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卷 理综(二)答题卡
- 格式:pdf
- 大小:378.55 KB
- 文档页数:2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15页,38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
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A.一直不做功B.一直做正功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15.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Th H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α粒子的动能B.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粒子的动量大小C.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D.衰变后α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16.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保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2-B.C.D.17.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P 31 S 32 Ca40 Fe 56Ni 59 Cu 64 Zn 65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答案】B【考点定位】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组织培养【名师点睛】本题以细胞的生命历程为依托,综合考查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知识跨度较大,但难度不大。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解答该题时的易错点在于:误认为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2.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答案】C【解析】某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打开,说明该物质会阻碍DNA分子的解旋,因此会阻碍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抑制细胞增殖,A、B、D三项均正确;因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所以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C项错误。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细胞增殖【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这一解题的信息和切入点,从中挖掘出隐含的信息:该物质具有阻碍DNA 分子解旋的作用,凡是涉及到DNA分子解旋的生理过程都会受到该物质的影响,进而结合各选项的问题情境逐一分析作答。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N14O16 Na 23 Mg 24 Al 27 Ca 40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基因分别谓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
其中表示错误的是2.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 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C. 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D.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值过程相同3.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B. 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酶有催化活性C. 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 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4.将某种植物的成熟洗白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 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 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 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色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学科&网。
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4页,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I卷(必做,共87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答题卡。
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第I卷共20小题,1-13题每小题4分,14—20题每小题5分,共87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Fe 56 Cu 64 Zn 6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细胞中物质与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染色体中含有的五碳糖都是核糖B.磷脂、质粒都含有的元素是C、H、O、N、PC.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D.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发生分化后,高尔基体膜的更新速度一定加快2.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没有酒精的是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B.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C.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D.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3.右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①正在发生交叉互换B.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C.细胞①有4个四分体D.细胞③分裂结束后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B的两个子细胞4.下列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翻译过程相同的是A.DNA自我复制B.转录C.RNA自我复制D.逆转录5.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
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过程都有遗传物质的复制、都出现纺锤体B.细胞凋亡过程与基因的表达无关C.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存在于机体正常细胞中D.人的衰老红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6.在切除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放置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测定各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分子与细胞的说法中全都正确的是(▲) ①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②核膜为双层膜结构,外膜的外表面附着有很多核糖体 ③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DNA 和蛋白质 ④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⑤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⑥每个ADP 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 .①③⑤B .②③⑤C .②④⑥D .①④⑥2、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体内血糖的调节机制B .摩尔根等遗传学家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 .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D .用样方法和取样器取样法可分别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和土壤动物的丰富度3、下图为溶酶体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各种细胞内都含有溶酶体,该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范畴 B .溶酶体吞噬入侵细胞的病原体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C .H +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与水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D .溶酶体破裂后,其内部各种水解酶的活性应升高或不变4、关于小麦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小麦光合速率最高 B .类囊体膜上产生的ATP 可用于暗反应C .进入叶绿体的CO 2不能被NADPH 直接还原D .净光合速率长期为零时会导致幼苗停止生长 5、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体内存在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
用姜黄素治疗,会引起癌细胞内BAX 等凋亡蛋白高表达,诱发癌细胞凋亡;而肿瘤干细胞因膜上具有高水平的ABCG 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逃避凋亡,并增殖分化形成癌细胞。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肿瘤干细胞与癌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B .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及姜黄素的排出都需要消耗ATPC .编码BAX 蛋白和ABCG 2蛋白的基因都属于原癌基因D .用ABCG 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6、下图是某种遗传病的调查结果,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考试时间:2017年6月8日9:00—11:30】 试卷类型:AA.该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B.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7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4C.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则1、3均为杂合子D.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7患病的概率是1/27、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KNO3的古代文献,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8、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氨生产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B.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O3转化为H2SO4时放出的热量C.氯碱工业中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制备苛性钠,目的是防止阴极室产生的Cl2进入阳极室D.侯氏制碱法是将氨气和二氧化碳先后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制得碳酸氢钠固体,再在高温下灼烧,转化为碳酸钠固体9、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10、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r(Y)>r(X)>r(Z),且原子序数之和为16。
普宁华侨中学2017年高考适应性考试高三理科综合命题物理:化学:生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 Cl35.5 P31 S32 Ca40 Fe56 Cu64 Br80 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129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王晓渠)14.用图所示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A.a光的波长一定大于b光的波长B.增加b光的强度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C.用a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是由d到cD.只增加a光的强度可使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增大(赖业坚)15.A、B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B车在A车的前面,A车以v A=10m/s 的速度向前匀速运动,某时刻B车关闭发动机,此时A、B相距s=200m,且B车速度v B=10m/s,B车所受的阻力恒为车重的0.1倍,g=10m/s2,那么A车追上B车所用的时间为()A.15s B.20s C.25s D.30s(许伟滨)16.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MN、PQ平行放置,且都倾斜着与水平面成夹角θ.在导轨的最上端M、P之间接有电阻R,不计其它电阻.导体棒ab从导轨的最底端冲上导轨,当没有磁场时,ab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若存在垂直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时,ab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两次运动过程中ab都与导轨保持垂直,且初速度都相等.关于上述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上升的最大高度相比较为H<hB.有磁场时导体棒所受合力的功大于无磁场时合力的功C.有磁场时,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为D.有磁场时,ab上升过程的最小加速度为gsinθ(庄泽铭)17.美国宇航局2011年12月5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开普勒﹣22b”,其直径约为地球的2.4倍.至今其确切质量和表面成分仍不清楚,假设该行星的密度和地球相当,根据以上信息,估算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等于()A.3.3×103 m/s B.7.9×103 m/s C.1.2×104 m/s D.1.9×104 m/s(林泽衡)18.如图所示,在x轴上方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x轴下方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一带负电的粒子从原点O以与x轴成30°角斜向上射入磁场,且在上方运动半径为R.不计重力,则()A.粒子经偏转一定不能回到原点OB.粒子在x轴上方和下方两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2:1C.粒子完成一次周期性运动的时间为D.粒子第二次射入x轴上方磁场时,沿x轴前进3R(许东文)19.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虚线MN和M′N′之间区域内存在着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初速度v0由A点垂直MN进入这个区域,带电粒子沿直线运动,并从C点离开场区.如果撤去磁场,该粒子将从B点离开场区;如果撤去电场,该粒子将从D点离开场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粒子由B、C、D三点离开场区时的动能不相同B.该粒子由A点运动到B、C、D三点的时间均不相同C.若该粒子带负电,则电场方向竖直向下,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D.匀强电场的场强E与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之比等于v0(张梦道)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C为电容器,电流表A和电压表V均可视为理想电表,现闭合开关S后,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B.小灯泡L变暗C.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方向自右向左D.电源的总功率变大,效率变小(黄晓升)21.在家庭电路中,为了安全,一般在电能表后面的电路中安装一个漏电开关,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甲线圈两端与脱扣开关控制器相连,乙线圈由两条电源线采取双线法绕制,并与甲线圈绕在同一个矩形硅钢片组成的铁芯上。
绝密★启用前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a 40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某种细胞有 4 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
其中表示错误的是2.在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 mRNA 和蛋白质C.培养基中的32P 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 T2噬菌体的核酸中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 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 DNA 合成的酶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4.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 A 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4h 内物质 A 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0~1h 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2~3h 内物质 A 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0~1h 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 3 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 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 A 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 a、b、d 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
4 4 A绝密★启用前注意事项: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a 40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某种细胞有 4 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
其中表示错误的是2. 在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 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T 2 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 .T 2 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 mRNA 和蛋白质C. 培养基中的 32P 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 T 2 噬菌体的核酸中D.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 T 2 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3.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 DNA 合成的酶B .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C .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 .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 37℃4. 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 A 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0~4h 内物质 A 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 0~1h 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 2~3h 内物质 A 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 0~1h 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5. 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 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 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6. 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 3 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 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 A 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 a 、b 、d 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N14O16 Na 23 Mg 24 Al 27 Ca 40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
其中表示错误的是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4.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学科&网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Ca40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基因分别谓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
其中表示错误的是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与该噬菌体相2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T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2B.T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2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噬菌体的核酸中2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值过程相同2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酶有催化活性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4.将某种植物的成熟洗白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色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学科&网。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理科综合答题卡(一)
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
缺考标记:(考生禁止填涂)
填 涂
样 例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
认真检查监考员所粘贴的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解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
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
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5题
26题
22题
考 生 条 形 码 粘 贴 处
1 ABCD
2 ABCD
3 ABCD
4 ABCD
5 ABCD 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
第I 卷(选择题 共126分)
6 ABCD
7 ABCD
8 ABCD
9 ABCD 10 ABCD 11 ABCD 12 ABCD 13 ABCD 14 ABCD
15 ABCD
16 ABCD 17 ABCD 18 ABCD 19 ABCD 20 ABCD
21 ABCD 24题 23题
27题
我所选的题号是 我所选的题号是
37
我所选的题号是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8题
物理选考题
29题
30题
31题
32题
请考生从给出的33、34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号一致,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化学选考题
请考生从给出的35、36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号一致,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生物选考题
请考生从给出的37、38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号一致,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
34
35
36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