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开学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5
学校疫情防控期间上课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学校疫情防控期间的上课管理工作,保障师生的安全与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疫情防控期间全部课程的管理。
第三条:学校疫情防控期间上课管理应严格遵守国家、地方以及学校关于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第二章上课管理标准第四条:学校疫情防控期间的上课管理应遵从以下标准:1.保证上课场合的通风条件良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教室座位按相关规定排布,保持肯定间距,避开近距离接触。
3.学生应佩戴口罩上课,并做好手卫生,随时保持手部清洁。
4.教职工应带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并提示学生正确佩戴。
5.学校应定期对教室、公共区域进行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6.在必需时,学校可依据疫情风险等级采取分批次上课、错峰上课等措施,确保师生的安全。
第五条:学校疫情防控期间的上课管理应做好信息收集、报备、跟踪工作:1.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健康信息登记制度,包含体温测量、健康码等。
2.学校应加强学生健康信息的收集和管理,确保学生的健康情形信息得到及时准确的反馈。
3.学校应定期报送学生健康信息汇总报告,并在必需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疫情防控情况。
4.学校应跟踪学生的健康情形,及时隔离、转送有疑似症状或确诊病例的学生,并做好相关宣传和引导工作。
第三章考核标准第六条:学校疫情防控期间的上课管理考核应依照以下标准进行:1.上课场合是否符合通风要求,室内空气是否流通良好。
2.教室座位是否依照规定排布,学生是否保持肯定间距。
3.学生是否佩戴口罩,并做好手部卫生,随时保持手部清洁。
4.教职工是否带好个人防护用品,并提示学生正确佩戴。
5.学校是否定期对教室、公共区域进行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6.学校是否建立健全学生健康信息登记制度,并及时报送学生健康信息汇总报告。
7.学校是否及时跟踪健康情形异常的学生,并采取相应的隔离和转送措施。
第四章考核结果和奖惩措施第七条:学校疫情防控期间的上课管理考核结果将依据考核标准进行综合评定,并进行相应的奖惩措施:1.上课管理表现良好的教职工和学生,将予以称赞,嘉奖相关荣誉称呼。
防疫期间课间管理制度一、课间管理制度的背景和意义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和教育机构是疫情传播的高风险地区。
在学生大量聚集的情况下,即使是短暂的课间休息时间也可能造成疫情的传播。
为了减少疫情传播的风险,学校需要制定严格的课间管理制度,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安全。
课间管理制度的实施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科学规范的课间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同时,良好的课间管理制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疫情防控期间的课间管理制度1. 统一管理、分散就餐在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应当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确保学生在课间不聚集,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为此,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生在课间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保证学生在课间活动时分散就餐,避免拥挤。
2. 建立课间卫生检查制度学校应当建立课间卫生检查制度,确保学生在课间及时清洁双手。
学生在课间应当配合学校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按照规定的卫生要求进行课间保洁。
同时,学校还应当加强对课间卫生情况的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卫生问题,确保学校环境整洁。
3. 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监测为了尽快发现和隔离患有疾病的学生,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监测。
学校可以通过测量学生的体温等方式,及时监测学生的健康状况。
如果发现学生有发热等症状,学校应当及时隔离学生,并通知家长进行进一步处理。
4. 加强课间管理在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课间管理。
学校可以通过增加监督人员、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等方式,确保学生在课间活动时规范行为,避免发生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事件。
5. 定期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为了提高学生对疫情防控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校应当定期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学校可以通过班会、课间广播等方式向学生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防疫习惯,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6. 推行“点对点”管理为了减少学生在课间活动时接触外界环境的机会,学校可以推行“点对点”管理。
目录(一)XX学校疫情防控时期学生上下课及课间管理办法(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师生健康监测管理制度(三)XX学校疫情防控期间公共厕所管理制度详细:(一) XX学校疫情防控时期学生上下课及课间管理办法疫情已经得到基本的控制,开学已经被推上了日程。
孩子防护意识的相对淡薄和学校人员的密集程度都会给疫情防控造成困难,课间学生流动密集应该着重防护。
我认为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严格监督学生课间带好口罩低年级段的学生防护意识淡薄,这就要求学校和老师一定要在课间严格监督学生,确保每一位学生戴好口罩。
二.尽可能错开下课时间正常情况学校各班级上下课时间都一致的,特殊时期应该尽可能的错开下课时间。
错开下课时间可以有效的减少学生的集聚和接触,从而降低风险。
可以采用每个年级段比上一个年级晚下课5分钟。
如一年级30分钟下课,二年级35分钟下课,以此类推。
三.要求学生课间尽可能待在班级课间是为了让学生得到短暂的休息,特殊时间除了必须离开教室列入去洗手间应尽可能待在班级,不要随意走动。
四.为各班级指定活动区域为每一个班级指定做课间活动的区域,从而减少更班级同学与其他班级同学接触的可能性。
在课间活动时教师要叮嘱学生间隔至少一米。
五.课间活动之后要洗手学校应该为学生准备洗手液放在洗手间,要求学生课间活动之后必须洗手。
家长要为学生准备毛巾,而不是用学校公用的。
毛巾拿回家之后要清洗和消毒。
六.暂时取消学校组织的集体性活动集体性活动会使同学聚集,增加人员接触。
特殊时期应该取消如课间操、文体活动等集体性活动。
七.其他注意事项每天放学之后学校应该无死角的消毒校园内的一切设备和区域,确保学生课间活动接触到的一切设备都是经过消毒的。
密切关注每一个同学的健康情况,为班级统一配备电子体温计。
总之,开学之后校园的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我相信通过学校家长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取得这场无硝烟的战斗的胜利。
(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师生健康监测管理制度为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省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工作要求,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等文件精神,为精准掌握师生疫情防控的相关情况,提高防控工作的主动性、科学性、有效性,确保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师生健康状况监测制度。
疫情防控期间课间管理制度一、制定原则在制定疫情防控期间的课间管理制度时,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健康第一。
学校的课间管理制度要以保障师生健康为核心,确保疫情期间的课间活动不会成为病毒传播的渠道。
2. 科学合理。
在制定课间管理制度时,要根据疫情防控的具体情况,结合专家意见和政府规定,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
3. 灵活应变。
由于疫情的发展变化,课间管理制度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及时调整和应对不同情况。
4. 公平公正。
课间管理制度要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确保师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平等权利。
5. 参与共建。
制定课间管理制度时,需要充分考虑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建共享的管理模式。
二、具体措施在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来进行课间管理:1. 课间分散活动。
为了避免人员聚集,学校可以安排不同年级、班级的学生分散在不同的场所进行课间活动,减少人员密集度。
2. 健康检测。
在课间活动开始前,学校可以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登记,排除有症状的学生参与课间活动。
3. 室外活动。
尽量将课间活动安排在室外场所进行,阳光和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4. 分时段活动。
将课间活动分成不同的时间段进行,避免所有学生同时进行课间活动,缓解活动场所的压力。
5. 保持距离。
学校应教育学生在课间活动中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避免互相接触,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6. 洗手消毒。
学校应在课间活动前后提供洗手和消毒的设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毒传播。
7. 管控进出。
学校可以设立出入口,对学生进行管控,确保只有经过健康检测的学生可以参与课间活动。
8. 教育宣传。
学校可以加强对师生的疫情防控知识教育和宣传,提高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管理方法为了有效地贯彻疫情防控期间的课间管理制度,学校可以采取以下管理方法:1. 领导责任制。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课间管理工作,制定管理方案,明确责任,并进行督导检查,确保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疫情期间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精选5篇)疫情期间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精选5篇)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制度,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
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疫情期间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疫情期间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制度1为加强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学校“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特制定本规定。
一、校园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所有进入校园的人员必须接受安保人员的身份核查、健康码及体温检查、信息登记。
二、进入学校所有人员要佩戴口罩,经安保人员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正常后方可进入校园,体温超37.3℃的人员到临时休息点观察,等待后续检测、处置。
三、驾车进入校园的教职工,须主动出示临时车辆通行证,车上其他乘员均须出示校园一卡通等证件,不得携带校外人员进校,测温后方可进入。
四、学生返校复学后不得出校园,学生如因教学安排(上课、实验、科研等)原因需要往返南北校区的,须持有所在学院审批文件方可进出校园,并配合安保人员做好各项检测、登记。
五、毕业班学生因实习或就业确有必要出校的,要严格履行请假程序、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出校时凭学院审批文件,登记备案后方可出校。
六、凡业务工作需要进校的校外人员,须事先报邀请单位同意,并出示审批的有效二维码,经门岗扫码验证通过后、检测体温正常后方可入校。
七、学校谢绝校外无关人员入校,外来无关车辆、出租车、网约车、共享单车等一律禁止进入校园。
拒绝所有外卖人员进入校园,非南北区快递服务中心的人员和车辆不得进入校园。
八、校园封闭管理期间,师生不得在公共场所举办活动,不扎堆、不聚集,不进行比赛类的体育活动。
九、学校教职工每周要向学院报备一次健康码,所有外来安保、后勤、基建等服务人员,每三天向主管部门报一次健康码。
疫情期间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制度2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确保春季开学工作平稳有序进行,根据上级有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和《阳气寺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学校新冠疫情上下学管理制引言概述: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全球教育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学校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管理制度来应对疫情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学校在新冠疫情下的上下学管理制度,包括学生进校管理、课堂教学管理、课间休息管理和放学管理。
一、学生进校管理1.1 体温检测和健康登记学校要求学生进校前进行体温检测,并要求学生及家长填写健康登记表。
这样可以筛查出体温异常和有潜在症状的学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校内环境的安全。
1.2 分散进校时间和地点为了避免学生集中进入校园,学校可以采取分散进校时间和地点的措施。
例如,分批次进校,错峰进校,或者利用多个入口进行进校。
这样可以减少人员密集,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
1.3 健康宣教和个人防护学校应加强健康宣教,教育学生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
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海报、班会教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防护意识,减少疫情传播的可能性。
二、课堂教学管理2.1 座位排布和社交距离学校应合理安排座位,保持学生之间的社交距离,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座位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并且定期进行消毒清洁,确保教室环境的卫生。
2.2 强化课堂卫生管理学校要求教师和学生在进入教室前进行手部消毒,并定期通风教室,保持空气流通。
教室内的桌椅、黑板、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也要进行定期消毒,保持课堂的卫生。
2.3 课堂互动方式调整为了减少接触传播的风险,学校可以调整课堂互动方式。
例如,采用线上互动平台进行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减少面对面接触。
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个别自习,减少集体活动,降低疫情传播的可能性。
三、课间休息管理3.1 分散休息时间和地点为了避免学生在课间休息时聚集在一起,学校可以采取分散休息时间和地点的措施。
例如,将课间休息时间错开,或者规定学生在不同区域休息,避免人员密集,减少疫情传播的风险。
3.2 强化卫生习惯培养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卫生习惯培养,教育学生正确洗手、咳嗽礼仪等。
疫情期间学校上课管理制度〔通用6篇〕疫情期间学校上课管理制度1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及《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标准〔试行〕》的规定,为了使我校和幼儿园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惹事件报告工作统一、有序,特制定本工作标准。
一、学校成立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惹事件的领导机构1.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惹事件的发现、搜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2.负责指定专人或兼职老师负责本单位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惹事件、因病缺勤等安康信息的搜集、汇总与报告工作;3.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单位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惹事件进展调查和处理,承受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惹事件的催促、检查;4.负责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全体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5.学校校长或者托幼机构主要领导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惹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惹事件报告人〔以下简称学校疫情报告人〕〔一〕学校疫情报告人的设置要求1.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2.理解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优先考虑;3.必须为学校或者托幼机构的在编人员。
〔二〕学校疫情报告人职责1.在校长的领导下,详细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惹事件报告工作;2.协助本单位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惹事件监测、发现及报告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3.定期对全校〔托幼机构〕学生的出勤、安康情况进展巡查;4.负责指导全校〔托幼机构〕学生的晨检工作。
三、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建立由学生到老师、到学校疫情报告人、到学校〔托幼机构〕领导的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报告制度。
〔一〕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监测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当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学校和托幼机构的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病症、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
中小学关于开学疫防控学生学习和体育活动管理方案开学疫情防控是当前教育系统面临的重要任务,为确保学生的学习、健康和安全,制定以学生疫情防控和体育活动管理为核心的方案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份中小学关于开学疫防控学生学习和体育活动管理的方案,供参考。
一、疫情防控措施1.学校要加强校园消毒工作,每日对学生活动区域进行消毒。
2.校门设立测温点,每天上午对师生进行体温检测,发现发热者及时隔离和报告。
3.每天上学时(进/出校门处)以及每节课开始前,寄宿生和走读生都需要进行体温检测,确保学生身体健康。
4.要求学生佩戴口罩,防止飞沫传播,特殊情况下不能佩戴口罩的,需要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
5.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教育他们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挡口鼻等防护措施。
6.学生如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向学校报告,避免隐瞒感染情况。
7.学校要做好学生信息登记和追踪,确保开展疫情排查和防控工作。
8.教室内要保持通风,定时开窗换气,减少人员聚集。
二、学习管理方案1.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学校可以采取分时间段、错峰上课的方式,控制学生人数,减少人员聚集。
2.优化课程安排,合理安排每天上课时间,减少课间休息时间,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
3.学校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在线线上教学,减少学生聚集,降低传染风险。
4.学校要积极配合疫情期间的各项教育政策和相关要求,做好课程评价和学生考试安排。
5.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并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
三、体育活动管理方案1.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学校可以暂停开展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如运动会等。
2.学校要加强体育器材的消毒工作,保证学生使用的器材的卫生和安全。
3.体育课要根据疫情情况,选择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避免学生过度接触,减少传染风险。
4.体育活动时学生要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
5.鼓励学生在室外进行体育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并减少人员聚集。
疫情防控期间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我们根据《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了下面的管理制度。
一、职责管理:我们将坚持教育先行、预防为主、多方配合、责任到人的原则,实行谁主管谁负全责的管理制度。
负责本部门安全工作的人将指导、管理、监督和检查,并对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二、安全教育:我们将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训练,重视加强紧急情况下的撤离、疏散、逃生等安全防护教育,增强师生自救、自护和互救的能力。
我们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确定安全教育目标,形成教育递进层次。
我们将与家庭密切配合,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碍疏导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压力,防止和减少学生因心理疾病而发生的伤害、自伤、自残事故。
我们将把安全工作作为家长会、家长的重要内容,增强安全教育效果。
同时,我们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严禁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
我们还将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阵地和设施,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三、安全制度和检查:我们将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度。
层层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切实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
我们将建立完善安全工作安全常规管理制度。
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提出安全要求,并对校内安全防范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加强管理,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我们将建立学校安全工作周检查制度。
在每学期开学前,对校舍、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及卫生保健品、化学药品、安全警示语等进行全面检查,特别在雨季前应加强重点防范,杜绝事故发生。
我们将定期、不定期对安全工作进行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应限期整改。
每学年的工作总结应有安全工作的内容。
重点安全专项检查应形成书面总结报告,上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
我们还将建立学校安全工作考核制度。
将学校安全工作列入部门和管理、评估的重要内容。
中小学关于开学疫防控学生学习和体育活动管理方案为了做好中小学开学时的疫情防控工作,保证学生的学习和体育活动的安全和有序进行,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学生的健康管理1. 学生每天到校前需进行体温测量,体温正常方可入校,发现体温异常者需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
2. 学生每天上学前需要佩戴口罩,并定期更换(3-4小时更换一次)。
3. 学生每周一次进行体检,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
4. 学校配备专门的卫生人员对教室、图书馆、活动室等场所进行定期消毒,保证环境的洁净卫生。
二、课堂管理1. 减少课间人群聚集,每节课下课后,学生须立即散场,不得滞留在教室、走廊等地方。
2. 教室内要保持通风,不得关闭窗户,保证空气流通。
3. 学生需要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每人占用的桌面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4. 学生上课时需佩戴口罩,不能随意离开座位,不得过分接触他人。
5. 学生携带饭菜进入教室用餐时,必须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食物污染。
三、体育活动管理1. 体育活动要采取分班、分区域的方式进行,保证每个学生参与活动时的人数不超过规定人数,避免人员聚集。
2. 每个班级的体育活动时间间隔要保证充足,避免不同班级间交叉使用体育场地导致人员聚集。
3. 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互相接触。
4. 学校要加强体育设施的消毒工作,保证场地的卫生和安全。
四、家长参与1. 家长每天要对学生的体温进行测量,并填写健康检查表,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向学校报告。
2. 家长要教育孩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
3. 家长要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校有关疫情防控和学生学习、活动的通知。
五、应急处置措施1. 如果学校发现有学生出现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立即隔离该学生,通知家长,并迅速报告当地疾控部门和校长。
2. 学校应根据疫情情况及时调整学生的作息时间和学习方式。
3. 学校要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工作,增加学生对疫情的认知和防控意识。
本方案将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和完善,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和体育活动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进行。
崔寨小学
疫情开学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疫情结束后,为确保开学学生课间活动不发生安全事故,将学生课间活动伤害降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制度。
1、加强课间活动安全教育
各班级充分利用“开学安全第一课”等渠道进行课间活动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广泛开展课间活动安全和有关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和技能。
2、课间不聚集,减少在密闭空间的逗留,外出活动人与人
之间的距离不少于1.5米。
3、课间活动期间必须戴口罩,接触门把手、口罩外部等后
要洗手。
4、不在教室、走廊、楼道、操场各处追逐打闹,不翻越围
墙,不做危险游戏,不攀爬栏杆、篮球架、铁门等设施,不跳台阶。
5、在室外绿化地内发现不洁净垃圾、小昆虫等小动物不准
触摸,防止有病毒病菌感染。
6、设立"教师课间安全岗",由值日教师负责,在学生课间和其他室外活动期间进行巡查,发现学生有追逐打闹或其他危险行为的,及时予以告诫、制止;当有突发事件时应在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防止受伤学生受到进一步伤害,保护好学生。
7、设立"学生文明监督岗",由各年级值日干部负责,每课间两人,佩戴袖标,分区域在学生课间活动期间巡逻。
给同学温馨提示"慢慢走,不要跑""上下楼梯靠右行"等,尽量避免课间追逐打闹现象。
有问题找值班教师汇报。
8、处罚:发现违纪情况,除批评教育外,还要按学校班级量化评比条件,进行扣分处理。
根据聚集班级和人数,给相应的班级月度考核中每人次减一分;每发现一人不带口罩给相应班级减一分;乱摸乱动的学生根据情节分别减1--2分;并且违规学生不能参与本月的优秀学生,进步之星的评选。
9、对班级课间活动违规活动较多的班主任进行约谈,计入班主任月度考核。
课间安全巡视值班安排表年级:
课间安全巡视值班安排表值班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