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会计制度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862.00 KB
- 文档页数:27
会计制度设计2(会计制度总则设计)第二章会计制度总则设计章节:●会计制度总则的作用●会计制度总则内容的设计●会计档案管理的设计内容:一、复习思考题1.会计制度总则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答:会计制度总则是会计制度的概括性条文,体现了设计该会计制度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它对整个制度起着统驭说明的作用。
在会计制度总则中一般应说明设计会计制度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适用什么范围、会计组织机构如何设置以及会计各个岗位有哪些指责、会计核算规则有哪些、会计档案如何管理、会计制度的解释和修订权,会计制度执行的起始时间等内容。
2.《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的会计机构的设置方式有哪几种?答:会计机构的设置有集中设置和非集中设置之分。
集中设置是指会计核算工作集中在单位一级的会计机构,单位内部的部门不设会计机构和人员,不办理会计业务。
非集中设置是指除了在单位一级设置会计机构外,在单位内部各部门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
3.设置会计机构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答:1、适应性原则:设置会计组织机构,应与单位经营类型和业务规模相适应。
各单位的经营类型和业务规模不同,会计组织机构的设置也不同。
2、牵制性原则:内部牵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在设置会计机构时应贯彻内部牵制的原则。
一方面要根据单位管理的要求,抓住单位生产的各个环节,在关键点上设置控制岗位,运用会计的专门方法和手段,达到控制单位经营运作的目的;另一方面就是要求会计机构内部每个岗位和会计人员应有明确的职权、责任和具体的工作内容,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和监督,达到减少差错,防止舞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3、效率性原则:会计组织机构是搞好会计工作的基本条件,是为实现会计目标服务的,因此,会计组织机构一定要根据会计业务的实际需要和效率性原则合理设计,使会计机构及其内部各个岗位、人员各司其职,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努力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会计与财务机构合设和分设的问题,不管是合设还是分设,都应以会计与财务工作协调、有序、高效进行为标准。
第二章会计制度总则设计1234章节:会计制度总则的作用56会计制度总则内容的设计会计档案管理的设计789内容:10一、复习思考题111.会计制度总则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1213答:会计制度总则是会计制度的概括性条文,体现了设计该会计制度14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它对整个制度起着统驭说明的作用。
在会计制度总则中一般应说明设计会计制度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1516适用什么范围、会计组织机构如何设置以及会计各个岗位有哪些指责、17会计核算规则有哪些、会计档案如何管理、会计制度的解释和修订权,18会计制度执行的起始时间等内容。
19202.《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的会计机构的设置方式有哪几种?2122答:会计机构的设置有集中设置和非集中设置之分。
集中23设置是指会计核算工作集中在单位一级的会计机构,单位内部的部门不设会计机构和人员,不办理会计业务。
非集中设置是指除了在2425单位一级设置会计机构外,在单位内部各部门设置会计机构,配备26会计人员。
27283.设置会计机构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29答:1、适应性原则:设置会计组织机构,应与单位经营类型和业务30规模相适应。
各单位的经营类型和业务规模不同,会计组织机构的设置也不同。
31322、牵制性原则:内部牵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在设置会计33机构时应贯彻内部牵制的原则。
一方面要根据单位管理的要求,抓住单位生产的各个环节,在关键点上设置控制岗位,运用会计的专门方法和3435手段,达到控制单位经营运作的目的;另一方面就是要求会计机构内部36每个岗位和会计人员应有明确的职权、责任和具体的工作内容,实行岗37位责任制,做到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和监督,达到减少差错,防止舞弊,38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393、效率性原则:会计组织机构是搞好会计工作的基本条件,是为实现会计目标服务的,因此,会计组织机构一定要根据会计业务的实4041际需要和效率性原则合理设计,使会计机构及其内部各个岗位、人员各42司其职,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努力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第二章会计制度总则设计章节:会计制度总则的作用会计制度总则内容的设计会计档案管理的设计内容:一、复习思考题1.会计制度总则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答:会计制度总则是会计制度的概括性条文,体现了设计该会计制度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它对整个制度起着统驭说明的作用。
在会计制度总则中一般应说明设计会计制度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适用什么范围、会计组织机构如何设置以及会计各个岗位有哪些指责、会计核算规则有哪些、会计档案如何管理、会计制度的解释和修订权,会计制度执行的起始时间等内容。
2.《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的会计机构的设置方式有哪几种?答:会计机构的设置有集中设置和非集中设置之分。
集中设置是指会计核算工作集中在单位一级的会计机构,单位内部的部门不设会计机构和人员,不办理会计业务。
非集中设置是指除了在单位一级设置会计机构外,在单位内部各部门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
3.设置会计机构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答:1、适应性原则:设置会计组织机构,应与单位经营类型和业务规模相适应。
各单位的经营类型和业务规模不同,会计组织机构的设置也不同。
2、牵制性原则:内部牵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在设置会计机构时应贯彻内部牵制的原则。
一方面要根据单位管理的要求,抓住单位生产的各个环节,在关键点上设置控制岗位,运用会计的专门方法和手段,达到控制单位经营运作的目的;另一方面就是要求会计机构内部每个岗位和会计人员应有明确的职权、责任和具体的工作内容,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和监督,达到减少差错,防止舞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3、效率性原则:会计组织机构是搞好会计工作的基本条件,是为实现会计目标服务的,因此,会计组织机构一定要根据会计业务的实际需要和效率性原则合理设计,使会计机构及其内部各个岗位、人员各司其职,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努力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会计与财务机构合设和分设的问题,不管是合设还是分设,都应以会计与财务工作协调、有序、高效进行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