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1错题集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2
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摩尔质量的求算一.选择题(共6小题)1.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A.4℃时5.4mL水B.标准状况下5.6L二氧化碳C.0.4mol氧气D.10g氖2.关于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O2和CO,下列叙述:①质量相等;②密度相等;③所含分子数相等;④所含碳原子数相等,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③3.(2012•长宁区二模)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4.3.6g碳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气体质量为9.2g.则在标准状况下,生成物CO和CO2的体积比为()A.3:2 B.4:1 C.5:1 D.7:45.2.16g X2O5中含有0.1mol氧原子,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2.16 g B.28 C.14 D.14g•mol﹣16.某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都是气体.分解方程式为2A=B+2C+2D.测得生成物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d,则A的式量为()A.7d B.5d C.2.5d D.2d二.填空题(共2小题)7.0.6molg的氧气与0.4mol臭氧 O3质量之比为_________ ,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 ,氧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 .8.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O3),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 ,原子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_ ,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2小题)9.在25℃,101kPa条件下,将15L O2通入10L CO和H2的混合气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V(CO)= _________ L,V(H2)= _________ L.(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V(CO):V(H2)=_____ .(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0.(1)12.4g Na2R 含有Na+0.4mol,则Na2R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 ,对原子含R1.6g 的Na2R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2)等质量的氧气(O2)和臭氧(O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所含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_(3)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SO2和SO3气体,体积比为___ ,密度比为_____。
第三、四章易错题总结1、金属钠常常保存在()A水中 B煤油 C石蜡油中 D棕色瓶内2、将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表面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融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融化的是铝B 融化的是Al2O3C 融化物滴落D 融化物不滴落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先融化,再燃烧,最后所得产物只有Na2OB 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特殊保护C 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D 铁因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氧化物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4、4.6g纯净的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7.0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是()A 只有Na2OB 只有Na2O2C Na2O和Na2O2 D无法确定5、将一块金属钠分别投放到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 CuSO4B HClC BaCl2D NaOH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Na与H2O反应:Na + 2H2O = Na+ + 2OH- + H2↑B Na与盐酸反应:2Na + 2H+= 2Na+ + H2↑C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Cu2+ + 2Na = Cu + 2Na+D Na与O2反应:4Na + O2= 4Na+ + 2O2-7、在Na和H2O的反应中()A Na 是氧化剂B H2是氧化产物C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电离出的少量的H+ D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中的氢气8、将2.3g金属钠放入100g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4100%100 2.3⨯+ B4100%10040.1⨯+-C4100%1004⨯+D4100%100 2.30.1⨯+-9、将一小块钠投入盛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B.有气体生成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D.溶液变浑浊10、Al粉投入某无色澄清的溶液中产生H2,则下列离子组合正确的是()A.H+、Ca2+、Na+、NO3-B.Na+、Mg2+、Al3+、Cl-C.Cu2+、Mg2+、Cl-、OH-D.Ba2+、Cl-、OH-、NO3-11、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5.4g B.3.6g C.2.7g D.1.8g12、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B.溶液中OH-浓度不变,有H2放出C.溶液中Na+浓度减少,有O2放出D.溶液中OH-浓度增大,有O2放出13、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把和的固体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都恰好形成此温度下饱和溶液。
氮、硫氧化物(原卷版)1.(2020·永德县第一完全中学高一月考)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同时具备的性质是( )A.都能使品红试液褪色B.都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C.都有刺激性气味D.常温下都是气体【答案】B【解析】A. 二氧化碳、三氧化硫不能使品红试液褪色,A错误;B. 三种物质均是酸性氧化物,都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B正确;C. 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没有刺激性气味,C错误;D. 常温下三氧化硫是固体,D错误,答案选B。
2.(2018·江苏高一期末)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取SO2B.验证漂白性C.收集SO2D.尾气处理【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稀H2SO4与铜片不反应,故A错误;B.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其漂白性,故B正确;C.SO2密度比空气大,应“长进短出”,故C错误;D.SO2不与NaHSO3反应,所以无法用NaHSO3溶液吸收SO2,故D错误。
答案:B。
3.(2018·河北唐山一中高一期末)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铜粉和硫粉混合加热可制得CuSB.久置酸雨酸性增强,原因是水的挥发C.SO2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颜色先变红,再褪色D.亚硫酸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成硫酸钠【答案】D【解析】【详解】A、硫单质氧化性弱,氧化变价金属生成低价化合物,铜粉和硫粉混合加热可制得Cu2S,故A错误;B、酸雨酸性增强是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的亚硫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得到硫酸溶液,因此久置酸雨酸性增强,故B错误;C、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溶于水形成亚硫酸,显酸性;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具有选择性,不能使变红的石蕊溶液褪色,故C错误;D、亚硫酸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钠,故D正确;故选:D。
4.(2020·云南省禄丰县第一中学高一月考)下列有关三氧化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O3极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H2SO4B.SO2、SO3均具有漂白性,均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C.SO3可与碱反应,但不与碱性氧化物反应D.SO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SO3【答案】A【解析】【详解】A.SO3极易溶于水,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故A正确;B.三氧化硫不具有漂白性,SO2、SO3均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是因为溶于水所得溶液均显酸性,故B错误;C.三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均反应,故C错误;C.SO2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为SO3,一般需要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故D错误;故答案选A。
第三、四章易错题总结1、金属钠常常保存在( )A 水中B 煤油C 石蜡油中D 棕色瓶内2、将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表面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融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融化的是铝B 融化的是Al 2O 3C 融化物滴落D 融化物不滴落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先融化,再燃烧,最后所得产物只有Na 2OB 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特殊保护C 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D 铁因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氧化物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4、4.6g 纯净的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7.0g 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是( )A 只有Na 2OB 只有Na 2O 2C Na 2O 和Na 2O 2D 无法确定5、将一块金属钠分别投放到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 CuSO 4B HClC BaCl 2D NaOH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Na 与H 2O 反应:Na + 2H 2O = Na + + 2OH - + H 2 ↑B Na 与盐酸反应:2Na + 2H + = 2Na + + H 2 ↑C 钠投入到CuSO 4溶液中:Cu 2+ + 2Na = Cu + 2Na +D Na 与O2反应:4Na + O 2 = 4Na + + 2O 2-7、在Na 和H 2O 的反应中( )A Na 是氧化剂B H 2是氧化产物C 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电离出的少量的H +D 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中的氢气8、将2.3g 金属钠放入100g 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B 4100%100 2.3⨯+4100%10040.1⨯+-C D 4100%1004⨯+4100%100 2.30.1⨯+-9、将一小块钠投入盛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B.有气体生成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D.溶液变浑浊10、Al 粉投入某无色澄清的溶液中产生H 2,则下列离子组合正确的是( )A .H +、Ca 2+、Na +、NO 3-B .Na +、Mg 2+、Al 3+、Cl -C .Cu 2+、Mg 2+、Cl -、OH -D .Ba 2+、Cl -、OH -、NO 3-11、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 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5.4g B.3.6g C.2.7g D.1.8g12、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B.溶液中OH-浓度不变,有H2放出C.溶液中Na+浓度减少,有O2放出D.溶液中OH-浓度增大,有O2放出13、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把和的固体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都恰好形成此温度下饱和溶液。
第三、四章易错题总结1、金属钠常常保存在( )A 水中B 煤油C 石蜡油中D 棕色瓶内2、将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表面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融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融化的是铝B 融化的是Al 2O 3C 融化物滴落D 融化物不滴落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先融化,再燃烧,最后所得产物只有Na 2OB 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特殊保护C 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D 铁因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氧化物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4、4.6g 纯净的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7.0g 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是( )A 只有Na 2OB 只有Na 2O 2C Na 2O 和Na 2O 2D 无法确定5、将一块金属钠分别投放到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 CuSO 4B HClC BaCl 2D NaOH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Na 与H 2O 反应:Na + 2H 2O = Na + + 2OH - + H 2 ↑B Na 与盐酸反应:2Na + 2H + = 2Na + + H 2 ↑C 钠投入到CuSO 4溶液中:Cu 2+ + 2Na = Cu + 2Na +D Na 与O2反应:4Na + O 2 = 4Na + + 2O 2-7、在Na 和H 2O 的反应中( )A Na 是氧化剂B H 2是氧化产物C 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电离出的少量的H +D 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中的氢气8、将2.3g 金属钠放入100g 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B 4100%100 2.3⨯+4100%10040.1⨯+-C D 4100%1004⨯+4100%100 2.30.1⨯+-9、将一小块钠投入盛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B.有气体生成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D.溶液变浑浊10、Al 粉投入某无色澄清的溶液中产生H 2,则下列离子组合正确的是( )A .H +、Ca 2+、Na +、NO 3-B .Na +、Mg 2+、Al 3+、Cl -C .Cu 2+、Mg 2+、Cl -、OH -D .Ba 2+、Cl -、OH -、NO 3-11、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 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5.4g B.3.6g C.2.7g D.1.8g12、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B.溶液中OH-浓度不变,有H2放出C.溶液中Na+浓度减少,有O2放出D.溶液中OH-浓度增大,有O2放出13、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把和的固体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都恰好形成此温度下饱和溶液。
人教版必修一 1-3章易错题精选一、选择题1.2A .元素的单质一定由氧化或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B .蒸馏操作的主要仪器:蒸馏烧瓶、酒精灯、铁架台、冷凝管、锥形瓶、牛角管、温度计等C.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D .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3.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 L 1.0 mol·L -1的NaAlO 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 1 mol 醋酸的质量与N A 个醋酸分子的质量一定相等C. 2.24 L CO 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 N AD. 0.1mol/L 的NaCl 溶液中,+Na 与-Cl 离子总数为0.2N A4. 要配制浓度约为2mol·L -1NaOH 溶液100mL ,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8gNaOH 固体,放入100mL 烧杯中,用100mL 量筒量取100mL 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gNaOH 固体,放入100mL 量筒中,边搅拌,便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
C.称取8gNaOH 固体,放入100mL 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mL 量筒量取40mL5mol·L -1NaOH 溶液,倒入250mL 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 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
5. 向一定量的饱和NaOH 溶液中加入少量Na 2O 固体,恢复到原来温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溶液中的Na +总数不变B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C .溶液中的OH -数目不变D .溶液的质量不变6.将标准状况下的V LHCl (气)溶于1000g 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ρg/cm 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L mol V VP /5.3622400+ B .L mol VP /22400 C .L mol VVP /5.36224001000+ D .L mol V /4.22 7.等体积的NaCl 、MgCl 2、AlCl 3三种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 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NaCl 、MgCl 2、AlCl 3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 .1:1:1B .1:2:3C .3:2:1D .6:3:28.含有6.02×1022个分子的某物质的质量为2.8g ,则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4B.28C.2.8D.2809. a mol H 2SO 4中含有b 个氧原子,则阿伏伽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 )A. (a/4b)mol -1 B (b/4a) mol -1 C (a/b)mol -1 D (b/a) mol -111.若某氖原子质量是ag,12C 的原子质量是bg ,N A 是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氖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12a/bB 该氖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gC W g 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是w/a molD W g 的该原子的质子数是10W/(aN A )12. 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 2和C 2H 4B .等体积的O 2和N 2C . 等体积等密度的CO 和N 2D .质量相等的N 2和CO 2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由HgCl2生成Hg2Cl2时,汞元素被氧化B. 得失电子多少体现了其氧化还原性的强弱C.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D. 标况下,1 mol H2的体积约为22.4 L14.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所含原子数相等 B. 气体密度相等C.气体质量相等D.摩尔质量相等15.下列各项中所列举的物质与所属类别对应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干冰,冰水混合物,烧碱,小苏打B.电解质:苏打,胆矾,氯酸钾,碳酸钙C.非电解质:乙醇,二氧化碳,氯气,葡萄糖D.混合物:空气,纯净矿泉水,盐酸,氨水16.下列物质中,属于无色分散系的是()A.39度的白酒B.Fe(OH)3胶体C.水D.CuSO4溶液1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铜与盐酸反应:O2-+2H+= H2OB.铝粉放入硝酸汞溶液中:2Al + 3Hg2+ = 2Al3+ + 3HgC.硫酸氢钠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HSO-4+OH-= H2O+SO2-4D.实验室制备CO2:CO2-3+2H+= H2O+CO2↑18.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
9.20一.选择题(共 7 小题) 1.1mol/L NaCl 溶液表示( A.1molNaCl 溶于 1L 水中 C. 溶液中含 1molNaCl﹣二.填空题(共 2 小题) ) B. 58.5gNaCl 溶于 941.5g 水中 D.1L 溶液里含 NaCl58.5g﹣8. (1)如图 1 表示某同学配制 480mL 0.5mol/L 的 NaOH 溶液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其中有错误的是 _________ ,这样操作所配制的溶液比要求的浓度要 _________ (填“偏高”、“偏低”、“不影响”) . )2.下列溶液中的 Cl 浓度与 50mL 1mol/L MgCl2 溶液中的 Cl 浓度相等的是( A.150mL1mol/LNaCl 溶液 B. 150mL2mol/LKCl 溶液 C. 75mL1mol/LAlCl3 溶液 D.75mL2mol/LCaCl2 溶液3. 在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 最后用胶头滴管定容后, 液面正确的是 ( A. B. C. D.)4.下列关于 100mL 0.2mol•L BaCl2 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 Cl 总数为 0.02NA(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B. 溶液中 B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4 mol•L ﹣ ﹣ C. 与 500mL 0.2mol•L 1 NaCl 溶液中 Cl 的浓度相等 D.与 10mL 0.4mol•L﹣1﹣1)(2)在 0.2L 由 NaCl、MgCl2、CaCl2 组成的混合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 2 所 示,回答下列问题: 该混合液中,Na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 含溶质 MgCl2 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_ 含溶质 CaCl2 的质量为 _________ 将该混合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 1L,稀释后溶液中 C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 .﹣32+﹣12+KCl 溶液中 Cl 的浓度相等﹣5.将标准状况下,1 体积水溶解 700 体积氨气,所得溶液密度为 0.9g/cm ,该氨水 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 ) A.18.4mol/L; 38.5%B.18.4mol/L; 34.7%C.20.4mol/L; 38.5%D.20.4mol/L; 34.7% 6. 20g 密度为 d g•cm 硝酸钙溶液里含 1g Ca , NO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若 则 ( ﹣1 ﹣1 ﹣1 ﹣ A.d/400mol•L B.20/dmol•L C.2.5dmol•L D.12.5mol•L 1﹣39.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 100mL 1.0mol•L 的 NaCl 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用托盘天平称量 _________ g NaCl 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 1﹣2cm 处,改用 _________ 小心滴 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③把①中所得溶液小心地转入 _________ 中; ④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 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与玻璃棒 2﹣3 次,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1)将上述步骤的空白处填空; (2)本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不能重复) _________ ; (3)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得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 响”)第 1 页 共 1 页﹣12+﹣)7.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l、MgCl2、AlCl3 三种溶液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 度的 AgNO3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与 NaCl、MgCl2、AlCl3 三种溶液反应的 AgNO3 溶液的体积比为( ) A.1:1:1 B.1:2:3 C.3:2:1 D.6:3:29.20①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就直接用来配溶液,所配得溶液的浓度 _________ ; 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所配得溶液的浓度 _________ ; ③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所配得溶液的浓度 _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 1 小题) 10.将 24.4gNaOH 固体溶于水,配成 100mL 溶液,其密度为 1.22g/mL,请回答下 列问题 (1)该溶液中 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 ,该溶液中 NaOH 的质量分 数为 _________ ; (2)从该溶液中取出 10mL,其中 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 ,NaOH 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 ,溶液的密度为 _________ ,含 NaOH 的质量为 _________ ,含 NaOH 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_ ; (3)将取出的 10mL 溶液加水稀释到 100ml,稀释后溶液中 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 _________ . 11 欲将 0.10 mol·L 的 NaOH 溶液和 0.60 mol·L 的 NaOH 溶液混合成 0.20 mol·L 的 NaOH溶液。
必修一第一章易错题整理(一)1、为防止瓦斯爆炸,可采取的措施有:a.定期检查矿井内的瓦斯浓度,保持矿井内有良好的通风状况;b.定期向矿井内撒石灰粉,以除去矿井的瓦斯;c.用矿井通风和控制瓦斯涌出的方法,防止瓦斯浓度超标;d.定期向矿井内喷洒水,以保持矿井内湿润;e.杜绝一切非生产需要的火源;f.矿工戴上防毒面具,以防不测。
其中正确的是()A.abce B.ace C.acde D.acef2、已知H2的爆炸极限是4.0%~74.0%(体积分数)。
某H2中含有0.8%(体积分数)的O2,甲学生用它还原CuO,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应将酒精灯放在a管的________,然后,使酒精灯缓缓向另一端移动,以保证CuO完全被还原。
A.左端B.中间C.右端(2)a管右端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管中Cu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A.某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B.某溶液中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2-4C.某溶液中加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D.某溶液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Ba2+4、从实验室加热氯酸钾与MnO2的混合物制氧气后的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溶解、过滤、蒸发、洗涤B.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溶解、蒸发、洗涤、过滤D.溶解、洗涤、过滤、加热5、除去白砂糖中少量的沙子,应采取的操作步骤其中正确的是()A.溶解→结晶B.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溶解→过滤D.加入适当的试剂,将沙子溶解6、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种金属离子,现用NaOH、Na2CO3、NaCl 三种溶液使它们分别沉淀并分离出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沉淀,所加溶液顺序正确的是()A.Na2CO3、NaCl、NaOH B.NaOH、NaCl、Na2CO3C.NaCl、NaOH、Na2CO3D.NaCl、Na2CO3、NaOH7、现有一瓶氯化钠和碳酸钙固体粉末的混合物,需分离该混合物。
高一必修1典例1、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括号内的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 C )A、H2SO4(HCl):AgNO3溶液、过滤B、KNO3(K2SO4):Ba(NO3)2溶液、过滤C、Cu(CuO):盐酸、过滤D、CaCO3〔CaO〕:水、过滤2、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F )A.B.C.D.E.F.A.为分液操作,可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故A正确;B.为升华操作,可用于分离易升华的固体混合物,故B正确;C.为降温结晶,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可溶性固体,故C正确;D.为蒸馏操作,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故D不选;E.为过滤操作,用于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故E不选;F.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不用于分离混合物,故F选.3、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钙、硫酸镁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碳酸钠溶液⑤加过量氯化钡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CD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①③4、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为:①Ba(NO3)2②KCl ③NaOH④CuSO4⑤Na2SO4,如果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包括试纸),用最简便的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则在下列的鉴别顺序中,最合理的是( A )A.④③①⑤②B.④②③⑤①C.①⑤③④②D.③④①⑤②5、不能从溴水中提取溴的试剂是( )A、酒精B、汽油C、苯D、四氯化碳6、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B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7、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常温常压下,18 g H2O 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B.1molH2与1molCl2反应生成NA个HCl分子C.常温常压下,28 g 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D.标准状况下,2.24L Cl2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一定为0.1NA8、在无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量含50mol NH4Cl、16mol KCl和24mol K2SO4的营养液.若用KCl、NH4Cl和(NH4)2SO4三种固体为原料来配制,三者的物质的量依次是(单位为mol)( B )A.2、64、24 B.64、2、24 C.32、50、12 D.16、50、249、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A )A.2B.3C.4D.510、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氦气在同温同压下具有相等的()A、原子数B、体积C、质子数D、质量11、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为ag,一个12C的质量为bg,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表示为(BD )A、12b/aB、12a/bC、a/NAD、a·NA12、某硫酸铝溶液VmL中含ag铝离子,取出V/4mL溶液稀释成4VmL后,硫酸根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单位为mol/L)( )A、125a/54VB、125a/36VC、125a/18VD、125a/V13、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氢钠的最佳方法是()A、加入适量盐酸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加热灼烧D、配成溶液后通入二氧化碳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气是非电解质B、硫酸钡是弱电解质C、甲烷是非电解质D、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15、向明矾溶液里滴入氢氧化钡溶液,当硫酸根恰好完全沉淀时,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A、一部分为氢氧化铝,一部分为铝离子B、全部为氢氧化铝C、一部分为氢氧化铝,一部分为偏铝酸根D、全部为偏铝酸根16、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只含氯气和水分子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氯气D、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增强17、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次氯酸是一种弱酸的是()A、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B、次氯酸钙能与碳酸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C、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D、次氯酸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褪色18、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钠试剂,含少量Na2SO4杂质。
易错专题01 物质分类中的误区易错点一误认为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易错典例】例1 关于O2和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和O3的性质完全相同B.O2和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二者混合后仍属于纯净物C.O2转化为O3属于化学变化D.O2和O3是同一种物质【解题必备】若某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的单质混合而成,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物,而由12C和13C组成的石墨则是纯净物。
【变式突破】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C.混合物一定由两种及以上元素组成D.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易错点二误认为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相对应【易错典例】例2 关于物质分类正确的组成是【解题必备】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 2O 7。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NO 。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 2O 3属于两性氧化物。
【变式突破】2.根据某种共性,可将CO 2、P 2O 5、SO 2归为一类,下列物质中完全符合此共性而能归为此类物质的是( ) A .CaO B .SiO 2 C .CO D .H 2O易错点三 认为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一定是碱【易错典例】例3 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醋酸、纯碱、氯化钠 B .硝酸、生石灰、硫酸钡 C .盐酸、熟石灰、石英D .硫酸、烧碱、碳酸氢钠【解题必备】NaHSO 4、CuSO 4、NH 4Cl 溶液呈酸性,这些物质均属于盐。
Na 2CO 3、NaHCO 3溶液呈碱性,这些物质均属于盐。
酸分子中有几个H 原子,不一定就是几元酸,如CH 3COOH 是一元酸。
【变式突破】3.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4.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H )的都是酸,凡是能结合质子的都是碱。
第三、四章易错题总结1、金属钠常常保存在()A水中 B煤油 C石蜡油中 D棕色瓶内2、将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表面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融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融化的是铝B 融化的是Al2O3C 融化物滴落D 融化物不滴落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先融化,再燃烧,最后所得产物只有Na2OB 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特殊保护C 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D 铁因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氧化物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4、4.6g纯净的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7.0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是()A 只有Na2OB 只有Na2O2C Na2O和Na2O2 D无法确定5、将一块金属钠分别投放到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 CuSO4B HClC BaCl2D NaOH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Na与H2O反应:Na + 2H2O = Na+ + 2OH- + H2↑B Na与盐酸反应:2Na + 2H+= 2Na+ + H2↑C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Cu2+ + 2Na = Cu + 2Na+D Na与O2反应:4Na + O2= 4Na+ + 2O2-7、在Na和H2O的反应中()A Na 是氧化剂B H2是氧化产物C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电离出的少量的H+ D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中的氢气8、将2.3g金属钠放入100g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4100%100 2.3⨯+ B4100%10040.1⨯+-C4100%1004⨯+D4100%100 2.30.1⨯+-9、将一小块钠投入盛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B.有气体生成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D.溶液变浑浊10、Al粉投入某无色澄清的溶液中产生H2,则下列离子组合正确的是()A.H+、Ca2+、Na+、NO3-B.Na+、Mg2+、Al3+、Cl-C.Cu2+、Mg2+、Cl-、OH-D.Ba2+、Cl-、OH-、NO3-11、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5.4g B.3.6g C.2.7g D.1.8g12、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B.溶液中OH-浓度不变,有H2放出C.溶液中Na+浓度减少,有O2放出D.溶液中OH-浓度增大,有O2放出13、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把和的固体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都恰好形成此温度下饱和溶液。
必修一第二章易错题整理(一)1.如图所示,烧杯内装有蒸馏水,下部封有半透膜的长颈漏斗内装有淀粉和食盐溶液,漏斗颈内液面与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相同.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水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测蒸馏水中的物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漏斗颈内液面下降;②漏斗颈内液面上升;③烧杯内的液体遇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④烧杯内的液体遇碘水变蓝.A.②④B.②③C.③④D.①④2.有人设想将碳酸钙通过特殊的加工方法使之变为纳米碳酸钙(即碳酸钙粒子直径是纳米级),下列关于纳米碳酸钙的推测可能正确的是()A.纳米碳酸钙是与胶体相似的分散系B.纳米碳酸钙分散到水中会产生丁达尔效应C.纳米碳酸钙化学性质已与原来碳酸钙完全不同D.纳米碳酸钙的粒子不能透过滤纸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鉴别Al(OH)3胶体(无色)和食盐水,可以不用任何试剂B.鉴别白糖水与食盐溶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C.鉴别粉笔末与水、豆油与水组成的浊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D.鉴别NaCl与CuSO4的两种溶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4.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
现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袋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加入碘水不变蓝C.加入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D.加入碘水变蓝5.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占体积最大的是()A.98 g H2SO4B.6.02×1023个CO2C.44.8 L HCl D.6 g H2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标况下,11.2 L C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D.1L的1mol·L-1的Fe(OH)3胶体含胶粒个数为N A个7.某溶液中仅含有Na+、Mg2+、SO42-、Cl-四种离子,其物质的量浓度比为Na+∶Mg2+∶Cl-=3∶5∶6,若Na+浓度为3 mol·L-1,则SO42-的浓度为()A.2 mol·L-1B.3.5 mol·L-1 C.6 mol·L-1D.8 mol·L-18.某未知溶液可能含Cl-、CO32-、Na+、SO42-、Al3+,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HNO3=H++N5++3O2-B.Ca(OH)2=Ca2++(OH-)2C.AlCl3=Al+3+3Cl-D.Al2(SO4)3=2Al3++3SO42−答案:DA.HNO3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时,NO3−不能离解为N5+、O2-,A不正确;B.Ca(OH)2电离时,生成Ca2+和OH-,而不生成(OH-)2,B不正确;C.AlCl3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应生成Al3+和Cl-,而不生成Al+3,C不正确;D.Al2(SO4)3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为Al3+和SO42−,D正确;故选D。
2、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NaHCO3B.SO2C.HClO D.食盐水答案:AA.NaHCO3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成Na+和HCO3-,故NaHCO3是强电解质,A项选;B.SO2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能电离,且为化合物,所以是非电解质,B项不选;C.HClO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C项不选;D.食盐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项不选;答案选A。
3、NH4HSO4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NH4+、H+、SO42-。
下列对NH4HSO4的分类错误的是A.NH4HSO4是盐B.NH4HSO4是酸C.NH4HSO4是电解质D.NH4HSO4是化合物答案:BA.NH4HSO4能电离出阴阳离子,是盐,故A正确;B.NH4HSO4电离出的阳离子除了是酸H+,还有NH4+,故B错误;C.NH4HSO4是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故C正确;D.NH4HSO4是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B。
4、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CO32-、Cl-。
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42-,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A.H2SO4B.HClC.AgNO3D.NaOH答案:B分析:钡离子会与SO42-、CO32-反应,都会生成白色沉淀,则用BaCl2溶液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42-,先要排除CO32-的干扰。
161221化学错题含答案1.将0.5mol Na和0.5mol Mg分别投入到过量的m1g水和m2g盐酸中,分别得到溶液a和b,若m1=m2,则a和b的质量关系是()A. a>bB. a<bC. a=bD. 无法确定1优质解答m(Na)=0.5mol×23g/mol=11.5g,钠与水发生2Na+2H2O=2NaOH+H2↑,生成m(H2)=0.25mol×2g/mol=0.5g,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m1+(11.5-0.5)g=(m1+11)g,m(Mg)=0.5mol×24g/mol=12g,镁与盐酸发生Mg+2HCl=MgCl2+H2↑,生成m(H2)=0.5mol×2g/mol=1g,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m2+(12-1)g=(m2+11)g,若m1=m2,则a和b的质量关系相等,故选C.2.34.(1)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3NO2+H2O=2HNO3+NO如果此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数为4mol,则生成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2)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氧化剂为______,如果此反应生成5mol Cl2,发生氧化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答案:(1)反应二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价既升高也降低,二氧化氮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3mol的NO2中,2mol做还原剂,1mol做氧化剂,转移的电子为2mol,,即3mol的NO2反应,生成2mol硝酸转移2mol电子,转移电子数为4mol,则生成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4mol,故答案为:;4;(2)反应的氧化剂是高锰酸钾,还原剂是盐酸,在反应的16mol盐酸中,只有10mol做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同时转移电子是10mol,用单线桥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故答案为:;KMnO4;10.5.下列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①S2-②Fe2+③Fe3+④S⑤H+⑥Na+⑦MgA ①⑦B ②④C ③⑤⑥D ②④⑤⑥优质解答化合价可以降低的就具有氧化性①已经是最低价了,所以只有还原性,不具有氧化性②化合价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③化合价最高价,只能降低,不能升高,所以只有氧化性④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⑤只能降低,不能升高,所以只有氧化性⑥同⑤⑦金属单质化合价只能升高,不能降低,所以只有还原性综上正确答案C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Cl2+Fe═Fe2++Cu+2Cl-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SO42-═BaSO4↓D.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化氢气体:H++OH-═H2O最佳答案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离子方程式:Cu2++Fe═Fe2++Cu,故A错误;B.稀H2SO4与铁粉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离子方程式:Fe+2H+═Fe2++H2↑,故B错误;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离子方程式:2OH-+2H++Ba2++SO42-═BaSO4↓+2H2O,故C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化氢气体,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D正确;故选:D.7.在Na 2 SO 4 和Al 2 (SO 4 ) 3 的混合溶液中,测得Al 3+ 浓度为0.1mol/L,SO 4 2 -浓度为0.3mol/L,则混合溶液中Na + 的浓度为( )A.0.15mol/L B.0.45mol/L C.0.6mol/L D.0.3mol/L优质解答D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根据溶液不显电性,利用电荷守恒即可计算混合溶液中Na + 的浓度.因Na 2 SO 4 和Al 2 (SO 4 )3 的混合溶液不显电性,Al 3+ 浓度为0.1mol/L,SO 4 2- 浓度为0.3mol/L,设混合溶液中Na + 的浓度为x,根据电荷守恒可知,0.1mol/L×3+x×1=0.3mol/L×2,解得x=0.3mol/L,故选D8.9.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试剂,分别是Na2CO3、NaCl、AgNO3.实验员选择了一种试剂就把它们区别开来了,这种试剂是()A.氢氧化钠溶液B.盐酸C.氯化钡溶液D.硝酸最佳答案A.氢氧化钠溶液不能鉴别Na2CO3、NaCl,与二者不反应,故A错误;B.加入盐酸,Na2CO3有气泡生成,NaCl无现象,AgNO3有沉淀生成,可鉴别,故B正确;C.加入氯化钡溶液,不能鉴别Na2CO3和AgNO3,二者都生成沉淀,故C错误;D.加入硝酸,不能鉴别NaCl、AgNO3,二者都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B.10.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Cl、KSCN、AgNO3、NaOH、Na2CO3五种无色溶液一次性区别开来,这种试剂是()A.FeCl3溶液B.BaCl2溶液C.稀H2SO4 D.Al2(SO4)3溶液最佳答案A.NaCl、KSCN、AgNO3、NaOH、Na2CO3五种无色溶液分别与FeCl3溶液反应的现象为:无现象、血红色溶液、白色沉淀、红褐色沉淀、红褐色沉淀和气体,现象不同,可以一次性区别开来,故A正确;B.AgNO3、Na2CO3均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区别,故B错误;C.NaCl、KSCN均与稀硫酸混合,无现象,而NaOH与硫酸反应生成水,也为无现象,现象相同,不能区别,故C错误;D.NaCl、KSCN与Al2(SO4)3溶液均不反应,现象相同,不能区别,故D错误;故选A.1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①醋酸;②苛性钠;③氨气;④铁;⑤蔗糖;⑥硫酸;⑦盐酸溶液;⑧水;⑨二氧化碳;⑩硫酸钡.最佳答案①醋酸在水溶液中能自身电离而导电,属于电解质;②苛性钠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能自身电离而导电,属于电解质;③氨气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自身电离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④铁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⑤蔗糖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自身电离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⑥硫酸在水溶液中能自身电离而导电,属于电解质;⑦盐酸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⑧水能够微弱的导电,属于电解质;⑨二氧化碳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自身电离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⑩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能自身电离而导电,属于电解质;所以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②⑥⑧⑩;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⑤⑨;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④⑦.故答案为:①②⑥⑧⑩;③⑤⑨;④⑦.1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3Cl2+6KOH═5KCl+KClO3+3H2OB.2NO2+2NaOH═NaNO3+NaNO2+H2OC.SnCl4+2H2O═SnO2+4HClD.MnO2+4HCl═MnCl2+Cl2↑+2H2O答案:A.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D.反应中Mn和Cl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选:C.13.化学工作者从有机反应:受到启发,提出的在农药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可获得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已成为现实.其中“g”代表气态,“l”代表液态,试指出从上述反应产物中分离得到盐酸的最佳方法是()A. 水洗分液法B. 蒸馏法C. 升华法D. 有机溶剂萃取法优质解答:从反应产物中分离得到盐酸,因RCl不溶于水,HCl极易溶于水,则水洗分液法可得到盐酸,故选A.14.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A.液态HCl B.熔融的MgCl2 C.NaCl溶液 D.蔗糖15.已知乙酸乙酯(C4H8O2)是一种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1g/mL,沸点约为55℃.要从水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简便的是()A.蒸馏B.分液C.过滤D.蒸发答案乙酸乙酯(C4H8O2)与水互不相溶,混合后会分层,乙酸乙酯在上层,采用分液法分离,故选B.16.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种金属离子,现用NaOH、Na2CO3、NaCl三种溶液使它们分别沉淀并分离出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沉淀,所加溶液顺序正确的是()A. Na2CO3NaCl NaOHB. NaOH NaCl Na2CO3C. NaCl NaOH Na2CO3D. NaCl Na2CO3NaOHA.由于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能与溶液中Mg2+、Ag+、Ba2+均形成沉淀,先加入碳酸钠溶液会出现三种沉淀,不符合每次得到一种沉淀的要求,故A错误;B.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能与溶液中的Mg2+、Ag+形成沉淀,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象两种沉淀,不符合每次得到一种沉淀的要求,故B错误;C.氯化钠只能与溶液中Ag+形成氯化银沉淀,然后加入的氢氧化钠只与溶液中Mg2+形成氢氧化镁沉淀,最后加入的碳酸钠沉淀溶液中的Ba2+形成碳酸钡沉淀,满足每次只得一种沉淀的要求,故C正确;D.氯化钠溶液沉淀溶液中Ag+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却能同时沉淀溶液中Mg2+、Ba2+的,不符合每次得到一种沉淀的要求,故D错误;故选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一化学错题集3班级姓名1.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改写正确的是()A.CaCO3+2HCl CaCl2+H2O+CO2↑CO32-+ 2H+H2O + CO2↑B.Ba(OH)2 + CuSO4BaSO4↓+Cu(OH)2↓Ba2 + + SO42-BaSO4↓C.Zn + 2HCl====ZnCl2 + H2↑Zn + 2H+ + 2Cl-====ZnCl2 + H2↑D.Ba(OH)2 + CO2====BaCO3↓+ H2OBa2+ + 2OH- + CO2====BaCO3↓+ H2O答案:D解析:CaCO3, Cu(OH)2是沉淀,ZnCl2是易容于水的盐。
2.(双选)加入适量的H2SO4溶液,可使溶液中下列离子数显著减少的是( CD )A.Cl- B.Na+ C.CO32- D.Ba2+答案:CD解析:CO32-与H2SO4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a2+与H2SO4生成BaSO4↓3.已知4FeO+O22Fe2O3,请分析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①Fe2+;②Fe3+;③O0;④O2-A.只有① B.只有④ C.只有② D.只有①和③答案:A解析:Fe2+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4.下列有关四大基本类型的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分析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置换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A解析: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唐玲出品。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一化学错题集1班级姓名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A.氧化钙,洁净的雨水B.氢氧化钾,含铜80%的氧化铜C.澄清的石灰水,粗盐D.红磷,空气答案:A解析:洁净的雨水也是混合物,含铜80%的氧化铜即纯净的氧化铜,澄清石灰水是混合物。
2.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Na2CO3是碱B.Na2CO3是盐C.Na2CO3是钠盐 D.Na2CO3是碳酸盐答案:A解析:纯碱不是碱3.经分析,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答案:D解析:氧气和臭氧混合气体只含一种元素,是混合物。
4.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
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
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A.H2、O3B.H2SO4、H2CO3C.SO2、NO D.Na2SO3、KClO3答案:C解析:三氧化二碳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5.以Fe、CuO 、CuCl2溶液、盐酸、氢氧化钾溶液为反应物,两两间可发生的反应有()A.6个B.5个C.4个D.3个答案:A解析:Fe和CuO 、CuCl2溶液、盐酸都可反应,CuO与盐酸反应, CuCl2溶液和氢氧化钾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钾反应。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易错题云集(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总分: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1.下列实验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②给盛有液体的体积不超过1/3容积的试管加热③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④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然后竖立试管⑤取用放在细口瓶里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对着手掌心⑥将烧瓶放在桌上,再用力塞紧塞子⑦用试管夹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⑧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⑨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时,把浓硝酸沿着烧杯内壁缓慢倒入盛有浓H2SO4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⑩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掌贴住容器的外壁或用微火烘烤A.①②④⑤⑦⑩ B.①②④⑤⑩C.①②④⑤⑨⑩ D.①②④⑤⑦⑨⑩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从I2的CCl4溶液中得到CCl4,可用萃取法B.分离酒精和CCl4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C.从Na2CO3溶液中得到Na2CO3,可用蒸发法D.分离NaCl和AgCl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3. 过滤后的食盐水中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以下操作,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过滤;②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⑤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④③⑤②①B.④⑤③②①C.④③⑤①②D.④⑤③①②4.用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下图所示装置用稀盐酸和纯碱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B.如上图用苯提取溴水中的Br2C.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2-4时,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D.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5.科学家刚刚发现了某种元素的原子,其质量是a g,12C的原子质量是b g,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 B.w g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w aN AC.w g该原子中含有wa个该原子D.由已知信息可得:N A=12a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4 g O2含有4N A个电子B.a/3 g C2H4和C3H6的混合物所含原子总数为aN A 14C.常温常压下,2.8 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 A D.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7.在溶液的配制过程中会引起浓度不偏低的是()①20%的硫酸和80%的硫酸等体积混合配制50%的硫酸溶液;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定容后,塞好塞子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③用1 g 98%的浓硫酸加4 g水配制成19.6%的硫酸;④向80 mL水中加入18.4 mol·L-1硫酸20 mL,配制3.68 mol·L-1的硫酸溶液;⑤质量分数为5x%和x%的两种氨水等体积混合配制成3x%的氨水A.①③B.①②④⑤C.①④D.①②③④8.在NaCl、MgCl2、MgSO4、Na2SO4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Na+)=0.1 mol/L,c(Cl-)=0.2 mol/L,c(Mg2+)/ c(SO2-4)=2,则c(SO2-4)为()A.0.15 mol/L B.0.01 mol/LC.0.05 mol/L D.0.025 mol/L二、非选择题(每空两分,总共68分)1.(每空1分,共12分)如图所示的装置有除杂、洗气、检验、贮气等用途。
高一化学必修1错题集
第一章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
基础巩固
3. (改编题)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氦气具有
相同的(C)×
A. 原子数
B. 电子数
C. 中子数
D. 质量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A.磷酸(H
3PO
4
)的摩尔质量与N
A
个
磷酸分子的质量(单位g)在数值上
相等
B. 6.02×1023个氮气分子和6.02×1023
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
C. 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
1023个
D. 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比0.5
×6.02×1023个二氧化碳分子质量少
16g
5. 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D )×
A.4°时2.7mL水
B.含6.02×1023个氧原子的一氧化碳
C. 6.02×1022氯化氢分子
D. 4.9g磷酸(H
3PO
4
)
能力提升
9. 由X、Y两元素可组成多种化合物,若化合物X
2
Y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7﹕4,
则XY
2
中两元素的质量比是( B )×A. 7﹕4 B. 7﹕8
C. 7﹕12
D. 7﹕16
11. 在无土栽培中,需配置一定量含50mL
NH
4Cl、16 mol KCl和24 mol K
2
SO
4
的营养液。
若用KCl、NH
4
Cl和
(NH
4)
2
SO
4
三种固体为原料来配制,三
者的物质的量依次是(单位为mol)(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