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居民世界人口分布人种语言和宗教
- 格式:ppt
- 大小:8.31 MB
- 文档页数:41
七年级地理第2课世界的人种、语言和某某、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重要特点,以及不同人种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2、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3、使学生记住世界主要的六种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及其主要能使用地区。
4、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2、世界上使用汉语、英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的国家和地区的分布。
3、世界三大某某及主要分布地区。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这课内容比较简单,而且世界三大人种的特征学生觉得有趣,所以应把课堂放轻松。
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也不太难,多数学生能够顺利指出各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关键在于调动学生记忆。
板书设计:人种的分类外貌的不同人种与地理环境人种的分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引入新课教师讲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在世界上的朋友越来越多,到我国访问、经商、投资、旅游的外国人也将越来越多,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将更加频繁深入。
因此了解世界上的语言、某某等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世界的语言和某某这两方面的知识。
板书二、多样的语言学生活动:请4位同学分别用汉语和英语打招呼。
教师讲述:从刚才的对话中,我们看到人们的交往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思想的直接体现,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是民族的特征之一。
教师提问:1.你知道的语言有哪几种?2.有谁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讲解: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使用的语言都不完全相同。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也不相同。
有的语言没有文字,有的有文字,在有文字的语言当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这些语言和文字也是联合国文件、发言等的工作语言。
师生互动:教师播放用世界主要的六种语言说的“我爱和平”的录音;教师提问: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哪种语言?(汉语)2.它除了在中国使用外,还有哪些国家使用?为什么?(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华人聚居的地方。
一、世界三大人种:白色人种(金发碧眼)、黄色人种、黑色人种1. 三大人中的划分依据:根据人类体质和外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
特征包括 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 等。
注意:①肤色为最重要的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②各人种只有体质差异,并无优劣贵贱之分。
2. 三大人种及特点:3. 人种的分布:注:①三大人种数量排名:白>黄>黑②我国不只有黄种人,还有西北地区少量白种人(哈萨克族) ③非洲中部和南部又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人的故乡 ④印度北部、阿拉伯人——白种人;印度南部——黑种人⑤美洲地区为什么有黑人的分布?答:殖民原因---奴隶贸易,应该谴责这种行为 ⑥南美洲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 4. 人种常见分布国家:5. 人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①目前世界共有2000多种语言,其中大约30% 有文字,70% 没有文字②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世界主要语言) ③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国际通用) 2.六种联合国工作语言:【注:巴西人说葡萄牙语】三、世界的宗教:1.宗教定义:宗教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2.三大宗教:(1)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亚洲。
诞生最早的宗教是佛教。
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2)著名佛教建筑: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
(3)麦加是伊斯兰教第一圣地,位于沙特阿拉伯。
(4)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地区,该城市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奉为圣城。
(5)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泰姬陵是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誉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是印度穆斯林艺术最完美的瑰宝,典型的伊斯兰教建筑风格。
(6)《西游记》故事中的“西天”是指古印度,“经”指佛经。
3.其他宗教:道教: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汉族)印度教:发源于南亚,盛行于印度(80%)和斯里兰卡注意:印度主要信仰印度教,其次是佛教犹太教:发源于西亚,主要信仰者是犹太人。
世界的人种、语言、宗教
1、世界三大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2、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
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
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
3、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
南部及大洋洲。
4、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5、联合国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
拉伯语。
6、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7、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英语
8、阿拉伯语主要流行于西亚和北非地区。
9、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10、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经典《圣经》
11、伊斯兰教,经典《古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
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12、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佛教,亚洲信徒最多。
13、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既有趣又实用的学科,它带领我们探索地球的奥秘,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掌握好地理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下初一地理的重要知识点。
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表面积约为 5.1 亿平方千米。
2. 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地球仪上有地轴、两极、经线和纬线。
地轴是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这两点就是两极,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本初子午线是0°经线,向东为东经,用“E”表示;向西为西经,用“W”表示。
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 4 万千米。
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
3. 地图的三要素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的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方向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
一般定向法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是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经纬网定向法是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
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二、陆地和海洋1. 海陆分布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海洋面积占 71%,陆地面积占29%。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2. 七大洲和四大洋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郑州市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居民与聚落易错知识点总结选择题1、关于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B.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C.非洲北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答案:C题考查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概况。
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故A错误;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佛教,发源于古代印度,故B错误;非洲北部为阿拉伯人,为白色人种,故C正确;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但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不是英语,故D错误,故选C。
2、下列关于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说法错误的是()A.乡村聚落是居民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形式的聚落B.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C.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D.城市聚落的住宅、道路、工厂、商店、学校、医院等和文化设施不如乡村聚落答案:D乡村聚落的居民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形式,A正确;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B正确;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C正确;城市聚落的住宅、道路、工厂、商店、学校、医院等和文化设施优于乡村聚落,D错误。
综上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基督教代表性的建筑物的是()A.B.C.D.答案:A世界上的宗教种类很多,其中信仰人数最多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图中属于基督教的建筑是教堂,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建筑,犹太会堂是犹太教的建筑,寺庙是佛教的建筑,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下图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aB.bC.cD.d答案:D读图可知,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交通沿线的交汇处、沿海、沿河沿岸)等, 规模大、呈团块状的聚落一般分布在河流与支流的汇合处或河流的入海口处,地形一般是平原地区,如图中d区域;故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