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计算题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87.76 KB
- 文档页数:13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答案]统计学计算题及答案【试卷考卷】统计学计算题及答案篇(一):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从标志与统计指标的对应关系来看,标志通常与( )相同。
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开口组,上限为8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9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
3.国民收入中消费额和积累额的比例为1:0.4,这是( )相对指标。
4.在+A的公式中,A称为( )。
5.峰度是指次数分布曲线项峰的( ),是次数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
6.用水平法求平均发展速度本质上是求( )平均数。
7.按习惯做法,采用加权调和平均形式编制的物量指标指数,其计算公式实际上是( )综合指数公式的变形。
8.对一个确定的总体,抽选的样本可能个数与( )和( )有关。
9.用来反映回归直线代表性大小和因变量估计值准确程度的指标称( )。
二、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统计史上,将国势学派和图表学派统称为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2.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在任何条件下都存在变换关系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3.学生按身高分组,适宜采用等距分组。
4.根据组距数列计算求得的算术平均数是一个近似值。
5.基尼系数的基本公式可转化为2(S1+S2+S3)。
6.对连续时点数列求序时平均数,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方法。
7.分段平均法的数学依据是Σ(Y-YC)2=最小值。
8.平均数、指数都有静态与动态之分。
9.在不重复抽样下,从总体N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则所有可能的样本个数为Nn个10.根据每对x和y的等级计算结果ΣD2=0,说明x与y 之间存在完全正相关。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在综合统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归纳、推断和预测的方法是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模型推断法2.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形成A.复合分组B.层叠分组C.平行分组体系D.复合分组体系3.交替标志方差的最大值为A.1B.0.5C.0.25D.04.如果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A.一项数值B.二项数值C.三项数值D.四项数值5.可变权数是指在一个指数数列中,各个指数的A.同度量因素是变动的B.基期是变动的C.指数化因数是变动的D.时期是变动的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反映以经济指标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指标总体系包括A.社会统计指标体系B.专题统计指标体系C.基层统计指标体系D.经济统计指标体系E.科技统计指标体系2.典型调查A.是一次性调查B.是专门组织的调查C.是一种深入细致的调查D.调查单位是有意识地选取的E.可用采访法取得资料3.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A.月末商品库存额B.劳动生产率C.历年产值增加额D.年末固定资金额E.某市人口净增加数4.重复抽样的特点是A.各次抽选互不影响B.各次抽选相互影响C.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D.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E.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在各次抽选中相等5.下列关系中,相关系数小于0的现象有A.产品产量与耗电量的关系B.单位成本与产品产量的关系C.商品价格与销售量的关系D.纳税额与收入的关系E.商品流通费用率与商品销售额的关系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要求:(1)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否则,酌情扣分。
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2) 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
(20分)则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17.38301145===∑∑fxf x(2)当产量为10000件时,预测单位成本为多少元?(15分)xbx a y n x b n y a x x n y x xy n b c 5.2808010703125.232105.26151441502520250512503210128353)(222-=+==+=⨯+=-=-=-=--=-⨯⨯-⨯=--=∑∑∑∑∑∑∑因为,5.2-=b ,所以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即x 增加1单位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平均减少2.5元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即10=x 时,单位成本为55105.280=⨯-=c y 元>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9.5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 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解: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fxf x ,所需的计算数据见下表:75554125===∑∑fxf x (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要用变异系数σν的大小比较。
)甲班%65.207549.1549.152405513200)(2======-=∑∑xff x x σνσσ%73.11815.9===xσνσ 从计算结果知道,甲班的变异系数σν小,所以甲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计算(1)产品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总成本.(2)总成本指数及总成本增减绝对额. 解;(1)产品产量总指数为: %42.1112102342106351120605010060%10550%102100%12000==++=++⨯+⨯+⨯=∑∑qp qkp 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总成本:∑∑=-=-242102340000qp q kp(2)总成本指数为:%62.10721022660501006046120011==++++=∑∑qp qp总成本增减绝对额:∑∑=-=-162102260011qp q p. 解:商品流转次数c=商品销售额a/库存额bba c =商品销售额构成的是时期数列,所以67.23837163276240200==++==∑na a 库存额b 构成的是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所以33.533160327545552453224321==+++=+++=b b b b b 第二季度平均每月商品流转次数475.433.5367.238===ba c 第二季度商品流转次数3*4.475=13.4251. 2008年某月份甲、乙两市场某商品价格和销售量、销售额资料如下:试分别计算该商品在两个市场上的平均价格. 解:甲市场的平均价格为:04.123270033220027001507001080007350011009007001100137900120700105==++=++⨯+⨯+⨯==∑∑fxf x乙市场的平均价格为74.1172700317900700800120031790013795900120960001051260009590096000126000==++=++++==∑∑xM M x。
统计学计算题1. 某企业生产的A 、B两种产品的产量及产值资料如下:产品总产值(万元)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基期报告期A B 400600580760110100★标准答案:2. 某厂生产的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产品名称产量单位产品成本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10001200108乙500050004丙1500200087要求:计算三种产品的成本总指数以及由于单位产品成本变动使总成本使总成本变动的绝★标准答案:产品成本指数=由于单位产品成本变动使总成本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461000-48000=-1900(万元)3. 某企业本月分三批购进某种原材料,已知每批购进的价格及总金额如下:购进批次价格(元/吨)总金额(元)一二三200190205160001900028700★标准答案:4. 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第一车间实际产量为200件,完成计划95%;第二车间实际产量280件,完成计划100%;第三车间实际产量650件,完成计划105%,请问★标准答案:平均计划完成程度☆考生答案:解:三个车间总的计划产量=200/95%+280/100%+650/105%=1110(件)三个车间总的实际产量=200+280+650=1130(件)三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1130/1110*100%=%5. 三种商品的销售额及价格资料如下:商品销售额(万元)报告期价格比基期增(+)或减(-)的%基期报告期甲乙丙5070809010060+10+8-4合计200250—★标准答案:6. 某公司下属三个企业上季度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及一级品率资料如下:企业计划产量(件)计划完成(%)实际一级品率(%)甲乙丙50034025010310198969895根据资料计算:(1)产量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比;★标准答案:☆考生答案:解:(1)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比=(500*+340*+250*)/(500+340+250)*100%=% (2)平均一级品率=(500**+340**+250**)/(500*+340*+250*)*100%=%7. 某商店主要商品价格和销售额资料如下:商品计量单位价格本月销售额(万元)上月本月甲乙丙件台套1005060110486311024★标准答案:8. 某市场上某种蔬菜早市每斤元,中午每斤元,晚市每斤元,现在早、中、晚各买一元,★标准答案:.平均价格H==(元)☆考生答案:解:购买的总斤数=1/+1/+1/=19(斤)平均价格=(1+1+1)/19=(元/斤)9. 某商店出售某种商品第一季度价格为元,第二季度价格为元,第三季度为6元,第四季度为元,已知第一季度销售额3150元,第二季度销售额3000元,第三季度销售额5400元,★标准答案:☆考生答案:解:平均价格=(3150+3000+5400+4650)/(3150/+3000/+5400/6+4650/)=(元)10. 某厂生产某种机床配件,要经过三道工序,各加工工序的合格率分别为%,%,%。
9.(1)工人日产量平均数: =64.85(件∕人)(2)通过观察得知,日产量的工人数最多为260人,对应的分组为60~70,则众数在60~70这一组中,则众数的取值范围在60~70之间。
利用下限公式计算众数: =65.22(件)(3)首先进行向上累计,计算出各组的累计频数:比较各组的累计频数和330.5,确定中位数在60~70这一组。
利用下限公式计算中位数:(4)分析:由于o e M M x <<,所以该数列的分布状态为左偏。
10.(1)全距R=最大的标志值—最小的标志值=95—55=40(2)∑∑=ff x x ii 平均日装配部件数=73.8(个)462412448.739568.7385248.7375128.736548.7355++++⨯-+⨯-+⨯-+⨯-+⨯-==7.232(件) (3)∑∑==-=ni ini ii ff x x1122)(σ方差46241244)8.7395(6)8.7385(24)8.7375(12)8.7365(4)8.7355(22222++++⨯-+⨯-+⨯-+⨯-+⨯-==98.56(个)(4)%46.138.7393.9%100==⨯=xV σσ标准差系数 13.267281101269084702550430⨯+⨯+⨯+⨯+⨯==∑∑ff x x ii 甲甲企业的平均日产量=81.16(件)1001811042903070850230⨯+⨯+⨯+⨯+⨯==∑∑ff x x ii 乙乙企业的平均日产量=83.2(件)26728)16.81110(126)16.8190(8416.8170256.1815046.1813022222⨯-+⨯-+⨯-+⨯-+⨯-=)()()(41.293==17.13(件)∑∑==-=ni ini i i ff x x 112)(乙乙的标准差σ10018).283110(42).28390(302.83708.283502.2833022222⨯-+⨯-+⨯-+⨯-+⨯-=)()()(76.345==18.59(件).11%21%1006.1813.117%100=⨯=⨯=甲甲甲甲企业的标准差系数:x V σσ%3.322%100.2839.518%100=⨯=⨯=乙乙乙乙企业的标准差系数:x V σσ由计算结果表明:甲企业的标准差系数小于乙企业,因此甲企业工人的日产量资料更有代表性。
9.(1)工人日产量平均数:45 60 55 140 65 260 75 150 85 50660=64.85(件 / 人)(2)通过观察得知,日产量的工人数最多为 260人,对应的分组为 60~70,则众数在60~70这一组中,则众数的取值范围在 60~70 之间。
利用下限公式计算众数:nx fi i i 1nf ii 1众数M °(f mfm 1 )=65.22 (件)(3)首先进行向上累计,计算出各组的累计频数:10.(1)全距 只=最大的标志值一最小的标志值 =95—55=40x f⑵平均日装配部件数x ―」55 4 65 12 75 24 85 6 95 450=73.8 (个)n_X i x f ii 1 n260 140 (260 140 (260 15C)(70 60)660 12330.5比较各组的累计频数和 330.5,确定中位数在60~70这一组 利用下限公式计算中位数:~~2-Sm 1M e L 壬60 660 2002(70 60) 65(件)260⑷分析:由于x M e M o ,所以该数列的分布状态为左偏。
平均差 A.Df ii 1|55 73.8 4 |65 73.8| 12 |75 73.8| 24 |85 73.8 6 |95 73.8 44 12 24 6 4=7.232 (件)⑷标准差系数V-100% x9.93 73.813.46%X i f i30 4 50 25 70 84 90 126 110 28267=81.16 (件)乙企业的平均日产量X 乙xf j 30 2 50 8 70 30 90 42 110 182(X i X) f ii 1nf ii 12 2 2 2 2(55 73.8) 4 (65 73.8)12 (75 73.8) 24 (85 73.8)6 (95 73.8) 4⑶方差4 12 24 6 4=98.56 (个)标准差n(x x)2 f ii 1n、、98.56 9.93(件)13.甲企业的平均日产量x 甲=83.2 (件)(30 81.16)2 4 (50 81.16)2 25 (70 81.16)2 84 (90 81.16)2 126 (110 81.16)228267n(X i x)2f ii 1 niii 1(30 83.22 2 (50 83.22 8 (70 832)30 (90 832)2 42 (110 832)218X100345.76 =18.59 (件)甲企业的标准差系数: V 甲甲100% 17.13 100% 21.11%X 甲81.16乙企业的标准差系数: V 乙乙100% 18.59 100%22.33%X 乙83.2由计算结果表明:甲企业的标准差系数小于乙企业, 因此甲企业 工人的日产量资料更有代表性。
统计专业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总体参数的?A. 样本均值B. 总体均值C. 样本标准差D. 总体标准差2. 假设检验中的零假设通常表示什么?A. 研究者想要证明的效应B. 研究者想要拒绝的效应C. 研究者认为不存在效应D. 研究者认为存在效应3. 在回归分析中,如果自变量X与因变量Y的相关系数为0,这意味着什么?A. X和Y之间存在线性关系B. X和Y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C. X和Y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D. X和Y之间存在强线性关系4. 以下哪个是描述性统计分析中的度量?A. 回归系数B. 均值C. 标准误D. 置信区间5. 抽样分布是什么的分布?A. 总体B. 样本C. 总体参数D. 样本统计量6.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常用的离散型分布?A. 正态分布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均匀分布7. 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是:A. 方差B. 标准差C. 均值D. 众数8.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图?A. 条形图B. 散点图C. 箱线图D. 流程图9. 以下哪个是衡量数据变异程度的度量?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范围10.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中常用的方法?A. 回归分析B. 因子分析C. 移动平均D. 主成分分析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含义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12. 解释什么是抽样误差,并举例说明它如何影响统计推断。
13. 描述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4. 假设有一个样本数据集,其均值为50,标准差为10,样本量为100。
计算样本均值的95%置信区间。
15. 给定两个变量X和Y的散点图,如果计算出的相关系数为0.6,并且回归方程为Y = 2X + 3,请计算当X增加1个单位时,Y的平均变化量是多少?四、论述题(共30分)16. 论述统计推断与描述性统计的区别,并举例说明它们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1、某企业制定了销售额的五年计划,该计划要求计划期的最后一年的年销售额应达到1200万元。
实际执行最后两年情况如下表:请根据上表资料,对该企业五年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1、计划完成相对数=1410/1200*100%=117.5%该计划完成相对数指标为正指标,计划完成相对数又大于100%,所以表示该计划超额完成。
从第四年5月至第五年4月的一年的年销售额之和恰好为1200万元,所以该计划在第五年4月完成,提前8个月完成。
2、某地区制定了一个植树造林的五年计划,计划中设定的目标是五年累计植树造林面积为2000万亩。
实际执行情况如下:请对该长期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2、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2100/2000*100%=105%计划完成相对数指标大于100%,且该指标为正指标,所以该计划超额完成截止第五年第三季度累计完成2000万亩造林面积,所以提前1个季度完成3、某班学生统计学课程考试成绩情况如下表: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班统计学课程的平均成绩、成绩的中位数、众数和成绩的标准差。
4、某学校有5000名学生,现从中按重复抽样方法抽取250名同学,调查其每周观看电视的小时数的情4> 样本平均数X= Sxf/Sf-l250/250-5样 ________ __________二>/刀(好予f/(工f—1)二V 1136/249二2. 14抽样平均误差U二s/ Vn=0.14因为F (t) =95%,所以日.96抽样极限误差△二t U 二 1. 96*0. 14=0. 27 区间下限=5-0. 27=4. 73 区间上限二5+0. 27-5. 27全校学生每周平均收看电视的吋间在(4.73,5.27)小时之间,概率保证程度为95%5、某企业对全自动生产线上的产品随机抽取1000件进行检验,发现有45件是不合格的,设定允许的极限误差为 1.32%。
请对全部产品的合格率进行区间估计。
5、样本合格率p=955/1000=95.5% 抽样平均误差u二V pChp)/n= 0.66%因为△=1.32%,所以t= A/ u =2所以F.(.t)-95. 45%区间下限二95. 5%-l. 32%=94. 18%区间上限二95. 5%+l. 32%二96. 82%所以我们以95. 45%的概率估计全部产品和合格率是在(94.18%, 96. 82%)之间。
统计学计算题8个例题及答案
1.给定一组数据,X=(13,12,13,13,10,13,11),求它的众数:
答:13(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值)
2.给定一组数据,X=(1,2,3,4,5,6,7),求它的中位数:
答:4(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后位于正中间的一个数)
3.给定一组数据,X=(1,2,3,4,5,6,7),求它的样本标准差:
答:(样本标准差S=√ [(∑(Xi−X平均数)2)/ (n−1)],其中,Xi代表样本的每一项,X平均数是样本的平均值,n是样本的总观测值数量)
4.给定一组数据,X=(1,2,3,4,5,6,7,8,9),求它的方差:
答:(方差σ^2=∑(Xi−X平均数)^2/n,其中,Xi代表样本的每一项,X平均数是样本的平均值,n是样本的总观测值数量)
5.给定一组数据,X=(21, 25, 28, 31, 34, 37, 40),求它的算术平均数:
答:31(算术平均数是将样本中数据求和,再除以样本的个数得到的数)
6.给定一组数据,X=(1,2,3,4,5,6,7,8,9),求它的期望:
答:5(期望是一组数据根据概率分布定义出的一种数学期望)
7.给定一组数据,X=(3,4,5,7,12,15,18),求它的方差:
答:(方差σ^2=∑(Xi−X平均数)^2/n,其中,Xi代表样本的每一项,X平均数是样本的平均值,n是样本的总观测值数量)
8.给定一组数据,X=(7,7,7,7,8,8,9),求它的众数:
答:7(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值)。
统计学的计算题汇总如下
答案计算过程中避免不了误差哦,请各位认真去计算一下吧!
1、某地区2010年玉米产量如下表所示:
解: 依题意知,此题数据是组距数列。
所以取产量组中值分别为450、550、650、750、850
2、已知甲组工人的平均奖金为1767元,其标准差为92元,乙组工人的奖金如下表所示:
解:依题意知,此题数据是组距数列。
所以取奖金组中值分别为1550、1650、1750、1850、1950
3、某地区2011年土地面积为2.4万平方公里,人口资料如下表所示:
4、①某企业2009年计划利润需求比上年提高5% ,实际提高了8% 。
计划产品单位成本要求比上年降低10% ,实际降低了6% 。
请计算利润和成本各自的完成情况,并加以说明?
②某班有40名学生,20岁的有3人,19岁的有25人,18岁的有12人,请用加权算数平均法和众数法分别计算该班的平均年龄?
答案如下:。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及答案第四章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 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答 案:(1)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次数分布表为:(6分)(2)平均日产量17.3830==∑=f x (件) (4分) 2、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57 89 49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81 67 81 54 79 87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0 86 85 89 89 64 57 83 81 78 87 72 61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 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方法的类型;分析该班学生考试情况。
答 案:(1)40名学生成绩的统计分布表:(6分)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是数量标志。
(1分)分组方法是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分组,而且是开口式分组。
(1分)该班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态。
(2分)3、 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根据以上资料计算:(1)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2)一季度三个车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答 案 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81.10172073310.122005.13159.0198220315198==++++==∑∑x m m (5分) 平均单位成本75.1022031519822083151019815=++⨯+⨯+⨯==∑∑f xf (元/件) (5分)4、 某自行车公司下属20个企业,1999年甲种车的单位成本分组资料如下:试计算该公司1999年甲种自行车的平均单位成本。
21、下表就是某保险公司160名推销员月销售额得分组数据。
书p26<1)讣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得向上累讣频数;<2)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得向下累讣频数; (3)确定该公司月销售额得中位数。
按上限公式讣算:Me=U-=18-0、22=17, 78、某厂工人按年龄分组资料如下:p413、试根据表中得资料计算某旅游胜地2004年平均旅游人数。
P 50解:该地全年平均旅游人口数为:+ 5000 + 5200 + 5400 +H =二---- J = 5250人 2004年平均在册学生人数、解=则该地区该年的平均在册人数为:34(用+ 352"*2 严2心2孤 4+325() + 359()x2+359()+357. 今= 3472 人5-12 22+4十2+45、已知某企业2004年非生产人员以及全部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表所示,求该企业第四季度非生产人员占全部职工人 数得平均比重。
表:某企业非生产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比重—hy + Z>2 + • • • + — b鶴 —X1000 +1050 +1070 H —x 1108--------- 2 --------- = 1058 (人) h = 2 -------------------- 2_ = 2n — 1- = 2 = ^22_ = 19.57% Z> 105 名6、根据表中资料填写相应得指标值。
表:某地区1999^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发展速度计•算表表4T1 某地区1999-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发展速度计算表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计算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外,确时为了避免 ♦节变动的影响,还需计算年距发展速度.其计算公式为; 木期发展水平年距发展邃度■纳洞期发展水平〔4-16)7、根据表中资料计算移动平均数,并填入相应得位置。
P61—tz - + iZ - + ••• + —CI— X 200 + 206 + 206 + — x 218;=2_LJ -------------------二=2 ---------------------------- 2— = 207(人)ft4-18、根据表中资料计算移动平均数,并填入相应得位置。
P629、某百货商场某年上半年得零售额、商品库存额如下:(单位:百万元)(1)计算该商场2OD3年上半年商品平均流转次数?(3分)末商品库存额为24、73 试il•算该商城该年上半年商品平均流转次数(注:商品流通次数二商品俏售额/库存额;6月:-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2.3 +43.64 +40.71-40・93斗42・ 11-44.£4“¥+切牛… 黑/' 21.35 I 23.98 i 22.47 + 23.16 + 23.76 +22,915810、某地区2000-2004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p71年份2000 2001 2002 2003 2004产量(万吨)220 232 240 256 280要求:(1)用最小平方法拟合直线趋势方程(简洁法计•算);(2)预测2006年该地区粮食产量。
6.某地区:2000-2004年粮贪资料如下.单位t方吨年份2000 2001 2002 2003 2004粮食产星320 332 340 356 380试用最小平方法求II疽钱势加俚,并预测2005年楡食产乩(¥=302. 4+14.饭预测2005 年粮食产3S8. 8 JM.)11.已知某地区2002年末总人口为9、8705万人,(1)若要求2005年末将人口总数控制在10. 15万人以内,则今后三年人口年均增氏率应控制在什么水平?(2)乂知该地区2002年得粮食产量为3805、6万千克,若2005年末人均粮食产量要达到400千克得水平,则今后3年内粮食产量每年应平均增长百分之儿?(3)仍按上述条件,如果粮食产量每年递增3%, 2005年末该地区人口为10、15万人,则平均每人粮食产量可达到什么水平?6、無97-02年全期平均吐如二」°99・7 = 219・94(元)W-I 6-197・02年平韵发展速用=J 旦=103.56%V12、根据表中数据对某商丿占得销售额变动进行两因素分析。
97-02 -1 = 103.56%-1=3.56%13、某商店三种商品销售额及价格变动资料如下:P113试讣算: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与销售量总指数。
解:三种商品物价总指数: =105、 74%销售量总指数二销售额指数一价格指数 =114、 04%14、某商店资料如下:要求:分别分析价格与销售量对销售额得影响。
15、某市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服从11=6000元,0=1200元得正态分布,求该市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1)在5000〜7000元之间得槪率;(2)超过8000元得概率;(3)低于3000元得概率。
(注0(0、83)=0.79674(0、84)=0、7995S (1、67)=0、95254@(2、5)=0、99379)L3某巾.Whi 家庭人沟年收入般从X = 4000>L , <7=1200尤的止态分布,〉只该帀届民家庭 人旳年收入:(I 〉在5000-7000尤之间的槪耀;(2〉超过8000兀的概率;13)低丁 3000 兀的概率。
vX N (斤土) 二咖)a..P(5.HX) < X < 7tHM)) = H 辿兰 < 口 < 型匕GGG6 a根押附液I 可如F(«.83)= 0.5935. F(2.5)= 0.9876.-.尸(5000 <X < 7000) = 09876-0.5935 = 叨,PS :咱000<*<7000)5^22^<口<7(必&<7<7<7=尸(£ << 2.5)=心(2.5)-①= (19938-0.7976= 03961临界值表得,Z Q = Zo05 =1・96)解:检验假设Ho ; U = b = 70j Hi ; 4学70 选取检验统计Si =学-t<n - 1) s/vn在用衣 IT ・ P(Z)-P^2> P(X>8()00)=Pfy-y 8000- ---- > a --- G⑶厂(X <30Q0)=Pf X-X 30tX)-X<=p=p16. 一种汽车配件得平均长度要求为12cni,高于或低于该标准均被认为就是不合格得。
汽车生产企业在购进配件时通常要对中标得汽车配件商提供得样品进行检验,以决定就是否购进。
现对一个配件提供商提供得10个样本进 行了检验,结果如下(单位:cm ) 12、 2 10、 8 12、 0 11. 8 11、 9 12、 4 11、 3 12、 2 12、 0 12、 3假定该供货商生产得配件长度服从正态分布,在0、05得显著性水平下,检验该供货商提供得配件就是否符合要 求?(査t 分布单侧临界值表,G ⑼= bo25⑼= 2.262 ,皿=心曲(1°)= 2・2281 ;査正态分布双侧临界值 表,Za = Zoos = 1 ・%)o检验统计量:=吟吕一0・70350.4932/710 决策: 不柜绝Ho 结论:该供货商提供的零件符合17、假设考生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在某地一次数学统考中随机抽取了 36位考生得成绩,算得平均成绩为66、5分, 标准差为15分。
在显著性水平a = 0.05下,就是否可以认为这次考试全体考生得成绩为70分?(查正态分布双侧 • w…« “"2 • Wii “M I2 a= 0.05 • 0=10-1=9 -tt界耐拒绝域为旧=|謊将乂 = 66.5,5 = 15,n= 36代入得忖=14 < 24301,故接受 即在显著性水半0-05下,可以认为这次考试仝休考生的平均成绩为70分. 18、某种纤维原有得平均强度不超过6g,现希望通过改进工艺来提高其平均强度。
研究人员测得了 100个关于新 纤维得强度数据,发现其均值为6、35。
假定纤维强度得标准差仍保持为1、19不变,在5%得显著性水平下对该问 题进行假设检验。
(5.05=105 zo (%=1.96)⑴选择检验统计量并说明其抽样分布就是什么样得?(2)检验得拒 绝规则就是什么?(3)计算检验统计量得值,您得结论就是什么?L Kt CIO 分)(1>山于样木容®为n=IOO,样木均值的力布廉从iE 念分4】.即F~ZV (6・35・l 」y'):朋以枪55>均伯的纷计#为:2 =匚士! <2)囚《宛人员X:心的绘強农仃所疑崗故: 原假设:Ha 备代伐设:比>6 (3分)⑶ X 弓1=駕" =2皿12> * = 1・645所以拒绝W”可以的出,经过改逊 7麻畑的T 艺是半刼慢f&fj 所機高19、一家瓶装饮料制造商想要估计顾客对一种新型饮料认知得广告效果。
她在广告前与广告后分别从市场营销区 各抽选一个消费者随机样本,并询问这些消费者就是否听说过这种新型饮料。
这位制造商想以10%得误差范围与 95%得置信水平估计广告前后知道该新型饮料消费者得比例之差,她抽取得两个样本分别应包括多少人?(假定两个 样本容量相等)(=20.0^=1.96 )「旳理7701丿解:x=10%, 1-a=95%. Z “/2=1・96,由于没有兀 的信息,用0・5代替[眄(1 一坷)+ 理(1 一兀2)]1・962X [0・5X (1-0・5) + (0・5X (1-0・5))Of= 192.08即应抽取193个消费者作为样木20、一家食品生产企业以生产袋装食品为主,每天得产量大约为8000袋左右。
按规定每袋得重量应为lOOgo 为对 产量质量进行监测,企业质监部门经常要进行抽检,以分析每袋重量就是否符合要求。
现从某天生产得一批食品中 随机抽取了 25袋,测得每袋重量(单位:g )如表所示。
表:25袋食品得重量已知产品重量服从正态分布,且总体标准差为lOgo 试估计该批产品平均巫量得置信区间,置信水平为95%。
f 例】一家优品生严企业以生产裁装食胎为主,为刹产iViOiHfflifiaii-企业质检部 『I 经常婆迅行抽检,以分析4$凭飢踽是否符合鉴求。
现从菜天生产丫内25袋,热!得禅袋重歎(单也:g )如右後所力已知产品恵jft 的分布股从正态分知n 总体 标旅荒为10&试估讣该批产品平均£槪的5信区何,a 借水平为35%.解:已知XFOb lob ,n=25,1-0 = 95%. 2:如・19筑tUlK 样本数按计聲砂X = 105.36 • 由于是正态总休.4方井已知I.总饰肉血“在l ・aS 信水平•卜的》信区倒为:X ± 呛 £ M105 ・36± L96x-J^Vrt725= 1053613.92> ta(n-l> = 5025(35)= 2,03012(3分>= (IUh44J092«)谡住岛平禺重星的?《信1*冋为10144ri09.28g21、一家保险公司收集到山36投保人组成得随机样本,得到每个投保人得年龄数据如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