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著名瓷器博物馆标志
- 格式:doc
- 大小:701.00 KB
- 文档页数:5
流失在国外11家著名博物馆⾥的这些中国国宝,你知道多少?⼩编之前曾经分两期介绍过我国主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其实这只是我国浩瀚如海的奇珍异宝中很⼩的⼀部分,还有很多更精美绝伦,更具历史和⽂化价值的国宝级⽂物由于盗卖、⾛私和西⽅列强的掠夺⽽流失海外,⽂物的流失成了国⼈⼼中永远的痛。
据联合国教科⽂组织的数据统计,中国流失的⽂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上47家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
真实的数量其实远不⽌这些,收藏在博物馆只是⼀部分,还有更多被掠夺的⽂物在私⼈收藏家⼿中,其确切的数字恐怕永远是个谜。
那么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中究竟藏有多少中国国宝级⽂物呢?⼀、⼤英博物馆⼤英博物馆是世界五⼤博物馆之⼀,拥有藏品800多万件,其中青铜器、陶瓷、书画、⽟器、雕刻品等中国历代珍稀⽂物多达23000多件,其公开展⽰的只占其中的⼗分之⼀,主要陈列在33号展厅、中国⽟器厅(33号⼄馆)以及⼤维德瓷器展厅(95号展厅),展品囊括了中国⽂物的所有类别,从远古⽯器、商周青铜器到魏晋⽯佛经卷、宋元书画、明清瓷器⽆所不有。
这⾥所藏的中国绘画精品最多,包括东晋顾恺之的《⼥史箴图》唐代摹本、李思训《青绿⼭⽔图》、巨然《茂林叠嶂图》、李公麟《华岩变相图》、范宽《携琴访友图》等⼀些稀世珍品。
敦煌藏经洞全部4万多件经书中⼤英博物馆就藏得1.3万件。
在33号厅中央墙上有⼏⼗平⽅⽶的敦煌壁画,其割痕还依稀可见。
《⼥史箴图》唐代摹本唐代摹本《⼥史箴图》东晋顾恺之的《⼥史箴图》原件早已⽆存,世界上只剩两幅摹本,⼀幅为宋⼈临摹,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但笔意⾊彩并⾮上品。
另⼀幅就是唐代摹本,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传世名画之⼀。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被英军盗出并携往国外,1903年被⼤英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最重要的东⽅⽂物。
商 青铜双⽺尊这⾥馆藏的青铜器中,最引⼈注⽬的当属商代双⽺尊,公⽺形象惟妙惟肖。
西周康侯簋阿弥陀佛⽴像这尊隋代开皇五年(585年)阿弥陀佛⽩⾊⼤理⽯造像陈列于33号展厅楼梯间,⾼达6⽶,重约2吨,原位于河北曲阳县韩崔村崇光寺,上世纪三⼗年代流失海外。
欧洲十大著名博物馆——到文化资源丰富的欧洲旅行,最不该错过的就是珍藏了人类珍贵遗产的博物馆,博物馆内所展示的艺术创作,详实地记载过去历史生活的点滴,并蕴藏丰富的智慧与哲思。
入选的有: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梵蒂冈梵蒂冈-梵谛岡博物馆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荷兰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法国巴黎-奥塞美术馆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美术馆英国:大英博物馆英国人最引以为傲的大型综合博物馆,保存了世界级的文物宝藏.虽说大英博物馆内的许多文物是抢夺自世界各地,不过看在让这些世界级宝藏能觅得一个安全的处所,而得以免除战火摧残的份上,大英博物馆可说是将功抵罪了,在这座世界上最大型的综合博物馆内,珍藏有国家级的考古文物、图片、绘画、雕刻、钱币、勋章等,数量总类之丰富,让它赢得了《博物馆中的博物馆》的美誉。
大英博物馆的一些小历史:大英博物馆内部的埃及展馆大英博物馆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753年。
汉斯·斯隆(Hans Sloane)爵士是当时的一位著名收藏家,1753年他去世后遗留下来的个人藏品达79,575件,还有大批植物标本及书籍、手稿。
根据他的遗嘱,所有藏品都捐赠给国家。
这些藏品最后被交给了英国国会。
在通过公众募款筹集建筑博物馆的资金后,大英博物馆最终于1759年1月15日在伦敦市区附近的蒙塔古大楼(Montague Building)成立并对公众开放。
博物馆在开放后通过英国人在各地的冒险活动得到了大批珍贵藏品,早期的大英博物馆倾向于收集自然历史标本,但也有大量文物、书籍,因此吸引了大批参观者。
到了19世纪初,蒙塔古大楼已经显得不敷使用了。
于是1824年博物馆决定在蒙塔古大楼北面建造一座新馆,并在1840年代完成,旧蒙塔古大楼不久后便被拆除。
新馆建成后不久又在院子里建了对公众开放的圆形阅览室。
由于空间的限制,1880年大英博物馆将自然历史标本与考古文物分离,大英博物馆专门收集考古文物。
瓷器收藏界的奇葩 KPM-皇家御瓷介绍作者:暂无来源:《上品Choices》 2013年第5期由普鲁士国王菲特列大帝於1763年创立的KPM-皇家御瓷,为世界顶级瓷器。
勃兰登堡选帝侯徽章上钴蓝色权杖是KPM-皇家御瓷的身份标识。
KPM-皇家御瓷的每一件瓷器全部为手工制作(从制模、塑型到绘彩),所有瓷器都会通过工艺师专门刻铸上独一无二的标识,强调了您手中瓷器的价值属性。
不可复制性使其更显神秘和珍贵。
KPM-皇家御瓷是世界上仅有的提供无装饰瓷器的生产商,KPM-皇家御瓷的质地和珠光白一直令业内人士赞赏不已。
因此,世界各地的人士都喜爱收藏和投资KPM-皇家御瓷。
(一)KPM-皇家御瓷历史1、Wilhelm Caspar Wegely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2世(1712-1786)要求在普鲁士自主创意创建新公司。
1751年Wilhelm Caspar Wegely,一个自信满满的工厂主获得国王特许权在柏林成立瓷器手工生产厂。
为此弗里德里希Ⅱ世特意提供位于国王门(靠近亚历山大广场附近)的指挥中心供他使用,并且准予Wegely关税豁免权用于进口原材料。
但是由于技术上的难题以及持续7年的战争强迫Wegely于1757年放弃瓷器生产。
今天,带有字母W标示的Wegely瓷器是收藏界的宠儿。
2、Johann Ernst Gotzkowsky1761年商人Johann Ernst Gotzkowsky购买了原样保留工厂设备以及瓷器生产的秘方。
他承诺带给柏林非常好的瓷器样式和画家,因此获得弗里德里希Ⅱ世的批准,建立柏林Aechten Porcelaine Fabrique。
新厂的建立地点位于莱比锡街4号(19世纪末那里建立普鲁士上议院)。
Gotzkowsky生产的瓷器均以字母G作为产品标示。
这段时期生产的瓷器在艺术上和技术上已达到很高的标准。
尽管取得了许多良好的发展,由于经济原因,Gotzkowsky于1763年放弃了瓷器生产。
大英博物馆馆藏定窑瓷器(高清多图)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又称不列颠博物馆,是一位于英国伦敦的综合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成立于1753年。
目前博物馆拥有藏品800多万件。
由于空间的限制,目前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
博物馆在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
大英博物馆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753年。
汉斯·斯隆(1660至1753年)爵士是当时的一位著名收藏家,1753年他去世后遗留下来的个人藏品达71000件,还有大批植物标本及书籍、手稿。
根据他的遗嘱,所有藏品都捐赠给国家。
这些藏品最后被交给了英国国会。
在通过公众募款筹集建筑博物馆的资金后,大英博物馆最终于1759年1月15日在伦敦市区附近的蒙塔古大楼(Montague Building)成立并对公众开放。
博物馆在开放后通过英国人在各地的各种活动攫取了大批珍贵藏品,早期的大英博物馆倾向于收集自然历史标本,但也有大量文物、书籍,因此吸引了大批参观者。
到了19世纪初,蒙塔古大楼已经显得不敷使用了。
于是1824年博物馆决定在蒙塔古大楼北面建造一座新馆,并在1840年代完成,旧蒙塔古大楼不久后便被拆除。
新馆建成后不久又在院子里建了对公众开放的圆形阅览室。
在大英博物馆诸多展厅之中,中国瓷器陈列是其重要中国艺术的体现。
而大英博物馆所藏定窑瓷器亦属于专业级别的收藏。
定窑,在定州境内(今河北曲阳涧磁燕山村),故名。
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定窑创烧年代应于唐之前。
唐末时期,烧制风格与刑窑相类的白瓷,以素面为主。
历经五代北宋,形成自己风格。
白瓷釉面由早期的纯白之色或在积釉处泛青蓝的色调,逐渐演变到宋金时期的牙黄色调。
也由于早期的素面演变到刻划,再到模印的状态。
而大英博物馆馆藏的这批定窑瓷器,以北宋时期的定窑为主。
多为传世器皿,也是传统观念上定窑的风格和审美意识的体现。
北宋定窑刻水凫纹斗笠盏北宋定窑刻花直颈瓶北宋定窑刻花花口钵北宋定窑刻花花口斗笠盏北宋定窑刻花出筋碗北宋定窑刻花盏托定窑模印凤穿牡丹纹斗笠盏(刻乾隆御题诗)北宋定窑花口出筋素面盏北宋定窑外莲瓣内鱼纹钵北宋定窑线绘水凫纹折腰碗金代定窑模印刻“殿”字大盘金代定窑刻“天水郡”,“赵”字款菊瓣盘北宋定窑“定州公用”款折腰盘北宋定窑里白外酱花口碗北宋定窑刻牡丹纹洗北宋定窑刻海水纹折沿盘北宋定窑刻花“华苑”字款直口碗北宋定窑刻萱草纹折腰盘五代定窑“新官”款花瓣碗北宋定窑刻双鱼纹洗北宋定窑刻莲瓣纹四系直口罐定窑模印花口盘五代定窑“新官”款花口盘宋瓷收藏者的学习交流平台!。
世界顶级陶瓷品牌(2011-03-08 21:06:00)一、丹麦著名陶瓷品牌丹麦皇家哥本哈根(ROYAL COPENHAGEN)陶瓷皇家哥本哈根是公元1775年丹麦皇太后茱莉安·玛莉,为制作皇室用品及赠品而特别设立的御用瓷厂。
传统北欧手工艺融合东方瓷绘风格,独特而典雅的造型设计是丹麦引以为傲的国宝。
R.C.标志上的皇冠,表示与皇室的深厚关系,三条波纹代表围绕丹麦的海峡。
“只制造真正的精品”是皇家哥本哈根一贯秉持的信念。
其最卓越的作品丹麦之花,釉上绕色、手工雕刻,是真正代表皇家哥本哈根技能的缩影。
花边唐草系列是皇家哥本哈根第一套正式宴会餐具,至今已有200的历史,仍然坚持使用传统手工绘制。
Flora Danica(丹麦之花)系列:此系列为最能表现皇室尊荣,属于国宝级的瓷器珍品。
18世纪的丹麦国王克里斯汀七世为向俄国女皇凯瑟琳二世(the Czarina Catherine Ⅱ)示好,依据当时皇室间馈赠餐具的传统,便准备制作一套既豪华又具代表性的大礼。
他命R.C.依丹麦植物图鉴的内容制作这份礼物。
由当时最具天分的艺术家Johann Christophor Bayer负责,将图鉴上的植物图案绘制到餐具上,从表面纹路及立体花饰的雕刻、绘图(一个盘子的图案需要超过12000次的笔触,有的作品需采分段上色及经过高达6次的窑烧)到描字(将植物的拉丁名描在底部),皆采手工制作,并采24K金镶饰盘边。
经过12年的费时制作,终于在1802年完成全部1802件作品。
丹麦皇家哥本哈根的“丹麦之花”系列,最便宜的咖啡杯26900元,一对红茶杯要11万元。
Blue Fluted (唐草)系列:白色纯瓷、绘以钴蓝花式的造型是R.C.的代表形象,瓷器上完美的釉下彩则是其著名成就。
本系列是其代表作之一。
图案设计取材自中国,再加上立体浮雕、贝壳条纹的欧式造型,本系列有三种款式:Blue Fluted Plain (唐草)、Blue fluted Half lace(花边唐草)、Blue fluted Full lace (全花边唐草)。
英國名瓷RoyalWorcester英國名瓷 Royal Worcester收藏瓷器的樂趣,在於件件都是藝術品,而且可以保存上千年,濕度和溫度也不像其他藝術品需要特別設定,所以受到廣大的喜愛。
.英國的瓷器堅持傳統品味與設計,200多年來一直是世界的領導者。
至於骨瓷,與一般瓷器成分不同,在於製作過程中加入了牛羊骨粉,可以增加瓷器的硬度和透光度,其質地輕薄,色澤優美,透光性好,以及典雅的設計款式,幾世紀以來兼顧著實用性與收藏性的功能。
.Royal Worcester為英國歷史最悠久的名窯,由Dr. John Wall和William Davis在西元1751年所創立。
Royal Worcester對於製作技術及出廠品質均堅持完美的原則,使其瓷器得以成為瓷器界的經典之選,並在西元1789年獲得英王喬治三世的喜愛,而正式獲得王室御用並授予冠上" Royal " 的權利,這也是至今唯一有英國王室御用品質保證的瓷器公司。
Royal Worcester的每件作品,除了手工精緻細描之外,金飾浮雕的部分,採用高品質的純22K金,與瓷器的純白部分互相輝映,格外奪目。
至於杯盤底註記的符號,除象徵王室御用的英國王冠外,四個W分別代表公司所在地 Worcester、創辦人Dr. John Wall 的姓氏、古窯最早成立的地點Warmstry House,以及創辦初期的公司名稱Wigornia ,中央的數字51則是代表 Royal Worcester 成立的年份西元1751年。
直到現在,Royal Worcester 瓷器仍然以獨特的手工描繪圖案所展現出的優雅品味而獲得世人的喜愛。
在西元1957年,艾森豪將軍任職美國總統期間,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訪問美國時,送給艾森豪總統一個極為精緻的陶瓷藝術品,而這正是女王向Royal Worcester 訂製的私人禮品之一。
我們可以確定唯有頂級瓷器,可以列入女王致贈貴賓的贈禮項目,也唯有頂級瓷器,可以成為女王每日所使用的瓷器品牌。
不可不知的全球十大著名美术馆美术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重要的文化标志和文化设施,肩负着积累国家文化艺术财富,传承地方文化艺术的重任。
参观美术馆,可提高公众的文化艺术修养,可在高雅的氛围中了解更多的艺术知识,可感知世界艺术的魅力……那么世界上最著名的美术馆都在哪里呢?本期专题就和大家一起游览世界上十大著名的美术馆。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是由新加坡两座深具代表性的重要历史建筑——政府大厦和前最高法院改建而成,里面展示着从19世纪至今的新加坡及东南亚艺术,也是是新加坡及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视觉艺术中心。
里昂美术馆【里昂美术馆】是法国最重要的美术馆之一,位于里昂市区中心,前身为圣皮埃尔(Saint Pierre)女子修道院,有着五千年的艺术历史,主要收集了19和20世纪的绘画作品,其中有高更、塞尚、毕加索、杜菲等名家之作。
乌菲兹美术馆【乌菲兹美术馆】是意大利佛罗伦萨最有历史及最有名的一座艺术博物馆。
乌菲兹美术馆的兴建始于1560年,这里一开始是乔尔乔·瓦萨里为第一代托斯卡纳大公,科西莫一世·德·美第奇所建的办公室(Uffizi和意大利语“办公室”谐音),整个庞大的宫殿式建筑直到1581年才完工。
惠特尼美术馆【惠特尼美术馆】的全名是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在1931年由葛楚·范德伯尔特·惠特尼女士(Gertrude Vanderbilt Whitney)成立。
它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区,以美国现代艺术的收藏而闻名。
惠特尼博物馆在美国是当代艺术的先趋,目前惠特尼双年展是该博物馆的重点活动之一,在美国艺术界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很少有艺术家不知道惠特尼双年展。
泰特现代美术馆【泰特现代美术馆】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南岸,与圣保罗大教堂隔岸相望。
该博物馆的建筑物前身是一座发电站,1981年发电站停止运作,后来由瑞士建筑师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和皮埃尔·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改建成一座博物馆并与2000年正式开放。
世界十大知名陶瓷品牌是哪些陶瓷知名十大品牌排名虽然中国陶瓷曾经行销全世界,是人们争相追捧的对象,明清两代御窑厂的瓷器,更是现今陶瓷拍卖场上的主角,但不可否认,近百年来,中国却再没有出现一个真正的陶瓷品牌能够站到世界的舞台中央。
这实在值得我们深思,那么,首先就让我们来看看,现今世界十大知名陶瓷品牌是哪些吧:一、丹麦皇家哥本哈根(ROYAL COPENHAGEN)陶瓷皇家哥本哈根是公元1775年丹麦皇太后茱莉安·玛莉,为制作皇室用品及赠品而特别设立的御用瓷厂。
传统北欧手工艺融合东方瓷绘风格,独特而典雅的造型设计是丹麦引以为傲的国宝。
R.C.标志上的皇冠,表示与皇室的深厚关系,三条波纹代表围绕丹麦的海峡。
其最卓越的作品丹麦之花,釉上绕色、手工雕刻,是真正代表皇家哥本哈根技能的缩影。
这一系列作品,最便宜的咖啡杯也要26900元,一对红茶杯要11万元,令人咋舌。
二、芬兰阿拉比阿陶瓷公司(Arabia)1873年开始创业的Arabia公司的陶瓷工艺品及餐具用料考究,做工精良,特别是对现代陶瓷制品的设计,在广泛利用现代工艺和成型手段的基础上更加精益求精。
幽默诙谐的故事鸟壶(Story Birds)是Arabia公司曾经最畅销的系列。
三、法国爱马仕陶瓷爱马仕(Hermes)的包大家都很熟,但可能还有人不知道,爱马仕陶瓷同样品质非凡。
爱马仕的产品目前大概划分为皮具、手表、香熏三个主要部分,产品项目则有皮革制品、丝巾、首饰、家居系列、餐具及瓷器等十几项。
让所有的产品至精至美、无可挑剔,是爱马仕的一贯宗旨。
四、法国GIEN陶瓷首创于1821年,为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皇室家族、宫廷卫队、亲王世家以及名门望族提供精美奢华的餐具。
它最大的特色是将传统的陶瓷工艺升华为艺术,以丰富图案配衬夺目色彩为特点,令餐桌顿成艺术画廊。
一般售价从千元到几十万不等。
一直以来,Gien的陶瓷制作分成三个系列,分别是经典餐桌用具(Classical Table Service)、最受欢迎产品(Best Sellers),以及艺术作品(Art Objects)。
世界上最著名的12个博物馆12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每个博物馆,都反映了世界各地不同的主要文明,而且介绍得还特别详细!建议大家收藏起来,放到寒暑假的旅行计划里,哪怕一两年看一个,和孩子一个个看过去,也是很不错的成长经历和岁月回忆。
1.法国巴黎卢浮宫 Louvre Museum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
卢浮宫占地面积(含草坪)约为45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
全长680米。
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
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
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
其中最重要的镇宫三宝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维纳斯》,《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统计,目前卢浮宫宫殿共收藏有40多万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珍品。
法国人将这些艺术珍品根据其来源地和种类分别在六大展馆中展出,即东方艺术馆、古希腊及古罗马艺术馆、古埃及艺术馆、珍宝馆、绘画馆及雕塑馆。
其中绘画馆展品最多,占地面积最大。
卢浮宫区有198个展览大厅,最大的大厅长205米。
显然,用一天两天的时间根本无法欣赏全部的稀世珍品。
因此,如果你要参观卢浮宫,得先制订一个计划,逐个参观六大展馆,切忌仓促地走马观花。
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细细品味;如果时间较紧的话,可选择有代表性的艺术展品观赏。
2.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大英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成立于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
德国名瓷之首----认识名瓷的标记来认识一下欧洲第一名瓷德国Meissen梅森及标记欧洲第一名瓷—德国 Meissen 梅森早在13世纪,欧洲贵族就对中国瓷器视若珍宝。
据记载,当时萨克森公国选帝侯奥古斯特大帝曾用一队骑兵和波斯商人换过48件中国瓷花瓶。
但奥古斯特大帝并不满足把瓷器当艺术品收藏。
他找来一名叫贝特格的化学家,让其仿制中国瓷器。
经过无数次试验,贝特格终于解开了中国瓷器的秘密。
1708年一个寒冷的冬天,他成功烧制出一种白而透明的瓷。
1710年“Meissen梅森”国立瓷器制造厂成立。
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整个欧洲瓷器制造业都受“Meissen梅森”瓷器风格的影响。
欧洲第一名瓷——德国“Meissen梅森”是全欧洲最早成立的陶瓷厂,也是全世界最佳的瓷器制造商,被称作瓷器界的劳斯莱斯。
编辑本段蓝剑交锋—最著名的瓷器标记Meissen举世闻名的“蓝剑交锋”标志源于当年萨克森公国国徽。
是欧洲瓷器史上最著名的瓷器标记,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变迁,成为陶瓷收藏家眼里经典中的经典。
今天,每件Meissen的剑标瓷器都是用手工绘制的,我们称其为著名的Meissen釉底蓝色剑画。
蓝剑同时也是质量保证的象征。
编辑本段成功的秘密——精心维护传统“Meissen梅森”瓷器从诞生以来,每一种产品的石膏模具都保存着,共17.5万个。
现在随时都可以再生产出同二三百年前一模一样的产品。
3000种图案也一个不少地保存着。
“Meissen梅森”瓷器不仅是商品,同时也是德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Meissen梅森”瓷器展现了近300年来的欧洲艺术史,每件成品都是经过80多道工序用手工精心制作的。
所用色彩都是按秘方配置的,该厂的颜料实验室对外严格保密,而且为其产品独家使用。
“Meissen梅森”瓷器的每一位彩绘、造型师都必须经过数十年的艺术与技术培养。
Meissen梅森瓷器也理所应当地用在古董钟的制作上,在收购该品牌的钟时,一定要找到这最基本的标志性的最著名的瓷器标记—蓝剑交锋,见以上的六张照片里的蓝剑交锋印记。
这些流失在外国博物馆的中国瓷器,件件都是国宝级2020-02-22 14:30·域鉴我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也是华夏儿女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
在英文中,“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这充分的说明了我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而在动荡的侵华战争时期,西方列强曾大肆掠夺中国宝贵的古董文物。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披露,中国流失海外文物多达164万件。
如今,一部分文物已被追回国内,还大部分仍流落海外。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全世界范围内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几个大博物馆之一,它所收藏的中国历代瓷器从早期青瓷、白瓷,唐代长沙窑、三彩,宋代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到元代青花、釉里红,明、清之际的景德镇青花、红釉、黄釉、斗彩、五彩、墨彩等等,可谓应有尽有。
北宋定窑玉壶春瓶高24.4cm北宋定窑莲花纹大碗高11.5cm 直径24.8cm南宋龙泉窑青釉鱼耳瓶南宋景德镇青白瓷梅瓶高31.4cm南宋景德镇青白瓷斜倚仕女瓷枕高11.1cm 长22.9cm元青花缠枝莲鱼藻纹大盘直径45.7cm元青花缠支花卉带盖梅瓶高44.5cm元青白釉玉壶春瓶高27.9cm明宣德青花龙纹罐高48.3cm,直径48.3cm英国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也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家,竟达2.3万件。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江西景德镇大维德花瓶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文物囊括了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陶瓷以及45卷《永乐大典》等超级国宝,可谓门类齐全,时间则跨越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
明代成化到正德年间古兰经72语的经文广州海滨地区西方贸易办事处的大酒碗均窑蓝黑釉大器件克拉克瓷碗明朝青花如意耳抱月瓶景德镇明朝永乐年间陶瓷罗汉辽朝清朝康熙年间德化白瓷透明釉瓷器景德镇的单色瓷器明到清期间 1403-1911年明清蝶鸟青花瓷瓶明陶塑地狱判官法国吉美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实质上为卢浮宫的亚洲部。
悠久的德国梅森瓷器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20年第5期文·图/李利鹏马骋中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瓷器故乡,为何不是当今国际瓷都,对此学界与产业界也许从陶瓷产业、城市建设、国际贸易等诸方面有多种解读,但单从瓷器品牌建设而言,景德镇无疑并不具备当代国际瓷都的地位。
景德镇从宋代开始向海外销售瓷器,随着大航海时代葡萄牙商船的到来,景德镇外销瓷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第一项商品,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从而赢得千年瓷都的世界声誉。
但“景德镇瓷器”却不是瓷器产品品牌,而是一项地理标志产品。
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
如我国的宜兴紫砂、西湖龙井、法国的波尔多葡萄酒等。
其具有生产区域性、产品独特性、品质差异性、品种稀缺性、工艺传承性、文脉悠久性、特色专属性等特点,也是产品品牌建设的基础,但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并不等同于产品品牌。
文化产品的品牌其主要内容是文化品牌的核心价值,一般认为,核心价值体系包括符号、功能利益、情感利益、个性、权威基础、使用者形象等等。
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专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认为,品牌是一个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相互组合,以识别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
以欧洲瓷器为例,从近现代开始,欧洲瓷器出现了这样一些顶级品牌,德国的梅森(Meissen)、英国的韦基伍德(Wedgwood)、法国的塞夫勒(Sevres)、丹麦的皇家哥本哈根(Royal Copenhagen)、匈牙利的海兰德(Herend)等。
其中以德国的梅森瓷器最为著名,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堪称当代瓷器第一品牌。
当今最贵的陶瓷不是中国景德镇瓷器,而是号称欧洲瓷都的德国小镇梅森生产的梅森瓷。
梅森小镇位于德国德累斯顿北面约半个小时的车程,原为萨克森公国,梅森国立瓷器制造厂成立于1710年。
瓷之韵:外国博物馆馆藏瓷器精品众所周知,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在英文中,瓷器与中国为同一词,这充分的说明了我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瓷器作为中国古代奢侈品之一,瓷器通过各个渠道传到国外。
瓷器早期外销是从明代开始的,之后逐渐发展为西方在中国定制瓷器,再到清代中期欧洲仿制的瓷器。
在这个过程中,不乏精品,不仅国内博物馆有收藏,国外一些博物馆也有部分收藏,比如今天小编要带大家一起领略的,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的馆藏精品。
几乎件件精美明代外销瓷器16世纪初,葡萄牙商人开辟了中国和欧洲的直接贸易。
此前,在元代和明代早期,中国瓷器很少为欧洲人收藏。
17世纪初,荷兰人和随后的英国人扩大了直接贸易的规模。
景德镇陶工开始生产特殊定制的瓷器。
他们把传统纹饰与纹章等外来纹饰结合起来,制作出具有异国情调的瓷器。
中国和中东商人把部分欧洲定制的瓷器出售给其他地方的消费者,他们发现这些瓷器在那里很受欢迎。
最早出现在欧洲的中国瓷器物美价昂,它们经常与其它异域珍品一起被王室和贵族陈列在特制展柜或住所内。
一些瓷器被加装银配件,以凸显其价值。
此杯体上的金饰是将切割的金箔用漆粘合剂粘贴在其表面而成,即日语所称的“金襕手(kinrande)”(“黄金织锦风格”)。
订货只是整个瓷器贸易的极小部分。
商人们在中东购买了一些具有中国明代中期风格的瓷器,并把它们带回欧洲。
在欧洲,这些普通的杯、碗被加装了银质或金质饰件,用途改变,身价倍增。
这些瓷器为王室和贵族所收藏,其形象还出现在宗教画里。
从明代晚期的沉船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贸易瓷器是中国风格的青花、青瓷和白瓷。
这些大宗商品引发了全球范围的仿制风潮,形成了用瓷器装饰住宅的时尚。
青花葡萄牙盾形徽章纹执壶由于葡萄牙商人往返于欧洲时经过中东的港口,因而也推进了中国与中东间的贸易。
这件青花执壶是首批带有欧洲纹章装饰的中国瓷器中的一件,其形制具有16世纪时期出口至中东市场执壶的特征。
世界顶级八大瓷器品牌(匠心)导读皇家哥本哈根瓷器是公元1775年丹麦皇太后茱莉安·玛莉,为制作皇室用品及赠品而特别设立的御用瓷厂。
皇家哥本哈根瓷器采用传统北欧手工艺融合东方中国瓷绘使其具有独特而典雅的造型设计。
R.C.标志上的皇冠,表示与皇室的深厚关系,三条波纹代表围绕丹麦的海峡。
皇家哥本哈根瓷器还是丹麦引以为傲的国宝。
丹麦是一个南与德国接壤,北与瑞典、挪威隔海相望的国家,在北欧国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丹麦皇室自然也就成为斯堪地那维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政治象征。
丹麦皇后茱莉安·玛莉1775年,皇后茱莉安. 玛莉 (Juliane Marie) 为了彰显皇室的尊荣,设立了专门制作皇室御用品与赠品的瓷器工厂,命名为皇家哥本哈根手绘名瓷“Royal Copenhagen ”,皇家哥本哈根瓷器兼具丹麦传统手工艺和中国瓷绘风格,因奢华尊贵闻名世界,是丹麦人引以为傲的国宝。
最初的一个多世纪皇家哥本哈根瓷器厂都由丹麦皇室控制,直至1868年才由私人接管。
皇家哥本哈根经过这两百多年的粹炼,俨然是丹麦设计史的缩影,从奢华繁复的洛可可时期、复古氛围缭绕的路易十六时期、追求历史感的维多利亚时期、花鸟纹华丽攀附的新艺术,一直到几何线条挂帅的Art Deco 时期;从东方意味浓郁的蓝花系列、工笔细腻金边镶嵌的Flora Danica系列、以至优雅精致的全花边唐草系列等,为家饰器皿刻画出不同的面貌个性。
1889年底,“皇家哥本哈根”在巴黎世博会赢得大奖,从此其瓷器产品走出欧洲成为世界著名的欧洲瓷器品牌之一。
“只制造真正的精品”是皇家哥本哈根一贯秉持的信念,从表面纹路及立体花饰的雕刻、绘图,一个盘子的图案需要超过12000次的笔触,有的作品需采分段上色及经过高达6次的窑烧到描字,将植物的拉丁名描在底部,皆采手工制作,并采24K金镶饰盘边。
标志上使用的皇冠,显示品牌与皇室的深厚关系。
三条水波纹代表环绕丹麦的三条海峡,这也成为现在代表国家光荣与信誉的商品标志。
一般来说,博物馆内部才是游客最感兴趣的,但是现在国际上著名的建筑大师正争相设计世界上最壮观的博物馆。
外媒盘点了世界上最令人惊叹的博物馆建筑,这些建筑本身就是令人炫目的景点,甚至吸引的游客人数比观看其内部艺术品的人数更多。
一、萨尔瓦多-达利博物馆:抗飓风设计萨尔瓦多-达利博物馆世界上规模最大、业务最成功的建筑工程及室内设计公司HOK与贝克集团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彼得斯堡,创建了萨尔瓦多-达利博物馆。
这家博物馆是从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处获得灵感,但也包含了游客喜欢的现实因素和佛罗里达州的狂野风情。
这里收藏了96幅油画,100多幅水彩画,以及1300多幅照片、雕刻以及图形。
萨尔瓦多-达利博物馆佛罗里达州圣彼得斯伯格即将建成的萨尔瓦多•达利博物馆(Salvador Dalí Museum)的创建者们清楚,达利那融化的钟表和燃烧的长颈鹿并不是他们建这座耗资3600万美元的建筑唯一要应付的难题——还有不那么超现实的难题:每年侵袭沿岸区域的飓风。
萨尔瓦多-达利博物馆为了保护这座建筑,建筑师雅恩•苇茅斯(Yann Weymouth)将其设计为一座混凝土建筑,被一团起伏的卵状防风玻璃保护带环绕。
萨尔瓦多-达利博物馆“这是一座堡垒,”苇茅斯说。
拥有这位西班牙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在其本国之外规模最大的一批藏品——包括96幅油画,100多幅水彩和素描,数千件雕塑、摄影和档案材料。
建筑的中央结构能够抵挡每小时165英里的5级飓风。
900多块联锁的三角形玻璃构成建筑外部——称为“谜部(Enigma)”——能够抵挡3级飓风,而内部的防风门能够在外层被破坏的情况下保证其中艺术品的安全。
萨尔瓦多-达利博物馆二、罗马MAXXI博物馆设计—英国扎哈•哈迪德设计作品罗马MAXXI博物馆由伊拉克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罗马“最新当代艺术场馆”,光线可以通过屋顶特制的过滤系统进入内部,游客将以意想不到的路线通过整座建筑。
罗马MAXXI博物馆它是一座用钢铁和玻璃搭建的现代建筑,收藏意大利当代艺术作品。
匈⽛利赫伦(Herend)瓷器标志
最常见的赫伦陶瓷的标志可以分为两类。
⼀类是1948年共产党政府接管后⽣产的,另⼀类就是接管前的。
在这两个时期⽤的赫伦陶瓷标志有着很多的变化。
⼀个明显的区别在于盾的顶部皇冠的使⽤。
皇冠的出现可以表明产品是制造与1948年前或以后。
在下⾯的两个图例⾥可以清楚地看到左边带有皇冠的标志以及右边带有⽂字P的字母H。
印有此类标志的瓷器通常代表“⼀流的质量”。
右边的新标志⾥有编号码(84004)模式码(VHN)以及⽣产的⽇期
显⽰⽇期的标志⼀般都是在90年代后制作的新产品
字母“H”代表⽉份和数字“93”则是代表年份。
⽉份编号从A(⼀⽉)开始, 图⽚⾥显⽰的“H”代表8⽉。
在1939年⾄1948年期间,很多产品直接显⽰年份在标志⾥(左遍的图⾥显⽰的是1943年)
新的赫伦瓷器产品有时也会出现国家编号以及画家的编号
下⾯是赫伦瓷器在不同年代使⽤的标志图解:
1840年 ~ 1890年
1890年 ~ 1915年
1915年 ~ 1930年
1939年 ~ 1948年
1949年 ~ ⾄今。
欧洲瓷款鉴别初探掌握有关瓷款知识,是鉴赏欧洲瓷器的基本技能之一。
在欧洲,辨识旧瓷器,主要依据款记,因为瓷款带有字母、文字、图标、号码或数字等,能反映出瓷器出处、年份或时代、质量等比较准确的信息。
收藏者总是先看款记,再决定是否购买瓷器。
对品质优良的瓷器而言,款记象征着名窑或名厂对其技艺的自信,是向购买者传递质量保证的信息,给藏家一种有形的承诺。
1、欧洲瓷款及其作用欧洲瓷器史上最早的款记,是迈森瓷厂1720年开始使用的花押字母“AR”标记(见图一),由迈森厂创建者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瑞克斯(AugustusRex)(又称奥古斯特大帝,后成为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的姓名首字母组成。
1722年,迈森厂开始使用交叉双剑标志,该标记成为欧洲陶瓷史上最著名的瓷器标记。
18世纪前半期,迈森厂两种款记并用,但花押“AR”属特殊标记,专用于选帝侯奥古斯特大帝及其继承人奥古斯特三世的宫廷用瓷。
该款为釉下钴蓝,手工书写。
带有“AR”标记的瓷器,为迈森厂早期产品,装饰纹样效仿东方题材,具有鲜明的中国和日本风格。
现在,这类存世器多藏于博物馆或皇家收藏室,但并不意味市价奇贵或踪影难觅。
国际市场时有“AR”款瓷器出售,多为19世纪后半期仿制品,大多是彩绘装饰,与18世纪的早期迈森瓷迥然不同。
欧洲其他建得较早的瓷厂,纷纷效仿迈森开始采用瓷款。
早期瓷款图案主要来自工厂所在地区、庇护人或厂主的徽章纹饰。
如迈森著名的双剑标志源于萨克森选帝侯徽章,很长一段时间,这种手绘标志影响着几乎所有欧洲瓷厂,直到19世纪初贴花转印和刻印标记流行起来。
但像德比、斯波德、迈森等瓷厂仍采用传统手绘方式制款。
18世纪末开始,欧洲瓷器市场需求极强,虽然价格仍很高,买者却越来越多。
雨后春笋般冒出的瓷厂无力开发自己的产品,只能仿造名窑瓷器。
19世纪下半叶,一些名厂开始设法保护款记的原创性。
1875年,德国厂家申请瓷款专利,皇家柏林瓷厂(K.P.M.)第一个获得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