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医疗影像市场研究报告

2017年医疗影像市场研究报告

2017年医疗影像市场研究报告
2017年医疗影像市场研究报告

2017年医疗影像市场

研究报告

2017年9月

目录

前言 (1)

一、多学科交叉型产业,政策推动规范发展 (2)

1.1、医疗影像行业属于多学科交叉型产业 (2)

1.2、医疗影像行业相关痛点浅析 (4)

1.3、国家政策助力影像行业规范发展 (5)

二、鼓励国产器械研发与进口替代,发展潜力大 (7)

2.1、2012-2016年医疗影像行业CAGR为12.5% (7)

2.2、国内高端医疗影像设备被外资主导 (9)

2.3、县级医院有望成为未来医学影像设备增长点 (12)

三、第三方影像中心可与医疗机构形成互补 (13)

3.1、美国第三方影像中心在整个医疗影像中心规模占比达到40% (13)

3.2、第三方医疗影像中心可凭借灵活的机制打开市场 (15)

四、医联体驱动医疗影像信息化发展 (17)

4.1、对比发达国家,我国医疗信息化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17)

4.2、区域医联体建设平台分析 (18)

五、人工智能影像诊断助力精准化治疗 (20)

5.1、人工智能影像诊断处在资本早期赛道 (20)

5.2、智能影像诊断系统助力精准化治疗 (22)

六、医疗影像行业代表企业 (23)

6.1、贝斯达 (23)

6.2、卡姆医疗 (27)

6.3、辰光医疗 (30)

七、医疗影像诊断行业风险提示 (34)

7.1、研发风险 (34)

7.2、市场竞争风险 (34)

7.3、扩张并购风险 (35)

图表目录

图表1:医疗影像设备产业链 (2)

图表2:医疗影像设备发展历程 (3)

图表3:医院医疗设备投入 (4)

图表4:医疗影像行业痛点结构图 (5)

图表5:2013-2016年医疗影像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5)

图表6:医疗影像市场规模占卫生支出约10% (7)

图表7:全球医疗影像设备规模CAGR为7.2% (8)

图表8:预计中国占全球医疗影像设备规模约12% (8)

图表9:2015年CT厂商在国内市场的占有情况 (9)

图表10:2015年MRI厂商在国内市场的占有情况 (10)

图表11:国内医疗影像设备领先企业 (11)

图表12: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专利分布 (11)

图表13:我国县级公立医院DR设备现状与标准对比 (12)

图表14:我国医疗影像相关企业图谱 (12)

图表15:2013年美国第三方影像中心有6816家 (13)

图表16:美国第三方影像中心规模占比40% (14)

图表17:医疗机构与第三方影像中心对比 (15)

图表18:一脉阳光业务体系 (15)

图表19:医疗信息化规模及所占比例 (17)

图表20:医疗信息系统分类 (18)

图表21:影像就诊流程示意图 (18)

图表22:PACS系统是构建区域影像中心的基础 (19)

图表23:智慧医联体信息平台 (19)

图表24:人工智能在医疗界应用 (21)

图表25: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融资轮次统计 (21)

图表26:人工智能影像系统运行机制 (21)

图表27:人工智能影像诊断应用领域 (22)

图表28:贝斯达2016年业务收入占比 (24)

图表29:贝斯达2014-2017H1营业收入及增速 (24)

图表30:贝斯达2014-2017H1归母净利润情况 (25)

图表31:贝斯达SPECT设备 (25)

图表32:贝斯达直线加速器设备 (26)

图表33:卡姆医疗2016年业务收入占比 (27)

图表34:卡姆医疗2014-2017H1营业收入及增速 (28)

图表35:卡姆医疗2014-2017H1归母净利润情况 (28)

图表36:卡姆医疗2014-2016年研发投入及占营业收入比例 (29)

图表37:辰光医疗2016年业务收入占比 (30)

图表38:辰光医疗乳腺线圈 (30)

图表39:辰光医疗回旋加速器超导磁体 (31)

图表40:辰光医疗2014-2017H1营业收入及增速 (32)

图表41:辰光医疗2014-2017H1归母净利润情况 (32)

图表42:2011-2015年国内MRI年销量变化 (33)

图表43:2011-2015年国内MRI保有量变化 (33)

前言

多学科交叉型产业,政策推动规范发展。医疗影像行业是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影像设备核心零部件涉及金属、材料以及电子等细分领域。国家近年来密集出台了多个文件对远程医疗、大型医学设备共用、医疗数据交换、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数据应用、第三方检验中心、医疗设备创新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助力影像行业规范发展。

鼓励国产器械研发与进口替代,发展潜力大。2016年我国医疗费用支出为46345亿元,以占比10%简单测算,医学影像市场规模约4600亿,2012-2016年CAGR为12.5%,预计到2020年有望超6000亿。我们认为国产医疗影像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国内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基本被外资垄断,美国通用电气、德国西门子以及荷兰飞利浦占据前三位;另一方面政策鼓励国产大型医疗设备研发和进口替代,发展潜力大,县级医院有望成为未来医疗影像设备一大增长点。

第三方影像中心可与医疗机构形成互补。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在美国整个医疗影像中心规模占比约40%,发展较为成熟。假设我国第三方影像中心分流20%,市场规模约900亿。结合国内情况,我们认为第三方影像中心可采取与当地卫计委或三甲医院的PPP合作模式,同时中心需引入高质量的医师团队以及顶尖的医疗设备提升自身实力。

医联体驱动医疗影像信息化发展。我们认为未来医联体有望依托信息化建设,整合人、财、物、供应链和教育培训等,搭建分级诊疗平台和远程医疗平台,完善家庭医生系统,实现共同发展。具体到医疗影像行业,我们认为第三方影像

中心、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将通过自身PACS系统形成区域影像中心。

人工智能影像诊断助力精准化治疗。人工智能影像诊断系统通过智能视觉图像识别技术,相比于专业医生,其在图像的检测效率和精度方面有一定优势, 总体处在发展早期阶段。我们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影像有望与治疗结合起来,通过大数据对部分癌症病种标准化,对放疗试剂参数进行设置,对肿瘤靶区进行精准勾勒,规划治疗方案,通过人工智能影像观察模拟的结果,达到更精准的治疗, 应用前景广阔。

一、多学科交叉型产业,政策推动规范发展

1.1、医疗影像行业属于多学科交叉型产业

医疗影像行业属于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影像设备核心零部件涉及金属、材料以及电子等细分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影像设备陆续投入运用,推动独立影像中心、体检中心等发展。

图表1:医疗影像设备产业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