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股失败:八百伴倒闭
- 格式:ppt
- 大小:380.00 KB
- 文档页数:23
10大质量管理案例基于事实决策质量管理案例一:阿迪达斯的失败阿迪达斯公司成立于1949年,其运动设备(产品)目前在全球同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12%,落后于1972年才成立的耐克公司30%的市场占有率达18个百分点。
然而,在耐克崛起之前,全球运动产品几乎是阿迪达斯一家的天下。
1954年世界杯足球赛,阿迪达斯因其生产的球鞋鞋底的塑胶鞋钉能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速度,增加稳定性而一战成名,当时世界上有85%以上的运动员穿的是阿迪达斯公司的产品,三叶标志成了成功的象征。
面对骄人的战绩,阿迪达斯公司的决策者们没有重视耐克公司正在迅速成长这样一个严重的事实,决策者们认为自己拥有85%的市场占有率,即便对手抢走一部分市场,仍有大半个天是属于阿迪达斯公司的,没有采取确实有效的对策去扼制竞争对手对自己的威胁,造成今天眼巴巴地看着对手以18个百分点领先自己,在运动服装市场独领风骚的残酷现实。
质量管理案例二:摩托罗拉市场的萎缩全球著名手机企业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现在的市场份额分别是30%和33%,摩托罗拉2001年第一季度营业亏损达4亿多美元,而去年同期其营业额是盈利5,300万美元,美国权威管理机构分析指出,摩托罗拉的现状完全是自找的,在美国经济衰退之前,许多消费者多希望能购买具有全新概念和全新形象的手机来替换现有的产品,来自芬兰的诺基亚捷足先登,率先研制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替代产品,从此赢得了广大的消费者,等到摩托罗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等到他们研制出新款手机时,消费者在经济衰退的影响下,已经放弃了更换手机的打算,摩托罗拉因此失去了市场的先机,造成大规模的亏损。
质量管理案例三:国企的悲哀内地某国营企业曾经与外商草签了一份供销合同,合同规定由外商给该企业提供价值300万元人民币的生产设备,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合同为期三年,三年后该企业将无偿拥有这些设备的所有权。
合同约定,在三年合同期内,该企业按双方商定好的价格每年为外商提供某种产品10,000件。
质量管理案例一、基于事实决策1、阿迪达斯的失败阿迪达斯公司成立于1949年,其运动设备(产品)目前在全球同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12%,落后于1972年才成立的耐克公司30%的市场占有率达18个百分点。
然而,在耐克崛起之前,全球运动产品几乎是阿迪达斯一家的天下。
1954年世界杯足球赛,阿迪达斯因其生产的球鞋鞋底的塑料鞋钉能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速度,增加稳定性而一战成名,当时世界上有85%以上的运动员穿的是阿迪达斯公司的产品,三叶标志成了成功的象征.面对骄人的战绩,阿迪达斯公司的决策者们没有重视耐克公司正在迅速成长这样一个严重的事实,决策者们认为自己拥有85%的市场占有率,即便对手抢走一部分市场,仍有大半个天是属于阿迪达斯公司的,没有采取确实有效的对策去扼制竞争对手对自己的威胁,造成今天眼巴巴地看着对手以18个百分点领先自己,在运动服装市场独领风骚的残酷现实。
2、摩托罗拉市场的萎缩全球著名手机企业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现在的市场份额分别是30%和33%,摩托罗拉2001年第一季度营业亏损达4亿多美元,而去年同期其营业额是盈利5,300万美元,美国权威管理机构分析指出,摩托罗拉的现状完全是自找的,在美国经济衰退之前,许多消费者多希望能购买具有全新概念和全新形象的手机来替换现有的产品,来自芬兰的诺基亚捷足先登,率先研制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替代产品,从此赢得了广大的消费者,等到摩托罗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等到他们研制出新款手机时,消费者在经济衰退的影响下,已经放弃了更换手机的打算,摩托罗拉因此失去了市场的先机,造成大规模的亏损.3、国企的悲哀内地某国营企业曾经与外商草签了一份供销合同,合同规定由外商给该企业提供价值300万元人民币的生产设备,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合同为期三年,三年后该企业将无偿拥有这些设备的所有权.合同约定,在三年合同期内,该企业按双方商定好的价格每年为外商提供某种产品10,000件.合同同时约定,若第一年少交货1件,该企业将按每件1,000元交付赔偿金,第二年少交货1件,该企业将按每件2,000元交付赔偿金,第三年该企业将按每件3,000元交付赔偿金.该企业几个主要领导商议后认为有利可图,便与外商正式签订了合同。
战略风险案例:日本八佰伴闻名于日本乃至世界的八佰伴集团开展历史曲折艰辛,充满传奇,它的创始人和田一夫,将八佰伴从一个乡村菜店开始,一步步开展为日本零售业的巨头。
八佰伴最成功的还是它的海外战略。
通过急剧的商业扩X,八佰伴在破产前十年中成为日本在亚洲的头号海外企业,其百货超级商场遍布日本、巴西、美国、新加坡、某某、马来西亚、文莱和中国大陆。
在全盛期,八佰伴拥有员工近3万人,在世界上1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50家超市和百货店,年销售额达5000多亿日元。
八佰伴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与某某第一百货合资,在某某开设一座亚洲最大的百货公司。
进入中国后八佰伴采取了急速扩X的战略,以至于背弃了原来的超市道路,不断地改善经营手法,更在物业市场上大额投资。
然而大额的投资并没有带来大把的回报,相反地使八佰伴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加之当时肆虐的金融风暴,1997年,八佰伴年度收益中有近一半用作贷款利息的支出,最终宣布破产,当时八佰伴的负债额达16亿美元,是日本战后最大的一宗企业破产案。
案例分析:〔1〕盲目投资扩X。
一段时间的成功,使八佰伴的决策者盲目乐观,开始了不切实际的扩X,如建造亚洲最大的百货商店,在中国设立一千家连锁店等。
实际上八佰伴当时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只能大肆举债。
这种举债开展的方式一旦超出其合理的限度,就会随时遭受灭顶之灾。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无论是对中国经济而言,还是对世界经济而言,都处在一个程度不同的调整阶段,世界上大多数企业由此也处在休整期,而恰恰在这一时期,八佰伴不顾经济形势的变化,到处设立分店,并向地产、房产、金融业扩X。
企业的规模扩X是有边界的,绝对不是越大越好。
如果不顾自身条件一味追求企业的规模扩X,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管理本钱都会随之增加。
八佰伴日本公司总经理和田光正也曾明确表示,公司破产的原因是先行投资过多。
和田光正说:“当时我认为投资计划是绝对没有错误的。
从结果来看,我想是因为公司对日本和海外的经济形势与对自己企业的能力过于乐观了。
浅析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以日本八佰伴为例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企业逐渐走向国际市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负债经营作为一种有效的经营方式,广为中外企业所运用。
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
虽然负债经营在一定条件下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会带来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将阐述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企业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并结合八佰伴公司的案例,探讨企业如何在负债经营的情况下,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负债经营,八佰伴,财务风险,建议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domestic enterprises are 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debt management, as an effective way of operation, is widely used by Chinese and foreign enterprises. Debt management is a double-edged sword. Although debt management can bring huge economic benefits to enterprise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it will also bring financial risks at the same time. The causes of financial risk in enterprises is various, this article will elaborate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ebt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risk,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debt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risk, and combining the yihl case to explore how firms in the debt management situation, effectively avoid financial risk, and puts forward related suggestions.Keywords: Yaohan, debt management, financial risk, suggestion1 引言1.1 课题背景目前,我国不少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存在着本金和债务比例不合理,负债比率过高的状况。
(审计案例分析)日本八佰伴惨败在哪儿?悬赏分:10 - 提问时间2008-4-30 17:18八佰伴是日本最大的百货公司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全盛时期,八佰伴在全球16个国家拥有400多家百货公司,以雄霸世界零售业第一把交椅而扬名。
1997年9月,八佰伴宣布破产,向法院申请“公司更生法”保护,当时八佰伴的负债额高达到1613亿日元,是日本战后最大的一宗企业破产案。
在调查中发现,导致八佰伴破产的致命原因有三:第一,八佰伴低估经营非核心业务的风险。
在急速成长过程中,八佰伴逐渐背离了百货和超市的主业,而发展地产、饮食、食品加工和娱乐等辅业。
然而,随着金融风暴的冲击,集团的这些辅业变成了负资产,这些辅业都为八佰伴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第二,八佰伴低估了扩张的风险。
1990-1996年短短6年间,八佰伴在中国内地的零售点由0扩展到50 多家,在扩展的过程中,它明显低估了扩张业务的风险,加上八佰伴当时遇上国家宏观调控,为了实现集团主席的梦想,只好通过信贷维护扩张。
面对较预期为差的回报及不断扩大的资金需求,八佰伴最终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
第三,八佰伴也低估了开发海外新型市场的风险。
由于日本市场零售业饱和,强大竞争对手林立,八佰伴采取了积极开发海外市场的战略,但却低估了开发新型市场的风险。
1972年,八佰伴将巴西视为第一海外市场,但当时巴西经济动荡,最后只有惨淡收场。
20世纪90年代初,八佰伴开始进军中国市场,甚至将它的总部迁至上海。
但由于中国消费者当时还未能完全接受超市和百货公司的销售模式,中国消费力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加上遇到中国宏观调控和国内合资伙伴已核准资金不能如期到位等问题,引致资金回报率不断下落,辛苦经营了10多年的八佰伴终于以清盘结束业务。
要求:阅读上述案例,说明经营风险与财务的数据、企业破产之间的联系。
网友推荐答案日本八佰伴的破产给零售业留下了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
和田一夫认为最大的教训就是———成功是事业发展的最大危机。
案例分析:请您从公司理财的角度去分析八佰伴国际集团在香港破产的原因(根本原因是财务决策失误:高负债、高投资、高投机)并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八佰伴(Yaohan)简介闻名于日本乃至世界的八佰伴集团发展历史曲折艰辛,充满传奇,它的创始人阿信之子——和田一夫,将八佰伴从一个乡村菜店开始,一步步发展为日本零售业的巨头。
八佰伴最成功的还是它的海外战略。
通过急剧的商业扩张,八佰伴在破产前十年中成为日本在亚洲的头号海外企业,其百货超级商场遍布日本、巴西、美国、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文莱和中国大陆。
在全盛期,八佰伴拥有员工近3万人,在世界上1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50家超市和百货店,年销售额达5000多亿日元。
1997年,债务缠身的八佰伴财务危机全面爆发。
“阿信精神”的传承——八佰伴国际集团宣布破产。
1997年9月18日,一起在日本朝野引起大地震的事件发生了。
零售业巨头八佰伴日本公司于该日向公司所在地的日本静冈县地方法院提出公司更生法的申请,等于宣布八佰伴破产。
日本有2.8万人因八佰伴破产失业,并且这桩日本战后最大宗的破产事件,间接增添了日本政府和银行不少负担,而其总裁和田一夫因日本八佰伴公司负债1613亿日元,承担起全部责任,将所有私产抵债,自己一贫如洗,赁屋而居。
11月,香港八佰伴国际集团也宣告破产清盘,其香港、澳门的十间分店关门停业。
12月,吉之岛集团正式宣布收购日本八佰伴。
曲终人散,八佰伴自此淡出辉煌了三十余年的商业舞台。
八佰伴破产,正值亚洲国家地区受金融风暴冲击,经济向下调整时期,虽然有种种外部不利因素导致八佰伴经营的失败,然而,主要的原因却是管理层脱离实际的扩展雄心,将八佰伴推上了不归路。
1、传奇的发展史八佰伴原是和田父母开的一个乡下蔬菜店。
1961年,和田一夫在赴美考察之后,凭借多年“八百伴”“最低售价”的招牌,向父亲表露了建超市连锁集团的志向,57岁的父亲经历了不眠之夜后,第二天出人意料地把八佰伴社长之职禅让给他。
负债经营成功与失败案例负债经营对于企业来说犹如“带刺的玫瑰”,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焦点是如何得到“玫瑰的芳香”,而不被扎伤。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负债经营成功与失败案例,欢迎阅读!负债经营介绍:从会计学上说,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在未来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经济责任。
但从内涵上分析,负债经营也称举债经营,是企业通过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租赁和商业信用等方式来筹集资金的经营方式,因此只有通过借入方式取得的债务资金才构成负债经营的内涵。
因此,属于负债经营范畴的负债项目只有实际负债中的短期借款、短期债券和各种负债项目。
西方的财务理论分析中往往将负债经营局限于偿还期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债务,而将符合负债经营概念的借款性短期负债排除在外,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完全的负债经营概念。
本文的分析将负债经营的内涵确定为所有符合负债经营概念要求的债务项目,即不仅包括长期负债、而且也包括短期的借款性负债。
负债经营成功案例1:唐纳·川普(Donald J. Trump)---如果有任何人以为我的前途会黯淡无光,那个人就大错特错了。
” 唐纳·川普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商人。
他毕业于宾州华顿大学,最早和父亲在纽约做生意,后来独自到曼哈顿发展。
凭借高超的交际手腕,加入当地的私人企业俱乐部,培养丰富的人脉,并以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头脑,从1974年开始投身于纽约地产业。
自此,唐纳·川普一路风生水起,成为纽约的地产大王。
20世纪80年代是川普帝国急速发展的黄金岁月,“东岸赌王”、“曼哈顿地王”等诸多桂冠接踵而来,唐纳·川普甚至被形容为能“点石成金”。
纽约第五大道兴建的68层豪宅——川普大楼标志着他事业的顶峰。
接着,唐纳·川普开始染指赌场,这同样给他带来巨大利益。
可惜,玩着空手道的川普,胆子也越来越大,风风火火地将赌场放债出去,买下了大半个曼哈顿。
终于所有能借来的钱使得山穷水尽,现金流无法周转,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负债92亿美元,几尽一无所有,只得寻求破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