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医学中心医师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4.98 MB
- 文档页数:3
·药物临床·曲唑酮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碍改善的效果分析姜晓文牛仁山孙威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商丘 476100)摘 要 目的:分析曲唑酮对阿尔茨海默病障碍患者睡眠状态改善的效果。
方法:将76例阿尔茨海默病伴睡眠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划分成观察组(n=38,曲唑酮治疗)和对照组(n=38,阿普唑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HAMA、HAMD及PSQ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治疗满意度。
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HAMA、HAMD 及PSQ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
结论:曲唑酮对阿尔茨海默病伴睡眠障碍患者有良好的睡眠状态改善效果,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使患者有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曲唑酮 阿尔茨海默病 睡眠障碍 改善效果中图分类号:R971.43; R749.1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22)03-0037-02Effect of trazodone on the improvement of sleep disorder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JIANG Xiaowen, NIU Renshan, SUN Weifeng(Sleep Medical Center,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qiu, Shangqiu 4761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razodone on the improvement of sleep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disorder. Methods: Seventy-six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and sleep disord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n=38, treated with trazodone) and a control group (n=38, treated with alprazolam). The scores of HAMA, HAMD and PSQI,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 scores of HAMA, HAMD and PSQI were better,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lower, and the treatment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ree months after treatment (all P<0.05). Conclusion: Trazodone can improve the sleep state of Alzheimer’s disease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make the patients have satisfactory therapeutic effects.KEy wORDS trazodone; Alzheimer’s disease; sleep disturbance; improvement effect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可通过影响大脑视交叉上核导致松果体区褪黑素及其受体改变,并使胆碱能缺失,以及食欲素水平改变等机制导致睡眠障碍[1-2]。
睡眠医生或技师工作职责
睡眠医生或技师是指负责进行睡眠障碍诊断和治疗工作的专业
人员。
他们的工作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诊断睡眠障碍:睡眠医生或技师要通过对患者的症状、生理
指标和病史等信息的综合分析,来确定患者是否患上了某种睡眠障碍。
常见的睡眠障碍包括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夜间肌阵挛和周期
性肢体运动等。
2. 实施睡眠监测:睡眠医生或技师还需要运用专业设备来监测
患者的睡眠状况,以便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睡眠问题。
监测设备包
括睡眠记录仪、多导睡眠监测仪等。
3.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睡眠障碍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睡眠
医生或技师需要为患者制定一份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改善
睡眠质量。
4. 应用相关治疗技术:睡眠医生或技师可以采用多种治疗技术
来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如机械通气、口腔矫治器和药物治疗等。
5. 评估治疗效果:睡眠医生或技师需要对患者进行周期性的睡
眠监测,以评估治疗的效果。
如果治疗效果不佳,他们还需要调整
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6. 提供健康教育:睡眠医生或技师的工作还包括为患者提供睡
眠相关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预防睡眠障碍
的发生。
总的来说,睡眠医生或技师的工作职责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能
够帮助患者解决睡眠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尊敬的领导和同事们:2024年已经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年的工作和成长,我深感荣幸和自豪。
我是睡眠医学中心的医师,负责睡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通过努力和同事们的支持,我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绩。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这个领域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
在这份年终工作总结中,我将回顾今年的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明年的工作计划,以期在新的一年里继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今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方面的工作:2.学术研究与知识分享:我积极参与了睡眠医学的学术研究工作,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并整理了相关信息。
我还参加了多个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同行们交流心得和经验。
此外,我还在医院内部进行了多次学术报告和知识分享,向其他同事介绍了睡眠障碍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分享,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也为整个团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3.团队合作与协作:在工作中,我积极与团队成员合作,共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我与护士、技师和其他医师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我们共同制定了标准的操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治疗质量。
同时,我也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帮助其他同事提高工作能力。
在总结了今年的工作经验后,我对明年的工作有以下计划:2.提高技术和技能:在明年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术和技能,力争成为专业领域的专家。
我计划参加更多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技术进展,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
3.加强团队合作与协作:作为一个团队的一员,我将更加注重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作。
我将积极参与团队的讨论和决策,为团队的目标共同努力。
同时,我还会鼓励其他同事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促进团队整体的发展。
总之,我将以饱满的激情和严谨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睡眠医学中心的发展贡献力量。
我相信通过团队的协作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谢谢!医师:XXX。
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睡眠专家讲座答疑(四)睡眠医学常用诊断方法作者:王莞尔来源:《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7年第03期王莞尔,女,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睡眠中心。
从事呼吸内科专业22年、睡眠医学专业11年。
富于睡眠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实践经验,精于多导睡眠监测和无创正压治疗技术,乐于睡眠技术相关教育和培训。
擅长诊断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病症。
在嗜睡、失眠、睡眠行为性疾病、节律性睡眠障碍性疾病的预防、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熟悉准确分析判读多导睡眠图数据,熟悉掌握无创通气治疗技术,指导家庭呼吸机治疗。
睡眠医学的诊断方法在睡眠疾病的诊疗方面有重要的地位,常用的诊断方法分为客观和主观两类。
客观诊断方法中,有多导睡眠图、移动式睡眠记录方法等,而主观诊断方法主要是睡眠相关的评估量表。
在第五课中,王莞尔教授详细介绍了多导睡眠监测、标准多导睡眠监测、家庭睡眠呼吸暂停监测、体动仪以及常用量表的功能及应用,现在就让我们回顾一下课程的主要内容。
·多导睡眠监测多导睡眠监测是一项持续同步采集记录和分析睡眠期间多项参数的技术。
按照传统分级,可分为1级、2级、3级、4级。
1级就是标准多导睡眠监测,包括:脑电图、眼动电图、颏肌电图、心电图、呼吸气流、呼吸运动、脉搏氧饱和度、体位、胫前肌电图以及最重要的技术员整夜值守干预。
而2、3、4级统称便携式、家庭睡眠呼吸暂停监测或是睡眠室外睡眠呼吸暂停监测。
2级与1级相比,只是没有技术员值守干预,国内大多数都是这种,目前已经很少采用一级有技术员值守的监测。
3级常用便携监测(心肺监测):心电图、呼吸气流、呼吸运动、脉搏氧饱和度、体位。
它能协助诊断睡眠相关呼吸疾病,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等。
是诊断OSA最简便实用安全的监测仪,足以满足临床的应用。
4级单参数监测仪,如脉氧仪,往往只有脉搏氧饱和度,或是会加上心电图,不能作为诊断的标准,但能作为判断治疗后的效果。
高树贵硕导XX高树贵,男,硕士,主任医师,教授,**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151人才,**市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市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市情感障碍临床特色专科后备学科带头人。
从事精神医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2年,接受中德高级认知行为治疗师3年系统培训,临床上主要擅长抑郁症、睡眠障碍、心身疾病、焦虑症、XX 症、精神XX症等疾病的诊治以及心理咨询与治疗。
主要研究方向:抑郁症及其伴发的睡眠障碍、双相情感性障碍、精神XX 症的临床精神药理学与分子遗传学研究。
主持省、XX科研课题5项,参与国际合作课题《女性抑郁症分子遗传学研究》1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市科技创新团队科研基金1项.研究成果发表在《CliXXcal B**hemistry》、《PLOS One》、《European Journalof Medical Genetics》、《XXlecular Medicine ReXXrts》、《Advances in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XX精神科XX》、《XX行为医学与脑科学XX》、《中国临床康复》及《中国临床药理学XX》等SCI及核心XX发表学术XX50余篇。
2021年《XXT基因val158/108met多态性与SCZ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获**医药卫生科技奖三等奖。
2021年《情感性精神障碍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的连锁不平衡研究》获**自然科学优秀XX二等奖;2021年《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5-HTTLPR与心境障碍的关联分析》获**市自然科学优秀XX三等奖;2021年《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3'端非编码区与心境障碍的关联分析》获**市自然科学优秀XX奖.主审全国医药卫生高职高专院校规划教材《心理与精神护理》1部;XX《心理障碍368问》专著1部,参编专著《抑郁问题抑郁障碍综合干预程序》、《心理全息治疗》、《瘾-残害人类身心健康的恶魔》3部。
2020年4月医学教育睡眠监测技术的进修教育及进修后教育刘永收,李瑜,陈俊,张婵娟,张媛,秦梅,石力,查定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陕西西安,710032)摘要:总结睡眠监测技术进修带教的经验和体会。
通过多媒体与自媒体结合的方式,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倡导参与式教学;进行教学大纲定制,分块完成训练;利用微信等自媒体进行进修后教育;强化睡眠医学教育中的医德,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实施睡眠监测技术的进修教育及进修后教育。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使进修学员有效、扎实、快速地掌握睡眠监测技术,不断地提高睡眠医学基础水平。
关键词:睡眠监测技术;医学教育;自媒体;多媒体;参与式教学;模块化教学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413(2020)11-0187-02DOI :10.19347/ki.2096-1413.202011081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No.XGH17273)。
作者简介:刘永收(1980-),男,汉族,陕西西安人,主治医师,学士。
研究方向:睡眠呼吸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通讯作者:查定军,E -mail:****************.cn.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after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sleep monitoringtechnologyLIU Yong-shou,LI Yu,CHEN Jun,ZHANG Chan-juan,ZHANG Yuan,QIN Mei,SHI Li,ZHA Ding-jun *(Ot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Department,Xijing Hospital of the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China)ABSTRACT: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and feelings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teaching of sleep monitoring technology.This mode combines multi-media and self-media to teach trainee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and advocates participatory teaching;customize syllabus and complete training in blocks;use self -media,such as WeChat for education after continuing education;strengthen medical ethics in sleep medical education,continuously improve teachers'own quality,and implement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after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sleep monitoring technology.Through the above methods,trainees can effectively,solidly and quickly master sleep monitoring technology,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basic level of sleep medicine.KEYWORDS:sleep monitoring technology;medical education;self-media;multi-media;participatory teaching;modular teaching睡眠医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是现代医学重要的一个分支[1]。
睡眠危机作者:暂无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5年第3期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本刊记者于荷专家支持,张强陈彦方(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如同呼吸和吃饭一般,睡觉也是每个人每天必须做的事。
每天睡得好,才能让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神清气爽。
可据统计,我国现在近四成的人陷入了“睡眠危机”。
专家简介张强,讲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呼吸及重症监护病房,主治医师。
在盛京医院第二呼吸与重症监护内科主持睡眠室工作。
中国民主同盟成员、铁西区青年联合会委员。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梦中度过。
在影响人类寿命的7种因素中,睡眠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
而现在,由于种种原因,睡眠问题成为了人类的“无形杀手”。
好睡眠成了“奢侈品”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在世界范围内约1/3的人有睡眠障碍,而在我国患有各类睡眠障碍的人的比例明显高于世界水平。
中国睡眠协会发布的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睡眠障碍人群高达42.7%,其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七成被调查者表示存在睡眠问题,好睡眠俨然成为现代都市生活的“奢侈品”。
调查报告指出,整体睡眠情况来看,工作越稳定,睡眠质量越好,而中小学生则普遍睡眠不足。
医生、记者、软件研发员、警察、企业家等都是睡眠问题高发人群。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呼吸病房主治医生张强说:睡眠障碍的种类非常多,引起这些睡眠问题的因素也有千千万,但总结起来,睡眠问题主要可以分为:睡不着、睡不好、睡不够这三大问题。
你是不是也失眠了?失眠总的定义是“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的状态”,不满意的状态很难说,所以一般有几个操作性定义:第一是入睡困难,躺在床上30分钟不能入睡。
第二是容易醒来,大概每天晚上醒两次以上。
第三是凌晨早醒,天未亮的时候就醒过来了。
第四是整夜做梦,有的人做梦就像电视连续剧一样,醒了以后还接着做。
第五,最后是总的睡眠时间不满6小时。
这五点作为失眠的一个操作性定义,符合其中任何一项就证明进入了失眠状态。
532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2020年3月第7卷第3期March.2020,Vol.7,No.3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青年创新项目(2017D0012)作者简介:郑书传,医学学士,主管护师,心理治疗师通信作者:韦璇,研究方向:睡眠医学,E mail:weixuan17@qq com睡眠精神病学SleepPsychopathy认知行为治疗对催眠药物依赖型失眠患者药物戒断及生命质量的影响郑书传1 杨林霖2 韦璇1 赖鹏1 金凤1(1厦门市仙岳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厦门,361012;2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功能科,石家庄,050031)摘要 目的:考察认知行为治疗对催眠药物依赖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药物戒断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3月在厦门市仙岳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就诊的慢性失眠患者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符合《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成人慢性失眠的诊断标准,连续用药6个月以上并≥3次/周,且不伴有其他精神障碍。
对入组的患者进行为期5周,共计6次,2 5h/次的认知行为治疗。
治疗结束后进行1年的随访。
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贝克抑郁量表(BDI),贝克焦虑量表(BAI),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 36)对患者进行评估。
结果:治疗结束后PSQI总分阴性(7分以下)人数逐渐增加,1年以后达到56(65 11%)人。
通过5周治疗,83 72%的患者不再使用催眠药物,1年后达到79(91 86%);抗焦虑抑郁药物出组时减药率达到67 85%,一年后达到了87 50%。
治疗结束后,失眠患者的焦虑水平、抑郁水平,生命质量得到显著改善(P<0 001)。
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药物依赖型失眠患者的睡眠,戒断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水平,提高其生命质量。
关键词 认知行为治疗;失眠;药物戒断;生命质量Effectof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onDrugWithdrawalandQualityofLifeinPatientswithHypnoticDrug dependentInsomniaZHENGShuchuan1,YANGLinlin2,WEIXuan1,LAIPeng1,JINFeng1(1XiamenXianyueHospitalSleepMedicalCenter,Xiamen361012,China;2Departmentofbrainfunction,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HebeiMedicalUniversity,Shijiazhuang050031,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sof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onsleepquality,drugwithdrawalandqualityoflifeinpatientswithhypnoticdrug dependentinsomnia Methods:Eighty sixpatientswithchronicinsomniawereenrolledintheSleepMedicineCenterofXiamenXianyueHospitalfromJuly2015toMarch2018 Thecriteriaforenrollmentmetthediagnosticcriteriaforadultchronicinsomniainthe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SleepDisordersThirdEdition Medicationsformorethan6monthsand≥3times/weekwithoutothermentaldisorders Theenrolledpatientsweretreatedfor5weeksforatotalof6sessionsand2 5hoursof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 Oneyearfollow upaftertreatment PittsburghSleepIndexNumberScale(PSQI),BakerDe pressionScale(BDI),BakerAnxietyScale(BAI),andHealthStatusQuestionnaire(SF 36)wereusedtoassesspatients Results:Aftertheendoftreatment,thenumberofPSQItotalscores(below7points)graduallyincreased,reaching56(65 11%)peopleafter1year After5weeksoftreatment,83 72%ofpatientsnolongerusedhypnoticdrugs,andreached79(11 86%)afteroneyear;anti anxietyanddepressiondrugshadadrug reducingrateof67 85%whentheycameout,and87 50%afteroneyear Afterthetreatment,theanxietylevel,depressionlevel,andqualityoflifeofinsomniapatientsweresignificantlyimproved(P<0 001).Con clusion:Cognitive behaviouraltherapycansignificantlyimprovesleepinpatientswithdrug dependentinsomnia,withdrawalfromdependenceondrugs,improvepatients′levelsofdepressionandanxiety,andimprovetheirqualityoflife.Keywords 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Insomnia;Drugwithdrawal;Qualityoflife中图分类号:R338 6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0.03.068 随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失眠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慢性失眠的运动疗法赵恺;唐闻捷;何金彩【摘要】Non medication treatment,especially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insomnia.In recent year,exercise training has been proposed as a low-cost,easily accessible and non-pharmacologic treatment alternative.The review will discuss the potential mechanisms by which exercise could promote sleep in chronic insomnia,and identify studies on the effect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chronic insomnia to provide evidence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c patients.%目前非药物疗法,特别是认知行为学疗法已经在失眠的治疗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而近年来,运动疗法被认为是非药物疗法中一种经济,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
本文就运动疗法可能的改善失眠的潜在机制进行探索,对以往文献中运动疗法对于慢性失眠的影响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临床失眠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
【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6(031)012【总页数】5页(P1282-1285,1290)【关键词】失眠症;运动疗法【作者】赵恺;唐闻捷;何金彩【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温州浙江 3250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温州浙江 3250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温州浙江 3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92何金彩,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温州医科大学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心理学系主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脑科中心副主任,睡眠医学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学组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常委;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教学会医学心理学分会副理事长。
睡眠医学中心医师(主任)上半年工作总结下半年工作计划一、上半年工作总结作为睡眠医学中心的主任医师,我在上半年期间致力于提供优质的睡眠医疗服务,管理中心的日常运营,并与团队合作推进研究项目。
以下是我在上半年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工作总结:1.提升服务质量:我与中心团队一起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睡眠障碍诊断和治疗的最佳实践指南。
我们加强了医疗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确保了准确的诊断和治疗结果。
同时,我们与其他科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提供全面的患者护理。
2.团队管理与培训:我积极参与团队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医生、技术人员和护士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
我组织了定期的培训活动,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水平,并鼓励他们参与学术研究和持续教育。
3.研究项目推进:我作为主要研究者或合作者参与了多项睡眠医学领域的研究项目。
我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相关的学术期刊上,并在学术会议上做了口头报告。
这些研究对于睡眠障碍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4.客户满意度提升:通过与患者进行定期的沟通和反馈收集,我了解到他们对我们服务的评价和建议。
我们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体验。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在下半年,我将继续努力提高睡眠医学中心的服务水平,并推动研究和学术交流。
以下是我下半年的工作计划:1.提升诊疗质量:继续改进和优化睡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流程,确保准确性和效果。
与团队成员一起进行病例讨论和多学科会诊,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
2.团队建设与培训:加强团队的协作能力和专业水平,持续组织内部培训和外部学术交流活动。
鼓励团队成员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和培训课程,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1)沟通与合作:保持良好的团队沟通和合作是团队管理的基础。
定期组织团队会议,分享工作进展和交流问题,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另外,建立一个开放的沟通渠道,鼓励团队成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不断改进工作流程和提高团队效能。
(2)设定明确的目标:为团队设定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让团队成员明确工作方向和责任,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
名医潘集阳患者答疑:压力缓解与合理宣泄*导读:……*潘集阳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查看名医介绍收起名医介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名医介绍:从事精神医学临床20余年。
89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获得医学硕士学位。
1996年1月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精神科焦虑与抑郁碍障部学习焦虑障碍的诊断和药物治疗。
*患者(女,32岁):腿部问题需不需要做检查或吃药?如果是,分别怎么做?我知道心里调节最重要,但我真的很努力在调整,效果不明显,无奈只好选择药物。
紧张到一定程度光想去厕所,上完后还想上(量不算少),控制不了自己,该吃什么药调节?我总觉得要做腿部检查后其他的检查啥的,要不然怎么会一睁眼还是睡之前的状态(疼、沉等),丝毫没有得到解乏与放松呢?全身尤其腿部因紧张疼的厉害急待解决的是腿部问题与上厕所勤这两个问题。
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潘集阳:你好,关于你的腿痛和麻木的问题建议你先去相关科室(骨科、神经内科)明确是否存在器质性的问题,在排除因为躯体疾病导致的不适后,再考虑是否我科疾病----------------------------*患者(女,45岁):晚上入睡后,会惊,偶尔会伴有肢体的动弹曾经治疗情况及是否有过敏、遗传病史:无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这种状况是什么原因*潘集阳:你好,建议你来我院睡眠中心接受睡眠监测明确病因。
----------------------------*患者(女,54岁):发病时间:4主要表现:晚上做噩梦、惊叫,还出现一些暴力动作:踢腿、挥拳、翻滚,甚至还滚下床等症状医生诊断及化验结果:脑动脉硬化、颈椎病多年*潘集阳:您好!睡眠浅及睡眠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症状都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具体须通过睡眠监测做进一步筛查和确定。
欢迎您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睡眠中心接受诊疗。
----------------------------*患者(女,33岁):发病年龄;32主要表现:对外界没有感觉。
睡眠医学中心医师简介唐向东,临床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睡眠医学中心主任,神经生物检测中心主任专业特长:睡眠呼吸与睡眠障碍门诊时刻:每周一、二和四上午1996年在华西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1998-2008年,在美国宾夕发尼亚大学完成睡眠医学博士后培训后,在美国东弗吉尼亚医学院睡眠研究室前后担任副研究员和助理教授。
负责和参与美国国立卫生院、美国睡眠研究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卫生部科研课题7项。
2008年回国工作,担任四川大学特聘教授。
已发表SCI收录论文37篇,SCI收录摘要60余篇,被引用500余次。
其中在国际睡眠医学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SLEEP(睡眠,IF )”杂志上发表论文8篇,系该刊在1970年代创刊后发表论文最多的华人学者。
获美国睡眠研究会学术奖励2次。
现任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及睡眠与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周光耀,临床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鼾症中心医疗组长专业特长:睡眠呼吸与睡眠障碍门诊时刻:每周五上午1993年毕业于贵阳医学院,获临床医学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留校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具有丰硕的临床经验。
取得省级和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论文40余篇。
任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
郑重,中西医结合医学博士,副教授专业特长:睡眠障碍的中医医治门诊时刻:每周五下午1988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获中西医结合医学博士。
前后参加省、部级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12项,参编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
擅长睡眠障碍的中医和物理医治。
黄莉莉,中药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专业特长:睡眠障碍药物医治咨询1999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获中药学博士学位,现为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博士后。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发表SCI收录摘要1篇,获黑龙江省政府科技二等奖1项。
睡眠医学中心医师简介
唐向东,临床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睡眠医学中心主任,神经生物检测中心主任
专业特长:睡眠呼吸与睡眠障碍
门诊时间:每周一、二和四上午
1996年在华西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1998-2008年,在美国宾夕发尼亚大学完成睡眠医学博士后培训后,在美国东弗吉尼亚医学院睡眠研究室先后担任副研究员和助理教授。
负责和参与美国国立卫生院、美国睡眠研究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卫生部科研课题7项。
2008年回国工作,担任四川大学特聘教授。
已发表SCI收录论文37篇,SCI收录摘要60余篇,被引用500余次。
其中在国际睡眠医学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SLEEP(睡眠,IF 5.2)”杂志上发表论文8篇,系该刊在1970年代创刊后发表论文最多的华人学者。
获美国睡眠研究会学术奖励2次。
现任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及睡眠与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周光耀,临床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鼾症中心医疗组长
专业特长:睡眠呼吸与睡眠障碍
门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1993年毕业于贵阳医学院,获临床医学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留校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获得省级和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论文40余篇。
任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
郑重,中西医结合医学博士,副教授
专业特长:睡眠障碍的中医治疗
门诊时间:每周五下午
1988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获中西医结合医学博士。
先后参加省、部级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12项,参编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
擅长睡眠障碍的中医和物理治疗。
黄莉莉,中药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
专业特长:睡眠障碍药物治疗咨询
1999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获中药学博士学位,现为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博士后。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发表SCI收录摘要1篇,获黑龙江省政府科技二等奖1项。
邹可,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睡眠障碍
门诊时间:每周一和三下午,周五上午
200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08年获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硕士学位。
参与有关科研课题多项,发表过相关论文。
擅长心理和神经疾病相关睡眠障碍的诊治及物理治疗。
周俊英,博士研究生,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睡眠障碍
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三上午和四下午
200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医学硕士,博士研究生。
参与有关睡眠障碍研究课题数项,发表过相关论文。
擅长神经系统和心理疾病相关睡眠障碍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