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3)
- 格式:pdf
- 大小:369.92 KB
- 文档页数:7
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家、作品。
学而不思则罔,______ 。
(《论语》)______ ,崔九堂前几度闻。
(______ 《江南逢李龟年》)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 。
(李白《峨眉山月歌》)______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 。
(李白《______ 》)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2.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平江路,这一条______( 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 shì)雅致的生活。
①______( mián)延②浓______(yù)③______(sù)说④闲______(shì)三、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3.阅读名著《朝花夕拾》和《西游记》,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表述与原著内容不相符合的是哪一项?______A.《五猖会》主要记叙了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心情和父亲逼我背诵诗经的痛苦感受,揭示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B.《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C.《琐记》记叙鲁迅为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描写了一个心术不正的衍太太形象,同时表现了鲁迅对白话文的坚决捍卫。
D.《无常》中“无常”这个形象受到民众喜爱的原因是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1. (8分)(2018·齐齐哈尔) 古诗文默写,根据上下句或提示填空。
(1)烽火连三月,________。
(杜甫《春望》)(2) 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峄》)(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直接刻画少年孙权英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5)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认为,一个人经过磨难砥砺的益处是:________,________。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我们学过的课内外古诗文中,不少句子体现了送别的主题。
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5分)2. (5分) (2019八下·上杭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今天,五四的呐喊仍然响彻人们心中,五四的号角依然激lì民族前行,五四的火炬已然传到新时代的青年手中。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广大青年正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画卷。
第1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谭永峰回忆起多年前大学毕业回到泸溪大山的情景时,说道:“我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把椪柑产业带动起来,让更多贫寒的孩子走出去。
”他联合种植户,创办合作社,免费为村民传授培管知识,还建立起青年创业孵化园区实训基地,为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等提供创业平台。
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________(A.深化 B.升华)人生境界。
谭永峰希望,更多青年带着知识和本领回到家乡,将一方沃野变成梦想可栖的乐园。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给下列句子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①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________在心窝上。
②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________定宝塔山。
③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________在亲人怀……A . 靠抱扑B . 贴搂靠C . 靠绕扎D . 贴搂扑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B . 我们又到学校看了很多张老师的教案。
C . 政府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D . 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3. (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②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③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④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⑤《江城子·密州出猎》运用典故,表达诗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⑥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
”(《卫灵公》)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10分)4. (10分)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沅州 ________ 祠堂 ________ 纤板 ________ 泅水 ________ 奇葩 ________瞥见________ 珉石________ 洑流________ 曳________ 罅隙________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5. (5分) (2017七下·民勤期中) 仿照例句的样式,在后面写一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分句。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7分)1. (7分) (2017九上·芜湖月考)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振风塔的底层供奉一尊五米高的楼迎佛,二层供奉弥勒佛,三层供奉五方佛,四层以上有浮雕像六百多尊。
每层8个飞檐翘角之下悬有“风铎”,徐风吹来,叮当悦耳,令人顿增愉悦。
各层塔门多变化,游人往往迷入难出,大有“”之感,因此,引起游人笑不绝口,登塔兴趣反而更浓,一旦得其门而过,则又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人景象。
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塔外走栏,每上一层,走栏就矮几分。
游人立于塔上凭栏眺望,南看长江“铁板琵pá”,唱滚滚东去;北看古城“女郎红牙”,数杨柳美景。
(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__________pá风铎弥勒琵________(2)第三段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眺望”的意思是:________。
(4)在文中横线处填写一句古诗,使文章内容完整。
应填写的诗句是:________2. (10分) (2019九上·阳江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有人说中国的诗酒文化蔚为大观。
这其中,有对百姓佳人盛世的感动:“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有对友人的惜别深情:“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还有旅途懂得逸情:“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更有。
在诗人看来,醉是心灵的宣泄,是良知难泯的痛苦,是无助无奈地痛苦,开怀畅饮是永远不醉的。
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就是对诗人这种心态的绝佳描述。
另一俗语云:“酒壮英雄胆”。
诗人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楷模.三国时弥衡大醉击鼓骂曹,痴持忠义:诗仙李白朝堂戏贵妃,辱宠宦,扬眉吐气于大唐玄宗李隆基。
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①(qīng)诉②(jí)取③心(kuàng)神怡④(qián)移默化。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山寺的雨夜,极为安静,在石泾路上行走,虽然是黑夜,但也能看到寺院建筑伦廓之美的朦胧,一路走来,真是一种享受。
②其实茶就是如此,无论岁月如何苍桑,茶依旧在光阴中沉甸自己,等待着与水的相遇,在岁月的长河中让自己变得韵味实足。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八则)②终日不成章,。
(《迢迢牵牛星》)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④,冷露无声湿桂花。
(王建《》)4.名著阅读。
结合《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关于“洞中历险”的阅读。
请说说汤姆和蓓姬在岩洞中遭遇了那些困境?5.根据文段内容,选择正确的一项是()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宽容是一种镇定剂,;宽容是一束阳光,;宽容是一座桥梁,。
①可以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③可以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A.②①④③B.④①③②C.②④①③D.②①③④二、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请找出诗中描写早春特有景象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一诗句中的画面。
(2)作者描绘“天街小雨”时说“润如酥”,请你体会其妙处。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梵天寺木塔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日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语文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装饰(shì)稀释(shì)拼凑(còu)B. 堵塞(sè)沮丧(jǔ)纠葛(gé)C. 憾事(hàn)悄悄(qiāo)恍惚(huǎng)D. 峰回路转(zhuǎn)落落大方(dà)惊涛骇浪(hài)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碧波荡漾气贯长虹脚踏实地B. 破釜沉舟娇生惯养奋不顾身C. 豁然开朗奋发向上息息相关D. 翻箱倒柜瞒天过海妙笔生花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性格很内向。
B.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
C. 这个公园的风景优美,吸引了众多游客。
D. 他总是能在关键时刻提出合理的建议,这得益于他丰富的经验。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 这本书非常有趣,让人一看就停不下来。
B. 我喜欢的歌手即将来我们城市开演唱会。
C. 这个问题我已经思考了很久,还是无法找到答案。
D. 他的歌声悠扬动听,仿佛能穿越时空。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那片湖水如同一面镜子,映出了天空的美丽。
B. 他对工作的热情就像一团火焰,燃烧着每一个人的心。
C.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了周围的一切。
D. 他的计划就像一个迷宫,让人摸不着头脑。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小城故事小城的故事,就像一首古老的歌,唱着唱着,就传遍了山山水水。
小城不大,但很美。
清晨,阳光洒在青石板上,洒在潺潺的溪水上,洒在飘扬的彩旗上。
小城的居民们,有的在街头巷尾晨练,有的在河边洗衣,有的在市场上买菜。
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在诉说着小城的故事。
小城的故事,充满了温情。
每当节假日,小城的居民们都会自发组织各种活动,如广场舞、音乐会、书法展等。
苏州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2020.01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并用2B铅笔认真填涂考试号。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 (22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近日,人民日报微博发布了一则“2019感动你我的平民英雄”短视频.( ▲ ),2分钟不到的内容如同一股热流涌遍神州大地,让人们在严寒中感受到暖意。
仰望平民英雄浩(hàn) ▲星辉,总有一种精神让人感动,总有一种情怀令人深思,总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
为之点赞和转发,点赞过程就是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自我对标对照,转发就是(qián) ▲移默化的正能量汇聚。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德行天下蔚.(▲ )然成风,必将汇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1)按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①浩(hàn) ▲②(qián)▲ 移默化③视频.( ▲) ④蔚.( ▲ )然成风(2)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语序能否颠倒?为什么?(2分)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8分)①海日生残夜,▲ 。
( ▲ 《次北固山下》)②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③正是江南好风景,▲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④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 》)⑤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诸葛亮《诫子书》)3.名著阅读。
苏州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6分)1. (8分)你校正在开展以“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讲文明树新风·中国梦)“梦娃醒,太阳笑,中国梦,多美妙。
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请从中选取一种文明礼仪或传统美德写一句广告语。
(2)(不畏艰难·奔梦)奔走路上,我们需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
请从初中课本推荐的名著阅读中选一位励志人物,概述其主要事迹和品格。
人物:________主要事迹和品格:________(3)(读书·劳动·圆梦)圆梦需要付出,请围绕“如何圆梦”补写上联。
上联:________下联:劳动创造财富实现梦想2. (8分)综合性学习。
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后,育英中学八年级(1)班准备召开“感恩母爱”主题班会,请你参加下面活动,完成相应任务。
(1)主题班会时间定在本周四上午10点至12点,地点定在你班教室,为了让主题班会更具感染力,你准备邀请曾被当地政府授予“感恩孝子”荣誉称号的方叔叔来做专题报告,见到方叔叔时,你会对他说:“________。
”(2)在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纷纷发言,表示最想感谢的人就是自己的母亲。
甲说:“母爱是一缕灿烂的阳光,温暖我的心灵。
”乙说:“母爱是一片宽广的大海,包容我的错误。
”你接着说:“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
”请仿照甲、乙两人发言的形式,续写你的发言。
(3)主题班会结束前,老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则材料:调查显示,我校中学生清楚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人数比例依次为100%、62%、40%、8%。
请概括材料的关键信息,并谈谈你的感想。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 (2017九下·马山月考)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漫步(màn bù)梦幻(mèng huàn)暗淡(àn dàn)B. 恋恋不舍(liàn liàn bù shě)蹦蹦跳跳(bèng bèng tiào tiào)静悄悄(jìng qiāo qiāo)C. 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轻歌曼舞(qīng gē màn wǔ)峰回路转(fēng huí lù zhuǎn)D. 融会贯通(róng huì gòu tōng)欣欣向荣(xīn xīn xiāng róng)碌碌无为(lù lù wú wé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的勤奋好学。
B. 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
C.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 随着岁月的流逝,他逐渐变得沉默寡言。
3.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沐浴(mù):洗浴B. 翻译(yì):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C. 拥挤(yōng jǐ):很多物体或人紧靠在一起D. 繁忙(fán máng):工作、事情很多,没有空闲时间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作品,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
B. 《水浒传》是施耐庵的作品,描写了梁山好汉的故事。
C. 《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作品,讲述了唐僧师徒取经的历程。
D. 《红楼梦》是曹雪芹的作品,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第一部分(25分)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小桥,流水,人家,流溢在水墨江南,水性的流淌中,滋润了多少文人háo客的心胸。
乘一叶piān舟撑一枝篙,穿行在青山绿水中,默然阅读千年的历史,一涨清水所承zài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迹和cāng桑。
古老苏州,从深深亭院中飞翔而出,一鸣惊人的划过传统的清风荷塘,融入世界的科技革命的潮流。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háo客②piān舟③承zài④cāng桑(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改为2.(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或篇名。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②,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③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④,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⑤,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⑥,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⑦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⑧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3.(7分)名著阅读。
(1)阅读《西游记》选段,按要求答题。
行者果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腾起,再一扇,更着百倍,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 A 道:“似这般火盛,无路通西,怎生是好?”B 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
”C 道:“哪方无火?” B 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又问:“哪方有经?”道:“西方有经。
” C 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A 道:“有经处有火,无火处无经,诚是进退两难!”①选段中“行者果举扇”,请简单介绍一下行者是用什么方法得到这把假扇的?②根据选段中人物的语言及心理,请依次写出A,B,C所指人物。
A B C。
(2)下面有关《西游记》《朝花夕拾》的内容表述,有错误的是哪一项?A.《二十四孝图》中,作者回忆自己儿时就不喜欢的两个故事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B.《父亲的病》中,在父亲临终前,衍太太教我大声叫“父亲”,我为此很感激她。
C.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他敲打孙悟空后脑三下,悟空领悟到祖师的意思,半夜三更从后门进入,向菩提祖师学艺。
D.《五猖会》中的父亲是一个封建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家长。
三、标题4.(2分)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语文活动,下列小组活动不移合主题的是哪一项?()A.第一组同学和同学分享两篇文章:朱光潜的《谈交友》和培根的《论友谊》B.第二组同学讲述了两个故事:《伯牙绝弦》和《割席断交》C.第三组同学展示了一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等D.第四组同学向其他同学进行了自我介绍,讲述自己的一些趣事,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部分(45分)5.(7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其一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其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请描绘出“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所展现的画面。
(2)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诗歌表达情感的方式很多,有的诗歌直抒胸臆,而有的诗歌则相对含蓄些,或借助于景物描写,或借助于想象间接地表达情感。
下列诗句中,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完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哪一项?A.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6.(4分)阅读诸葛亮的《诫子书》,完成下列各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对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划分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2)本文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请简要说说文中表达了作者对儿子怎样的殷切期望?7.(8分)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卓茂①尝出门,有人认其马。
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时曰:“月余日矣。
”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
将去,顾而谓曰:“若非令②马,幸至丞相府归我。
”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
【注】①卓茂:人名。
②公:对人的尊称。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或意义相同的是哪一项?A.子亡.马几何时矣?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杞人忧天》)B.将去,顾.而谓曰顾.野有麦场(《狼》)C.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求闻若.此,不若无闻也(《穿井得一人》)D.茂问之.曰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
②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
(3)这件事表现了卓茂的什么品质?8.(10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细菌和病毒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
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
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
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
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
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
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
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
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
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
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小时。
②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
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杭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③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撅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
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
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
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
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
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
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④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
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
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1)文章从哪几方面把细菌和病毒作比较?请分条概括回答。
(2)文中“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一句中,“大部分”能否删除?为什么?(3)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9.(16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丁立梅①没事的时候,我喜欢伏在三楼的阳台上,往下看。
②那儿,几间平房,坐西朝东,原先是某家单位做仓库用的。
房很旧了,屋顶有几处破败得很,像一件破棉袄,露出里面的絮。
“絮”是褐色的木片子,下雨的天,我总担心它会不会漏雨。
③房前,码着一堆的砖,不知做什么用的。
砖堆上,很少有空落落的时候,上面或晒着鞋,或晾着衣物什么的。
最常见的,是两双绒施鞋,一双篮,一双红,它们相偎在砖堆上,孵大阳。
像夫与妇。
④也真的是一对夫妇住着,男的是一家公司的门卫,女的是街道清洁工。
他们早出晚归,从未与我照过面,但我听见过他们的说话声,在夜晚,喁喁的,像虫鸣。
我从夜晚的阳台上望下去,望见屋子里的灯光,和在灯光里走动的两个人影。
世界美好得让人心里长出水草来。
⑤某天,我突然发现砖堆上空着,不见了蓝的拖鞋红的拖鞋,砖堆一下子变得异常冷清与寂寥。
他们外出了?还是生病了?我有些心神不宁。
重“见”他们,是在几天后的午后。
我在阳台上晾衣裳,随意往楼下看了看,看到砖堆上,赫然躺着一蓝一红两双绒花鞋,在太阳下,相偎着,仿佛它们从来不曾离开过。
那一刻,我的心里腾出欢喜来:感谢天!他们还都好好地在着。
⑥卖杂粮饼的女人,每到黄昏时,会把摊子摆到我们学校门口。
两块钱的杂粮饼,现在涨到三块钱了,味道很好,有时我也会去买上一个。
时间久了,我们相熟了。
遇到时,会微笑、点头,算作招呼。
偶尔,也有简短的对话,她知道我是老师,会问一句,老师,下课了?我答应一声,问她,冷吗?她笑着回我,不冷。
我们的交往,也仅仅限于此。
淡淡的,像路边随便相遇到的一段寻常。
⑦我出去开笔会,一走半个多月。
回来后,正常上班,下班,没觉得有什么不同。
女人的摊子,还摆在学校门口,上面撑起一个大雨篷,档风的。
学生们还未放学,女人便闲着,双手插在红围裙兜里,在看街景。
当看到我时,女人的眼里跳出惊喜来,女人说,老师,好长时间没看到你了。
⑧当下愣住,一个人的存在,到底对谁很重要?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记得你,就像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凡来尘往,莫不如此。
(有改动)(1)文章写了哪两个生活场景?请简要概括。
(2)批注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即对文章精彩的词、句作出自己的点评或分析,请结合全句内容,为下列加点字词分别撰写批注。
①最常见的,是两双绒拖鞋,一双蓝,一双红,它们相偎..在砖堆上,孵太阳。
像夫与妇。
②当看到我时,女人的眼里跳出..惊喜来,女人说,老师,好长时间没看到你了。
(3)文章结尾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4)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的理解。
第三部分(60分)10.(60分)作文。
从依稀记事到青葱岁月,有许多留存于生命印记中的“那一刻”,令我们久久回味:那一刻,也许是在摆脱了烦恼的困扰之后,也许是在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在顿悟亲情之后,也许是在震撼于自然的伟力之后……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一部分(25分)1.豪;扁;载;沧;豪;扁;载;沧;默;蓦;亭;庭;2.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君问归其未有期;归雁洛阳边;河流大野犹嫌束;我寄愁心与明月;正是江南好风景;江南逢李龟年;吾日三省吾身;思而不学则殆;3.沙僧;八戒;三藏;B;三、标题4.D;第二部分(45分)5.B;6.C;7.B;8.;9.;第三部分(60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