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立与统一规律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5
论对立与统一原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会【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各哲学流派关于“对立与统一原理”的观点阐述,也是对辩证法发展的一个探讨。
辩证法作为思维方式,其发展经历了古希腊的朴素主义、康德的纯粹理性自身、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四个重要阶段。
同时,了解了我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思维与辩证法。
公元前11世纪,人们在同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提出了早期的阴阳学说,《易经》、《老子》、《孙子兵法》等著作都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哲人的辩证法思想。
最后,感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对立统一规律。
分别从矛盾的统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及矛盾的主次,这三方面说明了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与核心,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辩证法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朴素主义矛盾一、各哲学流派关于“对立与统一原理”的观点阐述对立与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体系,而马克思主义认为对立统一原理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故我个人认为,要讨论对立与统一原理,就得从辩证法的角度出发。
辩证法(dialectics)源出希腊语“dialego”,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指一种逻辑论证的形式。
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它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上只有两种世界观,一种是辩证法,一种是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从根本上对立的两种世界观。
在辩证法史中存在着4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这4个阶段体现了辩证法涵义的历史关联和时代嬗变,它们分别是古希腊、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
以下分别介绍这几种哲学流派关于辩证法的观点。
1古希腊朴素主义的辩证法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奠基人之一,他以主张“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的哲学观点而闻名于世,他有两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也是古代辩证法的代表人物,他们多以唯心主义为出发点,包含着许多合理的辩证内核,例如认为真理总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反面转化。
对立统一规律含义及其方法论1. 对立统一规律啊,简单来说就是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就好比一场比赛,对手之间是对立的吧,但正因为有了对手,比赛才有意思呀,这就是统一!比如打篮球,双方竞争激烈,可正是这种竞争才让比赛精彩呀!2. 嘿,对立统一规律就是事物都有两面性呀!像白天和黑夜,它们是对立的,但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一天,多神奇呀!就像工作和休息,没有工作的忙碌哪能体会到休息的惬意呢!3. 知道吗?对立统一规律意味着矛盾无处不在呢!像成长和烦恼,成长中总会有烦恼,但烦恼也促使我们成长呀!比如学走路会摔倒,但不摔倒怎么能学会呢!4. 哇哦,对立统一规律就是说看似相反的东西其实是紧密相连的!就像爱和恨,爱的反面是恨,可没有爱哪来的恨呢?就像和朋友闹矛盾,有矛盾说明有感情呀!5. 对立统一规律呀,就是说矛盾推动着事物发展呢!好比困难和进步,遇到困难才能促使我们进步呀!像登山的时候很累很困难,但登顶那一刻多有成就感!6. 听好了哈,对立统一规律就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呀!像老师和学生,没有学生哪来的老师呢?比如学习中老师教我们知识,我们也给老师带来成就感呀!7. 嘿呀,对立统一规律不就是说好坏是相对的嘛!像失败和成功,没有失败的经历哪会那么渴望成功呢!就像一次次尝试新事物失败,但也积累了经验呀!8. 哎呀,对立统一规律就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关系呀!像优点和缺点,每个人都有呀,可正是这些构成了独特的我们呀!比如有点粗心但也很热情呀!9. 瞧,对立统一规律就是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呢!像苦和乐,吃了苦之后的快乐才更珍贵呀!就像努力奋斗时很辛苦,但收获时超快乐呀!10. 对立统一规律呀,真的很奇妙呢!它让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呀!就像快乐和悲伤,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呀!比如经历了悲伤才更懂得珍惜快乐呀!我的观点结论:对立统一规律就是这样神奇又重要,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样,我们要好好去理解和运用它呀!。
对立统一规律是现代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出:“任何一种事物,其内部都
有和外部同样的规律,它们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并有着同样的规律可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
对立统一规律在物理学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涉及到物理学中很多重要概念,如力学、热学、电磁学、量子力学、量子场论等等。
它的出现,使物理学研究变得更加系统化,也使得物质的性质更加清晰,从而使物质的性质更容易理解。
在实践中,对立统一规律也表现出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它可以指导我们认识物质的
本质,而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处理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从历史上看,对立统一规律在物理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维特根斯坦提
出相对论时,他就是根据对立统一规律来构建相对论的,而相对论的提出,也使物理学发
生了巨大变化。
此外,对立统一规律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如原子能的发明,
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可行性,以及人们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实现技术突破的可能性等等,
都是基于对立统一规律而得出的。
因此,对立统一规律是物理学研究中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物质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利用物质,推进物理学的发展,为人类技术的进步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对立统一规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揭示了物质的内在联系,使得物理学研究变得更加系统化,为物理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论述对立统一规律原理及意义
对立统一规律原理及意义论述如下:
对立面之间的统一和斗争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相反的属性。
对立面的统一即矛盾的统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肯定的属性,它使事物保持自身统一。
由于对立面之间相互统一的作用,双方能够互相吸取和利用有利于自己的因素而得到发展,从而为扬弃对立即解决矛盾准备条件。
对立面的斗争即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属性,它使事物不断地变化以至最终破坏自身统一。
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斗争是促成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的决定力量。
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
它揭示了无论在什么领域,任何事物以及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
而矛盾双方的统一与斗争,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矛盾的三对特性四大理论:即: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的不平衡性,即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包含矛盾的,因而对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分析也是应该分析的,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
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一、什么是对立统一唯物论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唯物辩证法回答了世界是怎样的问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普遍联系的。
对立统一规律要回答的是为什么会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问题。
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统一就是矛盾。
哲学中的矛盾不同于日常概念中的矛盾,日常概念中的矛盾一般是,情侣间感情不和闹矛盾了,语句前后不一致而自相矛盾了,面对选择而陷入纠结中等。
而哲学中的矛盾是指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存在着一种既相互依存、贯通,又相互排斥、对立的辩证关系。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普遍性的例子如,生死、长短、大小,在数学中,正和负,微分和积分。
在力学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在物理学中,阳电和阴电。
在化学中,原子的化合和分解。
在社会科学中,阶级斗争。
战争中的攻守,进退,胜败,等等都是矛盾着的现象。
既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告诉我们,任何事物、任何时刻都存在着矛盾,因而要敢于承认矛盾、善于揭露矛盾。
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若不能在矛盾的非对抗性阶段将其解决,待其激化、放大转向对抗性的,则要付出更多、更大的代价才能解决。
和谐不是无差别的一致。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是指具体事物运动中的矛盾,每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任何物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
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
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例如,留苏派照抄照搬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在国内只注重工人运动和“城市中心论”,以此领导革命,导致党早期蒙受挫折和失败,其原因正是因为没有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的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这一特殊国情,中国的工人只有百万之数,他们虽然具有先进性,但力量弱小,上亿之数且支持革命的农民才是最强大的力量,农民自然是在农村,而大城市是反革命集团势力雄厚之地。
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和方法论一、引言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原理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发展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是研究事物发展的一种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深入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指导我们正确处理矛盾和推动事物的发展。
二、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对立统一规律的核心是对立统一的原理。
对立是指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冲突,统一是指事物内部矛盾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对立和统一是事物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对立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统一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状态。
对立统一规律认为,对立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事物因对立而运动、发展。
对立的存在使事物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状态,推动事物向着更高的发展阶段转化。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的发展规律,即事物内部矛盾的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是一种分析和认识事物的方法,它包括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和矛盾分析的方法。
1. 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对事物矛盾的辩证分析,揭示事物内部矛盾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这种思维方式要求我们超越片面性的看法,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把握事物内部矛盾的矛盾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2. 矛盾分析的方法矛盾分析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应用方法,它通过分析事物内部的矛盾,寻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从而找到解决矛盾的关键点和途径。
矛盾分析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辨别矛盾:分析事物内部的矛盾,辨别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2)抓住主要矛盾:确定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是解决其他矛盾的关键。
(3)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通过对矛盾的分析,找到解决矛盾的关键点和途径,推动事物向着更高的发展阶段转化。
四、对立统一规律的应用实例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和方法论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下面以经济领域为例,说明对立统一规律的应用。
在经济领域,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规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体现对立统一规律的例子
体现对立统一规律的例子包括:
1.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故事表达了一种哲学思想,即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意思是,坏事可能会变成好事。
2. 筷子和勺子:筷子和勺子是对立的关系,筷子适合夹菜,而勺子适合喝汤。
尽管它们的功能不同,但它们在进食这个共同点上统一起来。
3. 细菌的生存状态:细菌可以同时存在一种变化和稳定的状态,这就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体现。
社会学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是“压力与抗压能力”。
社会中所有的人都会处在一种“压力”下,比如父母、老师、同学或社会舆论等,它们可以催生一个人的成长,但同时也会使一个人受到压力,有时甚至会使人失望沮丧。
一个有“抗压能力”的人,能够很好地处理这种压力,从而更好地成长。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它揭示出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论述对立统一规律原理及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和意义。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科学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立统一规律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形成了一种不断向前发展的动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对立面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和发展,最终实现了对立面的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的意义在于:它是自然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是科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指导原则。
在自然界中,生与死、进化与灭绝、吸收和排泄等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表现。
在社会发展中,阶级斗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科技进步与文化传承的冲突等也都是对立统一的表现。
通过对立统一规律的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测和引导事物发展的方向,推动科学、文化、技术等领域的进步和创新。
总之,对立统一规律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中的基本规律,对于我们认识世界、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1 -。
哲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怎么理解?
对立统一规律要分成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对立是指任何事物都存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万物的本源就是有和无的对立。
万物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原始太初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否则也就谈不上万物的产生。
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已经说明万物是从有和无的对立中产生,这种对立是天生的。
统一是指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共同的运用下,形成了事物和它的变化。
也就是说事物的变化是矛盾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再来看看万物是如何从无到有地产生的呢?没有物质实在的状态就是无,即“无,名天地之始”。
这时候必然存在万物产生的规律,即“有,名万物之母”。
这种既是无又是有的状态就是有和无这两个相互对立的矛盾的统一了。
正是在无和有的共同作用下,万物产生了。
无和有的对立统一是辩证思维的原点。
事物通过矛盾的对立统一产生了运动和变化。
辩证法并未止步于此,它进一步指出事物的变化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而这样一个过程又要经历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
论对立与统一规律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亦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或矛盾规律。
它揭示出,自然界、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基本内容
一、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
同一和斗争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属性,同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
同一是对立面双方的同一,它是以对立面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
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在对立面的相互斗争中存在着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斗争的结果导致双方的相互转化,相互过渡。
三、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它的条件性,任何矛盾统一体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普遍性,无条件性。
矛盾的斗争性不仅存在于每个具体矛盾运动的始终,而且也存在于新旧矛盾交替的过程中。
四、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互相渗透,贯通为矛盾的解决准备了条件;矛盾的斗争性导致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不断变化,以致最终造成矛盾统一体的破裂,致使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
对立面的统
一和斗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在哲学发展的初期就已具有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思想。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具体表现在:
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
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
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钥匙”。
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
基本实质
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理论包括: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一、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的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的关系或属性。
二、要把辩证法的矛盾同形式逻辑的矛盾严格区别开来。
形式逻辑的矛盾是在思维中违反形式逻辑的规律而造成的前后不一,自相矛盾的状态,是应当排除的。
辩证法讲的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本性及其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
三、辩证矛盾是客观的、现实的矛盾。
矛盾的客观性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矛盾存在的客观性;二是指矛盾的性质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等具体情况也是客观的。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
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阶段、每一个矛盾都有其独有的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一种辩证的关系: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相互区别的,有着各自的内容,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结的,任何现实的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个性和共性的有机统一而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意义
矛盾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首先,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
一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另一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
其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在分析问题时,特别是分析形势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互相转化。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
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
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的错误。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地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地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如果主次不分,不抓重点,在实践中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均衡论”。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互相包含、内在统一的。
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
学习观察问题的方法
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科学地解释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方向、形式等问题。
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就是事物之间由多方面的对立统一构成的矛盾体系;事物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扬弃旧事物的过程,它体现着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三、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实质,所以,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四、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而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这一科学方法论最根本的内容,即矛盾分析的方法。
启示
现在明白了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我们既要“对立统一观”也
要“系统观”。
当我们穷究事物的二个元素间的终极因果关系的时候,需要“对立统一观”,需要把握事物全局的时候,需要“系统观”。
我们既要看到树木,也要看到森林。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的事物。
我认为系统论是建立在对立统一论基础之上的,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深入和发展。
对立统一论与系统论之间并没有矛盾,也不是并排的理论,对立统一论是系统论的根基。
系统要素间的关系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哲学真的是让人难以理解,但它却吸引了无数伟人的眼光,并让他们为之奋斗终身,使哲学能够得到不断的发展,到了马克思恩格斯这里更是发展到了顶峰,马克思主义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也是实践。
正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才枝繁叶茂、大树参天。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必须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因此任何事件都有两面性,看待问题就有对立与统一,从多方面考虑,寻找问题解决办法,那就是我们最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