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互感器一次通电中异常情况的原因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电流互感器异常的原因及工作原理电流互感器异常的原因一、假如电流有嗡嗡声响,应检查内部铁心是否松动,可将铁心螺栓拧紧。
二、在运行中二次侧不得开路,一旦二次侧开路,由于铁损过大,温过高而烧毁,或使副绕组电压上升而将绝缘击穿,发生高压触电的不安全。
所以在换接仪表时如调换电流表、有功表、无功表等应先将电流回路短接后再进行计量仪表调换。
当表计调好后,先将其接入二次回路再拆除短接线并检查表计是否正常。
假如在拆除短接线时发觉有火花,此时电流互感器已开路,应立刻重新短接,查明计量仪表回路确无开路现象时,方可重新拆除短接线。
在进行拆除电流互感器短接工作时,应站在绝缘皮垫上,另外要考虑停用电流互感器回路的保护装置,待工作完毕后,方可将保护装置投入运行。
三、当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线圈绝缘电阻低于10~20兆欧时,必需进行干燥处理,使绝缘恢复后,方可使用。
四、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一端,可接受电流互感器CT二次过电压保护器。
(1)母线电压表,有功表无功表降为零。
(2)220kV出线或主变“交流电压消失”信号显现,距离保护装置故障,220kV母差“低电压”掉牌等。
(3)故障录波器可能动作。
电流互感器在工作状态,其二次是决不允许开路的,否则将使二次回路显现高压和带电现象,轻则损坏设备,重则危及人身安全。
因此一但二次显现带电现象,应立刻停电检查。
下面就电流互感器二次带电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井浅淡一点应当注意的问题,电流互感器CT二次过电压保护器可有效防止电流互感器CT二次开路。
1、电流互感器故障原因(1)因工作的疏忽或对电流互感器使用原理不清楚,将二次断开运行或电流互感器二次线未进行安装,至使二次回路处于开路状态而带电。
(2)因电流互感器的二次桩头(即K1、K2桩头)没有接好或处于松动状态,使二次回路显现带电现象。
(3)因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中所连接的电气设备的桩头没有接好或处于松动状态(如电气仪表、保护、电能表等)使二次回路显现带电现象。
电流互感器的故障原因分析及诊断方法一、故障原因分析1.线圈断路:线圈断路是电流互感器常见的故障之一、该故障可能是由于电流互感器长期工作导致线圈老化破损,也可能是由于外界因素(如雷击、电弧等)引起的。
线圈断路会导致电流互感器无法正常测量电流值。
2.线圈短路:线圈短路是另一种常见的故障类型。
线圈短路可能是由于线圈绝缘损坏,导致回路短路。
线圈短路会导致电流互感器输出的电流过大,无法准确测量电流。
3.铁心饱和:铁心饱和是电流互感器故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电流过大时,铁心会饱和,导致电流互感器输出的电流失真。
这可能会导致保护装置的误动作,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4.线圈接触不良:线圈接触不良是电流互感器常见的故障之一、接触不良可能是由于线圈连接头部分松动、氧化等原因导致的。
线圈接触不良会导致电流互感器输出的电流不稳定,无法准确测量电流。
二、诊断方法1.直流电阻测量:通过测量电流互感器的直流电阻可以初步判断线圈是否存在断路或短路。
如果测量值远远大于或小于正常值,就可以判断出线圈存在问题。
2.剩磁测量:利用电流互感器的磁特性,可以通过测量电流互感器的剩磁来判断是否存在铁心饱和的问题。
如果剩磁值较大,就可能存在铁心饱和的故障。
3.触头检查:检查电流互感器的连接头,确保连接牢固,并排除接触不良等问题。
4.频率特性分析:通过对电流互感器的频率特性进行分析,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
如果频率特性与正常情况不符,可能存在线圈断路等故障。
5.直流磁化特性测量:通过测量电流互感器的直流磁化曲线,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线圈断路或短路的问题。
6.穿透分析:采用穿透分析技术可以检测电流互感器的绝缘状况,综合考虑多种故障因素,对电流互感器进行全面的诊断。
总之,对电流互感器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诊断方法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修复或更换,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故障。
电流互感器产生故障的原因和故障处理方法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测量设备,它能够将高电流转化为低电流,并将其送给测量仪表进行显示和记录。
然而,由于使用环境、设备老化、操作失误等原因,电流互感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故障。
下面将就电流互感器产生故障的原因和故障处理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1.使用环境恶劣:电流互感器通常安装在供电设备中,而供电设备往往处于高温、高湿、高腐蚀的环境中,这些极端条件会对电流互感器的内部零件和绝缘材料造成损害。
2.设备老化:长期使用会导致电流互感器元器件老化,如绝缘材料老化、绝缘子破损、铁芯饱和等,从而引发故障。
3.操作失误:操作人员在使用或维护电流互感器时,如果操作不当,如超过额定容量、接错线、接触不良等,都可能导致电流互感器故障。
针对电流互感器产生的不同故障,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1.外观损坏:若电流互感器外观有明显损坏,如绝缘子破损、外壳裂纹等,需要及时更换或修复。
2.线圈损坏:如线圈绝缘破损,应进行绝缘处理或更换线圈。
3.铁芯饱和:铁芯饱和常表现为输出信号失真,应采取增加铁芯断面积或更换合适的铁芯材料等方式解决问题。
4.绝缘材料老化:若互感器绝缘材料老化,应及时更换绝缘材料,并进行绝缘测试,确保其性能达标。
5.过负荷运行:若电流互感器因过负荷运行而损坏,需要重新评估负荷条件,选择合适容量的互感器进行替换。
6.接触不良:若电流互感器的接触存在故障,应清洁接触面,确认接线正确,保证良好的接触。
总结地说,电流互感器产生故障的原因包括使用环境恶劣、设备老化和操作失误等,针对不同故障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为确保电流互感器的正常运行和测量精度,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电流互感器异常运行的处理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件之一,它可以将高电流转换成小电流以便于监测和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电流互感器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异常,这些异常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安全事故等情况的发生。
因此,在实际运维工作中,对电流互感器异常运行情况的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电流互感器异常运行的原因电流互感器异常运行的原因可能很多,下面列出了一些常见的原因,供大家参考。
1.技术原因:电流互感器的各种环节出现故障或设计不合理,如短路故障、插头接触不良或松动、电缆过长等。
2.软件原因:电流互感器的软件出现故障或设置不当,如采样频率设置不合理、采样器件失灵或损坏等。
3.维修原因:维修过程中操作不当,如维修时短路或断路等。
4.环境原因:环境条件不良,如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或其它恶劣的环境因素等。
二、电流互感器异常运行的表现电流互感器异常运行的表现也有很多,下面列出了一些常见的表现,供大家参考。
1.电流互感器输出值异常,无法正常输出或输出值不稳定。
2.电流互感器出现故障提示或报警,如LED灯闪烁或发出声音报警等。
3.电流互感器运行异常,出现明显的电磁干扰或振动等情况。
三、电流互感器异常运行的处理方法针对电流互感器异常运行的原因和表现,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处理。
1. 技术性处理如果电流互感器的技术性原因引起了异常运行问题,那么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重新设计或更换其组件。
还可以考虑对电缆进行缩短、更换插头等操作。
2. 软件性处理如果出现了电流互感器软件方面的故障,可以考虑重新设置电流互感器的采样频率等参数,或者更换电流互感器的采样器件。
3. 维修性处理如果是因为维修过程中的操作不当导致的异常运行问题,那么需要按照正确的维修流程来进行维修操作,注意维修时短路或断路的风险。
4. 环境性处理如果是因为环境条件造成的电流互感器异常运行问题,需要改变运行环境,调整温度、湿度等条件,或者使用特殊的保护措施来保护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常见故障分析及检验方法介绍)本科毕业设计电流互感器是一种用来测量高电流的装置,它将高电流转化为低电流,以便于测量和保护装置的使用。
然而,由于长期工作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电流互感器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故障。
本文将介绍电流互感器的常见故障及相应的检验方法。
一、电流互感器的常见故障1.绝缘故障:电流互感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环境湿度、绝缘材料老化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绝缘故障。
绝缘故障主要表现为绝缘材料的电阻下降或绝缘破损。
2.短路故障:电流互感器可能会出现短路故障,主要是由于绕组间短路引起的。
短路故障会导致电流互感器的测量值不准确,严重时可能会烧毁电流互感器。
3.开路故障:电流互感器可能会出现开路故障,主要是由于绕组断线引起的。
开路故障会导致电流互感器无法正常工作,无法提供准确的测量值。
4.漏磁故障:电流互感器的绕组中会产生漏磁现象,如果漏磁过大,就会导致测量误差增大,降低电流互感器的准确性。
二、电流互感器故障的检验方法1.绝缘测试:对电流互感器的绝缘材料进行绝缘测试,可以使用绝缘电阻测量仪来测量绝缘电阻值。
如果发现绝缘电阻值异常低,说明绝缘存在故障。
2.短路测试:对电流互感器的绕组进行短路测试,可以使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来进行测量。
如果发现电阻值异常低,说明存在绕组间短路。
3.开路测试:对电流互感器的绕组进行开路测试,可以使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来进行测量。
如果发现电阻值异常高,说明存在绕组断路。
4.漏磁测试:对电流互感器的漏磁进行测试,可以使用漏磁测试仪进行测量。
如果发现漏磁值异常大,说明漏磁故障严重。
以上是电流互感器常见故障的检验方法,通过对电流互感器进行定期检验,并及时发现和修复故障,可以保证电流互感器的正常运行和测量准确性。
同时,在实际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保护电流互感器的绝缘材料,避免过载运行和恶劣工作环境的影响。
互感器运行中的异常分析与事故处理电流互感器的事故处理1.电流互感器运行中声音不正常或铁芯过热电流互感器过负荷,二次回路开路以及绝缘损坏铁芯接地点脱落发生的放电等状况,均会造成声音特别。
此外,由于局部电晕、夹紧铁芯的螺丝松动,也会产生较大的声音。
在运行中发生上述现象,应认真观看、推断分析,实行好平安措施,若是过载应予限负荷;若是开路应用旁路代出负荷停止运行,或将负荷降到最低限度进行处理。
2.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开路电流互感器有较大“嗡嗡’’声;开路故障点有火花放电声、冒烟和烧焦等现象;电流表指示不正常,相电流指示减小到零,有功、无功功率表指示减小,电量表走慢。
应查明开路位置并设法将开路处进行短路。
在进行短接处理过程中,必需留意平安,应留意开路的二次回路有特别的高电压,应戴绝缘手套,使用合格的绝缘工具,在严格监护下进行。
互感器发生下列状况之一应马上报告调度,停电处理。
(1)内部发出异声、过热,并伴有冒烟及焦臭味。
(2)严峻漏油、瓷质损坏或有放电现象。
(3)喷油燃烧或流胶现象。
(4)金属膨胀的伸长明显超过环境温度时的规定值。
(5)SF6气体绝缘互感器严峻漏气。
(6)干式互感器消失严峻裂纹、放电。
(7)经红外测温检查发觉内部有过热现象。
应严格防止电流互感器内部故障可能引起的爆炸,或继电爱护误动、拒动,而导致的事故扩大。
电压互感器的事故处理1、熔断器熔断熔断相的相电压及线电压严峻下降,有功功率表、无功功率表指示降低,电能表走慢。
会引起主变压器10kV或35kV电压回路和装有电容器的“电压回路断线”光字牌示警。
停用该母线上的可能误动跳闸的出口连接片(如低频、低电压爱护等)。
检查在10kV或35kV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上有否工作人员误碰或有短路状况。
更换熔断器试送,若不胜利,应汇报工区处理。
2、电压互感器本体消失故障(1)本体有过热现象或喷油。
(2)内部声音不正常或有放电声。
(3)互感器内或引线出口处有严峻喷油、漏油或流胶现象(可能属内部故障,由过热引起)。
电流互感器常见故障分析及检验方法介绍本科毕业设计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重要电气设备,常用于测量和保护系统中的电流。
然而,由于长期运行和外界原因,电流互感器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故障情况。
本文旨在介绍电流互感器的常见故障分析及检验方法,以提供相关领域研究者在故障处理和维修方面的参考。
1.电流互感器的常见故障分析1.1短路故障短路故障是指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之间出现短路。
可能导致短路故障的原因有:绝缘老化、绝缘破裂、绕组接触不良等。
该故障会导致电流互感器输出电流异常或不能工作。
1.2开路故障开路故障是指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或二次绕组出现断路。
可能导致开路故障的原因有:导线断裂、接触不良等。
该故障会导致电流互感器输出信号消失或电流异常。
1.3精度降低精度降低是指电流互感器输出的电流值与实际电流值之间存在较大误差。
可能导致精度降低的原因有:铁芯磁导率降低、绕组接头松动等。
该故障可能造成系统中电流计算错误或误差过大。
2.电流互感器的检验方法2.1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通过直观观察电流互感器的外部是否存在损坏、变形、腐蚀等情况。
包括外壳有无破损、绝缘套管有无老化、温度计有无损坏等。
2.2绝缘电阻检测绝缘电阻检测是通过测量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之间的绝缘电阻来判断绝缘是否完好。
方法是在适当的测试电压下,利用万用表或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绝缘电阻值。
2.3匝间电阻检测匝间电阻检测是通过测量电流互感器绕组内匝间的电阻来判断绕组是否存在短路故障。
方法是利用万用表或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绕组内的匝间电阻值。
2.4精度检测精度检测是通过比较电流互感器输出信号与标准电流信号之间的差异来判断电流互感器的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方法是将标准电流信号输入电流互感器,测量输出信号,计算误差值。
2.5空载损耗检测空载损耗检测是通过测量电流互感器在没有负载的情况下的功耗来判断是否存在损耗增大或变压器铁芯饱和等问题。
方法是将电流互感器在空载状态下通电,测量输入功率及输出功率,计算损耗值。
电流互感器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安科瑞郭海霞在我们使用过程中,对于互感器出现的问题,我们有如下分析(1)故障原因①由于结构和质量上的缺陷,在运行中,发生螺杆与嵌件螺孔接触不良,造成开路;②由于连接片胶木过长,旋转端子金属片未压在连接片上,而误压在胶木套上,致使开路;③修试工作中失误。
如忘记将继电器内部触头接好,验收时没发现;④二次线端子接头压接不紧,回路电流很大时,发现烧断或氧化过甚造成开路;⑤室外端子柜、接线盒进潮,端子螺丝和垫片锈蚀过重,造成开路。
(2)故障检查①回路仪表指示异常降低或者为零;②电流互感器本体有噪声、震动等不均匀的异音;③电流互感器本体有严重发热,有异味、变色、冒烟等;④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端子、元件接头等有放电、打火现象;⑤继电保护发生误动作或拒绝动作;5⑥仪表、电能表、继电器等冒烟烧坏。
(3)故障处理发现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应先分清故障属哪一组电流回路、开路的相别、对保护有无影响等。
汇报调度,解除可能误动作的保护。
尽量减少一次负荷电流。
若电流互感器严重损伤,应转移负荷,停电检查处理(尽量经倒运行方式,使用户不停电)。
尽快设法在就近的试验端子上将电流互感器二次短路,再检查处理开路点。
短接时,应使用良好的短接线,并按图纸进行。
若短接时发现火花,说明短接有效。
故障点在短接点以下的回路中,可进一步查找。
若短接时没有火花,短接无效。
故障点可能在短路点以前的回路中,可以逐点向前变换短接点,缩小范围。
在故障范围内,应检查容易发生故障的端子及元件,检查回路有故障时触动过的部位。
对于检查出来的故障,能自行处理,如接线端子等部件松动、接触不良等,可以立即处理,然后投入所退出的保护。
若开路故障点在互感器本体的接线端子上,对于10kV及以上设备应停电处理。
若不能自行处理的故障(如继电器内部),或不能自行查明故障,应汇报上级派人检查处理(先将电流互感器短路),或经倒运行方式转移负荷,停电检查处理(防止长时间失去保护)。
电流互感器一次线短接和绝缘破损故障分析1. 引言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测量设备之一,用于测量电流大小。
然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电流互感器可能会发生一次线短接和绝缘破损故障,造成测量误差以及对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对电流互感器一次线短接和绝缘破损故障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故障。
2. 一次线短接故障分析一次线短接指的是互感器一次绕组之间产生电气短路,通常产生互感器输出电压突变和电流异常等现象。
这种故障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1. 绝缘老化或破损:互感器一次绕组的绝缘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老化或破损,导致绝缘性能下降,进而发生短接故障。
2. 外部因素:外部物体的意外接触、机械振动或意外撞击等因素可能造成互感器绕组之间的短接。
针对一次线短接故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检查绝缘材料的状况,及时发现并更换老化或破损的绝缘材料。
2. 加强对互感器周围环境的保护,避免外部物体的意外接触或机械振动对互感器产生损害。
3. 绝缘破损故障分析绝缘破损故障指的是互感器一次绕组的绝缘材料出现裂纹、击穿或破损等情况,导致绝缘性能下降,进而影响测量准确性。
绝缘破损故障可能出现以下原因:1. 过电压冲击:在电力系统中,过电压冲击是一种常见的故障情况,过高的电压冲击可引起互感器绕组绝缘材料的击穿。
2. 温度异常:互感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负荷异常或其他原因可能产生过高的温度,导致绝缘材料的破损。
针对绝缘破损故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安装过压保护设备:在互感器的一次线路上设置过压保护设备,及时限制过高电压冲击对互感器的损害。
2. 监测温度变化:定期监测互感器的工作温度,及时发现并解决温度异常问题,以避免绝缘材料的破损。
4. 总结电流互感器一次线短接和绝缘破损故障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问题,对测量准确性和安全性产生较大影响。
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互感器绕组的绝缘材料,加强外部环境的保护,安装过压保护设备和监测温度变化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处理这些故障。
电流互感器的故障原因分析及诊断方法一、电流互感器故障原因分析:1.短路故障:当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发生短路时,会导致电流过大,造成互感器输出信号异常或无输出。
2.开路故障:当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发生开路时,会导致互感器无法感应电流,造成互感器输出信号为零。
3.绝缘损坏: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之间若有绝缘损坏,可能会导致绕组短路或绕组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影响测量准确性。
4.温度影响:电流互感器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可能出现温度过高导致绕组断开或短路的情况,进而影响互感器的工作。
5.老化故障:电流互感器长时间使用后,绝缘材料可能会老化,导致性能下降或失效。
6.外部电磁干扰:电流互感器可能受到外部电磁场的干扰,导致互感器输出信号异常。
二、电流互感器故障诊断方法:1.视觉检查:定期对电流互感器进行外观检查,观察是否有损坏或异常情况。
如发现螺钉松动、绝缘材料老化等问题,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2.测量测试:使用专业的电流互感器测试仪进行测量测试,检查互感器的输出信号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如发现异常情况,进一步分析故障原因。
3.绝缘电阻测试: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电流互感器的绝缘电阻进行测试,确保绝缘性能良好。
如发现绝缘电阻过低,可能是绝缘损坏的信号,需要修复或更换绝缘材料。
4.电流互感器比值测试:使用专业的电流互感器测试仪对电流互感器的变比进行测试,检查变比是否正确。
如发现变比不准确,可能是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之间存在短路或开路故障,需要进一步检查和修复。
5.温升测试:在电流互感器正常工作负荷下,使用温升测试仪对互感器的温升进行测试,以判断是否存在过温故障。
如发现温升过高,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可能是绕组短路、局部过载等问题造成的。
6.故障定位测试:如发现电流互感器工作异常,可以使用在线局部放电测试仪对互感器进行故障定位测试,以确定故障发生位置,从而有针对性地修复故障。
总结:电流互感器的故障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短路、开路、绝缘损坏、温度影响、老化故障和外部电磁干扰等。
电流互感器一次通电中异常情况的原因解析作者:江溪
来源:《消费电子·理论版》2013年第08期
摘要:在电力系统当中,对电流互感器,也就是CT的二次回路的接线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的判断,主要是通过对CT进行模拟通电的试验来进行的,本文就介绍了在一次检查CT的回路接线是否是正确的一次通电试验当中所遇到的异常的情况,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电流互感器;电力系统;二次回路;异常情况;通电试验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8-0000-01
二次交流回路模拟通电试验是发现二次交流回路缺陷和差错的一项简便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经过模拟通电试验,一般都能保证二次交流回路接线正确。
变电站二次系统由众多的二次接线构成的回路及设备组成。
对于安装竣工后的电流回路均要通过对CT回路进行通电的方法检查CT二次回路接线的正确性。
对于CT二次回路的检查,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二次侧通电,即以试验设备从CT二次端子向回路通入一定的电流,进行回路检查;二是从一次侧通入适当大的电流,进行二次回路检查。
变电站建设工程中的电气安装工程包括一、二次安装工程。
由于一次安装工程较为直观和目标明显的原因,一般不容易出现接线错误或者接线端子方面的问题,然而,笔者在最近的一次CT通电试验中,却发现由于一次施工安装问题所导致的CT回路异常现象。
一、高压电流互感器改变比的基本原理
DL/T448)20005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6和DL/T5137)20015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6要求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的确定,应保证其在正常运行中的实际负荷电流达到额定值的60%左右,至少应不小于30%。
考虑电网的发展、用电负荷的增加,当电网输送的容量增加时,电能计量用的电流互感器就会过负荷。
此时就需要增容,使用更大变比的电流互感器。
使用可改变比的电流互感器能够很好地满足电网发展的要求。
在电网发展的初期,用电量不大时电流互感器采用小变比;当用电负荷增加时,电流互感器采用大变比。
随着电网用电负荷的变化相应地改变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以满足电能计量装置的要求,既方便又节省了更换电流互感器的开支。
一般情况下只有用于计量和测量的二次绕组有分接抽头,而用于保护的二次绕组只有2个出线端子而没有中间分接抽头。
因此电流互感器的接线错误常常发生在二次侧的计量绕组和测量绕组上。
对用于保护的二次绕组,只要一次绕组接线正确,就能保证变化正确。
实际上一次绕组发生误接线的情况也是非常少见的。
此次误接线发生在一次绕组侧,二次保护绕组与计量绕组一样变比也会增大。
这样,电流互感器提供给继电保护设备的二次电流就不能正确地反映实际的一次电流,使继电保护设备不能正确动作,给电厂的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一次绕组误接
线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安装人员不甚了解电流互感器改变比的原理,另一方面该计量点使用的是干式绝缘、缠包式电流互感器,其一次绕组的4个端子位于同一平面内,使所有的等电位连接片存在同时被安装上的可能性。
二、问题的概述
某厂家生产的LB7-220W2型电流互感器,变比2×600/5A,即CT一次绕组串联时,如图1,变比为600/5A,CT一次绕组并联时,如图2,变比为1200/5A。
本次CT一次绕组为并联方式,如图2所示,即CT变比为1200/5A,一次通电时的接线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中,IA1、IB1、IC1分别为由试验装置加入CT一次A相、B相、C相的电流,IA2、IB2、IC2为在保护装置处用钳形表所钳到的CT二次感应出的电流,RNI为CT开关场至保护室保护装置中性线中流过的电流。
二、原因的分析
经过仔细检查,CT二次接线正确,在检查CT一次接线时发现,C相CTP1端的铜铝过渡线夹的一颗螺丝将CT一次接线端子P1与CT一次的法轮盘短接,而P2与该法轮盘一直处于短接状态,导致CT一次接线变为如图4所示的接线。
即在CT一次接线端子P1、P2之间多了如图所示的一根短线(虚线所示)。
由于CT一次绕组的阻抗很小,和一根短线的阻抗差别不大,由于此短线对CT一次进行了分流,导致流过CT一次绕组的电流不是所加的120A电流,而是比120A要小,设短线的电阻为R,CT一次绕组(P1-C1)的电阻为RCT,则此时流过短线的电流近似为RI≈CT1CT2RIR+R(1I为CT一次所加入的电流),当CTR=R时,短线中所流过的电流接近1/3I1,从而使二次感应出的电流没有0.5A,只有0.3A左右,这就是出现本文中第(3)种情况的原因。
下面对出现第(1)、(2)种情况的原因分析如下:
由于CT实质上也是一个变压器,其等值电路图可表示如图5。
正常情况下只对CT某相进行一次通电时,另外两相中是不会感应电流的,原因如下:对CT一次某相进行通电时的等值电路图如图6所示(以A、C两相为例)。
图6中,RN为CT 中性线由开关场至保护室保护装置的电缆的等值电阻,Zeq为虚框内的等值阻抗。
当C相CT一次没有被短路分流时,在A相加入电流IA1,C相相当于A相的一个负载,由于此时C相的等值阻抗eqC2m2NZ≈X+X→∞>>R,所以此时C相分流:
即电流不会在C相中流过。
显然由图8可知,NR与eqZ的比值大小将会影响NR和eqZ中流过的电流大小,当
Neq12R≈Z时,将出现本文中的第(1)、(2)种情况,即在进行A、B相一次通电时经开关场至保护装置的中性线中的电流RNA2I≠I。
三、结束语
CT一次通电是发现CT回路是否有异常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本次试验发现问题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在对CT某相进行一次通电,CT二次回路接线正确时,如果未加电流相CT一次回路开路,由于从CT二次看进去CT的等值阻抗eqZ→∞,从而不会对被通电相二次电流产生分流作用;如果未加电流相CT一次被短路,则由于eqZ较小,此时将对被通电相二次电流产生分流作用,分流的大小取决于eqZ和CT开关场至保护室保护装置的中性线电阻NR的大小。
2)在CT一次接线完善的情况下,进行CT一次通电试验,不仅能发现CT二次回路的接线问题,而且可以发现CT一次回路的接线问题,相比于CT二次通电只能发现CT二次回路问题来说更加实用可靠。
参考文献
[1]要焕年,曹梅月.电力系统谐振接地[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2]卢国庆,姜新宇,梅中健,等.配电网中性点接地的新途径[J].电网技术,2004(2)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