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和注意力训练要求(基本定稿)
- 格式:doc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6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精选5篇)第一篇: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课前准备规范一、上课铃响:停止活动,收起器具;走进教室,不推不挤。
二、用品摆放:书本在左上,文具放前方。
三、心理准备:双手放桌面,端坐书桌旁;心定神专注,眼睛看前方。
课堂交流规范一、问好:师生问好,礼貌响亮——示例:老师:上课。
班长:起立。
老师:同学们好!学生:老师您好!老师:请坐下。
老师:下课。
班长:起立。
老师:同学们再见!学生:XX老师再见!【注意】起立要迅速整齐,站要直,坐要端;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目视老师,声音洪亮,干脆有力;问候过程尽量不发出桌椅的噪音。
二、倾听:神情专注,边听边想;抓住要点,理成提纲倾听方法的要点主要是“坐”、“观”、“点”。
1、“坐”是倾听的基础,。
臀部坐正,两腿自然放在桌下, 两臂自然放在桌上。
2、“观”是倾听的保证。
当别人讲话时, 要注意地看着对方。
3、“点”是倾听的关键。
在倾听时, 要捕捉对方说话的要点,迅速整理成有条理的内容。
(训练倾听的能力。
一种习惯须27 天才能养成。
)三、表达:举手示意,站直身体;声音响亮,口齿清晰;有提示语,文明有礼提示语范例:1、质疑:“请问为什么……”,“我有一个问题……”,“请问XX老师……”,“请问XX同学……”2、回答:“之所以……是因为……”,“因为……所以……”,“我认为……”,“我体会到……”,“下面谈谈我的看法……”3.补充:“我说完了,大家同意我的看法吗?有没有补充的?”,“我觉得你刚才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想补充一点……”,“听了你的发言,我深受启发,但我有不同意见……”4、评价:“请大家评一评我读得怎么样?”,“我觉得你声音响亮,但……”,“你读得绘声绘色.特别是……”,“你读得不错,但我能比你读得更好……”,“谢谢你的鼓励(或意见),我会继续努力(或改进)。
”5.汇报:“大家好!我们是XX小组,我们来汇报一下……”,“我们小组汇报完毕,掌声有请下一组。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一、课前预备上课前必须准备好本节课所需学习用品,书本、文具摆放有序。
二、候课准备上课铃响前一分钟,立即有序进入教室,安静端坐等候上课,班长下达“静息”指令,全体同学静息候课。
三、上课规范1.坐姿:抬头挺胸,肩平背直;双脚落地,与肩同宽;双手交叠平放,不玩弄小物品。
2.举手:右手自然举起,五指并拢,向上举直,不离开桌面。
3.倾听:别人讲话时,要坐姿端正,目光投向讲话者,专心聆听,记住讲话要点,边听边想;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等别人讲完后,再举手请求发表自己观点。
4.发言:自然大方,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当众表达时,双脚自然站立,抬头挺胸、声音洪亮、落落大方。
5 .阅读:朗读时,双手捧书,书本稍稍向前倾斜;拿书放书做到毫无声息。
朗读时要正确、流利、有感情;普通话发音标准,吐字清晰,声音响亮;不重复字句,不顿读,不唱读,不读断句。
默读时要保持安静、神情专注、态度认真、动手动脑。
6.写字:执笔姿势:拇指食指捏住笔,中指抵住笔杆底。
余下两指紧相依,指离笔尖一寸余。
书写姿势:身坐正,背挺直,两臂平放桌上,不耸肩,不歪头,不伏在桌上,大腿呈水平状态,两脚着地;眼离书本一尺,身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书写做到笔画清晰、字体规范。
7.合作交流:(1)认真听清老师提出的问题,先独立思考解决的方案;(2)在组长的组织下,认真听取同伴的意见,并准备好自己对同伴发言的评价;(3)能够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4)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合作技能和合作意识;(5)认真听取同伴、组长、教师的评价。
8 .作业:要养成爱护作业本的良好习惯。
作业时坐姿端正,努力做到“三个一”。
作业必须按时、认真完成并及时订正,课堂作业尽量当堂完成。
四、课后礼仪1.宣布下课前,每位任课老师要叮嘱学生快速收拾整理本节课用具,把黑板擦拭干净,并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品。
2.老师示意下课后,班长发“起立” 口令,师生相互再见。
老师走后,学生方可离开座位,不得一哄跑出教室,教室内要始终保持安静状态。
小学生行为规范20条(范文)一、尊敬师长,礼貌待人1. 尊敬师长: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使用礼貌用语,如“老师好”、“谢谢老师”等。
课堂上认真听讲,不随意打断老师的讲话,有问题举手示意。
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作品。
2. 礼貌待人:与同学、朋友相处时,要友好相处,不打架、不骂人。
见到长辈或客人要主动问好,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再见”等。
在公共场合,遵守秩序,不喧哗、不乱跑。
二、遵守纪律,认真学习3. 遵守课堂纪律:上课铃响后,迅速回到座位,准备好学习用品,安静等待老师上课。
课堂上不随意走动、不交头接耳、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
4. 按时完成作业:放学后,合理安排时间,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作业要整洁、规范,不潦草、不抄袭。
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或家长请教。
5. 认真复习预习:每天抽出时间复习当天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三、爱护公物,保护环境6. 爱护学校公物:不随意损坏学校的桌椅、门窗、电器等公共设施。
发现损坏的公物,要及时报告老师。
不在墙壁上乱涂乱画,保持教室和校园的整洁。
7. 节约用水用电:洗手、洗脸时要控制水量,不浪费水资源。
离开教室时要关灯、关风扇,节约用电。
养成节约的好习惯,珍惜资源。
8. 保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保持校园和公共场所的清洁。
看到地上的垃圾,要主动捡起,放入垃圾桶。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活动,增强环保意识。
四、团结友爱,互帮互助9. 团结友爱:与同学友好相处,不欺负弱小,不搞小团体。
遇到同学有困难,要主动帮助,共同进步。
尊重同学的个性,不嘲笑、不歧视。
10. 互帮互助: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有好的学习方法或资料,要乐于分享。
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照顾,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五、诚实守信,言行一致11. 诚实守信:做人要诚实,不撒谎、不作弊。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档
亲爱的小朋友,大家好!
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每天的言行举止都应该遵守一定的规范。
下面我简单地总结了我们应该注意的几点:
1. 上学时间要守时。
早上按时起床,不可迟到;放学后,不可以逗留校门口,要准时回家。
2. 上课时要认真听讲,不说闲话、不玩闹。
课间休息时,要安静有序,不乱跑、不乱吵。
3. 要爱护公共财物,如教学工具、桌椅板凳等公共用品都不能乱画乱刻乱弄。
不能在、走廊随地扔垃圾。
4. 要遵守队列规则,不插队、不强行插队。
如去厕所、操场、饭堂等都要按顺序排队。
5. 要关心帮助同学,不打架、不欺负同学。
遇到同学需要帮助时应主动提供帮助。
6. 要爱惜食物,不挑食、不浪费。
饭堂排好队取餐,不浪费食物。
7. 要遵守校规校纪,服从老师的教导管理。
遇到问题主动向老师求助,不自己解决。
以上是我们小学生应该遵守的基本规范。
希望大家从小养成良好的
生活习惯,成为一个懂礼貌、守规矩的好孩子。
东阿县第二实验小学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为优化教学环境,维护教学秩序,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特制定以下学生课堂行为规范,望全校师生共同遵守。
1、课前应做好课前准备,上课音乐停应安静端坐,等待上课。
上课起立立正,师生问好,相互敬礼。
下课起立立正,师生再见。
2、老师讲课时,学生要身体坐正,眼睛看着老师,学生用目光和老师交流,不做小动作,不分心,不左顾右盼,不交头接耳,老师没让看书时不要随意翻动课本。
3、读书时书竖放在课桌上,离眼睛一尺的距离。
声音洪亮,速度适中。
站起来读书时,背直挺胸,手捧课本,不趴在桌子上读。
4、小组合作学习,由四人小组的组长主持每位同学发言,并且有记录员快速记录发言要点。
汇报员总结汇报小组成员发言情况,计时员控制发言时间。
每位同学做到谦让倾听,不说讨论话题无关的事。
5、做练习时要安静,注意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
6、练习做完后认真检查自己的做题情况,或默读有关的课本。
不影响其他学生。
7、上室外课时必须在教室规定的场地活动,不能校园内、走廊上追逐打闹。
备注:
(1)班主任用班会、晨读和每节课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牢记每条课堂学习要求。
(2)全体任课教师必须统一要求,通过每节课严格要求、反复训练,逐步养成习惯。
(3)学生要要求做到要及时表扬,正面强化。
没有按要求做好时教师提醒并要求学生重新做一遍。
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2024前言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特制定《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2024》。
本守则旨在引导学生在校内外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交往习惯,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第一章学习规范第一条学习态度1. 认真听讲:上课时专心听讲,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2. 按时完成作业:按照老师的要求,按时、按质完成各项作业,不抄袭,不拖延。
3. 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主动预习新课,复习旧知,积极参与课外阅读。
第二条学习习惯1. 书写规范:保持书写整洁、工整,不潦草,不涂抹。
2. 爱护书籍:爱护课本、文具和公共图书,不撕毁、不乱画。
3. 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
第三条学习环境1. 保持教室整洁:保持教室干净、整洁,不乱扔垃圾,不在课桌上乱涂乱画。
2. 维护课堂秩序:遵守课堂纪律,不随意走动、讲话,不影响他人学习。
3. 爱护公共设施:爱护学校的教学设备,不随意损坏。
第二章生活规范第四条日常生活1. 讲究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保持个人卫生。
2. 饮食健康:合理膳食,不挑食,不浪费食物,不吃不洁食品。
3. 作息规律: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不赖床。
第五条校园生活1. 遵守校规校纪: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2. 文明礼貌:见到老师、同学主动问好,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
3. 爱护校园环境:不乱扔垃圾,不攀折花木,不破坏公共设施。
第六条安全意识1. 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斑马线,不闯红灯,不在马路上玩耍。
2. 校园安全:不攀爬高处,不玩危险游戏,不携带危险物品进校园。
3. 自我保护:遇到危险时,学会自救和求救,不轻易相信陌生人。
第三章交往规范第七条同学交往1. 团结友爱:与同学和睦相处,互帮互助,不欺负弱小,不搞小团体。
2. 尊重他人:尊重同学的意见和隐私,不随意翻看他人物品,不取笑他人。
小学第二学期每周行为规范训练重点范本第一周:课堂守则1. 守时: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
2. 注意秩序:入座时不乱坐乱跑,不随意乱动教学设备。
3. 注意安静:课堂上注意安静,不说闲话,不打闹。
4. 尊重师长:尊重老师和同学,不互相戏弄和嘲笑。
5. 积极回答问题:听到问题及时举手回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第二周:课后自习1. 保持安静:在自习室内保持安静,不说话,不打闹。
2. 认真学习:自习期间集中精力学习,不分散注意力。
3. 互相帮助: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4. 整洁有序:自习后保持桌面整洁,不乱丢纸屑、废弃物等。
5. 守时离场:自习结束时按时离开自习室,不拖延时间。
第三周:广播礼仪1. 听广播:广播响起时认真听从老师安排。
2. 不说话:广播期间不说话,尊重广播的播放。
3. 安静上课:广播播放结束后,迅速安静上课,不耽误时间。
第四周:健康生活1. 合理作息:保持每晚充足的睡眠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
2. 饮食均衡:合理搭配饮食,不偏食,不挑食。
3. 多运动:每天做适量的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4. 个人卫生: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不携带传染性疾病。
5. 不碰电子产品: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防止对眼睛健康有害。
第五周:校园安全1. 遵守交通规则:上学、放学时遵守交通规则,不乱穿马路。
2. 不私自离校:上学放学不私自离校,学生必须经过老师同意和领导下才能离开校园。
3. 不随意攀爬:不在校园任何地方随意攀爬,以免发生危险。
4. 不随意乱扔垃圾:保持校园整洁,不随意乱扔垃圾。
5. 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并迅速找到老师或工作人员求助。
第六周:团队合作1. 集体活动:积极参与班级、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
2. 合作配合:在队伍行进过程中,保持队形整齐,配合默契。
3. 互相帮助:团队内互相帮助、倾听和尊重对方意见。
第七周:文明礼貌1. 明辨尊重长辈:尊重长者,不对长辈说粗话或恶作剧。
2. 有礼貌:言行举止文明,礼让他人,不争吵打架。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1. 尊重老师和同学小学生应该尊重老师和同学,对老师要保持恭敬和尊重的态度,不可搞恶作剧或对老师不敬。
同时要与同学友好相处,不要欺负或歧视他人。
2. 守时守纪律小学生要养成守时的好习惯,按时到达学校和教室,不迟到,不早退。
在课堂上要严守纪律,不随意走动、说话或干扰他人。
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课堂任务,不得擅自离座或中途离开教室。
3. 专注听讲小学生在课堂上应该专心听讲,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要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老师讲解课程内容。
能够积极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在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4. 文明礼貌待人小学生需要学会礼貌待人,对待老师和同学要用文明的语言和友善的态度。
遵循守序排队,不插队,不推搡或打闹。
要尊重他人的隐私,不偷看他人作业或个人物品。
5. 课间休息要有秩序小学生需要在课间休息时保持室内室外秩序。
不可乱扔垃圾,保持教室、操场和食堂的整洁。
要安静有序地排队购买食品或用餐,不吃零食或喝饮料进教室。
还要遵守操场和游戏设施的使用规定,不打闹或滥用设备。
6. 爱护公共财物小学生要管理好自己的书包、课本和文具,不随意乱扔或损坏他人财物。
要保护校园环境,不在墙壁上乱涂乱画。
如果发现损坏或有人不当使用公共财物,应及时向老师或校领导汇报。
7. 遵守课外活动规定小学生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如集体操练、社团活动、校外参观等,要按时参加并遵守活动的规定。
在活动中要保持团队合作精神,服从指挥,不违背规定或制造混乱。
8. 阅读文明有序小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要选择适合自己年龄段的书籍,并按时归还。
在阅读时要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
还要学会与书中的人物进行思考和对话,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对于塑造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通过遵守规范,小学生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培养出尊重他人、自律自强的品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范文)一、前言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进入小学阶段,开始人生中一段新的学习和成长旅程。
小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培养良好习惯、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制定本《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
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认真遵守,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二、基本行为规范1. 尊敬师长尊重老师: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上课认真听讲,不随意打断老师的讲话。
听从教导: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和建议,积极改正错误。
关心老师:了解老师的辛苦,体谅老师的难处,主动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 团结同学友好相处:与同学和睦相处,不吵架、不打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尊重他人:尊重同学的个性和习惯,不嘲笑、不歧视,学会换位思考。
合作互助:在学习和活动中,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发挥自己的特长,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3. 遵守纪律按时到校:每天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请假。
遵守课堂纪律:上课时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不随意走动,不交头接耳。
遵守校规校纪: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违反校规,不参与不良行为。
4. 爱护公物爱护学校设施:不随意损坏学校的桌椅、门窗、电器等公共设施,发现损坏及时报告。
节约资源: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粮食,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
保持环境整洁:不乱扔垃圾,保持教室和校园的整洁,积极参与学校的环境卫生工作。
三、学习行为规范1. 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对学习充满热情,主动预习、复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认真负责:对待学习任务认真负责,按时完成作业,不抄袭、不作弊。
勇于探索:敢于提出问题,勇于探索新知识,培养创新思维。
2. 学习习惯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提前预习新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课堂听讲:上课时专心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回答问题,不懂就问。
课后复习:课后及时复习当天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查漏补缺。
3. 作业规范按时完成: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拖延、不抄袭。
小学生行为规范(2024年更新)引言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根据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制定本行为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小学生,旨在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总体要求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
2.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4. 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具体规范一、文明礼貌1. 见到老师、同学、客人主动问好,礼貌待人。
2. 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随意插队,遵守秩序。
3. 学会感恩,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抄袭、不剽窃。
二、学习态度1. 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主动提问,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勤奋好学,不怕困难,勇于挑战,追求卓越。
3.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三、生活习惯1. 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2. 注意饮食卫生,合理搭配膳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 注重锻炼,增强体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文体活动。
四、自我保护1. 遵守交通规则,确保交通安全。
2. 注意防火、防盗、防溺水、防触电,提高安全意识。
3. 学会自我调节,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保持心理健康。
五、环保意识1. 节约用水、用电、用纸,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
2. 垃圾分类,保护环境,关爱地球。
3. 倡导绿色出行,减少污染,共建美好家园。
实施与监督1. 学校要加强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家庭要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学校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3. 社会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小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土壤。
附则本行为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规范不符的,以本规范为准。
各地区、各部门可根据本规范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以上就是对小学生行为规范的详细解读,希望每位小学生都能遵守规范,健康成长,为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