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表
- 格式:doc
- 大小:166.50 KB
- 文档页数:9
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表
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表电气学院:系统分析与集成
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表电气学院:电机与电器
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表电气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表电气学院:电路与系统
带☆的 为公共 学位课, 带★的 为专业 学位课, 不带符 号的为 专业选 修课-
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表
电气学院: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_节 晚
上
2003
午
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表电气学院: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2003 春
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表电气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2003 春
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表电气学院。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医学院护理学专业(代码:100209 )
(一级学科:临床医学)
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适应我国当代卫生保健服务发展需要的,能在临床、社区、家庭等不同领域为各种人群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的高级护理人才。
要求具备相当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以及现代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能够开展健康咨询和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领域具有独立组织、判断、决策能力,并具备较强的专业信息获取能力和相当的研究能力。
二、学制:2.5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1)临床护理;(2)护理管理;(3)护理教育。
四、课程学习要求
最低总学分26学分,其中公共课6学分(含人文素质类课程1学分),专业学位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8学分(本专业至少5学分),读书报告2学分。
五、培养环节要求
1、课程学习:一般要求一年内完成。
2、读书报告:读书报告或seminar 4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或学院做读书报告1次。
完成累计4次计2学分。
3、开题报告:不迟于第2学年冬学期(12月底前)。
4、中期考核:第2学年夏学期(5月底前)。
5、预答辩、论文答辩:第3学年冬学期。
6、发表论文:详见《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有关规定》。
7、学位论文和文献综述:要求各1篇。
六、其他
专业选修课可以是未作为学位课的专业课,也可在培养方案外选择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课程1-2门。
课程设置。
浙大研究生学习计划图一、学习目标本计划旨在帮助浙江大学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将来的科研和创业做好充分准备。
具体目标如下:1.学术目标:深入学习所在专业的核心知识,系统掌握专业理论和方法,提高学术水平,为将来的科研和学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科研目标: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提升科研实力,培养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3.综合素质目标:充分发展自己的艺术、体育、创新等方面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学习任务1.学术课程(1)系统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2)参与导师指导的研究课题学习,学习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
2.科研任务(1)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协助完成实验和数据处理。
(2)针对课题的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探索和实验。
3.综合素质提升(1)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讲座、学术交流和文化活动。
(2)参与学校举办的体育活动、艺术表演等活动。
三、学习安排1.学术课程学习(1)积极参加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认真完成每一门课程的学习任务。
(2)及时复习和总结,做好课程笔记,勤加思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根据自身专业和兴趣,选择一些相关的选修课程进行学习,扩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2.科研任务完成(1)按照导师安排,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服从导师的安排,完成相应的任务。
(2)独立思考课题,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并积极探索。
(3)学会运用实验设备和数据分析软件,提高实验和数据处理能力。
3.综合素质提升(1)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讲座、学术交流和文化活动,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学术视野。
(2)参与学校举办的体育活动、艺术表演等活动,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四、学习方法1.学术课程学习(1)利用课余时间复习所学知识,及时总结笔记,形成知识框架,提高记忆和理解能力。
(2)多用多练,勤于动手,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研究生一周几节课对于研究生来说,一周的课程安排通常会根据专业的不同以及学校的要求而有所变化。
然而,一般来说,研究生一周的课程会比本科生更为紧凑和繁忙。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研究生一周的课程安排示例。
周一:1. 早上9点到10点:科研讨论班。
这是一个研究生学习和交流科研进展的机会,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听取导师和其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
2. 上午10点到11点30分:专业核心课程。
这是一门必修课,涵盖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并由一位资深教授讲授。
3. 下午1点30分到3点30分:实验课。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们将进行实验研究,学习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技术,并与导师和其他实验室成员合作完成实验项目。
周二:1. 上午9点到12点:专业选修课。
这门课程由不同的专业学者或行业专业人士讲授,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专业发展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
2. 下午2点到4点:学术论坛。
在这个学术交流平台上,学生们可以听取和讨论来自其他学者和行业专家的研究报告,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并有机会与他们交流和互动。
周三:1. 上午9点到11点:科研工作。
这段时间一般用于学生自主进行科研工作,包括实验、数据分析和写作等。
2. 下午2点到5点:专题讲座。
这个时间段通常会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或专家来校园进行讲座,讲解和分享其研究成果和经验。
周四:1. 上午9点到11点30分:专业核心课程。
这是一门紧密结合实践和案例分析的课程,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2. 下午1点30分到3点30分:论文讨论班。
在这个班级上,学生可以与导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论文研究进展和问题,获得反馈和建议。
周五:1. 上午9点到12点:学术研究导论。
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基本技能,包括文献综述、提出研究问题和撰写研究计划等。
2. 下午1点30分到4点:学院工作室。
这是一个学生们可以自由使用的学术交流和学习空间,提供图书馆资源和电脑设备供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和写作。
浙大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课表(最新版)目录1.浙大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课程概述2.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3.课程的实用性和价值正文浙大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课程概述浙江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课程是为了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熟悉英语文学及文化、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高级英语人才而设置的。
该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地教授英语语言、文学、翻译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提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从事英语教育、研究、翻译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浙江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课程涵盖了英语语言、文学、翻译等多个领域。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1.英语语言基础课程:包括英语语法、英语语音、英语词汇等课程,旨在巩固学生的英语基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英语文学课程:包括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文学批评等课程,旨在让学生熟悉英语文学的发展历程,了解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作品,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包括翻译原理、翻译实务、同声传译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提高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水平。
4.英语教育与教学课程:包括英语教学法、课程设计与实施、教育心理学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能力。
5.英语文化与社会课程:包括英美历史文化、跨文化交际、国际关系等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课程的实用性和价值浙江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课程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价值。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翻译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此外,本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使他们在英语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平,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浙大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课表
摘要:
1.浙大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课程概述
2.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
3.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对学生的要求
正文:
【浙大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课程概述】
浙江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课程旨在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较高文学修养、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和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层次英语人才。
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
课程设置涵盖英语语言、文学、翻译、跨文化交际等多个领域,包括以下几类课程:
1.公共课: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第二外语等。
2.专业课:英语语言史、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实践、学术论文写作等。
3.选修课:英语诗歌、英语戏剧、英美小说、英美散文、跨文化商务交际、影视翻译等。
【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对学生的要求】
课程设置特点如下:
1.课程设置结构合理,既有理论性课程,也有实践性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3.课程设置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关课程。
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英语基础,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译等交际活动。
2.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能独立完成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
3.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能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和实践项目。
总之,浙江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