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七类常见病句类型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8
公务员行测病句辨析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病句辨析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能够准确判断和修改病句,不仅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也是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关键之一。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病句。
病句就是在语法、逻辑或修辞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句子表达不准确、不清晰、不通顺的句子。
常见的病句类型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等。
语序不当是病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例如,“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这句话中,“棉花的生产”应该改为“生产的棉花”,才符合正常的语序和逻辑。
再比如,“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这里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如果”应放在“他”之前。
搭配不当也是容易出现的问题。
比如,“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精神”不能“浮现”,应该是“形象”浮现在眼前。
还有“加快高考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
”“加快”与“规模”搭配不当,应把“规模”去掉。
成分残缺或赘余同样不容忽视。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深刻的教育。
”这句话缺少主语,应该去掉“通过”或“使”。
而“目前这一代中年高、中级知识分子,大都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各条战线上的中坚和骨干,不少人担负着领导职务。
”其中“中坚和骨干”语义重复,应把“中坚”去掉。
结构混乱的病句也时有出现。
比如,“当上级宣布我们摄制组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这句话把“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和“这种感觉是颇难形容的”两种句式杂糅到了一起,应该删去“是颇难形容的”。
表意不明的病句会让读者产生误解。
例如,“_____和_____的部分地区下了雨。
”这里“_____和_____”指代不明,不知道具体是哪些地方。
不合逻辑的病句违背了客观事实和正常的思维规律。
像“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是“死难者”就不可能“幸免”,这就自相矛盾了。
那么,如何提高病句辨析的能力呢?一方面,要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七类常见病句类型语句表达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见题型之一,主要包括病句判断、歧义句辨析两类题型,旨在考查考生对词语的准确表达、语句结构的合理安排、语气语调的理解等,因此对考生在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考生对语言的理解达到很高的水平。
本文中国家公务员网提供了几种常见病句类型供考生备考查阅。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语句表达题的几种常见病句类型如下:(一)用词不当例: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
“节俭”是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
应改为动词“节省”。
也有虚词使用不当的现象。
如:伊朗厨师可能是不熟悉我们的炊具的用法,也许是由于心情紧张,反正是把烤羊肉没有做好。
“把”字短语不能放在否定词前面。
应改为:反正是没有把烤羊肉做好。
(二)搭配不当(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3)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4)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
如: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北京”是“季节”,主宾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1)主语残缺。
有两种情况:①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②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2)谓语残缺。
有两种情况:①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中有残缺;②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
(3)宾语残缺。
往往由于宾语前的定语太长,使得中心语残缺。
(4)定语、状语缺少或者不完整。
如: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
谓语“成为”,宾语残缺。
应在最后补上宾语“的大型企业”。
(四)成分赘余(1)主语有多余成分;(2)谓语有多余成分;(3)宾语有多余成分;(4)定语多余;(5)状语多余;(6)补语多余。
例:人民日报社论见诸于各大报刊。
“诸”是“之于”的意思。
删去“诸”或“于”即可。
公考精华行测之病句修改大总结公共考试中,行测部分是考察考生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
其中,病句修改题目一直是考生们头疼的难题。
因此,本文将对公考精华行测中的病句修改题目进行总结和分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这一部分内容。
一、病句概述病句是指在语法、表达、逻辑或修辞等方面存在错误的句子。
病句修改题目通常要求考生将错误的部分改正成正确的表达方式,从而使句子语法正确、逻辑清晰、表达准确。
在行测中,病句修改题目能够考察考生对语言规范和语句表达的熟悉程度,因此备考时需加以重视。
二、常见错误类型1. 主谓不一致:主语和谓语之间在数上不一致,例如:The book in the shelf is damaged.(应改为:The books on the shelf are damaged.)2. 并列结构不一致:出现“不仅...而且...”、“既...又...”等结构时,其中的并列成分在语法形式或意义上不一致,例如:I like swimming, but also like to play tennis.(应改为:I not only like swimming but also like playing tennis.)3. 介词错误:介词的搭配使用不当,例如:I am interested at painting.(应改为:I am interested in painting.)4. 动词时态错误:句子中的动词时态与标志词不一致,例如:Yesterday, she buy a new dress. (应改为:Yesterday, she bought a new dress.)5. 词性不符:用词的性质与上下文不搭配,例如:I find my keys in the table.(应改为:I find my keys on the table.)6. 句子成分缺失:句子中存在漏掉的主语、谓语或宾语等成分,例如:Went to the park with my friends yesterday.(应改为:I went to the park with my friends yesterday.)7. 虚词错误:虚词(如:a, an, the, and, but等)的使用不当,例如:I want apple.(应改为:I want an apple.)三、病句修改技巧1. 理解上下文:通读整篇文章,把握文章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和语境,对于病句的修改有很大帮助。
公务员病句辨析病句是指在句子中存在语法、逻辑或表达错误的现象。
考虑到公务员岗位对语言表达的要求较高,本文将从语法和表达角度出发,对一些常见的公务员病句进行辨析和修正。
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指在句子中,主语与谓语在数(单复数)上不一致的情况。
这种错误通常会造成句子的不通顺,甚至会产生歧义。
例如:1. 公务员的职责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的利益和权益。
修正:公务员的职责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的利益和权益。
2. 公务员都应该具备高素质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
修正:公务员应该具备高素质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
二、语序不当语序不当是指句子中的词语顺序与语法规范不符,造成表达不清晰或歧义的问题。
例如:1.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公务员的队伍建设和队伍培养。
修正: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2. 为了提高公务员素质,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力度。
修正:为了提高公务员素质,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的力度。
三、用词错误用词错误是指在句子中使用了不准确或不恰当的词语,导致句子的表达不准确或不完整。
例如:1. 公务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做到知识面广。
修正:公务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做到知识面广博。
2. 公务员在执法操作中要保持冷静理智,不能情绪化。
修正:公务员在执法操作中要保持冷静理智,不能过于情绪化。
四、排比结构不当排比结构是指在句子中使用了连续的并列结构,通常是为了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但如果排比结构使用不当,就会造成语言冗长、重复或不优雅的问题。
例如:1. 公务员要具备责任心、执行力、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
修正:公务员要具备责任心、执行力、学习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素质。
2. 公务员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修正:公务员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敬业精神以及奉献精神。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公务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至关重要。
2019上海公务员行测技巧:言语理解中的五种病句-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占据的分数比例之重是考生们应该认识到的,因此行测要想有好成绩,在言语理解这部分你就不能丢太多的分,而病句是部分考生容易失分的题型,本文将为您介绍五种常见的病句表达方式,助力你的2019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
一、带有否定词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否定句和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出现的频率也是相当高的,必须引起重视。
主要体现为多重否定,例如我想这应该不必叙旧,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
根据句意,应该是所有人都会想象出,而此处有三个否定词,表达的是所有人想象不出。
故可以删掉第三个“否定词”。
二、带有介词介词使用起来其实还是很复杂的,它可以和动词一样带宾语,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语病。
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通过”“对、对于”“当……”“在……”“正……”,例如: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这句话中开头出现了介词,导致句子没有主语。
三、出现关联词公务员行测考试中主要考查关联词的位置是否正确,关联词应该在主语之前,故应该改成:如果他不能实事求是,那么事业会受到损失。
所以关联词的正确位置关系主要有两种,1.两个分句,两个主语,关联词在主语之前,2.两个分句,一个主语,关联词在主语之后,如网购即便宜又方便。
四、出现并列短语出现并列短语也是比较重要的考查内容,标志为:顿号、和、且、与,此时可以考虑搭配不当、范围不清,例如刚走到教室门口就听到了动人的歌声和灿烂的笑容,标志为“和”,“听到”与“笑容”搭配不当,即谓宾不当。
再如国家急需科学家和一切人才,“科学家”、“人才”范围不同,不能构成并列关系。
五、出现数量范围词语这种病句类型比较常考,而且不难判断,例如:几个报社的记者,“几个”可以修饰报社,也可以修饰“记者”,“几个”为判断标志,属于数量词语。
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常见五种病句的表现形式已经介绍完了,希望对正在备考2019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的朋友能够有实质性的帮助,言语理解要想取得高分,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是不可或缺的,关注华图教育,学习公务员行测技巧。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病句类型总结新西南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病句类型病句复习注意:1、答题时我们一要审清题干,是选“有语病”的一句,还是选“没有语病”的一句,明确四个选项的句子,“有语病”的多,还是“没有语病”的多。
2、要全神贯注地通读句子,看到长句子,划主干即可。
病句类型及例句:一、搭配不当:1、五一路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
(05年江西卷)2、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05年湖南卷)二、语序不当:1、南昌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
(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好多种东西)2、经考古专家20多年的整理、研究和发掘,被学术界评定为我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考古获得一系列重大成果。
(“整理、研究和发掘”这个并列短语语序不当,应改为“发掘、整理和研究”。
)三、歧义:1、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家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中的“和”字,既可作连词,那么“说服”的宾语则是“老师和你”,也可作介词,那么“说服”的宾语就只是“老师”,这是“一词多性”造成的歧义。
)2、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
(“投诉”雇主还是投诉编辑部,宾语指代不明。
)四、主语残缺:因为使用了不恰当的介词,导致主语残缺。
这类句子滥用的介词常有“在、当、从、对于、为了”等。
1、通过大家的热烈讨论,使我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2、看了“崇尚科学,批判邪教”的展览,使我有了很多感想。
五、缺宾语:有些句子宾语部分较长,在后面就往往忽视了与前面成分的呼应,从而导致宾语残缺。
这种现象是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常见的,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公务员行测常见六大病句类型病句作为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考查的特色题型,在近三年的公务员考试中均有涉及。
本讲中公教育专家结合历年浙江行测真题,为大家重点讲解常见六大病句类型。
病句,实际上就是有毛病的句子。
这“毛病”是指违反了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逻辑。
一、成分残缺成分残缺是因缺少应有的成分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表意不明确的一种语病。
类型释义主语残缺常见的主语残缺主要是由滥用介词或暗中更换主语造成的。
谓语残缺常见的病因是错把状语或宾语中的动词当作整个句子的谓语。
宾语残缺常见的宾语残缺主要是由于动词所带的宾语较长,在表述时,往往只写了宾语的修饰语,而丢失了宾语的中心语。
其他残缺除了以上主谓宾三种主要成分的残缺外,还存在一些其他句子成分残缺的情况,如状语残缺、介词残缺、关联词语残缺等。
示例一:当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使我国出口遭遇寒冬。
点拨:主语残缺。
滥用介词“当”,使句子主语残缺,删去“当”即可。
示例二:我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点拨:谓语残缺。
本句缺少谓语,删去“为”,或者在最后加上“而奋斗”。
示例三: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保险合作伙伴,中国人保以更适合公众参加的形式,组织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服务奥运,分享奥运所带来的激情和欢乐。
点拨:宾语残缺。
谓语动词“组织”缺少宾语,应在“服务奥运”后加上“的活动”。
示例四: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
点拨:状语残缺。
应在“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前加上时间状语“现在”。
示例五:那些手上有过硬技术的职工,企业即使面临困难,也要千方百计地挽留。
点拨:介词残缺。
应在“那些手上有过硬技术的职工”前加介词“对于”。
示例六: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是按时到校学习。
点拨:关联词语残缺。
应在“是”前面应加上“都”。
二、成分赘余成分赘余,实际上就是句子中出现了重复表达的内容。
常见的容易出现赘余的情形有:词语隐含义与已提供的语境义重复、虚词多余等。
公务员行测指导言语理解之病句辨析题型综述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
辨析病句,是考查对病句的识别与分析,对句法结构正确掌握与词语正确使用的能力,这类题型需要考生在言语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上具有较高水平。
考点分类梳理一、句子成分搭配不当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主谓句是汉语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句型,句子的主语和谓语所用词语不能够搭配,便形成了主谓语搭配不当的病句类型。
其语病通常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主语和谓语使用的词语语义范围不能相容;二是一主多谓或一谓多主不能全部搭配。
【例1】2019年广东他的第二次考试已经录取了。
【解析】上句主谓搭配不当。
考试是不能够录取的,录取的应该是考生。
【例2】2019年广西国外的汽车厂家的年产量不但比我们多,而且花色品种也比我们丰富。
【解析】上句主谓搭配不当。
产量是不能与多搭配的,而只能搭配高。
【例3】2019年浙江在他的那个寂静世界里,他像一头牛、一块石头、一弯清澈明净的溪水坦荡地流着。
【解析】上句主谓搭配不当。
一弯清澈明净的溪水能够与坦荡地流着搭配,而一头牛、一块石头却不能与之搭配。
2谓语和宾语包括补语搭配不当句子的谓语和宾语包括补语所用的词语不能够搭配,便形成了谓语和宾语包括补语搭配不当的病句类型。
其语病通常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谓语和宾语包括补语使用的语词语义范围不能相容;二是一谓多宾补或一宾补多谓不能全部搭配。
【例1】2019年广西凭心而论,谁都无法完全克制自己的缺点。
【解析】上句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克制与缺点不能够搭配,应改为克制情绪或克服缺点。
【例2】2019年上海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解析】挽救能够与失足少年相搭配,但是培养失足少年则明显与想要表达的意义相反,因此谓语与宾语语义上不能够搭配。
3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所用词语不能够搭配,便形成了主语、宾语搭配不当的病句类型。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病句辨析常见的提示信息很多考生不喜欢做病句辨析类题目,小编为大家提供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病句辨析常见的提示信息,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做好病句辨析题!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病句辨析常见的提示信息每当行测考试出到病句辨析的时候,很多考生就会头疼了,这些类型看似都明白,关键是混在一起的时候就晕了,根本看不出来哪些是病句哪些是正确的句子。
我们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指代不明、不合逻辑等,最常见的代表形式就是句中出现代词、数量词、关联词、介宾短语时,这个句子往往就是个病句了,下面小编就来帮助大家分析总结一下病句常常出现的具体形式以及提示信息。
1、出现了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
也就是说当句中出现了很多个修饰词时,那就有可能出现几个修饰词顺序混乱的情况。
例如: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这个句子中出现了“有效的”、“改正错误的、提高思想水平的”两个定语,就有可能是语序不当,所以需要把“有效的”调至“方法”前)2、出现了并列的短语,这些并列短语可能是以顿号来衔接,也有可能是以并列的短语形式、句子形式来呈现,那么就可能会出现不合的错误。
例如: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这个句子中出现了顿号连接的几个名词作并列成分,我们就需要考虑这几个并列成分能不能并列、搭配的问题,也就是几个并列成分是否合逻辑,很明显,“报刊”包括“杂志”,切出版物”包括“报刊”,所以这几个事物就是不合逻辑的错误。
)3、出现了数量短语或代词,可能是表意不明成分赘余、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例如:①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千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
(句中出现了“三个”这个数量词,我们就会有两种理解,主语是“来自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还是“一个学校的三个学生会干部”,犯了表意不明确的错误)②小王回到家,看到爸爸在和她的朋友聊天。
公务员行测考试病句解析公务员行测考试病句解析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病句解析,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病句分析一、关联词常见病句类型关联词位置不当。
例如:小张如果不改正自己的不良嗜好,学业上就会受到影响,这句话中关联词的位置显然不对,两个分局中前后主语不一致,一个主语是“小张”、另外一个为“学业”,关联词应该在主语之前,所以应该改成:如果小张不改正自己的习惯,学业就会受到影响。
当分句中有两个主语,关联词在主语之前;当分句有一个主语,关联词在主语之后,如自己做午饭既干净又便捷二、介词句子中出现介词,比如在...中、经过、由于、通过、随着、当、从等常见病句类型为主语残缺,例如:通过这次支教,使我受益匪浅。
这句话中开头出现了介词,导致句子没有主语。
如果把介词去掉的话,出现主语“这次支教”,所以经常出现介词掩盖住了主语。
三、否定词语这种病句类型最容易发现,主要体现为多重否定,例如:我想这应该不必叙旧,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
根据句意,应该是所有人都会想象出,而此处有三个否定词,表达的是所有人想象不出。
故可以删掉第三个“否定词”。
四、两面词这种病句类型最容易看出,主要表现为两面词:多少、高低、是否、能否,能不能,例如:小王说能不能去江南看小桥流水,在于他的假期。
“是否”有肯定和否定,是双面词,而在于假期是肯定的,所以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正确的应该是:小王说能不能去江南看小桥流水,在于他的假期长短。
五、谓语动词后定语太长这种病句类型不是特别容易判断,例如:我市举办了“舞动青春”舞蹈。
“举办了”是谓语动词,“舞动青春”舞蹈是定语,此句中无宾语,正确应该是:我市举办了“舞动青春”的舞蹈比赛。
六、出现并列短语出现并列短语也是比较重要的考查内容,标志为:顿号、和、且、与,此时可以考虑搭配不当、范围不清,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技巧一、包含关系根据逻辑学相关解释,包含关系是概念外延间关系的一种,是一种从属关系,而非普遍考生通过造句呈现的关系,如:宇宙包含万物,所以认为“宇宙与万物”为包含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上句所提及的“包含”是在具体描述事物内部所容纳的事物,而逻辑中的“包含”描述概念的分类,是一种抽象地描述概念从属的关系,如:电脑:电器,电器就为一“属概念”,也是考生口中的“大概念”,而“电脑”就为一“种概念”,也就是“小概念”,据此,我们可以将其通俗地概括为:逻辑中的“包含关系”意为:“小概念”(种概念)是“大概念”(属概念),上述例子就可直接理解为:电脑是电器,考生们可细细品一品!二、组成关系组成关系是描述事物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简单讲,如:房间和门窗,如果没有门窗,那么房间就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房间了,也即没有门窗的房间是不完整的。
一、语序不当1、名词修饰语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一位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
下面是多项定语次序不当的例子:①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短语)②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表性质的"无穷的"应紧靠中心词)③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表性质的"各式各样"应紧靠中心词。
)下面是定语误放状语位置的例子:①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一连串"应修饰"事情")②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广泛地”应修饰"讨论","地"改为"的")下面是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的例子:我国石油的生产,基本供应国内。
("石油的生产"应为"生产的石油")2、动词修饰语多项状语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①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
看下面的例子:①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血战。
("上一世纪"应放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前)②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
("被列强"应放在"任意"前)③科学家急于对兰花在最有异域色彩的热带物种标本完全消失之前进行研究。
急于对兰花"应放"进行"前)④国有15个洲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
("与白人"应修饰"平等")⑤大家就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广泛"应修饰"交换")⑥开考半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
("陆续"应修饰"有")3、关联词语的位置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下面句子是位置不当的例子:①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后面)②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应移到"文字"前。
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考查的重点。
1、主谓搭配不当;例如:①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
)②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上起了基本的变化。
("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
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③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例如:①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而不是"到来"。
)②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④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而是"改正"。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如: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例如: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
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成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或将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③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例如: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就是"谁也想象得出"。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
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
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③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不能入场。
"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
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三、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1、缺主语例如:①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得到"的主语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他得到了……")②十月十四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
("抱着"的主语显然是蒙后的"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黑板报",不是"我们",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2、缺谓语例如:①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
("到"在这里不能做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的关心和负责薄弱到何种程度)②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也许是"建立与加强"的?"建立与加强工作"又讲不通,在"建立"前少个谓语"完成"。
)3、缺宾语例如:①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
("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
)②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赘余1、堆砌例如:①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
quot;环境"应删去。
)②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掌握"应删去。
)2、重复例如: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3、可有可无例如: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应删去"的距离"。
)②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
(应删去"离现在"。
)4、应删去"的"字例如: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的稳定了。
(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②由于历代动乱和气候的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受毁灭。
("历代"和"动乱"中间也可加"的"而没有加,为句子整齐,"气候"和"潮湿"中间就不必加"的"。
)四、结构混乱这是一个很大的类句,这里谈的是不能用"主语""宾语"等来归类的情形。
这里最常见的是一句之内两种结构纠缠不清,有以下类型:1、举棋不定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例如:①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应该在"曾今……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②这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2、藕段丝连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他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
例如:①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3、中途易辙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例如:①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