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单向板楼盖)
- 格式:doc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21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设计任务:某民用建筑楼盖设计2.设计条件:某多层民用建筑平面尺寸如下图所示,采用砖混结构,楼盖要求采用单向板肋形楼盖。
墙厚370mm,中柱为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2。
350350mm楼盖面层具体做法:A类, 20mm水泥砂浆找平,10mm厚水磨石面层;混凝土板底20mm厚混合砂浆抹灰。
B类, 20mm水泥砂浆找平面层;混凝土板底20mm厚混合砂浆抹灰。
材料选用:I类, C25混凝土,梁内受力纵向钢筋为HRB335级,板筋、箍筋采用HPB235级。
II类, C30混凝土,梁内受力纵向钢筋为HRB400级,板筋、箍筋采用HPB235级。
III类, C35混凝土,梁内受力纵向钢筋为HRB335级,板筋、箍筋采用HPB235级。
(见分组要求)。
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kNQ/(2mk框架主梁跨度l(见分组要求)。
条件图:(仅供参考)3 .设计分组要求:要求一人一题,上述条件图为纵向轴间尺寸为(边6.7)6.9的情况,没位同学按分组给定的纵向轴间尺寸、活荷载标准值和楼面/材料等条件进行设计。
4.设计要求:1/.设计应按普通高等学校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的有关统一格式进行,封面按附1。
2/.计算书应有具体设计过程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3/.设计施工图纸统一要求用A3纸打印。
4/.板和次梁可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内力,按弹性方法设计主梁。
5/.计算书中必须有主梁的内力包络图及材料抵抗图。
6/.施工图必须包括结构平面布置图,主梁、次梁和板的配筋图。
5.设计成绩评定按平时(设计进度等)、计算书和施工图内容质量评定成绩。
附1 :封面内容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计算书设计者:XXX学号:XXXXXXXXXX班级:土木XXX宁波大学建筑工程环境学院2010年月日。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一.设计资料某多层民用建筑,采用砖混结构,楼盖结构平面如图1所示。
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1)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打底,10mm厚水磨石面层,20mm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2)活荷载:标准值为4.5kN/m2。
(3)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载分项系数为1.3。
(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5(f c=11.9N/mm2,f t =1.27N/mm2)。
钢筋梁中受力纵筋才采用HRB335级(f y =300N/mm2)和HRB400级(f y =360N/mm2 );其余采用HPB235级(f y =210N/mm2)。
二.板和次梁按弹性方法计算 1.板的计算板的215400mm 31800mml l ==,按单向板计算。
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11800mm 8042.54040mm mm l h =>==。
次梁截面高度取25400mm4003601515mm mm l h =>==,截面宽度200mm b =,因此,板和次梁不做刚度验算。
板尺寸及支撑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板的尺寸和计算简图(1) 荷载 恒载标准值20mm 厚水泥砂浆 0.02 m ⨯20 kN/m 3 = 0.4 kN/m 2 80mm 钢筋混凝土 0.08 m ⨯25 kN/m 3 = 2.0 kN/m 2 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0.02 m ⨯17 kN/m 3 = 0.34 kN/m 2 10mm 厚水磨石面层 0.01 m ⨯25 kN/m 3 = 0.25 kN/m 2g k = 2.99 kN/m线恒载设计值 g = 1.2⨯2.99 kN/m = 3.588 kN/m 线活在设计值 q = 1.4⨯4.5 kN/m = 5.85 kN/m 合计 9.438 kN/m 每米板宽 g + q = 9.438 kN/m11' 3.588 5.85 6.513kN/m 22g g q =+=+⨯=11' 5.85 2.925kN/m 22q q ==⨯=(2) 内力计算 边跨 1580120/2200/21740mm 22n a bl ++=++= ≥1720m 22n h bl ++=则 01720m m l = 中间跨 01800m m c l l ==≥1.11760mm n l =则 01760mm l =计算跨度差(1760mm -1720mm)/1760m =1.1%<10%,说明可按照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统一取01720mm l =)跨内和支座最大弯矩及剪力按下式计算,即2200M Kgl Kql =+ 连续板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表1。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一、 设计资料1、 某多层厂房,内框架结构体系,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2、 荷载1) 水磨石面 0.65kN/m 2; 2) 钢丝网抹面吊顶 0.45kN/m 2; 3) 楼面活荷载 5.5kN/m 3;3、 材料1) 混凝土: C30(c f =14.3N/mm 2 , t f =1.43N/mm 2;) 2) 钢筋:梁钢筋HRB400级(y f =360 N/mm 2),其余钢筋采用HPB300级(y f =270N/mm 2)。
二、 楼盖梁格布置草图三、 构件尺寸的确定1、 确定主梁跨度为6.6m ,次梁的跨度6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 为2.2m 。
2、 估计截面尺寸,按跨高比条件:板厚: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按不验算挠度的刚度条件,板厚应不小于了L/30=2200/30=73.33mm ,此值小于工业房屋楼面最小厚度70mm 的构造要求,故取板厚h=80mm 。
次梁截面b*h : h=o l /18~o l /12=333~500mm ,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初估取h=450mm ,截面宽度b=(1/2~1/3)h ,取b=200mm 。
主梁截面b*h : h=o l /15~o l /12=440~660mm,取h=650mm ,截面宽度取b=250mm 。
四、 板的设计 1、 荷载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水磨石楼面 0.65 kN/2m ; 80mm 钢筋砼板 0.08×25=2.0kN/2m ; 钢丝网抹灰吊顶 0.45 kN/2m ;恒载标准值 3.1 kN/2m ; 活荷载标准值 5.5 kN/2m ;活载控制时,考虑恒载分项系数1.2,活荷载分项系数1.4荷载总设计值 g+q=1.2×3.1+1.4×5.5=11.54 kN/2m恒载控制时,考虑恒载分项系数1.35,活荷载分项系数1.4,组合系数0.9.荷载总设计值 g+q=1.35×3.1+1.4×0.9×5.5=11.12kN/2m由此可确定为活载控制,即荷载总设计值为11.54kN/2m2、 计算简图由板和次梁尺寸可以得到板的设计简,板的支承情况如下图。
目录1、设计任务书-------------------------------------------------(1)2、设计计算书-------------------------------------------------(2)3、平面结构布置----------------------------------------------(2)4、板的设计----------------------------------------------------(3)5、次梁的设计-------------------------------------------------(6)6、主梁的设计-------------------------------------------------(10)7、关于计算书及图纸的几点说明-------------------------(16)附图1、平面结构布置图------------------------------------(18)附图2、板的配筋图------------------------------------------(19)附图3、次梁的配筋图---------------------------------------(20)附图4、主梁配筋图------------------------------------------(21)参考资料:1、建筑荷载规范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二、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5、绘制结构施工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2)、板的配筋图(1:50)(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三、设计资料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9.0kN/m2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0.65kN/m2,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3、材料选用:(1)、混凝土: C25(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Ⅱ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Ⅰ级。
丽水学院课程设计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课程名称:钢筋混凝土结构院系:工学院班级:土木 102组别:单向板第 26 组成员学号:陈静 05号张呈羿 27号吴佳雯31号设计时间:2013年11月11日至11月15日共一周二0一三年11月11日目录目录------------------------------------------------- 1 设计说明--------------------------------------------- 2 设计资料--------------------------------------------- 2 设计计算书及施工平面布置----------------------------- 3⏹结构布置、截面尺寸选择---------------------------- 3⏹板的设计------------------------------------------ 5⏹次梁设计------------------------------------------ 8⏹主梁设计------------------------------------------13 附图---------------------------------------------------⏹附图3-1楼板配筋图-------------------------------- 7⏹附图4-1次梁配筋图--------------------------------12⏹附图5-1主梁配筋图--------------------------------19 参考文献---------------------------------------------20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说明书一、设计说明及设计资料1、设计目的和方法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根据所给设计资料进行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目的是要掌握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熟悉肋梁楼盖结构布置要点:理解钢筋混凝土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基本概念;掌握连续梁、板的设计方法,荷载取值及内力计算;熟悉弯矩包络图、抵抗弯矩图的绘制方法;掌握梁、板配筋的构造要求;同时要熟悉计算中的各项规定。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针对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该结构的设计、分析和计算过程的阐述,展示该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本设计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结构概述、荷载计算、构件设计与分析、梁板节点及连接设计、施工及安装。
2. 结构概述本楼盖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采用跨度均布等截面的预制板肋梁构件。
结构整体均布荷载代表了一般建筑的设计情况,旨在确保结构的安全稳定。
3. 荷载计算在本设计中,对楼盖结构的荷载进行了详细计算。
荷载包括常用荷载和特殊荷载两部分。
常用荷载主要包括自重、楼面活荷载和雪荷载等,特殊荷载主要包括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经过计算,得出了各部分荷载的数值,并根据相关规范和设计规定进行了工况组合,最终得到荷载作用下的最不利组合。
4. 构件设计与分析本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作为承载结构,需要根据荷载计算结果进行构件的设计和分析。
4.1 单向板设计单向板的设计主要包括板的几何尺寸确定、受力分析和钢筋设计。
根据板的受力特点,合理确定板的厚度和跨度,然后进行弯矩、剪力和挠度等受力分析。
4.2 肋梁设计肋梁是单向板的主要构件,其设计包括几何尺寸确定、受力分析和钢筋设计。
通过合理确定肋梁的几何参数,进行弯矩、剪力和挠度等受力分析,并进行钢筋配筋设计。
5. 梁板节点及连接设计梁板节点的设计是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
节点的设计应满足结构的刚度和强度要求,并确保节点的可施工性。
本设计中,根据节点的受力特点,选择适当的节点形式,并进行相应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设计中应考虑节点的承载力、刚度、连接形式等因素,并根据相关规范和设计规定进行设计。
6. 施工及安装在这一部分,对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施工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包括梁板制造、预应力张拉、场地布置、施工步骤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考虑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班级:一、设计题目: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某轻工业厂房,二楼包装车间楼面结构拟采用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要求按所设定的结构支承条件、尺寸关系、材料与荷载作用等情况,进行楼盖结构的板、次梁、主梁的内力计算与配筋设计,并绘制施工图。
二、设计条件1.结构形式:楼盖的纵向为4个柱距,主梁横向为4跨,支承形式是周边为240厚的承重砌体墙,在搁置主梁处墙体设壁柱承重,中间支座为钢筋混凝土柱(300mm×300mm)。
图一梁板结构平面布置2.材料:混凝土采用C25(f c=11.9 N/mm2,f t=1.27 N/mm2,f ck=16.7 N/mm2,E c=2.80×104 N/mm2)钢筋采用HPB235(f y =210N/mm 2,E s =2.1×105 N/mm 2)或HRB335(f y =300N/mm 2,E s =2.0×105 N/mm 2) 3. 荷载: 1) 恒载楼面构造层做法:采用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面层用10mm 耐磨砂浆压关抹平;板底梁侧与顶棚均采用20厚混合砂浆抹面(参考标准容重可分别取20kN/m 3,22 kN/m 3,18 kN/m 3)。
2) 活载标准值为7.0 kN/m 2。
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载分项系数为1.3。
三、板的计算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板的21l l =6000=2.7332200mm mm,宜按双向板设计,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本设计按单向板设计。
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h=80>140l =2200=5540mm mm 。
次梁截面高度取h=450mm>26000==4001515l mmmm ,截面宽度b=200mm 。
板尺寸及支承情况如图下:图二 板的尺寸图三 计算简图1) 荷载恒荷载标准值20㎜厚水泥砂 0.02m ×20 kN/m 3=0.4 kN/㎡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8m ×25 kN/m 3=2.0 kN/㎡ 10mm 耐磨砂浆 0.01m ×22 kN/m 3=0.22 kN/㎡ 20mm 厚混合砂浆 0.02m ×18 kN/m 3=0.36 kN/㎡2=2.98/k g kN m线恒载设计值 g=1.2×2.98 kN/㎡=3.58 kN/㎡ 线活载设计值 q=1.3×7.00 kN/㎡=9.10kN/㎡g+q=3.58 kN/㎡+9.10kN/㎡=12.68 kN/㎡即每米板宽 12.68 kN/㎡ 2) 内力计算板计算跨度为:边跨 m m m m m h l n 02.2208.022.012.02.22=+--=+ m m mm m m a l n 02.204.2212.022.012.02.22>=+--=+取l 0=2.02m中间跨 l 0=2.2m-0.20m=2.0m 跨度差 (2.02m-2.0m )/2.0m=0.01<10%因此可以采用等跨连续梁板计算内力(为简化计算,统一取l 0=2.02m )。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1. 课程设计概述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该楼盖包括两个部分:一层地面的停车场和上方的公寓。
整个楼盖跨度较大,需要考虑选用何种材料和结构形式。
设计任务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包括荷载计算、结构形式的选择、截面设计等内容。
2. 设计荷载设计荷载是指在设计结构时需要承载的外部荷载,也是本次课程设计的重点之一。
荷载的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自重、雪荷载、风荷载、人员活载和车辆荷载等。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假设设计地区为中国南方地区,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标准》(GB50009-2012)中的规定进行荷载计算。
设计荷载的详细计算过程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3. 结构形式的选择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选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具有结构高度低、选用方便等特点,适用于跨度较大的建筑物。
在选定结构形式之后,我们需要进行截面设计,以确保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4. 截面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结构的截面设计涉及到板、肋、梁的尺寸和配筋参数等内容。
在本设计中,为了实现截面的合理设计,我们采用了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最终输出设计结果。
具体的设计细节和流程如下。
4.1. 整体式单向板设计板是整体式单向板肋梁结构中的主要构件之一,其设计需要考虑荷载、结构高度等因素。
在本设计中,板厚度选用10cm,混凝土等级为C30,钢筋混凝土板配筋率为0.5%。
4.2. 肋设计肋的设计主要考虑肋高度和肋跨度两个因素。
在本设计中,肋高度选用25cm,肋跨度选用4m。
钢筋混凝土肋配筋率为1.5%。
4.3. 梁设计梁是整体式单向板肋梁结构中的次要构件,其设计主要考虑梁高度和梁跨度。
在本设计中,梁高度选用40cm,梁跨度选用7m。
梁采用双筋矩形截面设计,钢筋混凝土梁配筋率为2%。
5. 梁柱节点设计梁柱节点是指梁与柱之间连接的部分,其设计需要考虑梁、柱的受力情况。
本设计中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柱径选用45cm,钢筋混凝土柱配筋率为2%。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及目的题目:设计某三层轻工厂房车间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目的: 1、了解单向板肋梁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6、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二、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5、绘制结构施工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 1:200)(2)、板的配筋图( 1: 50)(3)、次梁的配筋图( 1: 50; 1: 25)(4)、主梁的配筋图( 1: 40; 1: 20)及弯矩 M、剪力 V 的包络图(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三、设计资料1、车间类别为三类金工车间,车间内无侵蚀性介质,结构平面及柱网布置如图。
经查规范资料:板跨≥ 1.2m 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 16.0KN/ ㎡;板跨≥ 2.0m 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10.0KN/ ㎡;次梁(肋梁)间距≥ 1.2m 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 10.0KN/ ㎡;次梁(肋梁)间距≥ 2.0m 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 8.0KN/ ㎡。
数据: Lx=6000, Ly=6300 。
LLL2 楼面构造。
采用 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15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3 屋面构造(计算柱内力用)。
三毡四油防水层, 20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150 厚(平均)炉渣找坡层、 120 厚水泥珍珠岩制品保温层、一毡二油隔气层、60 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15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4 梁、柱用 15 厚混合砂浆抹灰。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厂房单向板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题目:壹号厂房单向板设计1 基本情况壹号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内框架承重,外墙为370mm 砖砌承重。
采用单向板肋梁楼盖。
楼面做法: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5mm 厚石灰砂浆抹灰。
荷载:永久荷载,包过梁、柱、板及构造层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253kN/m ,水泥砂浆容重203kN/m ,石灰砂浆容重173kN/m ,分项系数 1.2G γ=。
可变荷载,楼面均分布荷载为7.53kN/m ,分项系数 1.3K γ=。
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0(c f =14.32N/mm ,t f =1.432N/mm )钢筋 主梁、次梁采用HRB335级(y f =3002kN/m )钢筋,其它均用HPB300级(f =2703kN/m )钢筋主梁沿房屋的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是5.7m,次梁的跨根据构造要求,板厚取 19008047.54040l h mm 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 = ~ =266~400mm 取h=400mm ,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 ~ = ~ =380~570mm取截面高度h=500mm ,截面宽度取为b=250mm 。
18l 12l 18480012480010l 15l 1557001057002 单向板结构设计2.1 板的设计2.1.1板、次梁、主梁的截面尺寸确定: 根据构造要求,板厚取 19008047.54040l h mm 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 = ~ = 266~400mm 取h=400mm ,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 ~ = ~ =380~570mm取截面高度h=500mm ,截面宽度取为b=250mm 。
2.1.2板的计算简图:2.1.3荷载计算: 取1m 宽板带计算: 20mm 水泥砂浆面层 320.0220/0.4/m kN m kN m ⨯=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320.0825/ 2.0/m kN m kN m ⨯= 15mm 厚石灰砂浆抹灰 320.01517/0.255/m kN m kN m ⨯=22.655/k g kN m =活荷载标准值:=k p 7.5m kN /设计值总值: k k p g 3.12.1+ =12.936m kN /18l 12l 18480012480010l 15l 155700105700212.936/g q kN m +=2.1.4内力计算:次梁的截面200400mm mm ⨯,板在墙上的支撑长度为120mm,则板的计算跨度为:边跨00.20.081.90.12 1.72222n h ll m =+=--+=0.20.121.90.12 1.74222n a l m +=--+=∴0 1.72l m= 中间跨0 1.90.2 1.7l m=-=跨度差000(1.72 1.7)/1.7 1.210-=<连续板各截面弯矩计算截面承载力计算01000,80,802060b mm h mm h mm===-=C30混凝土,cf =14.32N/mm 。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教室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楼盖平面图如下。
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2KN/m2,其分项系数为1.3。
楼面面板恒载分项系数为1.2。
楼面层面层为30mm厚的现制水磨石,梁板下面用20mm 混合砂浆抹灰。
梁板混凝土均采用C30级;钢筋直径≥12mm,采用HRB335钢,直径<12mm时,采用HPB235钢。
楼盖设计布置如下:楼盖建筑平面按板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取每米宽板带为计算单元,有关尺寸及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边跨:l0=l n+h/2=2500-120-100+80/2=2320mm;中间跨: l0=l n=2500-2×100=2300mm;30mm现制水磨石:0.65KN/m2;80mm钢筋混凝土板:25KN/m3×0.08=2 KN/m2;20mm混合砂浆:17KN/m3×0.02=0.34 KN/m2;恒载标准值:g k=0.65+2+0.34=2.99 KN/m2;活荷载设计值:q k=2 KN/m2;荷载设计值:p=1.22×2.99+1.3×2=6.25 KN/m2;每米板宽p:p=6.25×1=6.25 KN/m2;内力计算跨度计算:板厚 h=80mm;次梁截面尺寸:h=(1/12~1/18)L=333~500mm,取h=450mm,b=(1/2~1/3)·h=150~225mm,∴b=取200mm边跨 l01=2500-100-120+80/2=2320mm;中间跨 l02=2500-2×100=2300mm;跨度(2320-2300)/2300=0.86%<10%,故板可按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板的弯矩计算如下:×6.25×2.322=3.06×6.25×2.322=-×6.25×2.32=2.07×6.25×2.32=-2.36板宽b=1000mm,h0=80-20=60mm,C30混凝土,α1=1.0,f c=14.3KN/mm2;f y=210KN/mm2。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构件,所用材料质量良好,受力特性稳定,在现代建筑结构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以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课程设计为主题,总结和分析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构造原理、施工方法及其分析,为建筑结构中此类构件的设计提供参考。
一、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构造原理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由梁、柱、肋板和楼盖组成,中间的梁是支承楼盖的支撑构件,而柱是支承梁的柱,楼盖主要用于形成房屋顶部的屋面,肋板是梁和楼盖之间的平衡器,它们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构造中,钢筋与混凝土所形成的共同单元,得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
二、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施工方法1.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施工前,应对梁、肋板、楼盖进行满足要求的计算,图纸设计等。
2.检查材料的质量,确保材料的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3.组装梁,焊接完成,加固更加稳定。
4.安装肋板,钻孔,焊接完成。
5.安装楼盖,完成封闭。
6.完成水泥浇筑,形成完整的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三、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力学分析1.算梁的抗弯承载力:采用矩形截面,结合最大弯矩原理和弹性理论计算梁的抗弯承载力。
2.算肋板的抗压及抗拉承载力:采用快速分层法计算肋板的抗压及抗拉承载力。
3.算楼盖的抗压承载力: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根据楼盖的结构形式和材料性质,进行局部分析和整体分析,确定其承载能力。
四、结论1.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构件,具有良好的材料质量和受力性能,有着广泛的应用。
2.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原材料的质量、构造原理、施工方法以及力学分析等多方面,确保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安全可靠。
本文总结了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构造原理、施工方法及其力学分析,为该类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以期能够更好的为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提供保障。
目录1、设计任务书-------------------------------------------------(1)2、设计计算书-------------------------------------------------(2)3、平面结构布置----------------------------------------------(2)4、板的设计----------------------------------------------------(3)5、次梁的设计-------------------------------------------------(6)6、主梁的设计-------------------------------------------------(10)7、关于计算书及图纸的几点说明-------------------------(16)附图1、平面结构布置图------------------------------------(18)附图2、板的配筋图------------------------------------------(19)附图3、次梁的配筋图---------------------------------------(20)附图4、主梁配筋图------------------------------------------(21)参考资料:1、建筑荷载规范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二、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5、绘制结构施工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2)、板的配筋图(1:50)(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三、设计资料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9.0kN/m2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0.65kN/m2,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3、材料选用:(1)、混凝土: C25(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Ⅱ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Ⅰ级。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一、平面结构布置: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m6.6,次梁的跨度为m0.5,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m2.2。
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2、按高跨比条件,当mm l h 55401=≥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121(=h ~278()181=L ~mm )417,取mm h 400= 则21(=b ~133()31=h ~mm )200,取mm b 200=。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81(=h ~440()141=L ~mm )660,mm h 400=,则21(=h ~200()31=h ~mm )300,取mm b 250=。
二、 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荷载计算: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 取1m 宽板带计算:水磨石面层 m kN /65.0165.0=⨯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m kN /0.22508.0=⨯ 15mm 板底混合砂浆 m kN /255.017015.0=⨯ 恒载: m kN g k /905.2=活载: m kN q k /919=⨯=恒荷载分项系数取 1.2;因为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m kN /0.4,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
于是板的设计值总值: q g +=k k q g 3.12.1+m kN /186.15=2、板的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mm mm 400200⨯,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 ,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边跨:mm l h l l n n 2030025.1202028012010022002101=≤=+--=+=, 取mm l 202001= (mm a 120=)中跨: mm l l n 2000200220002=-==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图:3、内力计算及配筋: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α系数如下: 表1.0则由20)(l q g M +=α可计算出1M 、B M 、2M 、c M ,计算结果如下表:由题知:,20,1000mm a mm b s ==设则,mm a h h s 6020800=-=-=mm N f c /9.11=,mm N f y /210=根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如下:位于次梁内跨上的板带,其内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2M 、3M )和中间支座(c M )计算弯矩可以减少20%,其他截面则不予以减少。
4、确定各种构造钢筋: 。
⑷板角构造钢筋:双向配置板四角的上部。
5、绘制板的配筋示意图: 采用弯起式筋,详见板的配筋图.三、次梁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次梁的支承情况:2、荷载计算:由板传来: m kN /391.62.2905.2=⨯ 次梁肋自重: ()m kN /6.12508.04.02.0=⨯- 次梁粉刷重 ()m kN /2176.017208.04.0015.0=⨯⨯-⨯ 恒载: m kN g k /2086.8= 活载: m kN q k /8.192.29=⨯= 设计值总值: q g +=k k q g 3.12.1+ mkN /53.35=3、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 中跨: mm l l n 4750250500002=-==边跨: mm a l l n 4875224022501205000201=+--=+=mm l n 48734755025.1025.1=⨯=≥,取mm l 487001= (mm a 240=)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3、内力计算:由20)(l q g M +=α可计算出1M 、B M 、2M 、c M ,计算结果如下表:由n l q g V )(+=β可计算出A V 、BlV 、Br V 、c V ,计算结果如下表:4、截面承载力计算:⑴、次梁跨中按T 形截面计算,T 形截面的翼缘宽度'f b ,按mm s b mm l b f 220020020001667500031310'=+=+<=⨯=≤,故取mm b f 1667'=。
梁高: mm h h 36040400,4000=-== 翼缘厚: mm h f 80'= 判定T 形截面类型:mm N h h h b f f f f c ⋅⨯=-⨯⨯⨯='-''601108.507)280360(8016679.110.1)2(α ⎩⎨⎧⋅⋅>⋅=)(10.50)(61.768.507中间跨中边跨中m kN m kN m kN 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⑵、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离端第二支座B 按布置两排纵向钢筋考虑,取mm h 340604000=-=,其他中间支座按布置一排纵向钢筋考虑, 取mm h 3600=⑶、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⑷、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5、构造配筋要求:沿全长配置封闭式箍筋,第一根箍筋距支座边50mm 处开始布置,在简支端的支座范围内各布置一根箍筋。
四、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1、支承情况:柱截面400×400,由于钢筋混凝土主梁抗弯刚度较钢筋混凝土柱大的多,故可将主梁视作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续梁进行计算。
主梁端部支承于砖壁柱上,其支承长度a=370。
2、荷载计算: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亦按集中荷载考虑。
次梁传来的荷载: kN 043.410.52086.8=⨯ 主梁自重: kN 15.7252.225.0)08.06.0(=⨯⨯- 主梁粉刷重: kN 58344.0172.2015.0)08.06.0(2=⨯⨯- 恒载:=k G kN 776.48 恒载设计值:==k G G 2.1kN 53.58 活载设计值:=Q kN 7.1283.10.52.29=⨯⨯⨯ 3、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主梁计算跨度:边跨: mm l b l l n n 66376280025.0400216280025.02101=⨯+⨯+=++=柱mm b a l n 66652/4002/37062802121=++=++≤柱,近似取mm l 664001=中跨: mm b b l l n 66002/4000/400620021210=++=++=柱柱因跨度相差不超过10%,可按等跨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3、内力计算:1)、弯矩设计值:QL k GL k M 21+=其中, 2 1k k 可由书中表查取,L 为计算跨度,对于B 支座,计算跨度可取相邻两跨的平均值。
2)、剪力设计值:Q k G k V 43+=,其中, 43k k 可由书中表查可知。
主梁弯矩计算由此可作出下列几种情况下的内力图:①+②;①+③;①+④将以上各图绘于同一坐标系上,取其外包线,则为弯矩包络图。
主梁剪力计算同样可绘出剪力包络:4、主梁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⑴、主梁跨中按T 形截面计算,T 形截面的翼缘宽度'f b ,按mm s b mm l b f 50002200660031310'=+<=⨯=≤,故取mm b f 2200'=。
梁高: mm h h 54040600,6000=-==(边跨),mm h 540406000=-=(中间跨) 翼缘厚: mm h f 80'= 判定T 形截面类型:mm N h h h b f f f f c ⋅⨯=-⨯⨯⨯='-''601102.1047)280540(8022009.110.1)2(α ⎩⎨⎧⋅⋅>⋅=)(76.195)(44.3412.1047中间跨中边跨中m kN m kN m kN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⑵、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离端第二支座B 按布置两排纵向钢筋考虑,取mm h 530706000=-=。
正截面配筋计算。
斜截面配筋计算:5、两侧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次梁传来的的集中力:kN F l 95.1777.1282.1043.41=+⨯=,mm h 2004006001=-= 附加箍筋布置范围:mm b h s 100020032002321=⨯+⨯=+=mm ,则在长度范围内可布置箍筋的排数:612001000=+=m 排, 梁两侧各布置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