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数据统计大全
- 格式:xlsx
- 大小:89.67 KB
- 文档页数:51
历年股权激励数量统计股权激励是企业为了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绩效而采取的一种制度。
通过给予员工公司的股权,使其成为公司的股东,从而与公司利益紧密相连,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股权激励的数量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也是衡量一个企业对员工激励程度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股权激励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以A股上市公司为例,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间,股权激励的数量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
这一趋势的背后,反映了企业对员工激励的不断加大力度和重视程度。
股权激励的增加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拓展,企业对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留住这些关键人才,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企业不得不加大股权激励的力度。
通过股权激励,这些人员可以与企业利益捆绑在一起,共同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股权激励的增加也与市场竞争加剧有关。
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的争夺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企业不得不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激励机制。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手段,可以更好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股权激励的增加还与国家政策的支持密切相关。
近年来,为了推动企业发展和创新创业,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股权激励的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利和灵活的股权激励机制,进一步推动了股权激励数量的增加。
股权激励数量的增加是企业对员工激励力度加大的体现,也是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的结果。
随着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提高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股权激励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
企业应不断优化股权激励机制,加强对员工的激励和引导,以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28卷 第3期2010年6月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 eronautica l Industry M anag e m ent V o.l 28N o .3Jun .2010收稿日期:2010-03-25作者简介:吕 炜,男,甘肃兰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产业盈利性及其深化规律。
国内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失效0成因及改进途径吕 炜(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5)摘 要:文章首先对国内A 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存在的/激励失效0现象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实证分析,印证了国内A 股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与其经营业绩之间的弱相关关系是产生国内股票市场股权激励/失效0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在股权激励计划中建立行权价格(或授予价格)的业绩关联调整规则,是改进国内A 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股权激励;弱市场有效;激励失效;上市公司中图分类号:F83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734(2010)03-0075-05为了建立健全国内上市公司的激励与约束机制,2006年1月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并施行了5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6,国家国资委联合财政部分别于2006年3月1日和2006年9月30日发布并施行了5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外)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6和5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6。
至此,国内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正式启动。
截止2009年4月10日,先后有146家国内上市公司公告了股权激励计划(草案),约占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9.11%。
然而,自2008年以来,已有54家公司停止实施已公告的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占公告(草案)上市公司总数的37%。
股权激励是一项旨在对激励对象实现长期激励的薪酬制度,建立股权激励制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解决公司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
3年第6期总第期&信息决策(下半月刊)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状况与效果□黄虎摘要2006年初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为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创造了条件。
本文首先分析股权激励制度的作用以及目前在我国的实施环境,然后对我国2006年的股权激励状况及财务激励效应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股权激励股票期权激励效果中图分类号:F276.2文献标识码:A一、股权激励制度及其在我国的实施环境股票期权(Option )是立约双方即买方及卖方共同订立的合约。
买方有权利但并无义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式)或到期时(欧式)以约定的价格(指履约价格)向卖方购买(或出售给对方)一定数量的标的股票,卖方则有履行合约的义务。
股票期权最大的优点在于创造性地以股票升值所产生的差价作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从而将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与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相联系,将作为代理人的高级管理人员的利益变成公司价值的增函数,促进了经营者和股东利益实现渠道的一致性,减少了管理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和股东对其进行监督的成本。
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为股权激励制度发挥作用提供适宜的条件。
(一)证券市场的发展促使激励条件日益成熟。
股权激励制度能够在最近的一年多时间里得到迅速发展,主要取决于证券市场环境与条件的成熟.一方面,在证监会推动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后,目前股票市场基本进入全流通时代,市场定价机制正趋于完善,股价能反映企业价值;另一方面,公司治理随着“三会”制度、独立董事制度、内控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建立而得到完善与加强,股权分置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公司治理,两类股东开始具有一致的利益基础,机构投资者也要求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为股权激励的开展创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二)制度出台促使“金手铐”的操作日益规范。
从法律制度看,此前由于受法律法规的制约,上市公司无法解决股票来源问题,也面临股权分置的市场格局,股权激励裹足不前。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wind 研究报告股权激励作为上市公司激励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结合Wind数据,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效果及关注点进行分析,为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
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概述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以股票或其他权益工具为载体,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核心员工实施的激励措施。
股权激励旨在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绑定,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公司业绩。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A股市场共有约1500家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涉及员工人数约100万人。
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类型及特点1.类型(1)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较低价格购买公司股票,但股票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转让或出售。
(2)股票期权: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可以按照约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
(3)员工持股计划:公司设立专门机构,以较低价格向员工出售公司股票,员工在一定期限内持有并享有股票收益。
2.特点(1)长期性:股权激励通常设有较长的锁定期,使激励对象关注公司长期发展。
(2)灵活性:股权激励方案可根据公司及员工需求进行调整,满足不同激励对象的个性化需求。
(3)风险共担:股权激励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绑定,实现风险共担。
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分析1.提升公司业绩:股权激励有助于提高员工积极性,提升公司经营效率和业绩。
2.留住人才:股权激励使员工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享有一定的权益,提高员工忠诚度。
3.优化公司治理:股权激励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决策效率。
四、关注点及建议1.合理确定激励对象:上市公司应结合公司战略和业务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激励对象,避免过度激励。
2.科学制定激励方案:激励方案应兼顾长期和短期利益,合理设置激励力度,确保激励效果。
3.加强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应充分披露股权激励相关信息,提高透明度,接受投资者监督。
4.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确保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紧密挂钩。
上市公司员工股权激励最完整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上市公司为了吸引、留住优秀人才,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常常采用员工股权激励这一策略。
员工股权激励不仅是一种薪酬激励手段,更是一种将员工利益与公司长期发展紧密结合的有效方式。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上市公司员工股权激励的方方面面。
一、什么是上市公司员工股权激励上市公司员工股权激励,简单来说,就是公司给予员工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或股票期权,使员工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公司的决策和分享公司的利润,从而将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整体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上市公司员工股权激励的主要形式1、股票期权股票期权是指公司授予员工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公司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
员工在达到规定的行权条件后,可以按照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
2、限制性股票限制性股票是指公司按照预先确定的条件授予员工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但员工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出售这些股票。
只有在满足解锁条件后,员工才能自由处置这些股票。
3、股票增值权股票增值权是指公司授予员工一种权利,当公司股票价格上涨时,员工可以获得股票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收益,但并不实际拥有公司股票。
三、上市公司员工股权激励的优点1、吸引和留住人才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股权激励能够为公司吸引到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并留住公司内部的核心员工。
2、激励员工积极性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后,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会大大增强,因为他们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业绩直接挂钩。
3、降低代理成本通过股权激励,使员工与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减少了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降低了代理成本。
4、提升公司价值股权激励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推动公司的业绩增长,从而提升公司的市场价值。
四、上市公司员工股权激励的实施流程1、制定股权激励计划公司管理层需要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财务状况、市场环境等因素,制定详细的股权激励计划,包括激励对象、激励形式、授予数量、行权价格、解锁条件等。
2011年第9期(总第489期)Sep.,2011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Vol.33No.09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基于2006 2008年度的面板数据盛明泉1,2,蒋伟3(1.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300192;2.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安徽蚌埠233030;3.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庆供电公司,安徽安庆246000)内容提要: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在于提高公司业绩,目前我国也有很多上市公司已经实施了股权激励,其实际效果又如何?本文使用我国实施了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2006 2008年的数据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激励的高级管理人员占高管总数的比例与公司业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目前对高管和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强度并没有产生应有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股权激励;公司治理;公司业绩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66(2011)09—0100—07收稿日期:2011-06-26*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我国上市公司人本治理结构演变的实证研究”(KJ2008A108)。
作者简介:盛明泉(1964-),男,安徽淮南人。
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后,研究领域是会计学、公司治理、社会工程财务治理。
E-mail :shengmq@163.com ;蒋伟(1984-),男,安徽安庆人。
管理学硕士。
研究方向是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
E-mail :weijiang@yahoo.cn 。
一、引言自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保罗·罗默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以来,“知识经济”的概念便逐步深入人心,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使人们相信21世纪的竞争将会是人才教育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其本质是人才的竞争,而决定因素是人的因素。
如何建立起适合经济发展新趋势,能够促进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而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公司治理,也自然而然地成为理论研究者和实务界人士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
中国股权鼓励年度汇报2023 2023-07-22 14:40:10第一部分:2023年中国股权鼓励回忆1.1 2023年上市企业股权鼓励方案解析研究2023年上市企业公布旳118个股权鼓励方案,我们发现:1)A股市场股权鼓励全面推开,方案数量再创新高,创业板和中小板仍为主体和君征询股权鼓励中心自2023年以来一直亲密跟踪A股市场股权鼓励方案旳披露状况。
中心记录数据显示,自2023年以来,国内A股上市企业实行股权鼓励旳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其中2023年44家,2023年15家,2023年68家,2023年19家,2023年66家,2023年114家,2023年到达118家,合计444家。
其中2023年公布旳方案数量为历年之最,占已公布鼓励方案旳上市企业总数旳26.58%。
从所属板块来看,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有46家上市企业公布股权鼓励方案,数量上旗鼓相称,合计占当年公布股权鼓励方案上市企业总数旳78%。
此外,从板块内部占比来看,截止2023年终,中小板和创业板实行股权鼓励旳上市企业占比均超过20%,是沪市和深市主板股权鼓励企业占比旳两倍以上。
以上数据综合阐明,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在股权鼓励方面热情明显较高。
首先,A股上市企业推出股权鼓励旳热情越来越强烈,反应旳是越来越多旳上市企业采用中长期鼓励方式来留住人才,通过与股东价值挂钩旳持续鼓励方式,激发员工旳活力与动力,有效防止短期行为以及由此带来旳风险。
但另首先,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A股上市企业股权鼓励程度明显落后,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据记录,在美国和加拿大,超过95%旳上市企业实行了股权鼓励计划,欧洲多数发达国家旳比例也到达80%以上,而我国A股旳比例不到20%,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2)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平分秋色,混搭现象开始盛行在公布旳118家股权鼓励方案中,单一采用限制性股票旳有52家,单一采用股票期权旳有47家,两者占据了大部分,是主流旳鼓励模式。
2013-2023年股权激励数量统计一、概述股权激励是指企业通过向员工、管理者或关键员工提供股权或股权期权等形式的激励,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激励员工创新和团队合作,从而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和长期利益最大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股权激励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2013年至2023年间股权激励数量的统计,分析股权激励在我国企业中的发展趋势,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数据来源本文收集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公开统计数据,以及一些权威机构和企业的年度报告、财务公告等。
三、股权激励数量统计1. 2013年至2015年2013年至2015年,我国股权激励数量逐渐增加。
受到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深化改革等政策的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股权激励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因此纷纷推出股权激励计划。
据统计,2013年至2015年间,全国范围内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数量从5000家增加到8000家,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2. 2016年至2018年2016年至2018年,我国股权激励进入快速增长期。
随着股权激励政策的不断完善和相关监管规定的进一步落实,股权激励成为企业吸引人才、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
据统计,2016年至2018年,全国范围内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数量超过1.2万家,增速迅猛。
3. 2019年至2021年2019年至2021年,我国股权激励数量持续增长,但增速略有放缓。
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一些中小型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时遇到了困难,导致增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据统计,2019年至2021年,全国范围内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数量达到1.5万家左右。
4. 2022年至2023年2022年至2023年,我国股权激励数量再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转好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企业对股权激励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
据统计,2022年至2023年,全国范围内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数量突破了2万家,增速明显加快。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和问题浅析?【摘要】股权激励制度作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手段之一,使经营者薪酬与企业绩效联系在一起,促使经营者减少短期行为,提高管理效率。
但是,我国股权激励制度激励效应却并不明显,本文分析了股权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为拟实施的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提供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股权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改进建议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分析1.总体状况分析2005年12月31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出台,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风起云涌。
2006年9月,国资委及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标志着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结束了破冰之旅。
2006年可以称得上是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元年,从收集的数据来看,2006年沪深两市共有43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草案,不到上市公司总数的3%。
在2007年前三个季度,很少有股权激励方案公布,但随着公司治理专项活动的结束,以中化国际、中粮地产为首的部分企业率先推出股权激励方案,打破了2007年中国股权激励市场的沉默。
虽然2007年只有13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股权激励方案,但是与2006年相比,股权激励方案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2008年是五年中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一年,达60家,占两市上市公司总数的3.61%。
在方案具体设计上,“民营企业、股票期权模式、定向增发方式”等特征仍然是主旋律,但是限制性股票的重受青睐也让我们看到了市场变化对股权激励产生的影响。
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公布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只有18家,大多数公司基本上是处于谨慎观望期。
由于有利的外部环境和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积极性提高,2010年公布股权激励的公司达55家,相比2009年数目显著提高。
2.股权激励模式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采用的激励模式主要包括: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业绩股票、组合模式五种模式。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案例研究 文/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陈英毅 吴振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概况2006年至2017年底,共有129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告了152期股权激励计划。
2017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公告数量从2015年12个增长至27个。
其中,中央企业13家,地方国企14家,基本平分秋色。
地方国企中,广东最多(5家),其次是山东(3家)。
从行业类型看,高新技术企业约占半数,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其中计算机应用服务业最多,达到4家(占14.8%),其余包括通信、房地产、交通运输、土木建筑等行业,基本上都属于充分竞争领域的行业。
从实施次数看,其中22家为首次实施,另外5家已经多次实施。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案例分析《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26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国资发分配〔2006〕175号)、《关于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资发分配〔2008〕171号)等相关政策文件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核心要素有具体规定。
本文基于对上述27个股权激励计划草案的梳理,结合相关政策进行了系统分析。
激励工具常用的股权激励工具包括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
限制性股票采用折价授予,对激励对象有较大的价格吸引力,同时激励对象要在授予时一次性出资,形成资金沉淀,上市公司和激励对象同时达到考核条件方可解除限售,约束性较强;股票期权受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影响,员工最终能否行权获得收益的不确定性较大,若上市公司业绩考核达标,但二级市场价格低于期权的行权价,激励对象可放弃行权,不承担经济损失,约束性较小。
股票来源和资金来源定向增发股票不会增加上市公司现金支出的压力,从操作层面及控制成本层面考虑较为合适;在授予股票数量占比较小的情况下,对原有股权结构及控制权的影响较小。
回购股票对原有股东的持股比例及股权结构没有影响,且能够发挥稳定股价的作用,但上市公司需承担较大的资金支出压力,且操作较为复杂。
上市公司员工股权激励最完整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上市公司为了吸引、留住优秀人才,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常常采用员工股权激励这一策略。
员工股权激励不仅是一种薪酬福利形式,更是一种将员工利益与公司长期发展紧密结合的有效手段。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上市公司员工股权激励的各个方面。
一、员工股权激励的定义与类型员工股权激励,简单来说,就是公司给予员工一定数量的公司股权或股权相关的权益,使员工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公司的决策和分享公司的收益。
常见的股权激励类型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权等。
股票期权是指公司授予员工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
员工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和行权价格的差异来决定是否行权。
限制性股票则是公司直接授予员工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但这些股票在一定期限内存在转让或出售的限制。
股票增值权则是员工不实际拥有股票,而是根据公司股票的增值情况获得相应的收益。
二、员工股权激励的作用1、吸引和留住人才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股权激励能够为公司吸引到具有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
同时,对于已经在公司工作的员工,股权激励可以增加他们的忠诚度和归属感,降低人才流失率。
2、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当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后,他们的工作成果将直接影响公司的股价和自身的收益。
这种利益的一致性能够激发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3、促进公司长期发展股权激励通常有一定的锁定期和业绩条件,这有助于引导员工关注公司的长期战略和业绩目标,避免短期行为,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三、员工股权激励的实施流程1、制定激励计划公司首先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财务状况和人才需求,制定详细的股权激励计划。
包括激励对象的范围、授予的股权数量、行权价格、锁定期等关键条款。
2、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股权激励计划需要经过公司董事会的审议通过,并提交股东大会进行表决。
在审议过程中,公司需要向股东充分解释激励计划的目的、合理性和潜在影响。
序号公司简称公司性质行业股票代码上市时间股权激励时间激励模式1金杯电工民企材料加工0025332010/12/312007年5月20日自然人直接持股2华斯股份民企服装纺织业0024942010/11/22002年10月30日自然人直接持股3通鼎光电民企电子信息0024912010/10/212008年4月22日自然人直接持股4浙江永强民企消费类0024892010/10/212007年5月15日自然人直接持股5金固股份民企材料加工0024882010/10/222007年8月28日设立公司间接持股6大连金工民企材料加工0024872010/10/152009年8月22日设立公司间接持股7嘉麟杰民企服装纺织业0024862010/10/152006年2月设立公司间接持股8江海股份民企电子信息0024842010/9/292003年5月21日自然人直接持股9广田股份民企工程类0024822010/9/292009年10月26日设立公司间接持股10双塔食品国企消费类0024812010/9/212008年1月29日设立公司间接持股11新筑股份民企工程类0024802010/9/292008年10月14日自然人直接持股2001年10月12日自然人直接持股2001年10月12日自然人直接持股12民企电子信息0024742010/9/15榕基软件2006年12月20日设立公司间接持股13圣莱达民企消费类0024732010/9/292008年12月22日设立公司间接持股14中超电缆民企材料加工0024712010/9/102008年3月4日设立公司间接持股15二六三民企电子信息0024672010/9/82008年12月9日自然人直接持股16赣锋锂业民企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024602010/8/252007年4月21日自然人直接持股17天业通联民企机械制造0024592010/8/262008年2月自然人直接持股18天马精化民企化工0024532010/8/272007年10月23日自然人直接持股19摩恩电气民企材料加工0024512010/7/202008年7月16日自然人直接持股20壹桥苗业民企农业0024472010/7/132007年12月25日自然人直接持股21盛路通信民企电子信息0024462010/7/132007年2月22日设立公司间接持股22闰土股份民企化工0024402010/7/62007年4月2日自然人直接持股及设立公司间接持股23启明星辰民企电子信息0024392010/6/232007年8月31日设立公司间接持股24兴森科技民企电子信息0024362010/6/182002年7月23日自然人直接持股及设立公司间接持股25棕榈园林民企园林种植0024312010/6/102007年12月16日自然人直接持股26兆驰股份民企电子信息0024292010/6/102007年3月16日自然人直接持股27尤夫股份民企服装纺织业0024272010/6/82008年7月26日设立公司间接持股28胜利精密民企材料加工0024262010/6/82006年4月12日自然人直接持股29达实智能民企电子信息0024212010/6/32009年12月3日自然人直接持股30毅昌股份民企外观设计0024202010/6/12007年8月17日设立公司间接持股31天虹商场国企消费类0024192010/6/12002年6月27日设立公司间接持股32爱施德民企消费类0024162010/5/282007年12月11日自然人直接持股33海康威视国企电子信息0024152010/5/282007年8月6日设立公司间接持股34汉森制药民企医药0024122010/5/252007年12月20日自然人直接持股35九九久民企化工0024112010/5/252005年12月28日自然人直接持股36广联达民企电子信息0024102010/5/252008年1月自然人直接持股37四维图新国企电子信息0024052010/5/182006年12月15日设立公司间接持股38爱仕达民企消费类0024032010/5/112007年9月25日设立公司间接持股39和而泰民企电子信息0024022010/5/112006年11月14日设立公司间接持股40交技发展国企电子信息0024012010/5/62007年1月30日自然人直接持股41北京利尔民企材料加工0023922010/4/232007年11月6日自然人直接持股42黑牛食品民企消费类0023872010/4/132007年11月23日自然人直接持股43大北农民企农业0023852010/4/92007年12月自然人直接持股44双箭股份民企机械制造0023812010/4/22007年10月自然人直接持股45鲁丰股份民企金属冶炼及压延加0023792010/3/312007年8月8日自然人直接持股及设立公司间接46亚厦股份民企工程类0023752010/3/232007年3月自然人直接持股47卓翼科技民企电子信息0023692010/3/162007年6月20日自然人直接持股48太极股份国企电子信息0023682010/3/162007年3月自然人直接持股49康力电梯民企机械制造0023672010/3/122007年9月19日自然人直接持股50中恒电气民企材料加工0023642010/3/52007年5月15日自然人直接持股51汉王科技民企电子信息0023622010/3/32003年9月22日自然人直接持股52齐星铁塔民企机械制造0023592010/2/102007年4月10日自然人直接持股53杰瑞股份民企机械制造0023532010/2/52007年12月6日自然人直接持股54鼎泰新材民企材料加工0023522010/2/52007年12月24日自然人直接持股55泰尔重工民企机械制造0023472010/1/282007年12月10日自然人直接持股56海宁皮城国企消费类0023442010/1/262007年8月31日自然人直接持股57巨力索具民企机械制造0023422010/1/262007年11月8日自然人直接持股58新纶科技民企工程类0023412010/1/222007年9月24日设立公司间接持59科华恒盛民企电子信息0023352010/1/13自然人直接持股60英威腾民企机械制造0023342010/1/13自然人直接持股61皇氏乳业民企消费类0023292010/1/132006年11月10日设立公司间接持股正泰电器民企电气设备6018772010/1/212004年10月20日自然人直接持股陕鼓动力国企机械制造6013692010/4/282007年11月15日设立公司间接持杭齿前进国企机械制造6011772010/10/112009年自然人直接持股九州通民企医药6009982010/11/22009年8月16日自然人直接持股四方股份民企电气设备6011262010/12/312007年1月12日自然人直接持股瑞凌股份民企机械制造3001542010/12/292009年10月22日科泰电源民企电气设备3001532010/12/292007年12月28日量子高科民企保健类3001492010/12/22上市前实施股权激励,61上市前实施股权激励, 5441360187020062007200820092010主板, 20中小板, 32创业板, 18, 18延加工业, 2机械制造, 10材料加工, 9消费类, 9工程类, 4自然人直接持股, 48设立公司间接持股, 20自然人直接持股及设立公司间接持股, 3自然人直接持股, 9设立公司间接持股, 6372005前2006200720082009激励额度(数量)占总股本比例股票来源作为激励的限制性股票转让或增资的定价或期权行权价股权激励原因股权激励操作过程的详细描述激励人数1080万股12%股东转让1元/股激励原始创业团队为更好地起到激励用,吴学愚同意范志宏等原始创业团队人员将其通过长利电工、闽能投资及能翔投资合并间接持有金杯电工的1,080 万股股份转至个人名下,由个人直接持有。
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公告年度分布表一、概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家电行业的蓬勃发展,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已成为吸引人才和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
鉴于此,我们对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公告年度分布表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情况。
二、2018年股权激励情况截至2018年底,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情况如下:1、公司数量家电行业共有10家上市公司,其中有7家公司进行了股权激励,占比70。
2、激励对象股权激励对象主要包括公司高管、核心员工和业绩突出的员工。
3、激励方式股权激励方式多样,包括股票期权、股份转让、限制性股票等。
4、激励比例激励比例一般在1-2之间,公司业绩好的,激励比例可能有所提高。
三、2019年股权激励情况2019年度,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1、公司数量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数量有所增加,达到了8家,占比80。
2、激励对象激励对象扩大至公司员工及中高层管理人员,较2018年有所增加。
3、激励方式股权激励方式更加多样化,新的激励方式不断涌现,如员工持股计划等。
4、激励比例激励比例较2018年有所提升,一些公司还针对个别员工进行了个性化的激励比例设定。
四、分析与展望1、股权激励目的家电行业上市公司通过股权激励来激励员工积极性,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2、股权激励方式的多样性2019年度,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式更加多样化,表明公司对于激励方式的选择更加灵活多变,注重个性化激励。
3、股权激励的变化趋势股权激励比例逐年有所提升,公司对于员工的激励更加注重实效性和个性化,未来股权激励将更加突出员工的贡献和业绩。
五、结论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公告年度分布表的分析显示,家电行业的上市公司对于股权激励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激励方式愈加多样化,股权激励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
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将在未来发展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对于促进企业发展、激励员工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业绩考核指标分析作者:党秀慧杨文辉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第06期[摘要] 上市公司在执行股权激励时,行权条件的确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直接关系着股权激励的有效性。
本文利用2007-2009年间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中的行权条件的公告,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业绩考核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比较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给出选择建议,对目前已有的指标选择进行合理的评判。
[关键词] 股权激励;考核指标;净利润增长率;ROE;每股收益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0 . 06 . 022[中图分类号]F275;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0)06 - 0054 - 03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被激励对象的激励性,最终以达到提高企业绩效的目的。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有部分上市公司选择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而对于股权激励实施的效果,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行权条件的确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其中对于考核指标的选择更是重中之重,可以说业绩考核指标的选择合理与否,决定了整个股权激励的有效性。
本文以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选择的常用的业绩考核指标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选择考核指标才能使股权激励的有效性最大。
1股权激励常用业绩考核指标统计2008年12月11日,国资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171号文),使之前纷纷扰扰的股权激励在很大范围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171号文指出,对于股权激励业绩考核指标,3类业绩考核指标原则至少各选1个。
这3类指标分别为:反映股东回报和公司价值创造等综合性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每股收益等;反映公司赢利能力及市场价值等成长性指标,如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公司总市值增长率等;反映企业收益质量的指标,如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现金营运指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