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职业我做主-职业体验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我的职业我做主-职业体验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我的职业我做主-职业体验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我的职业我做主-职业体验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我的职业我做主”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背景分析

1.主题背景

&

我国有百分之七十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甚至毕业时都不知道从事什么职业,这主要因为缺乏职业体验和指导,根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我们要着力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需要。加强学生的职业体验和生涯规划指导,对初中学生的职业观念和职业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2.活动资源

学生家长从事着各种职业,家委会和学校能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多种职业体验活动。我校位于市中心,周围有社区、高校、写字楼、市场等多种职业场所,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

二、学情分析

经过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已经能根据兴趣进行分组,能熟练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和整理资料。

七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人的职业有了更多的关注和了解,对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也有了初步的想法,但对职业的认识还较为浅显,需要进一步了解和专业的指引。

三、活动目标

1.通过职业体验活动,发展兴趣专长,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

2.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积极的职业观念和态度,懂得每一份职业都值得尊重。

3.在职业了解和体验过程中,发现自身对职业理解的不足,对如何实现理想有更清晰的理解。

4.在深入了解部分职业的基础上,以宣传视频、职业百科、职业规划书等形式为不同职业做宣传和推广。

活动重点: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

活动难点:学生对不同职业的理解和认识过程。

(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时间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至内在联系

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依此,我设计了以上几个具体活动目标。)

四、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主题生成(活动时间一周其中授课2课时)

-

1.主题生成

(1)情境导入,抛出话题

(2)头脑风暴,提出问题

(3)整理问题,形成主题

2.设计方案

(1)形成小组

(2)方案设计

第二阶段实践活动(活动时间一周其中授课2课时)

|

1.搜集资料,形成认识

2.跟岗学习,深入了解

3.中期汇报,专家引领

4.调整方案,汇总整合

5.成果整理,创意制作

第三阶段成果展评(活动时间一周其中授课2课时)

1.活动展示

2.活动评价

五、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主题生成(活动时间一周其中授课2课时)

1.主题生成

(1)情境导入,抛出话题

播放建国七十周年阅兵中群众游行方队视频,让学生总结游行方队中出现的各种职业,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人(父母、亲戚等)的情况,说说自己了解的职业(工作大概内容,是否对工作满意等)。

(2)头脑风暴,提出问题

围绕“我喜欢的职业”这个话题,让学生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对自己感兴趣

的内容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将问题进行分类,过程思维导图如下:|

*

(3)整理问题,形成主题

指导学生根据可行性、创新性、实用性、兴趣性等几个原则,将问题进一步深化和讨论,可能形成以下几个职业的探讨和研究:

2.设计方案

(1)形成小组

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选择小组(4-6人),选出组长,确定小组活动内容主题,选出组长,明确小组分工,建立档案袋。

(2)方案设计

活动小组根据确定的研究职业,结合已有的活动经验,进一步深入讨论和探

(设计意图:从学生对周围职业的真实生活经验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提出感兴趣的职业问题,根据学生自己的需要形成活动主题,并进行方案设计。)

]

第二阶段实践活动(活动时间一周其中授课2课时)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时间跨度较长,要更多地利用到课余时间和课外场地,学生统一活动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较大,因此本次活动的实践过程将借助UMU 互动学习平台开展。学生通过UMU微信小程序,可以随时将活动照片、活动问题上传到UMU互动学习平台上,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媒体交流和评价。

1.搜集资料,形成认识

(1)搜集资料

各小组结合研究的职业,通过查阅书籍、网络搜集、招聘网站、APP职业介绍、访谈等形式获得资料(不方便带走的图书资料可以通过“扫描全能王”“图片文字识别”等微信小程序转化为电子资料),根据研究内容对资料按照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工作特点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汇总,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2)问卷调查

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设计“个人从事职业满意度的调查”“中学生关于职业了解情况的调查”,通过“问卷星”微信小程序在职业人群和在校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力求研究内容符合该职业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

2.跟岗体验,深入了解

(1)在学校和家委会的帮助下,做好跟岗体验准备,制作跟岗体验计划表(含联系负责人、时间地点、预期目标、体验内容、相关问题、获得的经验、安全预案等内容)。

(2)各小组根据研究的内容选择考察地点(学校、医院、工程师工作室、律师事务所等),开展跟岗体验实践,活动过程中收集照片、录音(如有访谈)、

3.中期汇报,专家引领

经过前面阶段的研究和体验,各小组都已经对所研究的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也产生了很多的新的问题和疑惑,如:“感兴趣的职业是否适合自己”“要通过怎样的努力才能从事这个行业”等。有必要请职业指导方面的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预期开展一期“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专家讲座。

4.调整方案,汇总整合

经过专家的引领,学生对职业的规划和成长更深入的了解,可以适当调整活动方案,让活动内容更具可行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开展实践活动。

从职业分析、社会需求、学生发展等方面,对前期活动的资料进行汇总整合,按小组研究的职业形成“职业体验小报告”。

5.成果整理,创意制作

各小组在职业主题研究的基础上,在语文、美术、信息技术等多个老师的指导下,整理活动相关表格,设计制作如美篇、职业百科网页、职业规划书、手抄报、宣传视频等内容,为小组研究的职业做宣传和推广。

(设计意图:学生主动参加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通过考察、体验和制作等形式开展活动,过程中注重问题的动态生成和解决,能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研究成果进行创意物化和推广。)

|

第三阶段成果展评(活动时间一周其中授课2课时)

1.活动展示

开展“‘职’来‘职’往展览会”,各小组将研究成果在展览会上面向全

体师生和家长进行展示,展示内容包括活动过程(活动照片、活动记录、活动风采等)展示和活动成果展示(各类活动表格、职业体验小报告、宣传推广内容等)。

“‘职’来‘职’往展览会”中,由全体师生和家长进行投票,将选出以下几个奖项:

最具前景职业奖

最优职业介绍奖

最佳职业体验人

\

最受欢迎职业奖

……

2.活动评价

活动的过程评价和小组互评都可在UMU互动学习平台中得到体现,教师可通过UMU后台整理评价结果,个人评价可参考以下表格,学生通过“问卷星”在班级微信群中填写。

老师组织各小组整理本次活动的内容和成果,将各类表格、活动图片、活动成果整理分类,装进档案袋,以待后续的综合评价。

(设计意图:活动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活动方式和问题解决的策略,坚持评价的方向性、指导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等原则,结合老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开展评价。)

六、活动总结和升华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从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出发,形成对社会多种职业探究和体验的主题,通过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多种职业的劳动价值,意图让学生形成积极的职业观念和态度,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意识。

本次活动实现了多学科的综合实践,借助微信小程序、UMU互动平台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实践活动,体现了跨学科融合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