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个人创业经历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1
女性创业成功的故事3个女性创业成功的故事1:20xx年,重庆武隆县长坝镇茶园村农家女周小英为了让妹妹有钱上大学,自己毅然来到上海打工,凭借自身的努力,周小英从最初的操作工做到助理工程师,最终在20xx年成为一名工程师,年薪10万元。
此时妹妹也毕业了,在成都和同学开了一家摄影工作室。
一家人的生活蒸蒸日上,父母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父亲周达明说,乡亲都说他好福气,生的娃能干。
不过,20xx年周小英突然决定辞职回家养豪猪,这一变故让父母一下子从天堂掉到了地狱。
他们想不通,女儿已经在大城市落了脚,为何要重回农村?!公司的主管也在劝周小英,并提出加薪。
周小英说,自己当时想得非常清楚,“第一,妹妹在外地工作,我不回去父母没人赡养;第二,工资就算加再多,我也是帮别人打工,永远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所以我要创业。
”于是,20xx年3月,周小英顶住各方压力,为了自己的梦想,辞职了。
带着打工20xx年的所有积蓄50多万元,周小英回家了。
其实,在决定辞职的前两年,周小英已考察好了创业项目——养豪猪。
她包下了家附近一个3亩大的枯池塘,全身心地建设起了养殖场、养起了豪猪。
起初并不顺利,50多万元积蓄全部花光,还向亲戚借了6万多元,山穷水尽之时周小英还曾外出打工两年补贴家用。
但她并没有放弃,如今,她的豪猪生意遍布周围省市,她带领下的豪猪养殖合作社20xx年销售收入也突破1000万元,帮助一大批乡邻脱贫。
有一种人生叫心酸“爸爸穿得又烂又脏,裤子破了好大一个洞,肩上还扛着那么重的东西。
那一刻我再也忍不住,号啕大哭。
” ——周小英茶园村生基坪社距长坝镇还有40多分钟车程,只有越野车才能勉强开进去。
20xx年12月10日,记者来到周小英家时,她正在喂豪猪。
周小英今年32岁,有一个妹妹。
两姐妹感情很好,小时候一同上学放学、割草、喂猪。
家里虽然穷,但活得很开心。
1997年,周小英初中毕业,按成绩上一个好高中没问题,她却主动选择读中专。
“家里太穷了,如果我们今后都考上了大学,父母供不起。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陈海生:从科创学院走出的80后创业者2015-06-29 14:25:43 来源:华龙网0条评论【摘要】他叫陈海生,今年33岁,家住重庆市永川区昌州城市花园。
目前已是三家电脑店老板,年入30万。
今天的高校校园内,“创业”已然不是一个新鲜词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或者刚离开校园便走上创业之路。
其中,不乏成功的“幸运儿”,也不乏几经坎坷的“受挫者”,但无论怎样,“创业”过程中的激情洋溢和放眼未来的无限可能始终引领着大学生们“前赴后继”。
这不,在科创学院就曾走出这样一位80后创业者。
他叫陈海生,今年33岁,家住重庆市永川区昌州城市花园。
目前已是三家电脑店老板,年入30万。
2000年9月,毕业于潼南县梓潼中学的陈海生跨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学校——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原重庆信息工程学院)。
与高中时的忙碌相比,大学生活似乎多了一份闲适。
陈海生:“虽然对大学充满了期待,但是刚进大学的那一刻心中还是很茫然,突然之间没有了目标。
真的很感谢我的辅导员老师,是她的耐心开导让原本失意的我又重新找到了奋斗的方向;感谢一直以来带给我快乐,陪伴我成长的母校,她就如同慈祥的母亲,引领我走向成功的彼岸!”。
新生军训后不久,学校团委开始面向全校公开招聘学生干部,在老师的鼓励下,陈海生成功的应聘上了校团委宣传部部长一职。
任职期间,他不仅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校“修身强体博学感恩”的校训还一直深深的印在他的脑海里。
在校团委任职的日子里,陈海生懂得了什么是团队精神,更明白了怎样去做人。
他曾多次参加永川举办的大型公益活动:比如慰问孤残儿童、走访敬老院、义务支教等,在校团委任职的日子让他过得充实而快乐。
2001年:由于工作表现出色、态度端正,在团委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陈海生幸运的担任了学生副书记一职,这一干就是整整两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陈海生社交面变得更广了,接触的新事物也越来越多了。
2001年5月,陈海生幸运的被重庆团市委授予了“重庆市优秀团干部”的光荣称号。
十个创业故事教你做投资十个创业故事教你做投资创业成就梦想,成功的创业故事也激发我们的励志激情。
分享10个经典的创业案例,也许80后的你,能够从这些创业故事中得到一些灵感和经验,教你如何去投资创业。
1、“数码试衣”引来2亿多风投创业者:陈富云创业地:重庆重庆的陈富云为服装业想到一个名为“数码试衣”的智能互联化营销模式,帮助其实现“以销定产”,大大降低库存积压,由此引来一家英国风投公司的2000万英镑(相当于人民币2.22亿元)先期投资。
在陈富云的试衣店里,智能终端机两秒钟后即可完成对客户人体四千八百个坐标点的精确测量,并按客户要求合成个性化服装。
下单前,通过宽六米、高三米的高清晰仿真视频系统,客户试穿的效果可像照镜子一样显示出来。
2、南京小伙向老外“零售知识”创业者:黄鹏创业地:江苏南京南京小伙黄鹏通过网络向外国企业及个人提供远程服务,开辟出一片财富天空。
他把自己的商业模式叫做“向外国人零售知识”。
2007年,从美国南加州大学硕士毕业的黄鹏回国创业。
他发现国外的公司人力成本很高,很多办公室的杂活已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包,但转包的大多数是大公司,而很多欧美的小企业也想降低成本。
于是,他创建了一个专为国外中小企业服务的网站,订单大到软件设计、网站设计维护、CAD图纸设计、财务、销售等数据分析,小到电话订房订车。
现在,黄鹏的客户已有1万多个,接的单子大都是上万美元的。
3、专业“家教”网站答疑赚大钱创业者:尼克熙尔史云勒斯和西恩麦克勒斯创业地:美国2006年,年仅二十四岁的尼克熙尔史云勒斯和西恩麦克勒斯创办“学生富翁”网站。
在这个网站注册后,你可以把问题贴到网站上,并标注愿意支付的价格,然后等待“专家”为你解答,或者由网站负责寻找可以答疑的家教。
当问题解决后,“学生富翁”网站从中提取18%的交易额作为佣金。
现在,网站上平均每次辅导价格为15美元,网站年营业收入高达数百万美元。
4、“超级讨债人”年挣700万美元创业者:肯凯奇金创业地:美国在过去几年中,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肯凯奇金帮助银行从那些由“富翁”沦为“负翁”的美国阔人手中收回了上百架私人飞机、豪华游艇、名牌轿车甚至顶级赛马,肯名下的“国际追讨和买卖公司”的讨债业务量已超过10亿美元,他的年收入高达700万美元。
个人创业经历第一篇:起步篇我是一个喜欢尝试新事物和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早期曾经在一家国际公司工作多年,但在一次受益匪浅的商务旅行中,我的市场创意被公司高层否决了,这使我不满并开始考虑自己创业的想法。
起初,我的想法比较模糊,只是有个大致的方向:做一家与环保、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公司。
然而,我并没有相关的经验和技能,需要从头学习和积累。
于是,我开始在好奇心驱使下,阅读了一些传记和成功创业者的经验分享,也去相关的研讨会和会议参加。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渐渐明确了自己的创业方向:做一家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降低环境风险的咨询公司。
这个想法源于我在公司工作的经历,我发现许多企业并不知道如何更好地管理与环境保护有关的风险,也缺乏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同时,环保行业是一个市场空间巨大的行业,我相信自己可以在这个领域有所发挥。
然而,创业才刚刚开始,并不是说有了一个想法就万事大吉。
实际上,创业初期的辛苦是必须经历的。
我开始撰写商业计划书,并联系各个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此外还要多次寻找投资者以及将大量时间用于市场调查和业务研究。
这个过程并不像想象中那么轻松,需要同时考虑公司的短期和长期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信念和毅力得到了考验,许多困难和问题开始出现。
有些投资者并不认同我的想法,有些专家认为我在这个行业无法获得成功。
这些质疑和反对让我开始怀疑自己的想法和能力。
但我仍然坚信自己的信念,认为只要一直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毅力,总会迈过所有难关。
终于,在几个月后,我成功了第一笔投资,并将公司正式成立。
初创期的公司规模很小,只有我一人,但我充满信心,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够继续发展。
第二篇:发展篇创业的初期是最艰难的阶段,但也能够获得最多的成就感。
公司成立后不久,我获得了一份大小合适的项目,开始了第一笔业务。
在此之后,我继续研究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风险,推广公司的理念,联系了更多有需要的企业,公司业务也慢慢增加了起来。
公司的另一项成功是建立了优秀的专业团队,我开始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伙人和员工。
草根人物创业成功经历成功的比例幸运占一半,另一半要靠人的智能,勤以创业,俭以聚财,诚以待人,逊以自处。
看看草根人物创业成功经历,学习他们的方法,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
草根人物创业成功经历一:王莹莹:95后女孩创业爱上萤火虫树林、星空、萤火虫……都市人群对遥远乡村生活的记忆,总是那么浪漫和唯美。
忽闪忽闪的萤火虫在城市中更是难得一见,成为很多人儿时的记忆。
在十堰,湖北医药学院一群90后学生,敏感地捕捉到这一情感载体,利用专业所长,将萤火虫孵培这一科研项目运用到了商业领域。
95后女孩爱上萤火虫卵冻技术获得专利95后女孩王莹莹是十堰人,圆脸、长发、语速平缓,第一面给记者的印象十分沉稳。
在她的QQ空间里,70%以上内容都在记载萤火虫的培育过程。
透过显微镜拍摄的萤火虫,从虫卵到幼虫,再到成虫,不同的阶段呈现粉色、紫色、橙色等,美丽得像一幅幅抽象画。
现在还在上大二的她,是湖北医药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学生。
在指导老师陈绚丽的带领下,渐渐接触到萤火虫培育技术。
一开始,她对这些小虫子很恐惧,但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些小家伙。
通过深入学习和了解,王莹莹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比如,萤火虫主要吃螺蛳、蜗牛、贝类等,位于生态金字塔的最底层,城市里没有萤火虫是因为空气、光电、声音等污染,让它们没有生存空间。
萤火虫幼虫分为水生和陆生,从虫卵到成虫整个生命周期为一年,而萤火虫成虫的寿命只有短短五六天。
成年雄虫在这短暂的生命里抓紧时间利用发光讯号招徕雌虫,雌虫也以发光形式回应,因此我们才能看到大自然闪烁的光影美景。
众所周知,萤火虫只有在夏天才能看到。
然而,去年底,王莹莹所在的医药学院出名了,原因就是他们实验室研发出了萤火虫卵冻技术,实现了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萤火虫。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科普为主商业为辅闪闪亮光带来财富“除了卵冻技术,我们还可以人工培育,在室内繁育萤火虫。
另外,可以生态复育,就是在萤火虫稀少或消失的区域引入适宜品种,复育成生态景观地。
麻辣烫串串香创业故事(一)80后用情感秘制火锅的创业故事失恋了,有人喜欢去喝酒,有人喜欢去大吃一顿,有人喜欢去疯狂购物,而重庆文理学院大四男生胡兆江却选择与同学合伙小本创业。
本月初,胡兆江与大学同学谭超及“发小”鲜武臣投资10余万元,在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旁开了一家名叫“三把火”的火锅串串香美食店。
短短25天,小店的营业额已近两万元,利润有万元左右,预计一年时间就可收回成本。
“每天都从早忙到晚,原本急性子的我,现在也淡定了许多。
”创业发起人胡兆江说,创业前,他没洗过碗,菜也不会炒,家务能力很差。
如今,他已经成了小店的大厨,几个月时间,已练得一手好刀功,宫保鸡丁等家常菜都不在话下。
导火索失恋激励小伙儿发奋创业胡兆江,今年21岁,与谭超都是文理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大四学生。
鲜武臣,是胡兆江发小,刚刚从四川一高校化工专业毕业。
说起创业的初衷,小胡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容。
小胡说,今年暑假,与他相恋5年的初恋女友提出分手,让他一度情绪低落,整日失眠,对未来失去信心。
“我总结了分手的原因,自己身上的确有很多不足之处。
”小胡说,失恋让他想在临近毕业时做点什么,用行动充实自己的大四生活。
去年,全国高校达到699万,被称为最难就业年。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达到727万,又增加了28万,可谓“更难就业年”。
小胡说,如果按照最初打算,胡兆江大学毕业后将会成为一名中学微机老师或者在大型企事业单位维护网络,就业竞争有点激烈。
小胡觉得与其和大家竞争就业岗位,不如用创业应对“更难就业年”。
坚持软磨硬泡终于说动家长注资7月初,胡兆江把创业想法告诉谭超后,两人当天便开始调查市场。
“最初想开网店,但不知道卖啥。
想卖早餐,问了问,加盟费太高。
想卖鸭脖,调查下来,永川市场基本饱和。
”谭超说,当天,他和胡兆江在文理学院外走东串西,不知不觉走到了不远处的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发现该校附近还没有一家串串香,便着手准备资金,外出学技术。
3个创业者的故事每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经历,或创业的艰辛,或守业的困惑,或成长的烦恼,或成功的愉悦,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3个创业者的故事。
3个创业者的故事1:每个人身边都不乏“椰皮”那时,因为生活贫困,相恋三年的女友刚刚和他分手。
面对情感的丢失,事业的不顺,要知道他是多么痛苦,想想自己在外漂泊多年,尝尽了人生辛酸和苦难,于是他决定回乡创业,开创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可是回到家乡干什么?原本他打算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特色产品,但苦苦寻觅一个多月,依然一无所获,真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啊。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恰巧那天他看见母亲在用椰子皮刷锅,嚓嚓嚓,几下就把锅上的油污洗刷得干干净净。
他顿时瞪大了眼睛,因为椰子皮在海南随处可见,很多人只是把它当做一文不值的废弃物扔掉,没想到母亲却把它拿来刷锅,如果将这些椰子皮,椰壳剥下来,取内瓤椰棕,再稍微加工,变成一把刷子,这样,会不会大有市场,深受人们欢迎呢?于是,他一把从母亲手中抢过椰子皮,如获至宝般地仔细研究起来,可是母亲却说傻孩子,只不过是一把椰子皮,有啥看头啊?甚至当他说出要制作椰刷时,母亲更是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说海南到处都是椰子皮,谁会愿意花钱买椰刷呢?但是他并不死心,毕竟创业心切嘛,于是他找到同村两位好友,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们,没想到,这次,却是一拍即合。
很快几个人就从超市买回一大堆各式各样的锅刷,全部拆开,然后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
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他和朋友们发现,制作椰刷其实挺简单,只不过把椰棕卷起来装一个手柄而已,就这样经过反复思索和不断尝试,他们生产出了自己的第一把椰刷,并且一经上市,立即就得到众多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
尤其有那年十月,他带它参加了浙江义乌著名的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更是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仅仅一天就卖出了5000多把,甚至当听说这些椰刷具有环保、无毒、透气性能好等特点,一位日本客商当场就签下一张100万元的大订单!要知道就是这一单生意,就让他大赚近40万元,从此赢来人生转机!接下来随着椰刷热销订单不断飞来,他开始扩大生产规模,添置新设备,而且还另建一个工艺品厂,专门开发椰棕工艺品,就这样,短短三年时间,他就大赚近1000万元!他就是莫云峰,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人,今年36岁,从当年情感挫败,生活贫困,到今天摇身一变成为千万富翁,莫云峰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
大学生个人创业奋斗经历在创业过程中,不是决定不做什么,而是做什么,看看那些大学生创业经历,学习他们的方法,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那么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大学生个人创业奋斗经历,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大学生个人创业奋斗经历一侯姝媛:90后女研究生建自行车驿站,一年骑出百万元一位长相清秀,看起来娇娇弱弱的90后女孩儿,却迷上了对体力要求较高的户外骑行,并在海南将这一爱好变成了事业。
重庆工商大学研二女生侯姝媛,凭着一股子闯劲儿,白手起家,成立了“517骑行驿站”。
如今,驿站广获骑行者好评,年营业额60多万元。
爱好变事业,填补市场空白春日里,怒放的三角梅爬满了门口的铁栅栏,将眼前这栋蓝色外墙的别墅掩映得格外漂亮。
挂在栅栏上的一辆自行车和木制招牌,提醒着路人这里是骑行者之家。
“现在这么好看,可当初这里却像个‘鬼屋’。
”侯姝媛调皮地笑着。
她打开电脑里的照片,记者看到这里曾是一栋半拉子别墅,连门窗都没有,足有一人高的杂草将房子包围,建筑垃圾堆得满地都是。
改变,始于一次骑行。
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
这是90后女孩侯姝媛对海南的第一印象。
2013年1月,参加完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二天,侯姝媛决定到海南环岛骑行,庆祝考试结束。
虽然之前只到兰州附近骑行过一次,但她还是深信能在海南完成一次骑行。
没想到的是,这一次骑行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让她由鄂妹子变成了海南媳妇。
“帅哥,我租辆自行车。
”至今她还清楚地记得到海口美祥路一家自行车租赁店租赁自行车的场景,当时的自行车店老板叫陈启程,当时大伙都叫他“虫子”。
热情好客的“虫子”见到侯姝媛,不停地向她推荐骑行线路,并提醒骑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当了解到她是只身一人来海南骑行后,决定免费当向导,陪她骑行去三亚。
土生土长的“虫子”是海南万宁人,对线路非常熟悉,骑行过程中时刻关心她,和她一起赏美景、尝美食。
这次骑行,侯姝媛深深地爱上“虫子”,两人由骑友变成了恋人,直到后来成为夫妻。
“‘虫子’,不如我们建个驿站吧!”第一次骑行之后,她把开驿站的想法告诉了“虫子”。
创业者的个人经历人生是一台戏,精彩的剧情演绎着你创业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那么下面是分享的创业者的个人经历,就跟着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创业者的个人经历一:女研究生毕业摆摊卖烤脑花称心理有落差又到一年毕业季,此时,大多数同学除了忙于准备毕业论文答辩外,找到一份好工作也成了迫在眉睫的事。
然而,即将从重庆工商大学文新学院毕业的研三女生焦昱纬却一点也不慌张,这个出生于1990年的女生,早已谋划好了未来回到老家河南省洛阳市,摆摊卖重庆烤脑花。
求职不顺她找到商机前不久,洛阳一家美食机构举办洛阳最好吃的美食的评选,经过众多吃货投票,霸道烤脑花成为洛阳最好吃的50家美食之一。
店老板焦昱纬自己也没想到,读了研究生,会从事这一行业,原计划准备毕业后从事广告工作的她,现在打算将烤脑花一直做下去。
如今,每天晚上8点到11点,她都会和男朋友赵思一起在洛阳市涧西区牡丹广场南街酒吧外的一个5平方米的小摊卖烤脑花。
2008年,焦昱纬考入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大学毕业,她考上本校的研究生。
7年的重庆生活,让她习惯了麻辣味道。
烤脑花是她的最爱,她称,每隔两三天都要吃一次烤脑花。
2014年5月末,学校课程结束,焦昱纬回到洛阳找工作,不过并不顺利。
焦昱纬说,那时候找不到工作心里烦躁,就想吃一口烤脑花来消愁,但是她走遍洛阳却没有发现一家烤脑花店。
她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在洛阳找脑花店的过程可以称得上是由怒到到喜,开始在洛阳找了半个小时没发现一家,觉得很不爽,可是当把洛阳快找遍还没发现一家时,我心情就变得高兴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
于是,她有了在洛阳开烤脑花店的想法。
偷学技术蹭场地摆摊半月后,她又回到重庆,准备找一家烧烤店的老板拜师学艺,不过却吃到了闭门羹。
烧烤店老板告诉我烤脑花的技术属于商业机密,不外传。
拜师不成,只有靠自己去摸索。
于是焦昱纬每天都要去点一份烤脑花,偷偷观察烤脑花的流程。
脑花烤之前包在锡箔纸里,看不到里面,我就借口看脑花是否新鲜,打开看里面有什么配料。
重庆个人创业经历
创业是近几年来的热门话题,人们在闲暇之时都会讨论选什么样的项目适合创业,不仅仅是年轻人在思考这个问题,甚至于中老年人也在思考。
很多时候,人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忽略了可行性,所以,在选择创业项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实际操作性;二是受关注程度;三是投入资金多少。
这几点是创业者在创业前期最需要关心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适合的项目。
在一家店铺中,你可以看到这样的身影,她沉着冷静、指挥若定,将一家店经营的风生水起。
这个人就是这家店铺的主人李女士。
“你别看她现在生意很好,整个人看起来很有活力,但是开始的时候她做过其他的小生意,因为错估了时机失败了。
当时真的是很艰难的岁月。
”李女士的丈夫和笔者说起她创业初期的艰辛。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李女士曾经几度因为失败的创业经历而受挫,即便如此,她也在失败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几年下来,她发现不能继续碌碌无为的过下去,于是,她毅然决定把攒了几年的钱拿出来做生意。
在斟酌了很久之后,她决定开一家熟食店。
“我当时想的是,的菜好吃回头客多,不愁做不下去,而且还能为我提供一些课程,教我学习如何管理店铺生意。
”李女士提起当初选择这个创业项目的时候的想法这样说道。
每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会遇到一些机会,有的人抓住了机会,就像李女士一样,努力的前进最后成功了,有的人可能错过了机会就与成功擦肩而过。
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选择,如果你想为自己做主,想像李女士这样获得成功,那么,打起精神来,为自己开拓新的方向,,为创业者追求人生的新高度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