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吉林乾安县第七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216.00 KB
- 文档页数:8
乾安七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1-2题。
图一图二1.图一所示人物A.在晚年精心撰写并发表了《论语》一书B.创立了法家学派C.正式提出了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D.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2.图二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对学生述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B.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C.讨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的问题D.学生问他何谓“仁”,他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引自《汉书·董仲舒传》)董的对策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4.儒家思想在与其他思想的不断碰撞中A、不断修改自身的学说B、吸收其他思想补充,发展自己C、保持传统思想不变D、压制其他思想发民展5.宋代新儒学吸收、融合的思想包括A.佛教和道教思想B.法家与“天人感应”说C.道教和“三纲五常”说D.佛教和“经世致用”说6、朱熹一生著述甚多,最为重要的是《四书章句集注》。
这里的“四书”指的是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B、《诗》《书》《礼》《春秋》C、《大学》《春秋》《论语》《孟子》D、《孟子》《中庸》《书》《春秋》7、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 黄老之学B 佛学C 程朱理学D 西学8.顾炎武和王夫之主张“经世致用”的影响在于A、使学术研究具有现实意义B、关注个体的发展,具有早期民主思想的色彩C、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反对重农抑商D、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9. 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10.智者运动兴起的基本条件是A.古代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B.资本主义的萌芽C.工业革命的开始D.反封建运动的广泛开展11.以下言论能够确认不是苏格拉底的思想的是A.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B.教育可以使人认识到美德的存在C.人是万物的尺度D.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12.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
高二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50分)和第Ⅱ卷(材料解析题,50分)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在第5页的答题卡内。
)1. 右图是《孔子问礼于老子》。
下列属于道家学说的是A.兼爱、非攻、尚贤、节用B.“无为”“逍遥”“以无事取天下”C.利用权术驾驭大臣D.制天命而用之2. 墨子坚决反对“攻伐无罪之国”,即所谓“非攻”;但同时他又在《墨子》一书中详细解析了战国时期城防工事的战略布局、守城器械的制造和使用、人员的配备等。
这说明①墨子反对一切战争②墨子不是单纯的和平主义者,他主张战争的正义性③墨子主张以积极的军事谋略抵御外来进攻④墨子的“非攻”带有虚伪性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3.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下列观点与文中“他们”同属一个派别的是 A.治之经,礼与刑 B.唯同乎天和者为然C.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4. 《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
克,胜也。
己,谓身之私欲也。
复,反也。
礼者,天理之节文也。
”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5.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这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A.圣人托梦 B.内心自省 C.行万里路 D.读万卷书6. “道统”即为儒者之“道”的传授谱系,明末清初的安徽桐城派就以“道统自任”。
吉林省乾安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数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a 和b 均为非零实数,且b a <,则下面表达正确的是( ) A .ba ab 2211< B 22ab b a < C 22b a < D b a a b < 2.在单调递减的等比数列{a n }中,若a 3=1,a 2+a 4=错误!,则a 1= A .2 B .4 C .错误!D .2错误!3.若变量,y 满足约束条件错误!则目标函数=+2y 取最大值时的最优解是 A ⎪⎭⎫⎝⎛0,35 B ⎪⎭⎫ ⎝⎛-1,21 C ⎪⎭⎫⎝⎛32,31 4.在△ABC 中,A =错误!,BC =3,AB =错误!,则C = 或错误!5.已知关于的不等式2-6++8≥0对任意的∈R 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 C .-∞,0∪1,+∞ D .-∞,0]∪[1,+∞6、在ABC ∆中,若2224a b c bc bc +=﹣,=,则ABC ∆的面积为( )A .12B .1CD .27.已知a ,b ∈R ,且ab ≠0,则下列结论恒成立的是 A .a +b ≥2错误! B .a 2+b 2>2ab +错误!≥2 D .abb a +≥2 8.△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sin A -b sin B =4c sin C ,cos A =-错误!,则错误!= A .6 B .5 C .4D .39已知各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a n }满足a 6-a 错误!+a 8=0,数列{b n }是等比数列,且b 7=a 7,则b 3b 8b 10=( A .1 B .8 C .4 D .210.已知a ,b 为正实数,若函数f =a 3+b +ab -1是奇函数,则f 2的最小值是 A .2 B .4 C .8 D .16 11.设S n 为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且S n =错误!a n -1n ∈N *,则a n = A .33n-2nB .3n+2nC .3nD .3·2n -112.设,y 满足约束条件错误!目标函数=a +bya >0,b >0的最大值为2,则错误!+错误!的最小值为 A .5 D .9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函数y =a 1-a >0,a ≠1的图象恒过定点A ,若点A 在直线m +ny -1=0m 、n >0上,则错误!+错误!的最小值为14.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错误!=2,cos B =错误!,△ABC 的周长为5,则b 的长为________.15数列{a n }为正项等比数列,若a 3=3,且a n +1=2a n +3a n -1n ≥2,n ∈N *,则此数列的前5项和S 5= 16若对任意[]1,2,t ∈函数22()(1)f x t x t x a =-++总有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记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已知S 9=-a 5 1若a 3=4,求{a n }的通项公式;2若a 1>0,求使得S n ≥a n 的n 的取值范围.18.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f =42+a +2,不等式f <c 的解集为-1,2. 1求a 的值; 2解不等式错误!>019.本小题满分12分现有一批货物用轮船从甲地运往乙地,甲地与乙地的距离为500海里.已知该船最大速度为45海里/小时,每小时运输成本由燃料费用和其他费用组成.轮船每小时的燃料费用与轮船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其余费用为每小时960元.已知当轮船速度为20海里/小时,全程运输成本为30 000元. 1把全程运输成本y 元表示为速度海里/小时的函数. 2为了使全程运输成本最小,轮船应以多大速度行驶 20本小题满分12分设关于的不等式lg|+3|+|-7|>a 1当a =1时,解这个不等式;2当a 为何值时,这个不等式的解集为R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锐角三角形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tan A =错误!. 1求角A 的大小;2当a =错误!时,求c 2+b 2的最大值,并判断此时△ABC 的形状. 22本小题满分12分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点n ,nS nn ∈N +均在函数y =3-2的图象上.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设b n =错误!,T n 是数列{b n }的前n 项和,求使得T n <错误!对所有n ∈N +都成立的最小正整数m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3.4169,16⎛⎤-∞ ⎥⎝⎦三、解答题17解析: 1设{a n }的公差为d 由S 9=-a 5得a 1+4d =0 由a 3=4得a 1+2d =4 于是a 1=8,d =-2因此{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10-2n 2由1得a 1=-4d ,故a n =n -5d ,S n =n9-n由a 1>0知d <0,故S n ≥a n 等价于n 2-11n +10≤0,解得1≤n ≤10,所以n 的取值范围是{n |1≤n ≤10,n ∈N }. 18.解析: 1∵函数f =42+a +2, 不等式f <c 的解集为-1,2, ∴-1+2=-错误!,∴a =-4. 2不等式转化为4+m -4+2>0, 可得m =-2,不等式的解集为∅;m <-2,不等式的解集为错误!; m >-2,不等式的解集为错误!.19解析:1由已知,每小时燃料费用为20<≤45,全程所用时间为错误!小时,则全程运输成本y =2·错误!+960·错误!,∈0,45], 当=20时,y =30 000,得=,所以所求函数为y =300错误!,∈0,45].2y =300错误!≥300×2错误!=24 000,当且仅当=错误!,即=40时取等号,所以当轮船速度为40海里/小时时,所需成本最小.20解析:{}73)1(>-<x x x 或 2a<121.解析:1由已知及余弦定理,得错误!=错误!,sin A =错误!, 因为A 为锐角,所以A =60°.2由余弦定理得错误!2=b 2+c 2-2bc cos60°=b 2+c 2-bc =3. ∵bc ≤错误!当且仅当b =c 时取等号,∴b 2+c 2-错误!≤3,即b 2+c 2≤6当且仅当b =c 时等号. 故c 2+b 2的最大值为6,此时△ABC 为等边三角形.22 1依题意得:错误!=3n-2,即S n=3n2-2n当n≥2时,a n=S n-S n-1=3n2-2n-=6n-5;当n=1时,a1=S1=3×12-2×1=1=6×1-5=1,满足上式.所以a n=6n-5n∈N+.2由1得b n=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故T n=错误![1-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1-错误!.因此,使得错误!1-错误!<错误!n∈N+成立的m必须且仅需满足错误!≤错误!,即m≥10,故满足要求的最小正整数m为10。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作物,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的决定性因素是A. 人工取火的发明B. 建筑技术的发展C. 生产工具的进步D. 畜牧水平的提升〖答案〗C〖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形态与发展,原始人类居住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发展进步,本质上是由生产工具的进步造成的,从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到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的演变,就是这一变化的突出表现。
故C项正确;人工取火的发明、建筑技术的发展、畜牧水平的提升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工具的进步,其实质是生产力的发展。
故排除ABD三项。
2. 有学者感叹,“实在很难想象哥伦布时代之前他们(欧洲人)的饮食是何等模样,你能想象没有辣椒的地中海菜,少了辣椒粉调味的东欧菜吗?谁能想象一位无番茄可用的意大利厨子?”他意在强调A. 物种交换促进饮食结构变化B. 欧洲各地文化差异明显C. 香料贸易推动了新航路开辟D. 人文主义追求现世享受〖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将美洲的辣椒、番茄等作物传播到欧洲及世界各地,丰富了人们的餐桌,改变了包括欧洲人在内的人们的饮食结构,由此可知,材料中学者意在强调物种交换促进饮食结构变化,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美洲作物对欧洲的影响,与“欧洲各地文化差异明显”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香料贸易,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人文主义追求现世享受”,排除D项。
故选A项。
3. 国家统计局《2020年粮食产量数据公告》显示,辽宁省202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了467.8亿斤,为历史第三高水平,“中国碗,辽宁粮”表明粮食主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
目前各国政府都把保障粮食安全和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
下列属于保障粮食安全的有利因素是①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②食物生产的现代化③工业化、城市化加速④全球人口的大增长A. ①③B. ③④C. ②④D. ①②〖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物生产的现代化均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①②正确,D符合题意;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和全球人口增加会加大粮食的消耗,③④错误,ABC排除。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2.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在此,他向汉武帝提出( )A.天人感应学说B.君权神授学说C.崇尚法制学说D.独尊儒术学说3.“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此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4.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
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柳宗元充分肯定帝制的合理性 B.黄宗羲继承和发展了柳宗元的思想C.两种观点恰好相反,后者正确 D.二人观点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5. 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这种主张在当时的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平等6.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的评价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斥。
”这一运动( )A.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B.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C.沉重打击了欧洲教会的特权 D.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美好蓝图7.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06年4月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福建省漳州龙海马崎村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
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2、有学者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时代。
其中“封建时代”对应的是()A.黄帝时代 B.西周 C.秦朝 D.西汉3、成语故事“问鼎中原”所反映的实质历史问题是()A.了解周朝九鼎的轻重与大小 B.关心周朝镇国之宝的安危C.有人想知道鼎放在哪里D.分封制受到挑战4、“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
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
”这套制度包括()①行省制度②皇帝制度③郡县制度④三公九卿制度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③④5、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②唐玄宗在边境要地设置军镇③宋太祖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④明太祖废行省,在地方设三司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既有相职,却无相权。
既无相权,却有相责。
”他指的制度应该是下列何者( )A.汉代的内外朝制 B.唐代的三省制C.明代的内阁制 D.清代的议政王大臣会议7、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
下列对这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B.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C.都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维护国家统一D.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8、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出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助机构,当这些辅助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助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这种权力的不断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乾安七中2018—2019学年度(上)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按顺序它们分别是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2、“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3.、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角度是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C. 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4、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A.维护封建礼教 B.反对思想教条C.反对封建迷信 D.抨击腐朽统治5、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A、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C、它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儒家的仁政学说得到人们拥护。
6、标志着我国古代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主要计算工具、以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十进制记数系统来计算的古代数学著作是A.《缀术》B.《周髀算经》C.《九章算术》D.《齐民要术》7、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A.认识你自己B.美德即知识C.自己平等思想D.人是万物的尺度8、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以现实生活为描写对象,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来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
乾安七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命题时间:12月20日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
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
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A.黄帝传说 B.商朝卜辞C.《三国演义》D.《资治通鉴》2、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C.“是非之心”,人皆有之D.“制天命而用之”3、以下言论对应的学派依次是()①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②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③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④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A.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B.墨家、法家、道家、儒家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D.道家、法家、墨家、儒家4、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两汉之世,(皇帝)遇日食灾变,则下诏责躬求言。
”下列思想内容与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关的是()A.三纲五常 B.天人感应 C.君权神授 D.春秋大一统5、朱熹是继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世界万物的本原B.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C.社会发展的规律D.人的情感、感受6、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屩去登临。
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
”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生意”的根源,也就是“天地生物之心,藉以识仁”。
该诗所反映的学术思想属于()A.道教 B.佛教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7、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8、“苏格拉底唤醒了这个真正的良知,因为他并不只是宣布,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且宣布:作为思维者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乾安七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每小题2分,共60分)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按顺序它们分别是: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2。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A。
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
王阳明的“心学” D。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3.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A.建立一家之法B.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C.反对君主制,实行法治D.建立君主立宪制4。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
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这句话的含义是:A.教会权力应高于世俗权力 B.世俗权力受教皇的委托C.教会权力只受上帝的制约 D.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5.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A.提倡古典文化 B.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C.反对天主教会 D.资产阶级文化运动6.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是:A.《氾胜之书》 B.《齐民要术》 C.《农书》 D.《农政全书》7.“王者不可以不知天……天意难见也,其道难理。
是故明阳阴入出实虚之处,所以观天之志。
辨五行之本末顺逆,小大广狭,所以观天道也",这段史料体现的思想主张是A。
乾安县第七中学高二文科素质班第二次月考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注意事项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A. 启发诱导B. 循序渐进C. 因材施教D. 有教无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说明孔子主张教人时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分别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这体现的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答案选C,A B D三项含义与上述题意不符。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东西方的先哲·孔子的思想2. “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可以治国也。
”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A. 道家B. 儒家C. 法家D. 墨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强调治国要用严刑酷罚,结合所学法家韩非主张法治,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由此可见材料体现了法家的观点,所以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法家学说3.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其进步意义是A. 反对君主专制B. 反对私有制C. 倡导民主自由D. 反对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这里所谓“公天下”,是指万民所共有的天下,而“私天下”则是指专制君主一人一独有独享的天下。
所以,王夫之发出“帝王私天下”“岂天下之大公”的质问,故A与题意相符;BD在题干中无从体现;C超出了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思想范畴,因为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们更多的是主张开明君主统治。
点睛: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当时君主专制统治高度强化,针对君主专制的腐败现象,他提出了“公天下”的主张,深刻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
乾安七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1-2题。
图一图二1.图一所示人物A.在晚年精心撰写并发表了《论语》一书B.创立了法家学派C.正式提出了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D.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2.图二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对学生述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B.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C.讨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的问题D.学生问他何谓“仁”,他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引自《汉书·董仲舒传》)董的对策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4.儒家思想在与其他思想的不断碰撞中A、不断修改自身的学说B、吸收其他思想补充,发展自己C、保持传统思想不变D、压制其他思想发民展5.宋代新儒学吸收、融合的思想包括A.佛教和道教思想B.法家与“天人感应”说C.道教和“三纲五常”说D.佛教和“经世致用”说6、朱熹一生著述甚多,最为重要的是《四书章句集注》。
这里的“四书”指的是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B、《诗》《书》《礼》《春秋》C、《大学》《春秋》《论语》《孟子》D、《孟子》《中庸》《书》《春秋》7、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 黄老之学B 佛学C 程朱理学D 西学8.顾炎武和王夫之主张“经世致用”的影响在于A、使学术研究具有现实意义B、关注个体的发展,具有早期民主思想的色彩C、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反对重农抑商D、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9. 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10.智者运动兴起的基本条件是A.古代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B.资本主义的萌芽C.工业革命的开始D.反封建运动的广泛开展11.以下言论能够确认不是苏格拉底的思想的是A.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B.教育可以使人认识到美德的存在C.人是万物的尺度D.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12.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
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
这里的“艺术家”是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13. 有学者将某一时期称为“发现世界和发现人”的时代。
下列各项最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公元前5世纪:罗马帝国的扩张;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B.14—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C.18—19世纪:世界市场的形成;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D.20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摇滚乐的流行14.柏拉图曾警告说:“极端的自由导致极端的奴役”,此语体现了柏拉图的政治观点是A.民主城邦里应一切自由 B.人人享有直接参政权利C.直接民主存在体制危机 D.专制是束缚自由的镣铐15.信仰以外无救赎”,马丁·路德这句话A.否定了因信称义B.否定了教皇和教会权威C.肯定了科学理性D.肯定了教皇和教会权威16.伏尔泰曾说:“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表明他A.反对君主专制B.反对教会控制C.提倡权利平等D.倡导君主立宪17.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原则源于A.《社会契约论》B.《百科全书》C.《论法的精神》D.《纯粹理性批判》18、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一项发明被人们称为“水手之友”,它是( ) A.造纸术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19、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
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20、《诗经》载:“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这几句诗应出自( )A.《风》 B.《大雅》C.《小雅》 D.《颂》21、杜甫的诗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充满着爱祖国、爱人民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可见其继承了( )A.汉赋夸饰的特点B.诗经现实主义传统C.楚辞浪漫的风格D.骈体文的浮丽风格:22、宋代苏轼的诗句“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我国传统文人画的绘画特点,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A.多彩的生活B.真实的景象C.个人的情感D.繁盛的社会23.“北宋至明清时期除了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也在慢慢孕育发展。
”下列各项属于材料中“新文化”范畴的是( )A.陆九渊的心学思想B.郑板桥的《兰竹图》C.杂剧和散曲D.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24.历史学家们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
”这里的“科学革命的胜利”指的是( )A.太阳中心说的提出 B.相对论的提出C.进化论的提出 D.经典力学的形成25.以下有关牛顿及其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牛顿经典力学是在伽利略成就的基础上形成的②《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的著作③牛顿是微积分的创立者之一④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6.“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
”这一理论的诞生主要是由下列哪一问题引起的( )A.研究热辐射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C.解释光电效应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27.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
爱因斯坦认为“人类打开了这个潘多拉魔匣”。
打开这个“潘多拉魔匣”的钥匙是( )A.牛顿经典力学 B.相对论C.进化论 D.网络信息技术28.史载:“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攻击英国的。
”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B.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C.战争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终结29.下表是1931—1966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欧美主要国家获奖人数统计。
由此可见( )A.美德成为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中心 B.近代以来英法科技始终落后于美、德C.美国科技处于领先地位 D.新经济在美国初显端倪30.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下列哪些是网络给我们带来的问题( )①信息泛滥、垃圾信息②网络犯罪③过分沉迷,不能自拔④环境污染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30分)阅读材料关注人,关注社会是东西方很多哲学家的主张,东方的孔子创立儒学,注重人事,对鬼神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西方古代希腊和近代欧洲更是关注人自身的发展。
由此请回答:(1)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什么?(4分)儒学是怎样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思想的?(6分)(2)古代希腊的哲学家是如何关注人自身发展的,举两例说明(4分)3、但丁的著作《神曲》,而薄伽丘的著作《十日谈》则被后人称赞为“人曲”,媲美但丁,为什么?(6分)(4)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5分)启蒙运动对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5分)32、阅读材料(10分)材料一、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牛顿临终遗言材料二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攫取生活的必需条件而斗争,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赛中取胜了,其他被淘汰了,这就是优胜劣汰。
——《物种起源》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列举出牛顿捡到的“光滑的石子”和“美丽的贝壳”。
(4分)(2)材料二是达尔文的什么学说?其核心是什么?(6分)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共30分).(1)仁。
(4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自此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6分)(共10分)(2)智者学派的代表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则强调“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或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高度关注人类生活)(4分)(3)《十日谈》和《神曲》一样,肯定人,宣扬人文主义,精神一脉相承并且一样影响巨大(6分)(4)理性主义。
(5分)有利于人们摆脱专制,建立民主法制化社会(或成为推翻旧的统治,建立新社会的思想武器,意思相近即可)(5分)(共10分)32.(共10分)(1)创立微积分、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力学体系)。
(4分)(2)学说:生物进化论。
核心:优胜劣汰。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