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三权分立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8
美国的三权分立美国的政治制度采用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由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权力互相制约,共同行使国家的管理、立法和司法职责。
这种制度是为了保护公民的自由和权利,避免权力过于集中而产生的滥用和腐败。
行政权力行政权力是指负责国家行政工作、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国家发展的权力。
美国的行政权力由总统和其所设的政府机构组成,包括各部委、机构、署长等。
行政权力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施法律政策,制定部门规则和指令;2.执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3.执行国际条约和协议,维护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利益;4.组织眼下的各种活动和事务,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福利。
总统作为行政权力的首脑,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执行力。
他拥有任命和解雇行政机构成员的权力,对行政机构有较大的指挥权和决策权。
同时,国会也通过监察委员会和财务审计等方式来监督行政机构的行为和运作,以确保其真正实现公众利益。
立法权力立法权力是指制定国家法律和政策,对行政机构行为和预算进行监管的权力。
美国的立法机关是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个部分组成。
立法机关的职责主要包括:1.制定法律和政策;2.监督政府的管理和预算实施;3.对外交事务和关税等进行授权;4.处理政治和社会争议。
国会成员由公民选举产生,任期一般为2年、4年或6年,并在每年的特别会议和常规会议中进行立法活动。
立法过程需要众议院和参议院互相协调,通过议案和法案的讨论、修改和授权,确保法律和政策的公正和有效。
司法权力司法权力是指国家公正地处理案件,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的权力。
美国的司法机关包括联邦最高法院和各州的联邦法院和州法院等。
这些机关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解释和执行法律;2.处理刑事案件或民事诉讼;3.审查和调查监管机构的行为;4.提供协助和指导,参加一些外部行动。
美国的司法系统采用了宪法法官制度,法官是联邦或州政府任命的,履行职责独立,是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权分立的优缺点三权分立的优点在于避免过度集权和权力滥用,使法律和政策能够更公正、更有效地实施。
美国三权分立制衡三权完全分立。
美国联邦宪法规定按三权分立原则组成政府机构,宪法的前三条分别规定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国家机关的权力:立法权归国会。
如联邦宪法规定:“本宪法所授予的各项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
”(第一条第一项)根据宪法,美国国会拥有最高立法权、修改宪法权、对外宣战权和监督财政权四大权力。
行政权归总统。
如联邦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第二条第一项第一款)此外,联邦宪法赋予总统其他有限制性条件的权力还包括:否决权,缔约权,任命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以及其他官员的权力等。
美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以及国会随时规定和设立的低级法院”。
(第三条第一项)联邦最高法院拥有监督立法和解释宪法这两项重要权力。
美国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由分别独立的三个国家机关掌握,其分立的具体表现是:国会议员和联邦总统按不同方式分别选举总统无权解散国会,国会也无权要求总统辞职,总统不对国会负责;联邦法官一旦受任,如无失职行为便终生任职;每个政府部门的成员都不允许兼任其他部门的职务。
三权互相制衡。
美国联邦宪法在严格划分三权分立的同时,也在三权之间建立了相互制衡的关系。
在美国,宪法并不是规定一个部门对另一个部门的监督权,而是一个部门拥有另一部门的部分权力。
也即“防止把某些权利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个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的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
在这方面,如同其他各方面一样,防御规定必须与攻击的危险相称。
”由此可见,其三权之间的制衡关系是建立在权力交替和权力重叠的基础之上的。
如:(1)美国总统不仅拥有行政权,还拥有对国会通过的法案的批准权和否决权;以及拥有立法建议权和取得委托立法权;甚至总统的行政命令与法律有同等效力。
(2)遭总统否决的法案如果国会重新以三分之二多数票通过,可以推翻总统的否决;由总统任命的高级军、政法官员,须经参议院批准;参议院可以对总统的违法行为进行弹劾,并享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
如何看待美国三权分立制度大纲:一、引言:介绍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背景及意义。
二、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构成及分工:1. 立法机关:美国国会的构成及职责。
2. 行政机关:美国总统及行政部门的职责和权力。
3. 司法机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及其他联邦法院的职责以及司法独立性的保障。
三、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制衡机制:1. 三权分立与制衡:三权分立制度如何通过相互制衡确保各个机关的权力不被滥用。
2. 检察权: 美国检察机关如何实现三权制衡,保障公平公正的审判。
四、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现实应用:1. 行政权力的滥用及反制措施:以特朗普总统时期为例,探讨行政权力的滥用及其他机构对其反制的措施。
2. 司法制度改革:如何进一步加强美国司法部门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五、结论:总结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优缺点,对该制度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摘要:美国三权分立制度是美国政治制度的核心之一,旨在确保政府的权力不被滥用。
该制度将政府权力分为三个部分:立法、行政和司法,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
这种制度是美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美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之一。
从行业专业角度来看,美国三权分立制度应该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政治控制机制。
它确保了政府机构的互相制衡,防止了任何一个政治机构的滥权和专制,从而保护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例如,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之间的权力分配可以确保立法机构在监督和平衡行政机构时有足够的能力。
同时,司法系统则可以审核政治机构的合法性和合规性,确保这些机构在行使权力时不违反宪法和法律。
然而,美国三权分立制度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首先,三权分立制度并不能保证政治过程的完全公正和民主。
政治利益和势力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某些政治机构或人员能够获得更多的权力和掌控更多的资源。
其次,三权分立制度可能会导致政治机构之间的僵局和无效。
例如,在美国国会被分裂的情况下,政治决策可能会失去效果,阻碍政府的运作。
此外,美国三权分立制度也可能受到国内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美国如何贯彻三权分立和分权制衡原则三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英语写法:checks and balances。
主要内容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
三权分立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政府机构共同存在,地位平等且互相制衡的政权组织形式。
是当前世界上民主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民主政治制度。
分权的目的在于避免独裁者的产生。
古代的皇帝以至地方官员均集立法、执法(行政)、司法三大权于一身,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
即使在现代,立法、运用税款的权力通常掌握在代表人民意愿的议会中,司法权的独立在于防止执法机构滥权。
三权分立常见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行政及立法机关之间的矛盾。
其中一种方法是采用议会制。
在议会制之下,行政机关的领导来自立法机关的多数派。
行政、立法并不完全分离。
现代一般认为,成功和稳定的自由民主政制不一定需要彻底的三权分立。
事实上,除了美国以外,所有开始实行民主便使用总统制的国家,它们的首次民主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相反议会制的成功率反而较高。
1787年,美国建国时,立国者对政府普遍采取不信任的态度。
为了保障公民自由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他们接纳了孟德斯鸠的想法,在美国宪法之内清楚地把行政、司法、立法分开,而且让它们互相制衡。
在当时这种宪制是前所未有的崭新尝试。
至今美国联邦政府的三权分立,仍然是众多民主政体中最彻底的。
一、三权分立和分权制衡原则下的美国宪制架构(1)立法权归于国会①国会实行两院制;②参议院、众议院的选举规则;③立法权归于国会,法律的实施经总统批准;④国会拥有宣战权;⑤参议院对总统任命权、缔结条约的审批权;⑥在职官员不得成为国会议员。
(2)行政权归于总统美国的总统权利使联邦的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是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美国政治制度被称为总统共和制,简称总统制。
美国总统是全世界最有权力的职位之一,他的权力由宪法赋予,归结起来为:“保卫美国联邦宪法及执行国会制定的法律。
”美国总统主管联邦政府的行政部门——一个有几百万人的庞大组织。
美国宪法里的三权分立三权分立是一个政治学说,其主张政府的行政、立法与司法职权范围要分明,以免滥用权力。
此学说起源可追朔至古希腊,而其后被英国与法国的哲学家进一步发展。
在美国宪法里,三权分立这词从未出现,但其有着清晰的指示。
其指出“所有立法权力皆由美国国会所有”、“行政权力则由美国总统所有”、“司法权力由一个美国最高法院和一些可以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次级法院所有”。
其通过将政府权力一分为三,以达至权力制衡,防止权力集中与滥权。
虽然美国宪法并没有规定各州政府也需要将权力三分,而只须为共和政体即可,但是大部份州政府均奉行三权分立,有着州立法会、行政机关与州法院。
查尔斯·佩皮斯,首任科顿哈姆男爵、大法官兼上议院议长三权分立原则的起源可追朔至亚里士多德时代。
而在启蒙时代时,少数哲学家如约翰·洛克与詹姆斯·哈林顿在其著作里提倡这原则,反之,其他哲学家如霍布斯则强烈反对此原则。
孟德斯鸠是其中一个三权分立的著名支持者。
其著作对美国宪法的制定者影响很大。
然而在某程度上美国宪法的制定者曲解了孟德斯鸠的原意。
根据以撒·莱斯(Isaac Rice)(一个十九世纪的政治科学家)所言,孟德斯鸠反对权力集中于单一个人,而不是单一来源。
因为美国借用了部份孟德斯鸠的哲理思想来建立在现代美国政府里应用的权力制衡的系统,所以莱斯认为并不严格遵从三权分立原则的议会制并不符合孟德斯鸠的哲学。
严格的三权分立并没有在英国施行,而美国宪法在某程度上参考了英国的政治制度。
在英国,国王与议会的联合(英国君主负责通过英国上议院与英国下议院的法令)为终极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以英王的名义行事-“即国王陛下政府”-而司法机关亦类似。
英王的大臣通常为两院议员,而政府需要在下议院维持大多数。
其中一位大臣,大法官兼上议院议长是平衡法院的惟一仲裁者,同时亦是上议院的议会主席。
所以人们可以认为英国政府并没有遵照三权分立原则,虽然政府里具有不同职权的机关经常会有争论。
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三权分立制度是指把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
三权分立制度是根据近代分权学说建立起来的,为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国家机关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制度。
这种制度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派别之间的利益矛盾,有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适应于欺骗人民和对付外国斗争的需要。
这种制度的弱点是使国家的力量难以完全集中,相当一部分力量在互相牵制中抵消,缺乏效率。
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即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立法权由国会掌握,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最高法院。
三权之间相互制约,国会可以以弹劾等诸多形式限制总统,总统可以以“搁置否决权”等形式限制国会的权力,而联邦最高法院则可以通过违宪审查的形式限制国会的立法权和总统的行政权,此外,总统对司法权也有制约,表现在联邦最高法院的人事任命在一定程度上受总统控制.孟德斯鸠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洛克的分权学说,主张必须建立三权分立的政体,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组成国家。
他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他还根据英国的政治制度说明各种权力之间的制衡关系,指明立法机关由两部分组成,可通过相互的反对权相互钳制,立法机关的两部分都受行政权的约束,而行政权亦受立法权的约束,彼此协调前进。
孟氏的分权理论与洛克的分权理论相比有重大的发展,孟氏的三权划分比洛克更明确,且比较合理,更重要的是,孟氏不仅说明分权,而且进一步说明了权力行使过程中发生矛盾冲突时如何解决,不仅在政治上起到了鼓舞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而且对未来国家如何防止权力滥用,如何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提供了参考模式。
首先,从三权分立的目的看,无论对于该理论的创始人还是运用该理论的国家来讲,三权分立就是为了制约权力,防止权力滥用,防止某一国家机关或者个人的独裁和专制,从而保证国家政治上的稳定。
美国三权分立漫议三权分立,不存在根本利害的冲突。
它们之间相互依存,既争吵又合作,互为“忠诚的反对派”,这就是三权分立的实质。
三权分立,是西方流行的政治学说,也是美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原则.自1787年美国制宪、1789年第一届联邦政府成立起,凡200余年,美国政府一直保持着三权分立这一基本的权力格局.美国“庆祝立宪200周年委员会”主席、美国最高法院前首席法官沃伦·伯格说:“三权分立、相互制衡是美国整个政府体制的核心所在”.在当今西方各国,美国是实行分权制衡最典型的国家.三权分立相互制约在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下,总统是当然的国家元首、行政首脑、武装部队总司令,总揽行政权,总统在内政外交方面握有广泛的权力。
与责任内阁制不同,总统不对国会负责,总统对宪法负责,宪法至上.虽然名日三权分立,但三权并不是绝对的平分,总统是美国政治的中心,是美国内外政策的主要设计师,美国政治制度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以总统为中心的三权分立。
国会是美国政治中另一个独立的、重要的权力中心.总统无权解散国会,国会不听命于总统。
它在美国内政、外交方面都享有重要的发言权,并非橡皮图章.美国宪法规定司法独立,法院独立办案,国会和总统行政当局都无权干涉,法院不是总统和国会的御用工具。
为了保证法院不受外界干扰和影响,宪法还给法官以特别保障,即法官终身任职制,目的在于提高法院防止总统和国会侵犯的能力.在实际政治中,美国又确立了司法审查制度,即法院(主要是美国最高法院)是保障宪法的机关,凡是被最高法院裁定违宪的法律和行政命令、规章、条例皆无效,最高法院握有对宪法的最后解释权.在司法审查制度下,法官,特别是最高法院法官拥有极大的权力.美国最高法院前首席法官查尔斯·休斯有一句名言,一语道破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中的作用,他说:“我们都受治于宪法,但什么是宪法,法官说了算.”美国最高法院法宫法兰克弗特更是直截了当,他干脆说:“最高法院就是宪法’.纵观美国历史,三个权力机关之间相互牵制、相互约束,政府内部充满冲突,特别是国会与总统之间纠纷不断,常常发生激烈的权力之争,一再形成政治僵局。
总统有任命权,但总统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和最高法院法官须经参议院的同意.1987年7月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刘易斯·鲍威尔辞职,里根总统提名保守派法官罗伯特·博克填补空缺.由于担心博克的就职将使最高法院右转,民主党占多数的参议院否决了对博克的提名.里根又提名另一位保守派人士金斯伯格继任,但同样遭到民主党参议院的冷遇,金斯伯格被迫请求总统撤销对他的提名.对参议院的阻挠,里根一直耿耿于怀.美国宪法没有提免职权问题,自立宪以来,一般认为这一权力属于总统.1867年3月2日,美国国会制订一项《任职法》,否定总统有权不经参议院同意撤换内阁成员的权力,安德鲁·约翰逊总统认为《任职法》违反宪法.他曾下令将陆军部长埃德温·斯坦顿撤职,斯坦顿依仗国会的支持,在部长办公室拒不撤出,在美国政界中引起轩然大波.1868年2月24日,众议院表决弹劫总统,众议院罗列了他的11条罪状,在参议院审议时,只是由于一票之差,弹勃才没有成功.总统有缔约权,但总统同外国缔结的条约须得到参议院的批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威尔逊总统亲自参加巴黎和会、倡议成立国联,并缔结了《凡尔赛和约》,而与总统不和的参议院却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拒绝美国加入国联.威尔逊决定作全国巡回演说,直接诉诸人民,他气愤地说:“如果我不尽一切力量使条约生效,我就是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
”1919年9月3日,总统专列启程西行,开始了他的巡回旅行,22天中,威尔逊风尘仆仆,东西行程达8000英里,发表40次演说,老泪纵横,苦口婆心,终因劳累过度,身体不支,提前返回华盛顿,一周后就中风半瘫、卧床不起,而条约却始终未能获得参议院的批准.1972年美苏开始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1979年6月,卡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条约签署后,美国国内就是否批准条约问题展开了一场自《凡尔赛和约》以来最大的辩论,大多数参议员都认为卡特的对苏政策太软弱、让步太多,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
1979年底苏军入侵阿富汗,反对批准条约的人在参议院更是振振有词,因大多数参议员公开表示不同意这一条约,卡特只得于1980年!月主动要求参议院推迟讨论和表决.1980年大选,里根当选总统后对苏采取强硬政策,此案便不了了之.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当国家元首、行政首脑代表本国同外国政府缔约、签字之后,条约就算具有法律效力了.但在美国,总统同外国谈成一项条约,总统签署后并不表示这项条约在美国已正式生效,而只是表示美国总统承诺愿意把这个条约带回去,劝说国会,力争参议院批准。
堂堂美国总统正式签字画押的国际条约竟然可以说不要就不要了,难怪苏联人愤愤不平地质问:美国总统说话还算不算数?究竟谁代表美国?条约的废除往往也涉及重大决策问题。
美国宪法虽然明确规定了条约的缔结、批准等程序,但对废约问题却丝毫未提及。
1978年12月15日,中美两国同时公布《建交公报》,卡特宣布美国与台湾断交,美国废除1954年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美国亲台的极端保守派参议员巴里·戈德华特对此极为不满,带领一批议员到法院控告卡特总统废除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之举属违宪。
1979年10月1}日哥伦比亚特区美国地区法院法官奥利弗·加希裁决未经国会同意,总统不得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政府向哥伦比亚特区美国上诉法院提出上诉,上诉法院推翻了地区法院的裁决,法官们认为要求上诉法院作出决定的问题只是“总统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有权根据条约的规定,代表美国终止这条约”,并裁决:“我们认为,他有这种权力。
”戈德华特不服,又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上诉,最高法院出于种种复杂的考虑,1979年12月13日决定不听辩论,将戈德华特I诉书驳回,这样,这一持续一年的争吵才以戈德华特的败诉而告结束.美国宪法规定宣战权属于国会。
自1789年以来,美国武装力量在海外卷入大大小小军事行动多达160次以土,然而经国会正式宣战的仅仅五次,这就是1812年美英战争、1846年“墨西哥战争”、1898年美西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
美国历史上充满了“不宜而战的战争”。
特别是第二次大战以来。
美国在朝鲜、越南、柬埔寨打了多年战争都未经国会宣战。
1965年林登·约翰逊总统决定武装干涉多米尼加,他把他的决定通知了国会领袖。
他对国会领袖们说,他不是要求他们授予权力,只是要他们在报纸上看到打响之前,先知道有这么一个决定。
1969年尼克松下令轰炸柬埔寨,扔下十几万吨的炸弹.尼克松不但事先未征询国会意见,甚至事后都对国会封锁保密。
被激怒的国会立即制定法案冻结对战争的拨款,虽然尼克松否决了国会的法案,但不得不许诺限期结束战争,以平息国会的怒气。
最能说明国会与总统权力纠纷的,莫过于水门事件了。
1973年至1974年,随着水门事件的深人发展,美国统治集团内部争吵不休,国会与总统的斗争日益白热化.国会要求总统交出白宫录音带以接受调查,尼克松声称事关国家安全,以总统享有“行政特权”为理由拒绝国会的要示,国会与白宫僵持不下。
被水门事件拖了两年之久的总统地位软弱、领导无力,美国陷人一场深刻的统治危机。
在这严重关头,最高法院终于介人国会与总统的权力纠纷。
1974年,在《美国诉尼克松案》判例中,最高法院以八票同意、一票弃权,裁决“在任何情况下,总统都不享有绝对的、不受限制的行政特权”,下令总统交出录音带。
尼克松虽然不服,但打输了官司,不得不交出录音带。
在最高法院的支持下,国会弹劫势不可挡,尼克松被迫辞去总统职位。
最高法院约束总统与国会的主要工具是司法审查权。
正如最高法院法官哈兰所说:“如果我们不喜欢国会的某项法律,我们要找个理由宣布它违宪并不困难。
”法院对总统和国会的决策能构成有效的制约。
据统计,自1803年到1972年,美国最高法院共判决102项国会法律违宪。
这种司法审查权如此严厉,以至哈佛大学教授约翰·格雷指出:真正创造法律的是法官,法院执行什么,什么就是法律。
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则索性把最高法院称为“常年召开的制宪会议”。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对法院权力过大不满,曾指责说:“由于滥用裁决法律违宪的权力,法院早已成了立法的机关而不是执法的机关了。
’而由于最高法院顽固地对抗“新政”,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更是愤怒地指责其“不适当地把自己变成国会第三院—超级立法机构”,并宣称:“我们需要一个在宪法之下公正行事的最高法院,而不是高踞于宪法之上。
我们需要我们的法院实行法治,而不是人治。
’三位一体通力合作三权分立、相互制约,这是美国政治的一大特点,但这不是唯一的特点。
政府各权力中心不仅冲突,更需合作。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说:“国会与总统的关系并非不共戴天、你死我活。
一般来说,总统的坏日子也就是国会的坏日子·一,而总统的好日子也会成为国会的好日子。
”国会与总统有着“共同的事业”,国会与总统并非死对头。
这恰是美国三权分立政治的另一大特点。
例如,法律由国会制定,但国会制定的法律,要由总统签署,总统“负责使法律切实执行”.在法律问题上出现纠纷,由法院裁决,最高法院握有对法律的最后解释权.国会立法、总统执法,法院司法,三家互为一体、异曲同工.法律的制定,也日益有赖于国会与总统的合作.美国宪法规定,“全部立法权’属于国会,但在实际政治中,事实上总统已成为主要立法者.总统每年向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经济咨文,就相当于政府的立法纲领,是国会立法的基础,国会的主要立法活动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1965年美国第89届国会一年之内共通过了约翰逊总统“伟大社会’计划的有关法案达89项之多,只拒绝了两项,总统的立法战略得以顺利实现,以致约翰逊总统满意地把第89届国会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会”.而总统在1964年大选中的老对手共和党参议员巴里·戈德华特把这一届国会称为“静电复印国会”。
正因为总统渗人立法如此之深,连最不贪恋权力的总统之一艾森豪威尔也说:“归根到底是宪法把总统安在立法事务里面的呀!’国内统治需要总统与国会携手,对外战争更需要国会同总统合作.鉴于总统越来越频繁地在海外不宣而战,1973年国会通过《战争权力法》,规定总统若要在海外动用美国武装力量,事先必须与国会协商.《战争权力法》虽然对总统的战争权力作了一些限制,但它并未取消总统不宣而战的自由.1983年l0月里根总统下令人侵格林纳达,完全是总统个人的决定,虽然里根在打响之前把这一决定通知了国会领袖,但他并没有等国会宣战就发动了这场战争,里根并未因此受到国会的指责.1986年4月,里根下令美国海空军轰炸利比亚,也未经国会宣战,亦未被指责为滥用权力,相反,美国国会议员中洋溢着的倒是一片赞赏之情,里根在民意测验中的得分因此而直线上升.其实,这毫不奇怪,早在本世纪30年代,_美国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查尔斯·休斯就曾说过,什么是战争权力,“联邦政府的战争权力就是打胜仗的权力”.休斯说,美国宪法是一部“战斗的宪法”,宪法中没有任何东西要阻止总统在一场对外战争中去底得胜利.只要总统能领着美国去打胜仗,就不存在国会与总统争夺战争权的问题.国会与总统本来就是同命运、共风险的伙伴.林肯总统曾说:“国家失去了,宪法还能保持吗?’国家失去了,国会和白宫都将不复存在,一切都将不复存在.从根本利益上说,总统与国会没有根本的冲突,总统与国会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由于时代、总统的个性、政治力量的对比等因素,总统和国会的关系时松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