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外汉语教学中同义词的判定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3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与教学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而对外汉语词汇的教学中,同义词辨析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
同义词辨析是指将含义相近或相同但还有一定区别的词汇加以比较,明确它们的区别及用法,为学生提供更准确、更恰当的表达工具,从而提高汉语的正确性和表达的水平。
本文将从同义词的概念入手,介绍同义词的分类以及同义词的辨析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同义词的概念与分类同义词是指表义相近或相同,但又有一定差别的词语。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义词进行分类。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1.按词性分类按词性分类是将同义词按其所属的词性进行分类。
比如,动词的同义词可以分为开、创、创立、创始等;名词的同义词可以分为城市、都市、市区、市中心等。
2.按语法功能分类按语法功能分类是根据同义词在句子中的用法和功能进行分类。
比如,表示“买”的同义词可以分为购买、采购、购置、购买等;表示“想”的同义词可以分为希望、期望、盼望等。
3.按意义分类按意义分类是将同义词按照它们的意义分类。
这种分类方式常常涉及到细微的语义差别,比如“美丽”和“漂亮”虽然都可以用来形容美好的外貌,但其中“美丽”更侧重于内在的美,而“漂亮”更侧重于外在的美。
按词源分类是将同义词按照它们的词源分类。
比如,表示“满足”的同义词可以分为满足、满目、满腔等。
二、同义词辨析的教学同义词辨析在汉语词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同义词辨析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驾驭汉语词汇,并且提高对汉语表达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同义词辨析的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分析词汇的差异同义词的选择要遵循“恰当、鲜明、简练、通顺”的原则,确保词汇用法的恰当性和准确性。
在选择同义词时,要认真分析它们的差异和用法,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和态度,从而使学生在正确地选择同义词的使用上更加准确。
2.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同义词辨析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程度和需要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辨析同义词主要应该从词义和词的用法两个方面进行。
(一) 词义方面这一方面的差异,应该着重从基本意义、感情意义、语体意义等方面入手。
基本意义是人们对所指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概括认识,它反映所指对象的共同特征以及与其他事物现象的区别。
感情意义是词语所反映出来的,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感情态度。
语体意义是某些词语由于常常用于某种特定的语体而形成的某种风格色彩。
他们构成了词汇意义的主体,也是同义词辨析的理论依据。
1.基本意义不同如: ⑴近来近期“近来”是表示过去不久到现在的一段时间,不能表示将来的一段时间。
“近期”表示最近的一个时期。
可以是过去不久到现在的一段时期,也可以是从现在到不久的将来的一段时期。
“近期”所表示的范围要比“近来”所表示的范围大。
⑵才华才能才干才智“才华”“才能”“才干”“才智”共同的意义是,人们在各种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优异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
但它们在表意上各有侧重。
“才华”是指人表现于外的才能,侧重指文学艺术方面的能力和特长。
“才能”表示知识和能力,侧重指人对知识、能力、技巧、技能的掌握情况。
“才干”侧重指人的工作和办事的能力。
“才智”指才能和智慧,侧重指富于智慧和思维敏捷。
2.感情意义不同如: ⑴成果后果“成果”和“后果”都有“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达到的最后状态”的意义。
但“成果”多用于事物顺乎发展规律而达到的最后状态,而“后果”则多用于言语和行为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产生的结果,因而多用在“坏”的方面。
⑵鼓动煽动“鼓动”“煽动”都是通过语言、文字激发人们的情绪,使其行动起来。
但“鼓动”是中性词,但一般是用来表示激发人做好事情。
“煽动”是贬义词,表示鼓动人做坏事情。
3.语体意义不同如: ⑴譬如比如“譬如”和“比如”都是举例时的发端语。
都有“一,引出实例;二,引出比喻。
”的意思,但是“譬如”书面色彩较浓“, 比如”口语色彩较浓。
⑵甚至乃至“甚至”“乃至”都是连词。
用在并列成分的最后一项之前,强调、突出这一项,后面有时用“也”或“都”呼应,有时可以互换。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与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同义词辨析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对同义词进行辨析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汇,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将针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与教学进行详细的讨论。
一、同义词辨析的重要性二、教学方法1. 词义辨析法:通过对同义词的词义进行比较和辨析,帮助学生理解词义的细微差别。
教学中可以将“美丽”和“漂亮”进行比较,让学生分别描述这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和掌握同义词的词义和用法;(2)了解同义词的差别和异同,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3)运用所学的同义词进行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同义词的细微差别:有些同义词的差别很小,学生很容易混淆。
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词义解释和例句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词义的细微差别。
(2)同义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差异:有些同义词在不同语境下使用有所差异。
教师需要通过一些实际例句进行比较和辨析,帮助学生掌握同义词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规律。
四、教学策略1. 生活化教学策略:将同义词辨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通过真实的场景和情境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词义。
2. 归纳总结法:将相似的同义词进行归类总结,列出其词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帮助学生理清同义词之间的差异。
3. 对比教学法:通过对比相似词语的差别,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他们的用法和语义差异。
可以使用图表或对比表格来说明。
4. 互动教学策略:将同义词辨析和交流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小组或课堂上进行讨论或演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内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内容非常广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同义词辨析内容:1. 形容词:(1)高兴、快乐、愉快(2)美丽、漂亮、好看(3)聪明、机智、智慧2. 动词:(1)喜欢、爱、钟爱(2)吃、进食、用餐(3)学习、学、研究3. 名词:(1)人、人物、人士(2)朋友、伙伴、同伴(3)家庭、家、家属以上只是一小部分常见的同义词辨析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课程安排进行选择和教学。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与教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同义词辨析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基础的教学内容。
对外汉语学习者常常会遇到一些词汇的近义词,这些词汇在语义上有着一定的相似度,但在使用时却有着微妙的差别。
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注重对这些同义词进行辨析,并指导学习者正确地运用它们。
同义词辨析教学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应该是一个渗透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同义词辨析教学,例如通过语境分析、词义比较、差异对照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义词之间的微妙差别。
下面我将以几组常见的同义词为例,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并介绍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学这些同义词的方法。
1. 坚固、牢固这两个词都可以用来形容建筑物或物体结实、不容易被破坏。
但它们的使用有一定的区别。
坚固多指建筑物或物体由坚硬的材料构成、结实耐用,如“坚固的城墙”、“坚固的桌子”;而牢固则更强调建筑物或物体连接部分紧密、不易松动,如“门扇牢固”、“窗户牢固”。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图片、实物或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先了解坚固和牢固的意思,然后通过对比和分析来区分它们的区别。
通过举一些实际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同义词之间微妙的差别。
2. 大、巨、庞大这三个词都可以表示大小、程度的高,但在使用时有一些差别。
大的程度一般是普通的、一般的,如“大树”、“大雨”;巨相对于大来说程度更深,一般指超乎寻常的、令人惊异的大小,如“巨大的体型”、“巨大的利润”;庞大则程度更深,强调数量很多或规模很大,如“庞大的数量”、“庞大的家产”。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让学生理解这三个词的用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实际运用来加深学生对这三个词的理解和记忆。
3. 害怕、畏惧这两个词都可以表示害怕、恐惧的意思,但它们用法上有一些细微的区别。
害怕一般是指因为害怕而产生的情感,如“害怕生病”、“害怕失败”;畏惧则更强调因为敬畏或者对某种权威、威胁感到畏惧,如“畏惧上司”、“畏惧权威”。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难点解析之如何区别近义词很多才加入国际汉语教学事业的老师可能有这样的一个疑惑,在上课的时候学生总是问某某词之间的区别,比如“必须”和“必需”的区别,“边疆”和“边境”的区别之类的词语辨析的问题。
新杰教育为了给初入这行的老师一个启发的作用,本文从以下几点出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解决词义辨析难题的方法。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1、词语基本义:就是根据词义来辨析选用同义词的方法。
词语意义是词语本身所固有的意义,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一般可以从词义的搭配对象、程度轻重、范围大小几个方面辨析。
(1)词义的搭配对象如:终生/终身:“终生”是就事业来说,如: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终身”是就人生大事来说,如:婚姻是终身大事。
(2)词义程度轻重如:蔑视/轻视:“蔑视”比“轻视”意义要重一些。
(3)词义的范围大小如:年纪/年龄:“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小。
“年龄”指人或动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范围较大。
2、色彩意义:(1)感情色彩不同如:牟取/谋取:前者含贬义,后者为中性词。
(2)语体色彩不同如:商量/商榷/协商:“商量”常用于口头语体,多指一般问题,可重叠成商量商量。
“商榷”文言词,含有尊敬、客气色彩,常用于书面语体、多指学术问题;也指其他需慎重研究的重大问题。
“协商”着重指共同正式商讨,多指重大的,特别是具有社会性或国际性的问题,一般有庄重色彩。
3、语法意义:(1)词性:如:豢养/饲养/喂养:“豢养”指喂养动物,一般不用以指人,当指人时,则表示收买和利用,含贬义。
“饲养”指喂养牲畜,可与“员、场”等组成名词。
“喂养”多用于牲畜;用于人时,只限于婴儿。
(2)句法功能:如:“突然”和“忽然”,突然能做谓语、定语、状语,但是“忽然”只能在句中做状语。
以上大概介绍了几个关于词语辨析的思考角度和方法,希望能对汉语教师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与教学同义词辨析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词汇,提高汉语语言能力。
同义词辨析不仅涉及到词义的区别,还涉及到词汇的搭配、语法和语境等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同义词的解释及其区别,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它们的使用。
下面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案例,探讨同义词辨析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一、较中、较偏、较次这三个同义词在形式上很相近,但它们在意义上存在区别,需要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进行辨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它们的具体含义:较中:比中等、比较平均。
较偏:比较偏向一方面。
较次:比较次要。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比这三个词的用法、语境和搭配等方面进行教学。
例如:(1)“这个工作较中,没有什么难度。
”(中等)(2)“他的心态比较较偏,只看到一件事情的好处而忽视了其它方面的因素。
”(偏向)(3)“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它只是较次,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次要)通过以上实例,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个词的具体含义,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区别它们的使用,避免出现语言上的错误。
二、说服、劝说、诱导这三个同义词在汉语中的使用极为普遍,但它们在认知内涵和表达方式上存在区别。
因此,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辨析它们的差别,以避免造成语言上的错误。
说服:通过理性、事实等方式让对方接受某种观点或意见。
劝说:通过言语、情感、行为等方式对对方进行鼓励、引导、帮助等,使其做出某种决策。
诱导:通过引诱、诱惑等方式对对方进行摆布,让其做出自己想要的决策。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实际场景和案例来教学。
例如:(1)“在学习时,我们应该通过说服的方式来让自己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说服)(2)“面对困难,我们应该相互鼓励,互相支持,以此来战胜困难。
”(劝说)(3)“某些商家经常使用诱导销售,他们通过引诱的方式来诱使顾客购买自己的商品。
”(诱导)三、继承、传承、延续这三个同义词在教学中是比较容易混淆的,需要通过实例来进行区分和解释。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与教学同义词辨析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它是通过比较不同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使学习者能够更准确地理解词义,并从而使用恰当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本文将从同义词辨析和教学两个方面来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
一、同义词辨析的概念同义词辨析是指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些词语在一些方面有着相似的意义,但在使用时又稍有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词语进行表达。
不同的同义词之间的差别可能很微小,但这种差别却能影响到表述的准确性、清晰度和语感,因此,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同义词辨析是非常重要的。
同义词辨析可以使学习者更准确地理解汉语词汇的意义,提高词汇运用的准确性和精度,使学习者在汉语语境中更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同时,对于对外汉语学习者来说,同义词辨析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和汉语语言的特点。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同义词辨析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划分。
1、词性分类同义词可以按照其词性进行分类。
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这样的分类方法有利于学习者快速记忆和掌握同义词的用法。
例如:“愚蠢”和“笨拙”,二者都是形容词,但“愚蠢”更强调智力水平的不足,而“笨拙”则更强调行动或方法的不妥,两者的区别虽很微小,但在语境中使用时却能传达出不同的意义。
2、语义分类同义词的语义也可以进行分类,比如主要可分为同一范畴的同义词,以及在不同集合的同义词。
例如:“喜欢”和“爱”,二者都是表达对某种事物的好感。
但在语境中,“喜欢”更多地表示暂时的、轻浅的情感,而“爱”则更多地表现出深厚、长久、坚定的感情,因此只有考虑到这种区别,才能理解这两个词语的使用场合。
3、习惯用语分类同义词还可以根据习惯用法进行分类。
例如:“明亮”和“光亮”,二者在意义上非常接近,但在习惯用法中,“明亮”更多用于形容灯光、烛光等,而“光亮”则更多使用于形容物体表面的光泽度。
4、感官分类同义词还可以根据感官特点进行分类。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与教学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对外汉语的学习需求也逐渐增加。
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词汇教学在学习者掌握语言能力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同义词辨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同义词在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对于学习者来说,正确区分和应用同义词是一个相对困难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与教学,希望能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同义词是指语义相近、或所表示的事物、概念、性质、动作或状态较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在语言交际中,同义词由于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具体使用时需要注意区别。
“想法”和“主意”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但在某些语境下又有不同的含义。
对外汉语学习者需要对同义词进行深入的辨析和理解,才能够准确地运用这些词汇。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习者通过对比、联想等方法来进行同义词的辨析。
在学习同义词时,学习者首先需要掌握这些词汇的基本含义和用法,然后通过对比和联想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高兴”和“快乐”都可以表示愉快的情绪,但“高兴”更强调一时的情绪,而“快乐”则可以用来表示长期的幸福感。
通过这样的对比和联想,学习者能够更清晰地掌握这些同义词的用法和语义差异。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还应该注重同义词的语境分析。
在实际语言交际中,同义词的使用往往要依赖于具体的语境。
“美丽”和“漂亮”都可以表示外貌和环境的优美,但“美丽”更多用来形容自然风光或艺术作品,“漂亮”更多用来形容人的外表。
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习者通过阅读和实际交际来分析同义词在具体语境下的使用情况,从而帮助他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对外汉语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语境搭配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同义词的用法。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语境搭配的练习,让学习者通过搭配词语来感受同义词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差异。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习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同义词的用法和含义,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运用这些词汇。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与教学同义词辨析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同义词的运用能够丰富语言表达,使语言更加生动和灵活。
对外汉语学习者往往在同义词的选择和使用上存在困惑,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同义词辨析开展专门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同义词。
本文将就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与教学进行探讨,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些教学思路和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同义词的用法。
一、同义词辨析的重要性同义词是指在表义上相近或相同,但在语用上可能有所不同的词语。
在日常生活和语言交流中,同义词的使用极为普遍,因为它们能够丰富语言表达,使语言更加生动和灵活。
由于同义词的细微差别和语境依赖性,对外汉语学习者往往在同义词的选择和使用上存在困惑。
“高兴”和“快乐”都是表示情绪愉快的词语,但在一些情况下却不能互相替代;“聪明”和“机智”也都表示智力较高,但在不同语境下有所区别。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显得格外重要。
正确使用同义词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地道性和精确度。
同义词的微妙差别往往能够表达出不同的语义和情感色彩,因此学习者若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同义词,就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使语言表达更加地道和丰富。
通过同义词的辨析教学,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语言的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义词的辨析需要学习者具备对语言细微差别的敏感度,能够注意到同义词之间的微妙差别,并能够根据语境进行准确的运用。
在同义词的辨析教学中,学习者不仅能够提高对词语的敏感度,还能够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同义词的辨析教学有助于帮助学习者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同义词的辨析,学习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不同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对这些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由于同义词之间的差别往往微妙而丰富,因此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加注重对词语的细致分析,从而更容易牢固记忆。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开展同义词辨析教学,以下列举几种常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