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原理试卷

一、单选题

1 .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月工资

D、工人体重

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单位

B、总体单位

C、调查对象

D、填报单位

3.2000 年11 月1 日零点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经常性调查

4.工厂对生产的一批零件进行检查,通常采用()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5.1990 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393.10 公斤,人均棉花产量3.97公斤,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558 元,它们是()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6.一个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计划增长8%,实际增长20%,则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A、12%

B、150%

C、111.11%

D、11.11%

7.时点指标的数值()

A、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无关

B、通常连续登记

C、时间间隔越长,指标数值越大 D 、具有可加性

8.总体各部分指标数值与总体数值计算求得的结构相对数之和()

A、大于100%

B、小于100 %

C、等于100% D 、无法确定

9.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是

)

A、划分各组界限 B 、选择分组标志C、确定组数 D 、确定组

10.平均指标反映了()

A、总体次数分布的集中趋势

B、总体分布的特征

C、总体单位的集中趋势

D、总体次数分布的离中趋势

11.在抽样推断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指标是()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标准差系数12.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

B、调查的目的不同

D 、两种调查没有本质区别

13.某地有2 万亩稻田,根据上年资料得知其中平均亩产的标准差为50 公斤,若以

95.45%的概率保证平均亩产的误差不超过10 公斤,应抽选()亩地作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

A、100

B、250

C、500

D、1000

14. 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9.2%、8.6%、7.1%、7.5%,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A、9.2%X 8.6%X 7.1%X 7.5%

B、(9.2%X 8.6%X 7.1%X 7.5%)- 100%

C、109.2%X 108.6%X 107.1 %X 107.5 %

D、(109.2%X 108.6%X 107.1 %X 107.5%)- 100%

15.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

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

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

C、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差

C、调查的单位不同

D 、以上都不对

16 .在指数的概念中( ------- )

A 、 简单指数是指个体指数,加权指数是指总指数

B 、 简单指数是指总指数,加权指数是指个体指数

C 、 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都是指个体指数

D 、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都是指总指数

A 、 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B 、 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C 、 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D 、 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18 .某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量增长 26%,单位成本下降32%,则生产费用支出总额为基期的 (

A 、166.32%

B 、85.68%

C 、185%

D 、54%

19 .已知变量x 与y 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指出下列回归方程中哪一个肯定是错误的(

_?

20 .在回归方程 y = a+bx 中,回归系数_b 表示(

5.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

A 、货物周转量

B 、社会商品零售额

C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D 、 年末人口数

E 、年平均人口数

简答题

17 .设p 表示商品的价格,q 表示商品的销售量,

P i q i

说明了(

p o q i

? =- 10-0.8x

B 、? = 100 — 1.5x =—150+0.9x

D 、? = 25 - 0.7x

A 、 当x = 0时y 的期望值

B 、 x 变动一个单位时

C 、 y 变动一个单位时

D 、 x 变动一个单位时 二、

多选题

1 .质量指标(

A 、可以用绝对数表示

D 、不能用平均数或平均数表示 普查属于( )

A 、全面调查

E 、专门组织的调查 常用的相对指标有(

A 、动态相对指标

D 、比较与比例相对指标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 、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 D 、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B 、 y 的变动总额 x 的平均变动量 y 的平均变动量

B 、可以用相对数表示

C 、可以用平均数表示

非全面调查

C 、一次性调查

D 、经常性调查

E 、 E 、 结构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C 、强度相对指标

男性是品质标志

人的年龄是变量

C 、全部女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1.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有何区别与联系?

2 •总指数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3 •变异指标有哪几种类型? 4.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关系?—— 四、

计算题

1. 现有甲、乙两国钢产量和人口资料如下:

试通过计算动态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来简单分析甲、乙两国钢产量的发展情况。

2. 对生产某种规格的灯泡进行使用寿命检验, 根据以往正常生产的经验, 灯泡使用寿命标准差6= 0.4小时, 而合格品率90%,现用重复抽样方式, 在95.45%的概率保证下,抽样平均使用寿命的极限误差不超过 0.08 小时,抽样合格率的误差不超过 5%,必要的抽样平均数应为多大? 3 .某厂产品产量及出厂价格资料如下表: ----

要求:对该厂总产值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计算结果百分数保留 2位小数)

4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 ---- y )与该商品的价格(x )有关,现对给定时期内的价格 与需求量进行观察,得到下表所示的一组数据。 -

② 拟合需求量对价格的回归直线。 ③ 确定当价格为15元时,需求量的估计值

、单选题 6 —10. DACBA 11 —15. CAADB

2.ACE

3. ABCDE

4. BDE

5.ACDE

1 .

答:联系:统计指标是建立在标志值的基础上的,它是各个总体单位的数量值的加总。

计指标与统计标志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关系。

区别:(1)统计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的,统计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 (2)统计指标都是用数量表示的,

而统计标志可以用数量表示,也可以不用数量表示; (3)统计指标是由多个个体现象的数量综合的结果,

而统计标志是未经任何综合只代表某一个体现象。 2 .答:总指数的两种基本形式是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综合指数的特点是先综合,后对比。其编制要点是:

将不能直接加总所研究的现象,通过同度量因素的加入,过渡到能够加总综合的价值指标;用来对比的两 个时期的价

1 — 5. DBCBD 二、 多选题 1. BC

三、 简答题

16—20.BDBCD

值指标中,所加入的同度量因素必须令其固定在一个时期的水平上,以此对比得出的总指数就

是所研究现象综合变动的程度。

平均指数的特点是先计算出各个项目的个体指数,然后再对这些个体指数进行加权以求得总指数。 3 •答:(1)典型调查可以补充全面调查和其他非全面调查的不足; (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利用典型调查

资料,结合基本统计数字估计总体指标数值;

(3)典型调查可以研究新生事物。

4 .答:联系:(1)先进行相关分析再进行回归分析,只有在确定两变量存在着相关分析后,才能分析两变 量的回归分析。两变量间的相关程度越大,研究回归才更有意义。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大致判断现象与现 象之间配合什么数学模型建立回归方程。区别:分析的目的不同,相关分析主要分析变量之间有无关系, 使什么样的关系,有多大程度的关系;回归分析用于构建有联系的变量间的回归模型,用于推理变量之间 的因果关系。相关分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是随机变量。回归分析中的自变量是确定性的变量。 四、计算题

1.

甲国

乙国 比较相对指标 (甲:乙)

2000 年

2001年发 展速度(%) 2000 年 2001年发 :展速度(%) 2000 年 2001 年 钢产量 (万吨)

3000 3300 110 5000 5250 105

60%

62.85%

年平均人口数(万人 )6000 6000 100 7143 7192 100.69

人均钢产量(吨/丿

、)0.5

0.55

110

0.7

0.73

104.28

2

.

根据资料得:

p t p 2 0.0135=0.027

所以,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为(4%土 2.7 %),即(1.3%, 6.7%) o 因此,不能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不 超过5%o

3 .解:总平均工资指数 X"/ f 1 68200/ 800 85.25 -

114.17%

x 0f 0 / f 0

44800/ 600 74.67

平均工资水平固定指数:

X f 1 /

f 1 85.25 =

—— - 113.29% X 0 f 1 /

f 1 75.25

总平均工资提高14.17%,是由于各组工人平均工资变动,使其提高 13.29% ;由于工人人数结构变动,使总

平均工资提高0.78% 4. (1) r=-0.8538

(2)

b=-3.1209 a=89.74

(3) x=15 时,y=89.74-3.1209 X 15=42.93 (吨)

8

200

4%

P (1 — P )

(1— — )= 0.0135

工人人数结构指数

75.25

74.67 100.78%

n

= X 0 f 1 /

X 0 f ° /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 第一章: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学和统计资料的统一体,统计资料 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推断法和综合指标法。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四个阶段。 4、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和个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 7、变量按其数值变化是否连续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 业数属于离散变量;变量按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按在各 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可变标志和不变标志。 11、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那 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高校统计学专业数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校统计学专业数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及答 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请在每道题目后面括号内选择正确答案并填写在答题卡上。 1. 下列哪个统计指标可以用于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 A. 标准差 B. 方差 C. 中位数 D. 偏度 () 2. 某班级的人数的平均值为65,标准差为4。如果一个同学的分数在80分的位置上,其标准化分数为多少? A. -3.75 B. -3 C. 3 D. 3.75 ()

3. 对于一个正态分布,大约有多少个观测值在平均值的两个标准差 范围内? A. 68% B. 95% C. 99.7% D. 100% () 4. 下列哪个检验方法可以用于比较两个样本均值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A. 卡方检验 B. 方差分析 C. T检验 D. 相关分析 () 5. 对于一组数据,如果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三者相同,则数据呈 现什么类型的分布? A. 正态分布 B. 偏态分布 C. 均匀分布

D. 无法确定 () 第二部分:填空题(共40分) 请在下列每道题目的空格内填写正确答案。 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质量函数是由______给出的。 2. 两个事件相互独立时,它们的联合概率等于______。 3. 在正态分布中,标准差为1,均值为0的分布称为______。 4. 在假设检验中,如果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则拒绝______假设。 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6. 在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可以通过______来衡量。 7. 当两个事件相互独立时,它们的联合概率等于______。 8. 当置信区间越窄时,对于参数估计的精确度越______。 第三部分:简答题(共100分) 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请解释什么是统计学,并简要介绍统计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 请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说明其性质和应用。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共9篇)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共9篇)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 统计学测试题,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A、社会经济总体现象 B、社会经济个体现象 C、任意现象 D、自然现象 2、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3、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共同点是( ). A、两者均是反映同一总体的一般水平 B、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 C、两者均可消除现象波动的影响 D、共同反映同质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 4、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r=0 B、-1≤r≤0 C、0≤r≤1 D、-1≤r≤1 5、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称为(). A、单相关 B、复相关 C、无相关 D、负相关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 1、重点调查( ). A、可以用于一次性调查 B、可以用于经常性调查 C、可以用于一次性调查,也可用于经常性调查 D、不能用于一次性调查 E、不能用于经常性调查

2、抽样平均误差( ) A、不包括登记性误差 B、不包括系统性误差 C、包括登记性误差 D、包括系统性误差 E、不包括偏差 3、抽样推断包括( ) A、点估计 B、区间估计 C、双侧检验 D、单侧检验 E、定值估计 4、抽样推断具有的特点是( ) A、可以根据部分的实际资料对总体未知的数量特征作出估计,是非全面调查 B、是非全面调查,只能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C、是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单位 D、抽样误差是必然存在的.但可以事先计算和控制 E、样本单位是根据人的主观意志确定的 5、下列现象属相关关系的是(). A、家庭收入越多,则消费也增长 B、圆的半径越大,则圆面积也越大 C、一般地说,一个国家文化素质越高,则人口的平均寿命也越长 D、一般地说,施肥量增加,农作物收获率也增加 E、体积随温度升高而膨胀,随压力加大而收缩 题目太多,懒得回答.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 统计学试题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2.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B;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3.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 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 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D.必须取整数 4.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是A;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A A.缩小为原来的81.6% B.缩小为原来的50% C.缩小为原来的25% D.扩大为原来的四倍 6.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C ; 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 9 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 84 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一0.94 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一0.91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ABE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2.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AB A.各组频率或频数 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C.各组组距的大小 D.各组组数的多少 E.各组组限的大小 3.简单随机抽样ACDE A.适用于总体各单位呈均匀分布的总体 B.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较大的总体 C.在抽样之前要求对总体各单位加以编号 D.最符合随机原则 E.是各种抽样组织形式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4.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BC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变量按其取值的连续性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两种; 2.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3.总体是非标志0,1分布的平均数为P ,方差为P1-P; 4.分组相关表可分为单变量分组和双变量分组相关表两种; 5.各年末商品库存量数列属于时点数列,各年的基建投资额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错 2.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错 3.权数对算数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错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写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统计学名称来源于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D.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2.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研究客观事物数量方面和数量关系的 A.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C.方法论科学D.实质性科学 3.几位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55,60,70,80,85,60,这几个数字是 A.指标B.变量C.标志D.变量值 4.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就是 A.有关国际名声的单位B.在总体中其单位数目占绝大比重的单位C.特殊的单位D.其单位数虽少,但被调查的标志值在总体标志值中占绝大比重的单位 5.调查某大学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是 A.该大学所有学生B.该大学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该大学每一名学生D.以上都不正确 6.某公司员工的工资分为:(1)800元以下;(2)800~1500元;(3)1500~2000元;(4)2000元以上,则第四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A.2000元B.1750元C.2250元D.2500元 7.分配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C.按指标分组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8.统计表的形式构成由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 A.数据资料B.主词C.宾此D.以上都不正确 9.反映同类现象在不同时期发展变化一般水平的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B.序时平均数C.众数D.调和平均数 10.某企业5月份计划要求成本降低3%,实际降低5%,其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A.97。94%B.166。67% C.101。94% D.1.94% 11.若两总体的计量单位不同,在比较两总体的离散程度时,应采用 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 12.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是 A.某企业的工人劳动生产率B.人均国民收入C.某种商品的平均价格D.某公司的平均工资 13.拉氏指数所用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 A.基期B.报告期C.固定时期D.任意时期 14.某市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0%,同期价格水平提高了3%,则该市工业生产指数为A.113。3%B.13%C.106。8%D.10% 15.我国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 A.B.C.D. 16.已知某企业产值近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为1%,2%,3%,4%,则定基增长速度为A.1%×2%×3%×4% B.1%×2%×3%×4%-1C.101%×102%×103%×104% D.101%×102%×103%×104%—1 17.季节比率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统计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总体特征的? A.平均数 B.标准差 C.众数 D.中位数 答案:A.平均数 2、下列哪个统计量是用于衡量数据分散程度的? A.平均数 B.标准差 C.众数 D.中位数 答案:B.标准差

3、在进行假设检验时,下列哪个步骤是正确的? A.建立假设,选择检验统计量,收集样本数据,进行检验。 B.选择检验统计量,建立假设,进行检验,根据结果做出决策。 C.收集样本数据,建立假设,进行检验,根据结果做出决策。 D.选择检验统计量,收集样本数据,建立假设,进行检验。 答案:A.建立假设,选择检验统计量,收集样本数据,进行检验。 二、简答题 1、请简述什么是置信水平?它在实际应用中有何重要性? 答案:置信水平是指我们对于样本统计量所代表的总体参数的可靠性程度。在统计学中,我们常常使用置信水平来描述我们对样本统计量的信任程度。例如,如果一个样本的置信水平是95%,这意味着我们相信这个样本统计量代表总体参数的95%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置信水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统计数据,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2、请简述在进行假设检验时,为什么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量?

答案:在进行假设检验时,选择适当的统计量非常重要。这是因为不同的统计量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情况。例如,有些统计量更适合于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而有些统计量则更适合于描述数据的分散程度。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结果,以及做出更准确的决策。因此,在假设检验之前,我们需要仔细考虑选择哪个统计量来更好地描述数据和满足我们的需求。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以下哪项不是统计学在医学研究中的主要应用? A.临床试验设计 B.诊断试验评估 C.流行病学调查 D.患者治疗过程监控 正确答案:D.患者治疗过程监控 2、在医学研究中,下列哪一种数据类型不属于定量数据?

管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A A.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B. 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 该市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 D.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2.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大,则B A.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 B.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 C. 两单位的平均数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3.一个统计总体C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4.品质标志的表现形式是D A. 绝对数 B. 相对数 C. 平均数 D. 文字 5.统计工作的各项任务归纳起来就是两条A A.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B. 统计设计和统计研究 C. 统计预测和统计 D. 统计服务和统计监督 6.对上海港等十多个沿海大港口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的港口吞吐量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B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抽样调查 7.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C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8.某城市为了解决轻工业生产情况,要进行一次典型调查,在选送调查单位时,应选择生产情况的企业; D A. 较好 B. 中等 C. 较差 D. 好、中、差 该组的分组标志是A A. 性别 B. 男、女 C. 文化程度 D. 性别和文化程度 10.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B A. 小于1 B. 等于1 C. 大于1 D. 不等于1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文化程度 B、职业 C、月工资 D、行业 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 A、国民收入 B、人均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设备台数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个变量? A、个 B、两个 C、1个 D、3个 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 A、身高 B、产品件数 C、企业人数 D、产品品种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库存额 B、总收入 C、平均收入 D、人均收入 6.典型调查是()确定调查单位的 A、随机 B、主观 C、随意D盲目 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 A、Z统计量 B、t统计量 C、统计量 D、X统计量

8.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 A、样本 B、小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容量 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与1之间10.算术均匀数的离差之和等于() A、零 B、1 C、-1 D、2 11.统计有三种含义,即统计活动、统计学和() A、统计数据 B、人口统计 C、外贸统计 D、数理统计12.()尺度只能区分事物的类别,但无法比较类别间的大小。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13.时间数列包括绝对数数列、相对数数列和() A、时期数列 B、平均数数列 C、时点数列 D、属性数列 14.下列变量中不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

A、企业产值 B、卒业生人数 C、生产工人数 D、工资额 15.对种子的发芽率进行质量检验,需要采用下列那种办法获得数据()A、全面查询拜访B、普查C、重点查询拜访D、抽样查询拜访16.分配数列由统计分组和()两个要素组成 A、频数或频率 B、观察值 C、随机变量D标准差17.在假设检验中,如果希望所考察的数值越小越好,一般要进行():A、左单侧检验B、右单侧检验 C、双测检验 D、单侧检验 18.序时平均数是一种() A、中位数 B、众数 C、动态平均数 D、静态平均数 1

统计学高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高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数学学科,主要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与技巧。对于那些打算考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并掌握高考中可能出现的统计学试题及答案,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一些统计学高考试题的类型和相应的答案。 一、选择题 1. 在一次调查中,有300位受访者,其中200人喝咖啡,100人喝茶。则既不喝咖啡也不喝茶的人数为: A. 0人 B. 100人 C. 200人 D. 300人 答案:B. 100人 解析:根据题意,喝咖啡的人有200人,喝茶的人有100人,总共有300人。而既不喝咖啡也不喝茶的人数为300-200-100=100人。 2. 一组数据为7,8,9,10,11,12,则这组数据的四分位数为: A. 8 B. 9 C. 10

D. 11 答案:C. 10 解析:四分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后,将其分成4等份,每一份的中间值即为四分位数。在这组数据中,中位数为9,左边的数据为7,8,右边的数据为11,12。所以四分位数为10。 二、填空题 1. 某数列的前三项为1,3,5,如果从第4项开始,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大2,则第10项是_____。 答案:17 解析:根据题意,第4项为5+2=7,第5项为7+2=9,依此类推,第10项为5+(10-1)×2=5+9×2=5+18=23。 2. 某班级里有60名学生,其中有3人同时擅长数学和英语,15人擅长数学但不擅长英语,则既不擅长数学也不擅长英语的学生有_____名。 答案:42 解析:根据题意,3人既擅长数学又擅长英语,15人只擅长数学不擅长英语,这两类学生共占了3+15=18名。所以既不擅长数学也不擅长英语的学生数目为60-18=42名。 三、计算题

卫生统计学试卷带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卷(带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哪项不是卫生统计学的基本任务? A.卫生状况的描述与分析 B.卫生计划与管理 C.卫生政策的制定 D.卫生教育与宣传 答案:C 2.下列哪项不属于卫生统计学的主要应用领域? A.流行病学调查 B.卫生监测与评价 C.卫生信息管理 D.卫生法律与政策研究 答案:D 3.下列哪项不是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A.发病率 B.死亡率 C.平均寿命 D.卫生保障率 答案:D 4.下列哪个指标可以反映人群的健康状况? A.发病率 B.死亡率 C.平均寿命

D.遗传病率 答案:C 5.下列哪项不属于卫生统计学中的描述性统计方法? A.均数 B.中位数 C.方差 D.相关系数 答案:D 6.下列哪项是卫生统计学中的推断性统计方法? A.均数 B.中位数 C.方差 D.配对t检验 答案:D 7.下列哪种疾病通常采用发病率来描述? A.心脏病 B.肺癌 C.流感 D.糖尿病 答案:C 8.下列哪种疾病通常采用死亡率来描述? A.心脏病 B.肺癌 C.流感 D.糖尿病 答案:B

9.下列哪种疾病通常采用病死率来描述? A.心脏病 B.肺癌 C.流感 D.糖尿病 答案:A 10.下列哪种疾病通常采用治愈率来描述? A.心脏病 B.肺癌 C.流感 D.糖尿病 答案:D 11.以下哪种统计分布常用于描述连续型变量? A.二项分布 B.泊松分布 C.正态分布 D.超几何分布 答案:C 12.以下哪种统计分布常用于描述离散型变量? A.二项分布 B.泊松分布 C.正态分布 D.超几何分布 答案:A 13.下列哪个指标可以反映疾病的传染性? A.发病率

卫生统计学试卷带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卷 适用范围:_________ 出题教师:__________ 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书写要工整、清楚、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一、单选题,以下各题有多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正确答案(本大题满分40分,每小题1分) 1.对两样本均数作t检验,n1=20, 02=20,其自由度等于:(C ) A.19 B.40 C.38 D.20 E.39 2.临床研究的总体一般:( B ) A.无限的 B.有限的 C.已知的 D.有数量的 3.在一项抽样研究中,当样本量逐渐增大时:( C ) A.标准误逐渐增大 B.标准差和标准误都逐渐增大 C.标准误逐渐减少 D.标准差逐渐增大 E.标准差逐渐减少 4.12名妇女分别用两种测量肺活量的仪器测最大呼气率(l/min),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无差别,可进行:( B ) A. X2检验 B.配对设计t检验 C.成组设计t检验 D.配对设计u检验 E.成组设计u检验 5.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0.46, P>0.05,说明两变量之间(B )。 A.有相关关系 B.无直线相关关系 C.无因果关系 D.无任何关系 E.有伴随关系

6. 对两地的结核病死亡率比较时作率的标准化,其目的是:( E ) A.为了能更好地反映人群实际死亡水平 B.消除各年龄组死亡率不同的影响 C.消除两地总人数不同的影响 D.以上都不对 E.消除两地人口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 7. 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 C ) A.为了进行显著性检验 B.为了便于比较 C.为了表示相对水平 D.为了表示实际水平 E.为了表示绝对水平 8. 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 A ) A.正态分布资料 B.负偏态分布资料 C.不对称分布的资料 D.频数分布类型不明的资料 E.正偏态分布资料 9. 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 E ) A.等级资料 B.分类资料 C.计数资料 D.有序分类资料 E.计量资料 10.对调查表考评的三个主要方面是( B )。 A.效度,反应度,可接受性 B.信度,效度,可接受性 C.信度,灵敏度,特异度 D.信度,效度,反应度 E.效度,灵敏度,特异度 11.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B ) A.分母不宜过小 B.注意离散程度的影响 C.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 D.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 E.二者之间的可比性

统计学基础及应用模拟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及应用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10%, 每题1分) 1.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年龄B.体重C.性别D.成绩 2.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是()。 A.职工工资总额B.化肥产量C.学习总成绩D.企业数 3.某集团公司规定2014年各地分公司销售业绩统计表呈报时间是2015年1月10日,其调查时间为()。 A.1天B.10天C.1年D.1年零10天 4.某厂2013年完成产值200万元,2014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则超额完成计划()。 A.15.5%B.5.5%C.115.5%D.5% 5.组数与组距的关系是( )。 A.组数越多,组距越小B.组数越多,组距越大 C.组数与组距无关D.组数越少,组距越小 6.某企业2009年技术工占50%,2010年新招收了一批学徒工,使学徒工的比重增加了10%。假定全厂各级工资水平均无变化,则2010年职工总平均工资将()。 A.提高B.下降 C.不变D.条件不够,无法判断 7.如果动态数列()大致相等,则可以拟合直线趋势方程。 A.逐期增长量B.累计增长量 C.环比增长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 8.统计指数分为个体指数与总指数,是按其()不同划分的。 A.反映对象范围B.所表明的指标性质 C.对比基期D.变动方向 9.置信区间的大小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A.可靠性B.准确性C.显著性 D.及时性 10.当所有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y = a + bx上,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A.r = 0 B.r = 1 C.r = −1 D.|r| = 1 二. 多项选择题(20%, 每题2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 A.粮食产量B.平均工资C.全国总人口D.居民生活用水量 2.通过对开滦、大同、抚顺等几个大型矿务局的调查,了解我国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BE)。 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 D.全面调查E.非全面调查 3.登记性误差存在于()。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 4.填写统计表中指标数值的具体方法有()。 A.当数字为0时要填写“0” B.如不应有数字时,要用符号“一”表示出来 C.如不应有数字时,就不用填 D.当缺某项数字或因数小可略而不计时,用符号“…”表示 E.统计表中数字部分不应留下空白,不可出现“同上”等字样5.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A.职工人数B.工业总产值 C.人口死亡数 D.粮食总产值E.铁路货物周转量 6.某公司下属5个企业,共有2 000名职工,已知每个企业某月的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及其实际产值,要计算公司月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则()。 A.应采用算术平均数B.应采用调和平均数 C.实际产值是权数D.工人数是权数 E.企业数是权数 7.某县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6%,平均亩产比上年提高了6%,该县粮食总产量和上年对比()。 A.持平 B.上升0.36% C.下降0.36% D.相当于99.64% E.下降3.6% 8.假设从6个人的总体中随机抽取2个人进行调查,可能有15个样本组合,所以说()。 A.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 B.总体指标是随机变量 C.样本指标是唯一确定的 D.总体指标是唯一确定的 E.样本指标是样本变量的函数 9.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属于()。 A.正相关B.单相关 C.负相关D.复相关 E.完全相关 10.职工平均工资上调8%,职工人数减少了10%,则()。 A.平均工资指数为108% B.职工人数指数为90% C.工资总额少支付2.8% D.工资总额减少2% E.工资总额指数 = 8% × 10% = 0.8% 三. 判断题(10%, 每题1分) 1、当对品质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 2、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经常性调查方法。 3、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4、统计资料的表现形式有统计表和统计图两种形式。 5、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所以它们之间必须是同质的。 6、强度相对指标可以反映现象的密度和普遍程度。 7、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一致,同时呈上升或下降趋势,则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8、回归系数b和相关系数r都可以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9、利用指数体系,可以反映被研究现象的变动趋势。 10、所有统计指数都是相对数。 四. 计算题(20%, 每题10分) 1、某市零售商业网点本年年有5 865个,十年前有8 973个;本年平均人口有260万人,十年前为285万人。试分别计算零售商业网密度的正指标和逆指标。 2.某超市某年上半年各月销售计划及其计划完成程度如下表所示。

统计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本试卷共四大题,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是:() A身高B体重C人数D利润 2.某班主任想了解本班学生月生活费支出的内容,用抽签形式抽取本班10名同学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典型调查B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制度 D 重点调查 3.2009年某市生产总值7450.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达到自199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则() A生产总值7450.27亿元是数量指标,增长速度13.6%是质量指标 B生产总值7450.27亿元是质量指标,增长速度13.6%是数量指标 C两者都是数量指标D两者都是质量指标 4.某企业计划规定单位生产成本比上年下降10%,实际比上年降低15%,则单位生产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数为:() A(1+15%)/(1+10%)B(1-15%)/(1-10%) C (1+15%)/(1-10%) D 15% / 10% 5.某班同学进行的《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中,平均分是78 分,标准差是10分,中位数是80分,则该班同学本门课程成绩分布形状是()A对称B 右偏C左偏D无法确定 6.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哪一种属于一次性调查() A商品库存量B商品购进额 C商品销售量D商品销售额 7.按人口平均计算的钢产量是() A算术平均数B比例相对数 C 比较相对数 D 强度相对数 8.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0年11月1日0点,11月1日调查

员在各家调查时,得知李家10月31日23点40分生了一个小孩,过了半小时王家也生了一个小孩,则这两个小孩应该如何登记?() A两家小孩均应登记B王家的小孩应登记,李家小孩不应登记 C两家小孩均不应登记D王家小孩不应登记,李家小孩应登记9.标准差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A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10.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B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C为了应用概率论D根据样本指标的数值来推断总体指标的数值 11.统计总体的具体特征表现为() A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B同质性客观性大量性 C数量性大量性差异性D大量性具体性差异性 12.中网公司3月份完成的货运量为48000吨。这里的吨是()单位。 A自然单位B标准实物单位 C复合单位D度量衡单位 13.统计整理中,最关键的工作是() A审核原始资料B资料汇总 C统计分组D编制统计表和统计图 14.某市对该市所有医院进行调查,其中儿童医院调查结果为:共有医生、护士620人,其中医生300人,护士320人;病床数530张,医疗设备价值4200 万元。上述数值中总量指标有()。 A 1个 B 3个 C 5个 D 0个 15.某车间7月份在生产老产品的同时,新产品首次小批量投产,出现了4件废品,全车间的废品率为1.3%。8月份新产品大批量投产,全部制品10000 件,其中废品12件,则8月份产品质量() A提高B下降C不变D无法确定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 1.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 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统计研究的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四个阶段。 () 3.统计数据误差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4.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 5.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参数。() 6.如果数据呈左偏分布,则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关系为:均值<中位数< 众数。() 7.通过散点图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 8.所有可能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等于总体均值。() 9.影响时间序列的因素可分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和不规则变 动四种。() 10.狭义的统计指数是用来说明那些不能直接加总的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一 种特殊相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 1.为了估计全国高中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在该项研究中样本是()。 A 100所中学 B 20个城市 C 全国的高中生 D 100所中学的高中生 2.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5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这一数据属于()。 A 分类数据 B 顺序数据 C 截面数据 D 时间序列数据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以下。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7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A 24 B 25 C 26 D 27 4.两组数据相比较()。

A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 B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C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 D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5.在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 A 产量指数 B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C 生产工时指数 D 销售量指数 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 A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和 B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C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D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加1(或100%) 7.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 A 1.8% B 2.5% C 20% D 18% 8.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标准差降低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 A 2倍 B 3倍 C 4倍 D 5倍 9.如果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 A 低度相关关系 B 完全相关关系 C 高度相关关系 D 完全不相关 10.合理施肥量与农作物亩产量之间的关系是( )。 A 函数关系 B 相关关系 C 没有关系 D 正比例关系 11.在回归分析中,描述因变量y 如何依赖自变量x 和误差项ε的方程称为( )。 A 回归方程 B 回归模型 C 估计的回归方程 D 理论回归方程 12.平均指标是用来反映一组数据分布的( )的指标。 A 相关程度 B 离散程度 C 集中程度 D 离差程度 13.在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时,在小样本条件下,总体均值在1-α 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可以写为( )。 A n z x 2 2 σα ± B n t x σ α2 ± C n z x σ α2 ± D n s z x 2 2 α± 1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估计的置信水平,其估计的置信区间将( )。 A 变宽 B 变窄 C 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 15.在同等条件下,重复抽样误差和不重复抽样误差相比( )。

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0.4,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0.02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A.5%×7%×9% B. 105%×107%×109% C.(105%×107%×109%)-1 D.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4.76% C. –33.3% D. 3.85%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 回归系数b= -1.75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1.75年时间 D. 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 =70件, =5.6件乙车间: =90件, =6.3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 多选题 (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 A. 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0万元 B. 储蓄存款余额500万元 C. 商品销售额80万元 D. 固定资产300万元 E. 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 2. 在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测量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测度值是 A. 均值 B. 众数 C. 中位数 D. 几何平均数 E. 调和平均数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A 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 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 C 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 D 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A 00p q B 11p q C 01p q D 10p q 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 A 均值 B 中位数 C 众数 D 四分位数 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 A 乡村较大 B 城市较大 C 城市和乡村一样 D 不能比较 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

今年1月超额完成计划3%,2月刚好完成计划,3月超额完成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A 3% B 4% C 5% D 无法计算 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A 上涨10.0% B 上涨11.1% C 下跌11.1% D 下跌10.0% 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A 环比发展速度 B 年距发展速度 C 定基发展速度 D 平均发展速度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A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 B 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 C 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 D 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 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为主体. A 抽样调查 B 普查 C 统计报表 D 重点调查

统计学试题和答案试卷A

统计学试题 1. 在统计史上被认为有统计学之名而无统计学之实的学派是( D ) A.数理统计学派 B.政治算术学派 C.社会统计学派 D.国势学派 2. 统计对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是(C)。 A.从定性到定量 B.从定量到定性 C.从个体到总体 D.从总体到个体 3. 根据统计方法的构成,可将统计学分为( A )。 A.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B.应用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 C.描述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D.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4. 有10个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资料,若要调查这10个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C ) A. 10个企业 B. 10个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 C. 10个企业的全部职工 D. 10个企业每个职工的工资 5. 在平均工资、废品量、企业工人数、劳动生产率和机器台数五个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几个( C )。 A. 一个 B. 二个 C. 三个 D. 四个 6. 衡量顺序数据的尺度是( B )。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7.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D )。 A. 职工人数 B. 企业个数 C. 设备台数 D. 产品重量 8.设置统计指标的基本要求是( A )。 A.口径一致 B.可度量性 C.综合性 D.具体性 9. 为掌握商品销售情况,对占该市商品销售额80%的五个大商场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B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统计报表 10.统计整理所涉及的资料是( C )。 A.原始资料 B.次级资料 C.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D.统计分析后的资料 11. 对原始资料审查的内容之一是( D )。 A.客观性 B. 系统性 C.大量性 D.完整性 12. 洛伦兹曲线(Lorentz curve)是根据(A )绘制的。 A.人口与收入的累积百分比 B. 人口与收入的累积次数 C. 人口与收入的百分比 D.人口与收入的次数 13.受极端数值影响最小的集中趋势值是( D )。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设某地区有2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 总体是 ; A.每一家工业企业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2.有6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些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 则总体单位是 ; 家公司的全部职工家公司的每一位职工 家公司所有职工的全部工资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3.一个统计总体 ; A.只能有一个指标 B.可以有多个指标 C.只能有一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标志 4.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5.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 A.变量值 B.变量 C.指标值 D.指标 6.年龄是 ; A.变量值 B.连续型变量 C.离散型变量 D. 连续型变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常按离散型处理 7.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 A.登记的方便 B.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C.确定调查的范围 D.确定调查的单位 8.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职工调查 B.工业普查 C.工业设备调查 D.未安装设备调查 9.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 调查方式是 ; A.典型调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10.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10月1日至15日全部调查完 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调查时间 B.登记期限 C.调查期限 D.标准时间 1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B.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C.确定组距和组数 D.确定全距和组距 1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最小组为开口组,组限为4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