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方剂学安神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 格式:docx
- 大小:17.84 KB
- 文档页数:4
中药方剂之安神方剂类
1.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组方:酸枣仁30克知母20克川芎20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
适应症:本方用于体力虚弱而引起的失眠和多眠等神经系统疾病。
失眠症嗜睡症、盗汗神经性心悸、眩晕、惊悸、神经衰弱等病症。
方解:酸枣仁是一种神经系统强壮镇静剂;知母和甘草解热润燥、具有滋润性强壮作用;茯苓、川芎行气除停饮;川可活血解郁而治头痛;茯苓益脾除湿补心行水,安魄养神,具有强壮、利尿、镇静作用。
通过这些药物协同能调和阴阳,治疗失眠,嗜睡、虚烦等非常有效。
酸枣仁为安神镇静药,川芎为活血药,茯苓为利水药。
附记:本方为古今常用强壮镇静剂,对失眠、盗汗、心悸、眩晕等病症。
尤以肝、肾功能不佳而疗效可靠。
2.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伤寒论》
组方:柴胡15克半夏15克茯苓15克桂枝10克黄苓10克人参10克
龙骨10克牡蛎10克干姜8克大黄8克大枣5枚
适应症:用于神经衰弱、神经性心悸、动脉硬以症。
高血压病、癫痫、脑溢血、心绞痛、小儿夜惊症、夜尿症,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半身不遂等。
方解:柴胡湿泻胸胁实热:龙骨收敛镇静:茯苓有利尿和镇静作用:黄岑协助柴胡起解热,疏通,镇静作用。
由于龙骨牡蛎有镇静作用,可以治疗心悸,失眠,惊狂等神经系统的症状,桂枝治上冲,茯苓利尿,半夏治胃内积水,茯苓和龙骨、牡蛎协同治疗心悸。
大枣和生姜、调和诸药力,大黄消炎导下且有镇静作用。
附记:本方治疗邪热入里,胸满惊悸,谵语,身痛,多梦失眠,健忘心悸,小便不利,遗精等症。
方剂——安神药一.朱砂安神丸:《医学发明》又名安神丸组成 :朱砂、黄连、生地黄、当归、炙甘草用法:朱砂水飞功效:镇心安神、泻火养阴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特性总汇①功效:镇心泻火兼养阴②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③配伍特点:①安神+泻火=清心力增,安神功强②泻火+滋阴=补泻结合,标本兼顾④使用注意:朱砂含硫化汞,不宜多服,久服二.酸枣仁汤:《金匮要略》组成: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功效: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特性总汇①功效:养血安神兼清热②主治:虚烦不眠症③配伍茯苓意义:宁心安神④酸枣仁汤配伍特点:补血+清热,养肝+调肝宁心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组成:生地黄、天冬、麦冬、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玄参、人参、茯苓、丹参、当归、远志、桔梗、朱砂功效:滋阴清热,补心安神主治:阴虚内热,神志不安特性总汇①含有方剂:增液汤②朱砂为衣③三参:人参、丹参、玄参④二冬 :天冬、麦冬⑤二仁:酸枣仁、柏子仁⑥桔梗:载药上行⑦配伍特点:㈠标本兼顾,重在治本㈡心肾两顾,重在补心珍珠母丸:《杂病源流犀烛》珍珠母丸,《普济本事方》真珠丸组成:珍珠母、当归、熟干地黄、人参、酸枣仁、柏子仁、犀角、茯神、沉香、龙齿功效:平肝潜阳,镇心安神,滋阴养血主治:肝阳上亢,阴血不足特性总汇①配伍特点:重在重镇安神②金银花、薄荷汤送服③主治:㈠平肝、镇心兼滋阴;㈡肝阳上亢,阴血不足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组成:小麦、甘草、大枣功效:养心安神,和中缓急主治:脏躁(心脾不足,肝气失和)特性总汇①配伍特点:心脾并治磁朱丸:《备急千金要方》磁朱丸,原名神曲丸组成:磁石、朱砂、神曲功效:益阴明目,重镇安神主治:心肾不交;癫痫特性总汇①主治:心肾不交②配伍特点:交通心肾交泰丸:组成:黄连、肉桂功效:交通心肾主治:水不济火,心火上亢特性总汇:黄连十倍,肉桂一倍。
第十一单元安神剂细目一概述1.安神剂的适用范围安神剂适用于神志不安的病证。
凡心、肝、肾三脏之阴阳偏盛偏衰,或其相互间功能失调所致,表现为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烦躁惊狂等,均可使用安神剂治疗。
2.安神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神志不安病证一般按虚实论治,但病机常虚实夹杂,且互为因果,故组方配伍时,常重镇与滋养药物配合运用,标本兼顾。
(2)重镇安神剂多由金石、贝壳类药物组方,容易伤损胃气,不宜久服。
脾胃虚弱者,应适当配伍健脾和胃之品。
(3)某些安神药,如朱砂等有毒,久服会引起慢性中毒,亦应注意。
(4)神志不安病证多与精神因素有关,药物治疗配合必要的思想开导或安抚,才能疗效显著。
(5)神志不安病证还有因热、因痰、因瘀、因阳明腑实、因虚损为主所致者,又当分别应用清热、祛痰、活血、攻下、补益等治法,与有关章节互参,以求全面掌握,使方证互宜,不致以偏概全。
细目二重镇安神朱砂安神丸《内外伤辨惑论》组成:朱砂五钱黄连六钱炙甘草五钱半生地黄一钱半当归二钱半方歌: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复康。
速记:朱砂敢当皇帝。
功用:镇心安神,清热养血。
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
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心烦神乱,或胸中懊憹,舌尖红,脉细数。
配伍意义:本方证由心火亢盛,灼伤阴血所致。
治当泻其亢盛之火,补其虚损之阴血而安神。
方中朱砂甘寒质重,专入心经,寒能清热,重可镇怯,既重镇安神,又清心经火,治标之中兼能治本,用为君药。
黄连苦寒,入心经,清心泻火,以除烦热为臣药。
君臣相伍,重镇以安神,清心以除烦,共收泻火安神之功。
佐以甘苦寒之生地黄,滋阴清热;辛甘温润之当归,滋阴养血,合生地黄补阴血以养心。
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益胃和中,且防黄连之苦寒、朱砂之质重碍胃。
诸药配伍,标本兼治,清中有养,使心火得清,阴血得充,心神得养,则神志自安。
细目三滋养安神天王补心丹《校注妇人良方》组成:人参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各五钱当归五味麦门冬天门冬柏子仁炒酸枣仁各一两生地黄四两朱砂为衣竹叶适量方歌:补心地归二冬仁,远茯味砂桔三参;阴亏血少生内热,滋阴养血安心神。
中医宝库之常见方剂之二十、安神剂
中医宝库之常见方剂之二十、安神剂
安神剂10个方剂
一、概念
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疾患的方剂,称为安神剂。
二、分类
神志不安的疾患多表现为心悸失眠,烦躁惊狂。
其中与这些症状关系最密切的是心、肝、肾。
神志不安证表现为惊狂善怒,烦躁不安者,多属实证,治之以重镇安神;表现为心悸健忘,虚烦失眠者,多属虚证,治之以补养安神。
故本章方剂分为重镇安神和补养安神两类。
三、注意事项
1、重镇安神剂多由金石类药物组成,此类药物易伤胃气,不宜久服;
2、对于脾胃虚弱者,可配合服用健脾和胃之品;
3、某些安神药,如朱砂具有一定的毒性,久服能导致慢性中毒或蓄积中毒,应当予以注意。
枣汤
酸枣仁汤
天王补心丹
磁朱丸
朱砂安神丸
中医宝库之常见方剂集锦—Earls360馨醫堂中医宝库之常见方剂之一、解表剂
中医宝库之常见方剂之二、清热剂
中医宝库之常见方剂之三、温里剂
中医宝库之常见方剂之四、泻下剂
中医宝库之常见方剂之五、祛湿剂
中医宝库之常见方剂之六、治燥剂中医宝库之常见方剂之七、祛暑剂中医宝库之常见方剂之八、理气剂中医宝库之常见方剂之九、消食剂中医宝库之常见方剂之十、理血剂中医宝库之常见方剂之十一、治风剂中医宝库之常见方剂之十二、和解剂中医宝库之常见方剂之十三、开窍剂中医宝库之常见方剂之十四、补益剂中医宝库之常见方剂之十五、固涩剂中医宝库之常见方剂之十六、涌吐剂中医宝库之常见方剂之十七、驱虫剂中医宝库之常见方剂之十八、生肌剂中医宝库之常见方剂之十九、祛痰剂。
中医方剂学安神剂用药规律★朱砂安神丸(心火亢盛,阴虚不足)朱砂,酒黄连(重镇安神,清心火)生地,当归(滋阴养血;心)炙甘草★天王补心丹(阴虚血少)生地,玄参,当归,麦冬,天冬,人参(补气血阴,清虚热)柏子仁,酸枣仁;茯苓,远志(养心安神)五味子(敛心气,安心神)丹参(清心活血)桔梗(载药上行于心)朱砂(清心火,镇心安神)PS:用药很全面……有滋肾水,有清心火,故有交通心肾的作用。
是心肾阴虚所致神志不安的常用方剂。
焦树德:天王补心丹+珍珠母丸(珍珠母、当归、熟地、人参、酸枣仁、柏子仁、犀角、茯神、沉香、煅龙齿)加减治疗神经衰弱表现为失眠、心悸、急躁易怒、头昏晕胀、脉细弦数效果良好。
(生地、天冬、麦冬、酸枣仁、人参、丹参、玄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珍珠母、当归、熟地、茯神、煅龙齿、生牡蛎、白蒺藜、夜交藤)。
亦可治疗神经衰弱表现为梦遗失精、头昏健忘等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者。
对于妇女更年期、肺结核、高血压、心脏病等表现为阴虚阳旺者,均可用本方随证加减。
生地,熟地,玄参,当归,麦冬,天冬,人参(补气血阴,清虚热)酸枣仁;茯神,远志,夜交藤(养心安神)珍珠母、煅龙齿、生牡蛎(镇心安神)五味子(敛心气,安心神)丹参;白蒺藜(清心肝热活血)桔梗(载药上行于心)柏子养心丸(阴虚血少):玄参,熟地,枸杞子,麦冬,当归(养阴血);柏子仁,茯神,石菖蒲(养心安神);甘草孔圣枕中丹(心肾阴亏,失眠健忘):龟甲,龙骨(滋阴潜阳);远志,菖蒲(宁神益智)(各等分)。
治疗失眠、健忘常用,心主神志,性平和,需要久服,古人认为久服能令人聪明。
★酸枣仁汤(肝血不足,虚热内扰)酸枣仁二升(养肝血,宁心安神)茯苓二两(宁心安神)川芎二两(调肝血疏肝气)知母二两(养阴清热)甘草一两☆甘麦大枣汤(脏躁):甘草三两,大枣十枚,小麦一升PS:失眠安神药物:朱砂,甘微寒,有毒,心。
清心火,镇惊安神;清热解毒。
磁石,咸寒,心肝肾。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中医《方剂学》安神剂(重镇安神)——朱砂安神丸(又名安神丸《医学发明》)一、组成朱砂半两(15克)、黄连六钱(18克)、炙甘草五钱半(16克)、生地黄二钱半(8克)、当归二钱半(8克)。
二、用法上四味为细末,另研朱砂,水飞如尘,阴干,为衣,汤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津唾咽之,食后(现代用法:上药为丸,每次服6~9克,睡前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情增减,朱砂研细末水飞,以药汤送服)。
三、歌括1.朱砂安神丸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复康。
2.生铁落饮《医学心悟》铁落饮,二冬二茯胆南星;橘志蒲翘钩玄贝,更加朱丹可镇心。
四、功用镇心安神,泻火养阴。
五、主治心火偏亢,阴血不足。
心烦神乱,失眠,多梦,怔忡,惊悸,甚则欲吐不果,胸中自觉懊憹,舌红,脉细数。
六、方解本方证是由心火偏亢,阴血不足,以致心失所养,故心烦,失眠,怔忡等症皆为心火有余,阴血不足之证。
舌红,脉细数皆由心经有热,阴血内耗使然。
方中重用朱砂重镇以安心神,寒能胜热,以制浮游之火;黄连苦寒泻火,清热除烦;两药配伍,共具泻火清热除烦,重镇以安神志之功,故用为主药。
当归养血;生地滋阴;补其耗伤的阴血,为辅助药。
甘草调和诸药。
合组成方,一以泻偏盛之火,一以补不足阴血,达到心火下降,阴血上承;并用重镇安神,寒以胜热之品,成为标本两顾之方,于是心烦、失眠诸症乃可自愈。
七、附方及方论生铁落饮(《医学心悟》):天冬去心、麦冬去心、贝母各三钱(各9克)、胆星、橘红、远志肉、石菖蒲、连翘、茯苓、茯神各一钱(各3克)、元参、钩藤、丹参各一钱五分(各6克)、辰砂三分(1克)、生铁落煎熬三炷香,取此水煎药。
功用:镇心除痰,宁神定志。
主治:痰火上扰的癫狂证。
本方与朱砂安神丸同具安神定志的功用,区别在于:本方用治神志不安一证,是属于痰火内扰的癫狂病,故用安神定志与镇心除痰共进,以使痰化窍开,神清志定;朱砂安神丸用治神志不安,是由心火上炎,阴血不足而见烦乱,失眠诸证,故用安神定志与泻火养阴并投,以使心火下降,阴血上承,是为标本两顾之方。
中药常用方剂10安神剂11表里双解剂microsoft word文档[整理版]十、安神剂重镇安神1、朱砂安神丸【别名】黄连安神丸(《东垣试效方》卷一)。
【处方】朱砂12克黄连15克生甘草7.5克【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治心烦懊侬,惊悸失眠,心下痞闷,食入反出。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后津唾咽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2、生铁落饮【处方1】生铁落30克石膏15克龙齿(研)15克白茯苓(去皮)防风(去声)各4.5克玄参秦艽各3克【功能主治】治狂证。
【用法用量】上药除铁落外,研为粗散,先将铁落加水2升,煮取1升,再入石膏等药,煮取500毫升。
去滓,入竹沥100毫升,和匀,分五次温服,不拘时。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五【处方2】天冬(去心)麦冬(去心)贝母各9克胆星橘红远志肉石菖蒲连翘茯苓茯神各3克元参钩藤丹参各4.5克辰砂0.9克【功能主治】镇心安神,清热化痰。
治癫、狂、痫。
【用法用量】用生铁落煎熬三小时,取此水煎药服。
服后安神静睡,不可惊骇叫醒,犯之则病复作,难乎为力。
【摘录】《医学心悟》卷四3、珍珠丸【处方】珍珠麝香各10克熟地当归各45克枣仁人参柏子仁各30克犀角茯神沉香各15克冰片3克虎睛1对【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治肝虚不寐。
【用法用量】日午、夜卧各用薄荷汤下50丸。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六4、磁朱丸【处方】磁石(煅) 200g 朱砂 100g 六神曲(炒) 400g【制法】以上三味。
朱砂水飞成极细粉,磁石、六神曲分别粉碎成细粉;将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与主治】镇心,安神,明目。
用于心肾阴虚,心阳偏亢,心悸失眠,耳鸣耳聋,视物昏花。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g,一日2次。
滋养安神1、酸枣仁汤人参30克石膏(碎)15克赤茯苓(去黑皮)22.5克桂(去粗皮)15【处方】酸枣仁(微炒)60克克知母(切,焙)甘草(炙)各15克【制法】上七味粗捣筛。
重镇安神朱砂安神丸《内外伤辨惑论》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
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复康。
孔圣枕中丹枕中丹属千金方,龟板龙骨远志菖。
或丸或散黄酒下,开心定志又潜阳。
磁朱丸《备急千金要方》磁朱丸中有神曲,摄纳浮阳又明目。
心悸失眠皆可治,癫狂痫症亦宜服。
交泰丸《韩氏医通》生铁落饮《医学心悟》生铁落饮钩橘红,菖志二茯贝二冬,胆星翘朱玄丹参,泻火养阴镇癫疯。
滋养安神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补心地归二冬仁,远茯味砂桔三参。
阴亏血少生内热,滋阴养血安心神。
柏子养心丸《体仁汇编》柏子养心丸改汤,枸杞麦冬熟地黄。
当归菖蒲人参草,滋阴养血安神良。
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安神定志用远志,人参菖蒲及龙齿。
茯苓茯神二皆用,心虚胆怯用此治。
定志丸定志丸中白术参,菖蒲远志茯苓神。
麦冬朱砂蜜和丸,专治心怯如丢魂。
酸枣仁汤《金匮要略》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
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乡甜。
养心汤养心汤用草芪参,二茯芎归柏子寻。
夏曲远志兼桂味,再加酸枣宁心神。
珍珠母丸《普济本事方》珍珠母丸归地参,犀香龙苓柏子仁。
更加酸枣定惊悸,阴血得养可宁神。
甘麦大枣汤甘草小麦大枣汤,妇人脏躁性反常。
精神恍惚悲欲哭,和肝滋脾自然康。
黄连阿胶汤《伤寒论》驻车丸黄连阿胶鸡子黄,芍药黄芩合自良。
若除鸡子加甘地,邪陷下焦致痢良。
更有驻车归醋用,连胶姜炭痢阴伤。
养阴宁心汤(彭述宪)病后失眠心悸怔,养阴宁心地枣仁。
合欢丹参生龙齿,甘竹谷芽与二藤。
二藤:夜交藤、钩藤。
10方剂学安神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第一节重镇安神剂
朱砂安神丸《内外伤辨惑论》
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
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复康。
【组成】朱砂另研,水飞为衣,五钱(1g)甘草五钱五分(15g)黄连去须净,酒洗,六钱(15g)当归去芦,二钱五分(8g)生地黄一钱五分(6g)
【功用】镇心安神,清热养血。
【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
心神烦乱,失眠多梦,惊悸怔忡,或胸中懊,舌尖红,脉细数。
生铁落饮(《医学心悟》)
医学心悟铁落饮,二冬二茯胆南星;
橘志蒲翘钩玄贝,更加朱丹可镇心。
组成:天冬去心麦冬去心贝母各三钱(各9g)胆星橘红远志肉石菖蒲连翘茯苓茯神各一钱(各3g)元参钩藤丹参各一钱五分(各4.5g)辰砂三分(0.9g)用生铁落煎熬三炷线香,取此水煎药,服后安神静睡,不可惊骇叫醒,犯之则病复作,难乎为力。
凡狂症,服此药二十余剂而愈者多矣。
若大便闭结,或先用滚痰丸下之。
功用:镇心安神,清热涤痰。
主治:痰热上扰之癫狂。
症见狂躁不安,喜怒无常,骂詈叫号,不避亲疏,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数等。
【鉴别】朱砂安神丸与生铁落饮均有重镇安神之功,主治心神不安证。
然朱砂安神丸以重镇安神之朱砂与清心养阴药配伍组方,适用于心火上炎、灼伤阴血之心烦不安、失眠诸证;生铁落饮以重镇安神之生铁落、朱砂配伍涤痰、滋阴清热之品组方,其重镇之功大于朱砂安神丸,适用于痰火上扰之癫狂。
磁朱丸(原名神曲丸)《备急千金要方》
磁朱丸中有神曲,摄纳浮阳又明目;
心悸失眠皆可治,癫狂痫证亦宜服。
【组成】磁石二两(60g)光明砂一两(30g)神曲四两(120g)
【功用】重镇安神,交通心肾。
【主治】心肾不交证。
视物昏花,耳鸣耳聋,心悸失眠。
亦治癫痫。
【鉴别】磁朱丸与朱砂安神丸均用重镇安神之朱砂,皆治心悸失眠等症。
但磁朱丸又伍用磁石,长于重镇安神、交通心肾,主治肾阴不足,心阳偏亢,心肾不交之心悸、失眠、耳鸣、视物昏花等症;而朱砂安神丸又伍黄连、生地、当归,长于镇心泻火,养血滋阴,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之心悸失眠。
珍珠母丸(原名真珠丸)《普济本事方》
珍珠母丸归地参,犀沉龙齿柏枣仁,
朱砂为衣茯神入,镇心潜阳又宁神。
【组成】真珠母未钻珍珠也,研如粉,同碾,三分(1g)当归洗,去芦,薄切,焙干后秤熟干地黄酒洒,九蒸九曝,焙干,各一两半(各45g)人参去芦酸枣仁微炒,去皮,研柏子仁研,各一两(各30g)犀角(水牛角代)镑为细末茯神去木沉香龙齿各半两(各15g)
【功用】镇心安神,平肝潜阳,滋阴养血。
【主治】心肝阳亢,阴血不足,神志不宁证。
入夜少寐,时而惊悸,头目眩晕,脉细弦。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
桂甘龙骨牡蛎汤,温补镇摄潜心阳,
心阳不足烦躁证,服之神安躁悸康。
【组成】桂枝去皮,一两(15g)甘草炙,二两(30g)牡蛎熬,二两(30g)龙骨二两(30g)
【功用】潜镇安神,温通心阳。
【主治】心阳虚损,神志不安证。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烦躁不安,面色㿠白,舌质淡胖嫩,苔白滑,脉弱;或见胸闷气短,畏寒肢冷,自汗乏力,面唇青紫,舌质紫暗,脉结或代等。
第二节补养安神剂
天王补心丹《校注妇人良方》
天王补心柏枣仁,二冬生地与归身,
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
或加菖薄去五味,心气开通肾气升。
【组成】人参去芦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各五钱(各5g)当归酒浸五味麦门冬去心天门冬柏子仁酸枣仁炒,各一两(9g)生地黄四两(12g)【功用】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
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神疲健忘,或梦遗,手足心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柏子养心丸(《体仁汇编》)
柏子养心草芪参,二茯芎归淮枣仁;
夏曲远志加桂味,除却惊悸自安神。
组成:柏子仁四两(12g)枸杞子三两(9g)麦门冬当归石菖蒲茯神各一两(各5g)玄参熟地黄各二两(各6g)甘草五钱(5g)
功用:养心安神,滋阴补肾。
主治:阴血亏虚、心肾失调之精神恍惚,惊悸怔忡,夜寐多梦,健忘盗汗,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孔圣枕中丹(《备急千金要方》,
原名孔子大圣知枕中方)
枕中丹出千金方,龟板龙骨远志菖;
或丸或散黄酒下,开心定志又潜阳。
组成:龟甲龙骨远志菖蒲各等分
功用:补肾宁心,益智安神。
主治:心肾不交之健忘失眠,心神不安,或头目眩晕,舌红苔薄白,脉细弦。
【鉴别】天王补心丹与归脾汤两方同用酸枣仁、远志、当归、人参等,有宁心安神、治疗失眠之功。
但天王补心丹重用大队滋阴药,意在补心肾之阴血,主治以心肾阴亏内热为主之心神不安证;归脾汤则重用补益气血之品,意在补养心脾气血,主治心脾气血两虚之神志不宁
证。
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孔圣枕中丹同治阴血亏虚之虚烦不眠。
但天王补心丹重用生地黄,配伍二冬、玄参等大队滋阴清热药以滋补心肾之阴,重在补心,用治以阴虚内热为主的心神不安证;柏子养心丸重用柏子仁与枸杞子,配伍熟地黄、当归等,滋阴之力弱,适用于心肾两虚之轻者;孔圣枕中丹则以宁心益智药与交通心肾之远志、菖蒲相配伍,故主治心肾不交之健忘、失眠等。
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
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乡甜。
【组成】酸枣仁二升(15g)甘草一两(3g)知母二两(6g)茯苓二两(6g)川芎二两(6g)
【功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之虚烦不眠证。
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鉴别】酸枣仁汤与天王补心丹均具滋阴养血安神之功,用治阴血不足、虚热内扰之虚烦不眠证。
但天王补心丹重用生地黄,并与二冬、玄参等滋阴清热药为伍,主治心肾阴亏血少、虚火内扰之证;而酸枣仁汤重用酸枣仁,与茯苓、川芎为伍,养肝血,宁心神,主治肝血不足之证。
酸枣仁汤与朱砂安神丸均可治失眠。
但朱砂安神丸适用于心火偏亢、阴血不足之证,并兼见心神烦乱、舌红、脉细数等症,方以安神定志与泻火养阴并投,使心火下降、阴血上承,则诸症自愈;而酸枣仁汤则适用于肝血不足、血不养心之证,症见虚烦不眠、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细弦等,方以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为主,以使肝血充足、肝气条达,则虚烦不眠自愈。
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
甘草小麦大枣汤,妇人脏躁性反常;
精神恍惚悲欲哭,和肝滋脾自然康。
【组成】甘草三两(9g)小麦一升(15g)大枣十枚(10枚)
【功用】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主治】脏躁。
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甚则言行失常,呵欠频作,舌淡红苔少,脉细略数。
注:可用于产后抑郁证。
【鉴别】甘麦大枣汤与酸枣仁汤均属滋养安神剂,均可用于治疗阴血不足之失眠不安。
酸枣仁汤重用酸枣仁养血安神,配知母、茯苓以滋阴清热、除烦安神,故重在养血清热、除烦安神,适用于心肝血虚,虚热内扰之虚烦失眠、心悸、咽干口燥等;甘麦大枣汤重用小麦补心养肝、除烦安神,配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润燥缓急,偏于甘润平补,养心调肝,主治心
阴不足、肝气失和之脏躁,症见精神恍惚、喜悲伤欲哭等。
养心汤《仁斋直指方论》
养心汤用草芪参,二茯芎归柏子寻,
夏曲远志兼桂味,再加酸枣总宁心。
【组成】黄芪炙白茯苓茯神半夏曲当归川芎各半两(各15g)远志取肉,姜汁淹,焙辣桂柏子仁酸枣仁浸,去皮,隔纸炒香北五味子人参各一分(各8g)甘草炙,四钱(12g)
【功用】补益气血,养心安神。
【主治】气血不足,心神不宁证。
神思恍惚,心悸易惊,失眠健忘,舌淡苔白,脉细弱。
定志丸(《杨氏家藏方》)
组成:人参去芦头白茯苓去皮石菖蒲远志去心龙齿酸枣仁微炒铁粉别研麦门冬去心,焙干朱砂飞过乳香别研麝香别研琥珀别研,各等分
功用:补益心脾,安神定志。
主治:怔忡健忘,精神恍惚,睡卧不宁,一切心疾。
【鉴别】养心汤与定志丸、归脾汤均治心脾气血不足之神志不安证。
但定志丸在补益心脾的基础上兼镇心安神,用于心脾气虚、神不守舍见怔忡恍惚、睡卧不宁者;归脾汤以补益心脾气血之功为著,用于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之证;而养心汤以补心气、宁心神为要,宜于心气不足、心神不宁之神思恍惚、心悸失眠等症。
第三节交通心肾剂
交泰丸《韩氏医通》
心肾不交交泰丸,一份桂心十份连,
怔忡不寐心阳亢,心肾交时自可安。
【组成】川黄连五钱(15g)肉桂心五分(1.5g)
【功用】交通心肾。
【主治】心火偏亢,心肾不交证。
怔忡不宁,或夜寐不安,口舌生疮。
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黄连阿胶鸡子黄,黄芩白芍合成方,
水亏火炽烦不卧,滋阴降火自然康。
【组成】黄连四两(12g)黄芩二两(6g)芍药二两(6g)鸡子黄二枚(2枚)阿胶三两(9g)
【功用】滋阴降火,除烦安神。
【主治】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证。
心中烦热,失眠不得卧,口燥咽干,舌红苔少,脉细数。
【鉴别】黄连阿胶汤与交泰丸均有交通心肾、安神之功。
但黄连阿胶汤养阴与降火并重,适用于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之失眠;而交泰丸以降心火为主,适用于心火不降、肾水不升之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