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产生和数学日记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数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是动物进化的产物,最初也完全没有数量的概念。但人类发达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已经达到更加理性和

抽象的地步。就这样经过漫长的生活实践,由于记事和分配生活用品等方面的需要,便逐渐产生了数的概念。

在远古时代,人们以捕猎为生。渐渐剩余的食物变多了和每次收获的数量各不相同,则他们就要对每次捕获的猎物进行记录。他们将捕获一头猎物用一块小石头代替,捕获两头就用两块小石头,将石头放进容器。这样人们对数就有了最初的概念。慢慢地到后来就演变成了“结绳记数”。对于结绳记数这是相隔很近的古代人共同做过的事。在我国古书《易经》中就有记载“结绳而治”的思想。公元前1500年,南美秘鲁印加族也习惯于“结绳记数”。传说古代波斯王打仗时也常用绳子打结来计算天数。后来又产生了很多计数方式。例如:用利器在树皮上或兽皮上刻痕,或用小棍摆在地上计数也都是古人常用的办法。这些办法的不断沿用以及各种计数方式的层出不穷和广泛使用,促使人类逐渐形成数的概念和记数的符号。

1、复杂而又残缺的罗马数字

如今,在钟表上我们也会经常看到复杂的罗马数字。罗马数字起源于罗马,它一共由七个字符组成。这套数字符号大约产生在两千五百年前,罗马人还处在文化发展的初期,

当时他们用手指作为计算工具。为了表示一、二、三、四个物体,就分别伸出一、二、三、四个手指;表示五个物体就伸出一只手;表示十个物体就伸出两只手。这种习惯人类一直沿用到现在。人们在日常交谈中,往往就是运用这样的手势来表示数字的。当时,罗马人为了记录这些数字,便在羊皮上画出Ⅰ、Ⅱ、Ⅲ来代替手指的数;要表示一只手时,就写成“Ⅴ”形,表示大指与食指张开的形状;表示两只手时,就画成“ⅤⅤ”形,后来又写成一只手向上,一只手向下的“Ⅹ”,这就形成了罗马数字的雏形。后来为了表示较大的数,罗马人用符号C表示一百。C是拉丁字“century”的头一个字母,century就是一百的意思。用符号M表示一千。M是拉丁字“mille”的头一个字母,mille就是一千的意思。取字母C的一半,成为符号L,表示五十。用字母D 表示五百。若在数的上面画一横线,这个数就扩大一千倍。这样一来整套的罗马数字符号就产生了分别:

I,V,X,L,C,D,M它们代表1,5,10,50,100,500,1000。用罗马数字表示极其的复杂那是因为罗马数字中缺少“0”这也是罗马数字发展到现在的一大遗憾。其实在公元5世纪时,“0”已经传入罗马。但是由于罗马教皇的凶残很守旧,他严令禁止“0”的使用。据说曾经有一位学者在其笔记中描述了许多关于“0”的说明和好处。结果却被召去施行了拶

刑,从此失去了握笔的能力。这样一来,没有人再敢大胆的使用“0”因此“0”就与罗马数字失去了联系。

2、中国古代数的产生——筹算

同样我国古代也十分重视记数符号,在我国最古老的甲骨文和钟鼎中都有记数的符号,不过难写难认,后来就没有人再沿用了。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迅速发展,为了适应这一需要,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计算方法--筹算。筹算用的算筹,算筹有竹制的小棍,也有骨制的。它是按规定的横竖长短顺序摆好,然后就可用来记数和进行运算。随着筹算的普及,算筹的摆法也就成为记数的符号了。算筹摆法有横纵两式,都能表示同样的数字。从算筹数码中没有"10"这个数可以清楚地看出,筹算从一开始就严格遵循十位进制。9位以上的数就要进一位。同一个数字放在百位上就是几百,放在万位上就是几万。这样的计算法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因为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真正使用十位进制时已到了公元6世纪末。遗憾的是筹算中也没有“0”。

3、零的产生

零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但是却都没有一个合适的符号。就像筹算数码中没有"零",遇到"零"就空位。比如"6708",就可以表示为"┴╥"。数字中没有"零",是很容易发生错误的。所以后来有人就把铜钱摆在空位上,以免弄错,这或许与"零"的出现有关。不过多数人认为,"0"这一数学符号的发

明应归功于公元6世纪的印度人。他们最早用黑点(·)表示零,后来逐渐变成了"0"。说起"0"的出现。我国古代文字中,"零"字出现很早。不过那时它不表示"空无所有",而只表示"零碎"、"不多"的意思。如"零头"、"零星"、"零丁"。"一百零五"的意思是:在一百之外,还有一个零头五。随着阿拉数字的引进。"105"恰恰读作"一百零五","零"字与"0"恰好对应,"零"也就具有了"0"的含义。

4、通用的数符的产生——阿拉伯数字

然而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数码是1、2、3、4、5、6、7、8、9、0,人们称之为阿拉伯数字。实际上它们是古代印度人最早使用的。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并且把古希腊的数学融进了自己的数学中去,又把这一简便易写的十位进制记数法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逐渐演变成今天的阿拉伯数字。

5、负数的产生

数就是这样在不同的地域随着不同区域文化以及人类

长期的实践生活中产生了。然而伴随着生产、生活的不断发

展需要,简单的自然数已远远无法满足。简单的说,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又发现很多数量具有相反的意义,比如增加和减少、前进和后退、上升和下降、向东和向西。为了能过更加形象的表示这些量,随之就产生了负数。

据相关记载中国是世界上首先使用负数的国家。战国时期的李悝在《法经》中已出现使用负数的实例:“衣五人终岁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还有专家们在甘肃居延出土的汉简中,发现了大量的“负算”,如“相除以负百二十四算”、“负二千二百四十五算”。可见负数在生活实践中是强烈被需求的。

同时负数产生的还有另一个原因:解方程的需要。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负数完整介绍的书是《九章算术》。其中解释负数的产生是这样的:在解方程组的时候常常会碰到小数减大数的情况,为了使方程组能够继续解下去,数学家就发明了负数。后来刘徽在注解《九章算术》时就给出了负数的定义:“两算得矢相反,要以正负以名之。”

在我国古代筹算中,区分正数和负数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不同颜色的算筹分别表示,通常用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另一种是采取在正数上面斜放一支筹,来表示负数。因为后者的思想较新,很快发展为在数的最前面一位数码上斜放一小横来表示负数。