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7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虬枝qíu 婆娑suō涸辙hé潜滋暗长qiǎnB. 禀赋bǐng 短暂zàn 枝柯kē惴惴不安chuânC. 猗郁qí酣然hān 秀颀qí恹恹欲睡yãnD. 荒诞yán 隐瞒mán 淅沥xī不屈不挠náo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得到的。
B.揠苗助长:压住禾苗使它生长。
C.涸辙的鱼:在水干了的车辙里的鱼。
D.惴惴不安:因担心害怕而心中不安。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秋水》----------庄子-----------战国时期B.《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战国末期C.《捕蛇者说》-----------柳宗元---------宋代D.《使至塞上》----------王维-----------唐代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B.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同学,只不过占全班十分之二、三。
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5.下列语句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____,又来了一场沁人心脾的冷雨。
A.刚吹过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B.一阵乌云刚刚布满天空C.刚飞过一群欢叫的大雁D.一堆堆令人生寒的积雪还依稀可见6.提取下列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外交官饶有兴致地参加了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提议的旨在增强对中非关系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提升对非工作的专业文化程度、推动非洲知识的普及的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竞赛活动。
A.参加论坛的外交官活动。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含答案)长春市第一五四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8分)①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一代代青年人披荆斩棘,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烙下奋斗的印记:国难当头的奔走呐喊,抗日战场的歼击顽敌,建设工地的激情y ǒng跃……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青年先锋队的旗zhì。
②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
从妙手回春的抢险救灾前线,到形势严峻的疫情防控一线;从尽显风流的奥运赛场,到保家卫国的戍边哨卡……新时代的青年人主动作为、勇挑重担,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鞠躬尽瘁,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
③中华民族始终有着A□自古英雄出少年A□的传统B□风华正茂的你是选择躺平C□还是奋斗D□大国之崛起呼唤青春之力量。
青年一代要坚定理想信念,有责任,敢担当,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时代洪流中勇立潮头、建功立业。
1. 准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句子。
(2分)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2. 根据选文第①段的拼音写汉字。
(2分)yǒng()跃旗zhì()3. 给选文第③段方框处加上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处是()(2分)A.《》B.;C.?D.?4. 选文第②段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赋予B.妙手回春C.风流D.鞠躬尽瘁5.古诗文默写填空。
(7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2)《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雪》中在上、下片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中国华为公司受到美国等西方势力无理制裁打压,面临着极大的发展困境,“华为人"不甘屈服,勇于破局,坚持自主创新,始终坚信“_____________,”。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其中含卷面分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5分)1.古诗文积累。
(每空1分,错字、漏字、换字均不得分,共10分)(1)江山如此多娇,。
(《沁园春•雪》毛泽东)(2),但惜夏日长。
(《观刈麦》白居易)(3)今夜偏知春气暖,。
(《月夜》刘方平)(4)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借梦境写思乡的诗句从你积累的古诗句中写出一句关于“春雨”的完整诗句。
(课内外均可),。
2.根据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春之花,骄艳动人,梦想是含苞欲放的渴望;夏之树,枝叶婆suō,梦想是生机勃勃的向往:秋之果,缀满枝头,梦想是沉甸甸的收获;冬之雪,漫天飞舞,梦想是银装素裹的妖娆。
梦想是永恒的微笑,。
有梦想,就有为梦想而奋斗的豪迈人生。
如今中国梦就像一面旗帜,激励着国人奋发图强。
让我们抖擞精神,带着梦想出发,等到抵达秋天的果园,轻轻擦去夏天的汗水和灰尘时,我们就可以听见在春天许下的心愿:中国梦,美梦成真!(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婆suō()缀.()满抖擞.()(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3)“银装素裹”中,“素”的意思是。
文中“妖娆”的意思是。
(2分)(4)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
(2分)3.名著阅读(4分)(1)《水浒》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这部小说鲜明地表现了的主题。
(2)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
这位英雄是________,绰号是。
4、综合性学习(10分)【活动一:风流人物知是谁】根据下面的语言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6分)A.他励精图治,赏罚分明,善计谋,通兵法,深得将士爱戴,以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巧借东风等流芳百世。
()B.他是三国时魏国真正的创业者,一代奸雄,同时他也是卓有成就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观沧海》抒发了苛求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
(共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骈.进pián 忐忑.tè栖.xī息凌.驾líng 僧侣.lǔB佝.偻gōu 庸碌.lù留滞.zhì扶掖.yè旁骛.wùC枘.凿bǐng 繁衍.yǎn 披蓑.shuāi覆辙.chè睿.智ruìD灵柩.jiàu 冥诞.dàn 成吉思汗.hàn 陨.落sǔn 谀.词yú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2分)A一言九鼎恪尽职守一代天骄怒不可遏B黎民百姓无与仑比略输文彩强聒不舍C原弛蜡象恼羞成怒弥流之际全神贯注D廓然无累舐牍之情一怀黄土谈笑风声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2分)(1)“创建文明城市”过后,许多人都养成了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但有一部分人公共卫生意识淡薄,随地吐痰现象还屡见不鲜。
(2)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低微,但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奉献了一生。
(3)一辆面包车不慎坠入河中,闻讯赶来的消防官兵正全力以赴落水者。
A、始终出生抢救B、仍然出身营救C、始终出身营救D、仍然出生抢救4.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应该是淡泊名利的。
伯牙、子期,庄周、惠施,堪称高山流水,是我们交友的典范。
B、王老师在三尺讲台上孜孜以求,由于劳累过度,生病住院。
他的学生前去看望,希望王老师安心地休养生息,早日康复。
C、他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很差,学习毅力不坚定,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他却不以为然,我行我素。
D、他可谓曾经沧海,三岁失去双亲,而立之年遭遇下岗,不惑之年婚姻失败,人生的酸甜苦辣,风风雨雨,他都经历过。
5. 读下列材料,从后面的a、b、c、d、中选取相对应的观点。
(2分)(1)达尔文小时候,智力远不及其妹妹,在父母和老师眼中,是一个很平庸的孩子,但他努力学习,终于成了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20 学年上学期月考试题九年级语文(时间:110 分钟 分值: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 分)A.应届/应聘 流露/锋芒毕露 参差不齐/差强人意B.烟蒂/取缔 沾染/如坐针毡 孜孜不倦/胜券在握C.泊车/湖泊 处罚/处心积虑 相形见绌/咄咄逼人D.癖好/开辟 重荷/一丘之貉 供不应求/共商国是2.下列各组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A.禅师 给予 瞥见 佝偻B.广袤 要决 妥当 坍塌C.津怀 制裁 宽宥 困厄D.窗灵 亵渎 麾下 驰骋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A 、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
B 、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把大家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C 、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可是日本本 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D 、听到有人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 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 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 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 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B.③⑤①④②C.②③⑤①④D.③⑤①②④5.古诗文默写(共8分)(1)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
(2)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语文学习是需要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的,对知识的检验无疑是通过练习的考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 行辈/行伍眼眶/框架结构连翘/翘首仰望B. 下载/载途礼数/数九寒天幽悄/悄无声息C. 追溯/朔风撺掇/上蹿下跳归省/发人深省D. 竹篙/篙草嘹望/星火燎原蓦然/暮色苍茫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春宵垂珠联珑嘎然而止金吾不禁B. 晦暗销声匿迹张灯结彩人情事故C. 羁绊交头接耳因地制宜春寒料峭D. 暴躁甘败下风潜滋暗长元气淋漓3.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社戏》中鲁迅通过回忆自己小时候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恋之情。
B. 《回延安》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诗人贺敬之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抒发了自己对延安的深情。
C. 《大自然韵语言》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一定要使用说明性语言,如果使用生动性语言则会使说明不准确。
D.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都属于事理说明文,但它们的说明顺序明显不同。
《恐龙无处不有》以介绍恐龙生存的大陆为主,属于空间说明顺序;而《被压扁的沙子》则遁过介绍斯石英说明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主要使用了逻辑顺序。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4. 默写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 ______ !《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______ ,______ !蒹葭萋萋, ______ 。
所谓伊人, ______ 。
______ ,悠悠我心。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出湖水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的句子是______ , ______ 。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6.0分)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柔软的父亲①清晨,经过小区的池塘边时,见到一个穿着黑西装的中年壮汉,趴在雨后潮湿的木栏杆上,拿着一根简易的木勺费力地在水面上舀些什么。
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句子默写1. 补写句子(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在水一方。
(《蒹葭》)(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________。
(《关雎》)(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以游子之身登楼远眺,触景抒怀,归思难禁,继而生发出不知家在何处之愁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
(5)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典故,抒发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由个人痛苦联想到天下人的痛苦,表达了迫切希望改变现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南国春景喻北国雪景,造景奇绝,传达出诗人惊喜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念奴娇·过洞庭》中表达作者虽仕途坎坷,但自问光明磊落,襟怀坦荡,问心无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新版一、选择题(共2题;共4分)1.(2分)(2019 •长春模拟)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老人路上掉了一张餐纸,清洁人员追上去说“老家伙,你怎能乱扔垃圾?真没素质!”B .小刘到书店买到了梦寐以求的书,临走时,店老板说:“谢谢惠顾,欢迎下次光临。
”C .快递员送货超时,收货人说:“你是腿短呢,还是属蜗牛的?这么老半天才把东西送到!”D .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2.(2分)(2019八上•揭西期末)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航拍中国》节目深受好评的主要原因是拍摄者注重“高度、温度、角度”造成的。
(在“是”后面加上“因为”)B.端午节,无论是粽叶的清香,还是龙舟的呐喊,渲染的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把“渲染”改为“表现”)C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技术的敏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十”创业的大军中。
(删去“使”)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把“普遍”调到“欢迎”前面)二、情景默写(共1题;共5分)3.(5分)(2018八下•温州期中)古诗文名句默写。
(1),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是故,教然后知困(《礼记•虽有嘉肴》)(3)是故谋闭而不兴,, 是谓大同。
(《礼记•大道之行也》)(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博大胸襟的诗句是:,第1页共12页(5)白居易《卖炭翁》中展现诗人深刻理解卖炭翁矛盾的内心活动和艰难处境的诗句是:,。
(6)韩愈《马说》中表达作者对统治阶级有眼无珠、不识人才的愤慨的句子是:?。
三、字词书写(共1题;共1分)4.(1分)(2019七上义乌月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旄n 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春》)②水藻真绿,把终年zhU 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2019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在开学典礼上,优秀的毕业生回到了濡养了自己的母校,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了宝贵的箴.(zhēn)言。
B.面对港独分子亵渎国旗的恶劣行径,我们绝不能轻易宽宥.(yŏu) ,一味纵容。
C.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典礼上,阅兵式和联欢活动相得益彰,宣告了中国不容小觑.(xù)的实力。
D.《小欢喜》成为热播剧的密诀,在于它唤起了人们心中对那段心无旁骛.(wù) 奋战高考岁月的回忆。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项是( )(2分)9月13日至15日,铜官窑古镇倾情打造了一系列中秋创意活动,帶领游客穿越回了千年前的大唐中秋之夜。
在灯火的映衬下,小镇的房屋格外的富丽堂皇....,精心装扮的“嫦娥仙子”体态娉婷..明媚的丽人身着盛唐礼服,..,为游客送上月饼,鲜妍与金甲式士不时闪现,为游客们带来动感欢快的舞蹈。
石渚湖边,趣味灯迷悬挂在风雨桥上,不少游客附庸风雅....,兴味十足地猜着灯谜;石渚湖中,千盏花灯漂泊湖面,将相思寄往远方。
古老的拜月仪式,也在铜官窑古镇得到了复活。
A.富丽堂皇B.娉婷C.鲜妍D.附庸风雅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9月28日,在第十届校园体育节入场式上,菠菜园里飘扬着各具特色的班旗和整齐嘹亮的口号声。
B.口碑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哪吒》取得蝉联电影票房冠军的好成绩。
C.近日,湖南卫视《声入人心》第二季成员和砂子塘小学的学生们一起为祖国动情献唱《红旗飘飘》。
D.今年,苹果在中国的品牌地位暴跌至第24位,而华为则上升两个名次左右,排在第2位。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项是( )蒋勋先生《美的沉思》一书现在已经印刷30余次,总发行量25万余册。
可以说,在美术读物中,《美的沉思》在大陆市场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2019-2019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内容预览:2019-2019学年(上)第一次月考试题九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已经迈入了艰难、辛苦而又甜蜜的九年级。
这将是你们的人生路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当你拿到这份试卷时,也许心里充满了兴奋与激动。
请认真完成这份试卷,别马虎、别草率。
一、语基(一)古诗词积累(12分)1 ,背灼炎天光。
2莫道不消魂,。
3人不寐,。
4过尽千帆皆不是,。
5 ,弓如霹雳弦惊。
6《武陵春》中被词论家称赞为写愁“创意出奇”的句子是。
7请你再写出一处古诗词中描写“愁”的诗句。
8《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是。
(二)语言运用(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①那时,我们是快乐的。
②每一个清晨或旁晚,我们亲进大自然,倾听万物的声音,与身边的鸟儿、花儿、小溪交流。
③我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自己的笑声。
④多年以后,使我们还在怀念这段快乐的时光。
1、第②句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改为,改为。
2、第④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防止疫情流行,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区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
B、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能为我们提供巧夺天工的作为素材。
C、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D、为了备战空前绝后的北京奥运会,全国上下都在同心协力争创佳绩。
二、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7分)1、做不了大江大河,就做一滴小小的水珠吧;_____,就做一株默默的小草吧;做不了顶天立地的英雄,___。
(3分)2.现实生活中,乘坐公交车已是人们最平常、最便捷的一种交通方式了。
但我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诸如乘客“不肯为老弱病残孕等人让座”、“看到小偷正在偷他人的钱物却冷眼旁观,不加制止”、“为一点点小事而互相说粗话、难听话,甚至骂人”等等,请你从提倡友爱、文明,营造温馨的乘车环境的角度出发,拟一些宣传语。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时间:80分钟总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古诗文默写。
(16分)(1)《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2)《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
(3)《醉翁亭记》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4)《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
(5)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
”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两句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8)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 沉湎(miǎn)衣钵钟灵毓秀(yù)不可思议B. 嗥叫(háo)锤炼大气磅礴(bò)如释重负C. 无垠(yín)玄虚悲天悯人(mǐn)眼花缭乱D. 惬意(xiá)慨叹正宗谪传(dí)功名利禄3.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8分)那些曾温暖过我们心灵的人,湿润过我们眼睛的事,那些不容亵dú( )的快乐日子,从尘封的记忆里拣出来细细擦拭,总会有些令人涕( )泗横流。
四季总是在生命里甲(A.轮回B.轮流),无论是轻松放开还是乙(A. 深沉 B. 沉吟)不已,生活从来不会为谁稍稍停歇过,它终将继续下去。
从容淡定地对待我们的生活吧,过去的就让它成为过去,只要把握现在的分分秒秒,才能让生活更精彩。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亵dú (_________)涕.(_______)泗横流(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2分)甲 ___________ 乙_________(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4分)原句:。
修改句:。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革命家。
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共分上下两片,上片问“月”,创造了一幅神话般的美丽境界;下片问“天”,表达了作者苏轼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C、“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
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
D、“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二阅读(70分)(一)文言文阅读(18分)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5.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6分)(1)蔚然..而深秀者()(2)晦.明变化者()(3)宴酣.之乐()6.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答:。
(4分)(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答:。
(4分)7.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
“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B. 作者写“宴酣之乐”,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表达出“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文意又深了一层。
C. 文章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作者将描写、叙事、抒情和议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全文的主旨。
D. 本文大量运用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
同时,全文用了21个“也”字和25个“而”字,增添了散文的韵味,读来只觉得神采飞扬,摇曳生姿。
(二)古诗词赏析 (7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下列关于本诗中几处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巴山楚水”泛指白居易被贬后曾迁徙任职过的朗州、连州等地区。
B.“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C.“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
D.“歌一曲”指白居易的《思旧赋》。
9.作者在颈联中以“沉舟”“病树”自比,抒发了怎样的复杂情绪?(4分)答:。
(三)阅读名著选段,完成10~12题。
(1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却说牛二抢到杨志面前,就手里把那口宝刀扯将出来,问道:“汉子,你这刀要卖几钱?”杨志道:“祖上留下宝刀,要卖三千贯。
”牛二喝道:“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百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
你的鸟刀有甚好处,叫做宝刀!”杨志道:“洒家的须不是店上卖的白铁刀,这是宝刀。
”牛二道:“怎的唤作宝刀?”杨志道:“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
”牛二道:“你敢剁铜钱么?”杨志道:“你便将来剁与你看。
”……杨志叫道:“洒家杀死这个泼皮,怎肯连累你们。
泼皮既已死了,你们都来同洒家去官府里自首!”10. 以上选段选自《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杨志的绰号是“__________”。
(3分)11. 杨志为何杀死牛二?请概述选文省略的有关情节。
(40字左右)(3分)答:。
12.杨志杀死牛二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而《水浒传》中另一位英雄鲁智深,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用智逃脱。
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4分)答:。
(四)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3~20题。
(35分)石头里的春暖花开(12分)葛闪⑴洛宁十一岁,是云南山区的一名小学生,皮肤微黑,身形孱弱,沉默寡言,喜欢独处,是同学们眼中最“怪”的同学,平时课堂内外,谁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
同样,他也是我到偏远山区支教以来,见过的最不合群的学生。
⑵几个月前,洛宁上学的时候,背上背负的,除了一个书包,凭空多了一个口袋。
口袋里面,不知道装着什么东西,鼓鼓囊囊的,看来颇有重量。
要不然,洛宁背着的时候,脸上怎会有吃力的表情?⑶上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轻轻放在课桌下面。
下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背上,在小小的操场上转圈。
到底是什么东西,居然能让洛宁整天将它负在背上?班上的学生都想打破这个砂锅,揭开谜底。
⑷也有同学去摸过,硬梆梆的,有棱有角,从手感上判断像是石头。
但是,洛宁总不会傻到把石头当作宝贝整天背着吧。
不管是学生们,还是做老师的我,每当向洛宁问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洛宁总是不发言语,只是低着头耸着被冻得红彤彤的鼻子。
其实,有同学曾经试过去打开口袋,但平时很老实的洛宁,就会像是一头发怒了的小狮子,让大家不得不罢手。
⑸又过了一段时间,时值严寒,洛宁的口袋也变大了,里面的东西也装得更多了。
似乎口袋里面的东西,是遵循着一定的时间规律而变大变多的。
⑹洛宁口袋里的秘密,终究没有敌得过同学们的好奇心。
那次,洛宁没有拗得过好几个同学的强行“合力”,被按在了桌上。
口袋被打开时,滚落出的一块又一块冰冷坚硬的石头,让同学们都惊呆在原地——任是谁也没有想到,洛宁整天背负着的口袋里,装的居然真是石头?⑺眼前这个瘦弱到让人心疼的孩子背后,却有着任是谁听了也会落泪的背景:6岁那年,洛宁的父亲患病离世,这对本就贫困的家庭无异是雪上加霜。
天塌了,洛宁母亲就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她每天上山砍柴到集市上去卖,还要替别人做挣不了几个钱的手工活,还要割猪草喂养唯一的一头猪,还要洗衣做饭。
洛宁很懂事,只要从学校回家,就争着为母亲打理一切。
日子本来可以这样即使贫苦却也不失幸福地度过,但命运就这么无情残酷——去年的一天,洛宁的母亲遭遇车祸:命是捡了回来,人却瘫痪了。
⑻几天后,我买了点东西,趁着上午没课的空当,独自来到了洛宁的家里。
一来,看望一下洛宁的母亲;二来,我更想从他的母亲口中得知,到底是什么原因,竟然会让洛宁整天背着石头上学?⑼我告诉她洛宁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近来的情况。
当我向她提及洛宁背石头上学的奇怪之举,她的眼泪顿时簌簌落了下来:原来,自从她瘫痪后,洛宁除了在学校,其余的时间都在家中服侍母亲。
小伙伴喊他去河边看老黄牛,他没有时间;邀他去田野里放风筝里,他抽不开身。
因为他要接替母亲的“工作”——砍柴,烧水,做饭,洗衣服,喂猪……一天,她因为渴急了,把手伸向离床头不远的热水瓶,结果却烫伤了自己。
洛宁放学回家,看到被烫伤了的母亲,心像被无数把刀狠狠地剜了一般,痛入骨髓。
他怕在以后的日子里,若是自己不在家,母亲不知道还会发生其他什么事情。
于是,洛宁当即便决定:以后的每一天,他都要背着母亲上学。
尽管母亲再怎么劝阻,洛宁还是坚定自己的想法。
从那时起,他便开始背着石头上学了。
⑽我的心里陡然被濡湿了。
但我同时亦很奇怪,洛宁想背着母亲上学来照顾她,但他的背上,却怎么永远是一袋石头?⑾洛宁母亲看出我心中的疑惑,止住了泪水,哽咽着告诉了一个任是谁都想不到的爱的秘密:洛宁母亲体重八十六斤,洛宁瘦小的身躯又如何负重?但他却想出了一个方法,起初,背着少量的石头,随着对重量的适应,然后再不断地添加石头。
直到,他能适应超过八十六斤的重量为止。
⑿八十六斤,是洛宁母亲的体重,亦是爱的重量!⒀回来的山路上,我任由泪水肆意奔流。
我在想,那口袋里的石头,冰冷坚硬的棱角,定然是无数次碰疼了洛宁的后背、压痛洛宁孱弱的肩膀了吧。
我仿佛看到这样一幕画面……⒁只因为,他后背上的那一袋石头并不冰冷坚硬,而是因了一份爱,时时春暖花开!13.细读第⑺节,洛宁命运的“无情残酷”表现在哪里?(2分)答:。
14.第⑾节中洛宁的母亲“哽咽着告诉了一个任是谁都想不到的爱的秘密”,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爱的秘密”是什么?(3分)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