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淄博38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3.93 MB
- 文档页数:38
我的家鄉——淄博我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在一个平凡而又让人难以忘怀的土地上——淄博。
淄博位于山东中部,南依泰沂山麓,北濒黄河。
“淄博”一词最初是“淄川”和“博山”两个地区的合称,后泛指作为城市名称。
淄博是一座独具特色的组群式城市,下辖的张店、淄川、博山、周村、临淄五个城区和桓台城区呈“十字”状分布,城乡交错,形成城市组群。
这里没有广阔的海洋,没有巍峨的高山,但却是一个充满向往的地方。
这里有不平凡的文化,也有不平凡的瓷器。
接下来我就介绍一下我的故乡淄博。
淄博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东部齐国故乡,文化浩繁,有“地下博物馆”之称最具代表性的有著名的东周殉马坑、田齐王陵、“二王冢”、“四王冢”、齐国排水道口和孔子闻韶处等;中部有《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的故居;南部有鲁山原山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开元溶洞,蕉岭前溶洞,沂源溶洞等绵延数十里的溶洞群,以及“沂源猿人”遗址和齐长城遗址;西部有百年商埠重镇周村,素有“金周村”“旱码头”之誉,有保存完好的古商业街——周村大街,是电视剧《大染坊》、《旱码头》故事的发生地和拍摄地;北部黄河流经47公里,马踏湖、大芦湖具有“北国江南”的韵味。
淄博陶瓷业发达,是我国最早制作陶器的产地之一,坐落于中心城区的中国陶瓷馆荟萃中外陶瓷精品,展示8000年来淄博生产出土的陶瓷文物。
淄博历史文化悠久,是齐文化的发祥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淄博的临淄区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的故都。
能够成为一方霸主少不了天时地利人和,而故都当然更要地理位置绝佳,内能繁荣昌盛,外能抵御外贼。
世界足球发源于中国的蹴鞠,而齐国又是最早兴起蹴鞠运动的,因此被国际足联认定为世界足球起源地。
淄博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还是诸多专著的诞生地点。
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手工业方面的专著《考工记》,第一本农业方面的专著《齐民要术》以及最早阐述服务业的专著《管子》都是在这块土地上写成的。
这些都与齐文化是分不开的,齐文化具有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特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渊源之一。
淄博,全国工业经济过万亿的16个城市之一,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30强,济南都市圈中心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瓷都。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曾作为山东政治中心近两千年,有“齐国故都”之称.淄博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淄博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人物,像“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军事家孙武,农学家贾思勰,唐朝开国元勋房玄龄,清朝文学家蒲松龄、赵执信等。
早期先贤的思想成就,昭示着淄博的文化渊源。
中国最早记述手工业生产技术规范的著作《考工记》和农学巨著《齐民要术》均出自淄博,清代学者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
兴盛于汉唐时代的“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据考证,以淄博为中心的山东地区是当时丝绸产品的主要供应地,是“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
1915年后新文化运动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广泛传播,对淄博地区的青年学生和爱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他们或利用在外地求学的机会积极参与到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或回到淄博带来新文化、新思想,推动了淄博地区的思想解放。
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他们进一步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淄博的传播。
1916年中国工商业界利用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时,大力发展实业。
纺织、面粉、烟草、工矿业都有很大发展,实业救国盛极一时。
淄博借此机会一跃而起,同年5月,山东护国军政府在淄博周村成立,从此翻开了淄博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在巴黎和会上损害中国主权、反对北京政府的卖国政策而爆发的。
当时,淄博地区作为山东重要的工商业地区,在这场反帝爱国运动中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斗争。
在张店,张少海组织江西道、营子寺等高等小学的300多名青年学生,排着队伍,打着小旗,喊着口号,利用花山庙会的机会,开展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宣传,并清查日货,就地焚烧。
淄博的五四爱国运动,一直持续到1919年的lO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