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查房
- 格式:ppt
- 大小:128.50 KB
- 文档页数:52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查房ppt•概述•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目录•营养与饮食•康复与心理护理•出院指导与健康教育01概述重型颅脑损伤是指伤后昏迷6小时以上,或再次昏迷,伴有一侧瞳孔散大或对侧偏瘫、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等表现。
分类:按伤情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三类;按昏迷程度可分为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四类。
定义与分类主要由交通事故、跌落、打击等外力引起,约占所有颅脑损伤的1/3。
病因主要是由于外力作用于头部,导致颅骨内陷和迅速回弹,引起脑组织损伤和颅内压升高。
病理机制病因与病理机制临床表现伤后立即出现持续性昏迷状态,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
意识障碍瞳孔变化颅内压增高其他表现早期可出现一侧瞳孔散大,晚期两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
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
可出现偏瘫、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等表现。
02护理评估通过对话和刺激观察患者意识是否清醒,对刺激的反应是否正常。
意识状态观察两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灵敏。
瞳孔变化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查看头部是否有伤口、血肿、骨折等情况,全身是否有其他损伤。
头颅及全身检查1 2 3了解患者是否感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评估其程度和持续时间。
焦虑、抑郁询问患者是否有恐惧、不安等感受,以及是否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
恐惧、不安采用疼痛评分表等工具,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和性质,以及疼痛对患者的影响。
疼痛评估03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了解患者与家庭成员、社会群体的关系,以及是否存在纠纷等问题。
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评估01家庭支持了解患者家庭成员结构、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家庭成员对患者护理和治疗的配合程度。
02社会支持了解患者社会支持系统,包括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障等方面。
03护理措施常规护理措施保持病房安静,避免噪音和干扰。
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和药品。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液。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的监测和调控。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查房CATALOGUE目录•概述•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并发症及护理•护理总结与展望01概述重型颅脑损伤是指由于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导致头骨和脑组织遭受严重损伤,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损伤。
根据损伤类型,重型颅脑损伤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
定义与分类重型颅脑损伤在交通事故、工业事故、自然灾害等意外事件中较为常见,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之间。
患者通常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以及意识障碍、瞳孔改变、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
流行病学与临床表现诊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等。
在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伤情进行评估,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生命体征等方面,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诊断与评估02护理评估生命体征监测监测体温变化,如持续高热提示感染或中枢性高热。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脉搏的频率和节律,若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提示有休克可能。
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出现呼吸窘迫或呼吸骤停提示病情危重。
监测血压变化,如出现持续低血压则可能有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
意识状态评估呼唤患者名字,观察是否能够睁眼并正确应答。
呼唤睁眼与患者进行简单的对话,观察患者是否能理解并作出回应。
对话交流给予患者简单的动作指令,观察患者是否能遵嘱执行。
指令动作根据患者睁眼、语言和运动反应情况评分,分数越低意识状态越差。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瞳孔监测23观察两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若出现一侧瞳孔散大提示有动眼神经受压或脑疝可能。
瞳孔大小给予光线刺激,观察瞳孔是否有对光反射,若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有视神经损伤或脑干损伤。
对光反射用手电筒照射一侧瞳孔,观察另一侧瞳孔是否收缩,若出现间接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有视神经交叉损伤。
间接对光反射03颅内压监测意义实时监测颅内压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颅内出血、脑水肿等病情变化,为治疗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