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预防措施课件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981.50 KB
- 文档页数:1
2021学年初中物理《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三)含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共17题)1、利用一片远视眼镜的镜片做成像实验,不能得到:A.放大的实像;B.放大的虚像工C.倒立的实像;D.倒立的虚像.2、小华同学最近发现自己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小华同学说明()A.小华同学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小华同学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小华同学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小华同学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3、下图四幅图中,分别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②①B.③①C.②④D.③④4、如图所示,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远处景物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使远处的景物能成像在视网膜上,则应选用以下哪种镜片进行矫正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平板玻璃片5、下图是小明配带眼睛后看远处某点时的光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是近视眼,配带的是凹透镜B.小明是远视眼,配带的是凹透镜C.小明是近视眼,配带的是凸透镜D.小明是远视眼,配带的是凸透镜6、现代医学对视力矫正有一种新的技术,就是用激光对近视患者的角膜进行适当的切削来矫正近视,这种对角膜进行切削的目的是A、增长眼球前后方向的距离B、缩短眼球的焦距C、减少进入眼球的光线D、改变晶状体太厚的状态,减弱它会聚光的能力7、下列关于眼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的眼睛看到的物体总是正立、等大的,所以眼中的晶状体只能成正立、等大的像B.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具有确定的焦距,所以眼睛对太远或太近的物体都看不清楚C.患近视眼的人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所以应配戴远视眼镜D.人的眼睛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太强8、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9、近年来,近视眼发病率在青少年中有上升趋势。
2023届中考物理解答题专练:眼睛和眼镜(共15题)1.近视眼的原因及其矫正方法(如图所示):(1) 特点: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原因: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因此来自远处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
(2) 矫正方法: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合适的。
2.如果物体离眼睛近,来自它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是发散的;如果物体远离眼睛,来自这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发散程度便会降低。
因此,我们把来自遥远物体上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视作平行,如图甲所示。
(1) 我们做上述推断的前提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传播的。
(2) 当物体远离眼睛时,眼球中晶状体的曲度会减小。
图乙表示物体在不同眼球中的成像情况,其中表示视力正常的人观看远处物体的是。
3.近视眼及其矫正(1) 产生原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使像成在视网膜的。
(2) 矫正方法:在眼睛前方放一个透镜,利用它对光有的作用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年的6月6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爱眼日”。
下面两个图,表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图。
(1) 对两个图,描述正确的是:;A.甲表示近视眼的成像图,乙表示远视眼的成像图B.甲表示远视眼的成像图,乙表示近视眼的成像图(2) 其中,(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3) 对于凸透镜和凹透镜,能够成虚像的透镜是。
A.只有凸透镜B.只有凹透镜C.凸透镜凹透镜都可以5.如图所示,F和Fʹ为凸透镜的焦点,P和P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二倍焦距。
(1) 保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选填“放大”或“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 若将图示装置模拟人的眼睛成像系统,成像总在光屏左侧,该种情况表明这样的眼睛是(选填“近”或“远”)视眼,需要配戴一个焦距合适的(选填“凹”或“凸”)透镜才能加以矫正。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复习:眼睛及视力矫正(精练)
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
C.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
D.远处景物通过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
2.小明经常用手机上网课,看新闻,刷视频等,由于长时间盯着屏幕,导致视力下降,其眼睛成像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患上远视眼,需用凸透镜矫正
B.小明患上远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
C.小明患上近视眼,需用凸透镜矫正
D.小明患上近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
3.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的眼睛成像光路图,对
)
于该同学的眼睛分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近视眼,可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来矫正
B.远视眼,可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来矫正
C.近视眼,可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来矫正
D.远视眼,可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来矫正
4.如图所示,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因和矫正做法的是()
第1页(共13页)。
2024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用38个亮点小微专题练查缺补漏(通用)专题11 近视眼与远视眼中考考题一、选择题1. 现代生活中,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看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眼球成像及视力矫正的示意图,其中属于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是()A. 甲、乙B. 甲、丁C. 丙、乙D. 丙、丁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得到清晰的像。
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的位置,适当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又可以得到清晰的像,则该镜片()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3. (2023广西)为矫正远视眼,佩戴的眼镜片是()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D. 凸面镜4. (2023湖南株洲)图为眼睛观察远处物体时的光路。
可知这是()A. 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B. 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C. 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D. 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5. (2023四川阿坝)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B. 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C. 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D. 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6. (2023黑龙江哈尔滨)因为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物体通过小孔成的是虚像B. 乙图:小聪和小猫能互相看到对方,利用了反射时光路可逆C. 丙图:平面镜中舞者的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 丁图:近视眼需要戴凸透镜矫正7. 眼睛能够看清物体,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B.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C.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D.眼睛要能发出光线8. 如下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B.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C.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D.图④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②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9. 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
一、选择题1.如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远视眼,应佩带凹透镜矫正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C.乙是近视眼,应佩带凸透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所示的位置时,移动光屏到55cm刻度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25cm刻度处,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①移动光屏,一定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②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③移动光屏,再次成像的像距为30cmA.只有①B.①和②C.①和③D.②和③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B.虚像一定是正立的,不能用光屏来承接C.小孔成像形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虚像D.商贩在橘子上打蜡,使橘子看起来更光亮,利用了光的漫反射4.我们可以看到露水下的花脉更“清晰”,此中露水相当于()A.照相机B.幻灯机C.投影仪D.放大镜5.如图所示有四幅图,能说明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是()A.甲、丁B.乙、丙C.乙、丁D.甲、丙6.如图所示,通过透镜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7.高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高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B.高老师是近视眼C.高老师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物体的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D.高老师的眼球前后径可能过长或晶状体曲度可能过大8.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A.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B.光屏应向右移动,成放大的像C.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D.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9.夜晚,发着光的小萤火虫从放大镜的2倍焦距处沿着主光轴匀速飞行过程中,萤火虫发出的通过放大镜部分的光逐渐减少,则萤火虫的像()A.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B.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C.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D.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10.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照了一张照片,如图是市民用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查看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摄像头是一个凹透镜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靠近物品11.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处沿主光轴移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cm和20cm的凸透镜L1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凸透镜是L1,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B.若凸透镜是L1,小明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C.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60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D.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70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二、填空题13.凸透镜对光线有 ______ 作用,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图 ______ 是凸透镜,图 ______ 是凹透镜。
近视眼形成的原理初中物理近视眼是指人眼对远处物体的清晰度下降,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的一种视觉问题。
近视眼的形成主要与眼球的结构有关,而近视眼的发生机理则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原理。
首先,近视眼的主要原因是眼球的形状异常。
正常的眼球呈标准的球形,光线通过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作用后,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形成清晰的视觉图像。
然而,近视眼的眼球过长或者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能力过强,导致光线的聚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从而产生模糊的视觉图像。
这种异常的眼球形状可能是先天遗传的,也可能是后天因素导致的,例如长期近距离用眼、缺乏户外活动等。
其次,眼睛中的晶状体是近视眼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理。
正常情况下,晶状体具有调节焦距的功能,能够根据物体的远近来调整聚焦。
然而,由于近视眼的眼球形状异常,晶状体需要过分强调折射光线,调整焦距的能力受到限制,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近视眼的人眼就无法像正常人一样适应不同距离的物体,导致只能在近处看清物体,而远处物体变得模糊。
此外,近视眼的形成还与环境因素有关。
研究表明,长期近距离用眼是近视眼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今,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人长时间盯着手机、电脑屏幕等电子设备,使眼睛长时间处于近距离用眼的状态,久而久之会导致近视眼的发生。
另外,缺乏户外活动也是近视眼形成的原因之一。
户外的光线比较明亮,对视觉的刺激较大,能够促使眼球肌肉的运动,有利于眼球的发育和视力的正常发展。
而长期室内活动,视觉刺激较弱,无法有效刺激眼球肌肉的运动,导致眼球发育不均匀,从而形成近视眼。
还有一些其他相关因素,如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等也可能导致近视眼的形成。
近视眼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与他们的学习压力大、用眼习惯不良等因素有关。
因此,对于预防近视眼的发生,需要改变学生过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习惯,合理安排近视眼儿童的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总而言之,近视眼的形成与眼球结构、晶状体功能以及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有关。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
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B. 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C. 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D. 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2.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说法错误的是()A. 树荫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 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C. “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 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是因为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3.图5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 ②①B. ③①C. ②④D. ③④4.下列有关光学元件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 照相机的镜头使凹透镜B. 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制作的C. 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D. 显微镜的物镜和放大镜成像的性质相同5.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 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 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6.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A. 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 近视眼镜是凸透镜C. 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实像,看到鱼的位置在实际鱼的位置下方D. 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7.如图所示,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正远视眼C.图内中,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循光的反射定律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B. 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液化现象C. 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不是振动产生的D. 把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9.某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关于该人的视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B. 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C. 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D. 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10.小军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 )A. 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线传播B. 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C. 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D. 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11.如图中,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地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透镜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操作正确可行的是()A. 将蜡烛和光屏对调位置B. 蜡烛和光屏同时远离透镜C. 蜡烛不动,将光屏靠近透镜D. 光屏不动,将蜡烛远离透镜12.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甲树荫下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小孔成的像B. 图乙中,人配戴该透镜可以矫正近视C. 图丙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 图丁中,变成方形的太阳是光折射现象13.如图是两个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则()A. 甲需配戴的眼镜是凸透镜B. 乙需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C. 甲需配戴的眼镜是近视镜D. 乙需配戴的眼镜是近视镜14.对图中所示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 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 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1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池塘水面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现象B. 放映电影时,在幕布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C. 红色月季花是因为它吸收了红光D. 近视眼患者需要用凸透镜来矫正视力16.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 ②①B. ③①C. ②④D. ③④17.对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图乙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 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 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18.小红是近视眼、小明是远视眼,小华的眼睛正常,那么在他们三人中,眼睛的晶状体最厚的是()A. 小红B. 小明C. 小华 D. 一样厚19.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远视眼镜能矫正远视眼,是因为其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B. 日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 能够看到周围的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照射到物体上D. 水杯中的筷子看起来折断了,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20.通过对《多彩的光》学习,以下物理现象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A.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时,成缩小倒立的虚像B. 雨后彩虹的形成原理是光的色散C. 物体通过平面镜可以成正立等大的实像D. 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21.如图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B. 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是由于一部分光反射到了空气中C. 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D. 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22.下列关于平面镜和透镜的应用所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A. 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B. 远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C. 对着镜子化妆是利用光的折射成像D. 用放大镜查看地图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23.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5.4 眼睛和眼镜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近视眼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弱,用凸透镜来矫正B. 近视眼品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用凸透镜来矫正C. 远视眼品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用凸透镜来矫正D. 远视眼品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弱,用凸透镜来矫正2.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近视眼不戴眼镜一定看不清书上的字B. 远视眼不戴眼镜一定看不清书上的字C. 近视眼不戴眼镜能看清远处黑板上的字D. 远视眼不戴眼镜能看清远处黑板上的字3.如图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B. 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C. 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D. 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4.人的眼睛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正立、缩小的虚像C. 倒立、放大的虚像D. 倒立、缩小的实像5.如图是来自远处的光线进入人眼球的光路图。
下列关于该人眼判断正确的是()A. 属于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B. 属于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C. 属于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D. 属于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6.如图所示有四幅图,能说明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是()A. 甲、丁B. 乙、丙C. 乙、丁D. 甲、丙7.如图甲是正常眼睛对光的作用情况,则图乙()A. 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 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 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 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二、填空题(共7题;共16分)8.小明爷爷带400度的老花镜,该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它对光线具有________作用。
关于近视试题及答案初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近视眼的成因主要是由于()。
A. 晶状体过厚B. 眼球前后径过长C. 角膜曲率过大D. 视网膜位置异常2. 近视眼的矫正方法不包括()。
A. 佩戴眼镜B. 激光手术C. 药物治疗D. 佩戴隐形眼镜3. 预防近视眼的有效措施包括()。
A. 长时间看书B. 近距离看电视C. 定期进行眼保健操D.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4. 近视眼的度数表示()。
A. 晶状体的厚度B. 眼球的前后径C. 角膜的曲率D. 视网膜的反射率5. 近视眼患者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会落在()。
A. 视网膜前方B. 视网膜后方C. 视网膜上D. 晶状体上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近视眼患者通常需要佩戴______度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2. 近视眼的度数越高,晶状体的曲率______,眼球的前后径______。
3. 近视眼患者不宜长时间进行______活动,以减少眼睛的负担。
4. 预防近视眼,应保证每天至少______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5. 近视眼的矫正除了佩戴眼镜外,还可以通过______手术来实现。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近视眼患者看近处物体时,物体的像会落在视网膜后方。
()2. 近视眼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彻底治愈。
()3. 长时间看书、看电视、使用电子产品是近视眼的主要原因之一。
()4. 近视眼的度数越低,晶状体的曲率越小,眼球的前后径越短。
()5. 近视眼患者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会落在视网膜前方。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近视眼的成因。
2. 列举三种预防近视眼的有效措施。
3. 描述近视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
4. 说明近视眼矫正的常见方法及其原理。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近视眼对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2. 讨论现代科技在近视眼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C4. A5. A二、填空题1. 负2. 越大,越长3. 近距离用眼4. 15. 激光三、判断题1. ×2. ×3. √4. ×5. √四、简答题1. 近视眼的成因主要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率过大,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形成模糊的像。
chuzhong
wuli
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预防措施
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研究中心的郑荣领、雷士光提出:
①环境因素是学生近视眼的主要原因;
②良好的卫生条件与用眼习惯是学生视力健康的必要保障;
③体育锻炼是增强学生视力健康的必要手段;
④切实有效地减负是预防学生近视眼的前提。
中国科普网介绍:只要我们注意一些生活中的细节,视力是完全可以控制和保护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看书时光线必须充足:光线要充足且舒适(光不可太强),光线太弱的话就会因字体看不清而使看书姿势越看越近。
(2)尽量避免反射光:桌边应有台灯,这样就可减少反射光对眼睛的伤害;坐立姿势要端正:不可弯腰驼背,越靠近或趴着做功课易造成近视。
多做户外运动:经常远眺以放松眼肌。
(3)阅读时间不要太长:无论做功课或看电视,时间不可太长,以每三十分钟休息片刻为佳;看书距离应该适中:书与眼睛之间的距离应以30cm为准,且桌椅的高度也应与体格相配合。
(4)看电视距离不要太近:看电视时应保持与电视画面对角线6-8倍距离,每30分钟必须休息片刻。
(5)睡眠时间不可太少,作息要有规律:睡眠不足身体容易疲劳,易造成假性近视。
(6)营养摄取应均衡:不可偏食,应特别注意维生素B类(胚芽米、麦片酵母)的摄取;定期做视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