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溪古镇整体概念性规划方案
- 格式:pptx
- 大小:17.15 MB
- 文档页数:32
黄龙溪古镇整体提升策略方案四川耀昇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6月前言我国现在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远远超越了度假旅游人均GDP3000美元的门槛,度假旅游需求成熟旺盛,消费能力日益增强。
我国2013年有32.5亿人次外出旅游,实现旅游收入2.95万亿,旅游业消费日益增长,度假型消费需求以每年24%以上的速度增长。
中国休闲度假旅游时代已经来临!《天府新区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和现代都市农业,大力发展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和都市休闲旅游。
同时建立“绿楔生态服务区”,以“一镇一区两廊”为重点规划布局,其中“一镇”即黄龙溪古镇。
黄龙溪古镇被誉为“中国天府第一名镇”、“四川最美古镇”、“成都新十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艺术(火龙)之乡”、“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中国环境优美小城镇”、“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
每年黄龙溪接待游客约600万人,黄龙溪庞大的游客量却没有带来相应的市场收益,“聚人不聚财”。
目前古镇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较为单一和低层次,古镇核心区旅游业辐射、带动效应微弱,黄龙溪现有的旅游功能已不再适应旅游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面临休闲度假旅游时代的冲击,黄龙溪只有通过从传统的乡村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才能实现华丽转身。
同时黄龙溪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定的知名度,为黄龙溪的旅游转型提供了基础。
第一章项目任务解读通过对黄龙溪进行长达几个月系统的调研,与黄龙溪旅游管理局相关领导多次有效沟通,为了实现黄龙溪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的目标,为了实现升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目标,为了实现黄龙溪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度假目的目标,本次黄龙溪古镇整体提升策略方案的要做到一下几点:1、以现有项目提升、新项目策划设计为核心的景区提升规划;2、以黄龙溪古镇、垂钓中心、河道旅游为根基的景区整合发展规划;3、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以休闲游乐、健康度假为突破口的旅游综合发展规划。
一、规划名称:黄龙溪景观规划设计二、规划单位:四川天华景观园林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三、甲方:黄龙溪当地政府乙方:四川天华景观园林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四、规划地点:黄龙溪五、区域尺度:300亩六、规划时间:2010年七、规划提纲:根据黄龙溪古镇依山傍水的地形特点,强化象征自然的要素“水“和”绿“,突出山、水、镇的和谐统一。
在沿街部分设计文化广场等活动区域,府河沿岸规划亲水休闲活动区域、以及船坞、码头等具有参与性的景观节点,并规划了一块湿地区。
突出古镇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生活气息浓郁的特点,把人、自然、环境有机结合,使古镇与现代文明有机统一,促进古镇的繁荣兴旺。
(一)规划确定一条景观视线走廊:茶文化休息广场——民俗文化广场——龙文化景观广场(二)民风淳朴的老街风韵和别具特色的仿古建筑(三)弥足珍贵的民俗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碑刻文化(四)岁月沧桑的古渡、古桥古道(五)休闲娱乐为主的现代休闲消费区茶文化:千年古镇黄龙溪历史上即为茶叶之乡和茶马古道必经之地,世界上最早的茶市也出现在这里。
到镇观光的游客在看完景点后都会沿河而坐,叫来店家泡上一碗当地产的盖尔热茶,一边品茶一边聊天。
以黄龙溪当地茶文化的历史痕迹和艺术韵迹、茶馆文化的地方特色、茶制品的千姿百态为内容,打造黄龙溪的茶文化旅游。
民俗文化:古镇黄龙溪的古风民俗带给游人特别的惊喜:正月表演火龙灯、狮灯、牛儿灯、幺妹灯;正月初八放生会;端午节赛龙舟等等。
手工一品、小商品、饮食服务、绝技表演等。
龙文化:黄龙溪因龙得名,因龙而灵,龙佛、龙寺、龙灯、龙舟,构成丰富多彩的龙文化主体,经过不断改造、丰富,黄龙溪的“火龙灯舞”逐步得到了完善,成为全国著名的“火龙之乡”。
龙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的结合作为黄龙溪古镇旅游的品牌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到此参观。
八、规划目录内容:前言第一章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第二章战略目标与发展目标(指导思想与原则、功能定位、发展目标)、第三章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总体开发框架、与区外发展的协调与统筹)、第四章城镇发展与布局(合理城镇布局、协调城镇功能、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第五章重点产业发展与布局(加快发展具有先导作用的新兴产业、巩固提升具有传统优势的支柱产业)第六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内交通通道建设、加快综合枢纽建设)第七章资源环境利用与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第八章区域发展政策和机制(国家支持政策、区域协调政策与措施、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黄龙溪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批
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8.12.08
•【字号】川府函〔2018〕192号
•【施行日期】2018.12.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风景名胜、世界遗产与历史名城保护
正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黄龙溪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批复
川府函〔2018〕192号
成都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报请审批黄龙溪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4—2030)的请示》(成府〔2018〕97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黄龙溪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4—203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严格落实《总体规划》。
黄龙溪风景名胜区是以古镇文化及千年水运文化为标志,供文化体验、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0平方公里。
你市要按照批复的《总体规划》要求,抓紧编制景区详细规划,明确保护内容和保护措施,加强景区管理。
三、加强监督管理。
严格保护风景名胜区内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和遗址遗迹,提升景区品质,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合理开发景区资源,实现景区永续利用。
风景名胜区内的各类建设活动,必须符合《总体规划》要求,并按规定程序审批。
你市要按照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和《四川省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进一步健全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依法加强对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和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切实保护好景区的风景名胜资源。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8年12月8日。
古镇规划要点古镇规划要点——远景建筑园林设计研究院系列讲座历史文化古镇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护和开发古镇是近年来热门话题和讨论的焦点。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古镇规划设计方面的问题。
一、规划目的(一)文化:延续古镇历史文化环境,强化古镇历史风貌特色,保护古镇尤其是它的核心保护区域、空间布局、街巷尺度、绿化、文物与历史建筑等构成古镇景观历史风貌特征等等的组成部分。
(二)民生:综合考虑城市、古镇发展的总体要求,完善古镇各项功能,改善古镇居住环境,让老城区的老百姓享受到规划后成果,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生活环境,为保民生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经济:鼓励发展休闲旅游与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通过旅游景点的建设培育、旅游活动内容的多层次引入与休闲商业的繁荣崛起,形成特色商业街区。
二、规划意义(一),从保护的意义来说,对古镇的规划是为了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代历史事件、商务交往、航运贸易与名人活动的多种历史信息和地方习俗及非物质遗产,带有丰富而典型的历史发展痕迹和浓郁地方居住与文化色彩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二),通过对古镇的规划与设计,希望能让人们在看到古镇真正的美丽和深知古镇景观存在的历史意义的同时,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大家积极参与到古镇的保护规划中去,总结先人千百年来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经验,谋求现代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大意义。
(三),现实意义重大。
规划在于指导实施,而实施的结果会给居民带来收益,收益的大和小与规划是否合理,就与整个规划设计是否成功有很关系。
三、规划原则(一)原真性原则原真性是定义、评估和监控文化遗产的一项基本要素,和长期坚持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相呼应。
在保护和整治中,要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古迹及其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利用整体保护、分层次保护、分类保护等方法,使历史文化名镇的传统风貌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1黄龙溪基本情况1.1黄龙溪概况黄龙溪古镇位于成都平原南部,北靠牧马山,平坝与丘陵交汇,府河与鹿溪河流经黄龙溪镇,是府河下游重要的风景旅游城镇。
1.2黄龙溪历史黄龙溪至建镇以来,距今已有2100多年,古名“赤水”。
黄龙溪的名字由来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之际,有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乃去,预示天降祥瑞,真龙下凡。
黄龙溪由此得名,所谓“黄龙渡青江,真龙内中藏”。
1.3景观风貌构成古镇的景观风貌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环境三个要素。
自然环境:对黄龙溪古镇自然风貌的描述有诗云“锦江鹿溪汇黄龙,东山牧马叠山峰。
滔滔流水分泾渭,半江碧绿半江红。
”基地地势较为平坦,四周为低矮山丘,属于丘陵地区。
人工环境:黄龙溪古镇现存七条古街,全长一千一百四十八米,号称“川西一绝”。
正街南、北、中错落的古龙寺、镇江寺、潮音寺,皆坐落在正街上,形成黄龙溪古镇一街三寺庙,且街中有庙,庙中有街的独特格局。
人文环境:黄龙溪古镇的自然条件、文化渊源形成了独特的乡土民俗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这些充满地域特色的古镇建筑文化、码头文化、龙文化、茶文化等,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1.4黄龙溪现状分析1.4.1景观内河借黄龙溪得名典故,在规划设计中融入“黄龙渡青江,真龙内中藏”的概念,引溪水顺街中而形成一条景观内河,并在相应节点设置“龙首”,“龙尾”的景观造型。
“玩水”成为游客一项极具吸引力的游乐体验,黄龙溪内街水质清澈,浅没脚背,炎热的季节,提供游客玩水的体验。
1.4.2商业规划商业规划以水为主线,许多茶座沿水分布,充分利用外摆空间,“亲水,戏水,看水”在与水的亲密互动中度过一段舒适的休闲时光。
2黄龙溪现存的问题通过调研考察,对黄龙溪的历史及古镇内现状有了基本的了解,古镇中部分节点的再设计的已经相对于完整,也结合了黄龙溪的地域文化特色。
然而,黄龙溪以龙为文化传承,处于黄龙溪的龙岛目前的现状,就存在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黄龙溪农业用地规划方案1. 项目背景黄龙溪是中国南方一个风景秀丽的乡村,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发展农业,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特制定此农业用地规划方案。
2. 总体规划本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合理规划黄龙溪的农业用地,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具体规划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农业种植区将黄龙溪的耕地和果园区划为农业种植区,根据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合理规划不同作物的种植区域。
- 对于耕地,以主要粮食作物为主,如水稻、小麦和玉米,以满足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需求。
- 对于果园,以发展经济作物为主,如柑橘、芒果和荔枝,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增加。
2.2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了提高农田的灌溉条件,可行性中提出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设灌溉渠道,保障耕地的水源供应。
- 建设小型水库或塘泊,储存雨水,以备干旱季节的灌溉使用。
- 建设排水渠,防止农田水浸泡和水浸灾害的发生。
2.3 农业生产与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本规划将提倡农业生产与科技创新相结合,通过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 引进现代化的农业种植与养殖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规模。
- 鼓励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2.4 乡村旅游开发黄龙溪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规划将针对农业用地规划中的旅游资源,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开发措施:- 修建村庄的美化和改善,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 建设休闲度假村和农家乐,提供住宿和休闲服务。
- 提供农业体验,如采摘、亲身参与农田工作等。
3. 工期和投资估算本规划的工期预计为3年。
预计总投资为XX万元,其中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占总投资的30%;农业生产与科技创新投资占总投资的40%;乡村旅游开发投资占总投资的30%。
2018年2月西部皮革文化与探索浅析古镇民宿景观设计----以黄龙溪古镇为例廖珮汀(四川理工学院,四川自贡643000)摘要:本文以黄龙溪古镇民宿景观设计为主体,分析了黄龙溪古镇整体及民宿的优态劣势,并提出解决方案,着重对民宿设计规范化、多元化进行深入研究。
意在为黄龙溪古镇旅游体系的丰富与完整以及民宿景观设计提出借鉴。
关键词$黄龙溪古镇;民宿;景观;情境体验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 - 1602 (2018) 02 -0125 -011川西古镇黄龙溪1.1概况川西古镇黄龙溪因水而兴,古称赤水,地处锦江、赤水交汇处,与牧马山、二俄山隔江对峙,镇口耸立着蜀汉牌坊。
黄龙溪的古牌坊、古寺庙和古民居,与古榕树、古崖木、古渡口浑然一体,极具川西情调。
黄龙溪两河交汇口河面宽广,水势平稳,隋唐时代就是长江上游富商大贾聚散之地。
1.2%古镇整 分析黄龙溪古镇地处川西,上承巴蜀文化,沾锦江之灵性,渲古今之风华,虽有独到之处,却也美中不足。
例如古镇的文化品牌与宣传力度欠佳,在如今充满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古镇当中,黄龙溪古镇并不能脱颖而出。
当中原因本文中归纳总结为三点,第一,政府在对黄龙溪古镇所主打的文化战略品牌上不够坚定,方向不够明确;第二,黄龙溪古镇现代化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旅行互动活动单一,无法加深游客对当地文化的感知性;第三,古镇新增民宿景观设计并没能够很好的继承及发展巴蜀文化,以及当地民风民俗。
在整个古镇的构成中,民宿无论是从占地面积或是实用价值上都是举足轻重的。
因此,黄龙溪古镇需要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传承巴蜀文化,提升文化品牌,民宿的规划与设计绝对是重中之重。
对于这一点,本文也将重点研究论述,并提出相应借鉴方式。
2黄龙溪古镇民宿2.1民宿的概念所谓民宿是不同于传统的旅馆、酒店,没有高级的设施甚至没有配备齐全,但它吸引你的是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当地人文风情,并邀请你参与其中,开阔你的视野、打开你的心灵。
黄龙溪古镇策划案开场视频:简单介绍黄龙溪古镇名字的由来旁白:黄龙溪古镇古称赤水,地处锦江、鹿溪河汇流处。
《水经注》载:“武阳有赤水其下注江。
建安二十四年,有黄龙见此水,九日方去。
”千古一溪,因此得名“黄龙溪”。
整个片子共分三个篇章:“千年古民居,古镇黄龙溪”主讲黄龙溪的古香古色的民居,;“千古水码头,古镇黄龙溪”主讲黄龙溪的水文化,龙型水景街;“千古一情爱,古镇黄龙溪”主讲黄龙溪的风土人情,人们对古镇的依恋。
第一章千年古民居,古镇黄龙溪视频剪辑:古镇民居,展现古镇的的清幽旁白:古镇黄龙溪之所以为游人所青睐,是因为这里不仅山清水秀,没有大城市的喧嚣与嘈杂;更因这里弯弯曲曲的石径古道、河边飞檐翘角的木质吊脚楼,街道上的茶楼店铺,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等,给人一种古朴而又新奇的感受。
这里的民居多半是明清时期留下的,保存的还是比较好。
视频剪辑:古镇古香古色的一些东西旁白:淡淡的古香,飘满大街小巷,镇上古牌坊、古寺庙、古建筑与古榕树浑然一体,古色古香。
街道两旁的老房子透着一种沧桑感,它们已经成了一种符号,一种象征,展现着这里的古朴。
第二章千古水码头,古镇黄龙溪视频剪辑:水码头旁白:有着1700余年历史的川西古镇黄龙溪,是古代商贾繁荣的水陆码头,昔日的热闹非凡,历经千世不变,许多游人慕名而来。
视频剪辑:水文化,“龙形”街旁白:清清锦江水碧浪连天,滚滚鹿溪河呼啸奔涌。
水是承载古镇黄龙溪的灵魂,龙型溪流渠,穿行于千年古镇。
神似龙头的“黄龙吐水”腾空而卧,潺潺清泉从龙口喷涌而出,广场中央的铸鼎诉说着诸葛武侯沉鼎醒龙的传说。
鹿溪河畔黄龙摆尾,高6米的龙尾高高跃起,雄壮有力。
视频剪辑:游人和水亲密接触旁白:游人畅游于水景街,踩水车、看水碾、走石墩步、过独木桥,零距离和水亲密接触。
第三章千古一情爱,古镇黄龙溪视频剪辑:黄龙溪居民对古镇的热爱旁白:在黄龙溪古镇,你会随时看见兜售花环和花篮的的老人,会突然撞见在残损的窗格下纳鞋底的婆婆,会遇见三两个坐在吊脚楼下闲谈的老人,会看到街道旁那个做糖艺的老人,他们固守着这片土地,用自己的双手编制着生活。
古镇印象在休闲经济蒸蒸日上的现代社会,古镇开发已成为一大趋势。
作为历史悠久的居住聚落,古镇可以结合丰富的传统民居资源,通过体验性设计手段来帮助古镇实现资源价值增值,同时丰富休闲活动内容。
这是古镇发展的一大优势和亮点。
古镇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街巷空间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都是视觉体验设计及行为体验设计的对象。
传统民居空间的体验性设计能让游客感受到朴实的传统民居生活氛围、丰富多彩的传统民居文化以及“天人合一”的传统民居思想。
体验性设计在传统民居空间中的运用使得古镇在呈现已有的历史风貌的同时更给人一种深刻的体验与感受,将传统民居资源与体验性设计相结合将成为推动古镇休闲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为今后古镇的发展更新找到了一条可行的实践道路。
于是类似黄龙溪的集风景与文化于一体的旅游、休闲古镇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
古镇,一般指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供集中居住的建筑。
中国历史悠久,广阔土地上有着很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
位于成都市双流县西南部边缘的黄龙溪古镇是成都市新的旅游热点,距离市区42公里,是以旅游业为龙头,农业为基础的旅游型城镇,是成都市郊区新的旅游热点,是以旅游业为主,商贸服务业为辅的旅游型山水小城镇。
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火龙之乡、国家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国家级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省省级风景名胜区、成都市旅游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成都市14个优解:一.黄龙溪古镇的总体布局古镇由最初形成的东西向的黄龙正街、上下河街和南北向的新街、复兴街、仿清街等主要街道构成。
现存的明清时代古街坊有7条,至今保留完整,街面全由石板铺成,两旁多为明清时期建筑,属全木穿斗结构。
古镇布局与地形充分结合,城镇体型和街道网络傍水而行,弯曲自然,起伏有致,梯道与平路相结合,街窄巷深,街道空间丰富。
城镇综合交错、千姿百态的坡屋面和各式封火山墙,使得城镇空间序列形象生动。
二、古镇街道的分析黄龙溪建筑沿道路布局,基本没有什么前院,建筑沿街道排满,形成封闭的空间,使街道的延续性和韵律感得到完美的体现。
龙腾天府国遨游黄龙溪黄龙溪龙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方案目录现状分析目标消费者分析S W T O分析特色分析及重新定位“龙”文化营销总体思路及项目创意推广方案行业现状分析现状分析随着周末一日游、两日游日渐火爆,成都周边景区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黄龙溪由于前期对“古镇文化”的大力宣传,使知名度有了大幅度提高,已经形成一定的人气累积。
但是,省内一日、两日游客人,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更具有知名度的旅游景点上,如:都江堰、青城山、西岭雪山等。
各景区纷纷推出特色项目,以吸引游客,竞争日益激烈。
现状分析黄龙溪要想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跻身四川一线旅游品牌,必须在古镇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推出更具长期发展潜力的文化项目,才能保持并提高品牌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目标消费者分析消费者定位分析1、由旅行社带来的外地游客及外籍游客。
2、四川省内游客,以成都市民为主。
消费者购卖行为分析虽然外地游客可以为黄龙溪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对黄龙溪知名度的宣传上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但由于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此类游客会出现淡、旺季之分。
真正大量涌入古镇,可以仅凭某一天较好的阳光就到黄龙溪喝茶、打牌的,仍然以成都市民为主。
因此,我们对黄龙溪的宣传策略采取由近及远的方式,前期主要针对四川省内游客进行宣传。
S W T O分析优势分析1)前期的宣传已经形成一定知名度,可以为黄龙溪带来一定数量的稳定的游客;2)由于黄龙溪实行不收门票制度,旅行社在向外来游客推荐四川省景区的时候,更倾向于介绍黄龙溪古镇,这为黄龙溪带来很多外地尤其是外籍(以东南亚为主)游客,对于黄龙溪在国际知名度的扩大上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优势分析3)黄龙溪距成都市区47公里,从成都出发自驾车一小时内可到达,公共汽车往返票价15元以内,这为周末及平时到郊外休闲、娱乐的成都市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尤其为一些选择团体聚会,又不愿花费很大成本的企业提供了便利。
劣势分析1)古镇业态的单一性。
成都华侨城黄龙溪华商小镇概念规划
佚名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17(000)032
【总页数】8页(P114-12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文化与产业导向下的特色小镇规划路径探讨——以哈尔滨天汇特色小镇概念性规划为例 [J], 刁星;
2.飞行社区概念性规划初探
——以建德航空小镇飞行社区概念规划为例 [J], 罗喜全
3.文旅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探索——以阳江游艇小镇概念规划为例 [J], 黄雄[1]
4.共生链接:都市区古镇规划策略——以成都市黄龙溪镇为例 [J], 贾刘强;李卓珂
5.特色小镇之特色如何塑造?——以衢州生命科学小镇概念规划为例 [J], 龙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