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格式:ppt
- 大小:2.91 MB
- 文档页数:14
中国的宗教政策中国的宗教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同时也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当今世界,宗教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世界范围内大大小小的动荡和恐怖组织几乎都与宗教有关。
(1)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既尊重和保护信教的自由,也保护不信教的自由,这是最基本的内容。
依据我国宪法,信教的公民与不信教的公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限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全面正确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方面要求尊重每个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对不尊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和损害宗教界合法权益的错误行为,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另一方面要求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宗教活动可以不受任何约束。
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要把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承担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义务。
(2)宗教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活动。
公民在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损害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干预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也不能利用宗教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更不允许利用宗教进行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我国的宗教政策》《综合探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全面正确的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并分析实际问题。
2、明确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3、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对人民当家作主的保障作用。
4、结合实例分析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5、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自主复习成果展示】1、知识体系2、典题启思〔1〕〔2008年广东〕据2004年《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统计,西藏自治区共有藏传佛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住寺僧尼4.6万人;清真寺4座,伊斯兰教信徒约3000余人;天主教堂1座,信徒700余人,各种宗教活动正常进行。
这说明A、我国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B、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C、我国保护各种宗教活动D、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2〕〔2007年四川〕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立法工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本届全国人大通过的《物权法》,其立法工作历时13年,先后召开过100多次座谈会,收到了1万多件意见,经全国人大常委会7次审议,充分反映了国情民意,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
结合材料,说明《物权法》的制定表达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
(10分)答:①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立法工作,《物权法》的制定表达了党的政治领导。
②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物权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表达了人民当家作主。
③《物权法》按照立法程序制定,表达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可见,《物权法》的制定表达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
【知识复习过程】【稳固练习】1、〔07上海〕2007年1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愿同梵蒂冈在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前提下建立正常的国家间关系,外交部发言人进一步指出,梵方不得干预中国内政,包括不得以宗教事务为名干预中国内部事务。
为⼤家整理的⾼⼀政治知识点:我国的宗教政策⽂章,供⼤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我国的宗教政策课前预习学案⼀、预习⽬标1.全⾯正确的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2.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4.党的领导、⼈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关系⼆、预习内容⼀、全⾯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由政策:实⾏宗教信仰⾃由政策是我国⼀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1)宗教信仰⾃由内涵:注意:(1)宪法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
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或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不是⼀切活动)(3)在我国,公民不论信教不信教,也不论信什么教,都是公民⾃由选择的权利,谁也不得强⾏⼲涉。
(宗教信仰⾃由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的私事。
)(4)宗教信仰⾃由政策包括两个⽅⾯:既保护信仰宗教的⾃由,⼜保护不信仰宗教的⾃由,是⼀项全⾯、完整的政策。
(5)宗教信仰⾃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权的重要体现,侵犯这⼀权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6)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由的权利时,也必须履⾏法律规定的义务。
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
违反法律规定,将承担法律责任。
①任何⼈都不得利⽤宗教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②我国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不能⼲预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预⾏政、司法等国家职能的实施。
任何组织和个⼈不得利⽤宗教进⾏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即宗教不能⼲预政治,但政治可以⼲预和影响宗教,因为国家要依法对宗教进⾏管理。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1)含义:(2)⽬的:(3)邪教不是宗教①含义:②表现:③本质:④正确对待:【点拨】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简单讲就是:保护合法、制⽌⾮法、打击犯罪、抵制渗透。
姓名:______班级_______小组______小组评价____教师评价______3.7.3我国的宗教政策(教师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记住从四个方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2.学会正确的对待宗教。
3.记住并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重点难点】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一、知识链接备课过程二、独立预习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的宗教政策是什么①我国实行宗教_________________政策,依法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___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_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
②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A、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是: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_______________的自由,也有信仰_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_____________的自由,也有信仰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B、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①含义:政府依法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管理。
②目的:为了保护宗教界的______________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____________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4、我国宗教坚持的原则。
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民族宗教考卷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佛教B. 基督教C. 伊斯兰教D. 道教A. 汉族B. 藏族C. 回族D. 苗族A. 基督教B. 佛教C. 道教D. 犹太教4. 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原则是?A. 宗教自由B. 宗教平等C. 宗教信仰自由D. 宗教区域自治A. 圣诞节B. 泼水节C. 中秋节D. 古尔邦节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民族宗教信仰与民族风俗习惯无关。
(×)2.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3. 佛教起源于中国。
(×)4. 回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
(√)5. 民族宗教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______。
2. 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宗教______、宗教______、宗教______。
3. 佛教的经典著作是______。
4. 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5. 民族宗教问题在______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2. 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3. 伊斯兰教的五功是什么?4. 简述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
5. 试述民族宗教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分析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
2. 举例说明民族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的关系。
3. 如何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4.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民族宗教政策的认识。
5. 论述民族宗教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中的作用。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结合我国民族宗教现状,分析民族宗教问题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 分析民族宗教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2.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本地区贯彻落实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我国的宗教政策最新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我国的宗教政策一直处于变化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对于宗教的态度也有了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本文将从政策背景、政策调整方向、政策实施情况等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我国的宗教政策最新情况。
政策背景中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拥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
截至目前,我国公布的宗教有五大类,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
其中,佛教和道教是我国本土信仰,而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是引进宗教,也有许多信徒在中国境内实行。
与此同时,我国也一直致力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保障公民的宗教自由权利、宗教信仰自由。
在这个基础上,我国的宗教政策也不断的进行调整与完善。
下面将重点介绍我国宗教政策调整的主要方向。
政策调整方向保护宗教自由权利我国的宗教政策重视保护宗教自由权利,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同时也要求宗教信仰者的行为要遵守法律和社会道德。
对于宗教组织的合法性、宗教活动的举办等方面也进行了保护和规范。
打击极端宗教势力随着极端宗教势力不断膨胀,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小的威胁。
我国政府也开始采取相应措施,加大打击极端宗教势力的力度,保障公民安全和社会稳定。
强化宗教社会组织注册管理为了规范宗教组织的活动,我国政府也开始加强宗教社会组织的注册管理。
宗教组织需要向民政部门进行登记、备案等一系列程序,确保宗教组织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保护宗教自由权利。
对宗教场所进行规范管理宗教场所是宗教信仰者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我国政府重视对宗教场所的规范管理,保护宗教信仰者的宗教权益,同时也要求宗教场所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合法性。
政策实施情况目前,我国的宗教政策正在按照上述方向进行调整和完善。
根据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宗教团体19,526个,宗教活动场所144,893个。
与此同时,国家也加强了对宗教组织、宗教活动和宗教场所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宗教活动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高一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试题1.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为了满足信教群众宗教信仰的需要,中央拨出大量专款,对寺庙进行维修,修缮了一大批宗教场所。
这表明( )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B.国家保护各种宗教活动C.我国支持和鼓励公民信教D.我国对宗教信仰自由不加任何限制【答案】A【解析】中央拨款对寺庙进行维修,修缮了一大批宗教场所。
这是国家保证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表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因此正确答案选A。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B错误,排除。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并不鼓励公民信教,C也错误。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也不是对宗教信仰自由不加任何限制。
我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D也错误。
【考点】我国的宗教政策点评:本题以青海玉树地震为背景,考查对我国的宗教政策的理解与应用。
要求对知识点准确记忆。
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2. 2010年1月12日,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会议上指出,要按照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大政方针,进一步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才能( )①更好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②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③保证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④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以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为背景,考查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意义。
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①②④均为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意义。
故选B。
③观点错在“保证”一词。
夸大了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作用,排除。
【考点】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点评:做本题最佳的方法是用排除法。
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3.藏传佛教在玉树州老百姓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2010年4月28日,在地震中受损严重的结古镇禅古寺的喇嘛们进行了灾后首场法事活动,为逝者超度,向救援者表达感恩,给全国人民及世博会祈福。
《我国的宗教政策》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
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学习,加强对国家宗教自由政策的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自觉抵制落后迷信思想,反对邪教组织,努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宗教政策的学习,理解为什么我国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二)教学难点: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三、教学安排:一课时四、教学手段:多媒体,PPT课件五、教学方法:1、引导探究法2、讨论法3、启发式提问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说起宗教,大家能想起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我国多宗教的国家内实行一定的宗教政策需要大家一起通过同龄人小慧的遇到的事情探究理解掌握国家这一政策。
(二)讲授新课探究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高一女生小慧,其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每天都去寺庙诵经拜佛。
在家庭影响下,小慧有时也跟妈妈一起去寺庙拜菩萨。
最近小慧阅读了一些关于宗教方面的书籍,遇到了一些困惑。
困惑一:作为中学生,我可以信教吗?为什么?我作为共青团员,可以信仰宗教吗?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引导:我国宪法规定:“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PPT展示)(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四个自由(2)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实质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3)共青团员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后卫队,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和信仰,不能信仰宗教。
(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全面、完整的政策困惑二:小慧与同学小凡的争论中,两者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小慧:我们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可班里信佛的还不多,组织一个佛教团体到学校宣传宣传。
小凡:作为当代中学生,应坚持无神论,因此应到寺庙里向信徒们进行无神论宣传。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到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无神论的宣传或在信教群众中发动有神无神的辩论。
我国的宗教政策基本内容
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支持,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宗教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坚持“两个要求”、“两个支持”。
如: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等。
一.怎样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宗教文化的国度,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我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千余年来,宗教已经和哲学、诗歌、历史一样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今天全国各种宗教的信徒达一亿多人。
与所有的社会文化现象一样,宗教也需要国家的管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以无神论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国家来说,能否处理好宗教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实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这在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就有明确表述,《宪法》36条规定:“中华任命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也就是说,在我国不论是信不信教、信什么教、信那个教派,还是中途改变信仰,都是公民的私事,每个公民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这也不能强加干涉。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我们中学生必须完整地理解,不能断章取义。
有的人说,宗教信仰自由就是大家都可以去信教。
这就曲解了宗教信仰自由的真正含义。
根据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们当然应该保障人们信教的自由,不能强迫有宗教信仰的人放弃他的信仰。
同样的,宗教信仰自由也必须保护那些不信教的无神论者的自由,也不能强迫人们去信仰任何一种宗教。
要知道,宗教信仰自由,尊重人们不同的信仰,同鼓励人们去信教完全是两码事。
而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鼓励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盲目地信仰宗教,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而不能为了赶时髦,或是其他什么原因去信仰某种宗教。
此外,所谓宗教活动的界定是有明确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的是正规的宗教活动,对于各种形形色色的封建迷信和一些披着宗教外衣的非法活动我们非但不能保护,而且还要依法严厉打击。
宗教和迷信有着严格的区别,宗教是以正规的形式表达了信徒对神的信仰和崇拜,纯粹是世界观的问题。
而且大多数宗教的教义是导人向善的,这对社会的净化,精神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