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金陵汇文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290.31 KB
- 文档页数:18
试卷第1页,总8页 【最新】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金陵汇文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制作“叶脉书签” B.净水
C.自制汽水 D.将鸡蛋壳放入醋中
2.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铝锂合金 B.玻璃纤维 C.玻璃钢 D.PP聚丙烯塑料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量取液体 B.熄灭酒精灯
C.氢气验纯 D.稀释浓硫酸
4.猪肉的新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为: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7 试卷第2页,总8页 根据上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
A.酸性变弱 B.酸性变强 C.酸性不变 D.碱性变弱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NaOH固体放在烧杯中进行称量
B.用硫酸铜和石灰乳来配制波尔多液
C.只用水不能鉴别NaOH、NH4NO3、NaCl三种固体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
6.某同学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用稀NaOH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的过程见下图。下图所加试剂①②③分别是( )
A.稀NaOH溶液、石蕊溶液、稀盐酸
B.稀盐酸、石蕊溶液、稀NaOH溶液
C.稀NaOH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
D.稀盐酸、酚酞溶液、稀NaOH溶液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洗发水一般弱酸性,护发素一般为弱碱性
C.盐酸、硫酸可以除铁锈 D.用酒精浸泡捣烂后的牵牛花花瓣,可制得酸碱指示剂
8.下列物质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
A.浓硫酸 B.石灰水 C.浓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
9.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又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①氢气 ②氧气 ③氯化氢 ④二氧化碳 ⑤二氧化硫 ⑥一氧化碳
A.③④⑤ B.①②⑥ C.①②③ D.③④⑤⑥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分子材料电木、电玉均具有热固性 B.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C.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 D.某些农产品中的纤维素不属于糖类
11.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若先将甲中液体滴入丙中,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试卷第3页,总8页 段 时间后恢复到原状;再将乙中液体滴入丁中,气球又明显鼓起。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选项 滴管甲 烧杯丙 滴管乙 烧杯丁
A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水 氯化钠
B 稀硫酸 锌 盐酸 碳酸钠
C 水 氢氧化钠 水 硝酸铵
D 水 氧化钙
盐酸 镁
A.A B.B C.C D.D
1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澄清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 通入CO2气体
B 鉴别食盐水与稀盐酸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C 鉴别碳酸钠溶液与食盐溶液 滴加稀盐酸
D 鉴别棉花与羊毛 灼烧的方法闻气味
A.A B.B C.C D.D
1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试卷第4页,总8页
A.t1℃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将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降温等方法
C.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
D.将15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可析出30g a物质
14.为除去下表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序号 样品成分 所选试剂 操作方法
A KCl(MnO2) 水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NH3气体(H2O) 浓硫酸 洗气
C NaCl固体(KNO3) 水 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D CaCl2溶液(HCl溶液) 过量碳酸钙 过滤
A.A B.B C.C D.D
15.取Mg和MgO的混合物8.8g,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6.0g(反应后溶液无晶体析出),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
A.0.4g B.0.2g C.0.15g D.0.1g
二、填空题
16.(1)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开始时_____管溶液呈红色。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全部呈无色,除酚酞外,此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名称为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 试卷第5页,总8页
(2)氮气具有广泛用途,它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用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式各一个,并标出所写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氧化物_____、酸_____、碱_____、盐_____
(3)_____的雨水是酸雨。导致酸雨的空气污染物是_____。
(4)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粒子有_____。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
17.我们的衣食住行与化学知识密不可分。请根据下列生活中的事实填空。
(1)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基本营养素包括_____和水六大类。新鲜牛肉含碳、氢、氧、氮、锌、钙、铁等元素,其中属于常量元素的是_____,属于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是_____;
(2)葡萄糖在人体组织里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家庭生活中常使用下列用品,其中用到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
①不锈钢炊具 ②合成橡胶手套 ③纯棉饰品 ④塑料外壳电话
三、实验题
18.下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试卷第6页,总8页
(1)B操作中应称量的氯化钠质量是_____。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D操作应选用_____mL的量筒(从50mL、10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_____保持水平。
(3)E操作的名称是_____,其中玻璃棒作用是_____。
(4)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
A 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
B 称量氯化钠时右盘放称量纸,左盘没有放称量纸
C 量取溶剂时,俯视量筒读数
D 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液体溅出
19.某兴趣小组需要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
已知: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密度为1.07g/cm3
实验步骤:
(1)计算: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加水_____mL。
(2)量取:用量筒分别量取浓硫酸和水。若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_____(写出该实验步骤)。
四、推断题
20.(1)A、B、C、D、E分别是氧气、铁、氧化铁、一氧化碳、稀盐酸中的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图1中将一定条件下所有能发生反应的两种物质用“—”连接起来_____; 试卷第7页,总8页
②A与B反应后的溶液呈黄色,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A与C能发生置换反应,则C与D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
(2)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相互之间连线表示能发生化学反应。A、C、E均为氧化物,A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和E反应能生成D,D常用来检验A。
①A的化学式是_____;
②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1.酸、碱、盐是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围绕这几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同学们打开盛放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为什么?_____
(2)稀释浓硫酸时,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请解释其原因_____。
(3)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易吸水潮解,还容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为探究一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量该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试卷第8页,总8页 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则无色溶液可能是_____。
(4)该兴趣小组将制得的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雯认为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小明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比实验,说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请简述实验方法:_____。
(5)若73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127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用化学方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