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37.50 KB
- 文档页数:4
设计的一般原那么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文档内容:设计的一般原那么章节:第三章设计过程、原那么及评价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那么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 了解设计的一般原那么。
(2) 理解设计的一般原那么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设置案例、学生举例、动手实践等,能初步应用这些原那么去看待与评价某个产品。
(2) 学习用权衡的思想方法处理技术问题。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对原那么的感觉和认识情感。
(2)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异思想。
(3)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及用动态的、开放的眼光去看待和思考问题。
二、教学重点设计的一般原那么的理解,如何在设计中实现这些原那么。
三、教学难点设计的一般原那么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探究法、启发法、实践法。
五、设计思想1.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三单元“设计过程、原那么及评价〞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那么〞第一课时。
本节主要阐述了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那么以及各原那么之间存在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关系。
一般原那么是设计的重要思想方法,它们既是设计的规X,又是评价的尺度。
学生通过对设计的一般原那么及原那么之间关系的理解,内化为初步运用设计的一般原那么评价产品的能力,并为“能制定符合一般原那么和相关设计规X的完整设计方案〔课标要求〕〞作知识准备。
2. 设计理念本节课在于让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原那么及其之间的关系,并掌握一种权衡的设计思想。
创新原那么是设计原那么之一,我把创新原那么作为一个重点,在课堂上举了很多创新的实例,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其它的一般原那么比如说实用原那么、经济原那么、美观原那么也大多以实例的形式展示以加深理解及应用。
3. 教学策略设计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主导—主体〞的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
. `1---*第二单元技术世界中旳设计1. 设计旳内涵: b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旳、有目旳旳规划及发明活动。
(例: 书写工具旳发展、电动剃须刀旳发展。
)2. 技术与设计旳关系:b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旳桥梁和纽带。
(例: 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②设计增进技术旳革新。
③技术是设计旳平台, 没有技术作基础, 设计将难以体现和实现。
(例: 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设计了飞行器, 但当时技术水平不够, 导致飞行器难以实现)④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更广阔旳发展空间。
(例:电灯发明之后, 人们设计出了多种各样旳灯泡)⑤技术进步还增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旳发展。
发展旳技术不停丰富着人们旳设计手段和措施。
(例: 计算机、打印机旳发展变化了设计旳手段), 艺术设计侧重于色彩、造型、审美等1. 人机关系旳含义: b当我们使用物品时, 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互相关系。
这种互相旳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
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旳时候, 这时旳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旳互相关系。
“机”是指计算机、机器、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俱、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品等等。
在人机关系中, 往往存在复杂旳多方面关系。
不一定要有接触。
(例: 开门、乘电梯)2. 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旳目旳:a①高效人机协调, 提供人旳工作效率。
例: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铁锹作业试验”。
②健康长期使用, 产品对人旳健康不导致不良影响。
例: 高跟靴、设计不合理旳椅子③舒适产品使用中, 人体能处在自然状体, 感觉舒适。
例:培土小工具手把处理④安全产品对人旳身体不构成生理上旳伤害。
如: 安全帽、安全带、课桌角等3. 在设计中怎样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a怎样实现合理旳人机关系, 首先应明确设计波及哪些人机关系, 另一方面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波及哪些原因和技术指标, 此外还就注意处理如下方面旳关系:①一般人群和特殊人群(例: 要考虑到残疾人旳需求、考虑不一样人种旳身体差异)②静态旳人与动态旳人(例: 宾馆床位之间距离旳设计)③人旳心理需求和人旳生理需求(例:咖啡屋设计以暖色调为主, 办公空间一般应以冷色调为主): 机旳无液晶屏显示、有液晶屏显示、可以视屏通话。
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学习目标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1.创新原则(1)设计是人类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创新就是通过引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或对已有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
(2)设计过程中,一般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考虑改进和突破,以实现创新的目标。
2.实用原则设计中的实用性是指设计的产品为实现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
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济原则经济原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观原则(1)产品外观的美是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彩搭配、装饰图案等的设计组合来表达的。
(2)产品设计中的美观原则是多元的,受到消费者、功能、技术、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影响。
5.道德原则(1)产品设计应始终坚持为人服务的宗旨,不能出于某种不道德的目的。
(2)产品的设计不能损害人类所居住的环境,不能设计制造低级趣味的产品,不能生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要尊重他人________________、技术成果。
不能一味抄袭别人的设计成果。
6.技术规范原则技术规范是有关开发生产技术的知识、领域、方法和规定的总和,产品的设计必须符合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
技术规范既有强制性的标准,也有推荐使用的技术规范。
7.可持续发展原则(1)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并且采取措施减少其负面影响。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考试属性已考点设计的一般过程①设计的一般过程②设计过程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案③方案设计中的创新cab必考+加试设计的一般原则①设计的一般原则②设计一般原则的相互关系cb必考+加试2016年10月选考(第3题)2017年11月选考(第4题)2018年4月选考(第4题) 设计的评价①设计过程中的评价②产品的评价③评价报告的撰写与分析bbc必考+加试2015年10月选考(第2题)2016年4月选考(第3题)2017年4月选考(第3、4题)2017年11月选考(第3题)一、设计的一般过程设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不能将设计的过程简单化、模式化,而应根据设计的需求进行灵活安排。
设计的大体步骤如下: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编写产品说明书1.发现与明确问题从本质上说,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
它从问题出发,并围绕问题展开各项活动。
设计必须从调查需求、分析信息、发现与明确需要解决和值得解决的问题开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项目,明确设计要求。
2.制定设计方案制定设计方案的过程:收集信息→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方案呈现→方案筛选(1)收集信息的渠道:用户调查、专家咨询、查阅图书资料、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浏览互联网等。
(2)设计分析:面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要根据设计要求,找出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可能的解决办法。
(3)方案构思是设计者根据设计要求,大胆构思,努力挖掘创造潜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多个设想。
(4)方案呈现:用草图把模糊和零散的想法具体化,形象化。
(5)方法筛选:多个设计方案产生后,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对这些方案进行筛选。
3.制作模型或原型模型制作包括两个阶段,一是绘制图样(手工绘制和计算机辅助绘制),二是制作模型或原型。
4.测试、评估及优化要明确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必须进行各种测试、评估,以优化设计方案、完善产品原型。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一、学习目标: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多个方案。
3.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启发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
二、技能目标:1.能够对设计的过程使用多种策略,如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批判和改进、逻辑推理思维等等。
2.能运用设计的一般过程指导设计活动。
三、情感、态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设计于生活,是需求推动了设计的发展,需求是设计的原动力,很多优秀的产品设计方案就是在一些偶然的机会中被开发出来,因此要培养学生注意学生观察生活,多发现问题,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2)培养学生在设计活动中遵循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的积极性。
(3)体验设计过程的完整性,熟悉从事设计工作所要经过的一般过程,提高技术素养。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1、本节的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景—解决方案-解决过程—总结提升”的模式展开,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为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2、教学方法: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多媒体教学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设计应遵循的一般过程。
2、难点:能自觉地将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应用在设计活动中。
六、教学对象、内容分析: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而且通过前面章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的学习,对于技术及设计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验,但是学生以前很少会有设计的意识和设计的理念。
学生对于设计的过程还充满陌生感,同时也充满好奇感。
因此如何通过本节的学习能从整体上给学生一个有关于设计的一般过程的认识是值得我们思考探究的。
争取让学生能从整体的角度上系统的进行后续章节的学习。
本节教学内容《设计的一般过程》是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的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江苏教育出版社)。
本节内容与后继各章节(第四至第八章)形成总分关系,这一部分是一个整体论述,为深入学习后续章节作铺垫。
2023年12月12日高中通用技术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盲人防溢水杯”的发明者,是在看到他的一个盲人朋友水在倒水时,用手指插进杯里试探水的高度,他认为这样既不方便也不卫生,从而萌生了发明“盲人防溢水杯”的动机。
这个事例说明()。
A.因为和盲人是朋友而产生发明动机B.观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萌生发明动机C.受盲人之托而萌生发明动机D.只要看到盲人倒水就能产生发明动机2.大型家具构件一般采用螺栓螺母连接,到客户家中组装成型,方便运输和仓储,这主要是从设计一般原则的()考虑的。
A.实用原则B.经济原则C.创新原则D.技术规范原则3.如图所示工具与其给出的名称不匹配...的是()A.样冲B.木工刨C.台钻D.手锯4下列工具不是用于表面加工的工具是()A.锯子B.刨子C.锉刀D.砂纸5.人机关系中三要素,包括了人、物、环境。
其中的人指的是()A.设计者B.使用者C.开发者D.生产者6.要对菜刀刀柄进行改造性设计前,设计部门要收集一些的相关信息,下列信息不需要收集的是()A.刀柄不同形状B.使用者手掌大小C.菜板的尺寸D.材料的性能7.(如图所示为某品牌的空气开头。
是一种只要电路中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就会自动断开的开关。
这体现了技术设计()A.安全性B.创新性C.可持续发展性D.标准性8.如图所示公交车拉手环,该拉手环可以根据乘客身高自动调节拉手环长度,在该产品设计之初,可不用..首先收集的信息是()A.拉手环的尺寸B.制作材料C.材料的颜色D.制作成本9.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①制定设计方案、①发现与明确问题、①制作模型或原型、①编写产品的使用说明书、①测试、评估和优化。
下列选项中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的顺序描述正确的是()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10.从人机关系的角度看,汽车仪表的设计主要考虑到()A.普通的人与特殊的人B.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C.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D.信息的交互11.在家用电器设计中,大量配件采用标准件,这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这提现了技术设计的()A.创新原则B.经济性原则C.标准化原则D.科学性原则12.为了使瓜子更“漂亮”,某些厂家在煮制瓜子时,加入滑石粉或工业石腊给瓜子“抛光”。
《技术与设计1》知识复习要点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来源:技术的产生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人类的需求促进了技术的产生并推动技术的发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一、技术的价值1、技术与人(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P2-42、技术与社会;P5-8 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社会生活的方式3、技术与自然。
P8-10 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要求:1、理解技术对人、社会、自然的作用,并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二、技术的性质1、技术的五个性质: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3、专利申请的过程。
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三、技术的未来1、对待技术的态度。
P20理性看待技术,正确使用技术 ;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 ,从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从人类的长远利益出发,更为负责、更有远见、更具道德地使用技术,共同构建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经济与文化相协调的未来技术世界。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1、技术与设计的关系;P24-25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2、设计的丰富内涵。
(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及其侧重点)P26技术设计侧重---- 功能材质结构工艺舒适程序规范规格艺术设计侧重---- 造型对称与平衡色彩美感动感节奏感方向感比例要求:能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1、人机关系的概念;当人使用物品时,物品与人产生了的一种相互关系,称为人机关系。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四点)P30-32高效、健康、舒适、安全。
3、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四点)P32-34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信息的交互。
要求:熟悉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及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需要考虑哪些关系。
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测试题
命题人:奉化中学 裘军平 审题人:奉化二中 王千均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生须知:本卷共4大题,47小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不选均得零分。
将选出的答案选项字母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2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学生用的台灯,请将该台灯的特点与它所体现的设计的一般原则用线连接起来。
22、找出一个生活中不实用设计案例,分析其不实用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
23、创新有原理创新、结构创新、技术创新、材料创新、工艺创新等,试选择生活中的一些产品,就以上五个方面进行例举分析。
(本试卷出现过的案例除外)
24、为了使长江水过黄河,设计者综合考虑了空间、成本、施工等方面的因素,提出了以下两种设计方案。
请分别指出这两种方案的优缺点。
甲图所示方案优缺点:
乙图所示方案优缺点:
你的建议:
25、有人设计了一款前卫的女鞋(见下图),请根据你所学
的知识和你的感受对这款女鞋作出设计评价(提示:可从产品的功能、形态、创新性、安全性、市场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
三、分析设计题(第26题12分、27题10分,第28题13分,共35分)
26、中秋节,月饼专柜俨然是工艺品专柜。
如某品牌的月饼推出了木盒礼品系列,每一个木盒里还有一个小木盒,里面装着附送的小礼物。
然而,精美的包装很快变成了无用的垃圾。
由此造成的浪费相当于每年要毁掉一片相当规模的树林。
目前,欧洲各国政府纷纷制定包装法。
最早推崇包装材料回收的德国制定了“循环经济法”。
丹麦率先实行“绿色税”制度。
很多国家要求制造商、进口商与零售商负起包装材料回收利用与再制造的责任。
问题:1、根据上述材料,请你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分析选题理由。
课题名称:(2分)
选题理由:(4分,至少例举两点)
说说你对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6分,至少例举三点)
27、国务院办公厅于2008年1月10日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从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提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重复使用耐用型购物袋,共同营造节制使用塑料购物袋的良好氛围。
请你替你的妈妈设计一个菜篮子。
要求: 画出草图,并结合本作品的设计说说设计的一般过程。
(5+5分)
28、电脑机箱后面有很多连接线,如键盘、鼠标线,音频、视频线,电源、
信号线等,如图所示,线散开来以后很乱,使用维护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影响美观。
请你设计一个小产品解决这个问题。
要求:用草图展示你的设计方
案,并说明你设计该产品时考虑到的因素(至少5点)。
(8+5分)
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不选均得
零分。
将选出的答案选项字母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二、简答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学生用的台灯,请将该台灯的特点与它所体现的设计的一般原则用线连接起来。
22、围绕产品设计的物理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也可选其中的一个或某几个功能)进行分析
23、合理即可
24、甲:不占空间、对航运没有影响、不易被破坏、不受大气中的自然因素影响、施工成本高。
(2分)乙:占用空间、可能妨碍船舶航行、易被破坏、受大气中的自然因素影响、施工成本较低。
(2分)建议:合理即可
25、这款鞋标新立异、前卫时尚,创新性好,但它失去了鞋的最基本功能——保护脚的功能,不考虑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且穿着费时费力,如同刑罚,长时间穿着不利于身体健康。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实用的,因此市场前景不好,只能用于某些特殊场合,如时装表演等。
(答案合理即可)
三、分析设计题
26、答案提示:课题名称,选题理由,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应围绕设计原则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27、答案提示:结合设计的五个过程,展开进行阐述。
(每个过程1分)
28、答案提示:设计产品应考虑的因素:一是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二是按照产品的设计要求(材料、成本、结构、可行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