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及电除颤》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26
《电除颤》ppt 课件(最新整理版)pptx•电除颤基本概念与原理•电除颤设备介绍及使用•患者评估与准备工作目录•电除颤操作过程演示•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电除颤基本概念与原理01CATALOGUE电除颤定义及作用定义电除颤是一种通过电击心脏来终止心室颤动并恢复正常心律的急救措施。
作用在心室颤动等严重心律失常情况下,迅速有效地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提高患者生存率。
心脏电生理基础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心房传导束、房室结、希氏束等,负责心脏电信号的传导。
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心肌细胞具有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其电生理特性是心脏正常工作的基础。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心脏电信号传导异常或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改变可导致心律失常。
电除颤原理及适应症原理通过电击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在瞬间同时除极,打断导致心室颤动的折返环路,从而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节律。
适应症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心律失常,以及心跳骤停等紧急情况。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禁忌症洋地黄中毒、低钾血症等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心跳骤停时间过长、严重缺氧等情况下不宜进行电除颤。
注意事项在进行电除颤前需确认患者为适应症范围内,同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备皮、清洁皮肤等;在操作过程中注意电击能量、电极位置等关键因素,确保操作正确无误;电击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电除颤设备介绍及使用02CATALOGUE03穿戴式除颤器患者可随身携带,自动识别并纠正致命性心律失常,适用于高危人群。
01手动除颤器需要医护人员手动控制电流输出,适用于医院等专业场所。
02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可自动识别患者心律并自动放电,适用于公共场所和急救现场。
常见电除颤设备类型设备结构组成及功能01020304电极片主机电池显示屏贴于患者胸部,用于传递电流。
控制电流输出,监测患者心律。
提供电能。
显示患者心律、电量等信息。
操作步骤与规范贴电极片充电与放电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极片位置。
电除颤术ppt课件•电除颤术基本概念与原理•电除颤术操作规范及流程•电除颤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电除颤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电除颤术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电除颤术培训与教育推广目录CONTENTS01电除颤术基本概念与原理定义及发展历程定义电除颤术是一种通过电击心脏来终止严重心律失常的紧急医疗操作。
发展历程自20世纪初发现电击可恢复心脏节律以来,电除颤术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和临床应用拓展,现已成为急救医学领域的重要治疗手段。
工作原理简介电击作用通过瞬间高能电击,使心脏所有细胞同时去极化,中断折返环路,从而终止心律失常。
心脏电复律电击后,心脏细胞重新进入正常的电生理周期,恢复窦性心律。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室颤、无脉性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部分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及难治性多形性室速。
禁忌症洋地黄中毒、低钾血症引起的心律失常;伴有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房颤、房扑;严重的低氧血症;急性心梗且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者。
02电除颤术操作规范及流程评估患者病情选择合适设备检查设备性能做好防护措施术前准备工作01020304了解患者病史、心电图表现及当前病情,判断是否适合进行电除颤术。
根据患者年龄、体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除颤设备,如手动除颤器、自动体外除颤器等。
确保除颤设备性能良好,电池电量充足,电极片无损坏。
医护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防护眼镜等。
术中操作步骤将电极片正确放置在患者胸壁上,确保与患者皮肤紧密接触。
根据患者病情和设备要求,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
按下除颤器上的充电按钮,使设备充电至所需能量。
在医护人员指令下,按下放电按钮,实施电除颤。
放置电极片选择能量充电放电观察患者反应心肺复苏持续监测记录与报告术后处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
持续监测患者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如患者仍未恢复自主心律,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详细记录电除颤术操作过程及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01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Chapter心肺复苏定义及意义定义意义心脏骤停原因与危险因素原因危险因素早期识别与呼救技巧早期识别呼救技巧在发现心脏骤停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启动应急救援系统。
同时,进行心肺复苏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
生存链概念及应用生存链概念生存链包括四个关键环节:早期识别与呼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这四个环节紧密相连,共同构成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完整过程。
应用在实际操作中,应灵活运用生存链的概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现场条件,合理调整抢救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同时,加强公众教育和培训,提高大众对心肺复苏的认知和操作技能,也是应用生存链的重要环节。
02现场评估与初步处理Chapter评估现场环境做好个人防护呼叫救援030201现场安全评估及自我保护患者意识判断与呼救判断患者意识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唤,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
呼救如果患者无意识,立即高声呼救,指定人员拨打急救电话并启动应急救援程序。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气道开放与呼吸检查开放气道检查呼吸人工呼吸脉搏检查及循环评估循环评估检查脉搏通过观察患者皮肤颜色、温度、湿度以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评估循环状况。
心肺复苏03胸外按压技巧与注意事项Chapter两乳头连线中点快速定位,适用于紧急情况下的按压。
胸骨中下段定位准确,避免按压剑突或肋骨。
肋骨与胸骨交界处对于体型特殊或胸部畸形的患者,可选择此处进行按压。
正确按压部位选择按压深度、频率和力度要求按压深度01按压频率02按压力度03避免过度通气和按压中断过度通气按压中断01020304孕妇胸部创伤或畸形患者肥胖患者心跳骤停时间较长患者特殊情况下胸外按压策略04人工呼吸方法与辅助通气设备使用Chapter01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清除口腔异物。
020304捏住患者鼻孔,深吸一口气,用嘴唇紧紧包住患者嘴唇。
缓慢吹气,同时观察患者胸部起伏,确保气体进入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