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464.50 KB
- 文档页数:6
Tcp/Ip复习资料(仅做参考)1.网络体系结构(architecture):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其目的是为网络硬件、软件、协议、存取控制和拓朴结构等提供标准。
体系结构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
实现(implementation):指遵循体系结构的前提下,用何种硬件或软件完成这些功能的问题。
2.网络分层:服务接口:为同一计算机上使用它的通信服务的其他上层实体定义的,简称服务服务访问点 SAP:同一系统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实体(entity) :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软件进程协议接口:为另一台计算机上对等实体定义的对等接口,即协议3.封装:为SDU增加对等实体间约定的协议控制信息(Protocol Control Information,PCI)的过程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发送方N层实体从N+1层实体得到的数据包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N层实体将SDU视为需要本实体提供服务的数据,将SDU进行封装,以使对方能够理解4.网络协议(protocol):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如交换数据的格式、编码方式、同步方式等。
定义了通信的方式和进行通信的时间,主要包括以下3个关键要素:语法:定义了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WHAT?语义:定义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HOW? 同步:定义了事件实现顺序以及速度匹配。
体现在当两个实体进行通信时,数据发送的事件以及发送的速率。
WHEN?5.七层标准模型常见的协议分布:应用层:HTTP,FTP 表示层:NBSSN,LPP 会话层:RPC,LDAP传输层:TCP,UDP 网络层:IP,ICMP 数据链路层:PPP,Ethernet6.Tcp/I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既表示网络协议,也表示网络服务,Internet的核心。
《计算机网络基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单项选择题(40分,每题2分,共20题)判断并改错题(15分,判断改错,每题3分,共5题)简答题(共15分,共3题)解答题(共20分,共2题)其中基础题80% ——难题10% 英文题目:10分左右,用中文回答第一章网络基础什么是互联网(组成、服务)因特网是一个网络的网络(a network of network)。
它以TCP/IP网络协议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物理网络联接成一个整体。
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它把全球数以万计的网络、主机连接起来,包含了难以计数的信息资源,向全世界提供信息服务——文件传输和远程登录。
网络协议:计算机之间网络中所有的通信遵循的规则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义、语法与时序语义(做什么):用于解释比特流的每一部分的意义;语法(怎么做):语法是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的顺序的意义;时序(什么时候做):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网络协议的三要素:1.语法(format):用来规定信息格式2.语义(action):用来说明通信双方应该怎么做3.时序(order):说明时间的先后顺序网络边缘---C/S网络核心---电路交换、分组交换(虚电路数据报)数据交换分为两类:1.基于电路的交换(Circuit Switching):(面向连接)线路建立;数据传输;线路释放;2.基于存储转发的交换:(基于标记)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ing)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电路交换:(打电话)在发端与收端之间建立电路连接,并保持到通信结束的一种交换方式。
分组交换:(对报文进行分组)通过标有地址的分组进行路由选择传送数据,使信道仅在传送分组期间占用的交换方式。
1>分组交换机(packet switches)将用户(the source)要传送的数据按一定长度分割(break into/segment v.)成若干个数据段,这些数据段叫做“分组”(或称包)(packets)。
TCPIP协议复习题TCP/IP协议复习题1. 什么是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一组用于互联网传输的通信协议,它是互联网的基础。
TCP/IP协议包括两个主要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
TCP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而IP负责数据的路由和寻址。
2. TCP/IP协议的分层结构是什么?TCP/IP协议采用四层分层结构,分别是网络接口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3. 请简要介绍TCP/IP协议的各个层次及其功能。
- 网络接口层:负责物理连接的控制和数据帧的封装与解封装。
- 互联网层:负责数据的分组、寻址和路由选择。
-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和数据流控制。
-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包括各种应用协议如HTTP、FTP 等。
4. TCP和UDP的区别是什么?TCP和UDP是传输层的两个重要协议。
- TCP(传输控制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保证数据按照顺序到达目的地。
TCP使用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并使用滑动窗口和确认机制实现可靠传输。
-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提供无连接的传输,数据报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发送。
UDP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也不需要建立连接,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音视频传输。
5. TCP如何保证可靠传输?TCP使用以下机制来保证可靠传输:- 三次握手:发送方和接收方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确认双方都准备好进行数据传输。
- 序列号和确认机制:发送方将每个字节进行编号,并等待接收方的确认。
接收方收到数据后发送确认消息,如果发送方没有收到确认,会重新发送数据。
- 滑动窗口:发送方和接收方都有一个窗口,用于控制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量。
滑动窗口的大小可以动态调整,根据网络条件进行流量控制。
- 超时重传:如果发送方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确认消息,会视为数据丢失,进行超时重传。
6. I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什么?IP协议是互联网层的协议,其主要功能包括:- 寻址:IP地址用于标识网络中的主机和路由器,通过IP地址可以确定数据的目的地。
一.CSMA/CD: 全名:载波监听,多路访问/监听检测特点:1、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随机再发2、使用该协议不能使用全双工,只能半双工3、每个站发送数据后的一段时间内存在遭遇碰撞的可能性4、发送的不确定性使整个以太网的平均通信量小于以太网最高数据率根据图解析该过程:1、主机发送消息前首先检测线路是否被占用,需要一个往返时延。
2、当没有主机占用时,主机开始发送信息,同时继续监听线路,看是否发生冲突。
3、如果发生冲突,主机立即停止发送当前信息,并且采用等待处理方法。
4、等待结束后,循环到第一步重新执行这个过程。
(大概的过程。
看分值适度展开)二,arp请求过程(1)ARP的作用:已知IP地址,得到MAC地址MAC→ARP→IP(2) 完整ARP过程三、IP (IPV4)结合书85图分析数据包如何在两台主机间传递的(采用点分十进制,主机之间通过IP通信,路由器之间通过MAC通信,如图上所示,客户机A发送给不同网段的客户机B时候整个过程的源IP和目标IP地址不变,A会先发给网关,目的MAC地址首先写的是网关的MAC地址,路由器收到信息后,查询路由表信息,并把源MAC地址改为自己的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改为目的IP对应的MAC地址发送出去。
当主机B收到这数据包时候,源IP和目的IP地址不变,目的MAC地址是自己,源MAC为该主机网关的MAC地址。
四、IP头部结构,判断是否分片,总共分了多少片IPv4首部一般是20字节长。
在以太网帧中,IPv4包首部紧跟着以太网帧首部,同时以太网帧首部中的协议类型值设置为080016。
IPv4提供不同,大部分是很少用的选项,使得IPv4包首部最长可扩展到60字节(总是4个字节4个字节的扩展)0 4 8 12 16 19 24 31版本首部长度服务类型总长度标识标志分段偏移TTL 协议校验和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选项 ...字段说明版本说明当前使用协议的版本头长指明IP首部的长度服务类型分为优先级和服务类型,选择特定的路径类型总长度定义了IP首部和任何有效数据的总长度标识每一个独立数据包是不是属于同一个大的数据包标志表示是否分片和后面还是否还有分片片偏移表示数据包分段后重组应摆放在什么位置生存周期指明数据包剩下的寿命协议指明随后跟着的内容是什么IP校验和进行出错检测源地址发送数据包的IP主机的IP地址目的地址接受数据包的IP主机的IP地址标识位:是否相同,如果相同代表是相同分片标志位分为DF 和MFDF(不允许分片位)置1 表示不分片置0 表示允许分片MF(表示后面是否还有分片)置1 表示有置0标识没有分片是从0开始算的例如0/15分了多少片?正确答案是16片五、ICMP报文:测试和故障诊断在哪发生错误就在哪发送错误报告给PC机ICMP的格式:TYPE 0和8是查询报告,8是应答报文,0是请求报文类型3,5,11是错误报告,报告类型为3,代码为3,说明产生信宿不可达报文的原因可能是端口不可达。
tcpIP复习资料第⼀章:1.TCP/IP为什么要分层,分层的作⽤是什么?答:⽹络协议通常分不同的层次开发,每⼀层负责不同的通信功能。
⼀个协议族,⽐如tcp/ip,是⼀组不同层次上的多核协议的组合。
TCP/IPD的分层如下:链路层,包括操作系统中的设备驱动程序和计算机中对应的⽹络接⼝卡,其作⽤是把物理链路转换成可靠的数据链路⽹络层,处理分组在⽹络中的活动,例如分组的选路。
运输层,主要为两台主机上的应⽤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
应⽤层,负责处理特定的应⽤程序细节。
第⼆章:1.什么是MTU?什么事路径MTU?答:MTU是链路层的特性,即最⼤传输单元,不同类型的⽹络对数据帧的长度有不同的上限。
路径MTU指的是两台通信主机路径中最⼩的MTU。
2、MTU与路径MTU(最⼤传输单元MTU)如果IP层有⼀个数据报要传,⽽且数据的长度⽐链路层的MTU还⼤,那么IP 层就需要进⾏分⽚-fragmentation-把数据报分成若⼲⽚,这样每⼀⽚都⼩于MTU 路径mtu:当在同⼀个⽹络上的两台主机互相进⾏通信时,该⽹络的MTU是⾮常重要的。
但是如果两台主机之间的通信要通过多个⽹络,那么每个⽹络的链路层就可能有不同的MTU。
重要的不是两台主机所在⽹络的MTU的值,重要的是两台通信主机路径中的最⼩MTU。
它被称作路径MTU。
两台主机之间的路径MTU不⼀定是个常数。
它取决于当时所选择的路由。
⽽选路不⼀定是对称的(从A到B的路由可能与从B到A的路由不同),因此路径MTU在两个⽅向上不⼀定是⼀致的。
3.ppp(点对点协议)?帧格式在串⾏链路上封装IP数据报的⽅法。
P P P既⽀持数据为8位和⽆奇偶检验的异步模式,还⽀持⾯向⽐特的同步链接。
建⽴、配置及测试数据链路的链路控制协议(LCP-Link Control Protocol)。
它允许通信双⽅进⾏协商,以确定不同的选项。
针对不同⽹络层协议的⽹络控制协议(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体系。
1.关于tcp的握手连接及状态转换1、建立连接协议(三次握手)(1)客户端发送一个带SYN标志的TCP报文到服务器。
这是三次握手过程中的报文1。
(2)服务器端回应客户端的,这是三次握手中的第2个报文,这个报文同时带ACK标志和SYN 标志。
因此它表示对刚才客户端SYN报文的回应;同时又标志SYN给客户端,询问客户端是否准备好进行数据通讯。
(3)客户必须再次回应服务段一个ACK报文,这是报文段3。
2、连接终止协议(四次握手)由于TCP连接是全双工的,因此每个方向都必须单独进行关闭。
这原则是当一方完成它的数据发送任务后就能发送一个FIN来终止这个方向的连接。
收到一个FIN只意味着这一方向上没有数据流动,一个TCP连接在收到一个FIN后仍能发送数据。
首先进行关闭的一方将执行主动关闭,而另一方执行被动关闭。
(1)TCP客户端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客户到服务器的数据传送(报文段4)。
(2)服务器收到这个FIN,它发回一个ACK,确认序号为收到的序号加1(报文段5)。
和SYN 一样,一个FIN将占用一个序号。
(3)服务器关闭客户端的连接,发送一个FIN给客户端(报文段6)。
(4)客户段发回ACK报文确认,并将确认序号设置为收到序号加1(报文段7)。
CLOSED: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了,表示初始状态。
LISTEN: 这个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一个状态,表示服务器端的某个SOCKET处于监听状态,可以接受连接了。
SYN_RCVD: 这个状态表示接受到了SYN报文,在正常情况下,这个状态是服务器端的SOCKET在建立TCP连接时的三次握手会话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状态,很短暂,基本上用netstat你是很难看到这种状态的,除非你特意写了一个客户端测试程序,故意将三次TCP握手过程中最后一个ACK报文不予发送。
因此这种状态时,当收到客户端的ACK 报文后,它会进入到ESTABLISHED状态。
SYN_SENT: 这个状态与SYN_RCVD遥想呼应,当客户端SOCKET执行CONNECT连接时,它首先发送SYN报文,因此也随即它会进入到了SYN_SENT状态,并等待服务端的发送三次握手中的第2个报文。
1、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简称TCP),是一种面向连接(连接导向)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Transport layer)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说明(specified)。
在简化的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它完成第四层传输层所指定的功能。
它是互联网的一个通信协议,ftp文件传输,smtp、pop3邮件系统,nfs网络文件系统还有远程登录,远程打印等都属于TCP 支持的服务。
2、1 把16bit的检验和字段置为零2 计算所有16位字(仅首部)之和3 把得到的和求反码(按位取反),得到检验和4 把检验和存储在检验和字段中3、UDP 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简称,中文名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是 OSI 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IETF RFC 768是UDP的正式规范。
4、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使得主机间可以共享文件。
FTP服务一般运行在20和21两个端口。
端口20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数据流,而端口21用于传输控制流,并且是命令通向ftp服务器的进口。
当数据通过数据流传输时,控制流处于空闲状态。
而当控制流空闲很长时间后,客户端的防火墙会将其会话置为超时,这样当大量数据通过防火墙时,会产生一些问题。
此时,虽然文件可以成功的传输,但因为控制会话会被防火墙断开,传输会产生一些错误。
5、地址解析协议负责完成逻辑地址向物理地址的动态映射,将32位逻辑地址(IP地址)转化为48为的物理地址(MAC地址)。
6、记录路由选项,严格源路由选项总是列出一个IP报文所有被访问的路由器。
组播2.ip协议各字段构成及含义:1、该以太帧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分别是多少?源mac地址:00 18-F3 DD 43 69目的mac地址:00 1B 11 A6 BE 54该以太帧的什么字节位置的值表示其承载的是IP报文?0x0080该IP报文的头部有选项内容吗?没有该IP报文分段了吗?是该IP报文的头部和数据各是多少字节?头部:5*4B=20字节数据:12字节该IP报文的检验和按主机字节序表示,应是多少?该IP报文的ID是多少?0XD556该IP报文的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e)是多少?0x00 一般服务。
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协议:通信双方必须遵守的规则、标准或约定Internet协议族Internet标准:RFCISO:国际标准化组织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数据Data传输层——数据段网络层——分组数据链路层——帧物理层——二进制比特流特殊IP地址ARP作用、分组格式操作何时发送、送给谁发送方式(单播、广播)发送内容(ARP分组各字段的具体取值,以及封装该分组的以太帧中各字段的具体取值)Proxy ARPRARP作用、操作1.1、TCP/IP的发展1.2、TCP/IP的分层:为什么要分层?TCP/IP协议栈分层的原因:每一层都负责通信的不同方面(Each layer responsible for a different facet of the communications)网络层:路由服务(hop-by-hop service)传输层:端到端服务(end-to-end service)分层带来的好处: 1.各层之间是独立的2.灵活性好3.结构上可分开4.易于实现和维护5.能促进标准化工作各层的功能、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1.3、TCP/IP工作原理通信模型;数据封装与解封的过程封装(加头部):应用程序将数据发送给下层的协议栈时,每经过一层,都需要添加头部(某些添加的是尾部,比如链路层-以太网协议),直到将这些数据转化为以太网数据帧(Ethernet frame)TCP segment:数据经过TCP添加头部发送给IP层后,称为 TCP报文UDP datagram:数据经过UDP添加头部发送给IP层后,称为 UDP报文IP datagram:数据经过IP层添加头部发送给网络接口(network interface)后,称为 IP报文Ethernet frame:数据经过链路层添加头部和尾部变成数据流(stream of bits)后,称为以太网数据帧(46-1500 字节bytes)传输层头部添加标识符(Port number),用于区分数据属于什么有应用;IP头部添加标识符(Protocol),用于区分属于什么协议链路层头部添加标识符(Protocol type),用于区分是什么IP协议(IPv4, IPv6)产生的数据解封装(去头部)—:以太网接口收到数据帧之后,会将数据帧丢进协议栈,协议栈会将包头一层层去掉,同时,通过标识符判断需要将数据交给哪一个更高层的协议,直到送给应用层。
TCPIP协议分析复习提纲1.OSI七层参考模型与TCP/IP五层模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物理地址、逻辑地址以及端口地址的概念及其作用。
3.常见的网络设备(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4.IP地址的分类及一些特殊IP地址和专用地址(网络地址、广播地址、环回地址等)、CIDR记法、无分类地址的编址方法。
要会分配IP地址5.路由选择技术、路由表的结构,要求看的懂路由表,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可以自己手动构造路由表6.ARP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7.IP数据包的格式(了解)、IP的分片与重组。
8.ICMP的作用和其类型,ping和tracert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9.UDP的提供的服务及其特点、数据包的格式。
10.TCP的提供的服务及其特点、数据包的格式。
11.TCP的确认重发机制、滑动窗口机制、连接建立和释放、拥塞控制机制。
12.了解RIP、OSPF、BGP路由协议及其路由算法的基本原理。
AS概念、内部网关、外部网关,内部路由协议、外部路由协议。
13.了解DHCP以及其基本工作过程。
14.了解DNS以及其工作过程,了解DNS的两种查询方式,了解DNS的几种查询类型。
15.了解FTP协议的工作原理,数据连接和控制连接,主动模式与被动模式。
16.了解邮件协议中,SMTP、POP3、IMAP协议都是什么作用?用邮件代理发送邮件到目标邮箱的过程。
17.HTTP协议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18.了解常见应用层协议的名称、其使用的传输层协议、端口号。
19.了解专用网、虚拟专用网和网络地址转换的概念。
题型说明:全部为问答题(包括简答、问答、分析等)。
共16题100多分例如:1.请简述一下ARP协议的作用(2分)和具体工作过程(4分)?2.简述一下什么是自治系统(AS),内部路由和外部路由指什么?(2分)RIP、OSPF、BGP协议中,哪些是内部路由协议,哪些是外部路由协议,各使用了什么路由算法?(6分)3.什么是DNS?(2分)DNS的查询方式有哪些?(2分)DNS域名查询中,常见的查询类型有哪些?(2分)。
tcpip协议复习题TCP/IP协议复习题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之一,它是一种用于网络通信的协议套件,由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组成。
在现代网络中,几乎所有的网络通信都是基于TCP/IP协议进行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TCP/IP协议,我们来进行一些复习题。
1. TCP/IP协议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TCP/IP协议是一种用于网络通信的协议套件,它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和规则。
TCP/IP协议的作用是实现不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和正确接收。
2. TCP/IP协议的分层结构是什么?TCP/IP协议采用了分层结构,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
应用层提供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服务,传输层负责数据的传输和流控制,网络层处理数据在网络中的路由和寻址,数据链路层负责物理传输和数据帧的传输。
3. TCP和UDP是TCP/IP协议中的两个重要的传输层协议,请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它提供数据的可靠性和顺序性,适用于对数据传输要求较高的场景,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它不提供可靠性和顺序性,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如音频、视频传输等。
4. IP是TCP/IP协议中的网络层协议,请简要介绍IP协议的功能和特点。
IP(网际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分组交换协议,它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路由和寻址。
I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将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包,并通过网络传输到目标主机,然后再将数据包重新组装成完整的数据。
IP协议具有无连接、不可靠、无状态等特点,它通过IP地址实现主机的寻址和路由选择。
5. TCP/IP协议中的应用层协议有哪些?请简要介绍其中的几个。
TCP/IP协议中的应用层协议有HTTP、FTP、SMTP、DNS等。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的协议,它是Web的基础。
1. 网络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的集合。
网络协议包括三个要素语法:规定了信息的结构和格式;语义:表明信息要表达的内容;同步:涉及双方的交互关系和事件顺序2. 协议分层的好处:为减少协议设计复杂性,便于维护,网络设计采用分层结构,协议也是分层执行的。
每一层是利用相邻的下层提供的服务,又向相邻的上层提供服务。
ISO/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TCP/IP应用层应用层会话层表示层传输层传输层网络层互联网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网络接口层物理层3. TCP/IP协议传输控制/网际协议TCP/IP实际上是一组协议,是Internet协议簇,包括:远程登录、文件传输和电子邮件等,每种协议采用不同的格式和方式传送数据,它们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形成多个协议的集合。
TCP和IP协议是保证数据完整传输的两个最基本协议。
4. TCP/IP体系结构:网络接口层:PPP, ATM, Ethernet,SLIP网络层:IP ICMP IGMP RIP OSPF传输层:TCP UDP应用层:DNS, HTTP, FTP, SMTP, DHCP5. TCP/IP 四层功能应用层: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是协议栈与主机上的应用或者处理程序交接的层。
传输层:为上层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传输层同时支持多个应用。
常用的传输层协议有TCP和UDP。
网络层:处理分组在网络中的活动(包括路由选择、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等)。
IP是这一层最重要的协议,是一种无连接协议,不负责下层的传输可靠性。
IP不提供可靠性、流控制或者错误恢复。
网络接口层:实际网络硬件的接口。
涉及操作系统中的设备驱动程序和网络接口卡。
6.逻辑上通信是在同级完成的.(通信的逻辑流程与真正的数据流不同)7.封装:下层消息在上层消息前添加前缀,叫作报头。
在有些情况下,在报文尾部添加报尾,这个过程叫做封装。
8.拆包:当目的主机收到报文时,在将其发送给高层程序前,会去掉发送方添加的报头,这个过程叫作解包(拆装、解封装)。
第二章1. 远程登陆是指用户使用Telnet命令,使自己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主机的一个仿真终端的过程。
仿真终端等效于一个非智能的机器,它只负责把用户输入的每个字符传递给主机,再将主机输出的每个信息回显在屏幕上。
远程登录的工作过程使用Telnet协议进行远程登陆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在本地计算机上必须装有包含Telnet协议的客户程序;必须知道远程主机的Ip地址或域名;必须知道登录标识与口令。
Telnet远程登录服务分为以下4个过程:1)本地与远程主机建立连接。
该过程实际上是建立一个TCP连接,用户必须知道远程主机的Ip地址或域名;2)将本地终端上输入的用户名和口令及以后输入的任何命令或字符以NVT(Net V irtual Terminal)格式传送到远程主机。
该过程实际上是从本地主机向远程主机发送一个IP数据报;3)将远程主机输出的NVT格式的数据转化为本地所接受的格式送回本地终端,包括输入命令回显和命令执行结果;4)最后,本地终端对远程主机进行撤消连接。
该过程是撤销一个TCP连接。
2. 电子邮件在发送与接收过程中都要遵循SMTP、POP3等协议,这些协议确保了电子邮件在各种不同系统之间的传输。
SMTP负责电子邮件的发送,POP3用于接收电子邮件。
TCP/IP 协议的应用层中包含有S MTP协议,S 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协议保证电子邮件的可靠和高效传送。
SMTP可以工作在TCP上,也可以工作在NCP, NITS 等协议上。
在TCP上,它使用端口25进行传输。
SMTP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以在可交互的通信系统中转发邮件。
POP3协议(1)POP适用于C/S结构的脱机模型的电子邮件协议,目前已发展到第三版,称POP3。
(2)当客户机与服务器连接并查询新电子邮件时,被该客户机指定的所有将被下载的邮件都将被程序下载到客户机,下载后,电子邮件客户机就可以删除或修改任意邮件,而无需与电子邮件服务器进一步交互。
第一章网络的定义发展第一代计算机网络▪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第二代计算机网络▪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为目的,互连起来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的集合体第三代计算机网络▪具有统一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循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第四代计算机网络20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以太网的高速发展下一代计算机网络多种业务的融合统一协议、统一网络平台、统一管理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分散在不同地点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和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互联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包括软件、硬件、数据等)网络系统从系统组成的角度看网络的组成▪(1)硬件系统▪(2)软件系统▪(3)网络信息系统从系统功能角度看网络的组成▪(1)资源子网▪(2)通信子网资源子网的组成:(1)主机(host)(2)终端(terminal)(3)计算机外设(网络中的共享设备)资源子网的基本功能资源子网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并向网络客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
通信子网的组成(1)网络节点(通信控制处理机)(2)通信线路(3)信号转换设备通信子网的基本功能通信子网提供网络通信功能,完成全网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交换、控制和转换等通信任务。
负责全网的数据传输、转发及通信处理等工作。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 按网络规模分LAN , MAN , WAN2 按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型,星型,树型,环型,网型3 其他分类按照网络的逻辑功能划分: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按传输介质的种类划分: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卫星网和微波网等;按通信传播方式:点对点传播方式和广播式传播方式按照网络的应用范围和管理性质划分:公用网和专用网;按照网络的交换方式划分: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ATM交换网等;按网络的信道分类:窄带、宽带按网络的用途分类:教育、科研、商业、企业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星形拓扑:一般由集线器或交换机组成通信中心,在LAN中是一种最常用的拓扑结构。
DHCP是一个基于( C )的地址解析应用协议。
A、IPB、TCPC、UDPD、ICMPTCP会话撤销过程中,主动请求方首先要置位的标志是( c )。
A、SYNB、ACKC、FIND、URG服务器端口的端口号范围是(b)。
A、1~1024B、1~1023C、1~255D、1~65536UDP报头中没有( a )字段。
A、标志位B、端口C、校验和D、长度SNMP由管理者、( b )、委托代理三个实体使得远程管理成为可能。
A、代理B、对象C、属性D、方法Telnet使用TCP协议通信,为了隐藏通信设备之间的差异并且提供一个命令和字符的公共集,它提供了一个到远程系统的标准接口,称为( a )。
A、NVTB、NTLMC、CRLFD、CODESETICMP通过( b )转发数据报、发送差错和控制报文。
A、交换机B、路由器C、网桥D、网卡DHCP是一个基于( c )的地址解析应用协议。
A、IPB、TCPC、UDPD、ICMPTFTP提供了一个简单的主机间文件传输服务,其工作在( c )之上。
A、TCPB、UDPC、IPD、FTPFTP中实现命令和响应控制的端口是( c )。
A、20B、23C、21D、53TFTP提供了一个简单的主机间文件传输服务,它常用于( d )环境。
A、安全的文件传输B、文件备份C、远程获取初始化参数D、以上都不对1、在OSI模型中,从物理层开始,各层数据报文的名称分别是:、、、、、、。
2、DNS使用_______、________协议,端口号为___________。
3、DHCP使用__________协议,端口号为__________。
4、收发邮件时使用________协议,端口号为________、__________。
5、TCP保活定时器的时间范围为____________。
6、具有_______带宽时延乘积的网络被称为长肥网络.7、_________协议的MTU值为1492。
单选题1.在传输层中,Tcp和UDP根据TOC或UDP首部中的哪个字段决定将数据交给哪一个进程去处理(B )A.源地址B.端口号C.目的地址D.序列号2.路由器一般实现OSI模型的哪几层功能(C) A.3 B .2 C.1.2.3 D1.23.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需要什么地址(C)A .MAC地址 B.广播地址 C. IP地址 D.物理地址 4.OSI模型中网络层的PDU数据包称为什么(B) A.帧B包C段D比特流5.下面哪个是外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D) A、RIP B、OSPF C.EIGRP D.BGP6.标准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B)A.255.0.0.0B.255.255.0.0C.255.255.255.0D. 255.255.255.255 8.以下哪个IP地址不能配置给Internet的主机使用(A)A.127.0.0.1B.191.168.168.168C.126.127.128.129D.220.220.220.220 9.UDP数据包用以表示源端口和目的端口的位数是(B) A.16 B.32 C.8 D.410.常用的TCP端口中,用于FTP文件传输协议的是(B) A.80 B.21 C.4000 D.23 11.ARP协议的作用是(A)A.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B.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C.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映射D.端口到应用程序的映射 12.下列哪一个是IP协议中连通测试工具(B) A. Ipconfig B.ping C.tcp D.route13.查看主机里面路由表信息的命令是(D)A.show routeB.show ip protocolsC. debug ip ripD. route print 14.选出一个合法的MAC地址(A) A.00-A0-C9-90-81-76 B.00-12-B5-35 C.00-A0-C9-90-81-H2 D.12-21-3D-A215.APR一般是由下列哪种类型的报文实现的(D)A.ARP报文应答B.ARP报文请求C.组播报文D.RARP报文 16.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数据单位是(A) A.帧 B.数据报 C.位 D.包17.标准C类地址196.11.2.0内主机数量最多为(B) A.255 B.254 C.256 D.12718.SNMP协议的传输层使用哪个协议(D)A.ICMP服务B.SMTP服务C.TCP服务D.UDP服务19.以.edu为后缀名的域名指的是(B)A.商业机构B.教育机构C.非盈利组织D.政府机构20.SOCKET编程中的全相关是指(C) A.源IP、目的IP、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 B. 源IP、目的IP C. 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源IP、目的IP、协议 D.IP地址、端口号21.RIP是一种(A)A.路由协议B.差错控制协议C.传输协议D.表示协议2.下面哪个关于OSPF的陈述是错误的(B) A.它提供了无环路的拓扑B.它是一个有类的协议支持层次化设计C.它比距离向量协议需要更多的内存和时钟处理周期D.是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23.在超网中,一个B类地址,可以由多少个C类地址块来取代(B) A.255 B.256 C.254 D.12824.在Internet中,一个用户打算从远程系统读取文件,请求方法为(A) A.GET B.POST C.COPY D.PUT25.主机中了ARP欺骗病毒,可用哪个命令暂时清除ARP缓存,以重新形成正确的ARP表(C) A.ARP-a B.delete arp C.arp-d D.以上都不对26.在以太网帧格式字段中,哪个字段执行错误检测的功能(D) A.FLAG B.ERP C.MTU D.FCS27.TELNET通过TCP\IP协议模块在客户机和远程登录服务器之间建议一个(C) A.UDP B.ARP C.TCP D.RARP 28.TPC建立链接的过程称为(B)A.确认B.三次握手C.四次握手D.establish 29.关于DNS的描述,正确的是哪个?(B) A用于映射IP地址到MAC的对应关系B.用TCP协议的53号端口和UDP协议的53号端口工作C.计算机网络没有DNS是无法通信的D.DNS是网络层协议30.下面哪个技术会生成10.0.0.0/7的汇总(C) A.Subnetting B.CIDR C.Supernetting D.VLSM 多选题1.下面SNMP协议,下面那两个表述是正确的(BD) A.是一个简单的网络管理协议,功能有限B.SNMP用到的端口号是161、162两个知名的端口号C.它是一个应用层协议,在传输层使用TCP协议D.它是一个应用层协议,在传输层使用UDP协议 2.关于TCP协议,描述正确的是那些(AC) A.是一个传输层协议B.是可靠的、无连接的协议C.通过窗口大小进行流量的控制D.它的确认机制是对收到的报文中,序列号最大的哪个进行确认,无需考虑前面序列好的报文是否到达3.对于OSPF协议,你认为哪些是正确的(A) A.OSPF是一个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B.它以度量衡量路由的好坏,默认的度量值是带宽C.OSPF是一个外部网关路由协议D.OSPF不能用于大型网络的路由4.关于IPv6协议,下列描述是正确的(AD) A. IPv6的地址空间有128bit B. IPv6的地址空间有32bitC.为增加可读性,IPv6的书写一般用点分的十进制法D. IPv4到IPv6的过度过程中,需用隧道技术实现他们之间的通信 5.下面各个协议及端口号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哪些(BCD) A.SMTP 110 B.Telnet 23 C.SNMP 161 D.HTTP 80 6.典型的路由选择方式有(AB)A.动态路由B.静态路由C.边界路由D.固定路由 7.常见的内部网关协议有(AC) A.RIP B.BGP C.OSPF D.ARP8.TCP/IP还规定了几种特殊意义的地址形式 ( BCD) A网络地址 B.广播地址 C.组播地址 D.回送地址 9.关于子网的说法,正确的描述是(ABCD) A.划分子网可以提高IP地址的利用率 B.子网的划分是通过从主机位借位实现的 C.便于做路由策略D.可以限制广播量,提高网络通信效率 10.选择几种常见的互联网应用服务(BC) A.WWW B.FTP C.电子邮件服务 D.帧中继11.下面对于命令 ip route 192.168.4.0 255.255.255.0 172.16.4.1叙述正确的有那些(A) A.该命令用来建立一条静态路由 B.该命令使用缺省的管理距离 C.该命令用来配置缺省路由D.源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E.该命令用来建议一个存根网络 12.下列那些操作会发广播包 (AC ) A.ARP请求 B.ARP应答C.DECP Request报文D.DECP Offer报文13.下列关于路由的说法,那些是正确的选择(AC) A.路由就是选择一条将IP分组从源发送到目的地的路径 B.路由通常根据报文的源地址字段进行 C.不仅路由器,其实PC机里面也有路由表D.“下一跳”是指路由器要将报文发送到的下一台路由器的地址 14.关于路由协议的描述,下面哪些描述是正确的(A)A.路由协议分动态和静态两种B.路由协议的作用是创建路由表C.RIP协议是一个链路状态协议D.OSPF是一个外部网关协议 15.关于MTU的含义,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D) A.表示最大传输单元 B.表示邮件传输代理C.表示邮件用户代理D.不同网络的MTU值是不一样的判断题1、IP地址包括两个部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二、填空题1、现在的Internet中使用的互联协议是____________。
2、IP地址属于TCP/IP中的____________层的概念。
3、Telnet工作在TCP/IP的____________层。
4、OSI/RM开发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共有____________层,由____________组织提出。
5、在转发IP数据报时,如果路由器发现该数据报TTL字段为0,那么它首先将该数据报___________,然后向___________发送ICMP报文。
6、端口号码用一个___________位二进制表示。
7、DNS由三部分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8、URL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9、RIP是一种基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路由协议10、TCP/IP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四层。
11、网络接口卡工作在TCP/IP的____________层。
12、按覆盖的地理范围大小,计算机网络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3、一个IP地址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14、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______层、______层、______层、______层、______层、______层和______层。
15、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16、最基本的网络拓扑结构有三种,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7、网络互联的解决方案有两中,一种是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
其中,________是目前主要使用的解决方案。
TCP/IP协议分析课程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述1、网络互连的动机是什么,网络通过那些技术互连?广域网最初联网的而需求主要出自两点。
健壮的分布式系统需求和资源共享需求。
独立的采用不同硬件技术的、用于不同应用到的局域网却有着数据传递和资源共享的客观要求,这便是网络互连的动机。
网络互连技术必须保证以下3点1使不同硬件结构的计算机能够进行通信2适用于多种不同的操作系统3能够使用多种分组交换网络硬件网络的功能主要由各层的协议来完成。
TCP/IP是当前因特网协议簇的总称,控制传输协议TCP和因特网协议IP是其中两个最重要的协议第二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体系结构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根据拓扑结构、覆盖范围分类。
无线网络分类。
a 按照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形网、环形网、星形网、格状网、b 按照网络覆盖范围分类: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域网c 无线网络分类:无线广域网、无线城域网、无线局域网、无线个域网2、因特网TCP/IP模型分哪几个层次,IOS协议结构分哪几个层次,它们协议层之间的对应关系。
OSI 7层TCP/IP 4层Application 应用层Application 应用层Presentation 表示层Transport 传输层Session 会话层Internet 网络层Transport 传输层Network Access 网络接口层Network 网络层Data Link 数据链路层Physical 物理层TCP/IP的应用层对应OSI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对应传输层网络层对应网络层网络接入层对应数据链路层,物理层IP 是网络层协议TCP/UDP是传输层协议FTP/SMTP/DNS/HTTP等都是应用层协议3、因特网互连协议转换过程。
(图2-14)4、对TCP/IP实体网络,能对网络及其中的设备协议分析,网络中数据包从一端传到另外一端过程中包是怎样变化的。
(参见作业答案)5、在TCP/IP协议簇中,各个协议在协议中哪一层次?(图2-17,2-18)6、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分别识别什么地址,这些地址长度有几位?传输层:网络层:IP地址,32位链路层:MAC地址,采用十六进制数表示,共六个字节(48位)第三章IP地址1、IP地址分类和每一类的用途。
一.选择题:1. DNS是用来解析下列各项中的哪一项( D)A、 IP地址和MAC地址B、用户名和IP地址C、 TCP名字和地址D、主机名和传输层地址2. TELNET是进程端口号一般是( C) A、80 B、25 C、23 D、213.( A)拓扑使用细缆。
A、10BASE2B、10BASE5C、10BASE-TD、100BASE-FX4. 路由功能一般在( C)实现。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5. 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A )A、协议B、介质C、服务D、网络操作系统6. 域名 / 由 4 个子域组成,其中哪个表示主机名。
(A )A、 wwwB、 pdsuC、 eduD、 cn7. 通信子网不包括(C )A、物理层B、网络层C、传输层D、数据链路层8. IP 地址 192.1.1.2 属于,其默认的子网掩码为。
(D )A、 B 类, 255.255.0.0B、 A 类, 255.0.0.0C、 C 类, 255.255.0.0D、 C 类, 255.255.255.09 . IP 协议提供的是类型。
(B )A、面向连接的数据报服务B、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C、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D、无连接的虚电路服务10 . Internet 采用了目前在分布式网络中最流行的模式,大大增强了网络信息服务的灵活性。
( B)A、主机 / 终端B、客户 / 服务器C、仿真终端D、拨号 PPP11.负责电子邮件传输的应用层协议是( A)A、 SMTPB、 PPPC、 IPD、 FTP12. 文件传输是使用下面的协议。
(B )A、 SMTPB、 FTPC、 SNMPD、 TELNET13. 在下列给出的协议中,不是 TCP/IP 的应用层协议。
(C )A、 HTTPB、 FTPC、 TCPD、 POP314.传输介质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 (A ) 通路。
A、物理B、逻辑C、虚拟D、数字15.传送速率单位“ b/s ”代表( B)A、bytes per secondB、bits per secondC、baud per secondD、billion per second16、计算机网络可分为三类,它们是(D)A.Internet、Intranet、ExtranetB.广播式网络、移动网络、点——点式网络C.X.25、ATM、B—ISDNN、MAN、WAN17、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B)A.PANNC.MAND.WAN18、在OSI的(C )使用的互联设备是路由器。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19、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远程通信中,通常采用的传输技术是(D)。
A.基带传输B.宽带传输C.频带传输D.信带传输20、以下IP地址中,属于B类地址的是(B)A.112.213.12.23 B.210.123.23.12C.23.123.213.23 D.156.123.32.1221、下列给出的协议中,属于TCP/IP协议结构的应用层是( D)A. UDPB.IPC.TCPD.Telnet22、TCP/IP网络协议主要在OSI模型的哪些层上操作(C )A. 数据链路层、传输层、物理层B. 物理层、传输层、会话层C.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D.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23、在星型局域网结构中,连接文件服务器与工作站的设备是(B)A.调制解调器B.交换器C.路由器D.网桥24、在下列几组协议中,哪一组属于网络层协议?(D)A.IP和TCPB.ARP和TELNETC.FTP和UDPD.ICMP和IP25、若要对数据进行字符转换和数字转换,以及数据压缩,应在OSI的( D )层上实现A. 网络层B. 传输层C. 会话层D. 表示层26. 第三层交换即相当于交换机与(D )合二为一。
A.交换机B.网桥C.中继器D.路由器27. 电子邮件服务是由OSI的哪一层处理的(D )A.会话层B.表示层C.传输层D.应用层28. 远程登录是使用下面的协议。
(D)A . SMTPB . FTPC . UDPD . TELNET29.对于主机域名 来说,其中表示主机名。
(B )A . pdsB . forC . eduD . cn30.(A)方式需要在两站之间建立一条专用通路。
A .线路交换B .报文交换C .虚电路分组交换D .数据报分组交换31.把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读取到本地硬盘中,使用的协议是。
(B)A . SMTPB . POPC . SNMPD . HTTP32. 统一资源定位器的英文缩写为。
(B )A . httpB . URLC . FTPD . USENET33.LAN 是的英文缩写。
(C )A .网络B .网络操作系统C .局域网D .实时操作系统34. 对于数据通信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 .通信方式可以分为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半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B .单工通信是指通信线路上的数据有时可以按单一方向传送C .半双工通信是指一个通信线路上允许数据进行非同时的双向通信。
D .以上都不对35.双绞线传输介质是把两根导线绞在一起,这样可以减少。
(D )A .信号传输时的衰减B .外界信号的干扰C .信号向外泄露D .信号之间的相互串扰36.C 类IP 地址的最高三个比特位,从高到低依次是(B )A. 010B. 110C.100D.10137. 以下不属于网络操作系统的软件是(B)wareB.WWWC.LinuxD.Unix38.TCP 的主要功能是(B )A.进行数据分组B.保证可靠传输C.确定数据传输路径D.提高传输速度39.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A )A.协议B.介质C.服务D.网络操作系统40.传送速率单位“ b/s ”代表(B)A. bytes per secondB. bits per second C . baud per second D. billion per second41.设传输1K字节的数据,其中有1位出错,则信道的误码率为(D )A.1B.1/1024C.0.125D.1/819242.TCP/IP网络协议主要在OSI模型的哪些层上操作(C )A. 数据链路层、传输层、物理层B. 物理层、传输层、会话层C. 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D. 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43. IP协议实现信息传递依据的是(B)A.URLB.IP地址C.域名系统D.路由器44. 在计算机网络中,主机及主机上运行的程序可以用(A)来标识。
A.IP地址,端口号。
B.端口号,IP地址。
C.IP地址,主机地址。
D.IP地址,MAC地址。
45. 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D )A.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B.网际层服务和传输层服务C.传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D.传输层服务和网际层服务二.填空题:1.用户在INTERNET上发邮件是通过(SMTP)协议来实现的,收邮件是通过(POP3)协议实现的。
2.OSI参考模型中,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端到端连接的层是(传输层),为报文分组提供在网络中路由功能的层是(网络层),负责把源计算机的数据编码成适合传输的比特流的层是(数据链路层)。
3.物理层的接口特性有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
4.E-mail 地址的格式一般是(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域名)。
5.IP地址由(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组成。
6. 将主机名转换成IP 地址,要使用(DNS)协议,将IP 地址转换成MAC 地址,要使用(ARP)协议。
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模型中,最有影响的有(OSI模型)和(TCP/IP模型)8 .TCP/IP 网络中,物理地址与(网络接口层)层有关,逻辑地址与(网际层)层有关,端口地址和(传输层)层有关。
9. 在TCP/IP 中,信息在不同的层次上有不同的名称。
在物理信道里传输格式是(比特),链路层信息的传输格式是(帧),网络层信息的格式是(数据包(或分组)、)。
10. 常用的IP地址有A、B、C三类,128.11.3.31是一个(B)类地址,其网络标识为(128.11.0.0, 3.31)。
11. 在TCP/IP层次模型的网际层中包括的协议主要有IP、IMCP、(ARP/RARP)和(IGMP)。
12. 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及(时序)三要素组成。
三.计算题与简答:1.有关子网掩码:①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 代表什么意义?②一个网络的现在掩码为 255.255.255.248 ,问该网络能够连多少个主机?③ A 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 255.255.0.255 ,它是否为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答:(1)子网掩码 255.255.255.0 代表了该网络为 C 类网。
(2)能够连6个主机。
(3)因为网络号部分都为 1 ,主机号为 0 ,所以该子网掩码不是个有效的子网掩码。
2.将下面的7个C类地址进行地址聚合。
195.16.168.0/24195.16.169.0/24195.16.170.0/24195.16.171.0/24195.16.172.0/24195.16.173.0/24195.16.175.0/24【例4-5】解:1)、首先把点分十进制表示的网络地址转换成二进制形式。
2)、提取出地址的相同部分,对不同部分按位数的全排列进行划分,得到地址块。
3)、对每一块地址聚合成一个地址。
如下表给出的地址聚合的计算过程。
点分十进制地址二进制地址掩码长度/bit195.16.168.0/2411000011000100001010100000000000195.16.168.0/22195.16.169.0/2411000011 00010000 10101001 00000000195.16.170.0/24 11000011 00010000 10101010 00000000195.16.171.0/24 11000011 00010000 10101011 00000000195.16.172.0/2411000011 00010000 10101100 00000000195.168.172.0/23 195.16.173.0/2411000011 00010000 10101101 00000000 195.16.175.0/2411000011 00010000 1010111100000000 195.16.175.0/24195.16.174.0/24二进制为11000011 00010000 10101110 000000003. 简述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基本工作过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是TCP/IP 的进程之间经常使用的通信方式)基本工作过程:步骤:A 、服务器进程在一台主机上启动,等待客户进程的服务请求B 、一个客户进程项服务器发出机那里连接的请求C 、服务器端收到来自客户的请求连接报文后,按照预定的通信协议作出响应D 、如果服务器统一这一连接请求,则由服务器进程向客户返回一个同意连接的报文E 、客户进程收到服务器发回的同意连接的报文后,即可通过所建立的连接向服务器进程发送客户访问服务器资源的具体要求和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