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自考第五章 固定资产
- 格式:ppt
- 大小:2.91 MB
- 文档页数:53
第五章固定资产业务题(一)1.借:固定资产173,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8, 900 贷:银行存款201,9002.①支付设备价款、增值税、运杂费、保险费等借:在建工程2,339,83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96,667贷:银行存款2,736,500②安装过程中支付工资和领用原材料借:在建工程8,34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6,000 原材料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40③交付使用借:固定资产2,348,173贷:在建工程2,348,1733.①借:工程物资2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 贷:银行存款234,000②借:在建工程198,000贷:工程物质198,000③借:在建工程62,010贷:原材料53,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9,010 ④借:在建工程8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80,000⑤借:在建工程20,0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20,000⑥借:在建工程50,000贷:银行存款50,000⑦借:在建工程10,000贷:应付利息10,000⑧借:固定资产420,010贷:在建工程420,010 4.①借:在建工程750,000贷:实收资本70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50,000 ②借:在建工程2,000贷:银行存款2,000③借:固定资产752,000贷:在建工程752,0005.借:固定资产121,658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342贷:营业外支出140,000银行存款1,0006.借:固定资产500,000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200,000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10,000贷:投资性房地产500,000累计折旧200,00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0007.本年度新增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总额=173,000+ 2,348,173+420,010+752,000+121,658+ 500,000-200,000-10,000=4,104,841(元)业务题(二)1.本年折旧率额=[150,000-(5,000-3,000)]÷10=14,800(元)该项固定资产本年末账面价值=150,000-14,800×6=61,200(元)2. 本年折旧率额=(40,000-4,000)÷200,000×40,000=7,200(元)该项固定资产本年末账面价值=40,000-[(40,000-4,000)÷200,000×120,000]-7,200=11,200(元)3.①第一年折旧额=200,000×40%=80,000(元)②第二年折旧额=(200,000-80,000)×40%=48,000(元)③第三年折旧额=(200,000-80,000-48,000)×40%=28,800(元)④第四年折旧额=(200,000-80,000-48,000-28,800-2,000)÷2=20,600(元)该项固定资产本年末账面价值=200,000-80,000-48,000-28,800-20,600=22,600(元)4. 本年折旧率额=200,000-(200,000-2,000)÷15×(5+4+3+2)=15,200(元)该项固定资产本年末账面价值=(200,000-2,000)÷15×25.2005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总额=61,200+11,200+22,600+15,200=110,200(元)业务题(三)1.借:管理费用2,000贷:银行存款2,0002①预付工程款借:预付账款150,000贷:银行存款150,000②结算并补付工程款借:在建工程215,000贷:银行存款65,000预付账款150,000③交付使用时借:固定资产215,000贷:在建工程215,000业务题(四)1.①借:固定资产清理 2,700累计折旧 51,300贷:固定资产 54,000②借:固定资产清理 300贷:银行存款 300③借:原材料 800贷:固定资产清理 800④借:营业外支出 2,200贷:固定资产清理 2,2002①借:固定资产清理 228,000累计折旧 275,000贷:固定资产 503,000②借:银行存款 305,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305,000③借:固定资产清理 15,250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5,250④借:固定资产清理 61,750贷:营业外收入 61,7503.①已计提的累计折旧金额=300,000×【(100,000-1,000)÷500,000】=59,400(元)借:固定资产清理 40,600累计折旧 59,400贷:固定资产 100,000②借:固定资产清理 2,000贷:银行存款 2,000③借:银行存款 1,000其他应收款 2,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3,000④借:营业外支出 39,600贷:固定资产清理 39,6004.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7,000累计折旧 3,000贷:固定资产 10,000业务题(五)1. ①支付设备价款、增值税借:在建工程507,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6,190贷:银行存款593,190②安装过程中支付安装费借:在建工程1,000贷:银行存款1,000③交付使用借:固定资产517,000贷:在建工程517,0002.2007年折旧计提额=(517,000-2,000)÷10=51,500(元)借:制造费用51,500贷:累计折旧51,5003. 2007年12月固定资产账面价值=517,000-51,500=465,500(元)经测试发生减值金额=465,500-452,000=13,500(元)借:资产减值损失13,500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3,5004.2008年1-6月应计提的累计折旧金额=(452,000-2,000)÷9×6÷12=25,000(元)借:制造费用25,000贷:累计折旧25,0005.2008年6月出售处置①借:固定资产清理427,000累计折旧76,50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3,500贷:固定资产517,000②取得价款收入借:银行存款43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430,000③缴纳营业税借:固定资产清理21,5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21,500④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18,500贷:固定资产清理18,500。
中级财务会计固定资产在中级财务会计中,固定资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着深远的影响。
固定资产通常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固定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它们具有长期使用性,不像流动资产那样在短期内被消耗或转换。
其次,固定资产往往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营规模起着决定性作用。
再者,固定资产的价值通常较高,其购置、使用和处置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固定资产的确认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一方面,该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另一方面,其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例如,企业拥有一台预期能够为生产带来经济效益且购置成本能够明确核算的机器设备,就应当将其确认为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在取得固定资产时确定其入账价值。
取得方式不同,初始计量的方法也有所差异。
如果是外购的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比如,企业购买了一台设备,支付了价款 10 万元,增值税 13 万元,运输费 05 万元,安装费 1 万元,那么这台设备的入账价值就是10 + 05 + 1 = 115 万元,增值税 13 万元可以抵扣。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其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这包括工程用物资成本、人工成本、交纳的相关税费、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
假设企业自行建造一座厂房,领用了工程物资 50 万元,支付工人工资 20万元,借款资本化利息 5 万元,那么这座厂房的入账价值就是 50 + 20 + 5 = 75 万元。
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若有相关凭据,则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若没有凭据,则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自考/备考辅导2016年自考《中级财务会计》考点:固定资产固定资产1、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2、固定资产的特征:1)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有形资产;2)目的是供企业经营使用;3)长期使用但寿命有限;4)带来可衡量的未来经济利益;5)属于资本性支出。
3、按是否拥有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分,可分为自有固定资产和租入固定资产两类;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分,可分为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经营用固定资产两类;按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分,可分为使用中的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和不需用固定资产三类。
4、土地:不提折旧所有权归国家5、固定资产计价:一般按历史成本作为计价基础。
1)原始价值,是指企业购置、建造某项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2)重置价值,是指在目前的生产技术和市场状况下,重新购置同样的固定资产所需的全部支出;3)净值,亦称折余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或重置价值减去已提价旧额后的余额。
6、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企业的固定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即原始价值)入帐。
由于企业取得固定资产的途径和方式不同,其入帐价值的确定也有所差异。
1)购置的固定资产,可以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含增值税+关税)加上支付的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等附加费用作为入帐价值记帐;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可以按照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帐价值记帐;3)股东投入的固定资产,可以按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价格记帐(双方协议嘉);4)用其他资产交换的固定资产,其入帐价值应按换入或换出资产中选取较为可靠的公允价值来确定;5)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支出记帐;6)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即更新改造)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加上由于改建、扩建而增加的支出记帐;7)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根据捐赠者提供的有关凭证记帐,(按对方提供价格,若没有,则按市场价或评估价记帐);8)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记帐。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采用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的情况下,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有()。
A.工程领用原材料购进时发生的增值税B.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水、电等费用C.工程领用自产产品生产的公允价值D.工程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进行试运转时发生的支出2.下列各项中,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有()。
A.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专门借款利息B.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工程毁损净损失C.进行日常修理发生的人工费用D.安装过程中领用原材料所负担的增值税3.某公司2006年9月初增加设备一台,该项设备原值44000元,预计可使用5年,净残值为4000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至2008年末,对该项设备进行检查后,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为23000元,减值测试后,该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年限和净残值等均不变。
则2009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为()元。
A.10000 B.8000 C.6909.09 D.90004.下列有关固定资产成本的确定,说法不正确的有()。
A.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费用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B.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C.核电站核设施企业固定资产预计的弃置费用现值应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D.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5.20×7年8月17日远华股份有限公司接受长远公司以一台设备进行投资。
该设备的原价为130万元,已提折旧4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20万元,投资合同约定的价值为66万元(该金额是公允的),占远华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20%,远华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2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税费。
远华股份有限公司接受投资的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B.70C.110D.666.红日公司2007年10月9日购入设备一台,入账价值为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残值为20万元。
中级财务会计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长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级财务会计中,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固定资产,简单来说,就是企业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首先,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较长,通常会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持续发挥作用;其次,固定资产的价值较高,往往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购置;再者,固定资产的用途相对固定,一般是为了满足企业特定的生产经营需求。
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多种多样。
企业可以通过外购、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获得固定资产。
在外购固定资产时,需要考虑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比如,一家制造企业购买了一台新的生产设备,除了支付设备本身的价款外,还支付了运输设备的费用以及安装调试设备的费用,这些都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则相对复杂一些。
企业需要先归集在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工程物资成本、人工成本、交纳的相关税费、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待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将这些累计支出转入固定资产成本。
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时,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其入账价值,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等特殊情况下取得固定资产,其入账价值的确定也有相应的规定和处理方法。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磨损、损耗等原因而价值逐渐减少。
为了合理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化,需要进行折旧计提。
折旧计提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年限平均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计算简单,容易理解,但没有考虑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的实际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