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下册 第4课《烽火岁月》课件1 岭南版
- 格式:ppt
- 大小:2.61 MB
- 文档页数:10
4. 烽火岁月-岭南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知识点•了解岭南历史文化背景•熟悉岭南山水画艺术特点•学习使用中国画笔法技巧•培养美术创作能力教材概述本节课是五年级美术下册的第四节课,以“烽火岁月”为主题,内容主要围绕岭南山水画展开。
通过了解岭南历史文化背景,学习中国画笔法技巧,掌握岭南山水画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美术创作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岭南历史文化背景和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2.掌握中国画的笔法技巧和方法。
3.学会通过色彩、线条等要素表现岭南山水画中的主题和情感。
4.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
课程设计教学准备1.讲台、投影仪等教具。
2.五彩纸、炭笔、黑水墨等绘画材料。
3.以“岭南山水画”为主题的手绘画册、文献资料等。
课程安排时间环节内容5min 教学导通过美术作品、视频、图片等方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入15min 知识讲解讲解岭南历史文化背景和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20min 笔法演示演示中国画笔法技巧,如线条、色彩运用等。
30min 练习创作学生在指导下进行绘画练习,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和技巧。
15min 分享交流小组自由组合,学生互相分享绘画经验和技巧,交换意见和感悟。
15min 家庭作业布置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通过参观、观察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岭南山水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
5min 课堂总结简要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
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演示中国画笔法技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2.指导法:在练习创作阶段,老师进行绘画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3.互动法:通过小组交流和分享,让学生在互相借鉴和交流中进一步提高创作能力和思考性能力。
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作品的评选,了解学生创作水平和掌握程度。
2.通过听讲情况、参与度等方面的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程度。
3.根据学生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接下来的相关课程的预习情况。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2.4 烽火岁月丨岭南版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创造等环节,深入了解烽火岁月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1. 理解烽火岁月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学会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3. 培养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烽火岁月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美术作品中的烽火岁月表现手法;3. 学生创作烽火岁月主题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烽火岁月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美术作品中的烽火岁月表现手法;3. 学生创作烽火岁月主题美术作品。
难点:1. 理解烽火岁月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学会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烽火岁月相关图片、美术作品等;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通过播放烽火岁月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烽火岁月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阶段:新课内容学习1. 通过PPT展示烽火岁月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烽火岁月的表现手法;2. 讲解美术作品中的烽火岁月表现手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创作烽火岁月主题美术作品。
第三阶段:学生创作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主创作烽火岁月主题美术作品;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四阶段: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板书设计1. 烽火岁月2. 副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3. 内容:- 烽火岁月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美术作品中的烽火岁月表现手法- 学生创作烽火岁月主题美术作品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创作一幅烽火岁月主题美术作品;2. 家长签字,学生写一段关于自己作品的介绍。
岭南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烽火岁月》一、教材基本信息•系列:岭南版美术•年级:五年级•学期:下学期•课题:《烽火岁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艺术特点和创作背景;•学习剪纸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了解鲁迅和郭沫若的生平和艺术作品;•分析《烽火岁月》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意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剪纸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对伟大时代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审美情操。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点拨流派风格,研究民族文化的特点与魅力;•探究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艺术风格与背景;•探究剪纸的知识技巧和文化内涵;•研究《烽火岁月》的内涵和艺术风格。
2.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合作探究;•观摩评析。
3.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让学生了解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背景和特点,启发学生思考艺术与时代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步:讲解剪纸的知识与技巧通过讲解剪纸的历史背景、工具材料、剪纸方法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剪纸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尝试剪出各种形状的剪纸作品。
第三步:学习鲁迅和郭沫若的生平和艺术作品通过介绍两位文化名人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认识到艺术家对于时代的态度与表现方式,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品位。
第四步:分析《烽火岁月》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意义通过分析绘画作品的题材、内容、构图和风格特点,探究作品的表现意义和作者的艺术追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剪纸技能;•分析《烽火岁月》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分析绘画作品的构图和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与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本课程的评价将采用以下方式:•学生的剪纸作品;•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的小组讨论表现;•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分析和理解。
教案标题:《烽火岁月》课程名称:美术年级:五年级下册课程类型:综合·探索课时:2课时教材:《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通过欣赏和分析抗日战争时期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纪念意义的美术作品。
教学内容:1. 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2. 抗日战争时期的美术作品欣赏3. 美术创作方法及步骤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岁月。
2. 引导学生关注抗日战争时期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授(15分钟)1. 教师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三、实践(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纪念意义的美术作品。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心得。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美术作品。
2. 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美术作品,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抗日战争时期的美术作品,探讨作品背后的历史意义。
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三、拓展实践(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美术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纪念意义的作品。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心得。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岭南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烽火岁月》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概述本教学内容为岭南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烽火岁月》一课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该课程主要内容为让学生了解古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战争中的美术文化表现,培养学生对美术表达的感性认识和审美素养。
二、教学目标通过该课教学,学生应当具备以下目标: 1. 了解古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战争中的美术文化表现; 2. 掌握用线条和颜色表达战争的形式特点和意境; 3. 改善学生用色彩的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表现力,培养学生对美术表达的感性认识和审美素养; 4. 培养学生的绘画艺术技能,包括细节表现、造型表现和色彩表现等。
三、教学过程及教案1. 教学准备1.选课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教学用的 ppt 幻灯片,具体内容包括图像素材和文本资料等。
2.教学用具:毛笔、绘画用水彩颜料等。
3.学生需要准备一份笔记本、一支钢笔和一支铅笔。
2.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学生情感1.首先,老师需要捕捉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通过谈论古代战争的故事或播放相关的视频来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2.进一步,老师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以引导学生表达他们的观点和经验。
3.最后,老师可以通过图像和视频等方式,展示古代战争时期的艺术形式,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古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艺术文化表现。
第二步:教学核心内容1.学生需要通过老师给予的绘画素材,用毛笔和水彩颜料绘画。
2.学生需要通过老师提供的线条和颜色示例进行学习,掌握表达战争形式特点和意境的能力。
3.学生需要巩固自己的表达能力,通过细节的表现、造型的表现和色彩的表现等方面艺术技能来使表现变得更加精细和自然。
4.学生需要通过复习和总结来巩固所学内容,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绘画艺术技能。
第三步:教学反思1.在教学后进行课程的反思,整理学生的笔记、绘画作品、感受和经验等内容,以便于查看教学效果和子教学目标。
2.针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不足之处,老师应当有意识地加强对应的环节,以改进教学质量和提升教师效率。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4. 烽火岁月》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4. 烽火岁月》是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了解战争时期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对战争的认知和反思,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本课将通过分析战争时期的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战争对人类的影响,以及战争背景下艺术家的创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但对于战争时期的美术作品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战争背景,理解战争对人类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欣赏和分析战争时期的美术作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战争背景,认识到战争对人类的危害。
2.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战争时期美术作品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战争背景的了解2.战争时期美术作品的特点和欣赏方法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战争背景,战争时期美术作品的特点。
2.引导法: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战争时期的美术作品。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体验战争时期艺术家的创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战争时期的美术作品图片和视频资料。
2.绘画工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简要介绍战争背景,引发学生对战争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展示战争时期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战争时期艺术家的创作风格。
3.操练(1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战争时期美术作品的特点,如题材、色彩、构图等。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总结学生们的观点,进一步讲解战争时期美术作品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战争背景,尝试创作自己的战争题材美术作品,体验战争时期艺术家的创作精神。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战争对人类的危害,以及战争背景下艺术家的创作精神。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课后欣赏更多的战争时期美术作品,并撰写观后感。
五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4课烽火岁月|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精神风貌、历史背景等,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代史。
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技能:1.了解水墨画的材料和工具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水墨画的基本构成方式;2.能运用水墨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表达烽火岁月的荣光和血色。
2.情感态度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那个烽火岁月中,英雄们拼尽全力,不惧牺牲,护卫了我们的祖国。
张爱玲曾经说过:“有些东西人类都应该知道,都应该尊崇,我们应该知道自己在时代中的位置。
”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那个特殊的岁月,意义重大。
本课学习将涉及许多感人的故事,而美术作品中,则体现出了英雄们那种开拓精神和优美风格,使学生能够感悟到那个特殊的年代中,伟大祖国的无限魅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水墨画的材料和工具的基本知识;2.初步了解水墨画的基本构成方式;3.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
教学难点:1.使学生正确理解水墨画的特点和其构成方式;2.使学生理解烽火岁月的艰苦卓绝。
三、教学内容1.课程背景本课程主要围绕烽火岁月这个主题展开。
在教学过程中,将通过电影、音乐、课件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2.学习方法通过主题导入、语言分析、演示示范、练习操作和作品欣赏等方式,让学生自觉地参与课堂教学。
3.学习过程本课分为三个环节:3.1环节一:回顾光影年华在这一环节中,讲述抗日烽火岁月的背景和历史事件,使学生在情感上对这段历史有所认识。
同时通过上课的电影、音乐、课件等多种媒体,展现出烽火岁月的生动画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这段历史。
3.2环节二:掌握水墨画的材料和基本构成方式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将给学生介绍水墨画的基本材料和工具,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讲解。
在学生熟悉了水墨画基本材料和工具之后,老师会讲解其构成方式,并进行现场制图示范。
《烽火岁月》教案教学目的:1.①初步了解人类历史上有关战争的相关历史知识及影响。
②能运用不同的绘画语言来表达战争与和平的想法。
2.①收集和整理有关战争题材的艺术作品图片或影像资料等,供学生讨论学习。
②在欣赏、感受、评述过程中启发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的理解。
3.①在资料欣赏、分析、讨论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合作精神。
②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关和世界关。
教学要点:1.能用绘画形式表现烽火岁月的英雄豪杰,或表达人们渴望和平的想法。
2.用什么的绘画语言表现战争与和平的思想。
3.①有关战争题材的作品欣赏。
②不同表现体裁作品欣赏。
③互动交流研讨有关战争题材的艺术作品或图片、影片等。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人类历史上有关战争的相关历史知识及影响。
2.能运用不同的绘画语言来表达战争与和平的想法。
教学要点:能用绘画形式表现烽火岁月的英雄豪杰,或表达人们渴望和平的想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1.放课件2.欣赏教师范画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二.讲授新课1.欣赏:油画作品《淮海大战》2.教师教师简单介绍故事的经过。
3.提问:欣赏感受:从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气氛如何?画面反映了什么?画家应用了哪些造型及色彩表现战争场面?你能说说自己欣赏后的感受吗?4.教师讲授新课:①教师简单油画作品《淮海大战》②让学生感受人民解放军的威武勇猛及雷霆万均之势的歼敌大场面,从中体验人民解放战争的强大力量与正义的伸张。
画面构图饱满,动感强烈。
③尝试用临摹或绘画形式来表现革命英雄形象或事迹。
④上色三.学生活动尝试用临摹或绘画形式来表现革命英雄,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革命英雄事迹。
四.小组活动: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五.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收集和整理有关战争题材的艺术作品图片或影象资料等,供学生讨论学习。
2.在欣赏、感受、评述过程中启发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的理解。
教学要点:用什么的绘画语言表现战争与和平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