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沪科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2溶液组成的表示 教案4(化学沪科版九年级下册)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3
6.2 溶液的组成的表示教案氧化碳、碳酸和水组成;生石灰放入水中得到的溶液是由氢氧化钙和水组成的活动:带领学生观察分析硫酸铜溶液的组成结论: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例如水。
3、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例如硫酸铜。
新知总结:1、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2、溶液的命名:一般是依据溶质和溶液的名称来命名的,溶质的名称+溶剂的名称+溶液或溶质的名称+溶液3、溶质、溶剂的判断(1)溶质状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
(2)两种液体互溶时,通常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一种为溶质(3)如果其中一种是水,不论水的多少,通常把水作为溶剂。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除此以外,汽油、酒精等也可做溶剂。
活动2: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溶液是不同状态的溶质溶解于溶剂而形成的。
请将你知道的一些溶液填入下表,并与同学交流。
带领学生整理并填好表格溶剂和溶质的概念学生小组讨论,并填好表格小组代表回答相应问题学生总结记录相应知识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相应活动,记录实验现象并讨论得出结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相应活动,记录实验现象并讨论得出结论。
思考讨论,根据以前知识解决问题思考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分析掌握溶液的组成提高总结能力由生活入手,加深对溶液得组成得理解通过知识总结,提升学生对知识得总结概括能力通过具体数据得出结论,让学生有尊重实验事实得意识实教师知道学生完成实验活动31、将10克高锰酸钾晶体与100克水混合,观察现象?现象:形成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质量为110克结论: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2、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观察现象?现象:形成高锰酸钾溶液,溶液体积小于100ml结论: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思考与讨论:总体积不等于酒精和水得体积和?分子间有一定得空隙。
注意:两种物质混合时质量可以相加,但体积不能相加。
第六章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1.学习目标1.从日常生活经验和图例了解溶液的组成,溶质与溶剂的概念,并交流与讨论常见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溶液的质量关系,学习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
3.通过例题学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4.与同学协作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2.【重点】1.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关系。
2.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3.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4.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难点】1.溶质与溶剂的辨证关系。
2.涉及体积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3.与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相结合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3.预习导航:一、溶液的组成;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4.教学内容第1课时一、溶液的组成溶液的组成= 和。
溶质:。
溶剂:。
1.溶液的命名:前为溶质,后为溶剂,溶剂为水时一般读法中省略,如: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溶质,溶剂;硫酸亚铁溶液:溶质,溶剂;碘酒:溶质,溶剂。
2.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均是指。
如:。
3.溶质与溶剂的相对划分:①固/气----液:固体、气体为;液体为。
如:。
②液----液:量少的液体为;量多的液体为。
③结晶水合物加到水中形成的溶液:如:。
④发生化学变化的:溶质为反应后稳定存在于溶液中的物质,即,而溶剂不变。
如:氧化钙放入水中,溶质,溶剂。
镁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溶质,溶剂。
过量的镁与稀硫酸反应,溶质,溶剂。
4.溶质可以是固、液、气态,溶剂通常是,或是、等。
5.一种溶液里可以有种或种溶质。
【练习】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1)食盐水(2)碘酒(3)糖水(4)石灰水(5)稀硫酸(6)稀盐酸(7)硫酸铜溶液(8)酒精溶液(9)氯化钙溶液(10)氢氧化钠溶液(11)植物油的汽油溶液(12)硫酸亚铁溶液(13)一定量的锌和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的溶液(14)一定量的锌和过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所得的溶液(15)足量的锌和一定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所得的溶液。
初三化学溶液组成的表示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六章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二. 教学目标1、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了解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2、能指出某些溶液中溶质的状态;3、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4、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1、掌握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2、认识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辨证关系;3、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4、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难点:1、涉及溶质质量分数的各类计算;2、溶液的配制。
三. 具体内容在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处处离不开溶液。
在使用溶液时,人们往往需要知道溶液的组成和溶液中各种物质的质量关系。
1、溶液的组成(1)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的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能溶解溶质的物质;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溶液的读法:(溶质)的(溶剂)溶液如果溶剂是水,可以读成:(溶质)溶液(2)溶质、溶剂的区分溶质为固体和气体时,液体作溶剂;溶质为液体时,量多的作溶剂;如果有水,不管量多少,水都是溶剂。
(3)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1)溶质的质量分数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
(2)溶质的质量分数×100%3、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1)步骤①溶质为固体时:计算、称量、溶解;②浓溶液的稀释:计算、量取、稀释。
(2)仪器①溶质为固体时: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②浓溶液的稀释: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3)注意①量筒的使用以及产生误差的原因;②先放固体,后放液体;③稀释浓硫酸:浓硫酸应向水中倾倒,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类型(1)已知溶质和溶剂,求溶质质量分数;(2)已知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求溶质和溶剂;(3)溶液的稀释;(4)密度公式的综合应用。
【典型例题】例1、小红同学在家做“粗盐提纯”实验,对其做法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 将粗盐放入玻璃杯中加水溶解——粒子在不断运动B. 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快溶解速度C. 用自制净水器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变为纯净物D. 实验时不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答案:C例2、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 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B. 托盘天平、药匙、漏斗、烧杯、玻璃棒C. 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铁架台D. 托盘天平、集气瓶、漏斗、蒸发皿、玻璃棒答案:A例3、对“2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A. 100g水中溶解了20g食盐B. 100g食盐溶液溶解了20g食盐C. 将20g食盐溶解于80g水中所得的溶液D. 将食盐与水按1 :4的质量比配制的溶液答案:A例4、配制500mL 20%的硫酸(密度为1.14g/cm3)需要98%的硫酸(密度为1.84g/cm3)多少毫升?答案:63.2mL。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学案沪教版第节溶液组成的表示方式教学目的1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2把握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式和部份有关计算。
重点难点1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表示方式及关系式的含义。
2难点溶液组成的含义。
教学进程[引言]在本章已学习了溶液的特点、组成、分类、物质的溶解度等知识,对溶液有了必然的熟悉。
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碰着溶液的“浓”或“稀”的问题。
例如,利用农药时,太浓了可能损害农作物,太稀了那么达不到杀虫成效。
这就要求了解溶液中溶质的确切数量,以便把握。
提出题,溶液的“组成”究竟是什么含义呢?这是本时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题。
一、溶液的组成[说明]在实际应用中,简单的“浓溶液”、“稀溶液”的粗略划分,已经不能知足需要。
很多情形下需要准确地明白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例如,在必然数量的农药中究竟含多少溶质才能既知足杀虫的要求,既节约农药而且又不损害作物。
这就产生了从量的方面研究溶液的需要。
[指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溶液组成的意义的内容。
要求学生明白得:溶液的“浓”或“稀”是由溶质和溶液的量一起决定的。
当溶液中溶质的量和溶液的量都确信了,溶液的组成也就被确信下来了。
例如:已知0g氯化钠溶液里含2gNal和0g氯化钠溶液里含4gNal,咱们就能够确切明白后一种溶液的溶质比前一种溶液的溶质多一倍。
[引导讨论]就上述例子展开讨论:由于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因此当溶质或溶剂的量有所转变时,会有以下情形:若是溶质量增大,溶剂量不变。
那么溶液量会增大,溶液会变浓。
2若是溶质量减少,溶剂量不变。
那么溶液量会减少,溶液会变稀。
3若是溶质量不变,溶剂量增加,那么溶液量会增加,溶液会变稀。
4若是溶质量不变,溶剂量减少,那么溶液量会减少,溶液会变浓。
从而咱们能够明白溶液的组成转变是由溶质、溶液量的关系决定的。
溶液和溶质的量总要选取必然的单位来表示,例如质量单位克或体积单位升等,选用不同的单位时就会有不同的组成表示法。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溶液稀释的计算。
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溶液的配制的计算和稀释计算。
【教学方法】实验、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实验室所用的几种溶液,这些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是怎样配制出来的?
二、探讨“怎样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问题:怎样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 %的食盐溶液?
2、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演示:
(当溶质为液体时的步骤:计算、量取、稀释)
三、探讨有关溶液的计算
1、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变为溶质质量分数10%的食盐溶液,怎样操作?
思考,交流讨论并回答
2、如何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变为溶质质量分数20%的食盐溶液,怎样操作?
3、如何用粗食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
思考,交流讨论并回答
四、教师小结:
板书: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
四、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2. 所需实验仪器
布置作业:练习册本节
教学反思:学生本节对配制的步骤掌握较好。
第6章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浓稀的关系。
2.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3.掌握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的稀释和浓缩的计算【学习重点】掌握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的稀释和浓缩的计算【学习难点】掌握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有关计算题的关键:找准题目中的不变量。
【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硫酸铜溶液的溶质是,溶剂是。
盐酸溶液的溶质是,溶剂是。
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溶质是,溶剂是。
30g植物油与10g汽油形成的溶液,溶质是,溶剂是。
30g酒精与10g水形成的溶液,溶质是,溶剂是。
白磷溶解于二硫化碳中,叫做溶液氧化钙溶于足量的水中,叫做溶液【新知导学】: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阅读教材P161-162,(注:ω是希腊小写字母,读作欧米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ω溶质)= ×100%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根据公式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公式完成下表:(3) 变式例1:冬天,人们常给皮肤上抹上一点甘油溶液,使皮肤保持润湿。
用400g甘油溶解在100g水中,配制的甘油溶液护肤效果最佳。
该甘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例2: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在农业上,为了选种子,需要配制16%的食盐溶液。
现有32㎏食盐固体,可配制多少㎏这样的食盐溶液?需水的质量是多少?活动三、涉及溶液稀释、浓缩的计算将100 g 20%的氯化钠溶液作如下改变,分析下表中各种量的变化,增加用“↑”、减小用“↓”、不变用“▁”填空。
氯化钠加水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浓缩前溶质的质量浓缩后溶质的质量从溶液中取出部分后不变例3:实验室使用的稀硫酸,通常都是将市售浓硫酸用水稀释而成的。
现要将100 g98%的浓硫酸稀释成24.5%的稀硫酸,需要加水多少克?练习: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糖水250g ,需50%的糖水多少克?三、总结、反思与提升反思:1.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被溶解的物质本身,也可能不是。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计算
2、学会溶液稀释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编写计算应用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计算为载体以生活实际为基础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情感态度。
学习重难点:
溶液的配制的计算和稀释计算
学习重难点:
溶液的配制的计算和稀释计算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配制几种溶液,投影或演示板教学过程:。
溶液组成的表示1.知道溶质的浓度的概念2.掌握一种溶质浓度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3.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一、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
(2)数学表达式 %100%100⨯+=⨯=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符号:ω (3)理解: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③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⑤当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不止一种时,其中某溶质的质量分数,应是这种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分比。
⑥t ℃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Sg ,则t ℃,该物质饱和溶液中 %100100⨯+=S S溶质的质量分数(4)关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的具体情况①若溶质全部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直接利用上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②若溶质虽不与水反应,但没有全部溶解,则溶质质量只计算溶解部分,未溶解部分不能参与计算。
③若溶质溶于水时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就为反应后的生成物了。
④若溶质为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后,其溶质的质量就不包括结晶水的质量。
因为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结晶水就转化为溶液中的溶剂了。
(5)公式变形: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量筒、托盘天平、药匙、胶头滴管实验步骤:计算、称量(对固体溶质)或量取(对液体物质)、溶解、装瓶,贴签。
以配制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为例说明。
(1)计算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所需要的:①蔗糖质量:50g×5%=2.5g,②水的质量:50g-2.5g=47.5g 。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2、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计算;3、溶液稀释时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题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课堂引入指导通过讲述生产生活中的事例,引出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知识讲解指导1.建议在讲过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后,可介绍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方法。
2.可给学生归纳出,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中,需要用到以下知识:(1)定义式(2)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式(3)溶液的质量与体积的换算式(4)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5)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质量分数计算,需用到质量守恒定律关于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的教材分析本节在详细介绍了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后,通过例题教会学生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可帮助学生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把有关概念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起到使教材各部分内容融会贯通的作用。
教材从学生最熟悉的“咸”、“淡”谈起,直接引出“浓”和“稀”的问题。
继而以糖水为例把宏观的“甜”跟微观糖分子的多少联系起来,使“浓”、“稀”形象化。
在这个基础上来阐明溶液组成的含义,使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学生易于接受。
在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之后,教材介绍了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接着提出一个关系式,又给出两种组成不同的食盐溶液,用图示的方法,使学生形象地了解它们的不同组成,以加深对关系式的理解。
此后,围绕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通过五个计算实例,教会学生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具体计算方法。
教材最后常识性介绍了其他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如体积分数表示的溶液组成,并指出根据实际需要,溶液组成可以有多种表示方法的道理。
关于溶液组成的教学建议在了解溶液组成时,应该教育学生尊重化学事实,明确溶液的组成是指溶质在溶解度的范围内,溶液各成分在量的方面的关系。
溶液组成的表示溶液组成的表示使学生认识溶液的名称,能根据溶液的名称说出溶质、溶剂。
【创设情景】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讨论了溶液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使用溶液时,人们往往需要知道溶液的组成和溶液中各种物质的质量关系。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1.下列物质中,哪些属于溶液?① 少量面粉加入水中振荡后的液体②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③生理盐水④ 稀盐酸⑤ 稀硫酸⑥ 冰溶于水⑦ 澄清的海水⑧ 液态氧⑨ 啤酒2.溶液是物,食盐水是和的混合物,所有的溶液都是由和组成的。
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解溶质的物质叫做,在食盐水溶液中,是溶质,是溶剂。
【新知导学】:二、合作、研讨与点拨(一)溶液的组成1.分别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滴入几滴植物油的汽油(1)溶质的状态可以是、、,溶剂状态一般是,最常见的溶剂是。
(2)溶质可以有种,溶剂只有种。
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当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把量多的物质叫溶剂,量少的物质为溶质;如果有水,不管量多量少,水是溶剂,另一种物质为溶质。
(二).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如果没有说明溶剂的名称,则溶剂为水(1)硫酸铜溶于水得到溶液,简称为(2)酒精溶于水得到溶液,简称为(3)碘溶于酒精得到溶液,简称为(4)白磷溶于二硫化碳中,得到溶液,氯化氢溶于水中,得到溶液,俗称。
(5)铁和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三)溶液的质量和体积1.溶液质量= +溶液的体积≠+,为什么?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当溶质和溶剂混合混合后,讨论下列有关量的关系?①.10克NaCl完全溶解在100克水中所得溶液质量 110克食盐水;②.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体积 20ml的酒精溶液;③.某食盐水的密度为1.04克/毫升,现取50毫升的该食盐水,则该溶液的质量克。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总结)1、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2、溶质质量= ×3、溶液质量= ÷溶液的体积≠+,(反思)1、氧化钙放入水中,溶质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现象?2、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蓝矾,化学式是CuSO4•5H2O,硫酸铜晶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溶质是。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也是常见的溶剂,能够指出某些溶液中溶质的状态,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有溶质质量分数,积极主动的与他人交流,能清楚有关对溶质,溶剂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溶质,溶剂的理解,培养学生辨正地分析问题。
学习重难点: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学习重难点: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课前准备
教师: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的标签。
仪器:烧杯(两个),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
药品:蔗糖,水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溶液的组成
1.溶质、溶剂的判断
2.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
m (溶液)=m (溶质)+m (溶剂),即溶液的质量就有加和性; V (溶液)≠V (溶质)+V (溶剂),即溶液中体积不具有加和性 3.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1)粗略的表达:浓溶液和稀溶液
(2)较为精确的表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00%100⨯+=⨯=
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