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保健理论课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7.53 KB
- 文档页数:2
体育保健课知识点总结体育保健课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和增强身体健康意识的课程。
通过体育保健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体育锻炼的好处、正确的锻炼方法以及如何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
以下是体育保健课的几个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体育锻炼的好处1. 提高身体素质: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耐力、灵活性、力量和协调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
2. 促进身体发育: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各器官的发育,保持身体健康。
3. 提高心肺功能: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肺耐受力,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抵抗疾病能力。
二、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1. 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身体素质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跑步、游泳、篮球、羽毛球等。
2. 控制运动强度: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目的,控制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逐渐增加运动量。
3. 注意运动前的热身和拉伸:在进行体育锻炼前要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和拉伸,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4. 合理的休息和恢复:运动后要注意及时休息和合理的恢复,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来修复和增强。
三、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1. 均衡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合理搭配各种营养成分,保证身体的营养需求。
2.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规律作息、不熬夜等。
3. 定期体检: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4. 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熬夜、暴饮暴食、长时间玩游戏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会损害身体健康。
四、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影响1. 有助于减肥:体育锻炼可以消耗身体的热量,促进脂肪的代谢,有助于减肥。
2. 降低患病风险: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3. 提高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可以释放身体的压力和紧张感,促进大脑内多巴胺、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分泌,提高心理健康。
4. 提高免疫能力: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体育健康基础知识教案
一、课程介绍
体育健康基础知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体育健康的基本概念,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健康。
本课程将介绍体育与健康的关系、科学锻炼的方法、营养与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二、课程目标
1. 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2. 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和技巧;
3. 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学会合理搭配饮食;
4. 关注心理健康,培养积极心态。
三、课程内容
1. 体育与健康概述
体育与健康的定义和关系
体育锻炼对身体的益处
2. 科学锻炼方法
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
力量训练与柔韧性训练
运动强度与运动时间的合理安排
3. 营养与健康
营养素的分类与作用
健康饮食的原则与建议
合理饮食搭配示例
4.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定义与标准
应对压力的方法与技巧
积极心态的培养与实践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知识;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分享心得,促进课堂互动;
3. 实践操作:组织体育活动、锻炼等,让学生亲身体验;
4. 作业与测验:布置相关作业,进行阶段性测验,检查学生学习成果。
五、课程评估
1. 出勤率:学生按时参加课程,保证学习进度;
2. 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活动等,提高学习效果;
3. 作业完成情况: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 期末测验:综合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2021年体育保健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70题)1、人的一生中有哪两次生长发育较快的突增期?第一次在2岁以前;第二次在青春发育期,年龄在10——11岁至14——15岁。
2、各类身体素质的增长速度快慢顺序如何?速度、灵巧、柔韧素质发展较早,其次是力量和一般耐力,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发展较晚。
3、经常从事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有什么作用?①、可以使骨变得更加粗壮和坚固;②、可以使关节伸展性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加大,灵活而牢固;③、可以使肌肉逐渐变得结实,肌肉力量增加;④、可以促进人体长高,四肢发达,胸围增大,肌肉中脂肪减少,体型也变得更加匀称而健美。
4、心血管系统的组成由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
5、少年时期心血管系统的特点?少年时期的心脏及其神经支配的发育还未完善,心肌收缩力还比较弱,心脏重量、容积及每次心脏收缩所排出血液的绝对值比成人小。
安静时的心率较快,血压也较低。
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有什么作用?①、能使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得到明显提高;②、使心脏变得肥厚和发达;③、安静时心跳频率减慢,可以使心脏得到更多的休息时间;④、轻度运动时心跳频率和血压变化幅度比一般人小,使人不易疲劳,而且恢复较快。
7、呼吸系统的组成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8、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有什么作用?可以使呼吸肌增强,因而胸围增大,也可以增大肺活量,还能使呼吸深而缓慢,因此工作耐久,不易疲劳。
9、神经系统的组成由脑、脊髓和分布全身的神经。
10、少年期神经系统的特点?①、少年期大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高,抑制能力较弱,兴奋与抑制的转换快,所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②、对具体、形象的讲解和示范,容易理解和学会,因此掌握技术动作较快,具有较强的模仿性;③、能量物质的贮备较少,肌肉活动时的神经支配不够完善,所以动作还不够协调和正确,容易发生疲劳,但消除疲劳也较快。
1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有什么作用?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对各器官的调节作用,从而使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更加灵活和协调,并能提高运动和学习效率,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部分《体育与健康》理论部分第⼀章:你的⾝体健康(⼀)⼈体与运动提出问题:⼈体是如何运动的?解决问题:运动系统是由⾻、⾻连接(关节)和肌⾁组成。
在神经系统的⽀配、调节以及其他各系统的配合下,能使⾝体在空间移动或使⾝体各部分相互位置发⽣变动。
⾻骼⾻骼肌:凡是⽤与⾏⾛或使⾝体各部位移动的肌⾁。
运动系统(⼈体)肌⾁平滑肌:通常都是其他系统的组成部分。
(如⾷管壁、胃壁等)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物通过消化道。
⼼肌:是组成⼼脏的⼀种特殊肌⾁,24⼩时都在收缩、舒张。
球窝关节:可以向各个⽅向旋转和转动。
(髋、肩)关节(⾻连接)滑车关节:只能向前或向后转动。
(肘、指关节)微动关节(平⾯关节):只允许平⾯或往返的运动。
(脊椎⾻间、腕⾻间、脚也含有微动关节)⾻骼:运动的动⼒。
收缩时,通过肌腱拉动相应的⾻骼。
肌⾁:运动的杠杆。
在肌⾁的拉动下,围绕相应的关节转动。
关节:运动的枢纽。
⾻骼就是以相应的关节为轴来转动的。
(⼆)体育与⾝体的形态提出问题:什么是⾝体形态?体育锻炼对⾝体形态的影响?解决问题:1、⾝体形态:就是⾝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
(由长度、围度、重量及其相互关系来表现的)通常⽤克托莱指数评价⾝体形态的发展状况。
克托莱指数=体重/⾝⾼×10002、初中阶段⾝体形态发育特点:⾝⾼的增长:13岁前⼥⽣增长幅度⼤于男⽣,13岁后男⽣增长幅度⼤于⼥⽣;体重的增长:在11—12岁时,⼥⽣增长幅度⼤于男⽣,13岁后男⽣增长幅度⼤于⼥⽣;胸围的增长:在12—13岁时,⼥⽣增长幅度普遍⼤于男⽣,14岁后男⽣增长幅度普遍⼤于⼥⽣。
3、体育锻炼促进⾝体形态的发展:⾝体形态的发育主要受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但初中⽣的⾝体都处于快速发育期,可塑性较⼤,因此积极合理地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体形态的良好发育。
(1)适当锻炼,可使骺软⾻细胞正常增殖,促进⾻骼的⽣长速度加快,从⽽使⾝体长⾼。
(2)⾝体锻炼不仅可以促进⾝体长⾼,还可以使肌⾁发达有⼒。
初中体育与保健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保健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2. 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意志力。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保健的基本知识2. 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3.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4. 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5. 团队协作与比赛规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与保健的基本知识,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团队协作与比赛规则。
2. 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的养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保健的基本知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等。
2. 示范法:演示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团队协作与比赛规则。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意志力。
4. 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介绍体育与保健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讲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
3. 示范与实践:演示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组织学生进行实践锻炼。
4. 团队协作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体育与保健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小测验等方式评估学生对体育与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体育锻炼技能水平: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锻炼中的表现,评估其体育锻炼技能水平。
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团队游戏等活动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学生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通过观察学生的饮食、睡眠、锻炼等生活习惯,评估其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运动员或教练员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训练经验和心得。
2. 组织学生参观体育场馆或健身房,了解专业的体育锻炼环境。
3. 开展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了解学校体育与保健教育的情况,促进家校合作。
体育保健学资料一、名词解释1、健康的概念: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2、适量运动:指根据运动者的个人身体状况、场地、器材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使运动负荷不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3、营养:是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它是一种全面的生理过程,而不是专指一种养分。
4、营养素:营养素是指能在体内吸收,具有供给热能,构成机体组织和调节生理功能,为机体进行正常代谢所必须的物质。
5、合理营养:是指对人体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平衡膳食,使膳食的质和量都能适应人体的生理、生活、劳动以及一切活动的需要。
6、平衡膳食:有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素,且各营养素之间的比例适合人体的需要,有合适的酸碱平衡。
7、运动性疲劳: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机体工作能力暂时性降低,但经过适当的休息和调整以后可恢复原有机能水平的一种生理现象.8、自我监督―――是体育运动参加者,在运动过程中特别是训练时对自己身体的健康和功能状况,经常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
自我监督的内容包括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两个方面。
9、运动性贫血;运动员发生贫血,除有一般人的发病原因之外,由于因训练因素引起的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的现象。
10、晕厥;由于脑血流再是降低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致的意识短暂紊乱和意识丧失,过度紧张的表现形式11、过度紧张;运动应激综合症是指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体力负荷超过了机体的潜力而发生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现象,常在一次剧烈训练课或比赛后即刻发生,或在训练后,比赛后短时间内发生。
12、运动性血尿;运动员或健康人在运动后出现一国兴血尿,经详细检查找不到其他病因,这类血尿称为运动性血尿。
13、体格检查;运用眼,手,耳,鼻等感官或借助简便器械对人体进行身体检查的基本方法14、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指受伤部位皮肤或粘膜破裂,伤口与外界相通,常有组织液渗出或有血液自创口流出15、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指局部皮肤或粘膜完整,无裂口与外界相通,损伤是的出血积聚在组织内。
体育健康教育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锻炼习惯和方法,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2. 体育锻炼的方法与原则3.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4.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5. 体育道德与团队协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的方法与原则,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体育道德与团队协作。
2. 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运动生理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体育道德与团队协作等内容。
2. 实践演示法:演示正确的锻炼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技巧。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引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4.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讲解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生理机制。
5. 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介绍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6. 体育道德与团队协作:讲解体育道德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7.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8.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10.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练习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平时成绩。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发言积极性、团队协作精神等。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体育健康教育理论课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
八年级体育与健康保健知识第一节科学发展体能1.形态是指身体的外部形态和特征,描述身体形态一般由身高、体重、胸围指标及其相互关系来描述。
2.女生的青春期发育早于男生,而男生的总体增长幅度会超过女生3.初中阶段,男生平均每年身高增长5~8厘米,体重增长4~6千克,胸围增长3~4厘米;女生平均每年身高增长3~6厘米,体重增长3~5千克,胸围增长2~4厘米。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发展形体健美。
5.实践证明,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长高。
6.影响身高的主要因素:(1)遗传因素。
(2)激素水平。
(3)营养状况。
(4)体力活动。
7.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各器官、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生命活动状况,常用安静心率、血压和肺活量等指标来初步评估身体机能的发育情况。
8.初中生的身体机能不断强。
安静心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减少,可降至每分钟80次左右。
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一般收缩压为14~15千帕,舒张压为8.5~8.8千帕。
肺活量随着年的增长而增加,男生可达2500~3300毫升,女生可达2000~2600毫升。
9.心血管功能:“你的心脏就是你的健康”,这是1972年联合国“世界卫生日”提出的口号。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心脏血液供应良好,组织代谢加强,可以使心壁增厚,血管的弹性增大,心肌力量强,心脏的重量、体积增加,心脏的容量逐渐加大。
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可使心脏功能增强从而大大提高血液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能力。
同时血管壁的弹性加,血流的外周阻力减小,安静时血压比一般人低。
10.呼吸机能: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肺的弹性好,呼吸肌的力量增强,肺活量比普通人大1000毫升左右。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呼吸深而缓慢,就使呼吸肌有较多的休息时间,从而发展了呼吸机能,提高了运动能力。
11.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12.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有关的体能。
13.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肌肉耐力、肌肉力量、心肺力量、柔韧性、身体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