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导体与绝缘体
- 格式:pdf
- 大小:58.82 KB
- 文档页数:2
中考物理知识点指导导体与绝缘体
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指导导体与绝缘体
科学安排、合理利用,部分学生成绩还会出现质的飞跃。
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2019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2019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指导。
物理导体与绝缘体基础知识
说明1 本知识点的重点是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和异同。
说明2 本知识点的难点是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
说明3 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和两者的区别,知道二者并无绝对界限。
说明4 本知识点的预备知识点是电流的形成。
说明5 本知识点主要讲述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和异同,它是研究电学重要的知识点。
核心知识
规则1: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都是绝缘体。
规则2:导体和绝缘体的用途
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电线芯线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是导体,容易导电;电线芯线外面包上一层橡。
【物理知识点】常见的绝缘体和导体善于传导电流的物质称为导体,不善于传导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导体中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带电物质微粒,称为载流子。
1、金属是最常见的一类导体,例如铝、铁、铜、银等,大部分金属都是导体。
金属原子最外层的价电子很容易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留下的正离子(原子实)形成规则的点阵。
金属中自由电子的浓度很大,所以金属导体的电导率通常比其他导体材料的大。
金属导体的电阻率一般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在极低温度下,某些金属与合金的电阻率将消失而转化为“超导体”。
2、第二类常见的导体是电解质的溶液,例如酸、碱、盐水溶液。
其载流子是正负离子。
实验发现,大部分纯液体虽然也能离解,但离解程度很小,因而不是导体。
3、电离的气体也能导电,被称为气体导体,其中的载流子是电子和正负离子。
通常情形下,气体是良好的绝缘体。
如果借助于外界原因,如加热或用X射线、γ射线或紫外线照射,可使气体分子离解,因而电离的气体便成为导体。
绝缘体的种类很多:第一类是固体,如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琥珀等;第二类是液体,如各种天然矿物油、硅油、三氯联苯等; 第三类是气体,如空气、二氧化碳、六氟化硫等。
生活中的玻璃棒、玻璃杯、塑料尺、橡皮、木块、尖刀柄、食用油等都是常见的绝缘体。
导体是指电阻率很小且易于传导电流的物质。
导体中存在大量可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称为载流子。
在外电场作用下,载流子作定向运动,形成明显的电流。
绝缘体是一种可以阻止热(热绝缘体)或电荷(电绝缘体)流动的物质。
电绝缘体的相对物质就是导体和半导体,他们可以让电荷通畅的流动(注:严格意义上说,半导体也是一种绝缘体,因为在低温下他会阻止电荷的流动,除非在半导体中掺杂了其他原子,这些原子可以释放出多余的电荷来承载电流)。
术语电绝缘体与电介质有相同的意思,但是两种术语分别用在不同的领域中。
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热绝缘体,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不可能存在的。
然而,有一些材料(如二氧化硅)就非常接近真正的电绝缘体,从而产生了闪存技术。
物理现象电的导体与绝缘体电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
电的导体与绝缘体是与电相关的两个重要概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电的导体与绝缘体的特性、应用以及其对电流传导的影响。
一、导体的特性导体是指可以自由传导电荷的物质。
导体的特性如下:1. 电子自由移动:导体中的价电子可以自由移动,并在电场的作用下形成电流。
2. 低电阻:导体具有非常低的电阻,电流在导体中的传输非常快速。
3. 导电性能好:导体的电导率较高,能够有效地传导电流。
4. 通常是金属:金属是最常见的导体材料,例如铜、银、铝等。
导体在电路中起到连接电源和电器的作用,通过导体,电荷可以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
二、绝缘体的特性绝缘体是指不能自由传导电荷的物质。
绝缘体的特性如下:1. 电子不自由移动:绝缘体中的价电子无法自由移动,无法形成电流。
2. 高电阻:绝缘体具有较高的电阻,电流在绝缘体中的传输速度较慢。
3. 导电性能差:绝缘体的电导率非常低,无法有效传导电流。
4. 可用于绝缘:绝缘体常用于电线的绝缘层以及电子元器件的绝缘包装。
绝缘体能够有效地隔离电荷,阻止电流的流动,从而减少电路中的短路和电流泄露的风险。
三、导体与绝缘体的应用导体和绝缘体在各种电子设备和电路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1. 电线和电缆:电线和电缆通常由导体和绝缘体组成。
导线作为导体传输电荷,而绝缘层则提供绝缘保护,防止电流泄露和短路。
2. 电子元器件: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通常由导体和绝缘体组成。
导线连接各个元件,而绝缘层隔离电子元器件之间,避免短路或者电路故障。
3. 电力传输:导体在电力传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铜制的输电线路可以有效地传输大量的电能,而高压输电线上的陶瓷绝缘子起到绝缘作用。
导体和绝缘体的运用使得电能的传输和控制更加便利和安全。
四、导体与绝缘体对电流传导的影响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会对电流传导产生不同的影响。
1. 导体的作用:导体可以有效地传导电流。
导体和绝缘体的特性与区分导体和绝缘体是物质的两种基本电性质,它们在电荷载流方面的特性有所不同。
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特性与区分对于认识物质的基本性质以及电流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一、导体的特性与区分1.自由电荷: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荷,这些电荷可以在导体内部自由移动,形成电流。
2.电导率:导体的电导率(G)是描述导体允许电流通过的能力,电导率越高,导体的导电性能越好。
所有金属都是良好的导体。
3.电阻:虽然导体有自由电荷,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小,这种阻碍作用称为电阻(R)。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4.温度系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是由于温度升高导致导体内部自由电荷的运动加剧,相互碰撞增多,从而导致电阻增加。
二、绝缘体的特性与区分1.束缚电荷: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电荷被束缚在原子或分子结构中,不能自由移动。
2.电导率:绝缘体的电导率极低,几乎不允许电流通过。
这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所以电流无法在绝缘体内部形成。
3.电阻:绝缘体的电阻非常高,可以认为绝缘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非常大。
绝缘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4.温度系数:与导体相反,绝缘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这是由于温度升高导致绝缘体内部部分束缚电荷获得足够能量成为自由电荷,从而使电阻降低。
总结: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荷载流方面的特性有明显区别。
导体内部有大量自由电荷,允许电流通过;而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不允许电流通过。
了解这些特性对于认识物质的基本性质以及电流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习题及方法:1.习题:金属和塑料分别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方法/答案:金属是导体,塑料是绝缘体。
2.习题:为什么说所有金属都是良好的导体?移动,形成电流。
3.习题:为什么说绝缘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非常大?方法/答案: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所以电流无法在绝缘体内部形成。
4.习题: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方法/答案: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有关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能够传导电的物体被称为电的导体,不能传导电的物体称为电的绝缘体,导体与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线,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可能变成导体。
一、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1、什么是导体,人是导体吗?能够传导电的物体被称为电的导体。
例如,铜、铝、铁、金、银等金属都是导体;普通的水、潮湿的土地与潮湿木材也是导体;人的身体含有大量液体,人体的每个细胞都充满水,所以人体也是导体。
2、什么是绝缘体?不能传导电的物体称为电的绝缘体。
例如,玻璃、橡胶、塑料、陶瓷等都是绝缘体。
人们利用导体传送电,利用绝缘体来控制电,不让电乱跑,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3、导体与绝缘体的比较1)、并不是能导电的物体就叫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就叫绝缘体。
2)、导体与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线,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可能变成导体。
例如,干燥的木头是绝缘体,但潮湿的木头就成了导体。
3)、不同材料的导体,其导电性能有差异。
家庭中的电线应采用导电性能较好的铜芯线,一般不要采用导电性能差的铝芯线。
4)、人体是导体,因此不能随便触摸带电体。
善于传导电流的物质称为导体,不善于传导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导体中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带电物质微粒,称为载流子。
在外电场作用下,载流子作定向运动,形成了明显的电流。
绝缘体电的绝缘体又称为电介质。
它们的电阻率极高,约为108~10τΩ·m,比金属的电阻率大1014倍以上。
4、导体与绝缘体的口诀能够传电是导体,不能传电绝缘体。
人的身体是导体,不能接触带电体。
条件发生改变时,绝缘体会变导体。
二、导体与绝缘体的定义导体和绝缘体:a。
导体:有的物体善于导电叫做导体(Conductor)。
例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水溶液等都是导体。
b。
绝缘体:有的物体不善于导电叫做绝缘体(Insulator),例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纯水,干燥的纸,干燥的木棒,干燥的空气等都是绝缘体。
九年级物理导体知识点导体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电学领域中尤为关键。
导体是指能够传导电荷的物质,其中的自由电子能够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移动。
在九年级物理学中,我们需要了解导体的性质、特点以及与其他物体的相互作用。
一、导体的特性导体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性:1. 电荷自由移动能力: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它们能够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移动。
2. 导体内部电势分布为均匀:由于导体内部存在自由电子,当导体整体处于静电平衡时,电荷在导体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即导体内部电势相等。
3. 外场屏蔽效应:导体能够屏蔽外电场,导体表面的自由电子会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集中于导体表面,使得导体内部几乎没有电场存在。
二、导体的导电性导体的导电性是指导体内部的自由电子能够传导电荷。
导体的导电性取决于导体内的电子自由度和电阻。
导体的电阻和导导电率之间存在以下关系:1. 电阻与导体材料有关:不同材料的导体具有不同的电阻特性。
导体材料的电阻通常与其电子自由度有关,电子自由度越高,电阻越低。
2. 电导率与电阻成反比:电导率是导体特有的属性,它定义了单位长度和单位截面积的导体内的电阻。
电导率与电阻成反比,电导率越高,导体的电阻越低。
三、导体的作用导体在电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电流传导:导体能够传导电流,电子在导体内部的自由移动形成电流的流动。
导线和电子器件中使用的材料往往是良好的导体材料。
2. 电荷平衡:导体内的自由电子能够在外加电场的影响下调整位置,使得导体内部的电荷分布达到均衡状态。
3. 静电屏蔽:导体具有屏蔽外电场的能力,可以在电路中起到屏蔽干扰的作用。
4. 传热:导体对热的传导具有良好的特性,能够快速传递热量。
四、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导体和绝缘体是物质的两个基本分类,它们具有明显的区别:1. 电荷运动性:导体中的自由电子能够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移动,而绝缘体中的电子运动能力较弱。
2. 外电场响应:导体能够屏蔽外电场,使得导体内部电势分布均匀,而绝缘体不具备屏蔽效应。
一、选择题1.(2017省宜昌市,12,2分)下列每组物体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的是()A.硬币、陶瓷罐B.铅笔芯、塑料尺C玻璃棒、橡胶棒D.人体、大地【答案】C【解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有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导体有陶瓷、塑料、橡胶、玻璃等;硬币是导体,陶瓷罐是绝缘体,A错误;铅笔芯是导体,塑料尺是绝缘体,B错误;玻璃棒和橡胶棒都是绝缘体,C正确;人体和大地都是绝缘体,不符合题意,D错误。
2.(2017甘肃兰州,2题,3分)关于物质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导体与绝缘体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大量的自由电荷B.电磁铁中间插入的铁芯是硬磁性材料C.自行车车座底部安装的弹簧具有很好的弹性D.炒菜用铁铲的手柄多为木质是因为它不易导热【答案】B【解析】A、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自由电荷少,故A正确;B、电磁铁具有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的特点,铁芯应使用软磁性材料,故B错误;^自行车车座底部安装的弹簧具有弹性,可起到缓冲作用,故C正确;D、炒菜用铁铲的手柄多为木质是因为木质材料不易导热,故D正确。
3.(2017四川乐山,2,2.5分)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不锈钢汤匙B.运动鞋的橡胶底C.玻璃杯D.塑料直尺【答案】A【解析】各种金属和合金都是导体,故A正确;橡胶、玻璃和塑料都是绝缘体,故B、C、D均错误。
4.(2017山东省菏泽市,题号1,分值2分)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玻璃杯B、不锈钢锅^陶瓷碗D、干木棒【答案】B【解析】通常情况下,各种金属和酸碱盐的水溶液是导体,其他材料不是导体。
B正确,A、C、D错误。
5.(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题号:4,分值:2分)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绝缘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但能够带电B.金属能够导电的原因是因为金属里面的电子都能自由移动C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D.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子【答案】A.【解析】绝缘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不容易导电,但能带电,故A正确;金属是导体,金属能够导电的原因是由于金属里面有大量的自由电子,故B错误;根据定义可知,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故C错误;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但电子很多,故D错误。
初中物理导体和绝缘体基础知识汇总
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
常见材料:
导电原因: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
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
2、绝缘体:定义:
常见材料:
不易导电的原因: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一定条件下,绝
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导体和绝缘体是物理学中涉及电导性质的两个重要概念。
导体具有良好的电导性能,能够传导电流;而绝缘体则几乎不导电,其主要作用是阻止电流的流动。
导体和绝缘体在电导性、结构和应用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就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特点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导体的特点和性质导体是一种能够传导电流的物质。
在导体中,电荷的自由移动使得电流能够顺利通过。
导体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和性质:1. 高电导性:导体能够容易地传导电流,并具有较低的电阻。
这是因为导体中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子,这些电子能够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移动。
2. 电子云结构:导体的原子结构中外层电子较少,电子云结构不稳定。
这使得导体中的电子更容易脱离原子束缚并自由移动。
3. 热导性:导体不仅具有良好的电导性,还具有较好的热导性,能够有效地传导热量。
4. 低电阻损耗:由于导体自身电阻较低,传输电流时不会引起大量能量的损耗。
5. 金属导体:大部分导体都是金属,如铜、银、金等。
金属的电导性能非常好,因此广泛应用于电线、电路和电子器件中。
二、绝缘体的特点和性质绝缘体是指电阻极大,几乎不导电的物质。
它的特点和性质如下:1. 低电导性:绝缘体的电导性非常差,几乎不允许电荷的自由移动。
这是由于绝缘体中的电子几乎被束缚在原子核周围,无法形成自由电流。
2. 高电阻:绝缘体具有高电阻特性,阻抗远远大于导体。
这意味着绝缘体中流过的电流极小。
3. 稳定电子结构:绝缘体的原子结构中外层电子较多,电子云结构相对稳定。
由于电子与原子核的吸引作用较强,电子很难离开原子并移动。
4. 绝缘特性:绝缘体的主要作用是阻止电流的流动,起到隔离和保护的作用。
因此,在电路设计中经常使用绝缘体材料来分隔导线和电子器件,以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和安全。
三、导体与绝缘体的应用导体和绝缘体在实际应用中有着不同的用途和作用。
1. 导体的应用:a. 电线和电缆:导线和电缆常用导体材料,如铜线、铝线等,传输电能,用于电力输送和电路连接。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导体与绝缘体
物理导体与绝缘体基础知识
说明1 本知识点的重点是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和异同。
说明2 本知识点的难点是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
说明3 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和两者的区别,知道二者并无
绝对界限。
说明4 本知识点的预备知识点是电流的形成。
说明5 本知识点主要讲述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和异同,它是研
究电学重要的知识点。
核心知识
规那么1: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都是绝缘体。
规那么2:导体和绝缘体的用途
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电线芯线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是导体,容易导电;电线芯线外面包上一层橡胶或塑料,因为它们是绝缘体,能够防止漏电。
规那么3: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
表示各种物体的导电和绝缘能力的排列顺序,可见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当条件改变时就可能导电。
例如,玻璃是相当好的绝缘体,但如果给玻璃加热,使它达到红炽状态,它就变成导体了。
规那么4:导体和绝缘体的机理
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束缚在原子的范围之内,不能自由移动,也就是说,电荷不能从绝缘体的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的地方,所以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相反,导体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电荷能从导体的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的地方,所以导体容易导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