触及外界景物而引起情思,发为感叹述怀的方法。
③咏物寓情法: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④咏物言志法:感于外物而述志抒怀的方法。
⑤融情于事法: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
⑥融情于理法:把感情寄寓在说理之中,理中含情,既可以使情具有深度、厚度,又可以使理闪烁出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思,拨动人的心弦。
⑦托物言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作文一、片段作文选取适当的抒情方式,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
200字左右。
写作提示:1.选择想要表达的情感,回忆自己产生这种情感的情境。
2.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采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例文欣赏:我总是呆在一段时光里,怀念另一段时光。
部编七下第二单元“学会抒情”写作实践(附:范文及点评)【作文类型】话题作文【作文出处】七下第二单元“学习抒情”训练内容【写作要求】在《土地的誓言》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绘了他那美丽而富饶的家乡。
同学们,你的家乡是什么样的?你对它怀有怎样的感情?以“乡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文题解读】本单元写作训练重在引领学生学习如何抒情。
可借鉴单元课文,尤其是紧扣《土地的誓言》中的相关片段引导学生体味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手法,从而尝试结合自己家乡的美丽景象及特有事物来抒发自己对家乡或亲人的思念之情。
鉴于学生解题能力有限,再加之他们不喜欢受太多约束,因此我将原有的以“乡情”为题,改为以“乡情”为话题展开写作,题目自拟,便可以给他们一定自由发挥的空间。
例如学生的视角可以投放到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物一人,美食、文化皆可入文。
范文佳作:故乡的回声崔庚升当我彷徨的时候,当我迷茫的时候,当我悲痛的时候……总有一股“清脆”的声音在呼唤着我。
故乡是清秀的。
她有着女子的朱唇,有着少女的芳华。
绿水青山、林间小路、涓涓细流……她全身都散发着生命的气息。
你会发现,在这片茂盛的树林里,有一条小径。
小路经过无数次踩踏已变得非常坚硬。
可它,还是有一颗柔软的心怀,路旁的株株鲜花,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河谷小溪,荡漾着碧绿的波纹。
现在,已经没有哪家孩子不愿意下到水里去玩了。
但河边的垂柳总是披散着柔发,碧绿的枝条惹人欢喜。
水底石缝中,偶尔游过几条悠闲的小鱼小是虾……曾几何时,有一只大手牵着我在林中穿行;曾几何时,有一群天真烂漫的伙伴陪我下水……故乡是动听的。
她有着挚爱亲人关切的慰问,亦有着花草水鸟的轻微的呓语。
小时候,跟着伙伴们漫山遍野地玩。
一起捉迷藏,一起逮小鱼。
直到傍晚,太阳靠着半边天的时候,我们才一个个带着满身的“泥泞”欢喜地跑回家。
“今天又跑去哪玩了呀?怎么把衣服弄得这么脏,快点把手洗洗,奶奶给你把饭盛好了。
”傻傻的我们只知道“咯咯”的笑着。
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学设计单元导语: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愿意为保家卫国奉献自己的一切......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
这个单元所选的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本单元继续学习精读,应该重涵泳品味,尽量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起体验与想象。
要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
还要学习做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
学情分析:在日常写作时,本校七年级学生尽管也常常运用抒情这一表达方式。
但是,对于究竟什么时候适合抒情,如何把握抒情的度,抒情有哪些方法等问题,他们头脑中是模糊的,因此作文中常常出现无病呻吟、矫揉造作、虚情假意等毛病,这样看来,教师引导学生写作时恰当抒情是很有必要的。
学习目标:通过习作的修改、完善,学习恰当抒情。
(重难点)课前活动:提前两天布置本次作文课的写作任务:课本51页写作实践一,片段作文。
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
200字左右。
学习过程:一、学习导入(3分钟)之前我们布置并完成了课本52页写作实践一的写作任务,同时从我们熟悉的七情六欲这个成语入手,从《新华成语词典》中明确了情的常见类型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七种情感。
也明确了抒情就是把心中的感情流露在语言表达上。
同学们都认真完成了练笔,在这里特别表扬这次习作完成较好的同学,快看看有没有你?恭喜这些同学可以为本组加上1分。
但这些同学习作到底好在哪里?老师先不说呢,给大家留个悬念。
老师通过大家的习作发现我们存在的问题是不能恰当的抒发自己的情感,这节课我们一起修改、完善咱们几篇习作来学习恰当的抒情。
二、修改习作1.小组交流(3分钟)让学生当小评委,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老师给的提示去讨论4篇习作的优点与不足。
做好做好圈点、勾画、批注,各抒己见。
(1)明确抒发了什么感情?(2)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3)为什么修改?(4)怎样修改?2.交流修改(25-28分钟)作品一有一件事令我非常愤怒,至今记忆犹新。
2024-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抒情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抒情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作文的感染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抒情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难点:抒情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让自己感动、愤怒、开心等情绪波动的事情呢?当时你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抒情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三、课堂讲解1.讲解抒情的概念:抒情是指作者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的一种写作手法。
2.讲解抒情的分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3.讲解抒情的技巧: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以及描绘细节、渲染氛围等表现手法。
四、实例分析1.分析教材中的例文,让学生了解抒情手法的运用。
2.学生举例分析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抒情手法。
第二课时一、课堂实践1.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素材,尝试运用抒情手法进行写作。
2.教师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提升作文质量。
二、作品欣赏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分享写作心得。
2.教师点评学生作文,给予肯定和指导。
2.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观察、感悟、表达情感,提升写作水平。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抒情手法的运用。
2.提问:抒情在写作中的作用是什么?二、课堂实践1.让学生尝试运用抒情手法改写一篇课文,提升文章的感染力。
2.教师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给出建议。
三、作品展示1.学生展示改写后的课文,分享写作心得。
2.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给予肯定和指导。
2.引导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作文的感染力。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抒情手法的运用。
2.提问:如何在写作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二、课堂实践1.让学生以“我的家乡”为主题,运用抒情手法进行写作。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写作学会抒情》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2.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3.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教学重难点】1.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2.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教学方法】品读法、练习法【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抒情是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
这种感情的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同学们生活中常说的“今天天气真好啊!”“这件衣服真漂亮!”等等都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
下面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抒情,学习如何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文体知识抒情:指在文中表露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增加文章的感染力,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就是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别的事物,直接的表白和吐露自己的思想情感。
为了增强表达效果,直接抒情有时会采用以下方法:1.利用修辞手法来抒情;2.通过变换人称来抒情。
间接抒情,即把情感渗透在记叙、描写和议论中。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寄情于景;2.寓情于事;3.融情于理。
二、话题一片段作文。
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
200字左右。
(一)作文提示1.可以描写场面、事物,也可以叙述故事。
情感的抒发要有内容,有凭借。
2.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
(二)审题指导1.选择一种情感,对这种情感进行回味和思考,以产生深刻的体验。
2.思考这种情感的触发点是什么。
例如,你为什么会有强烈的“幸福感”?使你“痛苦”的原因是某个人的一句话,还是令人伤心的场景?3.通过描写场面、事物或叙事故事等,让你的情感表达有所凭借,让读者能体会到并产生情感共鸣。
4.最后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事情方式。
(三)范文《幸福简单而温暖》我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学生,从来没想过幸福是什么。
七下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优秀教学设计《写作:学习抒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
2.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3.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2.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真情体验,积蓄情感同学们,生活中,总有那么一句话让你感动,总有那么一处景让你生情,总有那么一个人让你终生难忘,总有那么一件事拨动过你的心弦,引起过你的共鸣??你能不能用动情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二、激情导入,调动情感听了几位同学的真情表达,相信其他同学也和老师一样受到感染,为他们的挚热之情而感动。
真情不但要大声说出来,更应该用饱蘸激情的笔墨表达出来。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感是文章的灵魂。
如何让我们的文章引起共鸣,使读者受到感动、或产生激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写作---学习抒情(老师板书题目)三、自主学习,初识抒情(一)、什么是抒情?常见的抒情方式有几种?1、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4页,自主学习,圈点勾画,初识抒情。
⑴学生反馈:内心的喜怒哀乐用文字表达出来就叫抒情;抒情,是指在文中自然真挚地表露作者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使读者引起共鸣,受到感动、或产生激情。
⑵教师补充:刚才我们看到书中两幅图中文字“这几朵月季花真漂亮啊!”“我有好几年没见到爷爷了,我很想他。
”这些话我们经常说,其实就是抒情。
抒情是一种表达方式。
抒情――即抒发感情。
它是作者或文中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
(二)、常见的抒情方式有几种?学生反馈:常见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板书)四、名篇引领,感知抒情1、出示任务:品析两个片段,区分什么是直接抒情,什么是间接抒情。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学习抒情》教案【教学目标】学习抒情的方法【教学重难点】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学习用铺排的方法抒情。
【教学过程】一、辨别抒情方式片段一: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
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片段二: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片段三: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明确:片段一是间接抒情,片段二、三是直接抒情。
二、“抒情方式”小贴士(1)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直接抒情的效果强烈、鲜明。
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2)间接抒情:没有直白的抒情语句,而把情感渗透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由读者慢慢体会。
间接抒情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例如: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情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作者敏锐地捕捉到鲁迅先生许多零散的生活细节,叙述真实可信,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和亲近。
②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诗》③在评论中抒情“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④借物抒情“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土地的誓言》三、抒情对象:腊梅师生共议:腊梅的形象:不畏严寒,孤高、清冷、不争抢风头、颜色清新,香味淡雅,姿态美……诗人赞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学习抒情》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习作指导:一、题目分析:“学习抒情”是一个旨在培养学生表达情感能力的作文题目。
这个题目有以下几个特点和分析:1. 引导情感表达:题目明确要求学生“学习抒情”,强调了情感表达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通过这个题目,学生可以专注于描绘自己的内心感受,提高对情感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2. 体裁广泛:这个题目没有限定具体的文体,可以是记叙文、散文、诗歌等。
这给予了学生很大的创作空间,使他们能够选择自己擅长的文学形式来抒发情感。
3. 深度与广度:学生可以通过描写个人经历、生活中的小事情、对自然的感悟等来表达情感,也可以探讨更广泛的主题,如友情、爱情、家庭、社会现象等。
这样的内容广度有助于学生展现自己的思考和观察力。
4. 培养观察力:为了更好地抒情,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捕捉细节,并将其融入到写作中。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使他们更加敏锐地感知生活中的美好与感动。
5. 提升写作技巧:在抒情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以增强表达效果。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6. 自我认知与成长通过写作抒情,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世界,梳理自己的情绪,从而促进自我认知和个人成长。
总的来说,“学习抒情”这个作文题目既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发展,又给予了他们充分的创作自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入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用文字传递情感,与读者产生共鸣。
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习作指导1. 确定抒情对象:明确要表达的情感对象,可以是人、物、事、景等。
通过对对象的细致描写,引发情感共鸣。
2. 寻找情感线索:在写作过程中,要有一条清晰的情感线索,将情感的发展和变化贯穿始终,使文章层次分明。
3. 运用多种抒情方式:除了直接表达情感外,还可以运用描写、叙述、议论等方式来间接地抒发情感,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范文3篇抒情是人类进行创作的缘由之一,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范文一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学目标:1.了解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
2.在写作实践中,能够采用多种抒情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3.善于发现自身、人类、社会及自然的美;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感受幸福。
教学方法:写作--修改--点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没有无心之文”,写作离不开情感的抒发,无论记叙、议论甚至在说明事物时,作者的笔法都带着自己的感情,情感就是文字的灵魂。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写作时怎样抒情。
二、写作指导1.在写作中,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
2.除了直接抒情以外,还可以将情感渗透在叙述和描写中,即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法: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2)间接抒情①借景抒情法: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
②触景生情法:触及外界景物而引起情思,发为感叹述怀的方法。
③咏物寓情法: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④咏物言志法:感于外物而述志抒怀的方法。
⑤融情于事法: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
⑥融情于理法:把感情寄寓在说理之中,理中含情,既可以使情具有深度、厚度,又可以使理闪烁出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思,拨动人的心弦。
⑦托物言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作文一、片段作文选取适当的抒情方式,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
200字左右。
写作提示:1.选择想要表达的情感,回忆自己产生这种情感的情境。
2.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采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例文欣赏:我总是呆在一段时光里,怀念另一段时光。
如果把童年再放映一遍,我们一定会先大笑然后放声痛哭,最后挂着泪,微笑着睡去。
让我化作羽毛,徜徉在这无边的回忆。
有时我沉默,不是不快乐,只是想把心掏空。
人生,不过一杯茶,满也好,少也好,争个什么!浓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
急也好,缓也好,那又如何?暖也好,冷也好,相视一笑。
因为看轻,所以快乐;因为看淡,所以幸福。
多几分快乐,少几分忧愁;多几分幸福,少几分痛苦;多几分憧憬,少几分绝望。
相信阳光必将驱散阴云,雨后彩虹终会露出她醉人的微笑。
作文二、我的家乡写作提示:1.写作内容:可以写家乡的景色、特产、风俗,以及你在家乡的生活……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有侧重地写作。
2.写作时,可以直接表达感情,也可在描写、叙事中渗透感情。
3.写完初稿后,要进行修改。
例文欣赏:我的家乡望着被云雾笼罩的天空,回想起童年时候的家乡。
一丝思念便涌上心头。
虽然说时隔了十年,但是那时的景象仍然记忆犹新。
童年,是一支小夜曲,悠久,绵长;童年是一幅山水画,让你永远欣赏;童年,是一片奇异的星空,神秘无穷;童年,是一汪清泉,洁白无邪;童年是一种心情。
回忆童年,像咂摸一瓶陈年老酒,时间越久,味儿越浓。
袅袅青烟在家乡的上空飘荡着,屋檐边的瓜架上倒挂着丝丝未出藤的小瓜苗,几只鸭子迈着方步,在院子里觅食。
那时的我,总是坐在屋门口,摇着奶奶的小扇,偶尔的望着天空。
一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那时的天是那样的蓝,那样的亮。
清澈的小溪,泉水淙淙。
枝头的鸟儿,啁啾歌唱。
花间的蝴蝶,翩翩起舞。
连田遍野,一望无际。
把人们的烦忧一扫而空。
我喜欢徜徉在这碧绿的天地里,更喜欢伫立在那飘散着泥土之香的小山丘,眺望着那使人充满活力的田野,载着满怀的绿意回故乡。
我爱家乡,喜爱家乡的雨天!每当下雨时,天是雾和雨织成的朦胧,白茫茫的一片;那三三两两的茅屋,静静地横陈着,接受雨水的洗礼;路上的行人,渐渐地稀少了,只有那不堪寂寞的鸭群,不停嘎嘎着,白长袍的鹅先生,站在屋檐下,伸长着颈子,享受着雨水的淋漓;这真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神仙境地。
这里的夜宁静而又美丽。
天上的星星静静地向我眨着眼睛,浓密的森林在我身后伫立着,淡淡的星光一直披撒到那树尖上,为树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纱。
不时有蟋蟀在草间鸣唱,小鸟在林间低鸣,空气中还飘有淡淡的奶牛味,让我感受到了这家乡夜晚,是那么的宁静,是那么的美丽。
我爱家乡,爱它的河流,爱它的雨天,更爱它那宁静的夜晚。
【点评】这篇*作者运用了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的家乡,回忆了家乡的河流,家乡的雨天,家乡那宁静的夜晚。
文中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让我们读者深有体会。
作文三、我的烦恼写作提示:1.选材:想一想你有什么烦恼?选择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内容。
2.写“烦恼”的时候,要把事情、原因写清楚,还要写出烦恼时的具体感受,让人读了以后能体会你的处境和心情。
例文欣赏:我的烦恼娇艳的蔷薇因为昂翘的刺而不再可爱;醇美的酒因为浓烈的酒精而不再芬芳;盛灿的爱因为太深而成为甜蜜的负担。
--题记“学海无涯苦作舟”是一种如何孤寂、烦闷的心情。
青春需要活力的舞伴。
跳跃的细胞却在渐渐被爱吞噬。
天气晴好,浮云在空灵的世界自由飘荡,阳光暖得融化了心。
“出去逛?”“啊?这……好吧。
”安静地撂下了电话,心里却是澎湃的海潮在击鸣。
我应允了邀请,可我又该如何面对那张严肃的面孔,求得应准;或是偷偷溜出去,抛下一颗焦灼的心。
我慢慢推开了门。
“妈!”我轻轻地唤了一声。
“嗯?”她在忙碌,忙碌于那堆油腻的碗筷。
冷冷的水声中偶尔碰撞出沉闷的咳嗽。
“我……同学约我去玩?”“谁?”她立马转回了身,警戒地望着我。
“是……”是啊,对方是一个成绩并不怎么优秀却善良到让人心疼的女生。
但,妈妈相信的只有拥有漂亮成绩的人。
她只能看到这些。
“是一个成绩很好的女生,每次考试都不落前三名。
”我只觉得手心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是啊,对面是一个爱我如此深的人,我怎么能欺骗她,伤害她?妈妈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泡沫中隐现的是一双沟壑纵横的手,写满了沧桑的苦痛。
我的心隐隐抽搐了一下。
肥皂泡的梦被爱裹得紧紧的。
青春的生命需要自由的飞翔。
有一天,我将破茧而出成为美丽的蝶。
爱却在永远裹紧我的翅膀。
沉重、甜蜜的负担。
--后记【点评】这篇习作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叙写烦恼,妈妈的爱成为我沉重、甜蜜的负担,令我烦恼。
开篇有题记,结尾有后记,构思巧妙,深化了主旨。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范文二【导学目标】1.初步了解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抒情方式的特点。
2.借助课文文本,分析两种抒情方式在适用范围、表达效果上的不同之处。
3.通过写前指导和写后修改,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抒发感情。
【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及名师导航材料进行自学,教师适时举例点拨,为实践写作奠定基础。
2.学生利用名师导航中的方法指导进行实战写作。
3.小组交流,组内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
4.班内交流,教师点评,指出共性问题。
5.学生自主修改。
6.教师批阅。
学法指导:叙事六要素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住处;第三要素是人物,不写人物是糊涂;第四要素是原因,为何发生找原因;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结局别含糊。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抒情是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
这种感情的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同学们生活中常说的“今天天气真好啊!”“这件衣服真漂亮!”等等都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
下面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抒情,学习如何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写法指导名师导航【写作要求】1.写片段作文时,选择想要表现的情感,回忆自己产生这种情感的情境。
2.写“爱”时,可以直接表达对某人某物的感情,也可以在写景、叙事中渗透感情。
3.写“烦恼”时,要把烦恼的事、为什么烦恼写清楚,还要写出烦恼时的具体感受,让人读了以后能体会你的处境和心情。
4.作文写完以后,可以和同学们互相交流。
如果情感不够动人,讨论问题可能出现在什么地方,然后作出相应的修改。
【技术点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我们写*,总要表情达意,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和表露作者的感情,这就是抒情。
恰当的抒情方式,犹如平湖中的一蓬绿荷,又如原野上的一树桃花,往往可成为记叙中的一抹亮色,成为我们作文生辉的亮点。
在写作中,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
1.了解常用的抒情方式。
抒情方式分为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
比如当我们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情不能自已时会说:“浩瀚兮,大海!”再比如魏巍在《我的老师》中直接抒发对老师的敬仰之情:“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她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的字里行间的。
例如李大钊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高声呼喊:“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回环曲折,极其险峻。
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间接抒情的呈现形态是把情感和人、事、景、物融为一体,可表述为:记事抒情(融情于事)、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融情于物)、议论抒情(融情于理)等。
2.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在选择抒情方式时,要注意恰当合理,主要原则为:①根据抒情的位置选择抒情方式;②根据*的内容选择抒情的方式。
3.知晓抒情的主要技法。
要更好地抒发情感,需注意叙述的方式,可从以下角度入手:①描摹人物;②细化动作;③细化景物。
步骤二活学活用实战演练(一)文题展示以“我身边的爱”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要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2.字数在600字左右。
(二)明确题目1.审话题立意。
“爱”这个人人皆知、人人会说的话题,在审题方面难度较小,千万不要想当然地动笔就写。
在选材上,可以让思维发散开来,从多个角度考虑,我们爱的对象不仅包含父母、老师、亲戚、同学、朋友,也包括动物、植物、家乡、祖国、学校,还有希望工程、红十字会、星火义工、保护动植物协会、保护海洋协会等机构。
“爱”字是全文题眼,*要围绕“爱”字做*,突出“爱”字的中心地位。
2.定对象抒情。
先要确定写作对象,然后仔细想一想你对他(她/它)怀有的感情,在写作时,可以直接表达对某人某物的感情,也可以在写景、叙事中渗透感情。
3.定文体作文。
写作形式上,应该根据已知的材料和自己的特长为*选择适当的形式。
可以写记叙文、小说、散文,写时一定要有真情实感,表现“爱”的主旨,做到以情动人,不能故弄玄虚,无病呻吟。
步骤三学习佳作例文引路我身边的爱刘敏临近小学毕业考试,感到自己时日无多,面对黑板上的倒计时数字从百位到十位再到个位,更有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