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人工授精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2.34 MB
- 文档页数:34
Summarize and reviews | 综述与专论54 ·2019.080 引言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繁殖技术,它是利用器械设备人工采集种公猪的精液,经过严格的实验室检查、稀释、保存、处理后,再输入发情母猪子宫内的一种辅助生产技术。
在我国广大基层地区基本已实现猪人工授精,该种生产技术已被绝大多数养殖户接受和推广应用。
但是在推广应用中,某些养殖场的应用效果较差,这与基层配种站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操作中影响因素的制约有很大关系。
因此需要深入分析影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因素,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解决。
1 养殖现状山东省泰安市八仙桥街道一个中小规模养殖场共养殖能繁母猪23头,该街道的基层配种站在养殖场连续进行3年的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应用。
但在技术推广应用中发现养殖场能繁母猪的受胎率比传统配种技术更低,养殖场有1/4母猪在连续3年的人工授精操作后出现生殖系统疾病,普遍表现为子宫内膜炎、乳腺炎、乳房炎,由于整体的技术应用效果较差,养殖户不愿意再尝试使用人工授精技术。
2017年4月13日,县级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现该养殖场的人工授精存在问题,进行严格的调查,并对基层配种站的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的技术培训,要求操作人员在进行人工授精作业时要严格执行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科学消毒,配种前要做好精液品质检查工作,保证繁殖母猪生殖道健康,避免在配种中人为引入致病原,引起严重的生殖障碍疾病。
2 存在的问题2.1 消毒不严格通过对该街道配种站的整体配种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发现基层地区的配种站点尤其是农村地区的配种站点普遍存在人工授精过程中消毒不严格的现象。
很多技术人员在开展人工授精作业前对消毒重视程度不足,猪生殖道疾病的发病率极大增加,特别是子宫内膜炎、乳房炎、乳腺炎的发病率显著提高,导致该养殖场的母猪屡次配种不能正常受孕,空怀母猪数量显著增多,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导致人工授精工作难以在基层地区进一步推广,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积极性。
猪人工授精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一、准备工作1. 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采精杯、输精管、消毒液、手套等。
2. 对公猪和母猪进行身体检查,确保它们健康且适合进行人工授精。
3. 保持猪舍干净、整洁,避免污染。
二、公猪采精1. 让公猪处于舒适的环境中,以减少其应激反应。
2. 使用消毒液清洁公猪的阴茎和包皮,确保没有细菌。
3. 采集公猪的精液,确保精液新鲜且没有异常。
三、精液处理1. 对采集的精液进行快速检查,确保其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2. 对精液进行稀释,使其更适合母猪的生殖道环境。
3. 储存精液,确保其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保持新鲜。
四、母猪输精1. 在输精前对母猪进行身体检查,确保其处于发情期且适合进行人工授精。
2. 使用消毒液清洁母猪的阴部和子宫颈,确保没有细菌。
3. 将稀释后的精液通过输精管输送到母猪的子宫内。
4. 输精后,保持母猪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五、输精后护理1. 观察母猪的反应,确保其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2. 记录输精日期、数量等信息,以便跟踪母猪的繁殖情况。
3. 提供良好的饲养条件,保证母猪的营养和健康。
六、记录和跟踪1. 对每次人工授精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公猪信息、精液质量、母猪信息等。
2. 跟踪母猪的繁殖情况,记录怀孕期、产仔数等信息。
3. 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不断改进人工授精技术和管理方法。
七、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精液质量问题:精液可能存在数量不足、活力低等问题。
解决方法包括选择健康、优质的公猪进行采精,确保精液新鲜度,以及定期对精液进行质量检查。
2. 母猪不发情:母猪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发情。
解决方法包括调整饲料配方,增加母猪的运动量,以及使用催情药物等。
3. 输精失败:输精过程中可能出现精液倒流、母猪不适等问题。
解决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输精时间,确保母猪处于安静状态,以及定期检查输精设备是否正常。
八、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卫生规定,确保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猪场人工授精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猪人工授精有很多优点,包括便于采用遗传性能优良的公猪作父本、降低了疾病传播风险,以及降低了公猪存栏成本。
要想在生产中成功地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必须在细节上多加小心。
人工授精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有效的发情检查、良好的卫生条件、精液的正确操作和保存,以及正确的授精技术。
下列各方面是猪场人工授精当中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必须严加监控。
1、温度波动温度波动对公猪的精液有害,必须避免。
如果精液的温度从当前状态急剧降低,就会出现冷休克,如果急剧升高,就会出现热休克。
这两种情况对精子的健康极为有害。
比如,在冬季如果把一管17℃保存的稀释精液拿到室外的窗台或桌子上,就会出现冷休克;夏季如果把精液放在被阳光晒热的窗台上,就会出现热休克。
在猪舍内,也要避免冷、热贼风吹到准备输精的精液,这也会对精子造成伤害。
这种贼风一般在风扇和门口等位置出现。
为了避免授精操作过程中精液温度骤变,精液从17℃取出后应放在塑料保温瓶中。
精液在繁殖舍里转移和储藏时,都应放在这种保温瓶里。
为了保证保温瓶里的温度稳定,应该在保温瓶里放几块果冻凝胶,果冻事先同在17℃环境中保存。
这样,保温瓶里的温度就会足够稳定,可以保证精子的安全了。
为了避免冷、热休克,不到授精的时候不要把精液从保温瓶里拿出来。
多次的小范位温度变化以及反向温度变化对精子也是有害的。
因此,从恒温箱取精液时,应该用多少就取多少。
精液拿出恒温箱以后,即使和果冻凝胶一起放在保温瓶里,其温度还是会缓慢上升。
如果再把精液拿回恒温箱,精液温度又会降回17℃。
这种反向的温度变化应尽量避免。
用储藏箱或保温瓶来控制稀释精液的温度还有一个好处。
这些容器会挡住紫外线,避免紫外线杀伤精子。
2、工作人员疲劳如果授精技术人员短时间内连续进行人工授精操作,就会发生疲劳。
当每位技术人员连续输精10次之后,他接下来授精操作相应的分娩率就会下降。
最佳指标是每位技术人员每小时输精7~8次。
巍山县猪人工授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李建清陈红祥巍山县畜牧兽医局,云南巍山672400收稿日期:2014-02-07通讯作者:陈红祥李建清,女,1980年生,本科,助理畜牧兽医师。
猪人工授精技术始于20世纪30年代,迄今为止已有80多年的应用历史。
人工授精可以充分发挥优秀种公猪的遗传潜力,提高优秀种公猪的利用率,减少种公猪的饲养数量和饲养费用,提高商品猪的质量;克服公、母猪因体格差异所造成的配种困难,提高配种率及妊娠率;减少由于配种所带来的疾病传播,确保配种环节中的公猪精液质量;克服时间和区域的差异,实现适时配种。
笔者根据巍山县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情况及影响人工授精发展因素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实际,从技术角度提出具体方法和措施,为进一步完善巍山县猪人工授精改良工作提供参考。
1巍山县养猪业概况养猪业是巍山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2011年,巍山县存栏生猪15.03万头,其中能繁母猪2.28万头;出栏肥猪20.40万头;猪肉产量达1.84万t ;生猪产业实现产值27047万元,占畜牧业产值的51.3%,占农业总产值的22.6%。
2009年,巍山县依托《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2009年巍山县生猪产业项目》的扶持,与云南神农农业产业集团大力生饲料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县级猪种统一供精站1个、乡级供精网点13个,配备输精员105人。
供精站实行公司化管理运作模式,于2010年3月正式投入运营,现饲养优良种公猪14头,其中杜洛克2头、约克6头、PIC 6头。
2011年,全县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任务(10654头)完成率达106.54%,受胎率达95%,产仔10121窝、10万头左右,成效显著,为养殖户节支增收和生猪产业化进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存在的问题随着生猪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出栏肉猪规格化要求越来越高,猪人工授精技术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和关键。
然而,猪人工授精技术在山区和坝区发展不平衡,部分站点服务意识淡薄、宣传力度不够,精液的检测、保存和运输方法以及输精员的操作技能存在很多问题,造成精液质量和数量不稳定,从而降低了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影响了养猪户的经济效益。
养猪场内人工授精若干问题规模化、工厂化猪场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已有近十年的历程,该技术的推广应用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对我国养猪业产生深远的意义。
由于我国养猪业的特点,人工授精的应用是以场内人工授精为主导,场外人工授精尚未形成主流。
鉴于此,本文拟就场内人工授精技术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与大家商榷。
1公猪饲养1.1水帘降温公猪生产精液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20℃,睾丸生精的适宜温度一般比体温低2~3℃,公猪依靠阴囊的松弛和皱缩来调节睾丸离开躯体的远近,进而调节睾丸生精所需的温度。
炎热的夏季环境温度超过30℃,甚至达35~38℃,以普通的风扇、喷雾降温等措施已远不能达到目的。
笔者认为水帘降温是目前畜牧生产中唯一可行的降温手段,该系统一般可使猪舍温度降低5~7℃,显著减少热应激对公猪精液生成的不良影响。
一些猪场已拥有水帘降温的公猪舍,但在使用上却存在明显的问题。
一是炎热的夏季仍然在一早或傍晚驱赶公猪至室外运动场运动。
笔者认为,公猪运动的想法很好,但实际结果却事与愿违,公猪离开舒适的水帘降温舍将会产生应激(尤其是南方地区),而运动本身是另外一种应激。
有人认为夏季早、晚已很凉爽,但在饲养员实际操作中却易出现偏差。
因此,建议使役公猪不要运动。
二是一些猪场为了节省所谓的电费,只在酷热的中午开启水帘和风机,其它时间却无任何降温措施,同样也会对公猪产生应激。
即使在水帘降温的公猪舍内,所谓的舒适高温(25~29℃)也会对精子生产造成一定的负面作用,表现在畸形精子比率升高、每次采精获得的头份数降低。
可见,夏季公猪防暑降温是猪场的主要任务之一。
1.2抗热应激公猪的选育公猪对高温非常敏感已是不争的事实,通过育种选择出具有一定的抗热应激能力的公猪是可行的。
研究发现,公猪阴囊的位置离尾根越远,炎热时阴囊的松弛可使睾丸离开身体也就越远,睾丸的温度相对也会较低,高温应激对公猪精液品质不良影响相对也会较小。
因此,在选留公猪时,阴囊位置应是主要因素之一。
48简述猪人工授精技术及现场操作常见错误张建新(邯郸市丛台区农业农村局动物卫生监督所056002)近年来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为了方便广大养殖场操作者在实际生产中科学合理地执行人工授精操作规程,特简述人工授精技术如下:1采精采精是要采到干净、无污染,密度、活力好,数量多的公猪精液。
1.1首次采精的公猪应剪去包皮周围的毛以便减少污染,方便采精。
1.2采精前先需把公猪包皮积尿挤去,然后把公猪的腹部擦干净,同时用生理盐水冲洗公猪包皮和阴茎头,并用无毒医用乳胶手套采集精液,如果徒手采集精液一定要保持手的干净卫生,并不应有水,冬天气温低时,手必须温热,并用保温杯集精。
1.3方法要正确,用手掌肌肉丰满处握紧公猪阴茎的螺旋部位,并随着公猪阴茎自由伸缩,射精口要朝着集精杯,手的压力要适中,并有弹性。
1.4采精时应弃去开始射出的20~30mL精液(被污染)和后面少量的精清部分(精子少精清多对精子有损害)。
2精液的稀释要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和稀释液进行混合。
2.1采到精液后,先要进行显微镜检查,并根据精子的数量、密度和活力情况来决定稀释倍数和配置头份(一般情况,同一种稀释液,精子密度越大,所消耗能量越多,保存时间越短)。
2.2要尽快进行稀释:先进行1∶1稀释过渡,然后在缓慢降温的同时直到稀释到最终倍数(注意精液超过10倍时,对精子会有损害。
稀释前,稀释液的温度和精液温度相差不能超过1℃.)2.3考虑稀释倍数和配置输精头份时,要保证每个输精头份总精液量为80~90mL,同时其中含有活精子数不少于30~50亿,这样有利于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
2.4在稀释过程中要在干净卫生无污染的实验室里进行,避免一切有害物质和气体的侵害(杜绝在人工授精室内抽烟),并防止激烈震动。
2.5稀释完应再次镜检精子的活力情况。
2.6一切器具必须事先经过严格消毒(包括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也要彻底清洗干净),烘干并不应带有水分。
3输精3.1适宜的输精时间。
X u m u s h o u y i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畜牧业中关于生猪养殖的品质越来越受关注。
现如今,国内的大型养猪场数量越来越多,在猪养殖方面的科学技术得到广泛的普及,人工受精是猪养殖中常见的繁殖方法,既可以提升猪仔的品质,又可以保证繁殖率,而且猪人工受精技术的操作流程简便、易掌握,在畜牧业猪养殖中具有基层推广的价值。
本文从猪人工受精的优点及常见不足进行分析,并详细解读了这一养殖技术,旨在为广大养殖者提供参考依据。
一、猪人工受精的优点与常见不足1、猪人工受精的优点猪人工受精制度可以降低养猪场内的公猪数量,对于养殖者控制生产成本而言具有一定的助益。
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猪人工受精技术可以明显的降低公猪数量,无论是饲料还是猪舍方面,养殖者投入的成本都会大大减少,而且猪人工受精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其染色体,养殖者可以通过购买遗传性能较好的公猪精液,或是对健康公猪采用正确的采精流程,再通过合理的技术选取,选择优质基因,淘汰劣质基因,能够改善猪群的生产性能,增强猪群的遗传潜力。
猪养殖产业中,猪的精液也有可能携带疾病,那么优质的精液就可以有效的降低疾病遗传的风险,并且能够很好的避免猪带病情况,对猪的繁殖与生产保证一定的安全性。
另外,母猪在正常配种时可能会出现应激的情况,这属于自然情况,但是猪人工受精就可以避免这一问题,猪人工受精的方式会降低应激风险,保证猪机体的良好状态。
2、猪人工受精的不足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我国猪人工受精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应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提升,促进了畜牧业猪养殖的发展。
但该项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可能会对母猪的繁殖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处理公猪精液时需要严格的管理流程,否则容易引发产仔数量下降及子宫发炎等情况,而基层的生猪养殖产业中,养殖者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这一方面的管理工作中,难以完全严格要求。
而且部分地区的养殖者对于猪人工受精技术并不重视,依然沿用传统的繁殖模式,但传统的繁殖模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即便能够采用猪人工受精技术,但由于专业技术指导的限制,养殖者对于该项技术的核心内容了解甚少,无法保证其成功率,且基层的受精站点并不完善,养殖者缺乏可供了解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